农业物联网综述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农业领域,形成了农业物联网,为农业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农业物联网运用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农田、农作物、农畜、农机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农民提供了精准的农业生产和决策支持。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农业面临着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以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物联网应运而生。
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能够实时了解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指标,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农业物联网还能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并快速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农业物联网还能监控农机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故障并修复,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农业物联网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应用案例。
例如,在农田中安装了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农机终端,农民能够轻松掌握农田的水分状况和气象变化,随时调整灌溉和施肥方案。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了用水量,还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农业物联网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和红外相机等设备,对农田进行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了农作物的损失。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农业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往往依靠农民的经验和直觉,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而有了农业物联网,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农田的状态,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农作物产量和市场需求,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当然,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农田环境复杂多变,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对物联网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品】文献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院(系、部)名称:商务管理系专业名称:物流管理学生姓名:宋国栋学生学号:9116100407指导教师:李丽杰2013年12月3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由最初的传统型、单一型向现代型、多样型发展[1]。
由于冷链物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降低损耗等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我国的各类食品年产量已经达到10亿吨,占世界产品总产量的15%,我国的果蔬类产品不仅在品种上领先世界,在数量上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但采摘后的损耗量达到惊人的2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5%,而每年因高温腐烂损耗的果蔬类产品能满足2亿人的营养需求。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需要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风味、色泽和营养[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商品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视频的加工和流通环节,因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建立科学完善的冷链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为保证其质量,减少产品的损耗,而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在有利于产品保存的低温环境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需要特别设备,需要注意运输过程、时间、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的物流形式。
而冷链物流企业是指由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的业务模式。
冷链物流企业在构建冷链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3]葛向华(2008)指出,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系统工程。
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基本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冷技术的提高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王向东;陈学斌;张爱敏
【期刊名称】《农学学报》
【年(卷),期】2016(006)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3G等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并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科研等各个领域中。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有效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笔者回顾了物联网概念的形成过程,综述了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作物病虫害远程诊断、精准灌溉和农田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4个方面的应用现状。
分析了中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亟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农业物联网未来发展的相应措施。
最后对中国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农业物联网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总页数】3页(P96-98)
【作者】王向东;陈学斌;张爱敏
【作者单位】[1]河北省唐山农科院,河北唐山063001;[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26
【相关文献】
1.试述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3.试述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4.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5.窄带物联网技术在铜冶炼工厂中的应用实践及前景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农业机器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智能农业机器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Mitra, Alakananda(2022)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近20亿,导致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最近的一项预测显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世界在实现“零饥饿”目标方面仍然落后。
社会经济和福祉的影响将影响粮食安全。
弱势群体将遭受营养不良。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农业需要现代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将传统农业改造为高效、可持续、环保的智能农业。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作者介绍了智能农业中的应用、技术趋势、可用数据集、网络选项和挑战。
农业网络物理系统是如何建立在农业物联网之上的,通过各种应用领域进行了讨论。
农业4.0 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讨论。
我们专注于支持自动化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
M Pathan认为农业占整个世界经济生产的6.4%。
在世界上至少有九个国家,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
农业不仅为数十亿人提供燃料,也为大量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由于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行业正在寻求提高作物产量的创新方法。
因此,农业中的人工智能也被称为“农业智能”,正逐渐成为行业的一部分。
技术革命。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农业智能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众多工具的帮助下的各种应用,如精准农业、疾病检测和作物表型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无线协同通信,机器人,物联网(IoT),不同的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和2 国内研究姚於康(2010)阐述了设施农业智能化的含义,针对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智能化的现状、作用、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促进江苏省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对策。
郑文钟(2015)通过对比国内外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现状,阐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智慧农业”,其中智能化农机装备既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物质手段。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民的生计来源。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研究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关键技术,制定政策措施,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加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
加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我国农业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品质增效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有必要对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1.2 研究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的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2000字】2. 正文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农业高质量发展指的是以高效率、高产出、高品质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单纯追求产量的增加,更注重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展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展望在农业学科领域,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当前研究热点的梳理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可以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科技创新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化等多个方面,其中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精准农业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将继续深入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土壤污染治理、农药残留控制、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村产业转移等方面。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入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
四、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涵盖了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智能装备等多个方面。
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将继续深入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智慧农业时空“一张图”管理平台建设综述
为了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及对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要求,整合现有的农业数据,提升农业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的要求。
建设智慧农业时空“一张图”平台,旨在解决当前农业在数据汇交、采集、更新、积累、整合、挖掘与应用尚不能满足农业监测监管和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信息化瓶颈问题从而满足农业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资源监管、形势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提供政策、机制、管理、技术、标准、应用和服务所必要的数据支撑,实现各类农业数据汇交、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应用及安全备份等管理和服务的数据集成环境。
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业两区划定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具备开展智慧农业建设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利用与管理农业资源数据,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管北方农业学报2019,47(3):129~134JOURNAL OF NORTHERN AGRICULTURE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3.23收稿日期:2019-04-07作者简介:付天新(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遥感与GIS 应用研究、智慧国土与智慧农业信息化。
智慧农业时空“一张图”管理平台建设综述付天新1,乔占明2(1.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0;2.青海省地理国情监测院,青海西宁810001)摘要: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宏观决策与调控、产业融合及示范应用提供空间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基于面向微服务的系统架构的方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3S 、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统一的运维管理、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和约束下,建立智慧农业时空“一张图”平台,实现了分散、多源、异构的农业地理空间数据的规范管理、存储、展示、应用与共享。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通信技术作为连接世界各地的设备和系统的关键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本文将就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带来全面的了解。
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物联网通信技术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其重要的支撑。
目前,物联网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在物联网通信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有助于实现对各类设备和系统的远程监控。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通信技术离不开稳定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蓝牙、Wi-Fi、NB-IoT、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3. 平台和云技术的成熟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数据的处理和管理,云技术的成熟应用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如今,各种物联网平台和云服务已经为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 应用场景的丰富多样物联网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物联网通信技术在技术基础、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连接密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将对物联网通信技术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技术。
沧桑巨变话“三农”——吉林省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492019.02 农业信息化>>信息联播ewsletterN沧桑巨变话“三农”40年的改革开放,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省广大农村与全国农村一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汇入了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潮。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突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及同年7月在吉林省视察时做出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
从2016年开始,围绕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全省各地、各部门精心施策、整合力量、勇于创新、务实奋斗,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跨越式、突破性进展。
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产能稳定,生产结构优化。
2017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9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744亿斤,连续五年突破700亿斤。
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
——园艺特产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
2017年,全省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新增——吉林省农业农村工作综述信息联播ewsletterN50农业信息化 2019.02<<32万亩,累计达146万亩,比2012年增长60.4%;2017年,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1750亿元,比2012年增长66.7%;园艺特产品加工产值实现900亿元,比2012年增长70%。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农产品物流作为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农产品物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与特点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与其他物流相比,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导致农产品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
例如,某些水果和蔬菜只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生产,需要在短时间内运输到其他地区销售。
其次,农产品大多是生鲜易腐品,对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包装等条件要求较高,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此外,农产品物流的环节众多,包括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网络日益发达,冷库、保鲜库等仓储设施数量逐渐增加。
同时,物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等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逐渐普及。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物流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物流环节多、损耗大,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农产品物流的模式(一)自营物流模式农业生产企业或农户自行组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对物流环节有较强的控制权,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缺点是物流成本高,专业化程度低。
(二)第三方物流模式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物流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智慧大棚智能灌溉系统文献综述范文
英文回答:Smart shed smart irrigation is an advanc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at utilizes physical networking, sensor technology and automated control techniques to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irr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for crop growth.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system is importa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arameters such as soil moisture, temperature, light, and so forth, it accurately controls the amount of irrigated water and irrigation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for crop growth, in order to save water, save power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The system also enables remote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creases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duces human costsand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technology is in line with ou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olicy and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its efficiency.智慧大棚智能灌溉系统是一项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先进农业技术,旨在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灌溉。
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应用综述摘要:以往人们习惯将物理基础设施及人员、物件和IT基础设施分开,而在“物联网”时代,一切都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一个统一体。
在物联网上,通过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生物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管理和控制,从而能让整个地球达到“智能”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管理水平,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
虽然物联网普及的可能性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
那么物联网究竟是什么?这一新兴科技需要什么技术?它能够带来什么?本文将为您简单阐述。
关键字: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智能正文: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英文名称:the Internet of Things1.1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5年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正式确定了“物联网”的概念,并随后发布了《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介绍了物联网的特征、相关的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市场机遇。
1.2物联网的定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所基于的起点各异,短期内还没有达成共识。
下面给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联网定义:a.物联网是未来网络的整合部分,它是以标准、互通的通信协议为基础,具有自我配置能力的全球性动态网络设施,在这个网络中,所有实质和虚拟的物品都有特定的编码和物理特性,通过智能界面无缝链接,实现信息共享b.由具有标识、虚拟个性的物体/对象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标识和个性运行在智能空间,使用智慧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的上下文进行连接和通信c.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本文观点: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概述 (5)2.1 物联网技术简介 (6)2.2 智慧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7)2.3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现状 (8)三、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9)3.1 工作原理 (10)3.2 关键技术 (12)3.2.1 传感器技术 (13)3.2.2 通信技术 (14)3.2.3 数据处理与智能控制技术 (15)四、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6)4.1 案例一 (17)4.1.1 应用场景 (19)4.1.2 实施效果 (20)4.2 案例二 (22)4.2.1 应用场景 (23)4.2.2 实施效果 (24)4.3 案例三 (26)4.3.1 应用场景 (27)4.3.2 实施效果 (28)五、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29)5.1 技术层面问题 (30)5.2 管理与政策层面问题 (31)5.3 市场接受度问题 (32)六、推进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建议 (33)6.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35)6.2 完善政策体系与标准规范 (36)6.3 提升市场接受度与推广力度 (37)6.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38)七、结论与展望 (40)7.1 研究结论 (41)7.2 研究展望 (42)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介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背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智慧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精准种植、智能灌溉、自动化收割等方面。
探讨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展望物联网智慧农业机械在未来农业中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智慧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
物联网概论知识点总结综述
第一章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1 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 数据传输通路3 一定的存储功能4 处理运算单元5 操作系统6 专门的应用程序7 数据发送器8 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卫衣编号简述15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15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被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
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2010年正是物联网的天下。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EPC:产品电子代码ZigBee: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分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四大部分应用,支撑,传输,感知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关键技术: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应用难点:技术标准难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金融与服务业,精细农牧业,医疗健康,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环境与安全检测,国防军事前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章什么是EPC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
请简要叙述EPC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的英文简写EPC编码有几项技术要求?每项要求具体如何?条形码分为几种?请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的特点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标签,应答器,阅读器,天线和中间件。
数字农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数字农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数字农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数字农业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效率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数字农业发展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了数字农业的定义、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数字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数字农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
数字农业通过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拓宽了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提升空间。
本文旨在对数字农业的发展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农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数字农业的定义和特点数字农业的定义:数字农业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效率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它以农业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利用为基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数字农业的特点:1. 内容丰富:数字农业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要素,还包括农田、作物、动植物、环境等相关的信息要素。
2. 数据化和智能化:数字农业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3. 精细化和个性化:数字农业可以对农田、作物、环境等进行精细化监测和管理,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决策。
4. 高效和可持续:数字农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农业的技术与应用数字农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和应用:1.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包括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农机作业监测等。
农业物联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物联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介绍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展示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农业领域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
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传输技术和处理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气象、水质等环境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传输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处理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远程控制;处理技术则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农业生产方面,智能农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畜牧业方面,智能牧场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牲畜生长环境、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畜牧业的产量和品质;在渔业方面,智能渔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渔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水产品质量的追溯,为渔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未来,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包括传感器技术的优化、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传输速度的加快等方面;政策支持将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的投入,推动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市场需求将持续拉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来源的度不断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农业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为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物联网综述
一、物联网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农业设施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精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人口剧增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价格低廉的优质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何对大面积土地的规模化耕种实施信息技术指导下科学的精确管理,是一个既前沿又当务之急的科研课题。
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农业物联网产业概述
农业物联网产业概述
农业物联网产业是21世纪技术革新的亮点之一,它将现有的物联网技术与实体农业结合,发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农业物联网产业是农业智能化进程的关键,把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新技术与农业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动态和资源集成的“智能”管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业物联网产业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智能管理,有效地节省农业绿色生产资源;通过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业的动态监测,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产质量,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管理及集成,减少了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物联网产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经济资源。
为支持行业发展,各级政府积极拟定政策,支持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開发方面大力投入,在国家计划内多次发放大金额的奖励,支持企业的合作开发,以及推动所有方携手共建农业物联网产业生态。
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对21世纪的农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能解决农业的许多技术问题,提高农业的效率。
同时,它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社会和农民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农牧业物联网32
农牧业物联网32引言农牧业物联网(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将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设备、传感器、无线通信等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农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控系统。
在农牧业物联网系统中,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农牧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农牧业物联网的应用1. 精准农业农牧业物联网为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通过在农田中布设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温度、气压等数据,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灌溉、施肥等生产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牧业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农作物因病虫害而受损。
2. 畜牧业管理农牧业物联网在畜牧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牧场中布设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牲畜的行为和健康状况,比如记录牲畜的进食量、活动量等数据,判断牲畜的健康状况。
此外,农牧业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对牲畜的定位追踪,帮助农民快速找到牲畜的位置,提高牲畜的管理效率。
3. 农产品追溯农牧业物联网在农产品追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中标记物联网传感器,可以追踪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比如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施肥情况、采摘时间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真实来源和品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农牧业物联网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农牧业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农牧业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畜牧业的健康状况等信息,从而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生产措施和畜牧业的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农牧业物联网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和监控,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物联网综述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农业设施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精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人口剧增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价格低廉的优质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何对大面积土地的规模化耕种实施信息技术指导下科学的精确管理,是一个既前沿又当务之急的科研课题。
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
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
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确农业主要内涵包括:
精确土壤测试技术
精确种子工程
精确平衡施肥技术
精确播种
精确灌溉技术
作物动态监测技术
精确收获等。
与传统农业相比,精确农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精确农业采用因土、因作物、因时全面平衡施肥,彻底扭转传统农业中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三多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肥多,P、K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N、P、K比例失调的状况,因此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
目前传统农业因大水漫灌和沟渠渗漏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 40%左右,精确农业可由作物动态监控技术定时定量供给水分,可通过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精确农业采用精确播种,精确收获技术,并将精确种子工程与精确播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业低耗、优质、高效成为现实。
在一般情况下,精确播种比30%,省工 2,3个小时。
传统播种增产 18%,
4)、使农作物的物质营养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精确农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
三、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就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农业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移动通信无线网、有线网等实现信息传输,
通过作业终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全监控与管理。
“农业物联网”既能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农作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精准管理。
农业物联网的三个主要层次:
1)农业物联网感知层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大范围内的现实世界农业生产等的各种物理量通过各种手段,实时并自动化的转化为虚拟世界可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或者数据。
农业物联网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如下种类:
农业传感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生命体征等;
农业物品属性信息:如物品名称、型号、特性、价格等;
农业工作状态信息:如仪器、设备的工作参数等;
农业地理位置信息:如物品所处的地理位置等;
电化学离子敏传感器:土壤N、P、K, 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禽流感快速检测、高致性细菌…
气敏传感器:食品品质、气体污染、排放监测…
2)农业物联网传输层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农业信息采集层采集到的农业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农业信息整合到一起,以供处理。
传输层是农业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
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
信息汇总层涉及的技术有: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
3)农业物联网应用层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汇总,层汇总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对现实世界的实时情况形成数字化的认知。
应用层是农业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农业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
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农业物联网的根本用意在于提升效率,科学决策和动态监测管理。
四、技术突破
4.1 项目的建设目标
农副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事故频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生产到
销售缺乏监管。
加大对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流程的监管,则可以将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而物联网则可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培育控制:智慧化农业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智能化培育控制。
通过在
农业园
区安装生态信息无线传感器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可对整个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及时掌握影响园区环境的一些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诸如灌
溉系统、保温系统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作物有最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农业信息推送:除天气预报,为农民打造更宽广的农业信息渠道,所包含的信息
内容也应从天气预报到施肥选择,从种子遴选到病虫害防治,从幼苗培育到收割入库等方面。
涵盖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渔业。
利用物联网信息化手段进行农业经济运行监测,掌握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运行的
动态,监测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收益变化,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分析。
利用信息化为决策支持、生产经营服务,实现动态监测、先兆预警等。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装备,健全信息服务队伍,延伸信息网络,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提高农业市场监管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公开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降
低企业成本。
4.2 拥有技术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实现精确化农业提供服务:
1)产业传感器和传感网研发,为农业物联网提供技术支持。
2)为精确农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3)搭建农业物联网服务运营平台,为农业生产、生活、买进、卖出、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提供7*24时的在线服务。
这个项目实施后,可以为山东农业生产和农业产品交易、物流、加工、流通等提供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80%的技术我们已经拥有,其它技术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可以解决。
五、经营分析
5.1市场分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总体规模,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万亿、2020年将超过5万亿。
根据对物联网的三个关键细分领域——传感器、RFID、M2M的市场发展数据预测,以传感感知层对整体物联网产业的带动系数5倍计算,预计五年后中国的物联网产业的整体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规模,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的整体产值将超过5万亿元规模。
无锡市政府开展物联网产业推进,到2012 年,初步形成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在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物联网企业,形成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1000 亿元。
5.2 经济效益
聊城翰博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从2011年12月开始,在5年主要产品收入预估分析
1) 该项目在第一年投入后(2011年始),年产值超过人民币1.12亿元;在第二年投
入后,年产值可达人民币3.95亿元;在第三年投入后,年产值可达人民币
6.432亿元,年创利税2.4亿元。
产值增长速度为60%以上;综合毛利率为40%以上,综合税前利润率可达20%。
2) 静态投资回收期,根据该项目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及预计净利率水平进行分
析,则该项投资回收期为5年,投资回收率在20%以上,从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收率的数据表明,该项投资回报能力强。
3) 企业的成长性分析:经预算企业第一期投入经营后销售收入增长率为60%以上,
税前利润增长率为70%以上,人员增长率为30%以上,从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看出该项目能使企业迅速增长。
4) 企业的生产性分析:经预算企业正常经营后人均销售收入为27万元/年,人均税
前利润率为4万元/年,人均资产总额为8万元/年,从企业的生产性指标可以看出,该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均已达优良,经济效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