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索隐(蔡元培)

合集下载

吊明之王揭清之失是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来的

吊明之王揭清之失是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来的

吊明之王揭清之失是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来的蔡元培揭清了中国背负失败吊明之王之责任的巨大矛盾。

在石头记中,他表示,只要仔细思索,容易发现,中国的革命失败的症结就在于教育的滞后。

他认为如果能够加强教育对于文化、道德、政治学习,中国就不会出现失败的问题了。

此外,蔡元培也提出了中国当时走上不归路的一些根源,并指出当前改革若不加以调整,结果就会变得比原来更糟。

因此,蔡元培提出,为促进教育进步,应改革教育体系,开放人才培养,解放思想,进行文化拓展。

凡是无知无能,陋习毒害者,应严令改毁,框架应宽松,学之终端立天下新文明。

蔡元培还认为,教育改革应重在培养贤能,用质优数多的科学精神,改善国家治理,提高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蔡元培提出了揭清背负失败吊明之王之责任的关键所在——要加强教育,进行改革,这对于我们寻求发展的中国来说极为重要。

只有理解这一点,中国才能实现崭新的转机,努力打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

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简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

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简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

索隐派研究方法及成果简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例发表时间:2018-09-18T10:08:35.267Z 来源:《知识-力量》2中作者:李静茹[导读] 历来我们都是看《红楼梦》原著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很少去翻阅有关“红学”的研究派别及方法成果等书,借此机会我在网上收购了一本《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考证》旧书,再加上借阅的《红楼四大家》等书籍,不仅从中了解了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从中学习蔡元培先生苦心收集文献史料的精神。

经过无数遍仔细的阅读,认为索隐派和考证派的研究方法异中存同,研究的侧重点和结果却不在同一维度。

本文就对索隐派研究方(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摘要:历来我们都是看《红楼梦》原著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很少去翻阅有关“红学”的研究派别及方法成果等书,借此机会我在网上收购了一本《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考证》旧书,再加上借阅的《红楼四大家》等书籍,不仅从中了解了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从中学习蔡元培先生苦心收集文献史料的精神。

经过无数遍仔细的阅读,认为索隐派和考证派的研究方法异中存同,研究的侧重点和结果却不在同一维度。

本文就对索隐派研究方法与成果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石头记》;索隐派;蔡元培1、研究方法(1)影射之法影射法是蔡元培索隐《石头记》用的最多的方法,因为索隐派的根本就是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拿这些跟历史人物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

在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一书中,大量的出现“影”字,但影射法又用三法推求: ○1品类相类者这类方法恰如以史湘云的豪放性格影射她是陈其年,蔡元培用徐健庵所作的《陈检讨维崧墓志铭》中所记载陈其年的性格为证,“君修髯,美丰仪,风流倜傥。

……君门阀清素,为人恂恂谦抑。

襟怀坦率不知人世有险巇事”,以及徐健庵所作的《湖海楼集序》中:“其年检讨,阳羡贵公子。

与余相识在戌亥之间。

尝下榻澹园,流连欢剧。

蔡元培评红楼梦

蔡元培评红楼梦

谈《红楼梦评论‎》和《石头记索隐‎》【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8月29日‎【作者】郭豫适清末的《红楼梦》研究,基本上就是‎评点式或索‎隐式的批注‎,以及随笔式‎的笔记和杂‎评,但光绪三十‎年(1904)却出现了红‎学史上第一‎篇红学专论‎,这就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此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美术”即今人所说‎的文艺。

王国维在这‎一章中阐述‎了他的人生‎观、文艺观,重点在论说‎生活乃欲望‎和痛苦的海‎洋,人生是不幸‎的。

第二章《红楼梦之精‎神》,紧接上章基‎本观点,着重论证《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乃是宣传“人生之苦与‎其解脱之道‎”。

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和第四章《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根据第一、二章的基本‎精神,分别称赞《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和伦理学价‎值。

第五章《余论》,主要是论述‎他对《红楼梦》研究的批评‎意见以及他‎对文学特征‎的理解。

王国维的红‎学研究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在红学批评‎史上他首先‎运用西方哲‎学和西方文‎论对《红楼梦》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把《红楼梦》确认为是可‎以与歌德的‎《浮士德》相媲美的伟‎大作品,从而给予《红楼梦》以极高的评‎价:“夫欧洲近世‎文学中,所以推格代‎之《法斯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

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王国维称赞‎《红楼梦》是一部“宇宙之大著‎述”,但其立论的‎基础乃是消‎极虚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文中搬用‎的是叔本华‎的学说。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

所以他断言‎:“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

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终‎成分。

”《红楼梦评论‎》全文的思想‎逻辑和所得‎出的结论:“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人生之所欲‎既无以渝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之一而‎已矣。

高三作文写作 专题人物素材解读:蔡元培

高三作文写作 专题人物素材解读:蔡元培

高考作文写作专题人物素材解读:蔡元培蔡元培20世纪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原籍浙江诸暨。

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

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语录·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以前的历史只记帝王之事,不记民生风俗,以至于一群强弱盛衰之数,终不可稽。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对于学生的希望:1.自己尊重自己。

2.化孤独为共同。

3.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

4.有计划的运动。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王开岭古今中外,成功者甚多,但若将某人推崇为大师、完人,这肯定是一件容易离谱的事情。

而在现代中国,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却无愧此誉。

从晚清翰林到彻底的革命党某次,北大名流雅集,钱玄同冒失地问道:“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翰林?”蔡先生不慌不忙,笑嘻嘻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翰林出身的蔡元培最终却走上了清王朝的对立面,致力于启民智救国的事业中。

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旧红学索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元培。

“红学”分为两大派:索隐派和考证派。

考证派以考证的方法研究,索隐派以索隐的方法研究。

索隐派红学产生得很早,应该说在程高本尚未公开刊刻之前就产生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晚清的周春是索隐派的开山鼻祖。

蔡元培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兴趣,受到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中所述其师徐时栋的“康熙朝政治状态说”红学观点的启发。

1916年1月至6月,他撰写的《石头记索隐》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单行本于1917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印行。

自1917年至1930年,《石头记索隐》再版十次,影响很大。

在同一时期,王梦阮和沈瓶庵合著的《红楼梦索隐》一书出版。

因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一书影响太大,由此蔡元培被认为是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人物。

红学家介绍

红学家介绍

蔡元培与《石头记索隐》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著名学者,教育家。

被誉为“学界泰斗”、“中国近代的孔子”、“新文化的守护神”、“文化的导师”。

孑民深信徐时栋君所谓《石头记》中十二金钗,皆明珠食客之说。

随时考检,颇有所得。

是时应《小说月报》的要求,整理旧稿,为《石头记索隐》一册。

(《蔡孑民先生言行录·传略》)蔡元培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持民主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以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义”。

如“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即“红”字影“朱明”王朝。

“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宝玉在大观园中所居曰怡红院,即爱红之意;所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增删本书,则吊明之意也”。

他在论证了这个根本主张后,就进一步“阐明本事”。

每举一人,先列他的事迹,然后引《红楼梦》中的情节来配合;对每一个人又用三法推求:“一,品性相类者;二,本事有证者;三,姓名相关者”。

推求的结果是: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示乃”;而“十二钗”等则完全是影射清初江南名士的,黛玉影朱彝尊,宝钗影高士奇,探春影徐健庵,王熙凤影余国柱,史湘云陈其年……又认为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等等。

蔡元培的索隐,虽然难免穿凿附会,顾此失彼,然而他用的三个方法及其以《红楼梦》主要人物影康熙朝诸名士,尚能自圆其说。

在蔡元培之前,还没有人这样细密地对《红楼梦》做过如此全面、系统的索隐。

因此,蔡元培可以称为索隐派红学家的杰出代表。

《石头记索隐》收在《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索取号I 425。

胡适与《红楼梦考证》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卒,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作家,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他是“旧红学”的终结者,“新红学”的开创者。

他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对学术界颇具影响。

被誉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蔡元培》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蔡元培》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蔡元培?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

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蔼,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

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之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根本因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

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得力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

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

两相比拟,其境界之上下不言自明。

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过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少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的?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等,词气颇为尖刻。

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

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究,这使得一些学界后代们疑惑不解。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突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您的字写得这样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众人顿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

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为难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修养于此可见一斑。

处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

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

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那么坚强之性立见〞。

《红楼梦》研究的三大派别

《红楼梦》研究的三大派别

1.披露了此书的创作情况。
2.披露了作者的情况。 3、对此书的思想、艺术特点作了的素材来源情况. 由于有上述作用,所以脂评历来为红学 界人所看重,甚至有“脂学”之称。
脂砚斋以后,尚有“护花主人”王希廉评, “太平闲人”张新之评,“大某山民”姚燮评, 还有其他人的评点,如“桐花凤阁”评等等。 王希廉认为,第五回是《红楼梦》的“纲 领”,又说: “《红楼梦》一书,全部关键是 ‘真假’二字。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 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 不为作者齿冷,亦知作者匠心。”又说:“王凤 姐无德而有才,故才亦不正;元春才德固好,而 寿既不永,福亦不久;迎春是无能,不是有德; 探春有才德,非全美;惜春是偏僻之性,非才非 德;黛玉一味痴情,心地狭窄,德固不美,只有 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虽寿不可知,而 福薄已见;妙玉才德近于怪诞,故身陷盗贼;史 湘云是旷达一流,不是正经才德;巧姐才德平平; 秦氏不足论,均非揭露之器;此十二钗所以俱隶 薄命司也。”


《红楼梦》考证派以胡适、俞平伯开其端, 尔后周汝昌、冯其庸、吴恩裕、吴世昌、刘 世德、邓绍基、胡文彬、张锦池等人,也在 考证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张新之说:“写黛玉处处口舌伤人,是 极不善处世,极不自爱之一人,致蹈杀机 而不觉;写宝钗处处以财帛笼络人,是极 有城府,极圆熟之一人……这两种人都作 不得。”“黛玉一身孤寄,欲得宝玉而无 才以取之,一味情急。推其心,黛玉之欲 杀钗,与钗之欲杀黛玉正相等。而愚而傲 而疏,致为大众厌弃而不觉。” 姚燮对《红楼梦》说:“薛姨妈寄人 篱下,阴行其诈,笑脸沉机,书中第 一。”“宝钗奸险性生,不让乃母。”

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则认为《红楼梦》 是一部“明清兴亡史”。他说,此书“原本为国 变沧桑之感,在曹雪芹亦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悲。 隐然言之,绝非假托。书中以甄指明,以贾指清, 正统也,伪朝也。”曹雪芹增删五次,是指清代 “祟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史”。 “书中之宝玉、黛玉,皇帝与后妃也。”“林黛 玉非他,乾隆之原配嫡后,由正福晋进位,后谱 孝贤皇后之富察氏也。” 索隐派有时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能看出些情 节之外的某些“微言大义”,但有时求之过深, 反而不易为人理解。书中的素材来源,是多渠道 的,但索隐派不会表述,只好一会儿说一个人物 是现实中的某某,在另一个地方又说这个人物是 现实中的另一人。读者自然如坠五里雾中。但无 论如何,索隐派还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红楼梦故事5篇600字

红楼梦故事5篇600字

红楼梦故事5篇600字作为现代女性,大部分人我想都不会愿意做林妹妹类型的女性。

从女性本质上来讲,女性要温柔。

但绝不能柔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楼梦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红楼梦故事1曹寅,生于公元1658年,去世于公元1712年,是康熙一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藏书家,为内务府包衣出生,满洲正白旗人。

曹寅父亲曹玺,为江宁织造,母亲孙氏是康熙帝奶娘。

因为孙氏的关系,曹家和康熙帝的关系极好,所以在康熙一朝,曹家都十分显耀。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楝亭,初为侍卫,后继任父亲曹玺江宁织造,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善骑射,诗词极好。

曹寅能文能武,但是确实不是一个好官。

他在康熙一朝之所以能有坐到通政使的位置上,全靠与康熙帝之间的情谊。

在他去世之后,有人清算他在职期间所遗空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到死都没有弥补起来。

后来康熙帝为了保全曹家,特地让其后嗣继续任江宁织造,不过可惜的是历经两代都未曾补齐,最终曹家因此而败亡。

先从族群属性上来看,曹寅隶属满洲正白旗包衣,所以从政治上来看曹寅是满人。

但是从血统上来说,曹寅又是确确实实的汉人。

这一点不仅引得后世人议论,就是在当时也让许多人感到疑惑。

当时的满洲官员认为曹寅是汉人,但是在汉族官员中又认为曹寅是满人。

从社会地位上来看,同样矛盾深刻。

曹寅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出生,内务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皇家的奴才。

虽然与皇家搭边,但是到底还是奴才。

但是同时呢,曹寅又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是朝廷大官。

曹寅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曹雪芹是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作者,而《红楼梦》的背景就是放在清朝,其家族历史又与康熙年间的曹家十分相像。

所以现在许多学者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时候,提出了曹寅是曹雪芹祖父的观点。

曹寅是饱读诗书的文人,算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物,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戏剧家、藏书家、文学家,据说当时他出门坐车都总是低头看书。

文人最多的形容词就是清高端正,但是曹寅做的事情却一点也不清高端正。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专练《红楼梦》情境材料(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专练《红楼梦》情境材料(含解析)

语言运用专练-----《红楼梦》情境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流传甚广,几乎是①了。

问其何书耶?非演“宝黛爱情”之书乎?人皆谓然,我则曰否。

原因安在?盖大家对书中“情”字之含义范围不曾了了,又为程、高伪续所歪曲,故而误认雪芹之“大旨谈情”,男女之情耳。

其实这是错觉。

原来在雪芹书中,他自称的“大旨谈情”,此情并非一般男、女相恋之情。

他借对一大群女子命运的感叹伤怀,写对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待这一巨大问题的思考。

他首先提出的“千红一窟(哭)”和“万艳同杯(悲)”,已然明示读者:此书用意,初不在于某男某女一、二人之间,而是心目所注,无比广大。

他借了男人应当如何对待女子的这一根本态度问题,抒发了人对人的关系的亟待改善的伟思宏愿。

我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以“重人”、“爱人”、“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

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以小说的通俗形式,向最广大的人间众生说法。

他虽有②的心境,但并无“救世主”的气味。

他如同屈大夫,感叹众芳芜秽之可悲可痛,但没有那种③的自我意识。

所以我认为雪芹的精神境界更为崇高伟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2.文中四处画线部分,其中的“顿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又为程、高伪续所歪曲B.此情并非一般男、女相恋之情C.初不在于某男某女一、二人之间D.以“重人”、“爱人”、“唯人”为中心思想的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

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____________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

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____________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红楼梦研究》考试真题4【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红楼梦研究》考试真题4【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红楼梦研究》考试真题4【附答案】总分:10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1、抄检大观园最初是由在园中捡到一个五彩绣香囊而引发的,捡到香囊的是()(1分)A:平儿B:邢夫人C:傻大姐D:王保善家的2、“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一句语出()(1分)A:脂砚斋B:张新之C:姚燮D:王希廉3、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红楼梦》()(1分)A:影射明珠家事B:写的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爱情C:为康熙朝政治小说D:是一部“明清兴亡史”4、《红楼梦》描绘了一张庞大而复杂的人物系网,共写了人物()个.(1分)A:248个B:348个C:448个D:548个5、最早查禁《红楼梦》的是嘉庆年间的()(1分)A:玉麟B:陈其元C:梁恭辰D:丁雨生6、早期红学的索隐研究影响最大的是()(1分)A:张候家事说B:明珠家事说C:清政治说D:自叙传说7、小说中宝、黛二人“三日恼了,三日好了”的爱情试探运用了()(1分)A:切入的叙事艺术手法B:辐射的叙事艺术手法C:流动的叙事艺术手法D:复现的叙事艺术手法8、清代诗人袁枚在一书中明确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书是()(1分)A:《红楼梦考证》B:《小仓山房文集》C:《随园诗话》D:《红楼梦辨》9、“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这是在描绘()(1分)A:潇湘馆B:稻香村C:怡红院D:秋爽斋10、贾雨村经贾政举荐,补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审理一桩杀人案,涉案的是()(1分)A:贾蔷B:焦大C:薛蟠D:柳湘莲11、刘姥姥首次进大观园的目的是()(1分)A:借贷B:寻人C:说亲D:交租12、《红楼梦》开篇不久,曹雪芹就让贾宝玉在梦中看到了金陵一省许多女子平生遭际的“档案”,梦境发生的地点是()(1分)A:玉石B:红楼C:大观园D:太虚幻境13、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朝鲜语的著名古典小说是《玉楼梦》和()(1分)A:《青楼梦》B:《九云记》C:《九尾龟》D:《金玉缘》14、曹雪芹的祖父是康熙放在江南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优秀的文人,他的名字是()(1分)A:曹玺B:曹寅C:曹颙D:曹頫15、“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一句语出()(1分)A:《芙蓉女儿诔》B:《姽婳词》C:《葬花辞》D:《落花诗》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6、程本问世后出现了多个评点本,其中王希廉、姚燮的合评本题为《》.(1分)17、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忠顺亲王府派人至贾府寻找戏子琪官儿,也即与宝玉相厚的.(1分)18、所谓木石前盟出自天然的感情誓约,是小说第一回中以对绛珠仙子以生命浇注生命的无私挚爱来表达的.(1分)19、邓狂言的《》被胡适称为晚清隐三派之一.(1分)20、《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 ”,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1分)21、贾雨村曾充当巡盐御史的西席,教他的女儿林黛玉.(1分)22、用流动的“视点”去观察流动的生活,比如“送宫花”一段,便是由在“串门儿”中完成的.(1分)23、清嘉庆年间,京都竹枝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 ”的说法.(1分)24、魏秀仁的《》在写作上明显受到《红楼梦》的影响.(1分)25、“新红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为俞平伯《红楼梦辨》所作的序中提出的.(1分)26、1832年,帕维尔·库尔梁德夫将一部早期脂评抄本《红楼梦》带回俄国,此本被研究者定名为 .(1分)27、贾宝玉对于“男人”也没有一概“打倒”,而是区别对待,他结交专好“挥拳行猎”的冯紫英和“素性豪爽、不拘细事”的 .(1分)28、第七回刻画了一个居功自傲而敢说敢骂的老奴的形象.(1分)29、小说第一回跛足道人疯疯癫癫唱的《好了歌》以及所作的《好了歌注》,被视为全书的主题歌.(1分)30、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第一次将引入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领域.(1分)三、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31、名词解释:脂评本(3分)32、名词解释:旧红学(3分)33、名词解释:探佚学(3分)34、名词解释:《芙蓉女儿诔》(3分)35、名词解释:红学评点派(3分)36、《红楼梦》的程本一般具有哪些特点?(5分)37、简述《红楼梦》的矛盾主线(5分)38、举例说明《红楼梦》叙事艺术中“凝聚”的艺术特征.(5分)39、为什么薛宝钗看上去显得世故而虚伪?(5分)40、贾宝玉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41、小说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部分内容有哪些地方违背了曹氏原意?(10分)42、脂砚斋评宝玉为“今古未有之一人”,此语该如何理解?(10分)43、以宝玉被打为例,谈谈小说是如何处理由一事件点辐射出的多条线索及其进展的. (10分)1410-江苏省-红楼梦研究总分:10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1、【考点】第四节死而不僵答案:C解析:抄检大观园是由一个小小的绣香囊引起的.傻大姐在园内掏促织,于山石背后捡得一个五彩绣香囊,上面绣着两个人赤裸裸地盘踞相抱,还有几个字.王夫人见了这伤风败俗的东西,以为是王熙凤夫妇遗失的.经过王熙凤的辩解,遂怀疑大观园中的丫环.并商定以查找“一件要紧的东西”为由,对大观园进行一次查抄.2、【考点】评点派答案:D解析:护花主人王希廉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他认为作品第五回是《红楼梦》的“纲领”,他说:“《红楼梦》一书,全部关键是‘真假’二字.”二是尊薛抑林.比如他认为“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3、【考点】索隐派答案:C解析: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红楼梦》是关乎政治的:“《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4、【考点】第一节《红楼梦》人物系统答案:C解析:据统计,《红楼梦》共写了四百四十八个人物.5、【考点】《红楼梦》在清朝答案:A解析:最早查禁《红楼梦》的是嘉庆年间的玉麟.6、【考点】索隐派答案:B解析:早期红学的索隐研究主要是以猜测的方法来揣度《红楼梦》的本事,最详尽的一篇记载是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提出了张侯家事说,但影响不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明珠家事说”.尤其是乾隆认为此书“盖为明珠家作”的传说,更助长了此说的流传.7、【考点】复现和辐射答案:D解析:复现是指在同一部作品中多次描绘同一类生活景观和画面,在反复出现的同一类生活现象中艺术地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意义的差异.小说中宝、黛二人“三日恼了,三日好了”的爱情试探,在小说中“复现”许多次.8、【考点】《红楼梦》作者的考究答案:C解析: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卷二中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确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9、【考点】第三节回光返照答案:C解析:“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这是后来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的外景.10、【考点】第二节序幕答案:C解析:贾雨村经贾政举荐,补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审理薛蟠杀人案.11、【考点】第三节回光返照答案:A解析:在《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首次登台亮相,她是进贾府“打秋风”,即借贷.12、【考点】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部寻觅精神家园的杰作;小说渗透着一种形而上的意味答案:D解析:《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了金陵一省许多女子平生遭际的“档案”.13、【考点】《红楼梦》的艺术影响答案:B解析:朝鲜语的著名古典小说《玉楼梦》和《九云记》就是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14、【考点】第一节曹雪芹的家世答案:B解析:曹寅在江南,很得人心.他不仅是精明强干的政治能手,对康熙忠心耿耿,是康熙放在江南的代言人;同时又是优秀的文人,很能笼络汉族士子.15、【考点】论黛玉的性格特征答案:C解析:“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是黛玉《葬花辞》中的名句.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分)14、【考点】第二节程刻本答案:《金玉缘》解析:程本问世后出现了多个评点本,其中王希廉、姚燮的合评本题为《金玉缘》.15、【考点】第四节死而不僵答案:蒋玉函解析: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忠顺亲王府派人至贾府寻找戏子琪官儿.原来忠顺亲王有一个演小旦的琪官和宝玉相厚,近几天出走,遍找不见,便求宝玉交出其下落.宝玉起初不知琪官是何人,后来长史官说出红汗巾子,宝玉方知是蒋玉函,于是说出了他在紫檀堡买房之事.16、【考点】第二节序幕答案:神瑛侍者解析:所谓木石前盟出自天然的感情誓约,是小说第一回中以神瑛侍者对绛珠仙子以生命浇注生命的无私挚爱来表达的.17、【考点】索隐派答案:红楼梦释真解析:索隐派是20世纪初红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派别.该派力求“索隐”出《红楼梦》所写的“真内容”、“真故事”.索隐派并无统一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清世祖与董鄂妃”论、“明珠家事”论、“政治小说”三说.代表人物及著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孑民(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他们被胡适称为晚清索隐三派.18、【考点】第一章绪论答案:百科全书解析:《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研究红楼梦就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认识.产生于封建社会末世的《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盛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19、【考点】第二节序幕答案:林如海解析:贾雨村曾充当巡盐御史林如海的西席,教他的女儿林黛玉.20、【考点】流动和切入答案:周瑞家的解析:用流动的“视点”去观察流动的生活,比如“送宫花”一段,便是由周瑞家的在“串门儿”中完成的.21、【考点】《红楼梦》在清朝答案:读尽诗书也枉然解析:清朝嘉庆年间,京都竹枝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22、【考点】《红楼梦》的艺术影响答案:花月痕解析:魏秀仁的小说《花月痕》在写作上明显受到《红楼梦》的影响.23、【考点】关于新红学答案:顾颉刚解析:“新红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顾颉刚为俞平伯《红楼梦辨》所作的序中提出的.24、【考点】第一节脂评本答案:列宁格勒藏本解析:列宁格勒藏本,又称脂亚本.书名《石头记》,存70回.此本有110条眉批和583条夹批,与一般脂批,并不相同.清道光十二年(1832)由访问中国的俄国宗教使团成员帕维尔·库尔梁德采夫带回俄国.藏于前苏联亚洲人民研究院列宁格勒分院.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出版.25、【考点】“童心”的灵光答案:柳湘莲解析:贾宝玉对于“男人”也没有一概“打倒”,而是区别对待,他结交专好“挥拳行猎”的冯紫英和“素性豪爽、不拘细事”的柳湘莲.26、【考点】第三节回光返照答案:焦大解析:小说第七回“焦大骂府”是别开生面的优秀篇章,不仅刻画了焦大居功自傲而敢说敢骂的老奴形象,而且反映了贾府错综复杂的矛盾,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必然溃败的主题.27、【考点】第二节序幕答案:甄士隐解析:小说第一回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以及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被视为全书的主题歌.28、【考点】第三节批评派的红学研究答案:西方美学批评理论解析: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的最大贡献是运用美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即第一次将西方美学批评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三、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31、【考点】第一节脂评本答案:脂评本亦称脂本,是指附有脂砚斋评语的《红楼梦》抄本.特点如下:脂评本都是抄本;脂评本只有八十回;脂评本的底本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评本附有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评语.32、【考点】关于旧红学答案: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引与题咏.其中以评点派最具有代表性,贡献也最为卓著.33、【考点】关于新红学答案:探佚学属于红学中的考证派.根据脂批或其他一些材料,对后四十回“佚稿”情节的探求,又称“探佚学”.34、【考点】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部寻觅精神家园的杰作;小说渗透着一种形而上的意味答案:是贾宝玉作给晴雯的祭奠之辞.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中的“最强音”,也是对晴雯这一个有着完整生命历程的悲剧人物的最后礼赞,充分地展示了曹雪芹寻觅精神“家园”的真实意态.35、【考点】评点派答案:评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小说评论方法,即在阅读小说时,偶有所感,便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为《红楼梦》作评点者,被统称为“评点派”,是旧红学三大流派之一.36、【考点】第二节程刻本答案: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文的八十回抄本补足一百二十回后而印行的版本,一般有如下特点:(1)程本都是刻本.(2)程刻本都是一百二十回.(3)程刻本的书名是《红楼梦》.(4)程刻本没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37、【考点】论《红楼梦》的矛盾主线答案:从《红楼梦》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贾宝玉、林黛玉叛逆性格的发展和叛逆爱情的悲剧,是全书的矛盾主线和全书艺术结构的中心.38、【考点】融化和凝聚答案:(1)凝聚是指集中笔墨,对特定人物与事件进行突出的描写,使其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曹雪芹常采取凝聚法,让那些不可能多露脸面的人物,在特定的场合下,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凝聚”起来,变成一颗闪闪发光的艺术“结晶体”,以此跻身于《红楼梦》的人物之林.(3)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焦大和傻大姐儿,写焦大,曹雪芹只用了一千多字;写傻大姐儿,字数更少,仅有五百余字.他从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最可贵的东西,那便是“真诚”.酒后露真言,醉汉的嘴里常常吐出一般人不敢说的真话,故焦大的一番醉骂,顿时将荣、宁二府的肮脏事掀了个老底朝天!痴人无事故,他们与圆滑、奸诈、投机、钻营永远绝缘,所以,傻大姐儿毫无顾忌地交出了“绣春囊”.曹雪芹能用最传神的笔墨,把一个人物的性格之光汇聚到一点;他能把一个极普通的角色,略加排练,让他粉墨登场,堪与艺术大舞台上的明星们媲美.39、【考点】宝钗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世故而虚伪答案:(1)宝钗作为一名贵族少女,本来应该与社会潜规则相距较远的;但由于家道的败落,哥哥“呆霸王”的不争气,以及家庭以经商为生的境况,使她过早地领略到了人世间、人心间潜藏着的诸多东西.(2)宝钗在处理事情时,就善于趋利避害,利用人心中、人性中潜在的各种东西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因为宝钗在实际上遵循的是潜隐的规则,所以她表面上的温柔敦厚就不能不是一种虚伪的行为.40、【考点】第五节烟消火灭答案:(1)尊重人的价值,放任自己的个性,认为人的欲望不该压抑,而要表现出来,人的因素应得到重视.(2)宝玉头脑中的女尊男卑思想,未必是资产阶级思想,但也是新思想.(3)宝玉提倡主奴平等,也是新思想的一种体现.41、【考点】第三节关于高鹗及《红楼梦》续书答案:(1)最突出的问题是《红楼梦》最后的大结局,不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是给《红楼梦》续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光明尾巴,落入大团圆结局的窠臼,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削弱了《红楼梦》深刻的批判意义.(2)有些人物形象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林黛玉,进入后四十回以后竟然也支持贾宝玉去学堂好好读书,而贾宝玉在后四十回中则几乎灵气全无,等等,不符合前八十回的发展逻辑.具体如下:①“家道复初,兰桂齐芳”,抄没的家产被发还,革去的世职被恢复,逮捕的贾赦、贾政被放还,贾兰和贾桂均飞黄腾达;②宝玉中举,宝玉平生最讨厌仕途经济,写他中举有违人物性格逻辑;③有些任务结局描写不符合曹雪芹原意.例如王熙凤,其判词是“一丛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绝大多数人认为王熙凤被休,哭向金陵娘家一说,可见“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的结局不合原意.42、【考点】今古未有之一人答案:脂砚斋评宝玉为“今古未有之一人”,指出贾宝玉形象的新颖性.(1)在贾宝玉丰富的个性因素中积淀着人类的某些普遍的人性特征,是人类追求纯洁的爱及自由、平等精神的艺术表现.如:宝玉对女儿的亲近,既有对清净女儿的热烈向往,也有青春活力被压抑的骚动和不安.(2)从内部结构看,其惊世骇俗的个性因素并非孤立存在,总是同其他许多极普遍、极常见的个性因素纠缠在一起的.如:既有对女奴的尊重,又有贵公子纨绔软弱脾性.(3)其性格特征表现为既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诸多精神要素,又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力和创造性为中国文化人格提供了全新的内容.如:“无故寻愁觅恨”与古典诗词中忧郁的天才;叛逆思想与魏晋时期不守礼法的“性情中人”相似.43、【考点】复现和辐射答案:在小说中围绕着宝玉被打这一严重事件,牵动了荣国府里的诸多人际关系网络.为了把“辐射”出去的生活“线头”组织好,形成完整严密的生活有机体,曹雪芹审慎地注意了一下几点:(1)过细地鉴别每条线上的独特内涵,决不让人物泛泛而谈,做一些游离于性格逻辑之外的事情.(2)恰当地处理每条“线”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它们在必要的时候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新的、共同的“兴奋点”.(3)分清主次,突出诸多“线头”中最重要的一条,使“辐射中心”所包蕴的思想光彩显得更加耀目.(4)节外生枝,写好从某条“线”上滋生出来的、有表现价值的新枝蔓.。

《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的主题——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序)(隋邦森隋海鹰—源于《红楼人物之谜》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红楼梦》主题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胡适认为《红楼梦》反映了封建大家族“坐吃山空”并必然灭亡,新考证派认为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破灭而反封建礼教与孔孟之道,蔡元培认为是反满排满光复汉族正统,新索隐派认为是“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

笔者认为《红楼梦》主题是满蒙汉各族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

《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黄山飞来石——红楼梦大荒顽石在汉族文人心目中的形象。

)大荒顽石隐射元顺帝后裔与满清开国者孝庄文皇后,而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属于所谓胡族、夷族、蛮族的范畴,为何要在开篇伊始就与汉族女神女娲氏联系在一起?而且说元清玉玺(大荒顽石——通灵宝玉)是汉族女神所炼的呢?这是《红楼梦》作者的无奈,也是《红楼梦》作品的伟大之所在。

我们说《红楼梦》作者的无奈,是指元清玉玺(大荒顽石与通灵宝玉)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国玉玺,它源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

中国第一帝秦始皇获得了赵国的“和氏璧”,制成了一统天下的玉玺,铭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通灵宝玉”(清朝玉玺)的铭文曰“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金锁铭文”(后金金玺)为“不弃不离,芳龄永继”。

(秦始皇获得了赵国的“和氏璧”,制成了一统天下的玉玺,铭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汉高祖刘邦使用的“汉玉”(贾母死前正式交给了贾宝玉),孙坚与袁术获得过的汉玺,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清使用的国家神器,与和氏璧一脉相承。

忽必烈统一中国,这块国宝从临安(杭州)南宋皇帝手里,传到元朝皇帝的大都(北京)皇宫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但始终没有得到过这个国宝。

俞平伯:索隐与自传说闲评

俞平伯:索隐与自传说闲评

俞平伯:索隐与自传说闲评红楼梦研究,有如大海,浩瀚无边。

对它的研究,历来有索隐、自传说两派。

这两派的分歧很大,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又是互有得失。

谁是谁非,很难一言论定。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索隐派、自传说的产生,绝非偶然,它们各自的根柢都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之中。

“梦幻识通灵”虚,“风尘怀闺秀”实,索隐派务虚,自传说务实,两派对立,像两座对峙的山峰、分流的河水。

但是,如果不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共通之处,将无助于对《红楼梦》全书的理解。

下面先把两派分别比较一下。

一研究方向相反索隐派的研究方向是逆入,自传说则是顺流。

甚么叫“逆入”?在第一回中,作者自己说是“将真事隐去”,要把“隐”去的“索”出来,这是逆入。

说自传说的研究方向是顺流,是因为正文中有:(欲将往事)“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的文字,于是在往事上作文章,牵涉到曹氏家族,这是顺流。

好像是顺流对,逆入错,但也并不一定。

因为辩证地看,逆中也会有顺,而顺中亦会有逆。

为甚么这样说呢?既然作者明说有“隐”,为甚么不能“索”?如果有所收获,不也很好吗!至于自传说,详细地考查曹氏家族、考定作者是谁,虽与“亲睹亲闻”(见《红楼梦》),“嫡真实事”(见《脂评》)等文字相符合,但作者又明明白白地说是“假语村言”,你说该拿这“满纸荒唐言”怎么办?由于矛盾很多,两派搞来搞去,到最后往往是不能自圆其说,于是便引出了许多奇谈怪论,结果是齐国丢了,楚国也没得到(“齐则失之,楚亦未得也”)。

二所用方法不同前面已经说过了,索隐派是从“虚”入手进行研究的,因此没有依据,只好靠猜迷;而自传说务实,考证的方法帮了他的大忙。

这样看来,是非屈直似已不成问题,我自己也曾是自传说的赞同者。

但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对两派各自的得失,还是有点儿可说的。

自传说借助考证的方法,但考证的含义广、作用多,绝不仅仅限于自传说。

如果抛开自传说,考证的功绩依然存在。

把后四十回从一百二十回中分出来,就是考证的成果,它与自传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把考证与自传说混为一谈。

《红楼梦》研究的三大派别分析

《红楼梦》研究的三大派别分析

三 考证派

红学中的考证派是与红学中的评点派、 索隐派相对而言的。所谓考证,其实就是根 据一些历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论, 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的结论。但此处的考证 派指的是一种方法,即偏重于史料的发掘、 整理、推论的一种方法,并不是说“考证派” 的所有结论都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的。
考证派研究的重点: 1.关于《红楼梦》作者及其家世的研究。如《红 楼梦》作者是谁?后四十回作者是谁?曹雪芹祖籍 何处?曹雪芹生卒年等等,此等研究,又被称为 “曹学”。 2.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各版本间的源流、 异同,以及何种版本最接近原著风貌? 3.对脂砚斋评语的研究,又叫“脂学”。 4.根据脂批或其它一些材料,对后四十回“佚稿” 情节的探求,又称探佚学。 5.对《红楼梦》研究史的研究,对有关《红楼梦》 资料的评价、整理、探考,对《红楼梦》中的典 章制度、饮食服饰的研究等等。
《红楼梦索隐》:黛玉就是董小宛,其 论证方法如下: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 粉白黛绿之意也!小宛书名每去玉旁专书宛, 故黛玉命名,特去宛旁专名玉,平分各半 之意也......小宛爱梅,故黛玉爱竹。小宛善 曲,故黛玉善琴。小宛善病,故黛玉亦善 病。小宛癖月,故黛玉亦癖月。……” 这就是“索隐”,介乎似与不似之间, 有理无理之间。初看似无理,细思则有些 道理,再想则又无理。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认为 “《石头记》 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 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 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 即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 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 峰之状况。”并赞同书中“女人皆指汉人, 男人皆指满人”的看法。因为贾宝玉说过, 女人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而“汉”是水旁,满人亦称“達達”,而 “達”字起笔为“土”。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红楼梦〉鉴赏》判断题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红楼梦〉鉴赏》判断题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红楼梦〉鉴赏》判断题1.蔡义江认为,曹雪芹并没有想把宝、黛、钗写成三角关系。

(√)2.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说。

(√)3.根据脂评本推断,湘云后来嫁给了卫若兰。

(√)4.“寒塘渡鹤影”一句出自林黛玉之口。

(×)5.《红楼梦》的小说兼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

(√)6.《红楼梦》现存的前八十回的内容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分好的。

(×)7.《红楼梦》中青埂峰上的石头就是神瑛侍者。

(×)8.贾母称王熙凤为“凤辣子”。

(√)9.贾探春曾经管理过大观园的事务。

(√)10.金钏是因为受了王夫人打骂而上吊而死。

(×)11.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第一名是晴雯。

(√)12.林黛玉的雅号叫“蘅芜主人”。

(×)13.“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是王熙凤对薛宝钗说的。

(×)1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15.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

(×)16.“寿夭多因诽谤生”是晴雯的判词。

(√)17.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18.《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19.索隐派和自传说的谬误在于把小说和生活一一对应起来。

(√)20.王熙凤是反面人物。

(×)2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2.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23.“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一句说的是史湘云。

(√)24.续作中,作者安排薛宝钗参加“调包计”是因为对曹雪芹原意的误解。

(√)25.“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是巧姐的判词。

(×)26.在贾宝玉的奴仆中反抗性最强的是袭人。

(×)27.甄府中写的事都是真实的。

(×)28.脂评本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写作情况。

尔雅四大名著课后题

尔雅四大名著课后题

尔雅四大名著课后题尔雅四大名著课后题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1.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B、王熙凤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是()。

D、贾雨村4.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B、鲁迅5.《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C.古典主义写法6.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错7.我国的四大名着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对1.林黛玉父亲病危时是由谁带她回去奔丧的()A、贾琏2.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C、剃发为尼3.《水浒传》是版块结构的古典小说。

()对4.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

()错1.程高刻本系统又叫()。

B、刊本系统2.曹雪芹的逝世时间是()。

D、1764年3.蔡义江经过考证认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什么人()C、父亲4.尤三姐因为什么而自杀()A、柳湘莲要退婚5.属于脂本系统的《红楼梦》大概有二十几种。

()错1.“三春去后诸芳尽”中“三春”指的是()。

A、元春、迎春、探春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实际上评了()。

确定A错,未百度出3.下列哪个章节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红楼梦》的章节()B、刘姥姥进大观园4.现存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有多少回()C、八十回5.《红楼梦》现存的前八十回的内容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分好的。

()错6.脂评本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写作情况。

()对1.最早提出《红楼梦》是讲顺治帝和董小宛的故事的书是()。

A、《红楼索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索隐派提出的《红楼梦》的原型()B、鳌拜家事说3.“牵强附会”是以下哪个派别的手法()D、新老索隐派皆有4.新索隐派认为,研究《红楼梦》应该从哪个人物入手()C、秦可卿5.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头记索隐》《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蔡元培芝诺芬述苏格拉底之言曰:"希腊人之发见人类之美之理想也,由于经验。

即集合种种美丽之部分,而于此发见一膝,于彼发见一臂。

"此大谬之说也。

不幸而此说蔓延于诗歌中。

即以狭斯丕尔言之,谓其戏曲中所描写之种种人物,乃其一生之经验中所观察者,而极其全力以撰写之者也;然诗人由人性之预想而作戏曲小说,与美术家之由美之预想而作绘画及雕刻无以异。

唯两者于其创造之途中,必须有经验以为之补助。

夫然,故其先天中所已知者,得唤起而入于明晰之意识,而后表出之事,乃可得而能也。

(叔氏《意志及观念之世界》第一册第二百八十五页至二百八十九页)由此观之,则谓《红楼梦》中所有种种之人物、种种之境遇,必本于作者之经验,则雕刻与绘画家之写人之美也,必此取一膝,彼取一臂而后可。

其是与非,不待知者能决矣。

读者苟玩前数章之说,而知《红楼梦》之精神,与其美学、伦理学上之价值,则此种议论,自可不生。

苟如美术之大有造于人生,而《红楼梦》自足为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著述,则其作者之姓名与其著书之年月,固当为唯一考证之题目。

而我国人之所聚讼者,乃不在此而在彼;此足以见吾国人之对此书之兴味之所在,自在彼而不在此也。

故为破其惑如此。

蔡元培(对于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余之为此索隐也,实为《郎潜二笔》中徐柳泉之说所引起。

柳泉谓宝钗彩高澹人,妙玉彩姜西溟。

余观《石头记》中,写宝钗之阴柔,妙玉之孤高,正与高姜二人之品性相合。

而澹人之贿金豆,以金锁影之;其假为落马坠积潴中,则以薛蟠之似泥母猪影之。

西溟之热中科第,以妙玉走魔入火影之;其瘐死狱中,以被劫影之。

又如以"妙"字影"姜"字,以"玉"字彩"英"字,以"雪"字影高士奇,知其所寄托之人物,可用三法推求:一、品性相类者;二、轶事有徵者;三、姓名相关者。

于是,以湘云之豪放而推为其年,以惜春之冷僻而推为荪友,用第一法也;以宝玉逢魔魇而推为胤礽,以凤姐哭向金陵而推为余国柱,用第二法也;健庵,以宝琴之名与孔子学琴于师襄之故事有关而推为辟疆,用第三法也。

然每举一人,率兼用三法或两法,有可推证,始质言之。

其他如元春之疑为徐元文,宝蟾之疑为翁宝林,则以近于孤证,姑不例入,自以为审慎之至,与随意附会者不同。

近读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列拙著于"附会的红学"之中,谓之"走错了道路",谓之"大笨伯"、"笨谜",谓之"很牵强的附会",我实不敢承认。

意者我亦不免有"敝帚千金"之俗见。

然胡先生之言,实有不能强我以承认者。

今责其疑于左:(一)胡先生谓"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等的材料,却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

"又谓"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竞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案考定著者、时代、版本之材料,固当搜求。

从前王静庵先生作《红楼梦评论》有云:"作者之姓名(遍考各书,未见曹雪芹何名。

)与作书之年月,其为读此书者所当知,似更比主人公之姓名为尤要。

顾无一人为之考证者,此则人不可解者也。

"又云:"苟知美术之大有造于人生,而《红楼梦》自足为我国美术上之唯一大著述,则其作者之姓名与其著书之年月,固为唯一考证之题目。

"今胡先生对于前八十回著作者曹雪芹之家世及生平,与后四十回著作者高兰墅之略历,业于短时期间搜集许多材料。

诚有功于《石头记》,而可以稍释王静庵先生之遗憾矣。

惟吾人与文学书最密切之接触本不在作者之生平,而在其著作。

著作之内容,即胡先生所谓"情节"者,决非无考证之价值。

例如我国古代文学中之《楚辞》,其作者为屈原、宋玉、景差等;其时代在楚怀王、襄王时,即西历纪元前三世纪顷,久为昔人所考定。

然而"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为王逸所举者,固无非内容也。

其在外国文学,如Shakespeare之著作,或谓出Bacon手笔,遂生"作者究竞是谁"之问题。

至如Goethe之著《Faust》,则其所根据之神话与剧本,及其六十年间著作之经过,均为文学史所详载。

而其内容,则第一部之Gretchen或谓影Elsassirin Friederike(Biéschowsky之说),或谓影Frankfurther Gretchen(Kuno Fischer之说)。

第二部之Walpurgi snacht一节为地质学理论。

Helena 一节为文化交通问题。

Euphorion为英国诗人Byron之影子(各家略同)。

皆情节上之考证也。

又如俄之托尔斯泰,其生平、其著作之次第皆无甚疑问。

近日张邦铭、郑阳和两先生所译英人Sarolea之《托尔斯泰传》有云:"凡其著作无不含自传之性质。

各书之主人翁,如伊尔屯尼夫、鄂仑玲,聂乞鲁多夫、赖文、毕索可夫等,皆其一己之化身。

各书中所叙他人之事,莫不与其身有直接之关系。

……《家庭乐》叙其少年时情场中之一事,并表其情爱与婚姻之意见。

书中主人翁既求婚后,乃将少年狂放时之恶行缕书不讳,授所爱以自忏。

此事托尔斯泰于《家庭乐》出版三年后,向索利亚柏斯求婚时,实尝亲自为之。

即《战争与和平》一书,亦可作托尔斯泰之家乘观。

其中老乐斯脱夫即托尔斯泰之祖,小乐斯脱夫即其父,索利亚即其养母达善娜,尝两次拒其父之婚者,拿特沙药斯脱夫即其姨达善娜柏斯,毕索可夫与赖文,皆托尔斯泰用以自状。

赖文之兄死,即托尔斯泰兄的米特利之死。

《复活》书中聂乞鲁多夫之奇特行动,论者谓依心理未必能有者,其实即的米特利生平留于其弟心中之一纪念。

的米特利娶一娼,与聂乞鲁多夫同也。

"亦情节上之考证也。

然则考证情节岂能概目为附会而排斥之?(二)胡先生谓拙著《索隐》所阐证之人名多是"笨谜",又谓"假使一部《红楼梦》真是一串这么样的笨谜,那就真不值得猜了。

"案拙著阐证本事本兼用三法,具如前述。

所谓姓名关系者仅三法中之一耳,即使不确,亦未能抹杀全书。

况胡先生所谥为"笨谜"者;正是中国文人习惯,在彼辈方以为必如是而后值得猜也。

《世说新语》称曹娥碑后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即以当"绝妙好辞"四字。

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以藁砧当夫,大刀头当还。

《南史》记梁武帝时童谣有"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等句。

谓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后太子果薨。

自胡先生观之,非皆"笨谜"乎?《品花宝鉴》以侯石公影袁子才,侯与袁为猴与猿之转借,公与子同为代名词,石与才则自"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之语来。

《儿女英雄传》自言十三妹为"玉"字之分析,非经说破,已不易猜。

又以纪献唐影年羹尧,纪与年、唐与尧虽尚简单,而献与羹则自"犬曰羹献"之文来。

自胡先生观之,非皆"笨谜"乎?即如《儒林外史》之庄绍光即程绵庄,马纯上即冯粹中,牛布衣即朱草衣,均为胡先生所承认,(见胡先生所著《吴敬梓传》及附录)。

然则金和跋中之所指目殆皆可信。

其中如因范蠡曾号陶朱公而以范当陶,因萬字俗写作万而以万代方,亦非"笨谜"乎?然而安徽第一大文豪且用之,安见汉军第一大文豪必不出此乎?(三)胡先生谓拙著中刘老老所得之八两及二十两有了下落,而第四十二回王夫人所送之一百两没有下落,谓之"这种完全任意的去取,实在没有道理"。

案《石头记》凡百二十回,而余之索隐尚不过数十则,有下落者记之,未有者姑阙之,此正余之审慎也。

若必欲事事证明而后可,则《石头记》自言著作者有石头、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等,而胡先生所考证者惟有曹雪芹。

《石头记》中有许多大事,而胡先生所考证者惟南巡一事。

将亦有"任意去取、没有道理"之消与?(四)胡先生以曹雪芹生平大端考定,遂断定《石头记》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即是书里甄贾(真假)两个宝玉的底本。

"案书中既云真事隐去,并非仅隐去真姓名,则不得以书中所叙之事为真。

又使宝玉为作者自身影子,则何必有甄贾两个宝玉?(鄙意甄贾二字,实因古人有正统伪朝……习见而起。

贾雨村举正邪两赋而来之人物有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等,故疑甄宝玉影弘光,而贾宝玉影胤礽也。

)若因赵嬷嬷有甄家接驾四次之说,而曹寅适亦接驾四次,为甄家即曹家之确证,则赵嬷嬷又说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明在甄家四次以外,安得谓贾府亦即曹家乎?胡先生因贾政为员外郎,适与员外郎曹頫相应,遂谓贾政即影曹頫。

然《石头记》第三十七回有贾政任学差之说,第七十一回有"贾政回京覆命,因是学差,故不敢先到家中"云云。

曹頫固未闻曾放学差也。

且使贾府果为曹家影子,而此书又为雪芹自写其家庭之状况,则措词当有分寸。

今观第十七回焦大之谩骂,第六十六回柳湘莲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似太不留余地。

且许三礼奏参徐乾学有曰:"伊弟拜相之后,与亲家高士奇更加招摇,以致有'去了余秦桧(余国往),来了徐严嵩。

乾学似庞涓,是他大长兄'之谣。

又有'五方宝物归东海,万国金珠贡澹人'之对,云云。

今观《石头记》第五十五回有"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之说;第四回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之护官符,显然为当时一谣一对之影子,与曹家无涉。

故鄙意《石头记》原本必为康熙朝政治小说,为亲见高、徐、余、姜诸人者所草。

后经曹雪芹增删,或亦许插入曹家故事,要未可以全书属之曹氏也。

民国十一年一月三十日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

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离痛惜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