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性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张达颖教授
40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变部位
脊柱结核主要累及腰椎和 胸椎,而强直性脊柱炎则 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腰椎 。
实验室检查
脊柱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 验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则为阴性。
其他脊柱疾病的鉴别诊断
退行性脊柱病
退行性脊柱病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和骨质 增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不同。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的病变多为占位性病变,与强直性脊柱 炎的炎症性病变有明显的区别。
。
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 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和 脊柱。
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 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类风湿因 子阴性。
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发病部位
症状表现
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负重关节,如膝关 节、髋关节等,而强直性脊柱炎则主 要累及脊柱。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提高疾病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强直性脊柱 炎的疾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
认知水平。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
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康复指导
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方法和 技巧,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
病程
本病病程较长,可呈慢性进展,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病情 稳定。
2023
PART 0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 断
REPORTING
X线诊断
X线平片
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中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增 生与腐蚀交错;晚期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
脊柱病科病例报告
脊柱病科病例报告病人信息•姓名:李先生•年龄:45岁•性别:男性•就诊日期:2022年5月10日主诉李先生主要就诊原因是腰背部疼痛,疼痛持续时间已达两周。
疼痛主要集中在腰椎区域,尤其是左侧腰背部。
疼痛的程度从轻微到中等不等,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史•李先生在过去曾有过腰部受伤的经历,但并未引起较大问题。
•他平时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和搬运重物,可能对腰椎产生了过度的负荷。
•他并未有其他慢性疾病,过去也没有类似的脊柱问题。
•近期并无明显的外伤史或其他病例相关的病史。
体格检查•腰部皮肤无明显异常,无红肿、瘀血等症状。
•左侧腰背部明显触痛,特别是在腰椎L4-L5和L5-S1的区域。
•腰椎活动度受限,屈曲和伸展动作受限。
•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检查结果1. X射线片经过腰椎X射线检查,显示以下结果: * L4-L5和L5-S1椎间盘间距减小。
* 在L4-L5椎间盘区域观察到轻度退变性变化。
2. MRI(磁共振成像)经过腰椎MRI检查,显示以下结果: * L4-L5和L5-S1椎间盘膨出,压迫了周围的神经结构。
* L4-L5椎间盘存在轻度退变。
诊断根据李先生的主诉、体格检查以及X射线和MRI检查结果,我们做出了以下诊断: * 脊柱病科病例:L4-L5和L5-S1椎间盘膨出。
治疗方案基于以上诊断,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1. 休息:建议李先生减少长时间站立和搬运重物的工作,增加休息时间。
2. 物理疗法:推荐进行物理疗法,如热敷、理疗和腰部牵引等,以减轻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适。
3.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消炎药物(NSAIDs)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4. 康复训练: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腰部肌肉的加强、柔韧性训练和姿势纠正等,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减少再发病的风险。
随访计划我们计划对李先生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 第一次随访:预计在治疗开始后的两周内进行。
* 后续随访:根据病情进展,可能需要每个月或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疼痛科管理经验与体会
作为一个病区必须有一个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其本的医护人员要求,一套规范的临床诊疗和管理制度。 目前我院疼痛科病床30张,有医生7名,其中正副教授各1名,主治医生2名,住院医生3名,在读研 究生2人。护士9人,设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除负责病房病人管理外,还负责配合病房和门诊的局部治 疗。病房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
32
2008年世界疼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
疼痛科管理经验与体会
张达颖 南昌大学一附院疼痛科江西省疼痛中心,江西
在人的一生中病痛几乎是个不可回避的经历,在到医院求治的病人中,以疼痛为首诊症状而就诊的病 例约占全部病例的17%,可以说疼痛临床业务的开展,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的需要。但由于疼痛医 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开展疼痛临床业务时,大多存在某些不足,如果诊断技能的不足,治疗手段的不 足等等,但我们认为管理理念的不足是影响疼痛学科建设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The Centre of Pain Relief)。从目前我国的疼痛学科模式现状看,大多数的疼痛科是以麻醉科为专 业背景的医生在主持或参与,少数是骨科医生,无论是何种专业背景,一个肯定的事实是,各学科之间应 该互相学习。
不管是何种专业背景为主体开展疼痛诊疗业务,都务必要培养有专业精神的人才,务必要建立完善的 诊疗规章制度,务必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这是一个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医疗质量是学科发展 的生命,坚持安全第一,效果第二的原则,牢牢抓好医疗质量。在工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 成熟,在成熟中发展。
疼痛科医生素质的要求和培养是疼痛科学科建设和霞点。麻醉科医生从事疼痛临床诊疗有其自身的专 业优势,比如对全身生命的监测掌握能力和治疗急性疼痛的技术手段。但亦有其局限性,如诊断知识的不 足等。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PPT课件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如何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6
误诊病例分析
病例一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强 直性脊柱炎。
病例二
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后经HLA-B27检测及影 像学检查得以纠正。
病例三
误诊为腰肌劳损,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展 。
2024/1/30
27
2024/1/30
鉴别诊断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髂骨致密性骨炎等疾病相鉴别
10
2024/1/30
03
影像学检查方法与技术
11
X线平片检查
2024/1/30
脊柱正侧位片
观察脊柱生理曲度、椎体形态、椎间隙及 小关节情况。
骶髂关节正斜位片
观察骶髂关节间隙、关节面及骨质情况。
骨盆平片
观察髋关节及耻骨联合情况。
31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30
32
脊柱结核
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 毒症状,X线可见骨质破坏 、椎间隙狭窄,但脊柱竹 节样改变少见。
脊柱肿瘤
X线可见骨质破坏、椎间隙 高度正常,MRI可发现肿 瘤信号异常。
22
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误诊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影像学表现多样,医生对 诊断标准掌握不足;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
8
临床表现与分型
早期
下腰背痛伴晨僵,活动后减轻
02
中期
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或发僵,夜间痛 或间歇痛
01
03
晚期
脊柱强直、驼背畸形,髋关节强直固 定
分型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骶髂关节炎 型、腰椎病变型、胸椎病变型、颈椎 病变型、周围关节型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表现
[ 2 1 张伟 ,肖明英 ,冯晓东 ,等 . 2 4 4例法 洛 四联 症手术 治疗及特 殊情况的处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2 0 0 9 ,7 ( 1 1 ) : 8 0 1 — 8 0 3 . 『 3 1 张越 ,郝晓一. 圆锥动脉 于畸形 的产前超声诊 断价值 [ J 1 _ 河北 医科大学学报 ,2 0 1 3 , 3 4 ( 1 0 ) :l 2 0 0 1 2 0 1 .
周医技盘查 2 Q ! 生
箜2 1 鲞筮6 翅 』 ! Q £ P r
M
! !
q 盟, 』 2 ! l v ! : 2 1 1 . 6
。6 2 1・
起 自左 、 右心 室并骑 跨在 室间 隔_ J , 并 由其发 出主动 脉 弓和 肺 动脉 , 合并 室间 隔缺 损。法洛 四联症 胎儿肺动 脉重度狭窄 时应与永存动脉干 相鉴别 ,此 时心注意 主肺 动脉 的起 源 , 永 存 动脉干 的肺 动脉 直接起源 于大 功脉L l 2 ; 法 洛 四联症 时肺 动 脉起 源于右心室。 本 研究还发现 法洛 四联症胎 儿常常合并 有其他心 内 、 心
外 畸形或者有染 色体异常 , 因此一 旦发现胎儿患 有法洛 四联
症, 即应进 行详 细系统 的胎儿超 声检查 , 尽量予 行染 色体检
查, 以利 于判 断其 预后 , 降低 出生缺陷儿 , 达到优生优育 。
参 考 文 献
【 1 1 张桂珍 , 韩玲 .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谱[ M] . 北京 : 人 民卫
抗原 ( HL A) . B 2 7抗 原 阳性 3 8例 , C反 应蛋 白( C R P ) 升高 l 7
生 出 版 礼 ,2 0 0 5 :1 1 5 .
脊柱功能评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脊柱功能评定,了解受试者的脊柱健康状况,评估其脊柱功能,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
2. 实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 通过体格检查法对受试者的脊柱进行初步评估,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生理弯曲度、活动度等。
- 利用脊柱功能评定量表(如OSW、VAS等)对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进行量化评估。
- 对受试者进行脊柱功能训练,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伸展、旋转、屈曲等运动,观察其训练效果。
三、实验内容1. 问卷调查:- 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2. 体格检查:- 观察受试者的站立姿势、坐姿,评估脊柱的生理弯曲度。
- 检查受试者的颈椎、胸椎、腰椎的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
3. 脊柱功能评定:- 使用脊柱功能评定量表对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包括疼痛程度、活动度、功能受限等方面。
4. 脊柱功能训练:- 根据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脊柱功能训练方案。
- 对受试者进行为期4周的脊柱功能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四、实验结果1. 问卷调查结果:-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平均年龄为30岁,男性10名,女性10名,职业分布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销售人员等。
2. 体格检查结果:- 受试者的脊柱生理弯曲度基本正常,颈椎、胸椎、腰椎的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内。
3. 脊柱功能评定结果:- 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评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试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度受限,其中颈椎疼痛率为60%,腰椎疼痛率为50%。
4. 脊柱功能训练效果:- 经过4周的脊柱功能训练后,受试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颈椎疼痛率降至40%,腰椎疼痛率降至30%。
同时,受试者的脊柱活动度有所提高,功能受限情况得到改善。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控制疾病进展
通过调整免疫功能和改善 局部微环境,控制强直性 脊柱炎的病情进展,减少 关节破坏和残疾的发生。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 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实现最佳的治疗 效果。
中药治疗方法及方剂选择
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强直性脊 柱炎分为风寒湿痹、湿热痹阻、 肝肾不足等证型,针对不同证型 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06
指南的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价
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 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注意调整药物剂 量和治疗方式。
副作用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治疗过程中 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 自我管理能力。
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常用中药方剂
如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补益肝肾等功效,可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舒筋活络 ,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 的。常用穴位包括肾俞、命门、腰阳 关等。
拔罐治疗
通过在局部皮肤上施加负压,使局部 组织充血、瘀血,从而刺激机体产生 自我修复反应,达到缓解疼痛、改善 关节功能的目的。
疾病活动度评估
采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 分(ASDAS)、Bath强直性脊柱 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等评
估工具。
影像学评估
采用脊柱X线平片、MRI等影像学 手段,评估脊柱炎症和损伤程度。
实验室指标评估
根据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 ,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炎症反应程度 。
张达颖简介
张达颖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实用疼痛学杂志》
【年(卷),期】2007(003)006
【摘要】张达颖,男,1962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县。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疼痛诊疗教研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疼痛临床中心主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会常委。
【总页数】1页(P4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
【相关文献】
1.李思颖简介
2.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3.基于中颖SH86313的迷你小音箱软件开发简介
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科主任辛颖教授简介
5.樊碧发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志俭教授、张达颖教授、吕岩教授、刘慧教授、李荣春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 活动期患者可见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 高,轻度贫血和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
鉴别诊断-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
• 发病多在50岁以上男性。 • ESR正常、HLA-B27阴性。 • 常累及颈椎和低位胸椎。 • 椎间盘完整, 高度不变。 • 骶髂关节及椎小关节正常。 • 无椎体边缘硬化或真空现象。
鉴别诊断-股骨头无菌坏死
• 常有外伤、股骨颈骨折或使用激素、酗酒等病史。 • 早期关节间隙轻度增宽;中期股骨头变扁,内可见死骨、硬化和透光区;
触范围<2 cm。 ➢4 级 : 重 度 异 常 , 骨 变 形 , 双 侧 骨 性 关 节 面 相 接 触 范 围 > 2 c m 。 • 如1、2级病变存在以下三种征象,即侵蚀破坏,骨赘形成和髋关节内陷
之两种,则相应增加一级。
影像表现-附着点炎
• 多发生于坐骨结节、髂棘、股骨大小粗隆、脊柱棘突和跟骨结节。 • 早期,肌腱、韧带与骨附着部的骨髓和软组织水肿,于STIR及
• 关节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骨小梁增生,T2WI信号减低。
影像表现-脊柱
• 开始病变侵及椎体前缘上、下角(Romanus病灶:水肿、脂质、硬化),导致 正常椎体前缘凹陷消失,形成方椎。
• 椎间小关节面模糊、硬化。
• 椎间纤维环、椎间小关节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 韧带可发生不同程度骨化。
影像表现-髋关节
• 根据Bath AS髋关节异常的X线分级法(BASRI-hip): ➢0级:正常。 ➢1级:可疑改变,可能存在局部关节间隙狭窄。 ➢2 级 : 轻 度 异 常 , 存 在 明 确 的 关 节 间 隙 狭 窄 , 关 节 间 隙 > 2 m m 。 ➢3 级 : 中 度 异 常 , 关 节 间 隙 狭 窄 , 关 节 间 隙 ≤ 2 m m 或 双 侧 骨 性 关 节 面 相 接
我的经皮脊柱内镜(俗称椎间孔镜)学习之路——感叹椎间孔镜做精之不易,一辈子只需用心做好一件事!
我的经皮脊柱内镜(俗称椎间孔镜)学习之路——感叹椎间孔镜做精之不易,一辈子只需用心做好一件事!2013年3月我在南昌大学附一院张达颖教授处学习胶原酶溶盘术,发现他们刚引进了一个新武器——经皮脊柱内镜,尽管当时他们的手术还不完美,但这是能彻底治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能达到比开放手术更好的疗效,我想这就我的发展方向,于是我的胶原酶学习变成了脊柱内镜学习。
2013年7月我到山东省武警总医院关家文主任处学习脊柱内镜手术,当时他已有800多例手术经验了,在国内也小有名气。
2013年7月26日我在我院成功开展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这在宜兴地区是首家,无锡地区第二家,整个江苏省当时也没几家医院能开展该项手术。
为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2014年10月我到天津医院参加脊柱内镜会议。
2015年3月我到北京301医院张西峰教授处学习脊柱内镜手术,他是我国脊柱内镜先驱者之一,大师级人物,发明了简式技术,在网上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为我国脊柱内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那我录了二十几台手术视频,回家了反复看,感谢张教授的大量。
2015年3月28日参加浙江省人民医院李顺主任主办的脊柱内镜技术交流会。
他是已故脊柱内镜先驱白一冰教授的学生,也是白氏技术的坚定推崇者。
2015年11月我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建成教授处学习脊柱内镜,他是我国脊柱内镜技术经椎板间入路'第一人',非常注重手术细节,看他的手术就像看一个艺术品】。
2015年10月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和我的老师杨惠林教授,现任苏州大学附一院骨科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他是国内第一个开展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94年我曾在他那里进修脊柱外科一年,对我恩重如山!2016年3月25日到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参加脊柱内镜沙龙,脊柱内镜大佬北京304医院李振宙教授、上海长海医院付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邓忠良教授分别进行了手术表演和讲解讨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体会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体会
张颖
【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1(008)002
【摘要】@@ 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以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全身性疾病.已证实,AS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AS病变几乎均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各小关节,并常出现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相关韧带的钙化,晚期重症患者可发生脊柱的骨性强直.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发僵,半夜疼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总页数】1页(P158-158)
【作者】张颖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32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肥胖症体会 [J], 吴忠瑞;王寸巧
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体会 [J], 张国荣
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0例疗效体会 [J], 郭沛泽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J], 陈志军;崔新生;龚环英
5.6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护理体会 [J], 李雅楠;王颖婷;刘永恒;李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源性腹痛的治疗和鉴别诊断
脊柱源性腹痛的治疗和鉴别诊断
丁志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下旬刊)》
【年(卷),期】2010(023)008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源性腹痛的原因.方法:总结1998年5月~2009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脊柱源性腹痛的治疗.结果:经封闭治疗一次症状消失的108例,二次封闭后症状消失的15例,三次后症状消失的8例.三次封闭症状改变不明显的改用小针刀治疗治愈的18例,病史较长而直接行小针刀治疗的25例,虽然经封闭及小针刀治疗并配合理疗,但仍有部分腹痛的病人6例结论:脊柱源性腹痛容易误诊,临床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总页数】1页(P98)
【作者】丁志强
【作者单位】137300,吉林省镇赉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治疗腰源性腹痛二例 [J], 高恕涛;宋金华
2.疑难性脊柱源性腹痛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宋鸿海;樊碧发;尹常宝
3.浅谈基层医院脊柱源性腹痛的治疗体会 [J], 柴金成
4.脊柱源性腹痛的治疗和鉴别诊断 [J], 丁志强
5.基于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J], 王帅;陈凯雄;王震生;刘荣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下腰痛的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下腰痛的诊断
牟桂玲;都兴林
【期刊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011)002
【摘要】非典型下腰痛除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外,临床较多见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在临床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在疾病的早期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来治疗,结果是越治病情越重。
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病人延误了早期治疗时机,最终导致病人脊柱变形致残。
故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重视。
我院从2003年7月~2004年3月间,共收治此类病人57例。
【总页数】1页(P73)
【作者】牟桂玲;都兴林
【作者单位】北京亚北颈椎病医院脊柱病研究所,北京,100128;北京亚北颈椎病医院脊柱病研究所,北京,10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提醒年轻男士:下腰痛小心强直性脊柱炎 [J], 栗占国;潘云峰
2.提醒年轻男士:下腰痛小心强直性脊柱炎 [J], 栗占国;潘云峰;
3.下腰椎椎间关节不对称与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J], 李强
4.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方法与临床价值相关性研究 [J], 李峰;武瑞星
5.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技术(续五):麦肯基对颈椎疾患及下腰痛的诊断、治疗技术[J], 徐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背脊痛诊断详述
背脊痛诊断详述
*导读:背脊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背部疼痛,根据临床特征即可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
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
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该病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肠
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
强直性脊柱炎实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从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
距今2000年以前,希
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颈椎部的疼痛。
平时需要注意适当的功能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的锻炼方法,平时可以热敷缓解病情。
一般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可以配合外用药物,中医中药等进行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背脊痛的诊断,背脊痛怎么处理的相
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背脊痛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基于磁共振技术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阶段炎症期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
基于磁共振技术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阶段炎症期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张金山;张方园;万磊;梁成名【摘要】目的依靠磁共振(MRI)成像技术,区分强直性脊柱炎(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总结MRI下骶髂关节不同炎症阶段AS病人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为骶髂关节MRI成像技术指导中医辨治AS,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影像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骶髂关节MRI扫描技术,纳入MRI表现有骨髓水肿(早期炎症)或脂肪浸润(晚期成熟炎症)的40例AS病人,分为早期炎症组和晚期炎症组,通过肾虚湿热证和肾虚督寒证量表进行中医证型区分,比较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CRP)、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MRI表现区别,分析中医证型与MRI表现相关性.结果(1)肾虚湿热组MRI积分(42.34±18.32),肾虚督寒组骶髂关节MRI积分(18.23±8.42),两组比较,肾虚督寒组MRI积分显著降低(t=5.618,P=0.000);(2)与早期炎症组比较,晚期炎症组ASDAS-CRP积分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肾虚督寒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无相关性,肾虚湿热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骶髂关节MRI区分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技术,对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9(023)001【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因果律;中医证型;相关性【作者】张金山;张方园;万磊;梁成名【作者单位】太和县中医院风湿科,安徽阜阳 236600;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安徽亳州 236800;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安徽合肥 230000;太和县中医院风湿科,安徽阜阳 236600【正文语种】中文强直性脊柱炎(AS)指主要影响骶髂关节及脊柱,随着炎症持续发展可致受累部位发生结构性改变的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1]。
针刺夹脊穴合TDP治疗脊柱源性腹痛17例
针刺夹脊穴合TDP治疗脊柱源性腹痛17例
黄桂英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0(0)1
【摘要】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数为腹腔内炎症、损伤、肿瘤等引起。
脊柱源性腹痛是由脊柱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腹痛,在临床上不多见。
大多数患者都在内科、妇科、外科诊治无效。
自2002年5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刺夹脊穴加TDP治疗脊柱源性腹痛1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针刺夹脊穴;脊柱源性腹痛;疗效观察
【作者】黄桂英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
【相关文献】
1.针刺颈夹脊穴合天突穴治疗顽固性呃逆23例 [J], 孙钦然;朱中书;高敏;刘方铭
2.针刺颈夹脊穴合葛根二藤汤治疗颈源性眩晕33例 [J], 程毅凡
3.针刺治疗脊柱源腹痛19例 [J], 金中勤
4.项丛刺结合颈夹脊穴针刺、TDP神灯照射治疗颈源性眩晕50例临床观察 [J],
夏秋芳;
5.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腰椎肥大性脊柱炎518例 [J], 邢健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相关性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张达颖教授一、概述临床表现复杂,病因多样,以劳损和退行性变疾病为多,病程多较长。
治疗因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不同。
常见的原因如下:(一)脊椎源性1.退行性: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椎关节病、退行性椎间盘病变。
2.炎症:AS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炎。
3.代谢性:OP 骨软化症、纤维囊性骨炎。
4.感染性:细菌性结核性、其它感染。
5.肿瘤性:良性、恶性、转移性6.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柱裂、移行椎、脊椎滑脱、椎间假关节。
(二)神经源性1.神经根或神经周围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脱位、骨质增生、肿瘤、硬膜外血肿、脓肿。
2.神经根或神经炎、带状疱疹、腰神经根炎、其它神经炎。
3.神经根或神经纤维化蛛网膜炎、腰神经根袖纤维化。
(三)牵涉性1.内脏疾病:肾输尿管病变、子宫及附件疾病、膀胱及前列腺疾病、结肠及直肠疾病。
2.血管疾病: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或髂部动脉阻塞、肾动脉栓塞。
3.腹膜后肿物:淋巴肉瘤、柯杰金氏病。
二、脊柱相关疼痛诊断思维规范的临床思维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的病史、系统理学检查和丰富的解剖与病理生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
临床思维过程:待就诊阶段、诊断阶段和治疗阶段待就诊阶段: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程序化的医学思维方法。
诊断阶段:认知—资料的完整病史、体查、辅助检查。
判断:强调临床资料应用分析,不可先入为主。
强调自我判断,不可人人云亦云。
排除推理—横向思维演绎推理—纵向思维治疗阶段: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修正诊断治疗方案。
临床思维的特点:整体和局部:提出假设----模糊性特异性排除:检验假设----系统性三、脊柱相关疼痛的临床诊断定性(因)诊断软组织(外伤/劳损)、骨关节退变或骨折、炎症(结核、风湿等)、肿瘤、先天性、牵涉性、血管性、代谢性、精神因素。
定位诊断脊柱的病变 (椎管内外) 、颈肩臂、胸腹臀腿病变、骶髂关节和髋病变、内脏牵涉、神经源性、血管源性。
受累解剖结构:软组织、骨关节、椎管椎管内外的鉴别:依据病史特点、理学检查、辅助检查。
(一)病史特点:静息痛与运动痛、颈椎活动、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一日疼痛的变化、是否向胸腹下肢放射,疼痛的性质、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内的极端情况。
1.静息痛与运动痛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由于肌挛、肌挛缩变性粘连的病理性改变。
软组织痉挛,病损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加剧。
伴随脊柱力学改变者活动站立加重。
单纯软组织炎症适当的活动或行走,疼痛可以逐渐缓解。
椎管内硬膜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只有采取制动的卧姿下(脊柱无纵向压力)才能使炎症得到控制或消退。
颈段病变则上肢屈曲上举位可使症状缓解。
腰椎负重状态下的活动使神经鞘膜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加剧,突出的腰间盘或增厚的黄韧带都是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刺激物。
运动后加剧疼痛,或运动后突发疼痛,而在静卧时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
2.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胸腰段椎管内病变由于脑脊液压力的增高而对神经根或硬脊膜产生直接加压作用,当神经处于激惹状态时,自然会因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加剧疼痛。
下腰病变的患者如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轴向压力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疼痛则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
3.一日疼痛的变化椎管外病变的特点:软组织损害性:晨间或固定体位疼痛明显,腰段部分病人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须起身活动后方能缓解疼痛,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
牵涉性:常伴有晚间痛,静息痛,多数活动后无不能缓解。
因原发疾病的阶段和受累及的脏器范围不同,除腰背疼痛外要注意其它伴随症状。
椎管内病变特点:椎间盘病变:患者在一日之中晨起乃是腰腿感觉最佳时刻,无痛或轻微疼痛,如下床行走活动则以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快加重。
如果为椎间隙感染,相应棘间叩痛明确。
椎管占位:常常呈持续性,可有间歇性加重,渐进性发展,多伴有节段性脊神经区运动及感改变。
椎管或椎体病变:以转移癌为多,伴静息痛,但活动加重。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改变未累及神经解剖通道时以胸腰背局部为主,活动加重,休息好转。
4.疼痛的性质:椎管内病变:性质为锐痛、电刺激感位置明确,胸段多伴有胸腹部疼痛,腰段可向小腿放射。
椎管外病变:深部钝痛,部位不明确,痛不过膝。
5.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外组织损害:疼痛可以突然发作,但一般在短期内即可缓解,且间歇期(缓解症状)长,自限性明显,勿需特殊处理。
椎管内病变:颈段病变多合并有双上肢感觉变化及运动障碍,早期以感觉改变为主,后期可伴有肩臂疼痛,甚至下肢运动感觉障碍。
胸段多有胸腹区疼痛,可呈发作性,渐进性加重,后期多伴有支配区感觉障碍可下肢功能障碍。
腰段多诱发腰腿痛,发作有间歇期,渐频,发作期长,一般须2-6周经专门治疗方能缓解。
可无明显的诱因,间歇期缩短。
发作性腰腿部疼痛如由自行缓解转而不能缓解,应考虑腰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所致。
提示两类不同损害导致腰脊柱的稳定性破坏,也是病情严重性的表现。
症状倘若脊背疼痛持续发展,进行性加重,且出现下肢无力、沉重或萎缩现象,要注意神经损害的节段性与程度,高度怀疑椎管内肿瘤的存在。
(二)理学检查一般检查:1.脊柱形态;2.腰椎活动度;3.压痛点;4.下肢肌肉萎缩;5.肌力改变;6.感觉减退;7.反射改变。
特殊检查:1.直腿抬高试验;2.健肢抬高试验;3.直腿抬高加强试验;4.下肢肌肉萎缩;5.仰卧挺腹试验;6.屈颈试验;7.屈髋伸膝试验。
(三)辅助检查:1.腰椎正侧位片;2.腰椎CT;3.腰椎MRI;4.肌电图。
(四)其它特殊检查:1.血管造影;2.实验室相关检查;3.SPECT;4.超声。
四、椎间盘源性以外脊柱相关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一)脊柱肿瘤病变1.椎管内肿瘤夜间痛和休息痛是临床上鉴别椎管内肿瘤的要点之一。
颈段多伴有肩臂疼痛麻木,后期可至脊髓损害,胸段病变者除胸背部局部症状外,常常伴有胸腹部疼痛,部分病人以下肢肌紧张麻木为主,时有下肢放射痛加剧,夜间更明显,而当直立或行走后疼痛则有所缓解。
且疼痛性质呈刺激样.体检:颈胸病变常有与脊髓平面一致损害体征,而腰段在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注意其与椎间盘病变平面不一致这一特点。
表现为压痛部位一般在肿瘤相应部位;下肢疼痛或感觉障碍区域与椎间盘突出平面不一致或有多神经根受累的表现;不能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解释排尿困难的原因,腰骶MRI鉴别2.椎体转移癌对曾有恶性肿瘤病史的腰腿痛患者,应首先考虑腰椎转移癌的可能。
夜间痛和休息痛,逐日加重体重下降发热消瘦食欲下降。
血沉、碱性磷酸酶不同程度的升高。
(二)休门氏病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是指发生在青少年胸椎脊柱的病变,由Scheuermann于1920年首先报道。
病因不清、多个椎体楔形变致胸椎后凸畸形,椎间盘变性的疾病,截瘫少见。
常常因为胸腰腿疼痛而就诊。
由于合并椎间盘变性突出,多数病有典型的腰腿疼痛症状与体征,伴渐进性下肢无力麻木及双下肢疼痛麻木,应特别注意与少年型损伤性椎间盘突出症鉴别。
体检:多伴有脊柱胸腰部侧弯,部分伴后突畸形,身高较同龄人明显矮小。
脊柱局部有叩压痛。
神经根牵拉征可呈阳性。
累及脊髓者可查见神经定位体征。
影像学检查:脊柱正侧位片可见与年龄不一致的应力性改变,椎体楔形变,双凹征,椎间隙变窄,脊柱侧弯。
MRI可见椎体楔形压缩,许莫氏结节形成,椎间盘变性突出等。
(三)脊柱源性腹痛腹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也是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的病因。
许多腹痛在临床上往往无明显腹部脏器病变表现,常常是由于脊柱病变所引起。
由于经腹部症状而求诊,在诊治过程中常常反复求治,疗效不佳,病人十分痛苦。
其发病机制:腹部神经分布有脊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脊神经分布于腹壁及腹膜的壁层来自T6-L1脊髓节段,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腹腔内器官及脏层腹膜,内脏神经与脊神经之间有感应性联系。
脊柱任何能够刺激或者压迫内脏感觉神经的改变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腹痛。
同时脊柱结核、椎体血管瘤、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肿瘤及感染等脊柱、椎管病变可直接刺激、压迫或破坏腹腔内脏感觉脊神经或初级中枢,引起腹痛。
临床症状多以腹痛为首要症状,大约1/4的病例合并有腰背疼痛,大部分病例(75%)可见脊旁压痛、竖棘肌张力增高,但很少有腹部体征。
多数疼痛与体位相关,约半数病人劳累可引发腹部疼痛发作。
除了临床表现外,腹部及胸腰部辅助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腹部辅助检查可以排外腹部疾病,如腹部B超、X线、CT及内窥镜检查。
所有行腹部检查者,无阳性发现。
胸腰部X线、CT、MRI检查有确诊价值,有近35%病例有阳性表现,而大部分病例脊柱无阳性发现(65%)。
(四)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本病起病隐匿,症状表现复杂多样,误漏诊常有发生。
国内文献报道其误诊率达到54.7%-78.8%,其中多数误诊在半年以上,并且多次误诊,有的误诊时间达数年之久。
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半数患者合并腰背胸疼痛症状,以腰背部脊椎为最多。
后期可出现全身其它扁骨疼痛。
临床对大于50岁腰痛疼痛患者,应关注其疼痛性质与疼痛变化规律,充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
结合血液常规与生化,及影像学检查与骨髓象不难确诊。
(五)十二指肠溃疡经典消化道疾病,但十二指肠后壁溃疡时,往往出现腰背部疼痛,疼痛与饮食无明显相关性。
疼痛呈发作性以腰背部刀割样痛钝胀痛为主,呈持续性,午后及夜间疼痛明显,步行后疼痛稍缓解。
常常无明显腹部体征,在未形成梗阻时,内镜检查常有漏诊。
临床对无明显脊柱影像学改变的腰背痛,仔细询问病人既往消化道病史,查体无神经定位体征,下胸段竖棘肌张力多有增高,并压痛,部分病可有腹部放射痛,应该特别注意与脊柱源性腹痛鉴别。
监测大便常规,多可发现有潜血阳性。
隔夜空腹次日内镜检查有利于全面诊断。
(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期可只有背部、脊椎、髋部、胸肋骨处或四肢,伴有压痛。
后期出现渐进性头痛,全身疼痛。
常诉下肢不能支持重量,行走困难,容易被误诊骨质疏松症,或脊柱退行性变。
多数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差、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病,严重者可出现胃溃疡病和胰腺炎。
常常以消化道疾病独立治疗。
肾脏病变:肾结石,肾钙化和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
神经系统出现下肢近端肌肉萎缩、乏力、易倦、抽搐。
心血管系统出现心悸、室性期前收缩,束枝传导阻滞,ST段缩短,Q-T间期缩短,U波增高。
结合病史与症候群,查血电解质、尿症、血清甲状旁腺素测定测定血清iPTH,骨片多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