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媒体准备: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2.体会本篇深沉而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

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写的,人们把它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

第一句是从他对待敌人的斗争精神来说的,横眉冷对,决不妥协,是一副勇猛的斗士的形象;第二句是从他爱护进步青年方面来说的,表现出一个慈祥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

在鲁迅显示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二、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三篇

【导语】《回忆鲁迅先⽣》是本单元的⼀篇细腻⽣动、深情动⼈的记⼈散⽂。

作者以娓娓道来、清新淡雅且饱含感恩与崇敬的深情笔调,展现了鲁迅先⽣平凡⽇⼦中那些真实、细微的“寻常⼩事”,还原出⼀个⾎⾁丰满、⽴体灵动的鲁迅形象。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利⽤课⽂排版梳理各个描摹⽚段,把握⼈物真实、富有⼈情味、⽣活化的形象;通过“圈点批注”,品析⽂章语⾔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

2.指导学⽣⾃读梳理结构、讨论体会感情,“圈点批注”品味语⾔。

3.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利⽤课⽂排版梳理各个描摹⽚段,把握⼈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感情。

并通过“圈点批注”品析语⾔。

【教学难点】 品析作者语⾔细腻⽩描和诗化的特点和表达的妙处,学习⽂章细节描写的⽣动真实和逼真传神。

通过对词句的揣摩体会⽂章⽂随笔动,笔随情⾄的美感和情意。

【教学策略】 1.圈点批注 2.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 导语:提出问题——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

⽼师总结导⼊:通过上学期对《朝花⼣拾》的阅读,⼤家对鲁迅有了⼀定的了解。

但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鲁迅?有些同学为什么会对鲁迅敬⽽远之?也许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我们毕竟年少,对鲁迅作品及其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种原因就是,有些对鲁迅⾼度评价的定论,先⼊为主地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如果读⼀读这篇回忆鲁迅先⽣的传记,相信这种状况会⼤有改变。

我们会看到⼀个热情、幽默、深刻的鲁迅,⼀个睿智⽽⼜平和的鲁迅。

原来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进这位⽂化巨⼈。

展⽰课件并展⽰图⽚素材“《朝花⼣拾》封页图、⽊刻鲁迅头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的阅读记忆,回顾对鲁迅的认知,激发学⽣对⽂章的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学⽣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重点补充萧红和鲁迅之间的交往和情谊。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2)激发对文学的热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 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2. 体会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表达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教学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2)欣赏其他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编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3. 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进行资料卡的制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 学生对鲁迅先生形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讨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3.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伟人鲁迅平和的一面的体会。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轶事;制作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阅读感知文中叙事与人物品质的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

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

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小学语文鲁迅先生教案

小学语文鲁迅先生教案

小学语文鲁迅先生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透过细节描写,理解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学习精读文章,在字斟句酌中,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难点】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鲁迅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预习课文。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呢?对,我们小学学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七年级上学期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为人民无私奉献,嫉恶如仇,爱护文学青年,小时候活泼可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二、出示学习目标1、透过细节描写,理解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回忆鲁迅先生》讲的是作者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点追忆鲁迅,去怀念他那种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将鲁迅更拉近人们身边。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笑得连*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一”“同时”(行为描写)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品评衣着( 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和成就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相关图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探讨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简介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2.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2.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探讨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简介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3.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3.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第四章:鲁迅先生的诗歌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探讨其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4.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简介鲁迅先生诗歌作品的特点和主题4.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鲁迅的“笑”鲁迅的步伐鲁迅品评衣着鲁迅的休息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鲁迅谈鬼故事海婴的问好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鲁迅最后的时刻<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老师引导: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0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0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0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

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

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

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

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小结: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学生自由发言。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萧红的长篇纪实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于1939年10月在重庆完成,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导入:由《纪念刘和珍君》及同学们对鲁迅的传统印象引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出生、成长、留学、回国等。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

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感受其文学风格。

1.4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学生观看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的视频资料。

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分享感受和体会。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现实主义、讽刺、深刻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封建主义、人性扭曲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阿Q、祥林嫂等。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2.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真实、自然、深刻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人性、社会、自我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等。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3.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通用5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通用5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通用5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一、学习目标: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4.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学习过程:一、预习1.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用几个词,或几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

二、课堂展示(一)预习展示(二)小组探究1.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2.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3.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明确:(1)笑声明朗(2)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3)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之一:夜谈:嘱咐一定一定嘱咐之二:吃韭菜合子:之三:两次来访之四:冯雪峰来访(4)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4.回味悟旨,学习写法(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同学可发表质疑(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

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当堂检测任意选择文体,表达对鲁迅先生的钦佩之情。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2萧红是一位多产型的作家,她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回忆鲁迅先生》便是当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读价值的一篇,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清新的独特的鲁迅形象:即平凡的普通长者、伟大的文坛尊者及鲁迅对青年人的深沉的爱,从这些形象的塑造中显现出萧红细腻的女性视角和独特魅力。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重点难点】1、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

注意感情变化,体会文章的主题。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2、给加点字注音咳嗽()筵()会窘()迫抽屉()阖()眼踌躇()虔()诚抹()杀紊()乱唠叨()隔三差()五【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课文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二、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

这些小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观爽朗、平易近人;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3、吃饺子:写出了鲁迅先生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对小辈的体恤,表现了鲁迅性格中幽默而富有童心的一面。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及备课资料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及备课资料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及备课资料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评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2)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爱国情怀,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进步。

二、教学重点1.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2. 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和修辞手法。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背景。

2.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

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鲁迅先生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回忆鲁迅先生》。

2. 相关资料: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作品集、评论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鲁迅先生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形象。

(2)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

(2)讨论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分析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

3. 欣赏与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如比喻、讽刺等。

(2)举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思考与评论(1)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思想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并写一篇读后感。

6.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敬和崇拜伟大的文学家。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3)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2)联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全面评价他的文学地位。

(3)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如象征、隐喻等。

4. 课后拓展:(1)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

(2)分组进行课堂分享,评价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段落,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作业:《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