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课《茉莉花》
六年级上册音乐《茉莉花》
•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 演唱形式多是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 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旷豪放。
这是三大类的哪一种?
Bye-bye
▪ 河北民歌《茉莉花》在旋律总保留了 江苏《茉莉花》中的主要一些元素, 首句是两个重复短句,第二句首尾音 相同,第三四乐句的辞去关系起始音 也相近似,单它的旋律跳进增多,并 趋于刚直和干脆。其次,歌词额变化 (主要唱《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 故事)是歌曲融入了较多的叙事说唱 性特征。
小调
《茉莉花》
《茉莉花》 —— 东北民歌
▪ 东北民歌《茉莉花》曲调夸张、体现 了豪爽的风格东北民歌《茉莉花》较 之江苏的《茉莉花》在调式、旋律的 行腔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显示出东 北人开朗的性格和朴实的音乐风格特 点,旋律的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 “衬词”也具有东北“二人转”的特 点。
《茉莉花》 —— 河北民歌
民歌《茉莉花》的地方风格
▪ (东北)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 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 (江苏)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 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 (河北)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 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东边升起月亮 ——图兰多特
东边升起月亮 ——图兰多特
▪ 贾科莫·普契尼1858日- 1924一位意大利的歌剧作曲 家,被誉为“歌剧之父”。 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亚 人》、《托斯卡》《托斯卡》 《蝴蝶夫人》《西部女郎》 《燕子》《三合一歌剧》 《图兰多特》等歌剧。
《茉莉花》苏皖小调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 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 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 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 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 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 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小学音乐六年级《茉莉花》教案
小学音乐六年级《茉莉花》教案一、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人音版小学音乐课程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聆听欣赏课。
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调类民歌,歌曲清丽、柔婉,深受人们喜爱,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
因地域、语言等不同,各地的《茉莉花》在风格特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为典型。
《茉莉花》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情深厚又含蓄。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本次《茉莉花》的欣赏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力。
其次,《茉莉花》这首民歌对于六年级学生已经较为熟悉,但并不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因而应采用让学生参与、体验和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媒体,让学生真正是发自内心喜爱它,并通过欣赏、思考、体验,认识到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已经走上世界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引导聆听、感受想象。
2、参与体验教学法。
3、比较欣赏法。
4、探究式学习法。
四、教学目标:1、欣赏江苏、河北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2、能够以柔美的声音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并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
3、通过欣赏、思考、体验,认识到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已经走上世界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哼唱出旋律,并能感受茉莉花的优美旋律和演唱。
难点:通过聆听、演唱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比较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图谱、乐器:吉他。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茉莉花》(通用8篇)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茉莉花》〔通用8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茉莉花》篇1一、自我介绍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场。
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二、导入新课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老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答复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假如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场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大方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完毕杀戮。
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本来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刚刚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送的。
〔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
第1课时茉莉花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知识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相关知识,能熟练唱读四分附点音符。
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等方式准确的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
重点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准确识读四分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茉莉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2、介绍歌曲背景。
3、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会江南民族音乐清丽、柔婉的情绪,体会歌曲特点。
二、寓教于乐1、认知歌曲节奏。
①复习四二拍及其强弱关系。
②随伴奏节奏,用肢体表现强弱节拍,并随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③认识附点四分音符,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动作,体会附点在旋律中的表现。
2、哼唱歌曲旋律,找出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学习音乐知识:“重复”。
3、试唱乐句,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4、完整、正确地视唱乐谱。
5、学生随伴奏填词试唱。
6、学生正确视唱歌曲。
7、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表现1、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指名学生随音乐舞蹈,全体同学一边欣赏一边有感情地演唱。
3、随音乐视频,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4、拓展欣赏,激情结束。
欣赏《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特》中的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完美结果小结:今天能和同学们一同赏花,听歌,老师很高兴,古人云:“高兴之余,当高歌一曲。
”现在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演唱,为本节音乐课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教学反思:我深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重大,那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传播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民族音乐,使之不断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共同分享。
本着这个目的,我选择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这一短小经典的题材,并围绕这一题材,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深入掘充分延展、探讨这一题材的丰富文化内涵。
六年级音乐课茉莉花
六年级音乐课《茉莉花》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茉莉花》二、欣赏感受不同形式的《茉莉花》3、演奏歌曲《茉莉花》教学目的: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民歌《茉莉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酷爱及对祖国的酷爱。
二、接触多种形式的《茉莉花》的音乐作品,能够从熟悉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阻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以《茉莉花》为对照,能够听辨并能够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不同。
4、能用竖笛演奏、能通过小组的合作,用自己最喜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每一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点:能有情感的演唱演奏《茉莉花》教学难点:能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体会《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教学进程:一、情景引入一、请学生闭眼,教师手拿花让学生闻,让学生猜是什么?(茉莉花)二、简介茉莉花来历师:是的,咱们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茉莉花,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
它洁白无瑕,漂亮动人。
茉莉花香气芳香,常经常使用来熏茶。
(出示图片)3、师:茉莉花尽管是印尼传入我国,可是歌曲《茉莉花》却是我国传到国外的。
这是我国最最经典的一首民歌。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一、欣赏雅典奥运会歌曲《茉莉花》(百度搜索雅典奥运会《茉莉花》,学生观看)先让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一些了解,然后教师作简单介绍。
师: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了的颇具中国特色的演出,《茉莉花》的乐曲在几位女子民乐手的演奏下响起,现场的观众们已经完全陶醉在了这首颇具东方特色的乐曲声中。
最后一盏大红宫灯在主席台上慢慢升起,而女童稚嫩的声音演唱起的《茉莉花》更是更大程度引发了看台上观众们的共鸣。
当女童在演出即将终止时,用她稚嫩的声音,用英语向全场观众喊出:“欢迎你来北京”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烈火的掌声。
同窗们你们观看完这些画面有什么感受?(自豪、自豪)二、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师:这是首大伙儿都很熟悉的《茉莉花》,04年闻名民歌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会的第一首曲目确实是这首《茉莉花》。
六年级上音乐《茉莉花》精品PPT课件
让 我 来 将 你 摘 下, 送 给 别 人 家. 茉 莉
2 ·3
花 呀,
121
茉莉
6·花5·. –|
5
-
而旋 落律 音骨 是干 完音 全、 一旋 致律 。的
走 向 基 本 相 同 ,
茉莉花
茉莉花
茉莉花1
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之王普契尼 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引用 了“茉莉花”的音调,《图兰 朵》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一 部以中国民歌为题材创作的西 洋歌剧。而《茉莉花》又是唯 一一首被用在西洋歌剧里的中 国民歌。这证明了我国民歌 《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的魅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百年圆梦,首先唱响了《茉莉花》
茉莉花的历史瞬间
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她深情的 演唱了《茉莉花》,将《茉莉花》介绍给了全世界。
一首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能 在重大的场合进行表演?还能打动各个 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
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 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从北京庄严地人民大会堂 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 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茉莉花》既是 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茉莉花2
节奏
速度
风格特征
中速稍慢
细腻委婉曲折
宽松(舒展)
紧密(密集)
中速稍快
平缓柔和抒情
两首《茉莉花》虽然音乐形式不 同,但是他们都演绎着同一个主题: 那就是“江南水乡”的秀美,同时 很多艺术家引用了“茉莉花”的元 素创作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音 乐家也用“茉莉花”的音调创作了 很多体裁的音乐作品。
茉 莉 花 香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一、课程背景该教学内容为六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一单元,旨在通过教学茉莉花这首名曲,使学生通过歌曲欣赏、歌曲分析和歌曲创编,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听出茉莉花这首歌的旋律,并能够正确演唱。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所表达的内涵。
3.学生能较为准确地分析茉莉花这首歌的基本音乐元素,包括节奏、调式、音高等。
4.学生能结合自身情感和对茉莉花这首歌的理解,进行歌曲的创编和表演。
三、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通过播放茉莉花这首歌,让学生全面感受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并提供歌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 歌曲分析以茉莉花这首歌为例讲解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包括节奏、调式、音高等,并通过对歌曲主旋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3. 歌曲演唱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包括发音、声音表达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体验歌曲演唱的技巧和感受。
4. 歌曲创编根据学生的自身情感和对茉莉花这首歌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并演出自己的歌曲版本,强化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请教师先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茉莉花的音乐,全班带着歌词一起听,让学生全面感受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3. 歌曲分析教师讲解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和创作方法,重点解析主旋律的构成和特点。
4. 歌曲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并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这首歌。
5. 歌曲创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展示和表演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结果,并进行表演。
教师评估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结果,记录学生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欣赏、歌曲分析和歌曲创编,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另外,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音乐课《茉莉花》教案
音乐课《茉莉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特点。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2. 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3. 民歌演唱形式及表演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茉莉花》,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2. 理解《茉莉花》的歌词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了解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四、教学难点1. 准确演唱《茉莉花》,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
2. 深入理解《茉莉花》歌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茉莉花》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2. 运用示范法,展示《茉莉花》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4. 利用视听法,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5.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茉莉花》的演唱和表演。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材料:《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演唱音频。
2. 教学视频材料:《茉莉花》的MV或演出视频。
3. 乐谱:《茉莉花》的钢琴伴奏谱或吉他伴奏谱。
4. 教学PPT:包含《茉莉花》的歌词、曲谱、图片等。
5.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麦克风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茉莉花》的词曲特点,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3. 示范:教师演唱《茉莉花》,展示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
4. 练习:学生跟随伴奏练习演唱《茉莉花》,教师指导音准、节奏和音色。
5. 讨论:分组讨论民歌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文化价值。
6. 展示:各小组选取一首民歌进行演唱和表演,分享学习成果。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花》的词曲特点和演唱技巧。
歌曲《茉莉花》的音乐教案优秀6篇
歌曲《茉莉花》的音乐教案优秀6篇《茉莉花》音乐教案篇一设计意图:《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
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
在此活动中,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
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1、感受民歌《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并积极地尝试用舞姿表达理解歌曲情绪。
2、通过观察茉莉花的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
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进行舞蹈表演。
活动准备:1、ppt、茉莉花图片、古筝演奏曲、茉莉花音乐,茉莉花茶。
活动过程:一、活动过程: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刚我们跳的这是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表达出新疆舞的音乐节奏速度带给他们的感受和自己的体会,如很欢快,很高兴等)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件乐器,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古筝)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节奏,情绪。
(1)师:钱老师带来一首古筝弹奏的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古筝演奏茉莉花音乐)(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乐曲的风格和开场音乐的不同,如:很流畅、很舒缓、很优美等)师:这段古筝演奏的曲子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节奏比较舒缓,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优美。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这一次你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哼一哼,唱一唱,看看这茉莉花是怎样的形态。
(歌曲茉莉花)三: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型,观察了解花朵、花枝叶的姿态。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茉莉花》的曲式和旋律;
•熟悉唱歌的基本技巧,如呼吸方法、发声方法等;
•学会用正确的语音和节奏唱出《茉莉花》。
教学重点
•理解曲式;
•掌握旋律;
•学习唱歌技巧。
教学难点
•把正确的表情、语音和节奏融合在一起;
•分辨并把握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先听一遍《茉莉花》,让学生对曲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介绍和讲解《茉莉花》的曲式、旋律和意境,并配以茉莉花的图片。
3.小学生常会出现大口张嘴、不清晰等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
口型练习,例如字母Z如何嘴型、发音、儿化音等。
4.针对不同的段落教学唱法,如起、承、转、合等,从而掌握和理解不
同段落与情感的表现方式。
5.对旋律进行教学,并带领学生进行唱歌练习,注意让学生多加练习,
直到练就为止。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正确唱出《茉莉花》。
课后作业
1.熟记《茉莉花》的歌词和曲调,并重点记住意境;
2.接着搜寻《茉莉花》相关的资料,自学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学内涵,
应对文学课堂上的相关问题。
《茉莉花》作为一首经典的民歌,一直被广泛传唱。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希望
同学们可以深入了解这首民歌,达到掌握唱法,热爱音乐的效果。
六年级音乐教案-茉莉花
六年级音乐教案-《茉莉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特点。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茉莉花》2. 理解《茉莉花》的词曲特点及文化内涵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装饰音及音准把握2. 合唱部分的协调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频文件2. 乐谱3. 教学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茉莉花的印象,如:茉莉花的形象、香味等。
2. 教师播放《茉莉花》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新歌教学(10分钟)1. 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初步阅读,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2. 教师逐句教唱《茉莉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装饰音的演唱技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互相学习。
三、合唱练习(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
2. 注重合唱部分的音准、节奏和协调性,教师逐一进行指导。
3. 合练合唱部分,教师指挥,学生跟随。
四、歌曲解析(5分钟)1. 教师讲解《茉莉花》的词曲特点,如:旋律走向、节奏变化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茉莉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谈一谈学习《茉莉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推荐其他类似的民歌,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了民歌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六、实践活动(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茉莉花》编配伴奏。
2. 每组展示自己的伴奏编配,大家共同讨论,选出最合适的伴奏。
3. 在演唱《茉莉花》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1《茉莉花》(江苏民歌) 人音版(2012)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
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 但传播最广,最原始,最具 代表性的版本是江苏民歌。
欣赏歌曲: 《茉莉花》 《东边升起月亮》
比一比:
与传统民歌相比,《东边升起月亮》在 旋律上有什么变化? 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江苏民歌《茉莉花》
歌剧选段《东边升起月亮》
旋律音调清明婉转
旋律空旷,具 体现了月色下宁静的朦胧色彩, 有江南小桥流水的独特色彩 符合歌剧的剧情需要
小结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歌轻盈活 波,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 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 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 健康,又含蓄柔美。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传 唱下去。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茉莉花》教案2
《茉莉花》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茉莉花》的演唱,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增强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且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2、通过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1、培养自主学习歌唱的能力。
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对民族音乐作品做出恰当评价。
通过听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评价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聆听、感受想象、参与体验教学法、比较欣赏法、探究式学习。
学法引导: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感受,关注学生对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通过对歌曲的学唱,采用自主参与演唱及跟唱法和模唱等方式来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
教学用具:钢琴、听觉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教室。
1、导入:提问: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民歌,你知道它是民歌当中的哪一种体裁,看看你是否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发源地是哪儿吗?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茉莉花》)。
3、教师:你知道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4、学生回答。
5、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美丽的歌。
二、学唱河北民歌《茉莉花》:1、教师:我们知道民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的,那么流传势必会带来变异,今天老师带来了这首河北民歌《茉莉花》,同学们想听听它的旋律变成什么样了吗?2、学生回答。
3、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的视频。
4、教师提问,河北民歌《茉莉花》的风格有什么特点?5、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豪放、高亢、带点戏腔。
6、教师让学生跟音乐伴奏学唱两次。
三、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结束本堂课。
四、课堂小结:引用舒曼的名言:“仔细听听民歌,它们是那些描述各民族特征最美的旋律和取之不尽的源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课《茉莉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茉莉花》
2、欣赏感受不同形式的《茉莉花》
3、演奏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的:
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民歌《茉莉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接触多种形式的《茉莉花》的音乐作品,能够从理解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以《茉莉花》为对比,能够听辨并能够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竖笛演奏、能通过小组的合作,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的演唱演奏《茉莉花》
教学难点:
能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体会《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请学生闭眼,老师手拿花让学生闻,让学生猜是什么?(茉莉花)
2、简介茉莉花来历
师:是的,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茉莉花,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们国家。
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
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
(出示图片)
3、师:茉莉花虽然是印尼传入我们国家,不过歌曲《茉莉花》却是我们国家传到国外的。
这是我们国家最最经典的一首民歌。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
1、欣赏雅典奥运会歌曲《茉莉花》
先让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一些了解,然后老师作简单介绍。
师: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了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表演,《茉莉花》的乐曲在几位女子民乐手的演奏下响起,现场的观众们已经完全陶醉在了这首颇具东方特色的乐曲声中。
最后一盏大红宫灯在主席台上慢慢升起,而女童稚嫩的声音演唱起的《茉莉花》更是更大水准引发了看台上观众们的共鸣。
当女童在表演即将结束时,用她稚嫩的声音,用英语向全场观众喊出:“欢迎你来北京”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你们观看完这些画面有什么感受?(自豪、骄傲)
2、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
师:这是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茉莉花》,04年著名民歌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会的第一首曲目就是这首《茉莉花》。
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
师:你看完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生:唱得很美、很好听……)
师:是的,宋祖英把《茉莉花》带到国外,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
中国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她演唱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茉莉花》,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三、学唱歌曲《茉莉花》
师:《茉莉花》这首歌已为我们搭起了走向世界的桥梁,连外国人都广为传唱,作为我们就更应该学会了。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会这首歌?(学生:有)
1、学生跟随音乐伴奏轻声哼唱,第一遍用哼鸣轻声演唱,然后用LU 音演唱,因为歌曲学生较为熟悉,所以演唱旋律较为容易。
(出示歌谱,也可用百度搜索获取)
师:这首曲子,我们都很熟悉了,现在老师用琴声演奏旋律,你们能轻声哼唱吗?(能)
2、学生试着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寻找歌曲旋律的特点。
师:哼唱旋律时你发现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了吗?(学生回答)师:(先对学生的回答做个小结),那我们现一边随老师的琴声哼唱,一边用手把这首歌的旋律线画出来,然后再和刚才你所想的做一个对比。
3、学唱歌谱
师:我们找到了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有相同的乐句、有附点音符,那现在我们分组把这首歌曲的歌谱唱出来,然后比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又唱得最好。
(3分钟练习好后,分组唱,竞争拿第一名)
4、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歌谱唱好了,我们想像宋祖英一样唱得好听,就要详细分析这首歌曲的情感变现了,先请大家找出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看一看这些力度记号与旋律线有什么关联?(学生讨论实行)
5、在旋律的伴奏下,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演唱时应注意旋律起伏、强弱变化。
四、欣赏、对比《东边升起月亮》
1、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我们的《茉莉花》这首歌曲,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中片断就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
音乐代表女主角——中国元朝的一位公主图兰朵。
这个旋律在歌剧中很多重要场合出现。
接下来,我们一同来听听歌剧中出现的茉莉花旋律。
同学们能够在听的时候哼一哼,感受一下图兰朵中的有什么不同?
2、学生谈谈这两首曲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老师作简单小结,学生再次欣赏歌曲,轻轻跟着哼唱旋律。
师:随着《图兰朵》的巨大成功,《茉莉花》也第一次正式为西方人所熟知。
在他们看来《茉莉花》是中国特色的最好代表,能够说《茉莉花》是中国的名片。
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地会唱中国国歌的人很有限,但会哼唱《茉莉花》的人却处处都有。
五、演奏歌曲《茉莉花》
1、观看中国民乐合奏的《茉莉花》
2、听竖笛演奏《茉莉花》
师:刚才我们学会唱了,现在有欣赏了名族乐团的演奏,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歌谱,听竖笛演奏。
3、分组合作
师:我们今天把这首《茉莉花》学习得比较透彻了,我们还能够演绎得更加好呢。
请你们想办法多形式地实行演绎这首歌曲。
(分组实行表演,以竞争的办法,鼓励学生多想法子多形式实行表演,老师即时给予表杨)
六、拓展
1、茉莉花的演唱形式
师:《茉莉花》发展到今天,作为中国一首经典的民歌已经被无数人传唱,唱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由阿里郎翻唱的版本也很有特点,你们想看看吗?
2、鼓励学生多看看其它歌星演唱的《茉莉花》,如黑鸭子、蓝天合唱团等等。
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七、小结
师:我们今天围绕着《茉莉花》上了一堂课,学会唱和演奏,观看了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
还有很多好形式的《茉莉花》,我们能够在课后上百度视频搜索一下,多看看咱们中国的名族艺术,有更深的感受,我们的演唱演奏才会更上一层楼。
这节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和老师一起分享这美妙的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