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11-2012第1学期)
《土壤学》考试大纲
《土壤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生产力等概念;2、掌握土壤肥力种类、土壤物质组成成分;3、明确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术观点;5、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1、掌握粘土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同晶替代等概念;2、明确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3、掌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类型与性质;4、明确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掌握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腐殖化系数、C/N、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明确腐殖物质的组分及特点;4、明确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第四章土壤质地、孔性、结构性及耕性1、掌握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比重、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当量孔径、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机械性等概念;2、掌握土壤孔隙类型及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关系,明确孔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其调节途径;3、明确土壤结构的类型,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比较不同结构体与肥力的关系;4、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1、掌握土壤重量含水量、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蓄水量、相对含水量、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田间持水量、土壤全蓄水量、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滞后现象、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水的饱和运动、土壤水的非饱和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土面蒸发、土壤水分平衡、溶质的对流运移、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溶质的水动力弥散有关概念;2、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3、明确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测定方法;4、明确土壤水的能态及其测定方法;5、明确土壤水的液汽态运动,了解土壤水状况与调节途径;第六章土壤空气和热量1、掌握土壤通气性、土壤呼吸、土壤扩散系数、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通气量、土壤热通量、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等基本概念;2、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掌握其运动的方式;3、明确土壤热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4、明确土壤温度的年、日变化规律,了解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土壤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填空题: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水化)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
6、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
7、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8、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0、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1、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胶核表面分子的解离。
12、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是离子饱和度、互补离子和粘土矿物种类。
1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是胶体的类型、胶体的数量、PH14、影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是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土壤质地。
15、土壤团粒形成的粘结团聚过程包括凝聚作用、无机物质的粘结作用、有机物质的胶结及复合作用、有机矿质胶体的复合作用、蚯蚓和其它小动物的作用16、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阳离子是一价阳离子17.土壤有机质包括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腐殖质18.层状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位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19.有机残体在微生物作用经过土壤腐殖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20.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21.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的小团聚体,直径约为0.25-10mm。
22.田间持水量是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2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24.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指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
土壤学复习纲要
壤,土壤的肥力就会经久不衰。优点:人类可有意识地调节人与土壤之间物质交换;
化学方法应用于植物和土壤的组成研究。缺点:片面强调植物是土壤养料的消耗者,忽视了植物对土壤养分积累和提高肥力的作用。
16?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土壤质地;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溶液PH值;溶液PH增加,土壤负电荷量随之增加,交换量增大。胶体种类;粘粒矿物的交换量一般是,蒙脱石>水花云母>高岭土,含水氧化铁 铝的交换量极微。
20土壤胶体的性质:(1)巨大的比表面积(2)胶粒的带电性(3)土壤胶粒具有分散性和凝聚性。(4)土壤胶体对例子有吸附交换作用。
21土壤胶体带点的原因:(1)胶体解离或吸附离子;(2)同晶置换作用,一般同晶置换作用电荷多为负电荷,这种方式形成的负电荷量,以蒙脱石最多,水云母次之,高岭石最少。(3)晶格破碎边缘带点。在矿物分化破碎的过程中,晶体晶格边缘离子有一部分电荷未得到中和,而产生剩余价键,是晶层带点。因晶格破碎产生的负电荷一高岭石最多,水交换量:是指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12?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容积土壤中孔隙所占容积的百分数。
13?凋萎系数:植物呈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10?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意义:1 团粒结构土壤大小孔隙皆备;2 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3 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4 团粒结构土壤有利于耕作;5 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
土壤学期末考试重点
;.期末考试要点第一章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松散表层土壤的主要功能:一、生产功能—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二、生态功能—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三、环境功能—环境的缓冲净化系统四、工程功能—工程基地与建筑资料五、社会功能—支撑人类社会生计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的特征:土壤资源数目的有限性;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资源空间变异及相对固定性。
土壤学的几个学派: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地质土壤学看法(土壤是岩石经风化而形成的地表松散层,即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发生学派(五大成土要素:母质、天气、生物、地形、时间)第二章土壤是独立的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构成物质,占95%-98%,其他为土壤微生物体占5%以下。
土壤矿物分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直接根源于母质的矿物,次生矿物有原生矿物分解转变而成,以结晶层状硅盐粘土矿物为主,其粘土基本构造但我是硅氧四周体和铝氧八面体。
同晶代替:指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同样,大小相像的离子所代替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土壤粘土一般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原由:土壤粘土矿物常发生同晶代替作用,此中同晶代替最广泛的是晶体中的中心离子被廉价的离子取代,正是这类作用致使了土壤粘土矿物一般带负电荷。
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蛭石、绿泥石在晶体构造上的差别:种类晶层构造膨胀性电荷量(同晶代替现象)胶体特点1高岭石1:1型非少(少)较弱2蒙脱石2:1型是大(广泛,发生在铝片)突出3蛭石2:1型是大(广泛,发生在硅片)突出4水云2:1型非大介于母1、2之间5绿泥石2:1:1型----大居中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全部含碳的有机物,它包含了土壤中的各样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样有机物质。
;.';.有机质的碳氮比对其在土壤中分解速率的影响:当C/N降至25: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因为有机质较完整的分解而开释矿质态氮,使得土壤中矿质态氮的含量比本来有明显的提升。
土壤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土壤学复习提纲绪论、第一章地学基础一、名词解释土壤(生物经济学角度):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绿色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生态上不同的植物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不同。
某种肥沃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生态要求上相同植物而言的,而非任何植物。
二、简答题1.矿物、岩石的类型(按成因)(具体举例ABCD的不用写,填空举例可能用到)①矿物: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1)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2)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
②岩石:根据岩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1)岩浆岩: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主要有:A.深成岩:花岗岩:石英,正长石,角闪石正长岩:正长石,角闪石闪长岩:斜长石,角闪石辉长岩:斜长石,辉石B.浅成岩:花岗斑岩:石英、正长石正长斑岩:正长石闪长玢岩:斜长石、角闪石辉长玢岩:斜长石、辉石C.喷出岩(含侵入岩):流纹岩:流纹状构造,斑状结构(石英/透长石)粗面岩:气孔状构造,斑状结构(正长石)安山岩:气孔状构造,斑状结构(斜长石)玄武岩:气孔或杏仁状构造,致密隐晶质或斑状结构(斜长石、辉石) 2)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主要有:A.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B.沉积碎屑岩:砾岩、砂岩C.生物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3)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主要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具有鉴别意义的矿物物理性质有哪些?形状、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相对密度、透明度。
①形状:片状、肾状、鲕状、菱形、立方状、板状、致密状、短柱状等。
②颜色: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
分为三种:1)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2)它色: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
土壤学复习题纲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密切相关(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与大气圈。
土壤空气水圈。
土壤溶液岩石圈。
土壤矿物生物圈。
土壤生物人类智慧圈。
土壤肥力(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①再生速度缓慢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③退化破坏严重2.土壤的概念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3.土壤退化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xx县土壤6.土壤学概念研究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1)提高土地肥力,以获取高额农业产量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②改良中低产田(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3)合理开垦新耕地8.土壤学研究方法(1)调查法①研究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2)实验法(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注重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研究。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土壤是发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2)土壤是发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灌溉地少(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重①乱占滥用耕地②土壤退化③土壤污染第二章土壤行成过程1.土壤形成的三个阶段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自然土壤(人类的耕种熟化作用)农业土壤2.岩石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地标裸露的巨大坚硬岩石,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土壤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其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发生改变的原始成岩矿物。
2.黏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的矿质颗粒由粗变细而成黏粒,以及黏粒在剖面中积聚的过程,主要有残积黏化和淀积黏化两种。
3.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4.盐化过程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体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
5.淋溶土是指湿润土壤水分状况下,石灰充分淋溶,具有明显黏粒淋溶和淀积的土壤。
6.诊断层是用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7.高寒土指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和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具有寒性土壤温度状况和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1的暗色表层的土壤8.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风化后分解或重新形成的矿物,其化学组成、构造和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9.诊断表下层位千表层之下,但有时因侵蚀等原因可以出现在或接近地表。
10.旱耕熟化在原来自然土壤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平整土地、耕翻、施肥、灌溉,以及其他改良措施,使土壤向有利千作物生长方向发育、演变。
11.富铁铝化过程指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12.表面侵蚀是指由于雨滴(风力)的撞击径流水搬运而引起的表面土壤侵蚀二、简答题1.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气压高于大气,还原性气体高千大气,氧气的气压低于大气,水汽的质量分数总是多于大气,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2. 简述原始成土过程;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物上着生低等植物,如地衣、苔鲜及真菌、细菌等做生物。
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累积有机质,并为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条件。
3. 何谓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指土壤高级分类单位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依次发生更替并且环绕地球分布的规律性。
如果不考虑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分异的影响,自赤道向两极分布的土壤类型依次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和冰沼土等4. 何谓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指土壤高级分类单位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按经度东西方向依次发生更替并纵跨大陆分布的规律性。
土壤地理学 复习提纲+补充内容
土壤地理学复习提纲+补充内容第一章一.概念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
3.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所组成的聚合体4.土壤的自净能力: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二、其他1、单个土体图解(P4):2、西欧主要土壤地理学派的代表学家及观点(P15):第二章一、概念1、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分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2、粒级: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
3、土壤质地: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4、灰分:植物组织回落土壤后,将经历化为变化和降解过程,则构成植物组织的因素将逐渐变为最终的矿质形态。
5、土壤腐殖质: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土壤结构:土壤原生矿物颗粒与次生矿物颗粒、其它土壤颗粒单元或土壤自然结构体相互重排的一种物理样式7、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8、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质量(风干)9、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容积土壤中所占容积的分数。
二、其他1、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P22)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2、铝硅酸盐类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示意图(P31)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若干硅氧四面体连接形成的硅氧片和若干铝氧八面体连接形成的水铝片构成的。
3、层状次生铝硅酸盐矿物的构型和代表矿物(P32):(1)1:1型:高岭石类矿物(高岭石、埃洛石)(2)2:1型:蒙脱石类矿物(蒙脱石、绿泥石、拜来石)水云母类矿物(水云母、伊利石)蛭石类矿物4、部分染色次生氧化物(P31):氧化铁、褐红色的赤铁矿(Fe2O3)、黄棕色的针铁矿(Fe2O3·H2O)、棕褐色的褐铁矿(Fe2O3·nH2O)、氧化锰5、土壤结构类型(P58):单粒状结构、粒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大块结构6、土壤颜色的表示方法(P63)土壤颜色采用国际通用的门塞尔色卡来表示命名系统是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亮度、彩度来表示的门塞尔色的完全表示方法:(色调-空格-亮度-斜杠-彩度)例如:7.5YR 5/6 7、土壤矿物的物理风化类型(P25)冰楔作用、冷热剧变、盐晶生长、生物作用、植物根系作用8、随着土壤颗粒的变化,土壤各种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P37):一般来说,随着颗粒的减小,土壤颗粒的孔隙度、吸湿量、持水量、毛管含水量、比表面面积、膨胀潜能、吸附性能、塑性和黏结性将增加,而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土壤密度将降低。
土壤学复习提纲
一、土壤1、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那一疏松表层。
以能否生产植物作为土壤的重要标志两个基本特征: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它通常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并被生物居住,对植物根系起着支撑作用,并提供水分、养分等物质。
根据是否受到耕作影响它可分为自然土壤、耕作土壤。
根据不同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
也有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分为林业土壤、农业土壤。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营养条件:土壤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是指土壤肥沃或不肥沃通常是相对于某种植物而言。
因为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土壤肥沃或不肥沃是相对的。
在园艺生产中,就应当根据园艺植物对土壤的生态要求,把他们种在适宜的土壤上,即林业上的“适地适树”。
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作物产量、质量,木材蓄积量、平均树高,生物量,经济价值。
3 土壤的特征•一、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二、土壤是一个三相系统•三、土壤是一个多分散系的系统•四、土壤具有巨大表面积•五、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六、土壤的空间位置•七、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八、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二、矿物1 地壳:地球外表极薄的一个壳层。
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称为地壳。
2矿物的概念:是处于地壳中或地面以上的各种化学元素经地质作用而生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矿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组成和比较均匀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性质。
矿物的分类:按形成矿物的成因(地质作用)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
按化学成分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
按经济利用价值分为:有用矿物、造岩矿物。
矿物的特征:1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形态2矿物的化学成分3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力学性质:解理、断口、硬度。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特征与功能的学科,对于农业、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学期末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回顾和巩固,本文将提供一份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二、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由矿质颗粒、有机质、水、气和生物组成的地球表面的自然体系。
2. 土壤形成的过程:物质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沉积等过程是土壤形成的关键。
这些过程受到气候、母岩、生物和时间的影响。
3. 土壤发育的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三、土壤的物理性质1. 容重:土壤单位体积的重量。
2. 孔隙度:土壤中孔隙的占据体积。
3. 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4. 土壤颗粒分布:砂、粉砂、粘土和壤土的含量和比例。
5. 平均颗粒直径:反映土壤颗粒的大小。
四、土壤的化学性质1.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 土壤养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 阴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中阴阳离子的吸持与释放能力。
4. 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土壤的生物学性质1. 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土壤动物:土壤中的蚯蚓、昆虫、线虫等有助于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
3.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等过程。
六、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1.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2. 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直接影响。
3.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土壤植被系统,对于土壤的保持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七、土壤与环境的关系1. 土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土壤保护与修复:采取适当的土壤保护措施和修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黑云母易化学分解,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往往是伊利石或混层矿物。
5. 写出流纹岩与玄武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①流纹岩:属酸性喷出岩。
岩浆成分和花岗岩一样,矿物有石英、正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但由于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而成,因而形成了流纹状构造和斑状结构,其中斑晶有正长石和石英。
②玄武岩:基性喷出岩,矿物成分同辉长岩,其主要矿物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等。
其结构为隐晶质或斑状结构(斑晶为基性斜长石),呈黑色、黑灰色或暗褐色。
6. 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③土壤空气中O2含量低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7. 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的区别?在地下水较深的情况下,降水或灌溉水灯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的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镇南关一样,故称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指借助于毛管力由地下水上升进入土壤中的水。
8. 土粒密度与土壤密度有何不同?土壤密度可以应用于哪些土壤性能指标的计算?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叫做土粒密度或土壤密度,单位用g/cm3或t/m3表示。
通常情况下,土粒密度以多数土壤的平均值2.65 g/cm3作为通用数值。
土粒密度大小取决于土壤矿物质颗粒组成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密度随土壤孔隙状况而变化,多数土壤密度在1.0-1.8之间,其数值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松紧和有机质含量等有关。
计算土壤孔度、土壤三相组成、土壤机械分析时各级土粒沉降速度。
9. 岩石的化学风化有哪些主要作用类型?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又称为化学分解。
主要是由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参与下进行的各种化学过程,包括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等作用。
溶解作用:是指矿物和岩石为水所溶解的作用。
一般矿物是难溶于水的,但是在大量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下,也可以使矿物的溶解度增大。
土壤学期末复习 提纲
土壤学水解作用(P26)水解作用是指水电解离出的H+对矿物的分解作用,它是化学分解的主要过程,可使矿物彻底分解。
根据矿物在水解过程中的分解顺序可划分为: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脱盐基阶段:K2Al2Si6O16+HOH=KHAl2Si6O16+KOHKHAl2Si6O16+HOH=H2Al2Si6O16+KOH脱硅阶段:H2Al2Si6O16+5HOH=H2Al2Si2O8.H2O+4H2SiO3富铝化阶段:H2Al2Si2O8+4HOH=2Al(OH)3+2H2SiO3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的产物,故不同的土壤及其发生层都具有一定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类型:单粒结构、粒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结构、大块状结构。
氮有机物的分解: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P48)土壤腐殖质的形成(P49)土壤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分解转化的同时,其部分分解产物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聚合形成腐殖质,有关土壤腐殖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归纳起来有3种学说:①木质素-蛋白质聚合学说;②生物化学合成学说;③化学催化聚合学说。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图式土壤腐殖质(P43)●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敏素●土壤腐殖质主要由胡敏酸和富里酸组成土壤腐殖质的作用(P45)●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对土壤结构体、保水保肥性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富里酸对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和矿质养分的释放都有重要作用。
●胡敏酸和富里酸能多次与次生黏土矿物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构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一、名词解说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它的实质特色是拥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代替:是指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同样、大小邻近的离子所代替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含土壤中各样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样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之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芬芳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开释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含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必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往常依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区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依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一样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圆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同样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构成。
15、土壤质地:是依据机械构成区分的土壤种类,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相互摆列和聚会成为必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目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情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复习大纲
《土壤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土壤的定义: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广义的还包括海洋。
是土壤,气候,地貌,岩石,生物和水文因素构成包括人类劳动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母质向土壤演化过程中,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团粒结构是基础》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成土作用的产物人为肥力: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是劳动的产物有效肥力:指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指在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章:土壤矿物质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原生矿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A.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粒B. 提供养分:有的矿物风化产生大量的养分次生矿物: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主要为粘粒,所以,也叫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它们是成土过程和成土条件的反映--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粘粒矿物的同晶替代作用:粘粒矿物晶格中的组成离子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替代而晶格不变的现象(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非硅酸盐粘土矿物:主要是Fe、Mn、Al、Si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氧化物组矿物粘土矿物的分布:中国南方地区温度高,风化强烈,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氧化铁铝矿物;北方气候干旱,淋溶弱,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
粘土矿物的形成:粘土矿物是一次生矿物,由母岩风化产生。
自然合成学说,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简单风化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沉淀而成。
土壤学复习完整版
土壤学复习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那一疏松的表层。
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矿物:矿物指岩石圈中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岩石:岩石即指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坡积物:坡积物是由于山坡上部的风化碎屑物质,经雨水或融雪水的冲刷,搬运到山坡的中﹑下部堆积而成的。
淤积物:又称冲积物或沉积物,风华碎屑物质,受河流(经常性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而成的。
我国三大冲积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
侵入体:位于土体中,但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聚积和产生的物体。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复杂的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指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由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缩合成的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
土壤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的百分含量。
☆土壤质地:指按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命名。
☆土壤容重:又称土壤的假比重,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包括土粒之间的孔隙),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
☆土壤比重:又称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的质量(不包括粒间空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土壤学》考试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剖面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粒密度土壤密度
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团粒结构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含水量同晶替代阳离子交换作用盐基离子致酸离子盐基饱和度
土壤缓冲性(狭义)风化作用红壤
考试重点(不限题型)
土壤在农林业中的作用。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剖面构型
常见的各种矿物抗风化的稳定性顺序:石英>白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
知道常见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1型、2:1型和2:2型的代表矿物。
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晶架构造上的差异
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C量和有机质含量的计算
土壤有机质的类型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的两个过程
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
土壤腐殖酸的性质(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对比)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粒级划分中国制、国际制、美国制对比
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的读法(PPT《土壤质地、结构和孔性》第14张幻灯片)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土壤质地的改良
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土壤密度和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孔隙分类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的范围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差别
土壤热量的来源
地面辐射平衡的影响因素
土壤热量收支平衡公式
土壤中水、固体、空气的热容量和导热率次序。
影响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化的因素
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和调节措施
土壤胶体的性质
同晶替代作用
土壤胶体的类型
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性质比较
阳离子交换作用对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
Fe3 + >Al 3+ >H + >Ca2 + >Mg 2+ > NH4+> K + >Na+
土壤胶体主要为负电的原因
土壤中酸碱性形成的原因
我国土壤酸碱性的概况
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因素
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方法
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和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盐基饱和度的关系
岩石发生风化作用的原因
风化作用类型(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的类型)
影响风化的因素
土壤形成的实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
分析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因素
理解土壤形成的主要成土过程(形成的环境条件、成土特点、结果)(以第九章课件PPT44-59内容为主)
中国土壤分类的的两个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的七级名称(第十章PPT6)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熟读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的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PPT土壤分类与分布(1)中的第9张幻灯片〕
红壤生长所在的气候、植被、成土过程、剖面特征、主要性质、所属土纲
红壤的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程。
红壤的主要理化性质。
红壤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