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合集下载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卷第一
唯识体即是教。故持业释释。或此本论。是成立佛经唯识理之教。名成唯识。即依主释。以末从本亦有二释。末论远诠佛经。亦有持业及以依主。亦无有失。
第三护法释造论意。如广记说。可知。
释颂之中。不异先判上三句。通难标宗。释此颂文。三师别释。义各不同。初安慧师宗。分成两释。一云。见相自体。俱从种生。以无体故。解云。虽无别种。然由无始虚妄熏习。执法自生体时。内熏习力。变似我法。说从种生。非谓有别种子而生。名种生自体。依他二分所执。一云。唯自体分有实体故。说从种子生。二分所执。本来无体。但无始已来。虚妄熏习。自体生时。有二分起。即所执性。即依彼宗以释颂文。由彼假说我法者。或世间圣教二种不同。且世间以释颂者。谓自体分虚妄熏习。种子生时。变似见相。遍计所执都无自体。依此执为实我实法。见相所执都无自性体。我法此果无。依于无假。或有别无依总无。谓即我法各别。依于所执。见相二分。以无体故。总说为无。或可总无依别无。谓我法二种。总说为无。见相二中。或随依一。谓之别也。依说依义如前记说。次依圣教所说我法释颂者。此亦依于见相分。施设我法。亦得说为无。依于无假。总别对唯上可知。若尔世间圣教二种何别。同依于无故。解云。虽同依无。义意即别。世间我法。唯计所执。毕竟无体。故名世间。圣教我法。为对遣彼世间我法。故于见相假名施设。故厚严经云。为对遣愚夫所执实我法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彼依识所变者。谓依识所变遍计所执见相二分故。说依世间。圣教唯上应知。又解。彼依识所变者。世间我法。依识所变见相二分。圣教我法。但言依识。义依识体而施设故。问。安慧宗见相二分。既无实体。施设世间我法可尔。圣教依他我法。如何得有依也。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生略历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初能变即第八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子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生熏之别22心分四义22四心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八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二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心分39第八所缘40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八不缘42第八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自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无色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种子三性分别52 本识有无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二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自性行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行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行不共有四义70立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依根得名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 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自在位诸根互用74自性行相75自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色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一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 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十种分别87八识所具分别88八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八识具缘多少90五无心位91无心二定92料简五位92二定同别93五心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唯识三字经释论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八)四缘

唯识三字经释论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八)四缘

唯识三字经释论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八)四缘
(八)四缘
今问识究竟云何变成我法乎?则曰:是皆由有种子而发生。

此种子之作用,本遍法界,而藏于识中,须待他缘助之,及至成熟方起现行。

如有人宿世已有佛法种子,在小儿时无人为之启发,亦与常人无异。

苟来此听经,则一闻其心必欢喜信受。

故知虽有种子之因,亦必待有缘为之助焉。

缘可约分为四:
一、因缘──种子为因,发芽为缘。

二、所缘──见所取之相为缘。

四缘-三、等无间缘─生灭之缘,剎那相续,平等无间。

顺─如人学佛,因缘具足,有人助成之。

四、增上缘逆─如人学佛,有人阻碍之,更促其精进。

四缘之中,有二缘最为紧要:一曰因缘,如吾人之学佛,依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知吾人皆有此佛性之因,以为成佛之缘也;二曰增上缘,如虽有成佛之因,尚须得善知识引导之缘,乃能达此成佛之目的也。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前言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胜妙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韩清净在《唯识指掌要论》中言:“这唯识一种法教,在如来一切法教中,是最究竟的,是最明显的,而且是最切要的。

”太虚大师认为,佛法与世法是非一非异的互联关系。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中道了义的唯识学,由自性缘起与业感缘起相结合而生的阿赖耶缘起,更立足现代化中化现代,净化人生,开发心智,提挈生命价值;三类境以性境为根本;三量以现量为前导;实证见道以能所相应的现观为准绳。

《成唯识论》云:“观现在法有酬前对说现因。

”过去未来皆依现在假立,业感缘起也以现在的作受为中心,修行证果始终以出世间而不舍世间的无住涅槃为归宿。

所以唯识学更内契理外契机地体现菩萨乘的伟大之处,也为人本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时代的浪潮已把人们推到风口浪尖上,现代人产生了八大心理病症:都市白领工作紧张、贫困家庭生活压力、青少年染上网瘾、莘莘学子考试重负、商界精英事业受挫、独生子女适应障碍、中老年人缺少关爱、投资人士心理失衡,海湾地区再生战火,以“以人为本”、“明心见性”、“道法自然”为主体的人本佛教,实属当务之急,而作为人本佛教理论基础的唯识学,则成为重中之重。

然而,唯识学以机教、教理、理行、行果、果机五循环相应而显示出教、理、行、果的特质,现略而述之,以求解于大方。

一、唯识教之特质唯识教是诸菩萨为了开示众生,宣说真如实性,依名句文身而方便之教法,亦即经论。

唯识总以六经十一论为所依而立宗。

六经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所谓《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

”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根本经典,故称“本经”。

十一论者:《述记》同卷中云:“《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辩中边》、《阿毗达磨杂集论》等”;也称为“一本十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以《百法》等十为支论。

“成唯识论”的识变结构

“成唯识论”的识变结构

第37卷第4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37,No.4 010年7月Jo ur nal of Sichuan No rmal U niversit y(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July,20105成唯识论6的识变结构杨东(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成都610068)摘要:本文首先对5唯识三十颂6的心识结构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进而对5成唯识论6中所述的八识的结构和功能,八识如何变现内外境,所变境相的种类、有无以及假实,我法二执的产生,三性的安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唯识要义予以会通,最后以图示的方式从整体上展示5成唯识论6所述的识变结构。

关键词:5成唯识论6;5唯识三十颂6;识变结构;唯识;阿赖耶识;三性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10)04-0005-065成唯识论6是大乘唯识学论著中具有总结性质的一部重要论典,也可以说是唯识学集大成之作。

唯识学的要义一言以蔽之曰/唯识所现0,那么能使万法显现于前的心识结构及其功能机制自然就成为唯识学理论中最为核心和难解的部分之一,5瑜伽师地论6、5大乘庄严经论6、5摄大乘论6等大论对此都进行了重要的论述,而5成唯识论6综合诸论,以护法之义为宗,对心识结构、识所变境相的种类、有无、假实以及我法二执外境的产生等等都做了详密的论证和阐释。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厘清5成唯识论6关于心识的论述,深入探讨该论对八识、识所变内境、所执外境以及有无假实的安立,并对诸要义进行分析,最终以图示的方式予以清晰地阐明。

由于5成唯识论6是玄奘大师糅译十大论师对世亲5唯识三十颂6释的一部总结性著作,其识变结构自然是以5唯识三十颂6所说为基础。

所以,本文首先对5唯识三十颂6的心识结构进行简略分析,然后再详细地分析5成唯识论6的特点。

一5唯识三十颂6的识变结构5唯识三十颂6是世亲晚年的著作,颇有总结一生所学归趣之意,在心识结构上与5摄抉择分6的八识皆有能所缘,阿赖耶识能缘根身、器界和种子的说法相同¹。

唯识三字经

唯识三字经

唯识三字经唐大圆著(一)心王(颂1~9)1.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2.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3.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4.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5.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6.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7.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8.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9.此八识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二)心所(颂10~23)10.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更夥11.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12.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13.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14.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15.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16.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17.随顺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18.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19.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麤猛尔20.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遍不善21.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22.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23.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三)识分(颂24~29)24.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25.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26.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裏27.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28.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29.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四)识变(颂30~33)30.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31.人不知执实我与实法道已左32.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33.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五)四缘(颂34~37)34.识种子遍法界待众缘现行快35.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36.刹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37.此三馀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六)三量(颂38~41)38.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39.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40.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41.复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七)三境(颂42~49)42.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43.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44.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45.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质真与似46.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47.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48.性境生从实种既实体亦实用49.前五识初刹那缘性境俱不差(八)三自性(颂50~52)50.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51.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52.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实(九)三无性(颂53~57)53.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54.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55.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56.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57.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十)所依经论(颂58~67)58.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59.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60.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61.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62.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麤63.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64.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65.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66.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67.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68.昔无著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69.降中印说五论无著阐世亲应70.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71.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72.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73.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74.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75.後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76.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77.唐以後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78.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79.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80.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81.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82.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83.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84.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85.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馀宣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转载)吴信如老居士讲唯识学四分三类

(转载)吴信如老居士讲唯识学四分三类

(转载)吴信如⽼居⼠讲唯识学四分三类因为阿赖耶识有四分。

唯识学讲四分,我这⾥说多⼀点。

就是每个识都有四分;相分、见分、⾃证分、证⾃证分。

这个分很难讲,不容易说清楚。

我简单讲⼀讲:相分:⼀件事情是什么情况,它的本质、形式等都是相分,它是认识的对象,是客体。

见分:就是对相分的认识,对这个相分的形式、相状情况能够认识了解,我们叫见分,也就是认识主体的作⽤。

⾃证分:你怎么知道见分(主体)对相分(客体)能够理解了呢?证明所见的相分是不错的,这叫⾃证分。

证⾃证分:你这个⾃证分正不正确呢,⼜有⼀个东西证明它,叫证⾃证分。

我打个⽐⽅,不⼀定恰当,只能类⽐⼀下,便于⼤家了解。

⽐如说做个⼩买卖,开个⼩百货店,店⾥有的百货就⽐⽅为相分。

店⾥雇的店员伙计来营业,伙计要了解货的来源,了解货的性能,怎么使⽤,怎买卖呀,这个伙计就可以⽐⽅为见分。

雇佣伙计的⽼板- 93 -就是⾃证分,因为这个⽼板既懂得货物的情况,⼜了解伙计的情况,知道伙计是哪⾥⼈,怎么来的,⼯作做得怎么样等等,都清楚,所以这⽼板⽐⽅为⾃证分。

那么什么是证⾃证分呢?就是⽼板娘(众笑),⽼板的⽼婆,因为她熟悉⽼板,⽼板经⼿的她都明⽩,可以证明他,所以叫证⾃证分。

这是打个⽐⽅,作为类⽐,了解⼀下这个意思。

四分很难讲,当时在印度有的主张⼀分,就是⼀个相分,没有见分什么的。

有的主张两分,⼀个相分,⼀个见分,没有⾃证分这些。

到了戒贤的时候,四分说盛⾏。

另外⽞奘回来讲唯识,是兼收并蓄,讲四分。

所以国内后来讲法相,也讲四分。

四分是从主观上来讲的,从客观上来讲是三类境,把客观的环境分为三类:独影境、性境、带质境。

关于三类境,我也打个⽐⽅来说明。

⽐如说,中国的黄⼭黄河、长江长城,这是有⾸歌唱的嘛,黄⼭美得很,有⼀个说法“黄⼭归来不看⼭”,看了黄⼭以后不要看其它的⼭了。

你没去过黄⼭,但是你听到⼈家说黄⼭如何美如何美,你看了书上好多诗好多词,赞美黄⼭如何美,于是乎你脑⼦⾥就想象出⼀个黄⼭的景象,那个想象的境界就叫做独影境。

唯识论

唯识论
又三行相。 ——四种汉译本对照《唯识三十颂》
七. 正辨唯识: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 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八. 释违理难----
1.心法生起缘由: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以辗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2.有情相续缘由: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复生馀异熟。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3)《解深密经》卷一说: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中 略)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 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 依执受;二者,名相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中略)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 转。”
本经,说明我们的身体和我们内心的认识 活动,都依一切种子心识所含藏的种子而渐渐 的开展出来。它是依胎生学的见地,说明众生 的入胎,在胎中渐渐的发达,与现起认识的作 用。这些,既是从藏在心识中的种子所生起, 也就有唯识的意义。这可以称为“因心所生” 的唯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
唯识(Vijnapti-matrata),即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 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 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 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由第八阿赖耶识 中之种子所变生,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 说 [唯识无境] ;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 [唯 识所变] 。
(2)《解深密经》卷三说: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中略)此中无有 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 影像显现。”
经说凡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并没有一 种所谓客观独立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心识现前 的时候,心上必然的现起一种境界相。因了错 误的认识与执着,觉得它是离心存在的外境。 实际上,那所认识的境相,只是自心现起的影 子。唯是自心所现,所以叫做唯识。这种唯识 思想,是立足在认识论上,从能知所知的关系 上探发出来,是考虑所知的真相而发现的,这 可以称为“即心所现”的唯识。

唯识学缘起论之实质

唯识学缘起论之实质

唯识学缘起论之实质胡晓光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核心与基础,在佛教理论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了许多缘起论体系。

如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性空缘起论、分别自性缘起论、六大缘起论、真如缘起论、法界缘起论。

这些缘起论都是有各自的立论基础。

业感缘起论根于十二因缘而揭示生命相续之缘起因果关系;受用缘起论根于蕴处界三科而揭示生命存在与生命感受作用的相对相关性之缘起因果关系;性空缘起论根于法尘名相,而揭示观念逻辑之缘起因果关系;分别自性缘起论根于所知依而揭示一切法自性差别功能的整体性系统之缘起因果关系;六大缘起论根于存在基质或实体,而揭示存在的差别与同一的圆融无碍之缘起因果关系;真如缘起论根于真如心体而揭示存在的实体与生成宇宙人生之缘起因果关系;法界缘起论根于法界总相,而揭示一切法尘尘相因,互摄互融,事事无碍之缘起因果关系。

各种缘起论在论域、论题、论理、论旨、论式以及论术上,都是有所不同。

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有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确证:一是实践证实,二是逻辑证明。

缘起论本为佛教对诸法实相的揭示。

它的理论功能有二:一是破执,二是显真。

然而,能够做到这种理论功能的缘起论只有唯识学分别自性缘起论,它具备完备系统的有效体系功能。

其它缘起论或是不完整、或是不深入、或是理悖谬、或是离实际。

总之,能够把缘起义的精神贯彻到位的只有唯识学。

本文拟对唯识学的缘起论体系做一深入分析,同时对其它缘起论也做一必要的评述。

何以证明唯识学的缘起论体系完备且有效?理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性与完备性的缘起论,必须论域的法体具有整体事实存在性。

再者其相关的建构逻辑要对论题、论理、论旨、论式以及论术等理论要来给出完备的诠解。

且要据实据理皆可操作,故而可曰有效之缘起论。

与佛教缘起本义相符顺的缘起论主要有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性空缘起论和分别自性缘起论。

它们都可以从圣言量的经典中找到宗本。

然而,六大缘起论、真如缘起论以及法界缘起论则属其宗自家杜撰之说。

所论可为广博精深,然则与理则多悖谬,于实际则多脱离。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作者:魏德东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整个佛教体系中最具哲学性的学派。

唯识思想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对象理论。

唯识家从自我意识出发,含摄整个世界于意识中,认为一切对象都是识的变现,建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等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唯识所变、相分、所缘缘、三类境等命题的分析,集中阐述唯识学的对象学说,并在现代哲学的视野下,彰显其理论价值。

认识对象唯识所变唯识学的对象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有显着的不同。

在日常感觉中,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然而,在唯识家看来,认识对象不是客观的存在,而只是识的变现,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

《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作为认识对象,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法”,都不过是名言假说,都是识的变现。

“识”何以能变现出认识的对象,其根据何在?唯识家为此创立了阿赖耶识变现说。

所谓阿赖耶识,又叫种子识、藏识。

它如同植物的种子,蕴含着整个世界的基因。

当人的显在意识生起时,它提供关于万法的知识;人的一切活动,又都积淀在阿赖耶识中,丰富着它的内容。

通俗地说,阿赖耶识类似于人的经验。

一方面,经验凝聚着一切记忆,能指导人的活动;另一方面,活动又影响着经验。

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处于认识形式的第八位,又叫第八识。

唯识学对意识现象的研究与众不同,它在一般认识理论所认同的六识以外,别立第七识和第八识。

“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前五种相当于感性认识,第六种是以概念活动为特征的理性认识,它们构成认识的显在部分。

唯识学于此之外,深入到意识现象的深层,认为还存在潜在意识,这就是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

“末那识”是“自我主体”意识,它使一切认识都成为“我的认识”,从而具有个体的局限性和污染性,是“我执”发生的根源。

阿赖耶识就是蕴含万法存在依据的种子识。

作为万法种子,阿赖耶识具有变现世界的能力,是现象界的本体。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推荐下载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推荐下载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刘洙源先生略历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初能变即第八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子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生熏之别22心分四义22四心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八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识变二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心分39第八所缘40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八不缘42第八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自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无色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三性四法50种子三性分别52本识有无间断53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二能变即第七识55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自性行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行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行不共有四义70立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依根得名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自在位诸根互用74自性行相75自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色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一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十种分别87八识所具分别88八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八识具缘多少90五无心位91无心二定92料简五位92二定同别93五心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唯识学概要讲记文字版

唯识学概要讲记文字版

唯识学概要讲记文字版
唯识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种哲学学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心所构成的,而心又是无常空虚的,因此世界上的物事皆是虚妄而无实体。

下面是唯识学概要讲记的文字版:
一、唯识学派的基本概念
1. 识:认知能力的总称,包括感觉、思考、记忆等。

2. 假名:唯识学中把虚妄的事物称为假名,也就是说一切物质均是虚妄的,没有实有,只不过是级别高低之别。

3. 五蕴:唯识学中再分为色、受、想、行、识五种蕴,也就是人的生命构成要素。

4. 因缘:唯识学认为,一切物质和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于无穷无尽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二、唯识学的主要思想
1. 法界唯识:唯识学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精神构建的,世界上并没有实在的物质存在。

2. 识别唯识:唯识学派主张认知的对象都是由识所构建的,而识又是与事物相互关联的。

3. 因缘唯识:唯识学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循环所形成的,
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或永恒的。

4. 并体唯识:唯识学认为任何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各种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彼此互相依存。

三、唯识学的影响
唯识学的影响范围极广,对佛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该学派提供了丰富、系统而深入的佛教修行基础理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刘朝霞内容提要:南北朝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的思想属于广义的唯识学,影响了天台智者判教思想的形成,尤其真谛翻译的《大乘唯识论》的“别教”观念,对智者的“别教”教判影响很大。

智者基本判唯识学思想为别教有门,既殊胜于通教,又稍逊于圆教,且不同于别教空门的三论思想。

关键字:唯识古学,别教,道种智一、唯识古学概况及对天台智者的影响唯识学经典和无著世亲兄弟的思想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汉地,形成了地论学派与摄论学派,其思想有别于慈恩系唯识学。

吕澂以“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分别指称真谛学说与玄奘学说[1],本文的“唯识古学”则包括南北朝时期的地论学派北道、南道和摄论学派。

↗北道:菩提流支开创↗地论学派——唯识古学——↘南道:勒那摩提开创↘摄论学派:真谛开创古学各家的开创者都是来自西土的高僧,翻译经典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的学说随着经典的翻译、讲说而传布开来,而且,各家的立说,一般也是围绕一部或几部经典展开的。

其中,菩提流支的译籍主要有《十地经论》、《深密解脱经》、《入楞伽经》、《大宝积经论》、《金刚般若论》、《无量寿论》、《大乘唯识论》[2]等,以上诸论并属世亲所作,又译有提婆菩萨造《百字论》、《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等论。

译籍共39部,129卷。

勒那摩提[3]译籍有《法华经论》、《十地经论》、《宝性论》等二十余卷。

真谛的翻译最为宏富,以下是与玄奘所译经典的一个简单对照:真谛译玄奘译《解节经》(相当于奘译序与《胜义谛相品》)《解深密经》无著《摄大乘论》本同名世亲《〈摄大乘论〉释》同名《〈摄大乘论〉无性释》同名《十七地论》(相当于奘译《师地论·本地分》)《瑜伽师地论》《大乘唯识论》《唯识二十论》《无相思尘论》《观所缘缘论》《中边分别论》《辨中边论》《转识论》《唯识三十论》《三无性论》(相当于奘译《显扬论·成无性品》)《显扬圣教论》《决定藏论》(相当于玄奘译《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之“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真谛法师的译著除上列可与玄奘法师对应的诸经论外,尚有多种重要的大小乘经、论及传记。

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_1

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_1

---------------------------------------------------------------最新资料推荐------------------------------------------------------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有关三类境的几个问题傅新毅三类境颂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字,却是奘传唯识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

清末民初,法相唯识之学复振于中夏,于时曾有多次大规模的学理论争,涉及到法相与唯识分宗之争、唯识古今学之辨乃至《起信》真伪之争等重大课题,至今尚为学者津津乐道,唯有相见同别种之争,时人大多或无暇或不屑顾及,似乎这仅是一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纠缠于此纯属无谓。

而三类境颂实质上就是相见同别种问题的扩展,自然也就问津者寥寥了。

稍有论及者,亦只是以《宗镜录》化约乃至曲解了的说法为依据,远未能作细致的辨析与追根溯源的检讨。

唯识学理繁博精严,最忌时尚儱侗颟顸之谈,若没有一个个虽小然足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问题,时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大问题大约也就只剩下漫画式的图解乃至根本不着边际了,更何况三类境的分判牵涉到有相唯识的最终理论定位,其中又多有疑难之处,实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其中的三个问题,以窥其一斑。

一、三类境颂是否出自玄奘一般认为,玄奘在传承护法一系的唯识今学时,对其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的两大贡1 / 3献:一是分别变带与挟带,二是三类境颂的提出。

前者在《述记》中曾有明确记载,出自玄奘在留印时为论破正量部学者般若毱多而撰作之《制恶见论》,是应无疑;后者就现有文献言最早出现于窥基所撰之《掌中枢要》、《义林章》中,然皆未明言作者,至慧沼《了义灯》中方指为三藏法师玄奘作,后世学者虽多承此说,然亦有异议者,如日本南寺传(元兴寺传)系的护命在《大乘法相研神章》中即谓《枢要》上卷慈恩法师作颂曰云云。

实际上,纯粹从文献的角度,我们已无法确凿无疑地断定,三类境颂出自玄奘,因而一个可能的取径,在于义理的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胡晓光佛法以缘起论为思想理论基础,而缘起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从“四缘”义展开引申的。

缘起论是佛法的特质,是佛法区别于一切外道异执的根本标志。

它是佛法的诸法实相观,在佛法中是最胜义。

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云:“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

”作为最胜说的缘起论,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则,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质,佛法就是以此作为立说大本。

如《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云:“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又如《了本生死经》云:“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

”又如《佛说稻竿经》云:“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

”佛在世时,有人问佛依何说法,佛陀回答:“我说缘起”、“论因说因”。

佛陀所说法不离缘起义。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给缘起下过定义,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有与无属缘起义,生与灭属缘生义。

缘起义约因说,缘生义约果说。

缘起与缘生理同而角度有异。

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对缘起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概括,云:“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一书中对缘起的定义也有十分精辟的阐释:“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

‘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

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

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系。

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

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结论。

”我认为缘起论所讲的就是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性,是对实体存在论的否定。

在某种意义上说,缘起论就是关系网络存在论。

缘起是法的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性空与无我。

实相就是真实法相,法相即诸法之相状、义相、体相也。

《阿毗昙心论》云:“能知诸法自相、共相名为佛。

”佛法以缘起为宗,以实相为本,特别是大乘佛法是以开演诸法缘起实相宗本为唯一妙趣。

大乘佛法认为众生由于执迷二边、生灭断常之见,而作无明业,故有生死流转,不知有离二边的缘起中道存在,为此因缘佛出现于世,广开缘起中道实相法门,显示微妙真理,令众生得以悟入佛之知见。

佛之知见是大智慧,由此可破无明异执边见。

解脱生死以正见为因。

《妙法莲华经》对此义有详细说明,经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勘梵藏本,最后“十如是”段云:“如来所知法,唯有如来能相互说,此一切法唯彼自知。

所谓诸法是何?诸法如何?诸法何似?法相是何?法性如何?此等诸法是何、如何、何似、何相、何性,一切能知。

”此以五门分合而说,无“十如是”句。

晋本及论牒文均同,此译句是以《大智度论》卷三十二说意改文。

)又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佛法就是以智慧破无明,以真理驳谬误,以诸法缘起实相道理为善巧方便来尽除一切异执戏论,这就是一大事因缘的所在。

众生执迷不过两边,开示中道能破两边之执,如《大智度论》卷四三云:“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

”《中观论·观因缘品》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中道就是缘起实相。

佛陀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中云:“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在佛教中,大小乘各宗都有各自对缘起论的一套解释,其观点与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则在于对缘起法与缘生法具体内容“四缘”的分析理解上。

缘起法与缘生法的方法论,在印度佛教中,有三大派“四缘”观。

一是一切有部派,也称善说因部派,二是般若中观派,三是瑜伽唯识派。

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这种观点明显地偏离了缘起论的基本法则。

所以般若中观派对一切有部派的缘起观进行了彻底批判与否定。

般若中观派虽然讲缘起真谛彻底究竟,但是它以破为立的方法,则使人无所适从,且易误落断见,成恶取空者。

为此瑜伽唯识派在方法上建立表诠,对一切法的根本依做了详细的解释,提出了阿赖耶识缘起论。

它是对十二有支的补充与拓展,使缘起论及四缘法义都纳入到唯识学的范畴中,这是极善巧且又契佛本怀的缘起论。

唯识学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唯识义,二是法相义。

唯识学诠缘起义,而法相学则诠缘生义,从而圆满阐释了缘起法。

在解释唯识学“四缘”义之前,先将一切有部与中观学的“四缘”义做一下引述。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云:“缘有四种,谓因、等无间、所缘、增上缘。

除能作,余五因名因缘;过去、现在心心所法,除阿罗汉最后心等,名等无间缘;一切法名所缘缘;能作因性名增上缘。

”又《阿毗达磨俱舍论颂疏》云:“说有四种缘者,说谓契经中,说有四缘性,谓因缘性、等无间缘性、所缘缘性、增上缘性。

言因缘者,因即是缘,持业释也。

等无间者,前后心心所,体各一故,名之为等,如心心所中,受体是一,余想等亦尔。

故论云:谓无少受无间生多,或复从多无间生少,想等亦尔。

于自类中,无非等义。

又解,前心心所齐等,与后心心所为缘,非是前受生后受、前想生后想,自类中等也。

又解,后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为缘。

故此等字,通缘及果。

言无间者,前心心所,生后心心所,中间无有余心间隔,名为无间。

故此无间,通缘及果。

或等无间即缘,是持业释也;或等无间之缘,是依主释。

所缘缘者,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

所缘即缘,持业释也。

增上缘者,增上即缘,是持业释也。

”又《俱舍论·分别根品》云:“如契经中说四缘性,谓因缘性、等无间缘性、所缘缘性、增上缘性,此中性者,是缘种类。

”如上引文是一切有部的“四缘”义解释,下面我们继续引述中观学对“四缘”义的解释。

《大智度论》卷三二云:“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所谓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因缘者,相应因、共生因、自种因、遍因、报因,是五因名为因缘。

复次,一切有为法,亦名因缘。

次第缘者,除阿罗汉过去、现在、末后心心数法,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能与次第,是名次第缘。

缘缘、增上缘者,一切法。

复次,菩萨欲知四缘自相、共相,当学般若波罗蜜。

问曰:如般若波罗蜜中,四缘皆不可得。

所以者何?若因中先有果,是事不然,因中先无亦不然。

若先有则无因,若先无,以何为因?若先无而有者,亦可从无因而生。

复次,见果从因生,故名为因。

若先无果,云何名因?复次,若果从因生,果则属因,因不自在,更属余因,若因不自在者,云何言果但从此因生?如是种种,则知无因缘。

又过去心心数法都灭,无所能作,云何能为次第缘?现在有心则无次第,若与未来欲生心次第者,未来则未有,云何与次第?如是等则无次第缘。

如一切法无相无缘,云何言缘缘?若一切法无所属,无所依,皆平等,云何言增上缘?如是四缘不可得,云何说欲知四缘当学般若波罗蜜?答曰:汝不知般若波罗蜜相,以是故说般若波罗蜜中四缘皆不可得。

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所舍、无所破,毕竟清净,无诸戏论。

如佛说有四缘,但以少智之人著于四缘而生邪论,为破著故,说言诸法实空无所破。

如心法从内外处因缘和合生,是心如幻,如梦虚诳,无有定性。

心数法亦如是,是心共生心数法,所谓受、想、思等,是心数法同相、同缘故,名为相应。

心以心数法相应为因,心数法以心相应为因,是名相应因。

相应因者,譬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

共生因者,一切有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譬如兄弟同生故互相成济。

自种因者,过去善种,现在、未来善法因;过去现在善种,未来善法因;不善无记亦如是。

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种因。

遍因者,苦谛、集谛所断结使,一切垢法因,是名遍因。

报因者,行业因缘故,得善恶果报,是为报因。

是五因名为因缘。

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名为次第缘。

心心数法缘尘故生,是名缘缘。

诸法生时不相障碍,是为无障。

复次,心心数法从四缘生;无想、灭尽定从三缘生,除缘缘;诸余心不相应诸行及色从二缘生,除次第缘、缘缘;有为法性羸故,无有从一缘生。

报生心心数法从五因生,不隐没无记,非垢法故,除遍因。

诸烦恼亦从五因生,除报因。

何以故?诸烦恼是隐没,报是不隐没,故除报因。

报生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从四因生,色非心心数法故,除相应因;不隐没无记法故,除遍因。

染污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亦从四因生,非心心数法故,除相应因;垢故,除报因。

诸余心心数法,除初无漏心,皆从四因生,除报因、遍因。

所以者何?非无记故,除报因;非垢故,除遍因。

诸余不相应法,所谓色心不相应诸行,若有自种因则从三因生,除相应因、报因、遍因;若无自种因则从二因生,共生因、无障因。

初无漏心心数法从三因生,相应因、共生因、无障因。

是初无漏心中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从二因生,共生因、无障因。

无有法从一因生。

若六因生,是名四缘。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四缘,心无所著,虽分别是法,而知其空,皆如幻化。

幻化中虽有种种别异,智者观之知无有实,但诳于眼,为分别知。

凡夫人法皆是颠倒虚诳,而无有实,故有四缘,如是云何为实?贤圣法因从凡夫法生,故亦是不实,如先十八空中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