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略述唯识含义马友生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
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
”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
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
”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
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
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
《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
”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
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
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
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
”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
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胡晓光(四)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唯识学的认知原理就是转识成智的成佛之道。
这个原理的实在意义在于澄明了认识的终极指向性的如实性,心识本性的实然之理,也就是存在的本质。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
在凡夫心态上的认知活动无法达到对主体自身认识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认识意识深层结构、功能原理。
我认为唯识学在认识论上有两大贡献,一是对识与根认知差别的划分,二是有效性方法论的构建。
认识是一种了别过程,它不同于生理主义的根身领纳之受。
虽然认识的启动有赖于主体与客体相关性,但是形成认识则实属于心识内在之活动,唯识学所谓的“转变差别”是也,也就是内在信息自我加工过程。
人的认识不能直接面对客体,因为认识只是识的分别变之活动。
认识的活动是意向性构造活动,不能把认识还原成单纯的生理实在。
佛学立十八界,就是区别根、尘、识的起源(种子)不同,识的功能是了别。
一切功能作用取决于存在的结构组织。
主体八识结构的描述是唯识学展示了别学的所知依。
所谓所知依就是认识的对象,同时又是认识者本身。
世间哲学认识论无法克服二元论的认知方式,原因是他们没有发现主体心识的深层结构,不知有八识系统存在,所以把自识所变之境当成外在实有客体。
只有唯识学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提出唯识无境义。
唯识学的认识论转依过程分两步,一是六七识的因位转,二是五八识的果位转。
在唯识学中,了别作用最强是第六识,所以说认识了解第六识的性质、功能及其结构是学习唯识的关键。
六识以七识为根,是思维意识。
它所缘之法是法尘。
法尘就是符号存在,它可以将一切法符号化。
这种符号化的功能是六识所有。
六识“所缘缘”所虑所托,皆不离自体,是分别变之境。
我们可以这样说,唯识学有两大唯识义,一是六识唯识义,二是八识唯识义。
六识的唯识义主要解决认知问题,八识唯识义主要解决认知根源问题。
在这里我不想多讲唯识学认识论之细节,仅是将所缘缘之认识论的意蕴略陈点滴,如能引起读者兴趣则是笔者所望。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略论_识_与_智_的区别_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
唯识学是有特殊性的,它是“结论后之研究”。
它是有坚定的立场与确定的目的性的,并且是有固定的给予前提与原则的。
唯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心识功能及其所显现的现象境界的彻底的超越之道。
唯识学的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是依据圣教量而施设的。
这个目的性与立场是唯识学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
由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以及目的性与立场而形成的教相理论与实践方法就是唯识学的基本内涵。
唯识学的理论旨趣与实践目的就是“破妄证真”与“转识成智”。
由此,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最极了义圆满的教法,是出世间上上乘之道,与世间及二乘有本质区别。
所以,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不共的殊胜殊胜语。
我们若依据唯识学的这种立场与观点来看待世间哲学理论自然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世间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世间法,是经由凡夫的心识之虚妄分别计度所构建,是属“识”化的名、义、分别之境,当体无实自性,是属于非量范畴。
此正是唯识学的转依所要对治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基于唯识学的基本原理和世间哲学的普遍性的本质(类性),作一比较之分析,从而澄清这个问题的原委与实质。
一、唯识学对“识”与“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规定唯识学是属于“结论后之研究”,也就是说,唯识学的研究是依据圣言量而进行演绎与理解的。
对于唯识学而言,唯识学是典型的公理式的推理与论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不是一种外在的“知识”论。
它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
在对于知识本性的问题上,唯识学是彻底的否定知识,它是以超越知识性而达到智慧性的。
“识”与“智”的区别性特质在于:“识”属于“分别”性质,“智”是属于“无分别”性质;“识”是有相的,“智”是无相的;“识”是有所得的,“智”是无所得的;“识”是有漏有染的,“智”是无漏无染的;“识”的结构与功能是基于二元性存在结构建立的,“智”的结构与功能则是基于超二元存在结构建立的;“识”是染依他起自性,它所执境为遍计所执自性,“智”是净依他起自性,它所缘境是自觉法性,即是圆成实自性。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绪论一.外境模型二.研究方法三.融通科学四.超越模型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61.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1.1.僵化封闭的模型1.1.1.僵化封闭的模型1.1.2.对僵化封闭模型的质疑1.1.2.1.僵化封闭是建模目的和方法决定的1.1.2.2.僵化封闭是通过三种机制形成的1.2.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 91.2.1.不完备的外境模型1.2.2.不封闭的外境模型1.2.3.不僵化的外境模型1.2.4.允许矛盾的外境模型1.3.为什么要选择生活外境模型 111.3.1.外境的生活性1.3.2.生活外境模型举例2.外境模型的比较(二)——按质料分类 13 2.1.实体模型 132.2.唯事件模型 142.2.1.对实体模型的质疑2.2.2.唯事件模型2.2.3.时空的唯事件解释2.2.3.1.时空概念的唯事件解释2.2.3.2.事件之间关系为什么符合时空约束条件2.2.3.3.常人时空概念的产生过程2.2.4.因果箭头的唯事件解释2.2.5.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2.2.5.1.静态参考点的相对性2.2.5.2.动态参照系的相对性2.2.5.3.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2.3.关系模型 212.3.1.相对唯事件模型2.3.1.1.定量关系的解释2.3.1.2.伪时空结构2.3.1.3.维度解释2.3.1.4.如环无端性2.3.1.5.结构关系的相对性2.3.2.拓扑模型2.3.2.1.标准拓扑模型2.3.2.2.一般拓扑模型2.3.3.信息模型2.3.3.1.拓扑模型的抽象描述2.3.3.2.关系矩阵和模糊信息模型2.3.3.3.信息物理理论2.4.本体-分别模型 282.5.恍惚杳冥模型 293.外境模型的比较(三)——按基本特征分类 30 3.1.按还原论到整体论分类 303.1.1.还原论模型和伪整体论模型3.1.2.相对整体模型3.1.3.超联接整体模型3.1.4.同源整体模型3.2.按无限性强弱分类 323.2.1.无限模型3.2.1.1.无限模型3.2.1.2.对无限模型的质疑3.2.2.弱无限模型3.2.3.整体有限模型3.2.3.1.整体有限模型3.2.3.2.整体有限模型实例3.2.3.3.潜无限模型3.3.按割裂性分类 353.3.1.割裂性模型3.3.2.超越割裂性的模型4.外境模型的比较(四)——按结构分类 35 4.1.按一体化与否分类 364.1.1.光滑连续模型4.1.2.一体化模型4.1.3.组织化模型4.1.3.1.构件化原则4.1.3.2.层次化原则4.1.3.3.动态管理原则4.1.3.4.组织化模型的图景4.1.3.5.组织化模型和其它模型的关系4.2.按有无统一外境分类 384.2.1.唯一世界的模型4.2.2.多宇宙模型4.2.3.平行世界模型4.2.3.多外境模型4.2.3.1.多外境模型4.2.3.2.外境与世界的关系4.2.3.3.多外境模型和组织化模型4.2.3.4.多外境的世界5.外境模型的比较(五)——按主客关系分类 42 5.1.唯客无主模型 425.2.主客二元模型5.2.1.主客分离模型5.2.2.主客感应模型5.2.3.主客感应加多外境模型5.3.唯主无客模型 435.3.1.基本唯主无客模型5.3.2.对心识做物化解释的唯主无客模型5.3.3.唯识模型5.4.唯主无客的本体-分别模型和恍惚杳冥模型 45 5.5.为什么选择唯识模型 466.唯识无境模型分类 476.1.识体模型 476.1.1.八识说6.1.2.八识的识体解释6.1.3.心所有法6.1.4.相见二分6.1.5.众生世间6.1.6.种子说6.2.心念模型 506.2.1.意识的心念结构解释6.2.2.八识唯了别心念6.2.3.一念三千6.3.真空妙有模型 526.3.1.性相不二6.3.2.证自证分6.3.3.如来藏说6.3.4.无众生相性说6.3.5.有为无为不二6.3.6.非有非无6.3.7.超越言说6.4.唯识与中观的统一 56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绪论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经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
唯识与现代科学
唯识与现代科学
唯识是一种佛教哲学,其理论基础是“刹那三昧”,即一刻一刻地变化的世界中,所有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和条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这种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科学的观点相近或相容。
首先,在唯识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本质。
这与现代科学研究中的系统思维和网络科学的观点相似,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连接和相互作用的。
其次,唯识强调“因缘和果报”,即每个事件和现象都是由它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
现代科学也研究因果关系,例如多元回归分析和因果推断方法等。
另外,唯识与现代科学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变化和演化中,没有永恒永久的稳定状态。
这也与现代科学中的进化论观点相似。
总之,唯识与现代科学在一些方面有着相似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这表明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胡晓光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唯识义者,就是阐述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存在观;所谓法相义者,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
在理论上,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反之亦然。
唯识学认为,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无容”的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令人生起净信,并且具有可实践性。
在唯识学看来,一切世间学没有了达真实,所以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存在论;同时一切世间学既然没有对真实的认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真实的认识论。
世间学的这种虚妄性,是由遍计所执性造成。
所谓遍计所执性者,就是指主体心识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执取为实,安立名言。
这种认知功能是于情而生的,是情有理无的。
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讲,遍计所执性是一种知性化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它是能取与所取的分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化。
唯识学认为,只有以真实的存在为所观境,才能形成真实的认识。
唯识学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时,是先破遣外执,成立唯识义。
所谓唯识者,就是讲识外无境,唯有内识。
即一切法离识无体,一切法唯识所现。
唯识学认为我人所观一切法皆不离识,是识所转变,并无有识外之物可被认识。
唯识者,就是唯能无所。
“唯识无境”之命题确定了唯识学的所观境。
在唯识无境这个存在论的前提下,对识的性相进行如实观就是法相学了。
法相学是诠释五法三自性为内容的。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所谓三自性者,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法相学顾名思义就是诸法实相学。
在法相学看来,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真如,这个真如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由正智(菩提)所觉知。
世间学说,是依虚妄分别之识来缘名相,并妄执为实有。
法相学认为,只要破遣了名相分别,就可契入正智与真如之界。
名相分别为遍计所执性所摄,正智与真如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摄。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前言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诸法的缘起,就是说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所以说,这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和合。
于是唯识学者用自己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说明,即客观的境是不能离我们的识而独存的。
也就是说虽然境是不实的,而我们的心识也是无常之法,无形无相,剎那生灭,而且要待条件才能生起活动,来呼应龙树的「缘起性空」。
唯识学派的理论中,心识是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相对于心识的外在客体,其实并不具有独立自存的性格,境相乃是依于心识而存在而为所知的对象,在瑜珈行者的禅修经验中发现,所谓的「客体」、「外境」,它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在甚深的禅定之中,禅修者发觉,甚至连天地浩大看似永恒的东西,也是依于心识而存在,以心识唯万法源起之枢纽。
诸法透过心、意、识去产生「对象底认识」底认识。
首先由六根所缘取客体「相分」(「认识对象」所取之致知手段),随之带起能缘取主体「见分」(「认识者」能取之致知手段),而有对「认识本身」的显现「自证分」(「对象底认识」作为致知手段之结果),当「对象底认识」的「体」,产生自己认识自己之功能、作用时,则是「证自证分」,即「对象底认识」底认识「用」的显现。
诸法产生的起因,为所有心识活动的显现,唯识学用种子概念说明之,以种子摄藏在第八识阿赖耶的识知中,故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
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
换句话说,佛教虽非所谓因果宿命论,但强调诸法皆是依因待缘而呈显,因此,我们现在的受报和共业,就是原来颠倒妄想起惑造作,所熏习的染污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的现行。
种子与现行互为因果展转相续,依此遍计执熏习而成生灭杂染的阿赖耶识,就是有情生命的受报载体,故唯识学提出三性主张,说明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
以明了「万法唯识」依因待缘生起,反复闻思修习如实知见,正闻熏习使解性赖耶开始活动。
无漏种子之力渐增,待至遍计执的种子尽离染污性,依他起而达至「转识成智」,也就是空人我法二执,以此二空即显证圆成实。
唯识论的基本观念
唯识论的基本观念1.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 - 唯识论。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挺高深的,其实它讲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关心的事儿: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整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 说到唯识论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万法唯识"。
这话听着玄乎,其实特别接地气,就像是在说: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世界,就跟看电影似的,都是咱们的心识在放映呢!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吗?不不不,那都是你的心在给你放电影啦!3. 唯识论说我们有八个识,就像是一个大公司里的八个部门。
阿赖耶识就是总经理,掌管着整个公司的大事;末那识就像是副总,整天盯着老板的脸色,特别在意自我;前六识就是各个部门的小职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特别形象?4. 要说这阿赖耶识啊,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就像是个超级大仓库,把我们所有的经历、想法都存在里面。
你说你忘记的事情去哪儿了?都在这里头躺着呢!就像是把所有东西都扔进了储物柜,需要的时候就蹦出来。
5. 末那识可有意思了,整天就想着"我我我",就像个自恋狂一样。
它总觉得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强调"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说白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我意识,可劲儿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6. 前六识就更好玩了,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是六个小助手,天天在外面跑来跑去,收集各种信息。
眼睛看到漂亮的东西就走不动道了,耳朵听到八卦就竖起来了,这些都是它们的日常工作。
7. 唯识论还说所有的现象都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听着复杂,其实就像看电影:遍计所执性就是你看电影时以为里面的故事是真的;依他起性就是明白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圆成实性就是彻底看透了,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戏。
8. 说到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个道理可有意思了。
就像是种菜一样,你种下去的是什么种子,长出来的就是什么菜。
你天天想着吃火锅,那你的心识里就会存下"火锅种子",下次一饿就想着去吃火锅。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
一,唯识学简介
唯识学(Epistemology)是对认识论的总称,探讨认知或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它是哲学的
一个分支,涉及诸多问题,包括认知客观真实性的证明、知识的历史及其他因素。
唯识学
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它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体验,认识自己的心智,助人们
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二,唯识学的五个重点
1、认知实在论:它探讨我们能够获知什么是真实的知识,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它
强调一般地使用经过观察和发现的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一般地推断的可能性。
2、认识论的客观性:它强调,在这个范畴的思维过程中,客观知识的获得是以独立于任
何主观主观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及客观世界的实体是确定的,不随观察者的心理状态的
变化而变化。
3、知识来源和本质:唯识学注重知识的本质,关注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来自何种
源头和质量,也就是知识主题、真实性、概念形式、正确性等。
4、历史和文化对唯识学的影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会对知识的理解甚至生成有很大影响,它们也会影响更深层次的唯识学问题,比如人们何以获知真实性,及其获知真实性的动因。
5、正确性和认知质量:唯识学不仅关注知识的本质,还关注知识的质量。
它认为,知识
有其正确性,它将有助于理解和接受证据,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唯识学也考虑了
一些外部的认知质量,比如历史和文化背景等,以此来影响认知质量。
三,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识学所涉及的五个重点构成了它诸多研究主题的基础,是对认知过程
的一个系统考察。
从而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真知、如何获得真知等认知问题。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胡晓光“在”与“知”是哲学的主题,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对“在”与“知”的反思追问,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
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
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它同科学一样直接指向存在。
其实这个存在,只是一个“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
这种最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体主义哲学,当然还是一种外在实体主义。
由于人的思维意识的深入与进步,因而产生了反思意向,这时便产生了反思理性的认识论哲学。
这时“在”被“概念化”以思维的存在而被反思追问,人们认识到“在”与“知”是有同构,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
随着“知”与“在”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问题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语言”,因为所知一切包括“在”与“知”的问题都可以用语言表达,且又与语言系统有同构性。
所以又有了“语言”是“在”与“知”的家之论点。
这便产生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即语言哲学。
语言是意义与知识的载体,又是其本身,面向“语言”就是直观“事物本身”。
佛教唯识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问题与哲学反思内容。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便会认识到唯识学包涵了“存在”“认知”与“语言”的全部系统问题。
从这三个哲学系统去观析唯识学却会归纳出一整套唯识学观念体系来。
然而若从唯识学的自身结构着眼,唯识学则又有一整套自洽且又圆满的体系。
唯识学不同于哲学在于其有现实性与实践性,在“在”“知”“言”上是有同构性的。
哲学是立基于抽象思维,以思维逻辑方法处理观念。
所以哲学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性的可实践性。
哲学存在于“可能世界”里。
尚不具备必然性。
而唯识学则是立基于“亲在”,是以直接的实践性为意向,是以彻底转换“存在”“认知”“语言”的虚妄性,成就真实性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我们以纯思的方式来考量唯识学关于“在”与“知”的认识成果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研究分析,从而探明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以现代物质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它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实证哲学思想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现实实践,提出了以“自然在形而上之物质三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唯识三性哲学主张“实在论”,认为实在是构成一切思想事物的基本要素,具有“物质三性”,即物质、精神、意义三性。
“物质”是实在的客观实体,它的特点是事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它构成了客观实体和事实发展的根源。
“精神”是实在的主体,它的特点是意识本质的自主性和完整性,它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活动力。
“意义”是实在的内容,它的特点是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和积极反思,它构成了人对现实生活和对客观实体的理解和认识。
唯识三性哲学提出,实在是由物质三性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客观世界和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唯识三性哲学中,物质三性被认为是唯物论、历史论和唯心论之间的矛盾统一,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它表明,客观物质、精神生命和意义价值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实在的基本根源。
因此,唯识三性哲学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物质三性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统一,这就是实践活动的真正动力。
它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点去认识实践活动,以实践的方式努力开辟实践的道路,以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研究实践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唯识三性哲学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去解析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本质,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物质三性的作用,努力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广大百姓幸福安康的目标,才能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综上所述,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在论”,它从物质论出发,阐述了“物质三性”的本质,指出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统一是实践的真正动力,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念,有效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百姓幸福安康为目标,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唯识学的真实观(下)
唯识学的真实观(下)
胡晓光
(下)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有自相与共相,所以与之相应也就有尽所有性智和如所有性智。
这二智实际上就是出世间法的现量与比量。
唯识学认为出世间法的现量与比量和世间现量与比量是完全不同的。
世间之现比二量是颠倒的和分离的,而出世间法的现比二量是正等和不即不离的。
在唯识中,一切法自相,就是一切法相的差别自体;一切法共相,就是一切法性的平等理体。
自相是一切之一,共相是一之一切。
唯识学所讲的正智,就是悟万法不离一理,明一理不遗万法。
这也就是唯识和法相的差别之处。
唯识唯证一心之理,法相妙观万法之实相。
法相学是尽所有性智学,唯识学是如所有性智学。
尽智是比量,如智是现量。
世间之自相是现量觉,共相是比量知,出世间法则可以说正
与之相反,同时又别有不可思议的意趣在。
从如上之散论,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真实观是独特的,是不可与世间学说同日而语的。
唯识学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因为存在论、认识论都与它们不同,更主要的是价值取向不同。
从唯识学维度看一切世间学说的真实量果,都不过是于情见之识心而生的虚妄分别的遍计所执性而已,与诸法真实无从相契。
唯有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才能契入真实,实践法相与唯识的智观,才能最终亲证诸法真实。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作者:yangxiny…文章来源:缘起点击数:777 更新时间:2007-9-28 22:25:26过渡理论前言在正式解释唯识模型之前先介绍从生活世界模型和现实世界模型到唯识模型的过渡形态。
唯识模型和前面各种模型都有本质的不同,前面的各种模型都是主客分离的,而唯识模型是唯主无客的。
从主客分离到唯主无客,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渡。
过渡理论的基本情况是这样,各种非唯识理论按照三条线索推进形成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多世界理论→复合空间理论平滑世界理论→世界的底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僵化世界理论→生活世界理论→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说只有一个世界;多世界理论说存在多个并行的世界;复合空间理论说不仅存在其它平行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本身也是无数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
平滑世界理论说世界只是科学规律所描述的这样,世界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世界的底层和深层结构理论说在这个空间之外还有很多结构在支持着世界的运行,如果没有那些结构世界也不会这样存在;实相幻相理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另一些实相产生的幻相。
僵化世界理论说世界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生活世界模型说世界不那么僵化,可以有突破规律的现象;主客感应模型说这个不那么僵化的世界可以受意识影响而变化。
细说起来,实相幻相理论分为两层。
实相变现幻相理论和深层结构理论很接近,深层结构理论说有一些深层结构支持着物质世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说有一些实相变现出幻相,实相类似于深层结构,物质世界是幻相。
知觉幻相理论说,只有实相向感官传输信息,物质世界仅仅存在于知觉中。
主客感应理论也分为两层,基本的主客感应思想是认为意识和环境之间存在感应,这种感应也有一定规律,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某种目的。
在气功、道家和西方新时代运动中都有这类思想。
另一层主客感应是轮回观念和三世因果,可以理解为把感应的主体和时间都进行了扩展的主客感应理论。
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构成了过渡到唯识学的撑平台,细分平台则有复合空间、实相变现幻相、实相知觉为幻相、主客感应、三世因果等五种理论。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以虚妄分别为中心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以虚妄分别为中心
张志强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1999(000)000
【摘要】本文以“虚妄分别”问题为中心,集中探讨了唯识学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学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而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无”的观点,主张“唯计无义”的唯识说,同时以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立地位;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二取”,成为缘所生的“二分”,“分别”由“计执”变而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以一定的实在性。
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学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13页(P116-128)
【作者】张志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识变问题 [J], 张利文
2.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J], 刘朝霞
3.略论东汉经学研究中的今古学观念 [J], 李树军
4.唯识学对我执之遮破——以《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 [J], 高明
5.唯识学与现象学的六个理论分野 [J], 章启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序论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经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
这一方法很有效,我们发现和直观经验本身符合得越好的说法往往越能更好的解释经典的意思,而搀杂了常人猜测的说法则往往有解释不通之处。
但在讨论六识之外的一切时我们无法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感觉之外的一切我们没有直观经验。
此时又该如何探讨呢?需要先对研究方法进行一番讨论。
一.黑箱建模我们都承认,感觉信息是存在的,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需要解释。
它们肯定来自意识之外,外界一定有什么东西能造成这样的感觉信息,不会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东西又是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
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二.假设检验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
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
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作者:yangxiny…文章来源:缘起点击数:777 更新时间:2007-9-28 22:25:26过渡理论前言在正式解释唯识模型之前先介绍从生活世界模型和现实世界模型到唯识模型的过渡形态。
唯识模型和前面各种模型都有本质的不同,前面的各种模型都是主客分离的,而唯识模型是唯主无客的。
从主客分离到唯主无客,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渡。
过渡理论的基本情况是这样,各种非唯识理论按照三条线索推进形成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多世界理论→复合空间理论平滑世界理论→世界的底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僵化世界理论→生活世界理论→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说只有一个世界;多世界理论说存在多个并行的世界;复合空间理论说不仅存在其它平行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本身也是无数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
平滑世界理论说世界只是科学规律所描述的这样,世界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世界的底层和深层结构理论说在这个空间之外还有很多结构在支持着世界的运行,如果没有那些结构世界也不会这样存在;实相幻相理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另一些实相产生的幻相。
僵化世界理论说世界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生活世界模型说世界不那么僵化,可以有突破规律的现象;主客感应模型说这个不那么僵化的世界可以受意识影响而变化。
细说起来,实相幻相理论分为两层。
实相变现幻相理论和深层结构理论很接近,深层结构理论说有一些深层结构支持着物质世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说有一些实相变现出幻相,实相类似于深层结构,物质世界是幻相。
知觉幻相理论说,只有实相向感官传输信息,物质世界仅仅存在于知觉中。
主客感应理论也分为两层,基本的主客感应思想是认为意识和环境之间存在感应,这种感应也有一定规律,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某种目的。
在气功、道家和西方新时代运动中都有这类思想。
另一层主客感应是轮回观念和三世因果,可以理解为把感应的主体和时间都进行了扩展的主客感应理论。
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构成了过渡到唯识学的撑平台,细分平台则有复合空间、实相变现幻相、实相知觉为幻相、主客感应、三世因果等五种理论。
其中的关键是主客感应现象,以此为中心吸收其它思想就形成了唯识学。
主客感应理论 + 复合空间理论→个人世界理论→心识变现外境理论因果轮回理论 + 实相变现幻相理论→业力理论→阿赖耶识和种子理论心识变现外境理论 + 阿赖耶识和种子理论 = 唯识学把主客感应现象和复合空间理论结合产生个人世界理论,个人世界理论对直接的主客感应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道家和唐望体系中都有个人世界模型的内容,认为没有统一的外境,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人化的世界里,只不过由于众多个人世界之间相互感应而表现同步,看起来好象有统一的世界。
而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世界也会打破同步。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主客感应的问题,比各种存在统一世界的理论更合理。
个人世界对应于各个众生心识各自变现外境,相互独立而相互感应的理论。
再向前走一步,个人世界又是什么呢?应该是心识变现出个人世界,这就是唯识理论了。
因果轮回理论也属于主客感应的范畴。
为了解释三世因果轮回,必须解释过去的行为怎样影响到现在,于是提出业力理论。
过去乃至前生意识活动留下的业力在影响现在的环境。
业力与世界的关系相当于深层结构与表层世界的关系,或实相与幻相的关系。
业力理论把三世因果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结合起来了。
业力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平台,佛教对很多现象都用业力解释。
但如果追问业力为什么和主体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则发现这个平台还有漏洞。
一般的业力仍然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业力则属于是这世界之外的一个更大的统一世界。
但这样难以解释业力和主体的相关性。
更合理的是认为业力就是主体的一部分,是深层心识记录的。
但这样一来就不是业力理论,而是阿赖耶识和种子理论了。
心识变现外境理论 + 阿赖耶识理论 + 实相知觉为幻相理论→有外境的唯识学阿赖耶识理论 + 实相知觉为幻相理论→无外境的唯识学→个人世界解释成种子聚合状态完整的唯识学包括心识变现外境和心识摄藏种子两部分内容,但二者的关系在唯识学中并没有解释。
吸收知觉幻相理论的思想,可以说外境是心识根据业力或种子信息建构的知觉模型,模型既有外部信息也有建构过程的创造。
但到这里仍然有两种解释。
如果认为有一个独立的心识接收种子信息建构外境,意识再感知这个外境,这是有外境唯识学。
如果认为没有独立变现外境的心识,阿赖耶识直接向意识发送信息,则是无外境唯识学。
无外境唯识学不排除可以有一些类似外境的结构向意识传输信息,但这结构不是独立的心识,只是种子的某种聚合状态。
这样也可以解释心识如何变现个人世界。
过渡理论平台1.复合空间理论1.1.复合空间理论从平行世界理论再向前走一步就是复合空间理论。
平行世界理论说存在不同空间,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各空间中的情况都不相同,因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复合空间理论则是说,有一些平行空间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因而其中的情况是非常近似的。
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单一空间,而是由很多相似的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形成的。
就象一叠纸叠在一起,从远处看象是一张纸,细看是分开一张一张的。
每张纸上画着相似的图案,并且对好,一张纸完了接上另一张,这样图形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不会中断。
这就是复合空间理论对世界的解释。
复合空间理论和多世界理论不同。
多世界理论是说有不同的空间,而且不同空间的事物都是不同的。
而复合空间理论说,这其中的每一个世界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一组复合空间叠加形成的。
这比多世界理论更进了一步。
而且,既然每个世界都是由众多复合空间组成的,则存在另一些情况完全不同的空间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形成世界的众多平行空间的结构相似,但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可以有些和别的空间差异较大的空间存在,只要其数量不多,就不会影响其它空间的正常运行。
如果有一组差异足够大的空间相互之间形成较强联系,并保持同步,则这一组空间就构成了另一个世界。
换言之,无数个空间各自可以有自己的结构,而相互作用使某些空间同步成一群,这样一群同步空间就构成了一个世界。
同步群不止有一个,群体中的空间数量也或多或少,不同群就构成了不同世界。
而在众多同步的空间群之外,还可以有不与任何群体同步的空间,或虽然受某个同步群影响但同步性较弱的空间,这些空间或单独存在,或几个空间聚在一起保持同步。
所以不同世界之间也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世界之间可以有一系列中间状态存在,并且可能有一些小空间实际的处于这些状态。
这样从复合空间角度理解多世界就更清晰了。
1.2.复合空间理论的实证如果复合空间永远保持同步,则复合空间理论完全是多余的,只有在某些条件下复合空间之间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才能说明复合空间的存在。
某些特异现象能说明这一点。
比如有这样的照片,某佛教代表团在陕西法门寺礼拜出土的佛舍利时,有人拍到照片,透过法师的身体能看到身后的地面,地上的砖缝清晰可辩。
如果不考虑人工造假的可能,假定确实拍出了这种照片,对这类现象该怎么解释呢?用复合空间理论可以这么解释,在正常情况下,一组叠在一起的复合空间总是有着相同的结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不同结构。
在拍摄这些照片时,由于某种原因,现场的复合空间系统出现了变异,只有一部分空间中有法师身体,而在另一些空间中没有,身后物体的反射光就是通过这些空间到达相机而被拍摄到的。
类似的,还有某气功师在发功时透过其身体看到背后的黑板或桌子的照片,都可以这样解释。
再如药片穿瓶实验,特异功能人发功后可以让药片从瓶底穿出,而瓶底不破。
对此可解释为复合空间发生变异,有的空间中没有瓶子了,药片通过这些空间漏了出来。
这种复合空间的变异和特异功能人发功有关。
再如,气功中的远距离发功现象。
这类现象古已有之, 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说:“闻有为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遥为嘘祝我之手,男嘘我左,女嘘我右,而彼人虽在百里之外,即时皆愈矣。
”现代气功中远距离发功的例子很多。
较著名的如清华大学陆祖荫等人与严新合作进行的远距离发功实验,气功师在几公里乃至1900公里以外发功改变实验样品。
这类现象用以上气凝体、气场之类的理论是很难解释的。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远距离发功时, 气功师所发的气并没有经过两千公里的物理空间, 而是复合空间发生变异,有些空间象物理学所说的虫洞一样直接把相距很远的气功师和样品连接了起来,气经过这个空间直接到达了样品。
这个解释也符合气功师的主观感觉,他们主观上就是直接观想到发功对象并发功,与发功对象就在隔壁没什么两样,遥远的距离在他们主观上并不存在。
1.3.复合空间理论与科学律复合空间理论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出的和科学关系最密切的理论。
复合空间之间的同步关系可能决定了事物只能以某种最容易同步的形式变化,对此可以建立一些数学模型,并可解释一些物理规律。
可以这样理解,两个空间是两个系统,它们通过交换信息而保持同步,交换信息就是感应。
就象英语26个字母,但由于字母出现的频率不是均匀的,在电报编码时可用较短的编码代表常用字母,用较长编码编不常用的字母,这样传输同样一篇文章可以少发很多电报码。
信息理论可以对此做出解释,并计算出这种优化办法能达到的压缩极限。
如果26个字母按等概率出现,则编码需要比特的信息。
如果出现频率不同,则可以根据字母出现频率计算每个字母的信息量,常用字母的信息量少,不常用字母的信息量多,这样一篇文章的总信息量比26个字母等概率的情况少,这个信息量就是利用字母出现频率不同进行信息压缩可能达到的极限。
此外还可以利用别的规律进行信息压缩,比如,在前面一个字母是A的情况下,下面一个字母出现的频率比不加条件的情况确定,因而信息量少。
也就是说,文章中可用的规律越多,这种信息压缩比就越大。
两个空间同步时也有类似问题,需要交换最少的信息使两个系统达到最大限度的同步。
用最少信息达到最大限度的同步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确定性,确定性越大则需要沟通的信息越少。
极端情况是系统永远不变化,这样从开始能永远预测未来。
或者按精确的规律变化,也可以从一个初始点开始精确的运行下去,永远不需要校准。
比如,在决定论时代人们认为物理世界就是这样的,那时人们认为一切事物只有唯一的变化方向,如果是这样则两个系统完全不需要互通信息,只要都按这样一套规律运行,并在起点处精确校准,以后永远会保持同步。
但系统确定性的增加也是有代价的,让系统按无限精确的规律运行是不可能的,实际系统只能具有有限的确定性,如果不同空间之间不进行信息沟通和校准则不能持续保持同步。
在量子力学时代,人们对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
于是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在同样确定性条件下,怎样安排能够达到交换最少信息而达到最大限度同步,或者说,怎样在同样确定性的条件下让系统有最大限度的易同步性。
比如令空间中一个物体永远保持不动也增加了系统的确定性,但要和这个系统保持同步几乎和这个物体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样,这样增加的确定性对整个系统的易同步性提高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