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合集下载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作者:yangxiny…文章来源:缘起点击数:777 更新时间:2007-9-28 22:25:26过渡理论前言在正式解释唯识模型之前先介绍从生活世界模型和现实世界模型到唯识模型的过渡形态。

唯识模型和前面各种模型都有本质的不同,前面的各种模型都是主客分离的,而唯识模型是唯主无客的。

从主客分离到唯主无客,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渡。

过渡理论的基本情况是这样,各种非唯识理论按照三条线索推进形成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多世界理论→复合空间理论平滑世界理论→世界的底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僵化世界理论→生活世界理论→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说只有一个世界;多世界理论说存在多个并行的世界;复合空间理论说不仅存在其它平行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本身也是无数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

平滑世界理论说世界只是科学规律所描述的这样,世界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世界的底层和深层结构理论说在这个空间之外还有很多结构在支持着世界的运行,如果没有那些结构世界也不会这样存在;实相幻相理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另一些实相产生的幻相。

僵化世界理论说世界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生活世界模型说世界不那么僵化,可以有突破规律的现象;主客感应模型说这个不那么僵化的世界可以受意识影响而变化。

细说起来,实相幻相理论分为两层。

实相变现幻相理论和深层结构理论很接近,深层结构理论说有一些深层结构支持着物质世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说有一些实相变现出幻相,实相类似于深层结构,物质世界是幻相。

知觉幻相理论说,只有实相向感官传输信息,物质世界仅仅存在于知觉中。

主客感应理论也分为两层,基本的主客感应思想是认为意识和环境之间存在感应,这种感应也有一定规律,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某种目的。

在气功、道家和西方新时代运动中都有这类思想。

另一层主客感应是轮回观念和三世因果,可以理解为把感应的主体和时间都进行了扩展的主客感应理论。

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构成了过渡到唯识学的撑平台,细分平台则有复合空间、实相变现幻相、实相知觉为幻相、主客感应、三世因果等五种理论。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肖永明《唯识二十论》说:‚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这里明确指出唯识的建立是由唯心而来,因为心、意、识、了这些只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而已,其意义并没有实际的差别,所以,经中既然说了三界唯心,那么,也就可以说三界唯识了。

但是,既然心、意、识、了这些只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其意义并没有实际的差别,那么,在唯心之外又为什么还要再建立唯识呢?对此,《唯识二十论》没有给出继续的说明,其他唯识论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说。

然而,这个问题是值得追问的。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进一步明了唯识学建立的意趣,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唯识学的真正宗旨。

一、“心”与“识”的分际应该说,“心”与“识”在佛教典籍中的运用,并不存在明确的区分。

不仅在唯识学建立以前的佛教经论中,心、意、识常常通用,难以辨别,而且就是在唯识学建立以后的佛教经论中,心、意、识、了,也还是常常通用,仍然是通用无碍的。

这是语言的歧义本性使然,我们并不企图去进行人为定义分别而使其各行其是,我们只是想从经论对它们的使用情况中找出实际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实际分际,以明确它们各自大致的特色,进而了知唯识学建立的个中消息。

细细寻绎,其实,心与识在经论中还是分别有各自的内在角色定位的。

这一点,从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就隐约开始了。

《杂阿含经》说:“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

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这里,“识”只是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一蕴而已,而“心”则是解脱的主体。

观“色、受、想、行、识”和合“我”身体之五蕴“无常、苦、空、非我”,那么,“我”之“心”则解脱。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南怀瑾】:转识成智

【南怀瑾】:转识成智

【南怀瑾】:转识成智[转载]“转识成智”,南怀瑾修⾏并不是断了什么,⽽是回到本来。

唯识告诉你成佛是“转识成智”,只有这⼀转。

是⼀个东西,把你转过来就成佛。

凡夫也是⼈,佛、圣⼈也是⼈,转凡夫成圣⼈,只是这⼀转。

所以转识成智,⼋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在圣⼈得道叫做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识。

第六识意识转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我执的这个作⽤,转成“平等性智”;第⼋阿赖耶识转成“⼤圆镜智”。

这叫“四智”,转⼋识为四智,这时凡夫成佛。

转识成智,这唯识的道理。

所以成佛的了,不是功夫的了,是智慧的了。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

智慧成就,是转⼋识为四智,转识成智。

唯识学的前五识转了,变成什么智啊?“成所作智”。

转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那就叫成就。

所以佛经上说:“纵使经百劫”,⼀个⼈纵使经过⼀百劫,我们做了的⾏为、做了的事,“纵使经百劫”,第⼆句你还记得吧?“业果终不失”吧?是不是这样?这是戒律上的⼀个偈⼦。

“因缘会遇时”,第三句;“果报还⾃受”。

所以⼀切起⼼动念⼀个⾏为,修⾏⼈之重要。

纵使经过了⼀百劫呀,“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始终没有丢掉的。

丢不开。

你说我证得空了,你以为把业也空了?果报不空啊。

“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受。

”所以有时候你遭遇的因缘,假设你上街,到街上过、到马路在巷⼦⾥过,⼈家楼上⼀个洗马桶的⽔,咚,⼀倒,好,你淋了⼀⾝!你说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为什么刚刚淋到你呢?“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受”。

任何⼈,只要还活著,就⾃然会呼吸,但是⼀般凡夫不知道把⼼与呼吸配合为⼀。

假使⼀个⼈能修到随时⼼⽓合⼀,在道家也叫⼼息相依,他的功夫就差不多了。

修⽓可以修到念住⽓住,我们念头动的时候思想就会动,呼吸就会跟著动,安那般那出⼊息就会动。

如果思想真正停住了(注意不是空了,空也是⼀种住的⽅法),出⼊息⼀定会停⽌,这就是修息了。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谈学佛要点唐仲容一、向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一乘佛法地唯识学奋勇前进什么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讲地三时了义教地唯识学.唯识佛法所讲地“唯识”与诸契经所讲地“唯心”是同义词.世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中讲“心法有八”即是讲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此之唯识(唯心)即契经所讲地一乘法.故依之而常言“心外无法”,又常言“万法唯识”.《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亦云:“依诸净道清净者,惟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卷十三更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为什么心识以外别无一法可得呢?因为心识是每个有情必具之内在地万能源泉.略而言之,心识有三大殊异特点:、有认识一切事物地特殊作用;、有造作一切业地特殊作用;、此心法中前七转识具能熏四义,有能熏习地功能,第八赖耶具所熏四义,有受熏地功能,能熏所熏结合就常能维持熏习.由上成立熏习,因有熏习,便有习气,也就是潜能,认识所熏成地潜能,佛法又称之为名言习气.名言习气中地表义名言由熏习所成,是认识诸法地亲因,二取或慧为增上;而名言习气中地显境名言法尔本有,非有新熏,依现行功能地转化(为潜能),虽辗转可说亦由熏习所成,然不同前者,故无增减,它是生起诸法地亲因,业习气则为其增上;由前者所形成地“知”与由后者所形成地“行”,彼此辗转互为增上,阿赖耶识具此等习气,所以它能变生“知与行”地法果.《八识规矩颂》说阿赖耶识有五种作用:①受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熏习;②能持一切杂染清净法种;③内变根身;④外变器界;⑤能使一切有情生命相续,从而因果通于三世.因人们地心识有如上所说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时业由自心作,果由自心变,报由自心受,而成唯识人定胜天思想地有力依据.人们有了这种有力地理论武器为依据,故能找到修行地根本下手之处,而得断执离障,决定人生支配宇宙,主观决定客观,心不随境转,而能转一切境,随顺人定胜天地自然规律,而唯识就成为了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掌握这种科学,在世间就可以开拓创造,由人力战胜自然、人心战胜社会而成为自然和社会地主人――英雄豪杰;在出世间就可以改转乾坤,由此破执断障、转依成佛而得出世.故《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牟尼依之成佛,并依之传弥勒菩萨,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三中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菩萨依之而绍继佛位,又在《分别瑜伽论》中依之传授诸大菩萨,故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三世诸佛掌握了一乘法地唯识,而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学人们也同样必须掌握这种特殊科学才能深通佛典,而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而学修一体化,成为至高无上地如来,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二、闻思修持展转往复,奠定雄厚基础依教起观是学习佛法地通途,故契经等常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这是把闻思修三者加以紧密无间地结合,而不是把闻思修三者分开,使之孤立无援;根据学人修学佛法中地实际经验,凡只重闻思、不重修持者,往往偏重于知识层面地积累,而易落入纯学术地研究,是则不成其为学佛者;同时,有些人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抛弃教理地研究,狂言“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又如“宁愿饿死蒲团上,不作人间布教僧”等荒谬言论,而成为盲修瞎炼地邪加行者,实为“开口胡乱道”地门外汉.故学佛者名当符实,必需于如来圣教中勤加修学.根据《解深密经》卷三“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地教导,应该成就闻思修三慧.此中“言善通利”偏于闻慧;“意善寻思”偏于思慧;“见善通达”偏于修慧.由此可以说是闻思修三慧结合,才是学修一体化.同时,还必须由闻引发思,由思引发修;反之,又由修印证思,由思印证闻.如是展转引发,展转印证,步步落实,层层靠紧,而使对于佛法地认识极端正确,不致虚度时日,唐劳无功,从而奠定雄厚地学佛基础.故《大乘庄严经论》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犹如人们要到远处行路一样,必须作好充分地准备,预备宽裕地盘缠,然后才可发足从事千万里之远行.行路如是,成就无上菩提何独不然?闻思修地作用不外乎是依如来圣教为广大所缘,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而得断障离执、证真得智.一切有情之所以有我法二执,尤其是分别所起地我法二执,正是因为由不正地闻思及实践而生起地,所以就必须依于正闻、正思、正加行才能对治.对于此中所对治与能对治地种类差别和形成地原理,《成唯识论》卷一作如是说:“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1 / 3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由上可见,若不于圣教所说蕴相、无我相起自心相如理通达二空真理,就不能生起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推而论之,若离开了依于圣教闻思修习地加行用功,也就不能生起对治二执地“空观”,就更谈不上长劫如理熏习内因之力地大士所行了.所以说,依于圣教多闻多思多修,是因地所行、为未来成佛奠定地雄厚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齐修六度大乘菩萨学佛修行首须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经·序品》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卷首详言释尊吃饭、化缘、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务地概貌作为身教,而列于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学佛必须立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是地基础,才能谈得上真正随顺离障、随顺开智、趋向解脱、趋向证真地修持.藕益大师也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情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迷,故学佛者必须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悟,犹如治病一样,对症下药,乃生卓效.如庞蕴与其妻女谈道一样:(见《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中,有〈示廓然居士(谢机宜)〉一文讲到庞蕴家人坐而论道)庞公说:“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虽如庞公所说,诸法实相极为甚深,隐微难知;但也如庞婆、庞女所说地一样,人们只要能立足在吃饭睡觉等地现实生活上用功修行,观空遣执,功行成熟则自然能见性开悟,而得悟入诸法实相,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明代地王阳明亦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见《王阳明全集》卷二〈静心录〉之八,外集二〈答人问道〉).”而终成为一代名儒,后人称之为古圣先贤.六祖在《坛经·般若品》中亦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本人有感于此,从学佛实践心得中作有一诗,诗云: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是学修佛法地关键,且至极重要.《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中无四相即是修禅定、般若二度,以观空遣相、破我法执而不取;安住此二空境界――不取,同时就在现实地生活上认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现实生活中行佛所行、做佛所做,故称之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地一切法上,一方面远离分别言说,现照诸法实性以不取,同时又必须在五蕴地一切现实生活上,善巧分别,现见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广积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实我实法地执著,故能当下证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亦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种种圣言,都是说明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如是乃能破增、损二执,除断、常二见,乃能有如《坛经·机缘品》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地实行、实证境界现前.四、自觉觉他、顿渐结合般若诸经主要暗依三自性中遍计所执实我实法了无所有、而言理所当然观空遣相之行,以一切法空为宗.其所诠境多以根本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总相为主,即在缘生地一切事相上,悟我法空,而达到不见一法地内自所证,故常讲顿悟.如《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华严经·梵行品》卷十七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识诸论依三自性为教纲,主要讲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显示染净因果及彼实相,而言如梦如幻地所以然之理,故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其所诠境多以后得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各个自相为主,即依圣教所说,悟入其缘起实相,而通达染净因果地自相差别,故依净分依它地建立,在修行上多讲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多主渐修.虽然,在认识上可强为此说,而在事实上及修行地实践中,二者却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般若、唯识也不可说定为两种学.如《心经》虽没有讲五蕴地色蕴有几、受蕴有几等,然不了达彼蕴等2 / 3地自相差别等,即根本不可能有“照见五蕴皆空”等地实证境界;而了达彼蕴等地自相差别等,即属方便智境.又若唯识义中,诠谈则显有此内识,遮说总言无实外境,故言一切唯识之“遮义”即属根本智境,讲根本智境则必言顿悟,由是顿悟亦属唯识,其义可见.唯以般若、唯识各诠所重,非完全般若不讲渐修、唯识不讲顿悟,由此差别,别别宣说,就其所依,实为一体.故学人必须在所依经典上二者并重,在理论上把般若与唯识结合为一体,在行持上必须将顿悟引发渐修、渐修滋养顿悟,两相结合,如是辗转增胜,必得佛法之全体大用,不偏不倚,而得真正契会中道.又则,在学佛、成佛过程中,主要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得成佛,在自觉时必须首重顿悟,有了现观实证才能善达法义,才能广为宣说以度他;而在觉他过程中,必须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建立菩萨广大地所缘境界,故首重渐修.自觉重顿悟、觉他重渐修,这是自然之理,先后次第法尔如是.《大阿弥陀经》云:“先了诸法性,梦幻本来空(顿悟),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极(渐修),如是宝刹者,何忧不可成(成佛自然具足依报庄严地净土)?”亦即主张自觉觉他、顿悟渐修相结合.五、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一乘法地唯识佛法既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故凡真学佛者,首须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大勇无畏、不成功便成仁地精神来承担如来化世地家业.只问当为、不当为,不问成功、不成功,才不会忧患一己、一时、一世之得失,即使不能成不朽地功业,而将必立不朽之德学.同时当有誓于如来密意言教善巧通达地大愿,以愿为导,认真研究,以期掌握真正地佛法,乃有堪能投身于弘宣如来正法,使之发扬光大之宏伟事业.更要有排山倒海之势,火燎风驰之力,迅速传遍海内外,使“慧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洒五洲国”,而使万民欢呼,五洲同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五浊恶世成为庄严佛国,数千年梦寐以求之大同世界能迅速实现,朝朝呈现于众目睽睽之光天化日下,成为足蹈手舞、大快特快之喜事!余日望之,亦举世之志士仁人共同注目关心之头等大事.故学佛者必须尽心竭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求此最高理想之彻底实现.唐老讲于成都年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 / 3。

略论_识_与_智_的区别_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

略论_识_与_智_的区别_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

唯识学是有特殊性的,它是“结论后之研究”。

它是有坚定的立场与确定的目的性的,并且是有固定的给予前提与原则的。

唯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心识功能及其所显现的现象境界的彻底的超越之道。

唯识学的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是依据圣教量而施设的。

这个目的性与立场是唯识学的特殊性的具体体现。

由给予前提与基本原则以及目的性与立场而形成的教相理论与实践方法就是唯识学的基本内涵。

唯识学的理论旨趣与实践目的就是“破妄证真”与“转识成智”。

由此,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最极了义圆满的教法,是出世间上上乘之道,与世间及二乘有本质区别。

所以,唯识学认为唯识佛法是不共的殊胜殊胜语。

我们若依据唯识学的这种立场与观点来看待世间哲学理论自然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世间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世间法,是经由凡夫的心识之虚妄分别计度所构建,是属“识”化的名、义、分别之境,当体无实自性,是属于非量范畴。

此正是唯识学的转依所要对治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基于唯识学的基本原理和世间哲学的普遍性的本质(类性),作一比较之分析,从而澄清这个问题的原委与实质。

一、唯识学对“识”与“智”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规定唯识学是属于“结论后之研究”,也就是说,唯识学的研究是依据圣言量而进行演绎与理解的。

对于唯识学而言,唯识学是典型的公理式的推理与论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不是一种外在的“知识”论。

它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

在对于知识本性的问题上,唯识学是彻底的否定知识,它是以超越知识性而达到智慧性的。

“识”与“智”的区别性特质在于:“识”属于“分别”性质,“智”是属于“无分别”性质;“识”是有相的,“智”是无相的;“识”是有所得的,“智”是无所得的;“识”是有漏有染的,“智”是无漏无染的;“识”的结构与功能是基于二元性存在结构建立的,“智”的结构与功能则是基于超二元存在结构建立的;“识”是染依他起自性,它所执境为遍计所执自性,“智”是净依他起自性,它所缘境是自觉法性,即是圆成实自性。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绪论一.外境模型二.研究方法三.融通科学四.超越模型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61.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1.1.僵化封闭的模型1.1.1.僵化封闭的模型1.1.2.对僵化封闭模型的质疑1.1.2.1.僵化封闭是建模目的和方法决定的1.1.2.2.僵化封闭是通过三种机制形成的1.2.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 91.2.1.不完备的外境模型1.2.2.不封闭的外境模型1.2.3.不僵化的外境模型1.2.4.允许矛盾的外境模型1.3.为什么要选择生活外境模型 111.3.1.外境的生活性1.3.2.生活外境模型举例2.外境模型的比较(二)——按质料分类 13 2.1.实体模型 132.2.唯事件模型 142.2.1.对实体模型的质疑2.2.2.唯事件模型2.2.3.时空的唯事件解释2.2.3.1.时空概念的唯事件解释2.2.3.2.事件之间关系为什么符合时空约束条件2.2.3.3.常人时空概念的产生过程2.2.4.因果箭头的唯事件解释2.2.5.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2.2.5.1.静态参考点的相对性2.2.5.2.动态参照系的相对性2.2.5.3.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2.3.关系模型 212.3.1.相对唯事件模型2.3.1.1.定量关系的解释2.3.1.2.伪时空结构2.3.1.3.维度解释2.3.1.4.如环无端性2.3.1.5.结构关系的相对性2.3.2.拓扑模型2.3.2.1.标准拓扑模型2.3.2.2.一般拓扑模型2.3.3.信息模型2.3.3.1.拓扑模型的抽象描述2.3.3.2.关系矩阵和模糊信息模型2.3.3.3.信息物理理论2.4.本体-分别模型 282.5.恍惚杳冥模型 293.外境模型的比较(三)——按基本特征分类 30 3.1.按还原论到整体论分类 303.1.1.还原论模型和伪整体论模型3.1.2.相对整体模型3.1.3.超联接整体模型3.1.4.同源整体模型3.2.按无限性强弱分类 323.2.1.无限模型3.2.1.1.无限模型3.2.1.2.对无限模型的质疑3.2.2.弱无限模型3.2.3.整体有限模型3.2.3.1.整体有限模型3.2.3.2.整体有限模型实例3.2.3.3.潜无限模型3.3.按割裂性分类 353.3.1.割裂性模型3.3.2.超越割裂性的模型4.外境模型的比较(四)——按结构分类 35 4.1.按一体化与否分类 364.1.1.光滑连续模型4.1.2.一体化模型4.1.3.组织化模型4.1.3.1.构件化原则4.1.3.2.层次化原则4.1.3.3.动态管理原则4.1.3.4.组织化模型的图景4.1.3.5.组织化模型和其它模型的关系4.2.按有无统一外境分类 384.2.1.唯一世界的模型4.2.2.多宇宙模型4.2.3.平行世界模型4.2.3.多外境模型4.2.3.1.多外境模型4.2.3.2.外境与世界的关系4.2.3.3.多外境模型和组织化模型4.2.3.4.多外境的世界5.外境模型的比较(五)——按主客关系分类 42 5.1.唯客无主模型 425.2.主客二元模型5.2.1.主客分离模型5.2.2.主客感应模型5.2.3.主客感应加多外境模型5.3.唯主无客模型 435.3.1.基本唯主无客模型5.3.2.对心识做物化解释的唯主无客模型5.3.3.唯识模型5.4.唯主无客的本体-分别模型和恍惚杳冥模型 45 5.5.为什么选择唯识模型 466.唯识无境模型分类 476.1.识体模型 476.1.1.八识说6.1.2.八识的识体解释6.1.3.心所有法6.1.4.相见二分6.1.5.众生世间6.1.6.种子说6.2.心念模型 506.2.1.意识的心念结构解释6.2.2.八识唯了别心念6.2.3.一念三千6.3.真空妙有模型 526.3.1.性相不二6.3.2.证自证分6.3.3.如来藏说6.3.4.无众生相性说6.3.5.有为无为不二6.3.6.非有非无6.3.7.超越言说6.4.唯识与中观的统一 56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绪论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经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一)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序论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经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

这一方法很有效,我们发现和直观经验本身符合得越好的说法往往越能更好的解释经典的意思,而搀杂了常人猜测的说法则往往有解释不通之处。

但在讨论六识之外的一切时我们无法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感觉之外的一切我们没有直观经验。

此时又该如何探讨呢?需要先对研究方法进行一番讨论。

一.黑箱建模我们都承认,感觉信息是存在的,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需要解释。

它们肯定来自意识之外,外界一定有什么东西能造成这样的感觉信息,不会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东西又是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

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二.假设检验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

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

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由此可知,“相无性”是依遍计所执性而立,因为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根本不存在,是“假名安立为相”。“生无性”是依依他起性而立,因为依他起性是“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无缘无故的事物和现象。而“胜义无性”是依圆成实性而立,是约“一切诸法法无我性”的殊胜义理而安立的。
总之,依他起性指的是宇宙间一切相对存在的事物,即因缘所生法。
一切世间流转门法和一切世间还灭门法,都要建立在这因缘性的依他起法上。注(8)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字和思维去认识依他起性,但却无法彻底地理解依他起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遍计所执性的基础上。而依他起性本身与人为的遍计所执性是毫无关系的。
三性其实是一体三面,它表示我们对同一事物在认识上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或层面。遍计所执性是虚妄不实,依他起性是现象的相对存在,而圆成实性则是本质的存在、最高的存在,也就是绝对真理。
三、空有之辨--三性三无性
空与有的问题,是佛法的根本与核心的问题,一定要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习惯上,我们总认为唯识只是谈有,乃至将唯识宗说成是有宗,这固然有其道理,但却不能因此而说唯识只谈有而不讲空。所以,我们要掌握唯识学是如何说有、说空的。对唯识的空有观,我们必以三性、三无性的思想来理)
廖乐根
内容提要: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以三性而立三无性。本文在辨析三性的基础上,从三性、三无性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唯识学的空有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义。同时本文还将唯识的空有中道与般若中观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认为:在究竟本质上,唯识与中观是完全相通的,但在具体论述的方式、方法却并不相同,对某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唯识与中观:《中论》同《成唯识论》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佛经。现在所批驳因缘也就是这个道理。

唯识与中观:《中论》同《成唯识论》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佛经。现在所批驳因缘也就是这个道理。

唯识与中观:《中论》同《成唯识论》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佛经。

现在所批驳因缘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说你们去研究去,怎么“既非因缘,又非自然”?如果我们再加一句——更无主宰!一般宗教呢?把宇宙的万有功能都归之于上帝、归之一个神力,譬如生命都是另外一个东西创的,归之于神力,对不对?这个生命或者好像归阎王管哪、上帝管哪,就归之于上帝。

唯物学家归之于自然,(认为)宇宙万有没有个道理,自然来的。

佛法呢?又讲因缘。

可是佛在到处讲因缘,到了《楞严经》、到了这种地方把因缘都推开了——非因缘,你只好去问问他老人家了!现在他不在,不过上面现在还有个像在这里,你去问问他:你怎么乱讲呢?你从前都讲十二因缘、多少因缘,现在又否认了,“非因缘、非自然”。

不过我再给他加一句,也是他的——“更无主宰。

”那这个是什么东西嘛?!这就是佛法的真谛、真义。

所谓菩提、道体,就在这里。

所以你看到这里,现在他又在批驳因缘。

“若谓彼用更待因缘(的话),所待因缘应非本有(喽)!”他说一切法都靠因缘所生,所谓因缘,因缘就不是本来的东西了。

那么自己生命这个主宰究竟是属于“他”的还是属于“我”的呀?“诸法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中论》的第一个偈子。

“诸法不自生”,不是无缘无故起来的;“也不从他生”,也不是上帝给我的,也不是谁给我的。

“不共”,不共生,共生——因缘和合也是共生。

“不共不无因”,不是无因生,那因缘在哪里?“是名为无生”,这样叫做无生法忍的无生。

所以讲般若学唯识,学唯识、学般若的人,乃至学中观正见,不能不懂《中论》,龙树菩萨造的。

《中论》同《成唯识论》这些都是最有价值的佛经。

现在所批驳因缘也就是这个道理。

“又”,本经又说,“执生等便为无用。

所相恒有,而生等合。

应无为法,亦有生等。

彼此异因,不可得故。

”再说,“执生等便为无用”,他说,你因此执着了,一切有为法当它构造成功、成长的时候、生起来的时候,“便为无用”。

当他一生、成长一成功了,已经过去了,它的生命作用价值已经丧失。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张志强法尊法师于1938年从藏译本转译的《辩法法性论》中曾对虚妄分别这样定义,颂⽈:“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及名⾔,实⽆⽽现故,以是为虚妄,彼⼀切⽆义,唯计故分别。

”世亲释论⽈:“如所显现⼆及⾔说虚妄分别是为法相,⽆⽽现者,是为虚妄,分别者,谓于⼀切⽆义,唯计度⽿。

”[47]把虚妄分别诠解成由实⽆所有⽽由遍计似义显现,也就是以“实⽆唯计”为虚妄分别。

将计度与虚妄分别等同起来,其间只是分别因与虚妄果的差别。

欧阳竟⽆先⽣在《法相辞典·叙》中,对此批评道:“新贵少年(法尊)译弥勒《辩法法性论》,以实⽆⽽现为虚妄,以⽆义唯计为分别,此可谓弥勒学乎?弥勒《辩中边论》明明说虚妄分别有,明明说⾮实有全⽆,其⾔⽆者⽆⼆也,其⾔有者妄中有空空中有妄也;⽽彼但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两译并存,是为以⼀嗣尊,⼆三其德,去奘留今,则⼀切奘译俱不必存,⽽何瑜伽法相辞典之作?”[48]欧阳认为今译“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同《辩中边论》中的虚妄分别“⾮实有全⽆”不同。

这种不同的关键所在,欧阳先⽣在《辩虚妄分别》⼀⽂中缕述甚晰:“今译《辩法法性论》,谈⼀切法法相,详其趋势乃在⽆边,盖⾮有⽆并举,以宗其⾮空⾮不空也。

实⽆⽽现,⽆义唯计,⽆⽽现有,⽆有别⾮⼀,有⽆⽆别⾮异。

最是有⽆⼀异⼀颂,⽽竟以全⽆义边谈法相也。

夫谈唯识,偏对外境,⽆其外义⽽内识则唯;若谈法相,则⾮谈相之作⽤,⽽必谈相之体性,体性之质实,体性之赅摄,必⼀⼀详之。

⽽《辩法法性论》乃详⽆略有,何耶?若谓法性是有,法相⽌可谈⽆边者,何不举法性真有,法相幻有义耶?若谓观⽆乃可⼊真,幻有亦何碍于观⽆义耶?”[49]欧阳认为虚妄分别⾮空⾮不空,是在有⽆并举的意义上成⽴的,其虽⾮真有⽽是虚幻,然⽽幻也是有,偏于从⾮空⾮不空的“不空”义边来诠解虚妄分别,并在此意义上认为新译中专从⽆边(即⾮不空)来界定虚妄分别是错误的。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胡晓光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

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

“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

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

“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

肉团心即心脏,是生命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思作用是心脏的物质属性。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即此义也。

核心、树心、心要之心,则是泛指事物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

汉译佛典中的“识”,也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vijn~a^na,是指了别力,即八识之识;二是Vijnpti,它含了别与显现二义。

唯识学的“唯识”是Vijnapti-ma^tra,即“唯识显现”之义。

佛学中的“唯心”一词,梵文是citta-ma^tra,指“唯”“质多”之心,不是指“唯”“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之心。

“心”与“识”范畴不二,但在概念的建立上,“心”侧重在“体”,“识”侧重在“用”。

“质多”之“心”是约主体精神存在立名,与“识”完全同义;肉团心、树心等则约客体物质存在立名,基本上不属于意识范畴。

佛学的“唯心”与“唯识”皆从意识范畴立言。

“心”与“识”为什么可以同“唯”字组成一词,并且成为佛学思想的核心命题?据唐代唯识宗大师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云:“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

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执,持取依它、圆成识性识相,《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编者按:《成唯识论》作:“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二决定义,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识中遮表,表有遮无;遮即简持,表即决定;表有之中,俗事、真理决定互有),显无二取;三显取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作者:yangxiny…文章来源:缘起点击数:777 更新时间:2007-9-28 22:25:26过渡理论前言在正式解释唯识模型之前先介绍从生活世界模型和现实世界模型到唯识模型的过渡形态。

唯识模型和前面各种模型都有本质的不同,前面的各种模型都是主客分离的,而唯识模型是唯主无客的。

从主客分离到唯主无客,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渡。

过渡理论的基本情况是这样,各种非唯识理论按照三条线索推进形成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多世界理论→复合空间理论平滑世界理论→世界的底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僵化世界理论→生活世界理论→主客感应理论统一世界理论说只有一个世界;多世界理论说存在多个并行的世界;复合空间理论说不仅存在其它平行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本身也是无数平行空间重叠在一起。

平滑世界理论说世界只是科学规律所描述的这样,世界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世界的底层和深层结构理论说在这个空间之外还有很多结构在支持着世界的运行,如果没有那些结构世界也不会这样存在;实相幻相理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另一些实相产生的幻相。

僵化世界理论说世界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生活世界模型说世界不那么僵化,可以有突破规律的现象;主客感应模型说这个不那么僵化的世界可以受意识影响而变化。

细说起来,实相幻相理论分为两层。

实相变现幻相理论和深层结构理论很接近,深层结构理论说有一些深层结构支持着物质世界,实相变现幻相理论说有一些实相变现出幻相,实相类似于深层结构,物质世界是幻相。

知觉幻相理论说,只有实相向感官传输信息,物质世界仅仅存在于知觉中。

主客感应理论也分为两层,基本的主客感应思想是认为意识和环境之间存在感应,这种感应也有一定规律,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某种目的。

在气功、道家和西方新时代运动中都有这类思想。

另一层主客感应是轮回观念和三世因果,可以理解为把感应的主体和时间都进行了扩展的主客感应理论。

复合空间理论、实相幻相理论和主客感应理论构成了过渡到唯识学的撑平台,细分平台则有复合空间、实相变现幻相、实相知觉为幻相、主客感应、三世因果等五种理论。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金东淑(현견)(北京大学哲学系)空(梵语sunya),佛教用来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

有关“空”的范畴和“空”义的讨论构成了佛教思想的核心。

历史上,大乘中观、唯识两大派别各在探讨“空”义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人们分别将其称为大乘空宗与大乘有宗。

空宗认为“当体即空”,有宗则强调“真唯识量”,两大派别一直是各执一词,互相攻讦。

后人认为两派对立,造成佛教内部的不统一,使佛教形象大打折扣,并阻碍其发展。

那么,空有二宗的争论是否真如后人所描绘的那样势不两立,分河饮水?本文从佛教史上中观派和唯识派的空观思想分野谈起,在简要阐释两者的空观核心和体系的基础上,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认识空有二宗在大乘佛法体系中的理论关系,探求对佛教之“空”、“有”概念的更圆满理解。

对这个问题的求证,缘于我多年佛经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在此谈出些许认识,望就教于方家,得思想修行的进步。

一、中观派与唯识派空观的历史分野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分野始于公元4-5世纪唯识瑜伽行派的兴起,但空观的思想源头则要追溯至释伽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

在此之前,古印度的思想界有两种认识影响甚大,一是婆罗门思想,持“转变说”,认为宇宙是由根本“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二是非婆罗门思想,持“积聚说”,认为事物是多因积聚而成,即所谓“因中有果”说。

释伽牟尼对于两方的观念均不认同,他认为世界一切现象(万法或诸法)都是“因果”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即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

所以,释伽牟尼在初转法轮时,提倡“中道”思想,即“缘起观、因果观”。

这就形成了早期佛教的空观。

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遍概念。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之一。

以后佛教思想的发展,从哲学根基上讲就是围绕着对缘起观和因果观为内容的“空”的理解和阐释。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以虚妄分别为中心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以虚妄分别为中心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以虚妄分别为中心
张志强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1999(000)000
【摘要】本文以“虚妄分别”问题为中心,集中探讨了唯识学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学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而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无”的观点,主张“唯计无义”的唯识说,同时以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立地位;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二取”,成为缘所生的“二分”,“分别”由“计执”变而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以一定的实在性。

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学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13页(P116-128)
【作者】张志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识变问题 [J], 张利文
2.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智者大师的唯识观之一 [J], 刘朝霞
3.略论东汉经学研究中的今古学观念 [J], 李树军
4.唯识学对我执之遮破——以《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 [J], 高明
5.唯识学与现象学的六个理论分野 [J], 章启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前言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诸法的缘起,就是说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所以说,这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和合。

于是唯识学者用自己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说明,即客观的境是不能离我们的识而独存的。

也就是说虽然境是不实的,而我们的心识也是无常之法,无形无相,剎那生灭,而且要待条件才能生起活动,来呼应龙树的「缘起性空」。

唯识学派的理论中,心识是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相对于心识的外在客体,其实并不具有独立自存的性格,境相乃是依于心识而存在而为所知的对象,在瑜珈行者的禅修经验中发现,所谓的「客体」、「外境」,它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在甚深的禅定之中,禅修者发觉,甚至连天地浩大看似永恒的东西,也是依于心识而存在,以心识唯万法源起之枢纽。

诸法透过心、意、识去产生「对象底认识」底认识。

首先由六根所缘取客体「相分」(「认识对象」所取之致知手段),随之带起能缘取主体「见分」(「认识者」能取之致知手段),而有对「认识本身」的显现「自证分」(「对象底认识」作为致知手段之结果),当「对象底认识」的「体」,产生自己认识自己之功能、作用时,则是「证自证分」,即「对象底认识」底认识「用」的显现。

诸法产生的起因,为所有心识活动的显现,唯识学用种子概念说明之,以种子摄藏在第八识阿赖耶的识知中,故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

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

换句话说,佛教虽非所谓因果宿命论,但强调诸法皆是依因待缘而呈显,因此,我们现在的受报和共业,就是原来颠倒妄想起惑造作,所熏习的染污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的现行。

种子与现行互为因果展转相续,依此遍计执熏习而成生灭杂染的阿赖耶识,就是有情生命的受报载体,故唯识学提出三性主张,说明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

以明了「万法唯识」依因待缘生起,反复闻思修习如实知见,正闻熏习使解性赖耶开始活动。

无漏种子之力渐增,待至遍计执的种子尽离染污性,依他起而达至「转识成智」,也就是空人我法二执,以此二空即显证圆成实。

唯识学对心、意、识之定义参照印顺长老所著作的《佛法概论‧佛法的心理观》中,对心、意、识有其说明:「先说意的梵语(manas),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识解),是「思量」义。

「意」的特殊含义,有二:一、意为身心交感的中枢:有情的身心自体,为六根的总和,除前五色根外,还有意根。

物质的生理机构,必依心理而存在,而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动,生理的五根也实时变坏。

二、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根是生义,如树依根而发枝叶;六根能发识,所以称根。

平常说:依眼根生眼识,……依意根生意识,这还是大概的解说。

精密的说:意根不但生意识,而且还能生前五识。

所以凡能生认识的心理根源,都称为意根;而从此所生的一切识,也可总名之为意识。

」笔者认为依印顺长老所言,「意」第一个特殊含义,当是类似所谓的「五俱意识」,唐‧智周大师《成唯识论演秘》文中提到「五俱意识」有两种意义:「(1)、是明了取境之功能;(2)、能助五识取境。

」而这二点合起来,即是指能帮助「五识」明了取境之功能。

在「第一阶段的认识」是指因「五识」认识「外境」时,「五识」本身不能明了外境,故要靠「五俱意识」帮助「五识」明了外境。

所以,「五识」和「五俱意识」有同所缘境。

很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自感神经系统,此种直观受到感官(五根)的限制,若离开感官(五根),则无从生起。

而其第二特殊含义,「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即意根就是能感知、思维的器官,属于身心和合的有情的特殊的色身,与识和心相对、相依而存在,「意」为思量义,为后起念的「明了依」。

而「明了依」在佛光大辞典可分为同缘与不同缘之两类,即:「(一)五同缘意识,意指与五识俱起,且与之攀缘同一对境之意识,例如眼识见青色时,意识亦同缘青色,故知五同缘意识之作用与五识皆同属「现量缘」。

(二)不同缘意识,谓虽与五识俱起,且为五识所依,然以具有自在攀缘之作用,故可广缘十八界之诸法,例如眼识见烟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火,其作用属于「比量缘」;又如眼识见绳时,意识于同时即缘及蛇,其作用属于「非量缘」。

」所以五根与意根,为相依而共存的,实为有情自体的两面观。

从触对物质世界看,没有五根,即不能显出意根的存在;从引发精神作用看,没有意根,五根即没有取境生识的作用。

意根不但有他独特的(「别法处」)境界,还能承受五根所取的境界。

五根如新闻的采访员,意根是编辑部的外稿搜集者。

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又为五根起用的所依。

五根与意根的交感相通,即说明了意根为身心和合的中枢。

和「心」(citta)‧「意」(manas) 是同义语。

「识」(vij~naana)了别义,重在触对境界的认识,能了识别,故称为识。

是认识机能的意思。

佛说「依意生识」,应以与根身相依存的「意」为根源。

眼、耳、鼻、舌、身是接触外界、感受、领纳的五官,根尘接触之后产生的意识作用,称为前五识。

严格地说,「识」是表示对应于视觉‧听觉‧闻觉‧味觉‧触觉‧意觉等六种认识,和伴随意觉的自我意识,以及存在于认识机能根底的潜在意识,也就是所谓的第八识。

印顺长老对「识」认为:「像人类,意根与根身相应而生的觉了,外缘即明确的五识。

如定中根身所起的内触识,及内取根身,执取自体的──细意识,也是极微昧的。

此外,有高度明确的意识,承受五识外缘的落谢影像,承受(细)意识内取的积集余势,承受前念意识的活动形态,发为一般明确的意识。

重视佛陀「依意生识」的教义,「六处和合」的立埸,应从根身与意识的交感处,说明一切有情共有的微细身识与意识,到达人类特有的明确意识。

」六种意识和自我意识(即第七识),相对于潜在意识(即第八识)而被称为是「现势的识」。

现势的识并不是认识存在外境的对象,而是识在自己的内部知觉对象。

不论对象的形象也好,知觉对象的能力也好,都是存在于潜在意识之中。

而当他们现势时,就产生了认识作用。

因此,所谓真实的认识其实只是知觉自己的认识作用而已。

并没有所谓外界的对象以及认识外界对象的认识主体。

当现势的识产生活动的时候,同时也将它的余习留存于潜在意识(即第八识)之中。

而潜在意识就是贮藏从无限过去以来,认识经验所产生余习的仓库。

陈宗元先生对此的解释认为:「当余习在未来遇机缘时,就成熟而现势化。

现势化的识在活动的同时,也就消灭。

取而代之是下一瞬间的识。

如此,具有现势和潜在势力二重构造的生灭之识,形成一股源源不断的意识之流。

对于所谓的认识主体及被当做认识客体,而成立的主‧客观的相对认识,其实只是在此等无间缘「意识之流」所影现的假相而已。

」「心」的梵语(citta),但中国译成同样的心字。

这里所要说的,是「质多」。

质多是「种种」的意义;但不就是种种,是由种种而存在而长成的,所以古来约「种种积集滋长」而解说为「集」。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认识,取之于外,同时留下所认识的印象于内,即成为心。

识愈攀缘得多,内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说种种滋长。

佛法缘起观是不同意有一个根本的主动者在推动造作发生(即第一推动力)的,佛说:根、尘相对生识,三事和合生触等,乃名「集」。

这是由三事和合引起的一连串的因果活动链,不是简单说属于名法或名色法等。

根是有情的色身,它之所以为有情的色身(器官),就是因为它们不是无情色法,它们是「能」造作诸业的机器。

「能」就是上所说「现势」,故此就有形成活动的可能。

这个活动不是由意识支持、命令它们做的,是它们本身具备的动能引起的,这个动能,就是物质最基本的存在形式,诸如色法(根)的对境(尘)运动即生起识。

能激起识的发生才是有情色法的特有功能,即所谓的官能。

印顺长老对「心」提出这样的诠释:认为「心」的特殊含义,为精神界的统一。

这样,依上来的解说,心意识的关系如此:图片│┌←─┴─────意识──┤└──┬────→心│识,约认识境界──内境、外境说。

识由何来,由身心交感的──心理源泉的意处而来。

识生了又如何?识生后剎那即灭,留影象而充实内心,心是种种的积集与统一。

心与意,为内心的两种特性:一是六识所引生的,一是六识所从生的,流出又流回。

识多对境界说,意多对根身说,心多对心所说。

心、意、识之种子熏习现行诸法产生的起因,为所有心识活动的显现,唯识学用种子概念说明之,以种子摄藏在第八识阿赖耶的识知中,故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

唯识宗的种子观念,是从植物种子(bija)来的,以借喻现象生起的根据。

不过最先提出这一观念的不是唯识宗,而是经部(Sautrantika)。

经部处理业的问题,认为业与果报的媒介是思的种子,即由思的活动熏成。

种子剎那相续,到成熟时,便生起名,色果报。

不过有关种子的贮存问题,经部并未了解到须一底层意识的存在,所以祇归于色心互持。

唯识宗起,始规定种子是「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卷二),于是全部括入阿赖耶识中。

根据世亲(Vasubandhu,约公元五世纪)对阿赖耶识的规定,阿赖耶识是异熟识,它拥有一切种子。

「异熟」是面对前生的善恶业,至今已化为现实存在的意思说的;「拥有一切种子」则是从它的内部构造上说。

盖阿赖耶识自身并无特殊内容,种子就是它的内容,所以赖耶识和种子是一整体性的关系,不可分割。

传统的解释,以赖耶为体,种子为用,又说种子是赖耶的相分。

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

换句话说,佛教虽非所谓因果宿命论,但强调诸法皆是依因待缘而呈显,因此,我们现在的受报和共业,就是原来颠倒妄想起惑造作,所熏习的染污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的现行。

种子功能可分两类,名言种子及业种子如下说明之:名言种子-是指第八识中生起色法、心法等诸法之各自亲因缘的种子,是为生起宇宙万有的质料。

详细地说,就是前七识在日常生活中,分别向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等一切现象,起思虑分别及爱注执着的作用。

结果,将这一切色法、心法的气分(习气)熏附于第八识中而形成一种力量。

例如我们读经,第一次几乎没有印象,记得的很少,以后每读多一次印象就深刻一些,直到最后甚至不用看着经书也能背诵出来。

这是由于我们在读时,我们的眼识、耳识及第六意识等,会把经文的现象熏于第八识内而成为一种势力,所以脑海里便会变现出经文的影像。

这种力量就称之为名言种子。

就是它变现起我们各人未来宇宙万有的质料。

此名言种子的性质是非善非恶的,它是属于无记的,所以它的势力是嬴劣的。

它本身没有独自变现宇宙万有的力用,必须借着善恶业种子功能的助缘才能变现。

换句话说,是业种子刺激名言种子,令其变起与所造的不同种类程度的业(行为)相应之宇宙万行。

例如在福业种子刺激下,名言种子会显现安定、繁荣、和乐的社会情境;反之在恶业种子刺激下,名言种子就会显现战争、饥馑、仇杀的社会情境。

很多人生活在同一社会状况下,是因他们有不共中之共业,但虽生活在同一社会状况下却有不同的际遇,这是不共中之不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