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识学的认识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蕅益大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是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他所创立的唯识学派,对于佛教的发展和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
唯识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妄无常的幻相,没有实质性的存在。
蕅益大师认为,心是万法之本,而六根、六尘、六识是心所依附的具体形式。
唯识学主张,通过观察和反思自身的意识过程,可以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和真相,从而达到解脱和超越。
蕅益大师在唯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为《唯识三十论》,其中详细
阐述了唯识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他认为,人的认识和心理活动是由种种因缘所形成的,而这些因缘互相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切现象的本质。
唯识学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基于外在事物的真实本质,而是建立在意识过程中的种种幻像之上的。
唯识学派极具思辨性和哲学性,它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后来佛教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唯识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对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 1 -。
《法相唯识学》太虚读后感
第四篇范文
《法相唯识学》是太虚大师的杰作,其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刻主题深度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各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首先,太虚大师在书中提出的心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观点使我们意识到,世界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塑造自己的世界。
其次,太虚大师对修行问题的探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修行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心,通过观察、分析和调伏心念,最终实现解脱。这一观点使我们明白了修行的本质,即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其次,书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鲜明。太虚大师在书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导师,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认识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解脱。他的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自己生命的导师,通过认识和调伏自己的心性,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此外,书中的其他角色,如被太虚大师所指导的学者和修行者,也通过他们的思考和体验,展现了唯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这个全新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灵、认知和修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见,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这一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影响自己的生活。
其次,这个视角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一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唯识学笔记
唯识学是佛教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的认识方式。
以下是一份唯识学笔记,供您参考:
一、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通过感官和意识来获得,而这种认识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唯识学强调“唯识无境”,即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二、唯识学的核心观点
1. 万物唯识:唯识学认为,万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构造,它们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
2. 三界唯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意识所构成的,而这种意识又可以分为三种层次: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
其中,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原,它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种子和潜在能量。
3. 唯识无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因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这种虚幻的认识方式,达到真正的解脱。
三、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1. 止观双修:唯识学认为,修行应该同时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
通过止观双修的方法,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和障碍,开启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2. 转识成智:唯识学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将虚幻的识转变为真实的智。
这种转变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和实践,才能逐渐实现。
3. 超越虚幻:唯识学认为,只有超越虚幻的认识方式,才能达
到真正的解脱。
因此,修行者应该不断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逐步接近真实的境界。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唯识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唯识学课件ppt
• 唯识学简介 •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 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 唯识学的实践应用 • 唯识学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唯识学简介
唯识学的定义与特点
唯识学定义
唯识学,又称为“瑜伽行唯识学”,是印度大德世亲菩萨所创,是印度佛教大德安慧菩萨对无著菩萨 《摄大乘论》的注释。唯识学以“万法唯识”为宗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意识构造的产物,一切外在 的物质、能量、空间等都是意识的投影。
唯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疏导
唯识学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处理心 理问题的框架,有助于心理疏导
和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唯识学对认知和行为的深入分析 ,为认知行为疗法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实践指导。
精神分析
唯识学的深层心理分析方法,有 助于理解和处理心理创伤和无意
识冲突。
唯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团队建设
唯识学提倡的同理心和协作精神,有助于企业建 立高效协作的团队。
唯识学的传承
唯识学的传承经历了世亲 、安慧、难陀、陈那、法 胜等大德,逐渐发展完善 。
唯识学的传播
唯识学在印度传播了数百 年,后经由中国传入日本 和朝鲜半岛等地。
唯识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
与中观派的关系
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唯识学和中观派都是印度佛教的重要 流派,两者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藏传佛教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唯识学的 影响,但在理论上仍然保持了自己的 特色。
与瑜伽行派的关系
唯识学和瑜伽行派有密切的联系,两 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
02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译作阿梨耶识,是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本性与 妄心的和合,是宇宙万有的精神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
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胡晓光(四)唯识学揭示了人类认知原理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唯识学的认知原理就是转识成智的成佛之道。
这个原理的实在意义在于澄明了认识的终极指向性的如实性,心识本性的实然之理,也就是存在的本质。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
在凡夫心态上的认知活动无法达到对主体自身认识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认识意识深层结构、功能原理。
我认为唯识学在认识论上有两大贡献,一是对识与根认知差别的划分,二是有效性方法论的构建。
认识是一种了别过程,它不同于生理主义的根身领纳之受。
虽然认识的启动有赖于主体与客体相关性,但是形成认识则实属于心识内在之活动,唯识学所谓的“转变差别”是也,也就是内在信息自我加工过程。
人的认识不能直接面对客体,因为认识只是识的分别变之活动。
认识的活动是意向性构造活动,不能把认识还原成单纯的生理实在。
佛学立十八界,就是区别根、尘、识的起源(种子)不同,识的功能是了别。
一切功能作用取决于存在的结构组织。
主体八识结构的描述是唯识学展示了别学的所知依。
所谓所知依就是认识的对象,同时又是认识者本身。
世间哲学认识论无法克服二元论的认知方式,原因是他们没有发现主体心识的深层结构,不知有八识系统存在,所以把自识所变之境当成外在实有客体。
只有唯识学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提出唯识无境义。
唯识学的认识论转依过程分两步,一是六七识的因位转,二是五八识的果位转。
在唯识学中,了别作用最强是第六识,所以说认识了解第六识的性质、功能及其结构是学习唯识的关键。
六识以七识为根,是思维意识。
它所缘之法是法尘。
法尘就是符号存在,它可以将一切法符号化。
这种符号化的功能是六识所有。
六识“所缘缘”所虑所托,皆不离自体,是分别变之境。
我们可以这样说,唯识学有两大唯识义,一是六识唯识义,二是八识唯识义。
六识的唯识义主要解决认知问题,八识唯识义主要解决认知根源问题。
在这里我不想多讲唯识学认识论之细节,仅是将所缘缘之认识论的意蕴略陈点滴,如能引起读者兴趣则是笔者所望。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胡晓光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唯识义者,就是阐述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存在观;所谓法相义者,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
在理论上,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反之亦然。
唯识学认为,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无容”的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令人生起净信,并且具有可实践性。
在唯识学看来,一切世间学没有了达真实,所以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存在论;同时一切世间学既然没有对真实的认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真实的认识论。
世间学的这种虚妄性,是由遍计所执性造成。
所谓遍计所执性者,就是指主体心识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执取为实,安立名言。
这种认知功能是于情而生的,是情有理无的。
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讲,遍计所执性是一种知性化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它是能取与所取的分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化。
唯识学认为,只有以真实的存在为所观境,才能形成真实的认识。
唯识学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时,是先破遣外执,成立唯识义。
所谓唯识者,就是讲识外无境,唯有内识。
即一切法离识无体,一切法唯识所现。
唯识学认为我人所观一切法皆不离识,是识所转变,并无有识外之物可被认识。
唯识者,就是唯能无所。
“唯识无境”之命题确定了唯识学的所观境。
在唯识无境这个存在论的前提下,对识的性相进行如实观就是法相学了。
法相学是诠释五法三自性为内容的。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所谓三自性者,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法相学顾名思义就是诸法实相学。
在法相学看来,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真如,这个真如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由正智(菩提)所觉知。
世间学说,是依虚妄分别之识来缘名相,并妄执为实有。
法相学认为,只要破遣了名相分别,就可契入正智与真如之界。
名相分别为遍计所执性所摄,正智与真如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摄。
唯识学
第七识,末那识。就是一个执著于自我的识体,它的作用是恒番思量,它会执著于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见到、所听到的,它会以为是[我],产生我执。所以末那识又名[我爱执识]意即它执著于第八识一切法的种子都视为[我],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什么?阿赖耶梵文名为alaya是[藏]、[库藏]储存之意,故又名[藏识]。这第八识,阿赖耶识有如电脑的记忆库一样,会储存所有资料包括过去一生中所有善、恶、业力的资料。
第二位就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树(Nagarjuna)菩萨,大乘佛教由他提倡发扬,可说是光芒万丈,他的学说大有超乎释迦牟尼佛的气概,他可说是印度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因此他把佛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论著中有甚多是说明唯识之理。
再来就是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nu)两兄弟,他们生于公元三一0~~三四0年之间,一开始他们是从小乘有部出家,后来再宏扬大乘佛学的。他们提倡法相唯识,无著从《瑜珈师地论》起才开始有了第七识——末那识,及第八识——阿赖耶识之说。后来世亲又统摄大乘论,并以《百法明门论》为其纲要,才创下了那不朽之作——唯识二十论与唯识三十论。所以建立唯识学派,就是世亲菩萨。到这时期唯识学的思想与组织系统才算完成。当时的名流学者无不钻研其著述,成了一种新学说,即有力的学派。在印度哲学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真是风靡一时,日后有很多的知名人士学者研究唯识学,后来在中国初唐时期由玄奘大师留学东归,自印度引进唯识学,并在中国广为流传至今,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识学整个发展的过程。
唯识学认识论
唯识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唯心的,即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人类心灵中的观念、想象和知觉。
因此,所有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由心灵构成的。
同时,认识的过程也是主观的,由人类心灵的活动所决定。
这些活动包括感觉、思想等。
唯识学将认知对象分为相分、见分和自证分。
相分是认知对象在心中呈现的相貌,见分是了知相分的智慧,自证分是能证知见分和相分是否正确的智慧。
唯识学还提出了八识的概念,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识(意识)、第七识和第八识。
唯识学的宗旨是为唯识修行服务,为由凡入圣、转识成智服务。
其认识论中不仅包括现代认识论中的知识论,还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
因此,唯识学认识论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对现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胡晓光“在”与“知”是哲学的主题,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对“在”与“知”的反思追问,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
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
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它同科学一样直接指向存在。
其实这个存在,只是一个“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
这种最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体主义哲学,当然还是一种外在实体主义。
由于人的思维意识的深入与进步,因而产生了反思意向,这时便产生了反思理性的认识论哲学。
这时“在”被“概念化”以思维的存在而被反思追问,人们认识到“在”与“知”是有同构,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
随着“知”与“在”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问题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语言”,因为所知一切包括“在”与“知”的问题都可以用语言表达,且又与语言系统有同构性。
所以又有了“语言”是“在”与“知”的家之论点。
这便产生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即语言哲学。
语言是意义与知识的载体,又是其本身,面向“语言”就是直观“事物本身”。
佛教唯识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问题与哲学反思内容。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便会认识到唯识学包涵了“存在”“认知”与“语言”的全部系统问题。
从这三个哲学系统去观析唯识学却会归纳出一整套唯识学观念体系来。
然而若从唯识学的自身结构着眼,唯识学则又有一整套自洽且又圆满的体系。
唯识学不同于哲学在于其有现实性与实践性,在“在”“知”“言”上是有同构性的。
哲学是立基于抽象思维,以思维逻辑方法处理观念。
所以哲学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性的可实践性。
哲学存在于“可能世界”里。
尚不具备必然性。
而唯识学则是立基于“亲在”,是以直接的实践性为意向,是以彻底转换“存在”“认知”“语言”的虚妄性,成就真实性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我们以纯思的方式来考量唯识学关于“在”与“知”的认识成果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研究分析,从而探明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唯识学的真实观(下)
唯识学的真实观(下)
胡晓光
(下)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有自相与共相,所以与之相应也就有尽所有性智和如所有性智。
这二智实际上就是出世间法的现量与比量。
唯识学认为出世间法的现量与比量和世间现量与比量是完全不同的。
世间之现比二量是颠倒的和分离的,而出世间法的现比二量是正等和不即不离的。
在唯识中,一切法自相,就是一切法相的差别自体;一切法共相,就是一切法性的平等理体。
自相是一切之一,共相是一之一切。
唯识学所讲的正智,就是悟万法不离一理,明一理不遗万法。
这也就是唯识和法相的差别之处。
唯识唯证一心之理,法相妙观万法之实相。
法相学是尽所有性智学,唯识学是如所有性智学。
尽智是比量,如智是现量。
世间之自相是现量觉,共相是比量知,出世间法则可以说正
与之相反,同时又别有不可思议的意趣在。
从如上之散论,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真实观是独特的,是不可与世间学说同日而语的。
唯识学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因为存在论、认识论都与它们不同,更主要的是价值取向不同。
从唯识学维度看一切世间学说的真实量果,都不过是于情见之识心而生的虚妄分别的遍计所执性而已,与诸法真实无从相契。
唯有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才能契入真实,实践法相与唯识的智观,才能最终亲证诸法真实。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2012-8-17 23:17 |作者: 明真法师修学指导佛教网般若文海佛学文章佛缘网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个人的体会是:依他起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圆成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遍计所执性,就是主观不能适应这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知识和由这种错误知识所构画的一些虚妄假相。
虚妄假相,只粘附在这错误的知识上,如向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寻检,是找不着的。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认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来发掘客观的真理,凭借真理之光,来破除自己主观上的“无明”(有处作“痴”或“愚痴”),也就是改正自己主观上的错误思想和知识。
只有真理才能给与众生以最大的安乐,无量恒河沙数诸佛,都是从真理内孕育出来的。
现在我想先谈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对“依他起性”这个名词的解释,是“依他众缘而生起故”。
众缘,约当现在所说的“许多条件”。
佛法肯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界、社会、思想意识,都是依他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由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所构成的。
没有众缘,或者说不依他众缘,任何事实就都没有生起的可能。
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实上都可找到证明的。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在解释依他起性的时候,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彼,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此,指众缘。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现象、社会、思想意识,在彼有、彼生时,必然是由此有、此生而才有“彼有”、“彼生”的。
佛法用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来说明客观存在事实的一般性质。
这是十分正确的,是能根据事实进行检验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明白人生、世界,都是活的、动的、变化的,可以根据适当条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提高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会明白人生、世界决不是什么神或者天帝所创造的,也决不是由什么理性、意志和什么观念所演化出来的。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唯识基本概念”这篇长文时,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引言部分的介绍。
在引言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唯识是一种重要的佛教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唯心构造”。
它强调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是由意识所构造的,意识是感知和体验的基础,而物质世界则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一种现象。
这种思想在佛教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的结构上,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概念和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并探究它与其他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讨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通过对其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加深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引发读者对于哲学思考和人类认知的更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开始介绍唯识的含义和其起源,来加深对唯识理论的理解。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整个文章的组织架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包括对唯识的含义和起源进行介绍,以及讨论唯识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
其次,引言部分将在第一节中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然后,在正文部分的第二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
何为唯识学
何为唯识学1何为唯识学?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
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
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主要依据。
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
比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
从公元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识者心之别名。
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对人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唯识学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
通过唯识学的学习和修炼,我们认识到人是一个有着灵魂和情感的生命。
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产生的行为,影响和作用着世界。
唯识学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它超越时空和主客体对立。
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阿赖耶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
唯识学当中,万物的共性在于“凡夫性”,这种“凡夫性”由第七识和第八识所决定,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唯识学所包含的重要方面。
唯识学指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别业和共业,即来源于人的“习气”,佛教中的“习气”,指人类个体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征,个人的习气也来自于遗传。
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决定圣贤之分、决定了由凡入圣的可能性、决定众生轮回。
众生轮回不灭,八识轮回不灭。
唯识学将意识称为“种子”,它在条件俱具的情况下产生。
整个唯识学的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学的三个重点。
当我们面对心识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一个重点,因为你的生命有限,首先你要建立两个概念,就是你的优势是什么?作为一个临终的正念,你能够依靠的是什么?你最大的优势在哪里?第二个你最大的盲点在哪里?你最大的障碍在哪里?这两个重点,就是第一个你能够运用的军队在哪里?第二个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在唯识的角度,我们今天临终的正念,你最大的优势就是第六意识,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是一个最可以透过学习去改造而产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心识。
不管它过去做了什么,它可能过去起了极大的烦恼,造了五逆十恶,但是第六意识的好处,它可以透过学习而做重大的改变,尤其你得到人道的第六意识,这是你最大的幸运。
如果你在畜生道,你今生你不可能保持正念,不可能,因为你第六意识是暗钝的。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人身,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有一个非常明了,而且能够善于学习、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有思考能力的第六意识,这是你今生当中最大的优势。
所以你能够善加利用第六意识好好学习经论,重新栽培一个美好的思考模式,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当然我们也有盲点,就是第六意识后面的根,就是第七意识--我爱执。
第七意识长久来都躲在第六意识的背后来控制第六意识,所以是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所有第六意识的分别,都有第七意识的影子在里面。
你分别一动,就有我执法执的阴影在里面。
所以怎么样摆脱这个我爱执,就变成是重点了。
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的放下。
因为你越攀缘外在的人事,你就容易去激发过去的生死业力,这对你临终是极度的不利,你必须让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所以为什么万缘放下就这样子;第二个你要好好利用你的第六意识,好好的做如理的思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第三个你要修习空正见跟愿力,观照力跟誓愿力,好好的调伏引导第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一切见,就是楞严经中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也就是偶们偶们现在这个状态,因认定六根感受的世界相,并确立一切为最真实观念,因此不得自由,用这个认定把自己困起来了。就像你认定只有王美女才能使你幸福开心,其实这个执着,把自己困在了世上只有王美女这个观念中。因此王美女一旦让你失望,你就难过痛苦,喝酒上吊,寻死觅活。
不动地前(即七地)俱生我执已断故舍三藏之名
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断尽不感生死故异熟果空
至此一切种识之有漏种及劣无漏种永断而成无垢识即转大圆镜智矣
果用
如来现大化小化随类化之三类分身教化众生永息苦轮也
智照大千内众生机宜随应说法也
现起他受用身
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教化之机也
十方世界微尘刹土无不圆明普照盖法界洞明真俗等观矣
烦恼六
贪瞋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二十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四
悔睡眠寻伺
心用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眼识九
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耳识八
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鼻识七
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舌识七
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身识七
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chgor戴角虎在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中午12:58说:
其实唯识学,并不像没有学过它的朋友想像的那样复杂,主要是因为一个学术系统中,把名词和结构分得细了以后,让人“感到”复杂,其实唯识学中,所有名词内容和结构,都可以收缩为“相见”二分,也都可以由“相见”二分展开。无非就是建立什么观念,有什么样的相之间的关系,反反复复地来论述罢了。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第六识:意
第七识:末那或云染污
第八识:阿赖耶或云含藏
三境
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
三性
善性恶性无记性
欲界
五趣杂居地
色界
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
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
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
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遍行五
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五
欲胜解念定慧
善十一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真带质
无本质性
量
现
现比非
非
现
性
善恶无记
善恶无记
有覆无记
无覆无记
界地
欲界色界(鼻舌不行)
五趣杂居离生喜乐
欲色无色
欲色无色
欲色无色(随他业力生)
相应
心所
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信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烦恼三(贪瞋痴)
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八
遍行五善十一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根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
比如“信”和“疑”,这一心用归在“善”和“烦恼”中。但仔细一推,你就会发现,信和疑是一回事,你不信A这个观念,和你疑A这个观念,正是你信“疑A”这个观念,否则疑什么?而能信,则是因为有相关的见树立起来,能疑,则是没有相关的见树立起来,否则何疑?因此看似两个不同的心用,还归在不同的种类中,其实是一种心用。其他内容,以此类推,都是这样。
中又二
小又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不定四(悔眠寻伺)
遍行五
别境一慧
根烦恼四(贪痴慢我见)
大随烦恼八(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依缘
明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眼全耳除明余三更除空
境作意染净依
根本依种子
境(赖耶见分)作意根本依
种子
境(根身器界种子)
作意
俱有依(末那)
反过来,去一切见,不自缚,也就是楞严经中的“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不用这些观念执着来困住自己,你就解脱自在。也就是说,上面那个认定只有王美女才能使你幸福开心的观念,不再支配你人生了,你发现天下所有美女其实都能使你幸福开心,也就不用喝酒上吊,痛不欲生了。
下面发了一八识规距表,其实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所有名词内容,都可以一一向上收缩,最后落实在见和相上。因此,一切问题的根本,也就成了,你要什么样的人生,只需要立什么样的见起来,有见必有相。而那些打坐、观想、念佛、咒语,无非都是为了相见的树立和打破的方便法子,如果能自己一念强行转过来,谁会没事找事干呢?
种子
体相
自性分别与根难分
随念分别计度分别
自性分别(易可知)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业用
观行
眼耳离中观尘
鼻舌身合中观尘
变转相分而观二空
真如后得智摄
动身发语造引满业招三界报三性变易五受轮转
习二空(生空“破我执”法空“破法执”)观行
为前六识转染净之依
无力断惑借意识
修观而断
受熏持种子根身器
意识五
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种子
末那识四
境作意根本依种子
赖耶识四
境作意俱有依种子
资粮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
四加行位:
暖顶忍世第一
地上圣位
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
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十法云地金刚道
五受:苦乐忧喜舍
八识规识
第七末那识
第八阿赖耶识
凡情
境
性
性独影带质
界去来作主公
圣智
断惑
转智
第八识转智时根成无漏故识亦无漏
而转为成所作智
资粮位中渐伏我法二执现行
见道位分别二执种子断初与智相应(发起初心欢喜地)
修习位中伏断俱生二执现行种子
远行地后俱生我执断
纯无漏等觉位俱生法执断妙观察智圆明矣
极喜地初心俱生二执初伏初与智相应
无功道(即不动地)俱生我执断
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断平等性智现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