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要义

合集下载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地放下。

因为,你越攀缘外在的人事,就容易去激发过去的生死业力。

这对你临终是极度的不利。

你必须让生死业力沉淀下来,万缘放下。

第二个,你要好好利用你的第六意识,好好地作如理的思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第三个,你要修习空正见跟愿力——观照力跟誓愿力,好好地调伏引导第七意识。

第七意识你不去调伏,它临终会坏事的。

掌握了这三个重点,你就掌握唯识的整个纲要了。

近代唯识学

近代唯识学

近代唯识学
近代唯识学是一种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哲学思潮,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至中期。

它是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并试图以唯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体系。

以下是近代唯识学的一些特点和主要思想:
1.唯识论:唯识学主张唯识论,即意识和物质是统一不可分
割的,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

它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
物,而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到意识的积极作用。

2.主体性和社会性:近代唯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的互动。

它认为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不仅是受到客观物
质条件的限制,更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3.实践和经验:近代唯识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它认为通过
实践来获得经验和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实践活动
是认识过程的根源和动力。

4.全球意识:近代唯识学强调全球意识和普遍性的思维,认
为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它倡导超越狭隘的国族观念,关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命运。

5.社会变革:近代唯识学追求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

它主张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与马克思主义以及
中国的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相结合。

近代唯识学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思潮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在批判传统思想观念的同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尽管近代唯识学的影响在后来的历史中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中国近代哲学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正刚唯识学讲义是一本关于唯识学的教材或讲义。

唯识学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学派,着重研究心识及其作用、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的相互关系。

正刚唯识学讲义首先介绍了唯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佛陀时代的唯识学派的兴起以及后世对唯识学的发展和完善。

接着,讲义详细解读了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自性空、法界、唯识等。

讲义对于心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心识的六种根本能力和七种心理过程,揭示了心识与身体、感觉和觉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对心识的研究基础上,正刚唯识学讲义进一步探讨了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解释了因果关系、依起性、烦恼等概念,并指出如何通过修行和觉醒来超越痛苦和困惑。

此外,讲义还介绍了唯识学在佛教教理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如它在解释佛教义理、修行和觉悟道路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正刚唯识学讲义通过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唯识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佛教中心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指导读者如何运用唯识学的思维方式来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唯识学讲义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略历4⼀、唯识学之缘起5⼆、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东⽅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种11初能变即第⼋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熏之别22⼼分四义22四⼼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分39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不缘42第⼋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种⼦三性分别52 本识有⽆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性⾏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不共有四义70⽴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 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在位诸根互⽤74⾃性⾏相75⾃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 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种分别87⼋识所具分别88⼋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识具缘多少90五⽆⼼位91⽆⼼⼆定92料简五位92⼆定同别93五⼼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略历先⽣名复礼。

唯识学认识论

唯识学认识论

唯识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唯心的,即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人类心灵中的观念、想象和知觉。

因此,所有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由心灵构成的。

同时,认识的过程也是主观的,由人类心灵的活动所决定。

这些活动包括感觉、思想等。

唯识学将认知对象分为相分、见分和自证分。

相分是认知对象在心中呈现的相貌,见分是了知相分的智慧,自证分是能证知见分和相分是否正确的智慧。

唯识学还提出了八识的概念,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识(意识)、第七识和第八识。

唯识学的宗旨是为唯识修行服务,为由凡入圣、转识成智服务。

其认识论中不仅包括现代认识论中的知识论,还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

因此,唯识学认识论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对现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生略历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初能变即第八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子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生熏之别22心分四义22四心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八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二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心分39第八所缘40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八不缘42第八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自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无色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种子三性分别52 本识有无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二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自性行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行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行不共有四义70立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依根得名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 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自在位诸根互用74自性行相75自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色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一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 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十种分别87八识所具分别88八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八识具缘多少90五无心位91无心二定92料简五位92二定同别93五心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唯识学要义

唯识学要义
因缘:? 所缘缘:色境(色尘) 等无间缘:前一念的眼识 增上缘:眼根、意识(五俱意识)、注意力、
距离、光线、……
————自识种子 意识的根是什么?——末那识 ………………
认识产生的亲因缘是什么?
1,它是不为人知的深层意识,保留着经验生活
三、有增减:能熏之法可增可减,可摄植习气。
这主要是区别于已经觉悟的佛,佛是没有增减 的,否则就不完满了。不能说佛还要学习,想 法每天在改变。所以佛的‚思想‛没有‚发展‛ 一说,只有‚应机说法‛之说。 四、与所熏处相和合:义同于所熏之第四义。 也就是说得和所熏不即不离。
此四义为七转识及心所具,故称为能熏。
‘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是‘所熏’与‘能
熏’之间的依存关系,也正是第八识与七识之 间的依存关系︰第八识是‘所熏’,前七识是 ‘能熏’。 关于‚熏习‛的几个比喻:熏香、染布、读书、 贪行……
唯识论者论证︰只有第八识才能是‘所熏’。
前七识是‚能熏‛。
成为所熏的条件:所熏四义
成为能熏的条件:能熏四义
5~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
研究中心之一。据说在极盛时期,佛教学者云 集,主客常达万人。不仅当时印度的著名佛教 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 一些僧人也不远恨里,负笈前来。在佛教上该 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兼有 中观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时旁及印度其他 宗教哲学派别,如胜论、数论、四吠陀等,此 外,还学习因明、声明、术数、医方明等各种 知识。寺内有三大图书馆,分别是称作‚宝 海‛、‚宝增‛、‚宝色‛,意为所藏经书均 为珍宝。12世纪末,该寺为入侵的穆斯林所毁, 后遂湮没无闻。
活跃的、主动的、可以清楚观察到的是前六识
,这被称为‚现行之识‛。(第七识不会被清 楚观察到,也被归于现行之识。此处暂略。) 沉静的、被动的、潜在的、不能被清楚观察到 的是第八识(种子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 异熟识、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