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合集下载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

从能所关系看唯识义的本质规定性——兼论唯识学理论体系之建构胡晓光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

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

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

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有情互为增上缘故。

”《显识论》云:“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

”唯识学虽然承认“只有识”,但这个识不是一个本体实体,而是一个恒转之流,并且内在地与转识互为缘起。

如《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与转识为二种因:一为种子生因,谓诸转识生时,一切皆因赖耶识中种子而生;二为所依止因,谓如五识由赖耶识所执持,净色根为依止故,而得转生,又由有赖耶识故,得有意根,由此意根为依止故,意识得生。

”又云:“转识与赖耶识为二种因,一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谓善不善等转识生时,能熏发习气,入彼赖耶识中,成为当来一切转识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出摄植彼种子故,谓转识缘彼赖耶识时得熏生赖耶种,引摄当来第八识故。

”从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唯识学的“识”实是有情生命的一切。

所以从“识”体的相续性上讲“只有识”是确切的。

这可以被理解为唯识学的存在论。

然而,识体的作用还有相对性,即见相关系。

也就是认识关系,从这个相对性上讲“不离识”。

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

识体即唯,持业释也。

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王心所,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乘其实,所以晦斯空有,长溺二边,悟彼有空,高履中道。

”又如《成唯识论》云:“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又云:“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识义章简记

唯识义章简记

A1 十门总标出体──┐二辨名├─明唯识境三离合会释─┘四何识为观─┐唯识义章五显类差别│十门辨释六修证位次├─明唯识行七观法何性│八诸地依起│九断诸障染─┘摄归二空───明唯识果A2 随标别释B1 出体门C1标释二体D1 标列D2 分释E1 出所观体F1通观诸法所观唯识是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为、无为唯识。

此一切法,总摄宇宙万有一切,包括有为法、无为法。

F2别明五重G1 标所观数G2释所标重(1)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实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

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诸经论所说“一切唯识”、“二谛”、“三性”、“三无性”、“三解脱门”、“三无生忍”、“四悉檀”、“四嗢陀南”、“四寻思”、“四如实智”、“五忍观”等,皆摄于此观。

(2)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

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

故契经说。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

余经复说“三界唯心”、“制一处”等,皆此观摄。

(3)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心自体分之本。

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

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

所说理事真俗观等,多皆此观。

(4)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

心王起时必有心所偕起,而胜劣有异。

今以劣依于胜,但观胜心王而隐劣心所,为第四步。

《说无垢称经》(旧译作《维摩诘所说经》)的“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等,皆此观摄。

(5)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余经说“一谛”、“一乘”、“一依”、“佛性”、“法身”、“如来藏”、“空”、“真如”、“无相”、“不生不灭”、“不二法门”、“无诸分别”、“离言观”等,皆此观摄。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胡晓光“在”与“知”是哲学的主题,可以说一切哲学都是对“在”与“知”的反思追问,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

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

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它同科学一样直接指向存在。

其实这个存在,只是一个“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

这种最初哲学实质是一种实体主义哲学,当然还是一种外在实体主义。

由于人的思维意识的深入与进步,因而产生了反思意向,这时便产生了反思理性的认识论哲学。

这时“在”被“概念化”以思维的存在而被反思追问,人们认识到“在”与“知”是有同构,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

随着“知”与“在”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问题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语言”,因为所知一切包括“在”与“知”的问题都可以用语言表达,且又与语言系统有同构性。

所以又有了“语言”是“在”与“知”的家之论点。

这便产生了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即语言哲学。

语言是意义与知识的载体,又是其本身,面向“语言”就是直观“事物本身”。

佛教唯识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问题与哲学反思内容。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便会认识到唯识学包涵了“存在”“认知”与“语言”的全部系统问题。

从这三个哲学系统去观析唯识学却会归纳出一整套唯识学观念体系来。

然而若从唯识学的自身结构着眼,唯识学则又有一整套自洽且又圆满的体系。

唯识学不同于哲学在于其有现实性与实践性,在“在”“知”“言”上是有同构性的。

哲学是立基于抽象思维,以思维逻辑方法处理观念。

所以哲学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性的可实践性。

哲学存在于“可能世界”里。

尚不具备必然性。

而唯识学则是立基于“亲在”,是以直接的实践性为意向,是以彻底转换“存在”“认知”“语言”的虚妄性,成就真实性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唯识学是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我们以纯思的方式来考量唯识学关于“在”与“知”的认识成果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研究分析,从而探明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唯识学“四缘”义略疏胡晓光佛法以缘起论为思想理论基础,而缘起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从“四缘”义展开引申的。

缘起论是佛法的特质,是佛法区别于一切外道异执的根本标志。

它是佛法的诸法实相观,在佛法中是最胜义。

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云:“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

”作为最胜说的缘起论,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则,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质,佛法就是以此作为立说大本。

如《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云:“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又如《了本生死经》云:“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

”又如《佛说稻竿经》云:“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

”佛在世时,有人问佛依何说法,佛陀回答:“我说缘起”、“论因说因”。

佛陀所说法不离缘起义。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给缘起下过定义,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有与无属缘起义,生与灭属缘生义。

缘起义约因说,缘生义约果说。

缘起与缘生理同而角度有异。

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对缘起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概括,云:“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一书中对缘起的定义也有十分精辟的阐释:“简单的,可解说为‘缘此故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与生起,必有原因。

‘此’与‘彼’,泛指因果二法。

表明因果间的关系,用一“故”字。

彼的所以如彼,就因为此,彼此间有着必然的‘此故彼’的关系,即成为因果系。

此为因缘,有彼果生,故缘起的简单定义,即是缘此故彼起。

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结论。

”我认为缘起论所讲的就是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性,是对实体存在论的否定。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胡晓光: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

略述法相义与唯识义之异同胡晓光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阻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

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

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

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离。

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

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

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

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

从现代哲学的纬度看,中观属于哲学思维学,唯识属于科学思维学。

中观学从理性思维的判断性质—亡来破斥形而上学观念,张扬辩证法精神;唯识学从反思理性思维本性上,来揭示和亲证心思的实相,表现出理智与直觉的有机统一性。

中观与唯识不但学系不同,学理也是不同的。

有宗在建立自宗的理论体系时,是从两方面入手的。

首先是建立法相义,而后建立唯识义。

法相义所及内容是五法三自性,唯识义所及内容是八识二无我。

对于法相与唯识是一是异,近代存有三个著名论点。

一是欧阳竟无先生,主张“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约教相说法相,约观心说唯识”;二是太虚大师,主张“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三是印顺法师,主张“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这三种论点是依据各自遵崇的学宗而提出来的,各有自身的逻辑性,在其体系范围内是相应的阐释。

欧阳竟无先生、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堪称近代第一流佛学通家,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佛学固有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佛学思想。

由于三位大师各自学宗不同,采取的纬度取向有异,欧阳是以唯识为宗极,太虚则把真如当圆教,印顺又以中观为究竟。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生略历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初能变即第八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子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生熏之别22心分四义22四心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八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二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心分39第八所缘40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八不缘42第八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自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无色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种子三性分别52 本识有无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二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自性行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行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行不共有四义70立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依根得名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 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自在位诸根互用74自性行相75自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色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一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 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十种分别87八识所具分别88八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八识具缘多少90五无心位91无心二定92料简五位92二定同别93五心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唯识种子义

唯识种子义

唯识种子义作者:惟贤长老时间: 2009-11-25惟贤长老,当代著名高僧、唯识学泰斗;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佛学院院长;重庆市反邪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慈云寺方丈;重庆市政协委员。

修学佛法首先要具足智慧,智就是不迷惑,崇尚真理,这绝不是一般世俗人所讲的迷信。

有智慧就必须有正见。

什么叫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有正确的见解才有正确的信仰,也才能巩固正信。

这种正见不是世俗之见,是佛说的缘起中道之见。

持有缘起中道见者,一方面相信因果,另一方面具足无我慧(空慧)。

相信因果就不落于断灭论,具足空慧就破除常见论。

一方面破除断见,一方面破除常见,即妙有不离真空,真空不离妙有,这就叫中道之正见。

故佛成道后,讲四谛八正道,在八道里第一就讲正见,这就说明正见的重要。

正见如何产生?须修闻、思、修三慧,特别是闻熏,多闻熏习。

《华严经》里记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依次参学五十三位圣者,读诵经典,亲近善知识,如此才能把世俗之见改为正见。

故唯识学的种子熏习的道理,非常重要。

唯识学讲“转识成智”,凡人之识有分别、妄情、迷执,转为智后就消灭了虚妄分别,远离颠倒妄想,消除了执着(我执、法执),这样才能达到转识成智,才能解脱,最终证得佛果。

故必须要闻熏正法,熏习成为一种清净种子,逐步消灭染污(有漏)种子,逐步增盛善法(清净无漏)种子,最后就会真正转识成智,完成佛果。

《法句经·多闻品》言: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者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即说能够多闻,你的志向就明确了,善恶、是非就有比较了,就能走正道,有利于人,有利于己,故说“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你能够自己明确增加了,就可从智慧中体验一切,了解真理,故第三句说“智者博解义”,即有智慧就可很广博地解释一切道理。

“见义行法安”就是见真理了在行动方面就如理如法。

安是得到心安、身安,不单是自己心安、身安,也可使别人达到心安、身安。

若人有烦恼、痛苦就得不到心安、身安、故此偈赞扬多闻,是佛说的法语。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胡晓光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唯识义者,就是阐述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存在观;所谓法相义者,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

在理论上,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反之亦然。

唯识学认为,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无容”的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令人生起净信,并且具有可实践性。

在唯识学看来,一切世间学没有了达真实,所以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存在论;同时一切世间学既然没有对真实的认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真实的认识论。

世间学的这种虚妄性,是由遍计所执性造成。

所谓遍计所执性者,就是指主体心识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执取为实,安立名言。

这种认知功能是于情而生的,是情有理无的。

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讲,遍计所执性是一种知性化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它是能取与所取的分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化。

唯识学认为,只有以真实的存在为所观境,才能形成真实的认识。

唯识学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时,是先破遣外执,成立唯识义。

所谓唯识者,就是讲识外无境,唯有内识。

即一切法离识无体,一切法唯识所现。

唯识学认为我人所观一切法皆不离识,是识所转变,并无有识外之物可被认识。

唯识者,就是唯能无所。

“唯识无境”之命题确定了唯识学的所观境。

在唯识无境这个存在论的前提下,对识的性相进行如实观就是法相学了。

法相学是诠释五法三自性为内容的。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所谓三自性者,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法相学顾名思义就是诸法实相学。

在法相学看来,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真如,这个真如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由正智(菩提)所觉知。

世间学说,是依虚妄分别之识来缘名相,并妄执为实有。

法相学认为,只要破遣了名相分别,就可契入正智与真如之界。

名相分别为遍计所执性所摄,正智与真如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摄。

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

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

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
"唯识"(又称唯識)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两种解释方式。

1. 古义唯识(传统唯识):
- 古义唯识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体系,最早由印度大乘佛教中的唯识学派(如阿难提等人)所发展和阐述。

古义唯识强调唯有心识(vijñāna)存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表现,外部世界的存在是依赖心识的,而非独立实在的存在。

它探讨了心识如何分析和创造世界,以及如何追求解脱和觉悟。

古义唯识也包括诸多繁复的哲学论述和争议,涉及到心识的分类、五阴(五蕴)等概念。

2. 新义唯识(近代唯识):
- 新义唯识是在佛教传统的基础上,由20世纪初开始,尤其是在亚洲佛教哲学家如清涼山慧琳(鉴真)和钱穆等人的影响下,重新阐释和发展的唯识哲学。

新义唯识强调现象世界的依赖性、相对性和心识的重要性,但更加注重哲学的实践应用,包括社会伦理、心灵修持和与现代科学的对话。

新义唯识试图将佛教哲学与当代社会和文化联系起来,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虽然古义唯识和新义唯识都基于唯识思想,但它们在理论和应用上有所不同。

古义唯识更注重哲学上的探讨和内省,而新义唯识更注重将佛教哲学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以提供实际的指导和智慧。

不同佛教传统和学派也可能在唯识哲学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会因时间、地点和哲学家的观点而异。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胡晓光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

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

“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

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

“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

肉团心即心脏,是生命机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思作用是心脏的物质属性。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即此义也。

核心、树心、心要之心,则是泛指事物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

汉译佛典中的“识”,也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vijn~a^na,是指了别力,即八识之识;二是Vijnpti,它含了别与显现二义。

唯识学的“唯识”是Vijnapti-ma^tra,即“唯识显现”之义。

佛学中的“唯心”一词,梵文是citta-ma^tra,指“唯”“质多”之心,不是指“唯”“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之心。

“心”与“识”范畴不二,但在概念的建立上,“心”侧重在“体”,“识”侧重在“用”。

“质多”之“心”是约主体精神存在立名,与“识”完全同义;肉团心、树心等则约客体物质存在立名,基本上不属于意识范畴。

佛学的“唯心”与“唯识”皆从意识范畴立言。

“心”与“识”为什么可以同“唯”字组成一词,并且成为佛学思想的核心命题?据唐代唯识宗大师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云:“梵云‘摩怛剌多’,此翻为‘唯’。

唯有三义: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执,持取依它、圆成识性识相,《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编者按:《成唯识论》作:“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二决定义,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识中遮表,表有遮无;遮即简持,表即决定;表有之中,俗事、真理决定互有),显无二取;三显取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推荐下载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推荐下载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刘洙源先生略历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0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初能变即第八识11三相11初三位12次五位13种子六义13熏习之义17所熏能熏17所熏四义17能熏四义19生熏之别22心分四义22四心分四师异说23总以喻明27三量28真似之分31八识三量分别32三境(相分之分别)33三境之体36本识变义36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识变二种38因缘变38分别变38能熏所熏之心分39第八所缘40缘三类境之差别41第八不缘42第八定缘何法42假实分别43自变共变44变他根依处46无色何名变46本识相应47五受分别48五所不同本识49三性四法50种子三性分别52本识有无间断53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诸法差别54证衄挂妎54二能变即第七识55释名出体55第七所依56第七所缘57王所分别59料简所缘61自性行相61三量假实分别62第七染俱63第七余俱64第七受俱66三性分别66第七界地66分位行相67引教证有第七67据理证有第七68共不共义69四句分别69恒行不共有四义70立第七识之义70三能变即前六识71六种差别71依根得名71以何为根?72根以何为义?72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依境得名73根境皆是识变74自在位诸根互用74自性行相75自相共相76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第六缘境分别78法处色之种类79五种总为三门80法识了一切法82前五缘境之义82前五是现量之故83前五具业84前五六相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六识所具分别86三种分别86七种分别86十种分别87八识所具分别88八识各具分别88现起分位89八识具缘多少90五无心位91无心二定92料简五位92二定同别93五心轮义93六识三性94六识相应94六识受俱95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唯识学要义

唯识学要义
因缘:? 所缘缘:色境(色尘) 等无间缘:前一念的眼识 增上缘:眼根、意识(五俱意识)、注意力、
距离、光线、……
————自识种子 意识的根是什么?——末那识 ………………
认识产生的亲因缘是什么?
1,它是不为人知的深层意识,保留着经验生活
三、有增减:能熏之法可增可减,可摄植习气。
这主要是区别于已经觉悟的佛,佛是没有增减 的,否则就不完满了。不能说佛还要学习,想 法每天在改变。所以佛的‚思想‛没有‚发展‛ 一说,只有‚应机说法‛之说。 四、与所熏处相和合:义同于所熏之第四义。 也就是说得和所熏不即不离。
此四义为七转识及心所具,故称为能熏。
‘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是‘所熏’与‘能
熏’之间的依存关系,也正是第八识与七识之 间的依存关系︰第八识是‘所熏’,前七识是 ‘能熏’。 关于‚熏习‛的几个比喻:熏香、染布、读书、 贪行……
唯识论者论证︰只有第八识才能是‘所熏’。
前七识是‚能熏‛。
成为所熏的条件:所熏四义
成为能熏的条件:能熏四义
5~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
研究中心之一。据说在极盛时期,佛教学者云 集,主客常达万人。不仅当时印度的著名佛教 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 一些僧人也不远恨里,负笈前来。在佛教上该 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兼有 中观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时旁及印度其他 宗教哲学派别,如胜论、数论、四吠陀等,此 外,还学习因明、声明、术数、医方明等各种 知识。寺内有三大图书馆,分别是称作‚宝 海‛、‚宝增‛、‚宝色‛,意为所藏经书均 为珍宝。12世纪末,该寺为入侵的穆斯林所毁, 后遂湮没无闻。
活跃的、主动的、可以清楚观察到的是前六识
,这被称为‚现行之识‛。(第七识不会被清 楚观察到,也被归于现行之识。此处暂略。) 沉静的、被动的、潜在的、不能被清楚观察到 的是第八识(种子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 异熟识、心)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唯识基本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唯识基本概念”这篇长文时,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引言部分的介绍。

在引言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唯识是一种重要的佛教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唯心构造”。

它强调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是由意识所构造的,意识是感知和体验的基础,而物质世界则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一种现象。

这种思想在佛教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的结构上,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概念和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在正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并探究它与其他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讨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通过对其思想的探讨和分析,加深对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引发读者对于哲学思考和人类认知的更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开始介绍唯识的含义和其起源,来加深对唯识理论的理解。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整个文章的组织架构。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包括对唯识的含义和起源进行介绍,以及讨论唯识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唯识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并探讨唯识的现实应用和意义。

其次,引言部分将在第一节中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唯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然后,在正文部分的第二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唯识的含义和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1。

“识”之一词,包含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

八识是识的自体,五十一心所与识相应,十一种色法是识所变现,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在心、心所、色法上分位假立,六种无为是识的实性。

这一切都不离识,总立识名。

唯是遮遣愚夫所执识外实有色等,所以唯识并不否定依因待缘生起的宇宙差别现象、色心诸法,但不离心而已。

唯心,心是集起义。

《法苑义林·唯识章》说:识者心也,由心集起采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

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2。

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

识为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

《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3。

经中多称唯心,论中多称唯识。

识与心同是一体,只是从作用的不同,约通因果与唯在因的区别,建立识与心的异名。

二、从经教证明唯识唯识理论的建立,依据大小乘经典。

从佛陀设教的动机来看,佛教既不能说是唯心,也不能说是唯物,佛陀只是随着众生根机,针对众生弊病,无思普应,演说种种教法,自然不同于哲学家为建立唯心或唯物而著书立说。

然而佛教毕竟是以有情为中心,有情所以异于无情者,盖有无心识耳。

因此在佛陀教义中,唯心之文随处可见。

下面列举几种,以证明唯识的理论。

1.《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4。

三界都是一心造作,不离一心。

由心有染净、为善为恶,招感三界参差不齐的果报。

这是从业感缘起的立场,说明三界唯心。

2.《解深密经·心意识品》说: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辗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5。

由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起有色诸根及依止器界、名言习气,一方面生起六识。

这是从宇宙人生的生成显示诸法唯识。

同书《分别瑜伽品》又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6。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由于无始以来的错误习惯,往往以为离心而有。

其实,客观、独存的境相是没有的。

我们所见到的一切,是自心现起的影子。

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就能知、所知的关系,显示唯心所现的道理。

3.《阿毗达磨大乘经》说: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

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

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

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知真实故。

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

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

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

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7。

这是基于现实观察及行者实践经验证明唯心无境的道理,补充了《解深密经》未涉及之处。

其后,唯识论典中对于唯心无境的论证,大多渊源于此。

4.《增一阿含经》(《四教义》转引)说:佛告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

以心法包括一切法,出生一切法,显示了诸法唯心之理。

而《维摩诘经》的“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华严经》的“一切诸法皆不离心”,《杂阿含经》的“心种种故色种种”等,无不阐述了诸法唯心的真义。

三、从理论建立唯识依据以上经典,唯识家从两方面建立唯识理论:一、宇宙人生的生成,二、有情的认识,这就是《成唯识论》所说的因能变和果能变。

因能变,又曰生变,转变义,是从宇宙人生的生成建立唯识。

宇宙人生的生成以阿赖那识中含藏的等流、异熟二种子为依因。

等流种子具漏、无漏二性,是前七转识现行时熏成的种子,能为八识三性诸法生起的亲因缘。

等流种子又称名言种子,名言有二:一曰表义名言,是形成语言、文字、观念的种子。

二曰显境名言,为能显现色法的心、心所的种子,这类种子现行时,在能缘识上呈现出所缘相分,恰如名言能显义理,故曰显境名言。

异熟种子具有漏善、不善性,是前六识有漏善恶业熏成的种子,为招感异熟果的增上缘种。

异熟种子又称业种子,有善恶、共不共的不同。

由此两类种子,因缘成熟时展现宇宙人生千差万别的现象。

那么,这些种子又是如何转变宇宙人生差别现象的呢?根据种子的性质和定义,可以看出,名言种子是思想、观念,是构成诸法的质料因、亲因;业种子是动力、目的,是形成事物的助缘。

在人类文明史上,任何一物的产生,无不由人的思想、观念及实际需要(动力)、生存目的的促发才能诞生。

从原始人的钻木取火,制造简单劳动工具,到今天的科学文明、人造卫星,一切都是由心为创造动力。

假如离开心的作用,历史将是一片空白,故说一切唯心造。

难曰:人类文明固然可以说是人心所造,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又该怎么理解呢?答曰:山河大地、根身器界主要由我人的业种所感。

业种子有共不共二种:由共相种成熟变似器世间相,不共相种成熟变似根身。

又有情所缘的器世间,是有情各自变现,以自所变为自所缘,譬如一室千灯,一一灯光皆遍照全室,光光相映,互相涉入而不相障碍。

果能变,又曰缘变,变现义,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唯识。

八识自体现行时,各各变现相见二分,见分为能缘之心,相分为所缘之境,这是继承《解深密经》诸识所缘、随心所现的思想。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是境随心异。

如《大智度论》譬喻说:有个美丽女郎,贪欲者见了,觉得如天使般美妙,心生染著;修不净观者见了,认为是一具秽器,毫不清净可爱;其他妇女见了,可能妒火中烧,嗔心现前;漠不相关者见了,犹如见到普通人一样,没什么特殊感觉。

如果这个女郎确实美丽,那么无论什么人见了之后,都应感觉是净妙的;反之,则应认为丑恶不净。

事实却不然,足见好恶、美丑都是随心识所现,没有实在外境。

《列子·说符》也记述了一个故事:有人丢失了斧子,怀疑邻人之子偷去,察看那人的言行,处处有偷斧之嫌。

不久,又从山谷捡回斧子,再看邻人的动作言语,却一点都没有偷斧之相了。

这也说明了唯心所现之理。

面对同一位邻人,失去斧子时,心中所现邻人是窃斧相;得到斧子后,所现邻人则不似窃斧之人了。

又如我们适意时所见到的一切,无不美妙圆满,充满生机;而心境不快时,所见景象都显得暗淡无光,不期然产生凄凉感。

历代诗词中,同是歌咏秋天,却情感各异。

在隐士眼中,秋天是那样恬静自然,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奋发者心中,秋天却显得生气勃勃,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失意者看来,秋天又是萧瑟凄凉、清冷孤独的,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是秋天,各人心情不同,所现各异,足见外境不实,唯心所现。

我们对同一部书也往往所见不一,如鲁迅研究《红楼梦》时说: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是佛教经典,佛弟子认为是真理,是准则;无神论者看来,是迷信,是鸦片。

由认识不同,所见各异,说明各人所缘境界是自心所现。

四、从实践体验唯识唯识学又称瑜伽学,根本论典称为《瑜伽师地论》。

瑜伽,汉泽相应,是智与境、行与理的契合。

瑜伽师,是三乘行者由闻思次第修习如是瑜伽,随分满足,辗转调化诸众生者之称。

因此,印度的瑜伽师也就是中国所说的禅师,《瑜伽师地论》则是三乘瑜伽师修行所依的论典。

唯识学之所以又称瑜伽学,主要因为诸法唯识理论的建立,不但出自如来亲口宣说的经典,更来自瑜伽师的亲身体验。

正如《阿毗达磨大乘经》所说的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一、得心自在菩萨,即八地以上菩萨能随其增上胜解力,使诸境显现,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变火为水,变水为火,随心所想,所变皆成;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随其所观,苦、空、无常、青、白、赤、黄、不净、清净都能显现;三、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境相都不显现,由此说明外境不实,唯心所变。

《摄大乘论》在论证唯心无境时引用偈颂以说明类似的道理。

如《摄大乘论·所知依分》说:“难断难遍知,应知名共结,瑜伽者心异,由外相大故,净者虽不灭,而于中见净,又清净佛土,由佛见清净。

”是说外界不实,于同一处,染者见染,净者见净。

同论又引颂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

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

”瑜伽师随着种种不同胜解,显现种种不同境像,从实践经验中体验到诸法唯识,这是促成唯识理论建立的主要原因。

五、从业力说明唯识外境虽然不实,但在业力相似的人类看来,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依业力不同的各类有情所见,则大相径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