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复习资料带答案2011(081、082)

合集下载

森林经理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经理学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森林经理、森林区划、工艺成熟、样地、轮伐期、林班、林业可持续发展、小班、伐区配置、数量成熟、森林经理调查、森林分类经营、森林成熟、有林地、调整期、森林旅游资源、更新成熟、主伐年龄、择伐周期、森林资源调查、自然成熟、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档案、纯林、混交林、火烧迹地、商品林、森林资源标准地、森林成熟、主伐年龄、经济成熟、经济林、前价、后价、采伐限额、主伐、间伐、基本图、林相图、经营类型(作业级)、补充主伐、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树种、优势树种、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林业区划、疏林地、林木期望价、利率、生态公益林、经济成熟、林业分类经营、森林资源、资金前价、判断题1.森林经理的任务是区划和调查森林资源。

()2.森林经理学与森林生态学、森林植物学、测树学、森林培育学、林业经济管理、森林保护、计算机应用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

()3.狭义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树木资源,尤其是乔木资源。

()4.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植物。

()5.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中其他植物资源、林中野生动物资源、林中非生物资源。

()6.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以及所伴生的资源。

()7.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8.薪炭林是专门用于生产木炭的林木。

()9.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

()10.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总量大,但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太多。

()11.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总量大,但资源结构不合理,防护林和薪炭林比例太大。

()12.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区的总称。

()13.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部分。

()14.经营范围内,地域上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的区域称为林种区。

()15.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森林经理学试题与答案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森林经理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10 科目名称:森林经理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2、森林永续利用3、森林旅游资源4、林业分类经营5、内部收益率6、林业7、森林资源管理信息8、择伐周期9、森林成熟10、林木期望价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理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永续利用与回归自然理论,另一类是森林效益主导利用与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这两类理论的代表国家分别是A.美国、德国B.美国、日本C.德国、法国D.德国、美国2、以下关于小班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地调查法要求样地具有调查总体的平均水平B.标准地调查法强调所选标准地的代表性C.目测调查法不需要考虑小班面积D.角规调查法仅适合于近熟林以上林分的调查3、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A.16.55% B.18.21% C.20.63% D.20.36%4、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最大的是A.森林覆盖率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森林蓄积D.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5、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坎昆气候大会)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以下哪个国家举行A.瑞典B.墨西哥C.丹麦D.加拿大6、目前,我国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间隔期是A.2年B.5年C.10年D.20年7、我国《森林法》规定,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这个规定主要根据法正林理论的4个基本条件中的哪个条件制定的A.法正龄级分配B.法正林分排列C.法正生长量D.法正蓄积量8、下列哪个不属于特种用途林A.药用林B.国防林C.风景林D.自然保护区森林9、在二类调查的成果中,需要注记小班号、龄级、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型、立地类型)和郁闭度(或疏密度)的图面材料是A.基本图B.林相图C.森林分布图D.专题图10、计算年伐量时,将成熟林、过熟林和近熟林纳入计算范围的是A. 成熟度法B.第1林龄公式C.第2林龄公式D.林况法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划√,错误划×)1、经营森林资源是以林地为基础资本的,PNW(净现值)最大才能保证持续经营情况下效益总量是最多的,才是经营者最希望得到的。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山农成人教育森林经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永续利用的林地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森林是以为主的具有一定和的木本植物群落。

3、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4、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和等。

5、森林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和。

6、经营类型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和相同,采取相同的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7、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四个环节。

1、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3、林班区划的方法包括、和三种。

4、影响择伐周期的因素包括、、经营水平和。

5、森林成熟主要包括、工艺成熟、、自然成熟和等。

6、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主要有、立地质量、和。

7、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珍惜立地潜力和尊重自然力、、针阔混交和
增加阔叶树比重、和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8、法正林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是、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蓄积量。

二、名词解释
1、永续利用
2、森林区划
3、工艺成熟龄
4、轮伐期
5、林班
6、森林经理
7、经济成熟龄
8、择伐周期
9、小班10、森林采伐量
三、简答题
1、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2、林业区划的作用是什么?
3、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4、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实际中怎么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内部条件: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林地区划;林木条件——树种、林分结构与年龄、林分蓄积与生长量★外部条件:森林经营水平、林道网的建设、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法规◆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

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用材林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和场所;★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

◆同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各径级株数分布合理、各个龄级林分面积相等、各林分龄级大小应与蓄积大小成正比◆异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合理的径级株数分布——全龄林、龄级与径级成正比、株数与径级分布要合理(反J型曲线);合理的蓄积分布——径级大小与蓄积成正比(正J型曲线);林分按径级大小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大、中、小,蓄积比:5:3:2◆法正林:具备法正状态的森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久平衡的一种状态森林,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蓄作业,即每一年有均等数量的木材收获,平衡的固定收获量。

◆法正林的具备条件:1)法正的龄级分配:各龄阶的面积a=F/V 改位面积=原级面积×地位级数字化×改位系数改位系数=1/所改后的地位级指数;2)法正的林分排列:有利于保护纯林、有利于更新、有利于采伐运输;3)法正的生长量:在经营单位内与树种龄级相适应的最大生长量。

法正生长量=各龄级生长量之和法正林生长量=最老林分的蓄积量=采伐量;4)法正的蓄积量:长期以来保证不变的蓄积量。

①查表Vn=n(m n+m2n+......+m u/2) ②公式计算 Vn= (V春+V秋)/2=(u×u Z)/2 ③法正林蓄积量的计算Vn=(u×u Z)/2→Vn=(u×u Z/u)×u/2→Vn=(u/2)×m u→2Vn=u×m u=u×E n ④法正采伐率=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法正采伐量/蓄积量=最老林分蓄积量/蓄积 P=u Z/Vn=u Z/(u×u Z/2)]×100=200/u 轮伐期越长,利用率越小 En=P×Vn 生长量=采伐量×采伐率◆法正学说评价:★优点——利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具有实际意义;法正的龄级分配是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排列的重要基础;采伐培训结合;法正林分排列是构成法正林重要条件,利于更新、采运、保护。

森林经理试题2011(林学)

森林经理试题2011(林学)

东北林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题 林学院: 教研室(学科)主任:考试科目: 森林经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蒙特利尔进程包括()个标准,()个指标。

2.根据我国第7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覆盖率为( )。

3.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指的是郁闭度为()的林地。

4.我国一类清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二类调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5.为了达到多功能保护的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下列3个区域()()()。

6.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可及度可分为3级,为()()()。

7.写出永续定期系列付款的现值公式()。

8.一块土地的年地租量是200元,而当时的银行利率是5%,那么这块土地的价格是()元。

9.资金的时间价值按支付时间因素的不同,分别有()、()、()三种形式。

10.在一类清查调查因子中,森林群落结构分划分为()()()3种类型。

二、 解释概念(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 1. 林班 2. 森林资源资产 3. 工艺成熟 4. 森林经营方案5.林相图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1、 简述第一级全国林业区划系统包括哪些?2、 简述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3、 何谓法正林?法正林的优缺点有哪些?4、 简述森林资源资产的基本评估程序?2011年12月20 日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编制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 五、证明(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5分) 1.试推导用生长率和采伐强度确定择伐周期。

六、计算(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某林场速生杨树人工林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21年,5年为一个龄级,采伐后更新,更新期为1年。

各龄级的面积和蓄积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1.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3.可持续发展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

4.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的环境,满足当代和后代需要的森林经营。

5.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林木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6.森林资源:(狭)主要是树木资源,尤其是乔木资源。

(广)指林地、林木、周围空间上生长的动植物、微生物以及一切环境要素的总称。

7.森林:由密集生长在一起的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优势的植物群落(植物学);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系统(生态学);8.乔木林:由乔木为主要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9.区划:对地域的差异性及相同性进行的综合分类10.森林区划:是针对森林调查、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而进行的空间秩序的安排11.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

12.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就是内部特征一致、经营目的一致、经营措施一致,而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划分出来的地块。

13.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且与四周连接部分有明显区别的小块森林。

14.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5.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与四旁树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6.林种区:在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所划分出来的区域。

17.经营类型: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及经营措施相一致,具有相同的林学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森林经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谷建材

森林经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谷建材

一、森林经理学的性质森林经理学来源于林业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因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具有开拓性的应用学科。

关系从性质和内容上看,森林经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强、需要多学科知识作为基础课程,除了应用测量、测树、遥感方法解决森林资源调查外,在具体规划时,还必须应用到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林木育种学、气象学、土壤学、林业经济与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电子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技术。

因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与其它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森林经理学学科水平的发展决定于上述学科的发展水平。

任务★森林调查研究:包括森林区划、调查、分析论证;★规划设计: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实施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定期检查与修订,调整森林结构,使森林达到永续利用。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一)、林地资源结构1.有林地林业用地用材林、防护林、新炭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和竹林。

划分标准天然林:郁闭度≧0.2的林分;人工林:凡生长稳定且每公顷株数≧造林设计的80%或郁闭度在0.2以上的林分防护林:农田林网和种防护林带的林木郁闭度在0.2以上或林带宽度在10m以上。

2. 疏林地郁闭度0.1的林地。

经济林、竹林不划分疏林地。

3. 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保存率大于等于造林设计的80%,沿未郁闭但有可能成林的新造林地。

4. 灌木林地是以培养灌木为目的或分布在乔林生长界限以上,以专为防护用途。

覆盖度大于30%的灌木林地(含薪炭林中的此类林地)。

5. 苗圃地指固定用的苗圃地。

6. 无林地指现实无林,以后有可能成为林地的用地,主要包括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宜林沙荒。

(二)、权属结构20世纪80年代,我国森林资源的权属主要有2种,国有林和集体林。

80年代后,又出现了新的所有制形式,如私有林、股份制所有林等类型。

(三)、林种结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四)、林龄结构1. 龄级、龄组划分由于林木的生命周期长,在森林经理中常用整化的年龄及龄级来表示森林的发育阶段。

森林经理学试题答案

森林经理学试题答案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不知道的没写哦,另外用红线写的是乱猜的)一、解释下列各组名词1、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林业分类经营:林业分类经营:指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指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指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对商品林、公益林建立其经营体系,制定与类型相对商品林、公益林建立其经营体系,制定与类型相应的经营机制、投资渠道、经济政策、管理措施等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分类经营:根据森林的类型和功能特征、根据森林的类型和功能特征、根据森林的类型和功能特征、森林所处地理区域特征、森林所处地理区域特征、森林所处地理区域特征、林地质量和地利条件林地质量和地利条件的差异、经营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森林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各类森林的自然特点,经营目的要求组织科学的经营管理2、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是针对森林调查、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而进行的空间秩序的安排林业区划: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以及关键性措施所进行的地域划分3、合理采伐量与采伐限额合理采伐量:指在计算采伐量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森林资源特点、林业生产条件和经济情况,经分析论证后确定各经营类型在经营管理期内的采伐量,森林采伐限额: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确定,根据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确定,根据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确定,并经国家批准的以各并经国家批准的以各种采伐方式对式对森林资源消耗的立木蓄积的最大限量4、基本图与林相图基本图:是计算林地面积、编绘林相图和其他专业用图的基础图面资料林相图:是根据小班调查材料,以林场为单位绘制的常用图表5、轮伐期和择伐周期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时间择伐周期(回归年):在异龄林经营中,采伐部分达到成熟的林木,使其余保留林木继续生长至林分恢复到伐前的状态时所用的时间6、林分和小班林分:是内部特征相同并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分的小块森林,它是根据森林林木生物学特征划分的小班:根据经营的要求和林学特征,就是内部特征一致、经营目的一致、经营措施一致、而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划分出来的地段·二、填空题1、法正林整个轮伐期的采伐量是法正林蓄积的倍2、径级择伐计算回归年A=a ⅹn,其中n 为采伐所包括的径级数;a 为采伐林木平均生长1个径级所需要的年数3、轮伐期、成熟龄(主伐年龄)、更新期三者的关系表达式是轮伐期=成熟龄±更新期4、适合我国南方山区的林班区划方法是综合区划法5、在我国二类调查的地类划分中,森林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四种类型6、计算采伐量的数式平分伐(和由公式)表达式为Ew=Vw/u+Zw/Ew=Vw/u+Zw/2 2 7、决策模式一般由备选方案、自然状态、益损函数三部分构成。

11-12学年森林经营试卷答案

11-12学年森林经营试卷答案

《森林经营技术》期末考查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人工整枝人为地除去树木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使其形成良好的干形和无节或少节良才,称之2.林木分化由于树木个体差异和生长环境的不同,林分中的林木出现高矮、粗细方面很大差异的现象,称之。

3.抚育间伐株数强度间伐株数与伐前间伐林分总株数的比值,称之。

4.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一年)一次全部或者几乎全部伐完,然后进行更新的方式称之。

5.伐后更新采伐以后进行更新的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人工整枝应选择(A )A.Ⅰ-Ⅱ级木B.Ⅳ级木C.Ⅴ级木D.Ⅰ-Ⅴ级木都可以2. 人工整枝应选择在( B )季节进行。

A.隆冬B.晚秋C.晚春D.盛夏3.混交林中间伐选用分级法为( C )A.寺崎分级法B.克拉夫特分级法C.三级木法D.植生组法4. 林木人工整枝的主要对象是树木( A )枝条。

A.下部B.中部C.上部D.全部5. 下层疏伐多应用在( B )A.混交林中B.针叶林中C.异龄林中D.幼龄林中6. 将林木分成五级,一般适用的抚育间伐为( A )A.下层疏伐B.上层疏伐C.综合疏伐D.机械疏伐7. 枯死木和濒死木是( D )A.Ⅱ级木B.Ⅲ级木C.Ⅳ级木D.Ⅴ级木8. 一般抚育间伐开始期是( C )A.郁闭前B.一郁闭就开始C.郁闭后D.郁闭度0.7开始9. 透光抚育适宜的林分年龄是( A )A.幼龄林B.中龄林C.近熟龄林D.主伐前一个龄级10.目前国外松较常采用的抚育间伐方法是( A )A.下层疏伐B.上层疏伐C.综合疏伐D.机械疏伐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对的打“√”,错的打“×”)1.人工整枝能形成无节或少节的良才(√)。

2.当枝条还活着时形成的节子是活节(√)。

3.林木分化主要是由树木个体生长环境不同造成的,与个体遗传特性没有关系(×)4.更新需要采伐,采伐必须更新,二者不可分开,如果从发展的角度讲,更新比采伐显得更重要。

森林经营(复习提纲和答案)

森林经营(复习提纲和答案)

森林更新方式按起源分为:有性更新与无性更新;按人为干预程度分为: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

按更新材料分为:种子更新(天然下种和人工直播。

)、植苗更新、萌芽和根蘖更新、保留天更幼苗幼树。

种子更新可分为天然下种和人工直播。

◆天然下种:结实量较大,种子播散能力较强,可通过天然下种使更新成功。

榆、杨、桦、马尾松等树种◆人工直播: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更新地上的方法。

分为地面直播和飞机播种。

植苗更新可分裸根苗、容器苗、野生苗移植以及分殖更新等方式。

✧裸根苗栽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更新方式。

裸根苗起苗后的贮藏运送及裁苗技术至关重要(既森培中的苗木保存与处理)。

注意防止失水。

过程:起苗,分选、贮存、运苗,栽植。

✧容器苗优点:减少根系受损;成活率高;植苗期长缺点:是育苗和运苗的成本较高。

✧野生苗移植是利用天然更新形成的幼苗幼树,人工移栽更新地的方法。

省略了采种、种子处理、育苗等多道工序,2.适应性较强,3.成活率较高。

省时、省工、高效。

萌芽更新与根蘖更新是利用留存在迹地上的树桩(伐根)和根系上的休眠芽或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以达到更新的目的。

属无性更新。

现有的天然次生林大部分属萌生起源。

根颈处形成的萌条生活力最强,最为稳定、成活率高。

现有的天然次生林大部分属萌生起源。

◆山杨的根蘖能力最强,天然的山杨林几乎大都是根蘖起源。

◆根蘖苗由接近地表的根系上的不定芽形成,多发生在母株被砍伐后,或母株受火烧、虫害、风折等创伤刺激或根系受伤展后。

◆萌芽力强的树种有:杉木、栎、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槭、榆、板栗、赤杨、千斤榆、桦、刺槐、枫香、柳等。

分殖更新(扦插)用一定长度的技、干、地下茎或根等营养器官当作苗木,直接用于栽植更新,称谓扦插、埋干或分根更新。

属无性更新。

特点:成本低;遗传性好,便于保存母本性状;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土壤肥厚、湿润、疏松);森林主伐方式主伐:根据森林的衰亡和更新规律,在一定的林地上采伐其全部或部分成熟木,并为新一代森林的顺利形成所采取的育林手段目的:1.伐除成过熟林本,为新林的形成提供有效的空间和各种必要的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结实、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以期尽快地完成目的树种对老林的更替;2.将成熟的林木采伐掉,为市场提供木材,创造经济价值。

森林经理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期间称为轮伐期。

森林调整:根据森林永续利用原则,计算和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采伐量,安排采伐地点,并按预期的经营要求,通过合理采伐,调整实现森林不合理的森林结构。

工艺成熟: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森林经营类型: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相同,需要采用相同的经营措施和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及依托森林、林木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微生物。

可持续林业:建立在森林永续利用基础上的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

林地期望价:该林地的作业永续的进行,并能够取得期望的纯收益的前价合计。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是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林班: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打下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划分单位。

森林经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作业法:小班:在林场内,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其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的林地段。

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

二、填空:1.法正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 法正龄级分配 2 法正林分排列3 法正生长量4 法正蓄积量。

2.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依据是:1 树种不同 2 立地质量不同3 森林起源不同4 经营目的不同。

3.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包括1自然条件调查2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3 林业经营历史状况调查4.森林区划的四级区划体系指:1 2 34 。

5.从森林经理的角度,林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有:1系统性和多样性2 产业性和公益性3 可再生性4 要计划性5 。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森林起源分人工林和自然林.2.国有林业局森林划系统是林业局- 林场- 林班- 小班。

3.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20009-2013),我国森林覆盖率是21.63%。

4.我国森林资源林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集体权属的森林面积超过60%。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它与基于抽样理论的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不同,属于区划调查,其成果除了森林调查簿和统计表以外,还有林相图。

P1016.森林经理的对象是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7.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8.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P279.森林成熟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10.影响回归年的主要因素有择伐强度 , 树种特征 , 经营水平,立地条件。

回归年(择伐周期)11.森林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经济核算。

12. 间伐是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3.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的学科。

14. 对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进行调整属于森林经理中的森林收获调整。

15.南方的柳树、桉树每 5 年一个龄级,20年的桉树林属于成熟林龄林。

16.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17.一类调查采用的是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18. 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旳总称。

(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2.可持续发展林业:既满足现代人旳需要,又不对后裔人满足其需要旳能力构成危害旳林业。

3.森林可持续经营:重要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旳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旳森林资源与健康旳环境,满足现代和后裔需要旳森林经营。

4.森林永续运用:在一定经营范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旳林木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旳基础上,扩大森林运用量5.森林资源:(狭)重要是树木资源,特别是乔木资源。

(广)指林地、林木、周边空间上生长旳动植物、微生物以及一切环境要素旳总称。

6.森林:由密集生长在一起旳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优势旳植物群落(植物学);以木本植物为主体旳生物生态系统(生态学);7.乔木林:由乔木为重要构成旳片林或林带。

8.区划:对地区旳差别性及相似性进行旳综合分类9.森林区划:是针对森林调查、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旳需要而进行旳空间秩序旳安排10.林业区划: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旳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拟定总体和分区旳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旳和重点、林业方针和核心性措。

11.小班:根据经营规定和林学特性,就是内部特性一致、经营目旳一致、经营措施一致,并且与相邻地段有明显旳区别,这样划分出来旳地块。

12.林分:内部构造特性相似,且与四周连接部分有明显区别旳小块森林。

13.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与国家特别规定旳灌木林面积之和占总面积旳比例14.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与四旁树面积之和占总面积旳比例15.林种区:在地区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似,林种相似所划分出来旳区域。

16.经营类型:某些在地区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旳及经营措施相一致,具有相似旳林学计算措施旳许多小班组合起来旳一种经营单位。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在没有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情况下,长期保存林地的生产力,可再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3.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4.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5.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和木纤维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6.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饮料、食用油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8.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9.特用林:以科学试验、风景、旅游、国防、保护环境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或林木。

10.公益林: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森林。

11.商品林: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12.林班: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区划单位。

13.小班: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经营单位,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这样的地段称为小班。

14.森林区划: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将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15.一类调查:是指定期对某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以省为抽样总体构建,一般每5年查一次。

16.二类调查:森林经理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17.三类调查:又称作业设计,以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林业调查。

森林经理复习材料

森林经理复习材料

1、森林经理:以林业局场为对象,组织经营单位、编制经营方案,执行检查修定方案直至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系列工作的总称。

2、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3、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森林: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

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3、林地:林地是指凡用于林业生产的所有地块,不仅仅是有林木的地块。

林地是从事林业生产的主要平台或载体,它的数量与质量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必备条件。

4、有林地:包括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乔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和竹林的用地。

5、疏林地:郁闭度0.1的林地。

经济林、竹林不划疏林地。

6、未成林造林地:造林后保存株数大于等于造林设计株数的80%,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可能的新造林地。

7、灌木林地:是以培养灌木为目的或分布在乔林生长界限以上,以及专为防护用途,覆盖度大于30%的灌木林地。

8、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9、火烧迹地:火烧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10、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和木纤维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称为用材林。

11、防护林:森林的功能具有多样化,大多数森林都能提供木材,而所有的森林都具有防护生态环境的功12、经济林:是一个种类多、范围广的林种,凡生产果品、饮料、食用油料、饲料、药材、工业原料、调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或林木。

13、薪碳林:是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或林木。

14、特殊用途林:简称特用林。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内部条件: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林地区划;林木条件――树种、林分结构与年龄、林分蓄积与生长量★外部条件:森林经营水平、林道网的建设、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法规◆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

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用材林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和场所;★ 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

◆同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各径级株数分布合理、各个龄级林分面积相等、各林分龄级大小应与蓄积大小成正比◆异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合理的径级株数分布――全龄林、龄级与径级成正比、株数与径级分布要合理(反J型曲线);合理的蓄积分布――径级大小与蓄积成正比(正J型曲线);林分按径级大小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大、中、小,蓄积比:5:3:2◆法正林:具备法正状态的森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久平衡的一种状态森林,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蓄作业,即每一年有均等数量的木材收获,平衡的固定收获量。

◆法正林的具备条件:1)法正的龄级分配:各龄阶的面积a=F/V 改位面积=原级面积×地位级数字化×改位系数改位系数=1/所改后的地位级指数;2)法正的林分排列:有利于保护纯林、有利于更新、有利于采伐运输;3)法正的生长量:在经营单位内与树种龄级相适应的最大生长量。

法正生长量=各龄级生长量之和法正林生长量=最老林分的蓄积量=采伐量;4)法正的蓄积量:长期以来保证不变的u蓄积量。

①查表Vn=n(mn+m2n+......+mu/2) ②公式计算Vn= (V春+V秋)/2=(u×Z)/2 ③法正林蓄积量的计算uuVn=(u×Z)/2→Vn=(u×Z/u)×u/2→Vn=(u/2)×mu →2Vn=u×mu=u×En ④法正采伐率=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法正采伐量/蓄积量=最老林分蓄u积量/蓄积P=uZ/Vn=uZ/(u×Z/2)]×100=200/u 轮伐期越长,利用率越小En=P×Vn 生长量=采伐量×采伐率◆法正学说评价:★优点――利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具有实际意义;法正的龄级分配是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排列的重要基础;采伐培训结合;法正林分排列是构成法正林重要条件,利于更新、采运、保护。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经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1、森林经理答案: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生长与效益评价、结构调整、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森林资源答案:能够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称为森林资源。

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3、森林区划答案:是针对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林区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在地域上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以便合理经营。

4、小班答案:林班的面积仍很大,其土地状况和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差别。

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 ,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5、森林经理调查答案: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

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6、轮伐期答案: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7、工艺成熟答案: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 通过皆伐) 目的材种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8、森林收获调整答案:通过采伐(收获)与更新,将现实不合理的森林结构调整到合理的森林结构9、森林经营方案答案:是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简言之,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科学地组织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

10、小班经营法答案:就是以小班为总体,设计独立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体系的方法。

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总体单位来组织经营,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11、森林调查答案: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 我国国有林森林区划系统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区)—林班—小班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指与森林资源管理活动有关的经过加工的能反映资源现状、动态及管理指令、效果、效益等管理活动的一切数据。

3.森林资源监测的主要内容:森林资源监测是对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的森林资源状态进行的连续性跟踪调查。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组织、建立、实施森林资源监测的一整套方法。

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由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信息通讯及管理系统组成。

4.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森林经营方案5.森林经营档案:(1)调查卡片、统计报表及图面资料;(2)经营活动记载;(3)地形图、遥感资料;(4)材积表等林业数表;(5)样地资料;(6)社会经济;(7)设计文件;(8)法规(共10条,答8条可给满分。

)6.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设计的实测调查地块。

7. 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的方法和准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

8. 标准地是在林分内按照什么要求确定的什么地块: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也称典型样地。

9.森林评价:是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一项活动。

10.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

11.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12.森林区划的目的: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活动,便于经济核算工作13. 间伐: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4. 更新:15. 林相图:是以基本图为底图编绘而成的、反应林业经营单位内小班的林种、树种、年龄等分布情况的服务于经营活动的图面材料。

二、是非判断题(1-13柯坪姐姐,14-27 唯丹姐姐 1-15 )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 √ ]p352.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 p71(确定)3.我国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到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到0.0667公顷。

[ √ ] p244.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植物。

[ × ] p245.间接的森林资源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以及所伴生的资源。

[ √ ] p246.狭义的森林资源主要是树木资源,尤其是乔木资源。

[ √ ] p237.一类调查中必须进行社会经济调查。

[ × ] p788.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总量大,但人均较少,而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

[ × ] p309.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区的总称。

[ √ ] p6610.两个不同的树种一般应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 ] p731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性的森林资源清查,精度比一类调查高。

[ × ]p7713.林种相同的面积较大的经营区域可划分成多个林种区。

[×]p71(确定)14.同一个经营类型中可以有多种起源,即天然林与人工林可以划分到一个经营类型。

[ √ ]错p7315.二类调查是区划调查,其外业成果不仅有调查簿,而且有基本图。

[ √ ] p101-p10216.林地交易价格是指市场交易中成交的林地价格。

[ √ ] p11517.任何林种、树种都会出现工艺成熟。

[ × ] p17218.法正林是一种理想的用材林林分经营模式。

[ √ ] p15619.集体林区林相复杂,其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比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也要多。

[ × ] p246、25920. 林地所有权价格是人们为获取林地所有权而支付的代价。

[ √ ] p11521.我国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到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到0.0667公顷。

[ √ ] p2422.森林经理学与森林生态学、森林植物学、测树学、森林培育学、林业经济管理、森林保护、计算机应用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

[√ ]23.广义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的植物。

[ × ] p2424.薪炭林是专门用于生产木炭的林木。

[ × ] p3525.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区的总称。

[ √ ] p6626.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性的森林资源清查,比一类调查精度高。

[ × ]p7727.林业利率是表示林业资本与利息关系的利率。

[√ ] p1101、数据和信息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中,它们的地位是交替的。

[ √ ] p2892、林分经济法用增值指数判定林分是否成熟。

[ × ] p217(用指率)3、我国规定林分内年龄相差1个龄级以上的,属于异龄林。

(×)4、如果林分的IRR(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大于社会平均利率,说明继续经营可盈利。

[ √ ] p1885、材积配分法只适用于择伐作业。

[ × ] p2146、森林经营管理所确定的森林年伐量应当是每年因各种采伐实际消耗森林蓄积的总量。

[ × ] p2137、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是森林经营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8、林业分类经营是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

[ × ] p1399、法正林是一种简单再生产方式。

[ √ ] p15910、完全调整林并不希望各龄级面积相等。

[ × ] p16611、当W(价值连年生长率)>P(利率),森林未成熟,继续经营盈利。

[ √ ] p19212、森林经营管理所确定的森林年伐量不包括林区居民烧柴所消耗的森林蓄积量。

[ × ] p21213、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落实的基础单位(在我国)是小班。

(×)14、毕奥莱根据多年的试验,提出纳沙州云冷杉林理想的各径级即小径级(20~30cm)、中径级(30~50cm)、大径级(>50cm)的株数比为2:3:5。

(√)15、平均生长量法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确定采伐量的方法。

[ √ ] p221三、名词解释(1-18楠姐其余阿柳姐姐)1.经营类型:经营类型(又称为作业级):就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相同,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和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

经营类型落实林种区的经营方向;按照经营区建立完整的经营技术体系。

每一经营类型都有相应于经营目的的森林作业法。

P722.森林评价: 是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一项活动。

P108 3.森林成熟: 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P1684.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可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时所用的期间. P1935. 基本图:基本图是以航片平面图或地形图为基图绘制而成的,主要以林场、经营区为单位绘制,是计算林地面积、绘制林相图和其他专业用图的基础图面材料。

6.二类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林业区划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变化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P837.经济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

P1838. 林相图:填空题已有9、森林经营方案:是指森林经营单位为保护、发展、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而编制的森林经营总体规划设计文件。

森林经营方案每10年编制(修订)一次。

P23910、择伐周期:又称回归年,是指在异龄林经营中,采伐部分达到成熟的林木,使其余保留林木继续生长,到林分恢复到伐前的状态时,所间隔的时间。

P19511.采伐限额:是国家根据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对森林经营单位实行限额消耗的法定控制指标额12.小班:在林班内,为了便于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根据林地林学特征和森林经营要求而划分出的不同地段称为小班。

P5813.前价:一定期间后能获得本利的和Vn的本金V0。

也就是由n年期末的本利和换算成现在价。

V0 = Vn /(1+p)n P11414.后价:资本在一定期间生利后的本利和。

设某年投放本金V0以p为利率,到n年间生利后,期末收益为n年间的复利和本金的合计Vn。

Vn = V0(1+p)n P11315.森林区划: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单位的工作。

P5316.森林调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是对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进行观察、测定、统计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P7717.森林调整:森林调整是指在森林经营管理对象范围内,对林种结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第八章)18.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的方法和准则,对多个方案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

P265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FRM,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也可称为森林经理(FM,Forest management),它是为达到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2、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为基础的,能够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3、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条件,分析评价林业生产的特点与潜力,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进而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林业方针与重点,提出林业生产布局和实施的主要措施与途径,为林业建设发展和制定长远规划等提供基本依据的一项工作。

5、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的状态(书本)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6、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是指与森林资源管理活动有关的经过加工的能反映资源现状、动态及管理指令、效果、效益等管理活动的一切数据。

7、自然区划是按照自然因子的特征所进行的自然地域上的划分。

分为多种因子的综合自然区划和单项因子的单项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是根据大自然各因子划分的自然区域,一经划分清楚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变8、森林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样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