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作业
马原大题答案(作业一到作业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大题答案作业一三、辨析题1、此说法是错误的,所谓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写得是否准确,或者前后是否一致等。
而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我国又是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的看待历史发展,构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是具有科学性的。
2、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这门课,一开始觉得它就是那种高大上、有点晦涩难懂的理论课。
但真正深入学习,做完作业之后,发现还挺有趣的,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智慧宝藏的大门。
就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分吧。
以前我看世界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学了马原之后,感觉突然有人给了我一副高清眼镜。
像辩证法,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以前觉得事情就是非黑即白,现在明白了矛盾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说,我们想要自由,但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就会乱套,这自由和规则之间就是一对矛盾。
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少了谁都不行。
还有那个历史唯物主义,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看历史就像看故事集,现在知道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像火车头和车厢的关系。
生产力这个火车头不断发展向前,要是生产关系这个车厢不跟着调整,那肯定得出问题。
就像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却严重束缚了它,这时候就必须得有变革,就像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把那不合时宜的车厢给更新换代。
再说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这个东西,以前我就觉得是钱嘛,越多越好。
现在才知道资本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和罪恶。
那些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们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就被资本家拿走了。
就像在工厂里,工人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拿到的工资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剩下的都被资本家榨取了。
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不公平,不过也更让我明白,要去追求一个更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在学习马原的过程中,我还发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理论。
它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就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体现。
像平等、公正等价值观,不就是在追求消除剥削,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吗?通过这次马原作业,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我不再是那个只看表面现象的小迷糊了。
我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去看待这个世界。
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3篇
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3篇篇一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一、作业主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二、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名单]三、作业目的通过本次作业,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作业内容1. 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公平等。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对该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
3. 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解决该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 制作一份 PPT,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五、作业进度安排1. [具体时间]:确定作业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
2. [具体时间]: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和分析。
4. [具体时间]: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修改。
5. [具体时间]:提交作业报告和 PPT。
六、作业要求2. PPT 要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展示时间不少于[X]分钟。
3. 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4.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七、评分标准1. 作业报告([X]分)观点正确([X]分)逻辑清晰([X]分)内容充实([X]分)语言表达([X]分)2. PPT([X]分)设计合理([X]分)内容准确([X]分)展示效果([X]分)3. 团队合作([X]分)分工明确([X]分)协作默契([X]分)4. 学术规范([X]分)遵守规定([X]分)无抄袭现象([X]分)八、注意事项1. 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要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确保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4. 要严格遵守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确保作业质量。
篇二《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一、作业主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二、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名单]三、作业目的通过本次小组作业,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原作业——精选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一2011级临床医学班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 (36分)1、哲学是…………………………………………………………………( A)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关于自然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B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D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6、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B )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是否承认阶级斗争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C )A.运动的绝对性B.运动的相对性C.客观实在性D.矛盾性8、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种…………………………………………………………………(D)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观点是……………………( B )A.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B.存在着非物质的运动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D.物质和运动毫无关系11.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C)A. 无限性B.顺序性C. 不可逆性D. 可逆性12.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35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B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 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B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 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BC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4.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B )A.历史唯物主义B.剩余价值学说C.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C )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18世纪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6.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AB )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E.圣西门F.傅立叶G.欧文7.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下列这三种历史形态的是………………(ABC )A.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E.庸俗唯物主义三、简答题(29分)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作业》是一本由著名作家马原所著的小说,小说以描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挑战。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有了许多感悟。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小明是一个乐观向上,勇敢坚强的大学生,他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从不气馁,而是勇敢地面对并克服。
小明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卖掉家里的房子,让小明能够顺利上大学。
这种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真实而饱满的生活画卷。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巧妙,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对大学生活的真实描写,展现了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比如,小明在大学期间遇到了学业上的困难,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挣扎,但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努力奋斗。
另外,小说中也描写了大学生们在情感上的纠葛,他们面临着友情、爱情和亲情的考验,也经历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这些情节既真实又感人,让我在阅读中深受触动。
最后,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也让我深思。
通过对大学生活的描写,作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敢。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同时,小说中也强调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读完《马原作业》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大学生活的真实描写,作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敢。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成长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希望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我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迎接生活的一切挑战。
马原作业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二、辨析题1、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或物质是实物的总和。
答:错误。
物质是客观实在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为人的意识所认识,但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物质实物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和根本特性;并不是实物的总和,也不是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答:(1)错误。
(2)此命题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应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任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遭受规律的惩罚,导致实践的失败。
3、才须学也,学以广才;学须静也,静以修身。
答(1)正确。
(2)此命题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是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3)学习与成才、学习与心态、成才与修身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和途径,离开学习成才便是无源之水;学习离不开平静的心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心情浮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学习难以为继。
因此,淡定从容,修养身心,专心致志,是成才为学的基本条件。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
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或细节决定成败。
对。
这种观点正确反映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要量变突破事物的度,事物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的真正作用是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变客观世界,但不能创造客观世界,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024版)马原课堂作业最终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一、基本范畴1、物质与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反映物质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3、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脱离物质的客观精神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怀疑论)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5、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6、运动与静止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7、联系与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质的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8、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9、本质与现象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10、原因与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面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11、实践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马原教学实践作业(3篇)
第1篇一、作业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马原教学实践作业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作业内容本次马原教学实践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选题与论证(1)选题: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践”等。
(2)论证:在选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调查与实践(1)调查:针对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2)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如针对选题,开展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
3. 撰写论文(1)论文结构:论文应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选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论文内容:在论文中,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选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证的严密性。
四、作业要求1. 选题要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力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论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论证严密,语言表达准确;3. 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4. 论文格式规范,符合学术论文写作要求;5. 作业截止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马原试题单选及答案
马原试题单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B.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C. 唯物史观、辩证法、政治经济学D.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A. 理论的基础B. 理论的来源C. 理论的检验标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C.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D. 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产阶级专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社会基本矛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过渡C. 经济危机D. 社会改革答案:A。
马原练习题(含答案)
马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艺术B、语言学C、哲学D、道德正确答案:B2.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A、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B、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C、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正确答案:D3.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不确定性C、主观性D、绝对性正确答案:A4.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经验论学派B、唯理论学派C、唯物主义阵营D、唯心主义阵营正确答案:A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B、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D、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正确答案:C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A、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D、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正确答案:C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B、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正确答案:A8.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地区倾斜。
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A、贫困B、富裕C、沿海D、中西部正确答案:A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答案:D10.市场经济是:A、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B、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D、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正确答案:C11.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B、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正确答案:B12.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B、劳动者的主体素质C、劳动工具的状况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答案:C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D、实事求是正确答案:B14.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高B、有一个敢于和善于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C、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D、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正确答案:B15.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正确答案:A1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作业》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而闻名,它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历程和革命者们的英勇斗争。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历程。
书中描述了革命者们在革命道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对着来自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各种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事业,不断地前行,直至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革命者们充满了敬佩之情。
除了对革命者们的英勇斗争的描写,这本书还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全貌。
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程。
通过这些描写,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敬佩之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敬佩之情。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优秀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历程和革命者们的英勇斗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敬佩之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作业一、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二、论述题(请任选其中一道论述题作答,每小题 25分,共一题25 分)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辩证运动规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看法。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饿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具有摹写性,其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到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①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②从认识到实践。
它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③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社会实践是个实践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检验理论,我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充分认识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
也可以通过大脑处理形成自己的东西进而上升为经验,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实际知识学习到课外非理论知识,充分调动身体各组织能动性。
2、请联系金融风暴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 分,共1题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
马原登台实践作业题目
课堂登台实践作业
题目
1、当今社会,科技与人文哪个更应受到重视?
2、动物有无感觉、心理、情感,有无意识?
3、人与禽兽的区别何在?人的本质是什么?
4、存在先于本质?本质先于存在?
5、生活中的辩证法。
生活中的矛盾及处理方法。
6、大学生应跟着感觉走,还是跟着理性走?
7、如何化解人生意义失落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8、历史人物讲坛(评价历史人物)
9、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向谁致敬?
10、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1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12、科技把人类带向幸福的彼岸还是万丈深渊?
13、人兽混合胚胎问题、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动物的权利与福利问题
14、转基因食品应不应该商业化问题
15、学生结合自己关注的热点,自主选题。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作业读后感》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著作和完成马原作业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思维的探险。
读到马克思对商品的剖析时,我感觉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世界的大门。
在此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身边普普通通的商品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关系。
一件商品,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就不再仅仅是用于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
比如说手机,我们购买它是因为它有通讯、娱乐等使用价值,但它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购物时只看价格和表面功能,完全忽略了这些经济学原理在背后的操纵。
特别触动我的是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论述。
他描述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让我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回顾近现代的工人运动史,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尽可能地压榨工人,工人阶级作为被压迫的一方,不得不起来反抗以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这种矛盾的存在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进步。
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让人疑惑的地方。
比如关于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初次接触时理解起来有些费劲。
到底如何准确地判定一个现象中的每个阶段是“肯定”“否定”还是“否定之否定”,不是很清晰。
后来我明白了可以通过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来分析。
就好比一颗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种子是肯定阶段,发芽就是否定阶段,而经过成长成熟后结出新的种子则是否定之否定阶段,它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原点。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全面的、认识世界本质的框架。
马克思主义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试图从根本上去解释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它不仅仅是一些理论,更可以作为我们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
比如说在社会公平的问题上,就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是在于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平等,进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这段阅读和做作业的经历,对我的未来有很大的启发。
它让我在看待事物时更加理性,会下意识从原理的角度去剖析。
未来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研究更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这些马原知识都将成为我思维里的指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确答案:B3.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政治制度B、生产方式C、传统意识D、阶级关系正确答案:B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正确答案:B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B、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D、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D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B、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B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D、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正确答案:A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管理方式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B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正确答案:A11.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正确答案:B12.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源和派生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13.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治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是一部以青少年成长为主题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韧。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感动,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少年,他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他的父母离异,母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他能够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而在学校里,他也面临着同学们的欺凌和歧视,让他倍感压力和困惑。
但是小明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他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小明的成长故事,我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非常严峻的,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小说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明的母亲虽然对他要求严格,但是她也给予了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在成长过程中不感到孤单和无助。
这让我明白,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面对困难,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感到孤独和迷茫。
此外,小说还让我明白了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青少年们不断地努力和奋斗,需要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这让我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马原作业》,我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我相信,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会给予身边的青少年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感到孤独和迷茫,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马原作业
《作业》同学:您好!请您从百忙中抽空做好如下三道作业题。
同时,要求把答案写在含400格的稿纸上。
谢谢合作!一、辨析题(两题中任选1题,满分20分)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二、论述题(两题中任选1题,满分40分)3、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及其对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意义。
4、试分析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哲理。
三、材料分析题(满分10分)5、材料1: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
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
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
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
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
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
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
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
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
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材料2: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
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
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 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
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普遍性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经验论B、不可知论C、先验论D、能动的反映论正确答案:D3.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B、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D、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C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C、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正确答案:B5.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C、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C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正确答案:D7.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B、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C、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正确答案:D8.经济基础是指:A、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正确答案:A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B、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C、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D、商品的出现正确答案:C10.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正确答案:B11.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经验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12.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正确答案:C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B、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C、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D、货币本身就是资本正确答案:A14.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B、一切社会形态C、社会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B15.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读后感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充满现实斗争性的哲学著作。
毛泽东读哲学书,特别喜欢这类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著作。
1965年4月21日,他在中南局党的领导干部会议上曾经说过:“我是先学列宁的东西,后看马、恩的书。
列宁的比较好懂。
”有现实针对性,自然好懂些。
1907年俄国“六三”政变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斯托雷平反动统治时期,革命处于困难阶段,许多革命同路人开始瓦解和蜕化,特别是在党内形成了以唐恩·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取消派和以波格丹诺大为代表的召回派,取消派走向了投降主义的道路,堕落到取消党、取消革命的地步;而召回派却以极左的面目出现,走上了盲目冒险的道路,否认任何合法的斗争。
尽管他们各走极端,但他们却是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其实质同样表现出向资产阶级的屈服。
他们不但在行动上进行反党,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否定指导党的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特别要否定它们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取消派和召回派联合起来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攻,他们著书立说,高喊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辩证法是“神秘主义”;他们鼓吹马赫主义,要求用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来代替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而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则是革命失败后出现的极端冒险和消极颓废情绪的思想根源。
取消派和召回派之所以鼓吹马赫主义是有其根源的。
马赫主义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但它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新名词,空洞含糊的概念,把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掩盖起来;同时鼓吹自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无党性哲学,以此来掩盖自己的阶级本质。
马赫主义的这种欺骗性很适合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在政治上虚伪性和两面性的胃口,他们在革命失败后动摇、变节,但又不能承认自己的反动立场,马赫主义就成了他们求之不得的理论依据,并以之对抗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针对俄国出现的上述情况,列宁在1908年2月开始搜集材料,阅读一些专门文献,子同年10月终于在日内瓦写成《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该书手稿秘密转移到莫斯科,子1909年5月由莫斯科环节出版社正式出版,现收入中文版《列宁全集》第14卷和《列宁选集》第2卷。
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列宁对当时流行的冒充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哲学思潮,特别是马赫主义,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列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了从恩格斯逝世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经验和科学的成果,发展和阐明了许多哲学原理。
主要概括如下:
第一,阐述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列宁将各派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概括为两条相反的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按照两条不同的路线,唯物主义者坚持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而意识是物质在大脑中的反映。
也就是说,唯物主义理论就是意识反映物质的理论,即:“物质存在于我们之外。
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
列宁一再强调,不肯定地回答“关于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存在问题”,“就不能做一个唯物主义者”,而明确地承认自然界、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感觉,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第一要义。
第二,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不可知论。
列宁指出,认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原理,指出人们的感觉、思想除了反映客观存在以外,它不会有别的内容,然而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同时指出人们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认识;之所以无限是因为客观事物按其规律来说是可以不断认识的。
列宁就人的认识过程总结说: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大致要经过两个阶段即从物质到精神的阶段和从精神到物质的阶段。
认识是这两个阶段在不同水平上的循环往复,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人类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获得真理和发展真理。
列宁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观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
”所谓的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列宁又对真理的二重性即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给予辩证的解决,指出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
同时又说,“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的。
”即告诉我们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构成,而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的成分,解决了二者的关系问题。
列宁在文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明确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他指出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不能隔离的关系。
第四,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原理和哲学上的党性原则,揭露了马赫主义哲学“无党性”的实质。
理,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世界观,是一块不可分割的钢铁。
列宁说,二者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而决不可丢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否则就会离开客观真理,落人资产阶级自由的谬论的怀抱。
列宁在文中还集中论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哲学的党性就是阶级性在哲学上的集中表现。
列宁说:“哲学上的党派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为资产阶级和宗教服务的,批判了马赫主义的哲学无党性的实质,指出:“哲学上的无党性,不过是卑鄙地掩盖起来的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阿谈奉迎而已。
”
列宁的这部著作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
它完成了从思想理论上克服马赫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企图,是在恩格斯之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系统、最完整的阐述,从而保证了党在失败的形势下,不致丧失蓬勃朝气,并为将来做了充分的精神准备。
50—60年代,毛泽东多次说到《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他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是批评唯心主义,特别是批评他认为党内存在的某些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在本书“哲学篇”《问题出在唯心的经验论》条目中,将作论述。
一是强调《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对革命低潮时容易出现的悲观失望情绪的批判。
例如,1959年2月12日同印度共产党的高士谈话时,他说:我们犯过“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教育了我们。
党开始长大了,后来又跌下来,又小了。
党转入地下,然后想法斗争,搞根据地,我们又长起来了。
每当跌下来时,党内就产生失望情绪,俄国的情况也一样。
1905年革命失败后,跌下来,悲观失望,搞召回派,唯心主义哲学,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这种情况而写的。
俄国的这一跌,列宁叫做1905年的军事演习。
如果单从理论上看,毛泽东对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体会,并倡导人们认真读它,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因为这是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应该指出的是,50年代末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现实的了解,对党内思想倾向的估计,逐渐有了偏差。
因此,他有时号召人们读这本书,读那本书的现实针对性,也出现了偏差,有不正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