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3人教第三册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3人教第三册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3人教第三册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3人教第三册要点扫描: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2、抓住一项,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探究:一、知识发展:1、文学文化常识⑴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不同类型的近体诗,其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⑵格律诗,诗歌的一种。
形成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数、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2、词类活用空山新雨后〔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动用法,为……悲伤〕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多〕中原北望气如山〔名词作状语,向北〕出师一表真名世〔名词用作动词,传名〕二、应用深化:例一:苏轼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请以《山居秋暝》中的诗句为例,说说王维在诗中画出了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体会意境,重在运用想像诗句中的景物构成一幅完整而清晰的画面。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树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象连自己也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山泉在石上流过是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分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跳动着。
意境是建立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的,抓住形象特点,即可较准确地体会出诗的意境。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说说该诗表达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_________________作品的主旨往往蕴含在作品描写的具体对象上,描写景物的特点往往暗示着作品主旨的基调。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合作交流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合作交流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结合?山居秋暝?,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为什么?提示:注意体会苏轼的评价,紧扣“诗中有画〞来答复。
参考答案:全诗构成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定的气氛。
颔联可入画:雨后青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似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
颈联也可入画:忽听竹林里笑语一片,呵,原来是那洗衣的少女踏着金色,沐着清辉归来了,只见河塘里莲叶纷动,清莹晶亮的水珠滚下来,晚归的渔舟荡出来,好一幅情趣盎然、魅力无穷的山村生活画面。
2.?山居秋暝?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
提示:要从诗歌的写作手法角度考虑,并结合诗歌的主题。
参考答案:是。
颔联侧重于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于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看起来,此地洋溢着一片热闹,然而,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衬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
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3.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提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一个典故,应当了解典故的初始义,也要联系诗歌在使用时的用意来考虑。
参考答案: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悦目悠游岁月了。
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说明了归隐的决心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三册:7 近体诗六首(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一、课文析读1.唐诗发展概况唐诗是我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据清康熙时编的《全唐诗》(900卷)所录,诗人有2300余家,诗48900余首;至于散佚的可能比这还要多,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创作的盛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初唐,指的是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开始仍沿袭梁陈余风,以写宫体诗为主;待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来,才逐渐抛弃了宫体诗的陈腐内容和柔弱纤细的作风,改为写山河的壮丽、都市的繁荣和男女之爱等,出现了清新明快的风格。
这个时期里的传世作品不是很多。
(2)盛唐,指的是由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在这60年间,诗的创作最为活跃,出现了大诗人李白、杜甫以及许多声名显赫的诗人如孟浩然、王昌龄、王维、高适等,传世作品极多。
如按诗风划分,在安史之乱以前,大部分诗作都显示了一种对于理想追求的浪漫豪放的风格,和一种要求自由、发展的精神,这便是所谓“盛唐气象”,李白的诗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气象;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们把眼光转向社会,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忧国伤时的感情,杜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3)中唐,指的是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值得一说的是,由于战乱影响而一度衰落的诗坛到了宪宗元和年间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主要流派有两个:一个是以自居易为代表的平易派;另一个是以韩愈为代表的奇险派。
此外,有成就的诗人还有柳宗元、刘禹锡等。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这个时期里堪称大家的诗人只有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专学杜诗的七律,用典精巧,词藻美丽,但内容流于晦涩;杜牧以七绝见长,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选自《名师指点学高中课程》顾振彪主编) 2.诗词的句法、章法和格律诗词中的句法跟散文有许多不同。
最明显的是,诗词中经常出现倒装句,例如“素衣莫起风尘叹”,意思是风尘中莫起“索衣化缁”之叹;“多情应笑我”,意思是应笑我多情,这一类倒装句算是比较简单的。
在词中有时还出现比较复杂的倒装,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思是江山仍是千年前那个样子,可是英雄孙仲谋的风流遗韵已无处可觅;“波心荡,冷月无声”,意思是冷月无声地荡于波心。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三册:7 近体诗六首1
7.近体诗六首从容说课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
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
本课所选的六首诗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篇。
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杜甫的《登高》被人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蜀相》是杜甫的又一名作。
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刘禹锡的《石头城》创作于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相排挤,宦官专权的背景下,诗歌通过写山、写水、写月写出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更甚者,诗歌有强烈的讽喻意义。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
因题目截取首句头两字而成,故将此诗归到“无题"诗中。
诗作借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遗珠、韫玉山辉的典故,写诗人一生的血泪之恨。
但惟其诗歌无题,人们便对其主题有诸多看法,也惟其主题的不确定性,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诗歌有说不尽的朦胧美意。
《书愤》一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少年的气盛意锐,中年的戍守边关,老年的寄望贤才.全诗表现了对故国难以恢复,自己报国无门的满腔怨愤,风格雄浑豪放又沉郁顿挫,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课用三课时教读和自读。
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诵读与鉴赏常常是合二为一的。
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作好课前预习。
在反复诵读中自行揣摩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另外还应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诗的句法和章法(如诗中出现的倒装句和省略句等句式;“起、承、转、合”的顺序),格律常识(如押韵、平仄、对仗知识)等。
高中语文 近体诗六首 新人教必修3
可编辑ppt
1
1.近体诗的基本知识: 手法、联语、韵律等;
2.近体诗的阅读鉴赏: 意象、情感、风格等。
可编辑ppt
2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初唐有被称作“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他们以刚健清新的诗作崛起于诗坛,多抒发不 平情感和壮烈怀抱,力矫南朝以来的颓靡诗风。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征战占相当比重,山水 田园诗首推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则为边 塞诗代表。
可编辑ppt
1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全诗借瑟起兴,以发端诗人的情怀。或说琴瑟 喻夫妻,《锦瑟》是悼亡诗,悼念的是妻子王氏。 或说锦瑟喻才学,《锦瑟》是仕途失意诗,“挟 文章才学而不得意也”。或说锦瑟喻华年,《锦 瑟》是伤情诗,时诗人年已半百,人生悲欢离合 都成追忆。传说素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泰帝以 为不可,改为二十五弦。故诗人抚琴生悲,思念 曾经的花样年华。本联以“锦瑟无端”发问颇有 深意。“无端”犹言“没来由”,没来由的不是 瑟锦本身,而是多弦致琴音悲苦。由是引出 对“华年”的叹息,怅惘难奈,感人至深。
可编辑ppt
9
锦瑟sè:装饰很美的瑟,秦帝改古瑟五十弦 为二十五弦。
庄生梦蝶:语出《庄子•齐物论》,庄周梦化 蝴蝶。
望帝化鹃:传说古蜀帝杜宇
死后魂化杜鹃,回归故都。
沧海明珠:语出《博物志》,
南海鲛人泣泪为珠。
蓝田美玉:蓝田,山名,在今
陕西,以产美玉著称。
可编辑ppt
11
问琴瑟没来由,偏有五十根弦。 根根弦只只柱,叫人追思华年。 像庄周梦蝴蝶,醒来真假难辨。 像望帝化杜鹃,空有伤春哀怨。 看明月照沧海,鲛人泪洒珠圆。 看蓝田埋美玉,晴日腾起轻烟。 千种思万般情,岂等待成追念。 叹只叹当日里,诸事迷好惘然!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自主学习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自主学习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提示: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黄昏,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这两句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提示:一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二是这样才符合生活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之中,渔舟遮于莲叶以内,初时未见,后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渔舟;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
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3.赏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诗。
提示:“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气氛。
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
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
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
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
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3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3)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石头城》,体味寓情于景的手法。
2.学习《锦瑟》,鉴赏其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3.学习《书愤》,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自读《石头城》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解题刘禹锡(772~842),中唐时代优秀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
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路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六朝古都。
诗人目睹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金,写了《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3.学生思考:“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明确: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
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凉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
4.学生思考: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在这里,诗人将月亮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
因它照见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城上短墙上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诗人含无尽慨叹于其中。
5.学生讨论:诗歌句句写景,但又句句生情,结合历史,说说此诗的主题。
出示投影: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高中语文第三册近体诗六首 第2课时 教案
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学习、鉴赏杜甫《登高》《蜀相》。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家以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构成了双峰对峙的诗坛奇观。
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两首七律。
二、鉴赏杜甫《登高》1.导人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2.诵读可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3.诵读指导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
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
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4.品味意境鼓励学生发言。
教师相机点拨。
这首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教案-人教版第三册
7近体诗六首(1)《山居秋暝》教案重点难点理解并背诵这些诗歌。
《山居秋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
教学过程一、介绍近体诗的常识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绝”“七绝”。
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律”和“七律”。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
(对联也有这个特征。
)高考曾在这一方面出过题,有的是选词填空题,有的是排序题(打乱句序要求重新排序),完成这些题都必须充分掌握律诗的特点。
二、学习《山居秋暝》1、欣赏图画,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山居秋螟》图及朗诵录音,营造欣赏氛围。
2、品读诗画美教师范读,学生齐声朗诵。
想象、描述“诗中画”——请同学们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说一段描述性的话。
(参考:(1)天色已螟,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感悟“画中诗”——让学习讨论诗的前三联画图中所蕴含的诗意。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物蓄谋而明志洁;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含义?(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2019-2020年高中语文7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7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教学要点]1 •学习杜甫的《登高》,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 •学生自读杜甫的《蜀相》,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解题杜甫与《登高》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具)。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弱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 )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二、具体研习《登高》1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把握语气的缓急)明确: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 — XX—XX — X, XX—XX — X — XXo 女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2•提问: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本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更以风大闻名。
首联登上高处,诗人感受猎猎之风,聆听空谷猿鸣。
移动视线,由高处又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近体诗六首 第3课时
近体诗六首第三课时学习、鉴赏李商隐《锦瑟》、陆游《书愤》。
●教学步骤一、学习、鉴赏李商隐《锦瑟》1.导入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李商隐的诗即使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诵读3.诵读指导这首涛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某某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总要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4.不求甚解当代著名学者X中行的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X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5.鉴赏①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前面所引X中行的那段话,概括起来有两点意思:〔1〕这首诗的内容跟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2〕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
前一条没有把诗人的梦想或爱情落实在具体的人和事上,避免了无谓的争论,这是X先生高于那些索隐派注家的地方,无须讨论;后一条那么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先看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
意思是:锦瑟呀,你要那么多的弦干什么?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音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蜀相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蜀相教案人教版1、以诗题导入新课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
生当安史之乱的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热情,因此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十分推崇。
这首七律诗大约是在上元元年(760)的春天,诗人初谒诸葛亮祠时写的。
律诗形成于唐朝,分国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在格律上比古体诗严格许多。
首先,从音韵的方面看: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偶句(二、四、六、八句)都押韵。
其次,从对仗方面看:首联、尾联可能不以对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2、师生齐诵全诗3、学生自读,明确诗的内容前四句写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后四句写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歌颂其丰功伟绩。
——讨论: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笔墨写祠堂及其周围的景色?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展现了在成都城外的一片葱郁翠柏中的武侯祠。
颔联写巍峨殿宇、凛凛塑像来寄情为好,而诗人却转向写“映阶碧草、隔叶黄鹂”,似为闲笔,可传神的“自、空”二字,使其境界全出,碧草自萋萋,人所罕至;黄鹂好呖呖,无人赏听,荒凉之情无限,寂寞之心难言,可见,写景实为伤情,为下文写心志作铺垫。
——有人说:该诗是一首怀古之作,借古人事表达诗人的理想,你看如何?关于末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所指何人?历来说法纷纭。
诗人一生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当为“英雄”,可又绝不仅此,诗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良材。
可见,借古人寄情较显。
4、译诗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么地去找寻?听说锦官城外有一处古柏茂茂森森。
碧草映照石阶自成一派春色,密叶深处莺空自婉转娇音。
三顾茅屡次询问济世大计,创蜀国辅后主一片耿耿忠心。
出兵伐魏没有取胜身先忘故,长让英雄豪杰热泪满襟。
5、鉴赏杜甫写过多首怀念诸葛亮的诗篇,充分表达了他对历史上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景仰之情。
这首吊古七律是千百年来颂扬诸葛亮的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
广西省桂林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近体诗六首》教案《山居秋暝》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
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
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你看: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
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
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
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僧无可)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司空曙)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比较豁达的是: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杜牧)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
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
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高中语文 7 近体诗六首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疱丁巧解牛文题解读《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王维后期的诗作,写于隐居辋川之时,描绘的是他辋川别墅周围的景色,体现了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登高》杜甫在写《登高》这首诗时,已是55岁的高龄了,依然在漂泊中。
战乱此伏彼起,外侵不断,更使诗人感到无力回天的愁苦,所以,诗的基调沉郁而悲愁。
《蜀相》这首诗是杜甫在某某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不作《题某某武侯祠》而作《蜀相》,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石头城》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
前两句“故国”“空城”显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后两句借月抒怀,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某某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有一种朦胧的美。
《书愤》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起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
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作者作品《山居秋暝》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某某永济县)人。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还是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语文:2.7《近体诗六首》教案(旧人教版第三册).doc
近体诗六首●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3.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读诗诵诗鉴诗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
●解决办法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熟读甚至背诵6首诗,这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4.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1.课前预习:熟读6首诗。
2.课内:诵读、鉴赏,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鉴赏王维《山居秋暝》、刘禹锡《石头城》。
●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疏通、熟读本课诗歌。
背诵王维《山居秋暝》、刘禹锡《石头城》。
二、导入新课中国堪称诗歌的国度,而唐朝则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群星璀璨,作品浩如烟海……我们欣赏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还有许多出类拔萃的诗人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值得我们欣赏。
三、介绍近体诗同学们在疏通、熟读本课诗歌时,发现本课诗歌与前两课诗歌在体式是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明确:本单元前两课是古体诗,本课是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近体诗六首(1)《山居秋暝》教案重点难点理解并背诵这些诗歌。
《山居秋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
教学过程一、介绍近体诗的常识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绝”“七绝”。
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律”和“七律”。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
(对联也有这个特征。
)高考曾在这一方面出过题,有的是选词填空题,有的是排序题(打乱句序要求重新排序),完成这些题都必须充分掌握律诗的特点。
二、学习《山居秋暝》1、欣赏图画,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山居秋螟》图及朗诵录音,营造欣赏氛围。
2、品读诗画美教师范读,学生齐声朗诵。
想象、描述“诗中画”——请同学们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说一段描述性的话。
(参考:(1)天色已螟,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感悟“画中诗”——让学习讨论诗的前三联画图中所蕴含的诗意。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物蓄谋而明志洁;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含义?(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品味艺术美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寄慨言志,含蕴隽永。
随意写景,生动自然。
教师再次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诗。
3、译诗山居秋暝王维空山在一场新雨之后,晚来更觉天气是凉秋。
明月在松林中映照,清泉在石涧上畅流。
竹林喧响,是浣衣女叽叽喳喳地归来,蓬叶摇动,是穿莲而过的渔舟。
任随那春色已经逝去,我在这山中自可逗留。
4、王维王维(699—759),字摩诘(为人好佛),太原人。
生卒年尚有701至761之说。
早熟,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才,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
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
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
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象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
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
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
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
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
幸在乱中他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5、讲析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
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
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胆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玉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
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
这里要着重谈谈的是中间的那四句。
中间的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写秋,前人很容易起得一片衰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僧无可)“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司空曙)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比较豁达的是:“大署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杜牧)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得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
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又如此绚丽。
看起来,这里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相反相成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
人们从这些看来是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游雁荡山时,曾写了他的观感: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
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
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象。
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以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出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
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
有些人则惊异于王给的成就,以为他运用了什么“禅理”的法宝,是学佛有得之故,只好望洋兴叹。
只有知道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故意描写枯寂冰冷的话),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而统一,相反而又相成的道理,才不难理解王给的比较好的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也就不会对它作出种种唯心主义解释。
(如明人胡应麟说王维的五言绝句“却入惮宗”。
清人沈德潜说他“不用惮语,时得禅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此外类似的解释还不少。
)在诗的结尾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出自己愿意留在山中意思。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谢了,由它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但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出山去的。
收束了上文,并点出作诗的用意。
6、鉴赏要点动静结合这首诗就是一幅极动人的山水画。
笔下意向明月皎洁,泉水清澈。
竹林喧闹,莲叶摇动,渔舟穿梭。
……竹喧、泉流、莲动是动态美,衬月静、山幽,动静结合。
意境优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一类的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的,然而境界却又是异常幽静的。
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构成这种意境的主力。
这难道不是一种意境的优美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登高》教案1、题解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
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
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译诗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
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3、分析《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
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
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
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