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
亨德尔.doc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乐的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按英语的习惯改为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简介亨德尔出生于德国萨克森的哈雷,他的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师,坚持要让他学习法律,于是从小便禁止他学音乐。
在亨德尔6岁时无意间发现家中的古钢琴,便趁晚上上偷偷去练习。
而在他7岁时和父亲一起去萨克森公爵的宫廷,在那他和宫廷乐师学习大键琴,因为他的学习能力被公爵知道所以公爵便要求他的父亲让他接受正统的音乐教育。
于是1694年年他和圣母教堂的管风琴师学习主要乐器的演奏法和作曲。
他在1702年成为哈雷教堂的管风琴师也顺父亲的遗愿去念法律系,于是亨德尔在大学注册学习法律,兼为教堂谱写每个礼拜天的弥撒曲,更是在1702年发表了2出歌剧,有人要赞助他,他出于自尊而回绝。
1705年,他创作的歌剧获得成功,自己出钱去意大利进修,认识了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曾经有一次在一名枢机主教的演奏会上遇见斯卡拉蒂,主教便请他们来一场比赛,第一场不分轩侄,第二场史卡拉第表示不比所以由亨德尔获胜。
这比赛使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学习三年。
他回国后便担任汉诺威的宫廷乐长。
一段时间之后,他到英国旅行又受到英国女王安娜的器重便长期停留在伦敦,使得汉诺威很生气。
不巧不久后英国安娜女王去世,恰恰由安妮的表兄汉诺威选帝侯继承英国王位,亨德尔怕乔治一世(原汉诺威选侯)生气,1717年便为了泰晤士河上举办的王室联欢会写作了著名的作品《水上音乐》(Water Music,1717年),新国王乔治一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原谅了他的不辞而别,并赏他每年两万镑津贴,让他继续进行创作。
亨德尔的介绍
亨德尔的介绍
亨德尔(1685-1761),全名约翰·弗里德里希·路易斯·亨德尔(JohannFriedrichLouisHandel),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位德国音乐家。
亨德尔从小就喜欢音乐,并且有很好的乐感。
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后来,他的父亲将亨德尔送到了宫廷里当音乐教师,并且给了他很多音乐上的帮助。
因此亨德尔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
后来,亨德尔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他写的第一部作品是《弥赛亚》。
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有一些音乐写得不是很好。
但是,亨德尔却毫不气馁,他认为:“虽然我不太好,但我还是很努力地去创作音乐”。
后来,在他二十六岁那年(1766年)写出了一部不朽之作《弥赛亚》。
这部作品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亨德尔也凭借这一部作品一举成名。
亨德尔是一个非常勤奋、执着、而且热爱生活的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 1 —1 —。
亨德尔
亨德尔先生不过是个笨蛋;
也有人说,他比起亨德尔来,
作个掌灯的还差一点。
奇怪,这一切的差别,
就在叽哩呱啦和呱拉叽哩之间。
最后亨德尔将博农奇尼战胜,对方于1728年离开伦敦。然而,经过接二连三的类似争斗 德尔苦心创建的音乐院也日见式微,终于无法继续支撑。
1742年,亨德尔应邀来到都柏林,看到友人詹姆斯所撰描述耶稣生平的清唱剧《弥赛亚 分53章。亨德尔决心为它谱曲。 他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倾着泪水”写 成的。
25岁时,亨德尔担任了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
其间,他曾两次以青年作曲家的身份出访伦敦。英国的安娜女王非常器重亨德尔的才华 以终身年俸。凡此种种足令亨德尔乐不思蜀。选侯几次催他回国,不见回音,至为恼怒
1714年,安娜女王去世。汉诺威选侯是英国皇室的近亲,因此皇室推举他继承王位,改 召不归而生芥蒂,亨德尔自知理短不 敢露面。一次,一位公爵告诉亨德尔,英王将在次 上音乐会,以庆祝登基,并将亲自泛舟河上。亨德尔听后,立即埋头苦干,写 出一部
同年,《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时,盛况空前,座无虚席。翌年,在伦敦上演,英王乔 的合唱《阿利路亚》时,英王大受感动,情不能禁,肃然起立,全场听众见状也纷纷效 唱时,听众都要肃立聆听,已成规范。
1759年,亨德尔在伦敦的一次《弥赛亚》演唱会后不久,与世长辞。
他的遗体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终于与帮助他成功的英格兰大地化为一体了。 主要作品: (1)歌剧:《阿尔米拉》、《尼禄》(1705),《罗德里戈》(1707),《阿格 《忠诚的牧 师》(1712),《泰塞奥》(1712),《西拉》(1714),《阿马迪基》(1715),《 拉》(1721),《弗洛里丹特》(1721),《奥托内》(1723),《弗拉维奥》(1723),《朱利奥 《罗德林达》(1725),《西庇阿内》(1726),《亚历山德罗》(1726),《阿德米托》(172 罗》(1728),《托洛梅奥》(1728),《洛塔里奥》(1729),《帕尔泰诺佩》(1730),《波 萨尔梅》(1732),《奥兰多》(1733),《阿里安娜》(1734),《阿廖丹特》(1735),《阿尔 《阿尔米尼奥》(1737),《朱斯蒂诺》(1737),《贝雷尼切》(1737),《法拉蒙 多》(17 (1740),《戴达米亚》(1741); (2)受难曲:《约翰受难曲》(1704),《耶稣为人间罪孽 《复活》和《时间的胜利》(1708),《以斯帖》(1720、1732),《底波拉》(1733),《阿 《以色列人在埃及》(1739),《弥赛亚》(1742),《参孙》(1743),《塞墨勒》(1743), 沙撒王》(1744),《海格立斯》(1744),《应 时清唱剧》(1746),《犹大·马加比》(174 书亚》(1747),《所罗门》(1748),《苏撒拿》(1748),《狄奥多拉》(1749),《耶弗他》 (4)世俗合唱曲:《阿奇斯与加拉泰亚》(1720),《亚历山大之宴》(1736),《圣塞西 思的人,稳健的人》(1740); (5)教堂音乐:《乌得勒支感恩赞》(1713),《查恩多斯 美歌(1716—1719),三首加冕赞美歌(1727),加罗琳女王葬礼赞美歌(1737),《德廷根感 音乐》(1715—1717),协奏曲六首(《双簧管协奏曲》,1729),管风琴协奏曲十二首(17 《焰火音乐》(1749); (7)室内乐:长笛、竖笛、一把和两把小提琴、两支双簧管的奏 组曲十七首(1720,1733);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 利康塔塔。
g小调第七号组曲亨德尔简介
g小调第七号组曲亨德尔简介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全名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是德国的作曲家与键盘演奏家,也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广泛涉及宗教音乐、歌剧、室内乐以及交响乐等领域,他的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出生在德国的哈雷市,他在小提琴家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音乐。
年轻时,亨德尔先后在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地旅行,并与当地的音乐家和贵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他在意大利期间,接触到了意大利歌剧,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亨德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g小调第七号组曲》,这是他创作的一部为管弦乐队而谱写的乐曲。
这部组曲包含了不同音乐形式,例如序曲、舞曲和变奏曲等。
《g小调第七号组曲》展示了亨德尔扎实的作曲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以其宏大、庄严和激情四溢而闻名。
他的宗教音乐作品如《弥赛亚》和《皇室烈士》等常年在音乐界演出,广受欢迎。
他的歌剧作品如《狄多与艾娃》和《塞尔维亚的利昂诺雷》也广受好评。
此外,亨德尔还创作了许多交响乐、协奏曲和室内乐等作品,展示了他的多样音乐天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亨德尔的音乐创作在他晚年时曾经一度受到财务问题的困扰。
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对音乐的无尽热爱和创作激情,直到他去世。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被广泛认为是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引人入胜、感人至深。
通过他丰富多样的创作和留下的音乐遗产,亨德尔的影响力与生命力持久地传递至今。
关于亨德尔简介
2023年亨德尔简介亨德尔(Hendel)是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在2023年依然保持着辉煌的艺术创作与演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他的生平、音乐成就以及他对乐坛的影响力进行综合介绍。
亨德尔,全名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出生于1685年2月23日,是德国的音乐家。
他以其众多经典作品和卓越的音乐才华而著名。
亨德尔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对音乐早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的家庭并不支持他追求音乐的梦想,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律师。
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亨德尔决定追随自己的热情,投身于音乐领域。
亨德尔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很多不同的风格,包括宗教音乐、歌剧、协奏曲和管弦乐曲。
他以其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和声和复杂的编曲而闻名于世。
而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弥赛亚》(Messiah),这部清唱剧被公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亨德尔的音乐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曲上,还体现在他的演出才华上。
他是一位出色的键盘演奏家,尤其擅长于弹奏管风琴和大键琴。
他曾在整个欧洲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并与当时最具才华的音乐家和歌手合作。
在他的一生中,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音乐体裁。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品质,深受观众和乐迷的喜爱。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和震撼,更引发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亨德尔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被公认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创新,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成为了后来音乐创作的重要参考,也对当时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亨德尔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并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精神令人敬佩。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欣赏,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于现代音乐的舞台上。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平简介
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平简介亨德尔是德国一位伟大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的音乐曲目,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亨德尔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亨德尔生平简介亨德尔的全名是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他的出生地是德国的哈雷哈勒,开始的时候曾经向查豪学习过作曲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特别的喜欢一些世俗音乐,于是后来开始在汉堡创作歌剧,因为他的成就优异所以不久就被人们奉为是音乐方面具有权威的人士。
其实在亨德尔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家庭中并没有什么音乐方面的气息,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亨德尔不同,尽管他爸爸并不同意亨德尔从事音乐事业,但是他依旧坚持偷偷学习。
后来在查豪的帮助下,亨德尔很快就在音乐上有所造诣。
亨德尔简介中的内容还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在他刚刚开始音乐学习的时候,一些赞助人看出他的美好前景,于是想要资助他深造,但是亨德尔却拒绝了,他愿意学习音乐是真心的,但是却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卖给别人。
相比于这个他更愿意自己努力来学习。
后来他的《阿尔米拉》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终于可以让亨德尔出去留学。
三年后回国的亨德尔受到了祖国的欢迎,虽然宫廷乐长这个职位不错,但是亨德尔却并不愿意停止自己的步伐,他抓住时机去了英国,然后再英国的王室中取得了两任国王的认可。
就在亨德尔辉煌的时候,歌剧却意外的开始衰落下来,亨德尔在巨大的打击中依旧没有放弃,开始了在演唱剧中崭露头角,亨德尔去世的时候还有着国葬的风光待遇,这一切都足可以看出他一生的成功。
亨德尔的艺术成就在亨德尔的艺术成就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他的几个重要的经典剧目了。
例如在用英语演唱的首部剧《弥赛亚》中,亨德尔亲自上阵知道和,而在他的这部作品中,结合宗教的故事,再加上完美的创作,景观没有华丽的服装或者背景,但是依旧让许多人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在这部剧的合唱部分,不仅具有史诗的风格,更将不同的和声方面的技巧运用的非常熟练,这样一来,使这首原来的巴洛克一样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戏剧性。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声乐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女高音咏叹调(soprano arias)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演唱方法闻名于世。
首先,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在艺术性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通常是歌剧、神剧或清唱剧的一部分,通过音乐与剧情和角色相结合,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女高音咏叹调中的歌词多数是感慨、自述或思索,亨德尔巧妙地运用音乐表达了这些复杂情感,使作品充满深情和内省。
其次,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在音乐结构上具有严谨和完整性。
他的作品通常采用ABA结构,第一段(A段)和第三段(再现的A段)是相同的旋律和歌词,中间的第二段(B段)则是不同的旋律和歌词。
亨德尔在A段中使旋律充满变化和情感,而B段中则更多地使用亮丽的装饰来展现女高音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这种结构使得作品既有连贯性又有亮点,使观众能够全神贯注地聆听。
再次,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要求演唱者具备出色的声音技巧和表现力。
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女高音咏叹调中经常出现的装饰音需要演唱者具备精湛的装饰技巧。
装饰音包括颤音、滑音、颤音上滑、颤音下滑等等,这需要演唱者具备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感,并能在音乐中自如地装饰和发挥。
其次,女高音咏叹调要求演唱者具备广阔的音域和稳定的高音。
亨德尔的作品中常常要求演唱者唱到非常高的音区,因此演唱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来保护嗓子,并且能够在高音区表现出明亮、清澈而又有力的声音。
再次,女高音咏叹调要求演唱者能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演唱者需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通过音乐手段来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包括正确地解读歌词意义和语调,善于运用音乐元素(如节奏、动态、音色)来表达情感。
最后,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亨德尔的作品通常是在歌剧等舞台上演唱的,演唱者需要通过自信、自然而又有力的舞台表现来吸引观众,并引导他们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以其高超的艺术性和演唱技巧而闻名。
在他的歌剧、清唱剧和宗教音乐中,女高音咏叹调成为了他作品中最具挑战性和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艺术性和演唱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独特魅力。
一、艺术性1. 音乐性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在音乐性上极富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他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
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需要歌手具备优秀的技巧和表现力,才能真正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2. 技巧性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在技巧性上要求极高,其中包括了广泛的音域、复杂的装饰音、快速的音阶和琶音等。
歌手需要具备极其优秀的演唱技巧才能胜任这些作品,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才能真正驾驭这些技术上的挑战。
3. 表演性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在表演性上要求歌手具备出色的舞台表现力,能够通过声乐和表演的结合,真正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演唱这些作品不仅需要歌手有扎实的声乐技巧,还需要有良好的表演能力和舞台魅力,才能真正演绎出亨德尔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二、演唱方法1. 对声音的要求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对声音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歌手具备清晰、纯净、圆润的声音,同时要有足够的音量和穿透力。
歌手需要在声乐训练中注重发声技巧和呼吸训练,以保证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以其高超的艺术性和演唱技巧而著称,但同时也是对演唱者的综合要求极高的。
要想成功地演唱这些作品,歌手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声乐技巧,还需要有深厚的音乐造诣和丰富的表演经验,才能真正将作品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
演唱亨德尔声乐作品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不仅是对歌手个人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声乐学科的检验和促进。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为推动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亨德尔清唱剧的特点
亨德尔清唱剧的特点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18世纪巴洛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清唱剧一直以其独特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清唱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的古典音乐形式,它在亨德尔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与他独特的风格密切相关。
以下是亨德尔清唱剧的几个主要特点。
1.壮观的合唱亨德尔的清唱剧以其精确而壮观的合唱著称。
亨德尔经常运用大型合唱团,追求庞大且宏伟的声音效果。
他的合唱曲既提供了戏剧的背景音乐,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展示舞台上的群体情绪和集体行动。
这些合唱曲通常具有强烈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结构,使得亨德尔的清唱剧充满力量和感染力。
2.丰富的独唱除了合唱外,亨德尔的清唱剧还以其丰富多样的独唱部分而闻名。
从主要的男高音、女高音和次女高音角色到小型角色和配角,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立的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方式。
亨德尔以顶级歌唱家来演唱这些角色,他们的声音技巧和表演能力为这些角色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
3.声音描绘和情感表达亨德尔的清唱剧以其对声音描绘和情感表达的深刻追求而闻名。
在他的音乐中,音符和音乐元素被用来描绘特定的情绪和情感,以增强戏剧效果。
亨德尔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感受,以及戏剧情节的转折和高潮。
例如,通过使用变调、音量和速度的变化等手段,他能够精确地描绘出角色的悲伤、愤怒、喜悦等情感。
4.舞台效果和戏剧性亨德尔的清唱剧不仅仅是音乐作品,它们也具有浓厚的戏剧性。
亨德尔经常使用华丽的舞台效果和布景来增强戏剧效果,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剧情之中。
亨德尔的清唱剧还经常出现大规模的舞蹈场景,使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5.大胆的音乐创新亨德尔在清唱剧中经常进行大胆的音乐创新,他以其独特而个人的音乐语言,将歌唱、舞蹈和戏剧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他常常使用不寻常的调式和和声结构,以及独特的旋律构思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亨德尔的创新和探索为清唱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
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键盘音乐和声乐作品等多个领域。
在他的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aria)是一种极具艺术性和挑战性的音乐形式,而演唱这些咏叹调需要歌唱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艺术修养。
女高音咏叹调是巴洛克时期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描写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
亨德尔的咏叹调既有动人的旋律,又有复杂的音乐结构,因此演唱这些咏叹调需要歌手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演唱女高音咏叹调需要歌手具备卓越的音乐技巧。
亨德尔的咏叹调旋律优美,音域宽广,要求歌手能够轻松地完成高音和高音区域的音乐段落。
歌手需要有强大的发声能力和合理的吐字发音技巧,以清晰地表达出曲中的情感和内涵。
亨德尔的咏叹调中常常包含较为复杂的装饰音乐和唱法,如装饰音、装饰音阶、颤音等,要求歌手能够轻松地运用这些装饰音乐,赋予曲目更为丰富的表现力。
演唱女高音咏叹调需要歌手有扎实的音乐背景知识和对作曲家的理解。
亨德尔的声乐作品深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善于创造出丰富的音乐形式和充满戏剧性的旋律,有时甚至在一个咏叹调中包含了多个不同的乐曲段落。
要演绎好亨德尔的咏叹调,歌手需要深入理解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意图,以做到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情感走向和音乐结构的特点。
演唱女高音咏叹调还需要歌手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和舞台魅力。
亨德尔的咏叹调往往描写角色的情感冲突和内心挣扎,需要歌手能够将这些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并通过表演的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将角色的态度和情感呈现出来。
演唱亨德尔的咏叹调需要歌手在音乐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演唱亨德尔的女高音咏叹调需要歌手具备卓越的音乐技巧、音乐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歌手才能在演唱中充分展现出亨德尔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音乐魅力,将作曲家的音乐语言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表演完美地传达给观众。
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
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摘要:一、亨德尔简介二、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的特点1.旋律优美2.结构严谨3.情感丰富4.表现力强三、如何欣赏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1.了解背景知识2.关注旋律与和声3.感受情感表达4.欣赏演奏技巧四、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的学习与演奏建议1.学习乐理知识2.熟练掌握演奏技巧3.注重音乐表现力4.多听多练正文: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是音乐史上的一部瑰宝,其优美的旋律、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情感以及强烈的表现力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亨德尔(GeorgeFrideric Handel,1685-1759)是一位德国出生的英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歌剧、宗教音乐、室内乐等多种类型。
在他的作品中,咏叹调钢琴曲尤为引人注目。
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的特点在于:1.旋律优美:亨德尔的音乐天赋体现在他创作的优美旋律上,这些旋律既富有表现力,又易于传唱。
在他的咏叹调钢琴曲中,旋律流畅自然,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2.结构严谨:亨德尔的作品结构严谨,符合古典音乐的传统。
他的咏叹调钢琴曲通常采用A-B-A或A-B-A-B的形式,呈现出清晰的曲式结构。
3.情感丰富:亨德尔的咏叹调钢琴曲充满情感,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悲伤、喜悦、愤怒等多种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4.表现力强:亨德尔善于运用音色、动态、表情等手法,展现出强烈的表现力。
在他的咏叹调钢琴曲中,演奏者可以通过丰富的音色变化、激情四溢的演奏,将作品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如何欣赏亨德尔咏叹调钢琴曲呢?1.了解背景知识:了解亨德尔的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他的作品。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等,能让人更加投入地欣赏音乐。
2.关注旋律与和声:亨德尔的咏叹调钢琴曲旋律优美,和声丰富。
在欣赏过程中,可以关注旋律的优美动听以及和声的层次感。
3.感受情感表达:亨德尔的作品情感丰富,可以引发听众的共鸣。
在欣赏过程中,要用心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如悲伤、喜悦等。
外国古代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人物简介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具有较强的戏剧性,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
• 他的音乐作品善于运用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营造出宏大的氛围 •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灵
• 这部作品讲述了耶稣基督的生平、受难和复活的故事 • 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庄重、神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这部作品中的咏叹调和合唱部分尤为精彩,展现了亨德尔的音乐才华
亨德尔的代表歌剧作品
《阿尔辛那》是亨德尔的一部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歌剧作品
• 这部作品讲述了阿尔辛那为了拯救被囚禁的父亲而与恶魔展开斗争的故事 • 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 这部作品中的咏叹调和合唱部分尤为精彩,展现了亨德尔的音乐才华
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 他的清唱剧作品如《以斯帖》和《弥赛亚》等,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 他的清唱剧作品具有较强的戏剧性,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 • 他的清唱剧作品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约瑟夫·海顿和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等
亨德尔的音乐创新与影响
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中勇于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音乐作品对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 赫等音乐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他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的交响乐创作
亨德尔的交响乐创作
亨德尔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
他的交响乐作品通常以宏大的规模和壮丽的音响效果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和《弥赛亚》等。
《水上音乐》是亨德尔创作的一部管弦乐组曲,其中包括多个乐章,如《F大调弦乐组曲》、《G大调管弦乐组曲》等。
这些乐曲充满了优雅和活力,是亨德尔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皇家焰火音乐》是亨德尔为庆祝英国王室的一次重要庆典而创作的。
这首作品在音乐史上被公认为是亨德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由多个乐章组成,其中最著名的乐章是《火焰之舞》。
《弥赛亚》是亨德尔创作的一部清唱剧,其中包括多个乐章,如《哈利路亚》、《阿门》等。
这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亨德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表达了人类对上帝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亨德尔的交响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对后世音乐家和听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述亨德尔的创作及艺术成就
论述亨德尔的创作及艺术成就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
他的创作和艺术成就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德国的庄重、意大利的妩媚和英国的朴素,将这三种风格融为一体。
他的音乐以宏伟的气势、庄重的旋律、华丽的音色而著称。
他的作品包括歌剧、清唱剧、管弦乐、室内乐等多种音乐形式。
在歌剧创作方面,亨德尔创作了《里纳尔多》《奥兰多》等著名作品。
他的歌剧以英雄性、史诗性为特色,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戏剧性效果。
在清唱剧创作方面,亨德尔的《弥赛亚》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宏伟的气势、深刻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而成为经典之作。
此外,亨德尔还是一位杰出的管弦乐作曲家,他的《水上音乐》和《皇家烟火音乐》是管弦乐作品中的杰作。
总的来说,亨德尔的创作和艺术成就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宏伟的气势和动人的旋律,被誉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特点
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特点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声乐作品包括歌剧、宗教音乐和合唱曲等。
以下是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特点。
1.豪华壮丽的管弦乐编曲:亨德尔的声乐作品通常采用宏伟华丽的管弦乐编曲,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键盘乐器等。
他善于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的管弦乐声。
2.独特的旋律构思:亨德尔的声乐作品常常采用简单明了的旋律,旋律线条清晰,易于听辨和记忆。
他的旋律既能表达复杂的情感,又具有普遍性,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
3.富于表现力的音乐语言:亨德尔的声乐作品注重表演力和情感表达。
他的作品热情奔放,充满激情和活力,能够勾勒出人物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
亨德尔善于使用各种音乐手法,如颤音、装饰音、变调等,塑造出音乐场景的生动形象。
4.丰富多样的形式结构:亨德尔的声乐作品形式多样,既有长篇的歌剧和宗教音乐,也有短小精悍的合唱曲和咏史诗等。
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变化多样,每个部分的内容紧密连贯,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整体。
5.强调合唱和合唱与独唱的结合:亨德尔的声乐作品中,合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善于运用合唱来描绘大场面、表达庄严肃穆的宗教情感,合唱的声音气势磅礴,激情洋溢。
同时,亨德尔也善于将合唱与独唱相结合,通过独唱的抒情性和个性化表达,丰富了作品的音乐表现力。
6.宗教音乐的庄重与力量:亨德尔的宗教音乐作品,如清唱剧《弥赛亚》等,以庄严和力量感为特点。
他运用管风琴和大管弦乐编写壮丽的乐段,激发出宗教信仰的庄重情感。
亨德尔的宗教音乐作品从中古教堂音乐吸取灵感,融合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语言特点,给人以神圣和庄严的感受。
7.对人物描写的深入剖析:亨德尔的歌剧作品以人物性格描写为重点。
他善于用音乐语言来表现人物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总而言之,亨德尔的声乐作品以豪华壮丽的管弦乐编曲、独特的旋律构思和富于表现力的音乐语言为特点。
论述亨德尔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论述亨德尔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是德国巴洛克音乐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在欧洲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
亨德尔的音乐创作展现了他的天才和创造力,他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所钦佩。
亨德尔的音乐创作涵盖了大量的作品类型,包括歌剧、宗教音乐、室内乐和管弦乐。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歌剧《塞尔赞特》和《水上音乐会》。
《塞尔赞特》以其精妙的音乐表现出了亨德尔的音乐才华,而《水上音乐会》则展现了他对管弦乐的完美掌握和创新。
此外,亨德尔的宗教音乐作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的《弥赛亚》堪称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之一。
亨德尔的创作风格独具特色,他善于运用和声和旋律的变化,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
他的音乐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能够触动人心。
亨德尔对于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将意大利歌剧的形式引入了英国,并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的音乐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他的作品本身,他对于音乐表演和演出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在伦敦建立了剧院,并组织了大量的音乐演出,使得巴洛克音乐在英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他的音乐作品也在他的一生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这也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总的来说,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为整个音乐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的作品不仅在他的时代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且在今天依然能够感动人心,展现了他的音乐天才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亨德尔作品讲解
亨德尔(1685—1759)是巴洛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后入英国籍。
他的音乐创作融合了众多音乐元素,其歌剧和清唱剧都受到了意大利风格的影响。
亨德尔的音乐清澈、透明,简洁又不失之于浑厚,具有清晰的主题和节奏,主调织体中时而插入明了的复调段落。
他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在早期德国时期,亨德尔热衷创作意大利正歌剧,并于1710年,年仅25岁时成为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
然而到了1726年,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开始在英国歌剧院和宫廷工作。
由于受到正歌剧没落的影响,他开始创作清唱剧。
其中,他最伟大的清唱剧《弥赛亚》在1742年在都柏林上演,这部作品充分表达了作曲家从中风到奇迹康复这一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充满了对上帝的敬仰之情。
亨德尔名词解释
亨德尔名词解释
亨德尔是一位卓越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没有留下任何作品,但是他著名的文章《科学研究·概论》给了我们深刻的思想精华。
他就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亨德尔认为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系统的学习,而且还要求学习者拥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带有社会义务的同时追求真理。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还强调了激发学习者的一致动机,即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发展技能,了解新科技,并培养出各种良好品质。
他认为,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高等教育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亨德尔教育理论呼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教育均等化,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们洞悉真理,提高实际生产能力,特别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这对当今的高校来说意义重大,高校在职业教育、哲学、人道主义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应适应时代需要,以符合当下社会用人和发展需求,并为后代培养社会公民。
此外,要保护学术自由和实现文化传承,加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建设和谐的学术环境,以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走在学科进步的前沿,以彰显时代的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科名片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
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中文名: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外文名: G eorgeFridericHandel国籍: 英国出生地: 德国哈勒出生日期: 1685年 逝世日期: 1759年 职业: 德国作曲家 毕业院校: 哈雷大学 代表作品: 《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目录展开编辑本段个人简介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edericHandel,1685—1759)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地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任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1705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界歌剧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
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肖像(18张)1712年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从30年代开始创作清唱剧。
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作为一位多产的音乐家,其主要作品有: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剧四十六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烟火音乐》各一套,管弦协奏曲十一首,大协奏曲四十二首,还有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曲。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1685年2月23日,亨德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
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的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确,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音乐家只能算是有技艺的仆人)。
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难以想象,后来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可与巴赫匹敌的亨德尔,竟是这样接受他的启蒙教育的!)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后来,当地的主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的学音乐。
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
凭著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的很快。
1697年老亨德尔去世时,念念不忘要让儿子作一个律师而不要去搞什么音乐。
亨德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艺术追求。
1702年,他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
十八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
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雕像(3张)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的上演获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学的旅程。
在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
亨德尔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学到了手。
学成归国的亨德尔在德国处处受到欢迎。
1710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
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个不错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
当时的英国比德国富裕得多,歌剧艺术在那里也更受欢迎。
但自从普赛尔1695年逝世后,英国的歌剧艺术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鲜的血液。
亨德尔看准了这个机遇,就向主人请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国,此后几年亨德尔就往返于英德之间。
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伦敦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索性就不回汉诺威了。
命运捉弄了这位开了小差的宫廷乐长:1714年没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驾崩,亨德尔的“老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戚的身份继承了英国王位,亨德尔恐怕要遭殃了。
可他镇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欢迎了新国王乔治。
国王对乐曲的华贵典雅赞叹不已,问这是何人所作。
当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尔时,不仅原谅了他的旧过,还当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特别是歌剧,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
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
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
此剧采用英语对白,取材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该剧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
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
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靠意大利正歌剧起家的亨德尔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的几部歌剧上演相继遭到失败,最终他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
嫉妒他的政敌趁机制造各种流言蜚语……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就在这种绝境中,亨德尔奇迹般的站起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温泉治疗,他战胜了偏瘫。
面对萧条的意大利正歌剧市场,他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
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
由于剧情取材于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而且采用英语演唱,在英国会有不错的市场。
1742年,他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
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
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
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位快。
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终乐章《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
从《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
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
他依然拖著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
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
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
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罗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本段趣闻轶事天国礼赞1741年8至9月,亨德尔在二十四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
当他写完《哈里路亚》合唱时,他的仆人看到亨德尔热泪盈眶,并激动地说:“我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
《弥赛亚》第一部分的《田园交响曲》,采用了意大利阿勃鲁齐山区风笛吹奏者的音乐,据说是1709年亨德尔在罗马听到的。
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音乐协会,为亨德尔安排了一场慈善音乐会。
亨德尔非常感谢他们的盛意,答应为他们“写一些比较好的乐曲”,结果就创作出《弥赛亚》。
1742年4月,《弥赛亚》在都柏林的尼尔斯音乐会堂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1743年3月,《弥赛亚》在伦敦首次演出时,听众深深地为音乐所打动。
当《哈里路亚》一曲中“主上帝全知全能的统治”一段开始时,听众感动得一齐肃然起立。
当时英王乔治二世在座,也站了起来,一直站到合唱结束。
从此形成习惯,每逢演出《弥赛亚》,唱到《哈里路亚》时,听众都要一齐起立。
奇怪的是,《弥赛亚》的词作者杰南斯对亨德尔的音乐并不满意,他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弥赛亚》的音乐配不上他的歌词。
亨德尔死于1759年4月14日复活节前一天的早晨,死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碑上刻着《弥赛亚》第四十五曲的第一句:“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水上音乐与乔治第一1712年,在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里担任乐长之职的亨德尔,再次向宫廷请假去英国。
宫廷批准了他的请求,但要他及时回来。
亨德尔到伦敦后,取得了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于是常住英国,久久没有返回汉诺威。
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继承了英国的王位,称乔治第一,他对亨德尔的迟迟不归一直心存芥蒂。
据说,第二年乔治第一乘御船巡行泰晤士河时,亨德尔为他写了《水上音乐》,才重新博得了他的欢心。
其实,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1717年才完成的,那时乔治第一对亨德尔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据布兰登堡公爵驻英国的使节彭内特的记述,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为1717年乔治第一从兰贝斯到舍尔西(均为伦敦泰晤士河沿岸地名)的水上巡行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