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优秀课件
引用、双关、拟物、通感、顶真、 反复、回环、互文、仿词等
• 狭义:运用修辞格(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 表达效果。
• 广义:在语言运用中,针对特定的表达内容 ,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对语言材料进行选 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
一、 语音修辞
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 方法。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 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 叠韵: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如: 彷徨、窈窕、从容、叮咛、逍遥,哆嗦等。
• 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如: 芙蓉、蝴蝶等。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语音修辞
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1.能喝二两喝四两,这样的同志好培养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 排队去。”
3)·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 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 ,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 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语言表达中采用不同的句式,能 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 ____(孙犁·《荷花淀》)
• 你怎么了?
• 怎么了,你?
这句话用了一个倒装句,把谓语提到 了前边,表现了女人从丈夫的笑里感觉到 她所担心的事情可能要发生,因而急于问 个究竟的微妙心理。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国歌》

2 修辞无处不在

2 修辞无处不在

3. 调整韵脚 调整韵脚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 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 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例如: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 落知多少。
(2)《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敬爱的周总理,您为祖国山河添光辉,您为中 华儿女振声威,您不朽的业绩永世长存,您光辉的名字 青史永垂。
1. 调节音节
恰当选用不同音节的词或者短语,以使音节 匀称整齐,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1)看来很平凡的一块田地,实际上都有
极不平凡的经历。在一百几十万年间,人类在这上面追 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捡拾着野果,播种着庄稼。 (秦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地》)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叶圣陶《记金华 的两个岩洞》)
(2)雪压竹枝尖点地,风吹荷叶背朝天 △△△○○△△,○○○△△○○
(3)小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 △ △ △ △○ ○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 △ △ ○ ○○ ○○ △△ 自清《春》)
仔细听诗朗诵,体会平仄变化带来 的音乐美。
《春望》朗读
《山居秋暝》朗读
拓展阅读
炼字、诗眼与古诗鉴赏(节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修辞)叫炼 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 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称“新诗 改罢自长吟”,孟郊感慨“夜学晓不休,苦吟鬼 神愁”,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 人”,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炼得好
请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体会 其中的韵律美。

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
维吾尔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 天地里飞翔 (阿不都热本提《女拖拉机手》)
比拟: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 说明。可以分拟人、拟物两类。
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一到放学时间,我们就会看到从市一中对面小学里 飘出来一群红领巾。
——风里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贺铸的《青玉案》 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眼 睛只像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钱钟书《围城》
海要醒了 (安琪《任性》)
大漠狂野而温柔。 (445班李霁《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440班文亮《空气》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麽,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两只蝴蝶》
独自一人走在喧嚣的街道 脚步轻轻的,轻轻的 下意识地用右手紧紧一握 却怎么也握不住空气
——440班文亮《空气》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修辞格 =修辞?
比喻、比拟、借代、双关、仿词、 婉曲、夸张、排比、通感……
狭义:运用修辞格(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 表达效果。
词语超常搭配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徐志摩《沙扬挪拉》)
➢的确我的脸很烫,我的整个句子也很烫。 (何立伟《秋之瑶》)
➢梁实秋先生无论是才、情还是趣,都有着独特的芬芳让 人着迷。(戴文博《读〈雅舍小品〉有感》)
词语修辞 > 修辞格 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从语义 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高一语文教案:《修辞无处不在》(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教案:《修辞无处不在》(新人教版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以下用幻灯片展示)一、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这首散文诗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

借代
排比
✓ 概念: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 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 类型:(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 刚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②有变化,不呆板
语音修辞
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1.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2.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
⑸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
苍蝇。
借喻
⑹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借代
⑺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借喻
⑻无事不登三宝殿
借代
⑼不为五斗米折腰
借代
⑽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借喻
⑾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借代
⑿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借喻
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 如刚出浴的美人。
✓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 ✓ 原则:(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 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修辞无处不在 最新公开课优秀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修辞无处不在 最新公开课优秀PPT

语音修辞的效果
1.匀称协调,富有节奏感 2.有变化,不呆板
二、词语修辞
• 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和搭配来增强语言表 达效果。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 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 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贺拉斯
示例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
1.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押韵
2.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的裙。
叠词
3.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 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
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
余味。
顶真
语音修辞常用的手法有: 押韵、对偶、顶真、 排比、回环、反复等。
修 辞 无 处 不 在
导入:
•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
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 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 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运用了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放眼生活——修辞无处不在
什么是修辞
• 狭义: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 果。
④ :天给你温暖,地给你温馨,我给你祝福。祝你运气 像雨点一样密集!烦恼像流云一样飞去,忧愁像恐龙一
样灭绝,幸福像蜂蜜一样甜美。
课堂训练:
从语音修辞、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方面赏析朱自清的 散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修辞无处不在(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正确熟悉修辞,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结合《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和必修2第一单元中详细可感的语言材料熟悉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学习“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的内容及表达效果。

2、积累美丽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精选第一单元三篇课文中某些段落齐声朗读,体会语言的美丽,引出“修辞无处不在”的话题。

二、引导同学树立大修辞观念。

1、同学读课文第一段,熟悉修辞与修辞格的区分。

2、老师补充:《左传》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张志公先生说:“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结论:修辞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亮、生动。

从这个角度来讲,修辞无处不在。

三、师生一同研讨修辞的范围、种类及表达效果。

1、语音修辞讨论同学活动1:读课文,梳理语音修辞的内容,师生共同确定需把握的学问点:⑴音节整齐均匀;⑴声调平仄相间;⑴韵脚和谐动听;⑴叠音自然悦耳;⑴双声叠韵回环。

同学活动2:分析课文中供应的练习,并总结各种语音修辞的表达效果。

同学活动3:分组梳理两个模块第一单元课文中的语音修辞,推举代表发言。

2、词语修辞讨论老师导语:福楼拜对他的同学莫泊桑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最精确的一句、最精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它类似的许多。

而你必需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这说的就是词语修辞。

同学活动1:读课文,梳理词语修辞的内容。

同学活动2:做课文中的练习,体会词语修辞的表达效果。

同学活动3:第一单元词语修辞举例竞赛。

3、语句修辞讨论老师语:杜甫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说明从古以来的大文学家们都特殊留意修辞,留意“炼句”。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
 【教学设想】
 长期以来,中学师生对修辞的教与学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忽略和遗憾。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践,为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都或有意或无意的对语言材料在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而这些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所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设计思路主要是就是以对大修辞概念的认识为纲,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场合,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其实可以更美的,更有效的。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幅对联的修辞运用引入课。

高中语文《修辞无处不在》(必修2)

高中语文《修辞无处不在》(必修2)

高中语文《修辞无处不在》(必修2)《修辞无处不在》一提到修辞,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

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

一、语音修辞“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

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

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而已会影响阅读的效果。

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

”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1、语音修辞要表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匀称协调,富有整齐美;二是有变化,不呆板。

具体说来,调配语音的主要手段有调整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句、叠音词的运用)、平仄声调的变化,押韵等。

请你朗诵崔颢《黄鹤楼》、苏轼《赤壁赋》、徐志摩《再别康桥》,体会其中音乐美,并作一点分析。

2、下面的句子在语音的调配上很见功夫,试分析一下,它们具体用了什么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3)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度湘水。

/湘水上,女衣罗,/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3、除了上边提到的对偶、押韵等手段之外,常用的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其实也主要是从语音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的。

高一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

高一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
修 辞 无 处 不 在
导入: 导入:
•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 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 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 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 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 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分 类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 修辞
语音修辞
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对偶、联绵词、叠音词;平仄变化;押韵; 对偶、联绵词、叠音词;平仄变化;押韵; 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排比、反复、顶真、
修 辞
词语修辞
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借代、比拟、夸 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借代、比拟、 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 通感、双关、仿词、
2.红杏枝头春意闹(浓、深)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宋祁 ·《玉楼春》 宋祁 《玉楼春》 闹:运用通感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 沟通,眼前仿佛蜂飞蝶舞,满眼春意。 沟通,眼前仿佛蜂飞蝶舞,满眼春意。
从词语选择角度出发的修辞有: 从词语选择角度出发的修辞有: 比喻、夸张、拟人、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 通感、双关、婉曲、仿词等。 通感、双关、婉曲、仿词等。 词语修辞需要注意: 词语修辞需要注意: 准确简洁 生动形象
示例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世无双。 晶莹雪;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仙姝寂寞林 寂寞林。 仙姝寂寞林。 •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紫色的灵魂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恋旧林, 思故渊。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刀俎, 鱼肉,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渺茫的歌声似的 似的。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课件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8)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课件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8)
提问:这首诗歌第三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全诗分析
例题解析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解 读赏析。
赏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 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 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 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课外拓展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精彩的广告、歌词或者 是宣传标语,可以选择几条,从修辞的角 度进行赏析?
顶真
(5)“ 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明天又是好
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明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
儿都能成。” 排比
课堂作业2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游荷热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歌手法
修辞
表达 技巧
表达 方式
表现 手法
什么是修辞
狭义: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 达效果。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组织,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生动。
大 语音修辞 修 词语修辞 辞 语句修辞
词语修辞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修辞手法 对偶、双关、设问、反问、
互文、通感、用典等
提问方式:
2.比拟: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 作用: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传神的表达感 情。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高一语文必修2 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

高一语文必修2 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

问:你认为哪种画 法最能体现出诗中 意境?为什么?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
一、 语音修辞
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 方法。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 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①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 顶真、回环等; ②音节组合如联绵词(双声叠 韵词)、叠音词、押韵、平 仄等。
元旦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 题,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短信或贺 卡。注:语言要精短,并充分运用修辞方式。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国歌 》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 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 》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宋· 秦观· 《鹊桥仙》
对比表达效果
1)我军攻占了211高地,堵住了敌军的退 路。 2)我军攻占了211高地,敌军的退路就被 我军堵住了。
辞格的采用 词语的锤炼 句式的选择
符 合 语 境
不 落 俗 套
独 抒 己 见
最 佳 表 达 效 果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精彩 的广告、歌词或者是宣传 标语,能不能选择几条,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你能把下列歌词中运用的最主要的 一种修辞手法写出来吗?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对偶 (2)“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 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比喻 (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反复 (4)“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 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顶真 (5)“ 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 明天又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明 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排比
以瘦形写瘦情,无限思念活化为 消瘦身影。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
(郁达夫《故都的秋》)
3、做人要是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呀? ——《少林足球》
语句修辞的效果
• 灵活,不呆板 • 重点突出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 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⑶中国平安,平安中国。
⑷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词语修辞的效果
• 准确、简练、 生动、形象
修辞无处不在之三:语句修辞 语句修辞:对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倒装、整散句、长短句、反问句、 设问句等
1、祖国啊,我爱你!
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 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将我打扰;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
扬,哦,深情荡漾…来吧
—韩红《来吧》
2、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3、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语音修辞的效果 富有节奏
优美动听
二、 词语修辞
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
⑸青龙卧雪—菜肴 绝代双骄—菜肴
⑹ 说说这条公益广告之妙 爱我,追我,千万别吻我!
⑺海上( )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A、升 B、生
课堂练兵
·下面两道题任选其一 1、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描写你的某一个学
科的学科特点,也可以写出对某学科的 感悟。
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 运用修辞为粉笔设计广告词。
一、语音修辞
修 二、词语修辞 辞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编写意图一、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板块,侧重“积累与梳理”,旨在通过一些简短的文字和少量的练习,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修辞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修辞活动为纲,串起学生在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并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建议一、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二、正如一开头所说,“一提起修辞,大家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

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

因此,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

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以达到知识的系统性。

三、第一项是“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四、第二项“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修辞无处不在PPT课件4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修辞无处不在PPT课件4

•1.捧起清清的湖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
•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 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
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 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语句修辞
语句修辞: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 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
编写意图
一、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板块,侧重“积累与梳理”,旨在通过一些简短的文字和少量的练习,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二、修辞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修辞活动为纲,串起学生在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并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建议
一、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二、正如一开头所说,“一提起修辞,大家就会想到‘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

其实,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

因此,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

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以达到知识的系统性。

三、第一项是“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四、第二项“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

可以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搜集这样的例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文采。

五、第三项“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这样的句子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学过,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记忆,系统复习一下。

六、虽然前面分成了三个方面,作了重新的整合,但需要明确,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七、课外延伸的题目涉及到词语选择与语境配合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

任何一种修辞手段,必须受到上下文的约束,如果与上下文所设定的语境不符,即使辞藻再华美,用词再巧妙,也只能成为败笔。

除了这个典故,还有两则故事,一是《世说新语•言语》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一是推敲的故事。

这两则故事流传很广,恐怕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柳絮因风起”和“僧敲月下门”要好一些,因为柳絮因风而起,飘然落地,写出了雪的轻柔;而“敲”字,动作轻,仿佛使人听到敲门的清脆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更显其幽远。

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撒盐空中”也很美,因为有的雪确实像空中撒盐,就像鲁迅所说的朔方的雪“像尘像沙”“决不粘连”,有一种力量含在里边。

而“僧敲月下门”之后,必定有应门的僧人,于是呼应声、开门声、脚步声,就会杂沓而至,反而破坏了宁静的氛围,而用“推”,说明僧人独居古寺,深夜归来,轻轻一推,“吱呦──”一声,反而衬托了周围的宁静。

两种观点好像都有道理,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