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理论

合集下载

_我是歌手_的传播学解读

_我是歌手_的传播学解读

传媒观察2013.08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湖南李琦陈倩怡【摘要】:2013年初,湖南卫视的明星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电视荧屏。

在音乐选秀节目同质化现象日趋严峻的媒介语境下,《我是歌手》凭借其另辟蹊径的节目模式、多元整合的传播策略与对受众需求的多重满足而大获成功,而节目红火背后的发展瓶颈与现实隐忧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我是歌手》节目模式传播策略受众心理现实隐忧继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再一次引爆平民选秀节目之后,作为选秀节目开山鼻祖的湖南卫视则一反其最擅长的“快男快女”式经典草根选秀路线,改由邀请老牌歌手现场唱Live、接受现场观众及专业评委审阅的崭新模式,在2013年新年伊始,隆重推出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节目———《我是歌手》。

该节目一经推出便火速蹿红,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在一个“选秀”淡季点燃了收视新高峰,成为世人议论的热点话题。

作为一档令观众耳目一新的音乐节目,一流的歌坛唱将加上一流的音响设备与一流的音乐制作人,毫无疑问,《我是歌手》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顶级的视听盛宴。

那么,《我是歌手》在节目制作上有何创新之处,它究竟满足了受众怎样的心理诉求?它能否再次成功书写“快男快女”的全民狂欢?本文拟从节目模式、传播策略、受众心理与现实隐忧等四个方面对该节目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一、明星变“草根”:节目模式的另辟蹊径国内娱乐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的饱和以及各电视台对音乐选秀节目资源的过度开发,让观众的审美疲劳与日俱增。

不断求新求变的湖南卫视在2013年新年伊始就给观众以巨大惊喜,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热播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该节目在韩国的倍受欢迎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推广提供了很好的传播范例与受众基础。

首先,在“草根”变身明星的选秀节目扎堆炮制的媒介语境下,湖南卫视独辟蹊径,集结乐坛新老唱将飙歌PK,大有让明星逆转为“草根”之势。

从传播学角度解析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

从传播学角度解析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

2 5—
打 造这个 节 目并 不 容 易 , 因为 要 求 现 场 以
演唱会的形式 , 并且要求 多机位 、 多视角 、 快剪
辑 将 不 同场 景 、 同一 时 间歌 手 的实 时 动 态 同时
非常享受现场的音乐效果 , 他们有 的会疯狂地 站起来挥手呐喊, 有 的静静地闭上眼睛感受音
乐, 有 的跟 着 歌 手 低 声 浅 唱 , 有 的 则 是 感 动 流 泪 。 电视 镜 头 里 的 观 众 带 动 了 电视 机 前 的 观
呈现给观众 , 让观众有身临现场的亲切感和迫
切 感 。极 致 化音乐 的呈现 , 是节 目的创 新 之处 。
众, 就这样 , 同一时刻、 不 同空间的观众 都在随
的节 目。
重新在《 我是 歌手 》 的舞 台上 演绎 歌 曲, 以深 厚、 纯 熟 的 歌 唱 功底 再 加 上 演 唱会 的表 演 形 式
带 动 现场 气 氛 , 让 听众 随 着 歌 声 为之 动 容 或 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摆身姿。可 以说 , 《 我 是 歌 手》 是继《 超 级 女
引进《 我是歌手》 需要考评其可行性 , 毕竟
从同类节 目中脱颖而 出, 并制作 出更好 的音乐
( 二) 节 目的制作——极致化呈现音乐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1 7 【 作者简介 ] 朱芸芝 ( 1 9 8 8 一) , 女, 湖南 常德人 , 湖南 大众传媒 职业技 术学 院电广传媒 系教 师。研究方 向 : 电 视 传媒。
得益 于节 目的创新融合 ; 在受众方 面 , 得益于大众文 化与精英 文化 相得益 彰 ; 在 传播方 式方 面 , 得益 于名

《我是歌手》传播仪式观分析

《我是歌手》传播仪式观分析
等 原 因 闹 出 了 一 些 笑 话 , 但 这
座 。这些年 轻时 追捧过 的歌手 ,
有 数 以万 计 的 网 民 为 自己喜 欢
些 ,却 恰 恰成 为了 吸 引受 众 的 熟悉 的 旋 律和 声 音 , 引发 了观 的却 没能 取 得 理想 成 绩 的歌 手 另 一 方面 。之 后很 久 ,海 泉 在 众 强烈 共 鸣 ,这 也正 是 媒 介仪 叫不平 。从这个意 义上说 ,《 我 做 节 目时 ,依然 会 有 主持 人 或 式 在传 播 过程 中起 到 的 巨大 作 是歌 手 》 不仅 仅 是一 档 综 艺节 观 众 提起 他 在 《 我 是 歌手 》上 用 , 使 观 众 的 经 典 崇 拜 心 理 得 目,更是 满 足 人们 审 视 评 判心 理 的消 费产品 。 的 主持表现 ,可见 《 我是歌手 》 到满足 。 大胆 起 用非 专 业 主持 人 这一 创 ( - - )仪式 化传播 满足受 众 新 ,收到 了极好的效 果与 反响 。 的怀 旧心理 《 我是歌 手 》以怀 旧的仪式
韩 国 引进 的节 目模 式 ,于 2 0 1 3 化 作 用可 以对 社会 起 到 维 系作
年初 推 出 ,是 中 国 首档 顶 尖歌 用,如 央 视 春 晚 ,作 为 一 个媒 而 这 种 怀 旧效 应 ,就 是 《 我是 手 音 乐 对决 综 艺 秀 ,首播 一 炮 介 事 件 ,它具 有 盛 大 性 和权 威 歌 手 》节 目应 用仪 式 化 的特 征
南卫 视 《 我 是 歌 手 》 节 目之 所 以 取 得 高 收 视 率 , 是 因 为 它 和 以 往 的 音 乐 选 秀 类 节 目 大 为 不 同, 最 明 显 的 是 《 我是歌手 》 中 一 些 乐 坛 中 的 经 典 歌 手 与 曲 目, 勾 起 了 观 众 的 怀 旧 心 理 ,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一、绪论一选题背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经大约20多年,由于其贴合实际、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所以经过短暂的初期发展就快速引发跟风热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出现,这在一定的意义上带领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走向了巅峰.但是却因为这种巅峰式的发展阶段,才使得选秀节目逐步走入难以突破的瓶颈,盲目跟风所制作出的大同小异的节目也使得真人秀节目市场陷入低谷,即同质化现象.我是歌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人们的视线,并打破了选秀类节目的传统模式,成功走上近年来国内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收视巅峰.这档节目中顶尖 live 音乐配置、代际实力派歌手阵容、专业的大众评审构成了节目的基本要素.草根选秀的煽情桥段已经麻痹了观众的视觉,我是歌手则颠覆性的让老牌歌手再战乐坛,将主导权回归大众,怀旧的旋律乍一响起,歌声里躲藏着的故事就掀起了观众的怀旧情怀,其节目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节目反响热烈,好评之多也是超过以往任何一档节目的,再度引起了一次真人歌唱选秀高潮.二选题意义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小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繁荣,其节目模式的大同小异终究导致了大众审美厌烦,真人秀节目走得很快,却没能走得更远,发展中的瓶颈亟待突破,模式的老旧亟待更新.2012由湖南卫视重磅推出的我是歌手节目在短短的时间里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多次出现在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单之上,连续登上同时段收视率的宝座.这一档真人歌唱选秀节目无论在收视率、好评率抑或在节目形式上都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其成功为中国选秀栏目带来了不少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我是歌手从其营销策略、受众心理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看到今后娱乐选秀节目应该汲取的优点和弥补的不足.三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本论文主要是将我是歌手和其他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节目规则、评委风格、制作效果、观众意见等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我是歌手成功的独到之处.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着作、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等资料,另观看了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的我是歌手的视频资料.二、我是歌手节目概况及节目特色一我是歌手节目概况1.我是歌手的节目来源2011年,湖南卫视向韩国 MBC 电视台购买了我是歌手节目的版权.原版节目在韩国有着颇高的人气,第一季播出时最高收视率达到了%,但在娱乐业发展较为繁荣、成熟的韩国市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甚至韩国总统李明博也是该节目的热心观众.①在韩国原版节目两季的比赛模式完全不同,中方经过深虑放弃了第二季的模式,而选择了第一季7位歌手擂台赛的形式.但是,由于韩国MBC电视台一直没有给出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由此出现了没有“白皮书”指导的状况.为此,中国版总导演洪涛组织节目组赴韩进行学习,从中摸索经验,再加上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湖南卫视版我是歌手节目最终在基本模仿韩版的基础上,又带有自己节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发展了起来.2.我是歌手的节目现状我是歌手的节目自首播之日起就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表明,我是歌手首播夺得了收视率、份额 %的好成绩,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央视索福瑞城市网中,该节目也稳居同时段节目收视全国第一的宝座.在总决赛之夜,我是歌手全国网收视 ,份额 ,中心城市网收视率,份额 ,双网均是全国同时段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歌手总决赛在黄金时段收视更是破 4,节目最高峰值达到25②.据统计,排名市场前三位的视频网站上传的我是歌手全部13期节目总播放量累计接近 7 亿次; 总决赛当晚,微博上“我是歌手”热门话题突破 1 亿次; 通过百度指数搜索“我是歌手”①孙瑜.从《我是歌手》探析如何打造电视栏目核心竞争:[传媒论道]. 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②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官网显示,用户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分别达到惊人的 120 万、4000,创下同类型节目新记录; 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首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社交应用“呼啦”,首次实现多屏互动活动,创新推出的“我是歌手总决赛院线抢票活动”在 60多万网友的参与下,瞬间“秒杀”.③随着节目关注度迅速升温,之前节目剩余的插播广告位很快就被敏感的广告商填满,而原本一条 15 秒左右 8 万 6 千元的广告位价格也迅速涨价到 13 万一条,涨幅高达近50% .④截图1 我是歌手节目的新浪微博指数⑤二我是歌手的节目特色1. 反向而行的差异化定位2012年 10 月,各家卫视仍在数年如一日地进行着“草根”选秀的“红海”搏杀,湖南卫视却另辟蹊径,引进并开播了一档“让韩国总统也疯狂”的韩国顶级明星音乐体验节目我是歌手.在借鉴③肖建珍.《我是歌手》热爆荧屏原因探析.《信息传媒》,212-214.④数据来源:《我是歌手》节目新浪官方微博⑤截图2来源:《我是歌手》节目新浪官方微博原灯光、舞美、节目包装等元素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土实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革.在众多电视节目长期沉迷于打造“草根明星”时,我是歌手却反其道而行之,即将焦点聚集在乐坛老资格的实力歌手身上,展现了一个明星变“草根”的戏剧化过程.毫无疑问,与“草根”相比,专业歌手实力强,舞台效果好,市场有基础,节目质量当然也更有保证.功成名就的歌手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而且,各明星本身就有粉丝团,这也让节目有了先天的观众基础;选手再尽量选用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参赛曲目,则更能引发共鸣和互动.因此,“集体怀旧”自然成了我是歌手的一大特色.高菲说“摇滚中年”黄贯中的去留,“亚洲第一女声”黄绮珊和“中国第一摇滚女声”罗琦的复出,“国宝级”歌手韦唯的加盟等都成为怀旧的配料.⑥观众在这些带有怀旧因素的歌手口中,听到一种似曾相识却又经过重新演绎的旋律,并在旋律中回想起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那些片段,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打动,进而主动传播,这就是我是歌手反向而行、差异化定位带来的独特效果.2.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竞争机制我是歌手引入了韩版节目的竞争机制:每场都有排名,连续两场综合排名在最后的歌手就要离开.这种淘汰机制让歌手们自然不能示弱——不想被淘汰,就要全身心投入准备节目,而且不能出任何纰漏,也不能重录,所以,歌手们比开个人演唱会或参加春晚⑥高菲.浅析《我是歌手》的制胜之道.传媒案例,2014年第2期.还要用心.这种起点高、明星云集的节目,与其说是拼声音、比唱技,毋宁说是比面子、拼演技甚至比拼人际沟通和现场公关能力.当然“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或笑或哭的表现都是节目激发情感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就形成了节目的思想指导.”⑦为此,收视率和影响力迅速飙升为全国第一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巧妙的激励机制对调动节目参与者的积极性至关重要.3. 悬念迭起的环节设置我是歌手首期播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来参加比赛的歌手都有谁两轮比拼之后谁会被淘汰谁还能继续留在舞台上为大家献唱比赛当中,歌手会为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作品歌手排名怎样下期新加入的歌手会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坐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甚至是歌手自己都会反复疑问,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正是节目设置层层悬念的结果.看过我是歌手节目的观众知道,紧张的气氛从开始一直延续到节目的最后一刻.节目中有歌手紧张的神情,有经纪人惊喜的表情,有观众意想不到的反应,各种瞬间的捕捉,给节目带来了精彩的内容,这也造就了节目最大的看点.正是每一期节目中这些无尽的悬念、想象与期待,构成了节目内在无限的张力和魅力,吸引并留住了无数的观众.三、我是歌手的成功原因分析一我是歌手的受众心理分析1. 追求新鲜与真实的心理⑦孙崧.浅析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价值观传播《中国好声音》热播引发的几点思考 [J].当代电视,2012(9):71-72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红极一时,将综艺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高潮.之后各大卫视争相效仿.然而随着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观众容易从心理上对这种怀揣音乐梦想的草根来参加海选、犀利的专业评审、晋级、淘汰等常规选秀环节产生倦怠心理.而此时,湖南卫视推出的这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节目我是歌手颠覆了以往音乐选秀节目的模式,迎合了受众追求新鲜感的心理.我是歌手节目形式新鲜、刺激.与以往草根选手同台竞技,明星或者专家担当评委点评并打分的模式不同,这种明星歌手之间的对决、淘汰,普通观众则成了评审的节目设置无疑令观众耳目一新.通常情况下,受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往往是经过电视工作者精心的筛选、编辑等工作之后形成的.受众对其过程真相不得而知.久而久之,受众对这种电视节目越来越感到乏味,希望看到充满了生活原汁味的、比赛如火如荼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节目实行全景记录,全景呈现,立意真诚,不矫揉,不造作,不矫情,靠真诚的音乐态度和过硬的音乐力说话.节目组导演洪涛表示:真诚是这个节目的最大特色,要用真诚的态度唱歌,用真诚的舞台呈现最本色的音乐,用真诚的节目回馈观众.科尔沁夫认为我是歌手在这个噱头大于实质的时代带观众回归了音乐的本质,它证明只要真正尊重音乐,不需要编故事,不需要搞噱头,不需要炒负面新闻,不需要假唱假弹,音乐本身的力量足以.具体到我是歌手,首先,观众可以看到歌手从下飞机到比赛结束后接受采访的几乎全部环节.从明星经纪人去机场接歌手,到与歌手在休息室的欢乐交谈,到抽到演出顺序后的反应以及各个歌手在休息室里的相互交谈以及导演最后宣布名次等等情景中,观众都可以感受到真实.其次,节目的真实感来源于每位歌手的真实情感表现.此外,在场观众真实情感的流露也为节目增色不少.2. 引起追星与怀旧心理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被称为人际魅力,是对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这一现象的概括与总结,描述的是接近另一个体以寻求互动的渴望和需求⑧.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具备人际吸引的参赛者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自我认同.一般而言,人际吸引的要素包含1外表与容貌.2才华与能力.3相似性similarity.4互补性.5个人品质.具体到我是歌手,聚集了众多优秀的资源: 专业的歌手、一流的舞台、顶级的音乐团队等,同时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专注细节、追求极致的精神.从这点上看,我是歌手节目可谓是星光熠熠.这些名人无论从外表、容貌,还是才华和能力、个人品质上都容易吸引到普通观众的关注.从目前节目的效果来看,参赛的歌手们的确具备人际吸引的魅力,为节目的火爆立下了功劳.节目组选择的参赛歌手多是入行多年的歌手,大多都有自己脍炙人口的成名曲,所以,当歌手首次登台演唱自己的成名曲时,观众的情感往往被引爆,怀旧心理得到满足.尤其是节目首次播出⑧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M].《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2002,15-20.时,7 位歌手都是各个年代的时代记忆,每首经典歌曲的再次演绎都是观众的催泪弹.节目当日的收视成绩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贴吧里和微博中也充斥着一股怀念岁月的怀旧情绪.3. 设置悬念与参与心理如今,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在电视机前看节目了,而是更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节目的录制中,到现场去感受气氛,实现自我心里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⑨我是歌手给了观众这样的机会.观众通过或者网上报名,经过考核后即可来现场当明星歌手的评委,主宰歌手的去留,即歌手的演绎能否打动听审团的受众这个标准看似简单,其实却传达出这个节目尊重艺术,更尊重受众的态度.观众还可以短信参与讨论,把自己的现场感受、心情表达出来.节目播出时,屏幕下方会滚动播出观众的精彩留言,使观众真正体会到参与的快乐.这样的形式挖掘出受众心智深处的需求,赢得了受众的心理认同.人都有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的一面,而一档好的节目恰当的设置悬念也是其制胜的法宝.郑天放的〈我是歌手〉的传播策略中提到节目利用悬念设置引起受众讨论话题,增强节目影响力和关注度,并通过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扩大节目知名度和传播范围,以及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加强节目的造势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69-170.宣传,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宣传,从而实现五赢⑩.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每期最具悬念的时刻无疑是最后揭晓排名和宣布淘汰歌手的名字的时候.此外,每次新替补进来的歌手也是节目开始时设置的一层悬念.节目恰当的设置这些悬念,能更好的调动受众观看节目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理.二我是歌手的内容营销分析1.我是歌手的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指营销者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11在我是歌手成功播出第一期后,精美的节目制作、实力歌手的倾情献唱成为一时的热门.为了推动我是歌手保持热度,保证节目内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推广组每期围绕节目内容展开策划,通过将事件策划的走向性、发展思路提前和各大媒体、艺人进行沟通、协商,在不影响歌手形象的前提下,将小事件扩大引发媒体和网友的热烈讨论,再由官方出面进行澄清.这样既可以引起媒体的主动关注,又不显露出炒作的痕迹.为此,推广组特意选择从第三方渠道放出消息,并与各位歌手保持紧密配合,推出了一系列事件营销方案.事件营销的优势在于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创造强大⑩郑天放.《我是歌手》的传播策略[J].新闻世界,2013,07:219-220.11郭振玺,丁俊杰.影响力营销[M].北京:中国传煤大学出版社,2005: 66.的影响力,这样就保证了每期节目的网友关注度和讨论量.2.我是歌手的口碑营销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客户自发向周围的同事、朋友、亲戚推荐企业产品或服务,从而达到更多销售和品牌传播的营销方式.在〈我是歌手>:大众艺术的娱乐狂欢一文中,彭译萱关注到社会精英以引领者的形象引领以及制造社会话题,而受众在互动过中同时担任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在不断的话题更新中制造着新的爆炸点.12无论是频道上播出的宣传片,还是各大网络渠道上发出的征集令,推广组一直非常重视我是歌手现场听审团的招募,以此加强观众们的参与热情;在经过和导演组协商后,推广组还要求在节目录制现场,担任评委的500位听审团,都能够在节目录制后发微博、朋友圈,和朋友、亲人分享自己在现场的感受,用他们最真实的表达去感染身边的人,让大家了解节目录制现场的气氛,“在现场听歌手们演绎歌曲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相对于其他的营销方式而言,这种基于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进行的传播可信度更高,能够为节目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观众们参加录制和收看节目的欲望,见表2的观看次数.参加媒体看片会的记者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受众而言,在节目播出前提前收看到当期节目,同样也会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收看节目的感受;而且推广组为了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每期还会邀请数家媒体的记者进入演播厅现场进行观摩,12彭译萱.《我是歌手》:大众艺术的娱乐狂欢[J].改革与开放,2013,12:194-195用他们的余身经历为节目营造良好的口碑效应,并通过他们的体验式采访报道引导舆论走向.表2 我是歌手目前各大视频网站观看次数统计单位:万次133.我是歌手的情感营销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情感营销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不仅仅是欣赏音乐,更多地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释放.着名歌手汪峰曾在微博说黄绮珊用早已属于她的梦幻般的的歌声,以接近完美地表达,让所有聆听着为之动容.我是歌手在对情感营销的运用上,主要是针对歌手个人的经历和歌曲之间的紧密联系来进行的,而不是将它们割离开来分别讲述故事,如黄绮珊,沉寂归来以后的大气从容与淡定; 尚雯婕多年曲折,终于真正找回自我,在这个节目中犹如破茧之蝶,蜕变绽放; 陈明时刻以一份母亲13 数据来源:我是歌手官网的责任感作为自己歌唱的动力; 羽泉二人精诚合作,比合作过的经典歌曲更打动人的是他们台上台下不变的友情.这种方式因易于让观众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更容易被接受,几乎每期节目中歌手们演唱的歌曲,推广组都能从中找出典型来进行情感营销.4. 我是歌手的新媒体营销如今时代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传播的媒介不仅仅停留在电视和报纸这样的传媒体上,网络视频以及社交平台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14新媒体借助移动终端,在传播效果上更具优势.〈我是歌手〉的成功之道认为全媒体的整合营销是我是歌手之所以成功的秘诀之一,除了在频道上多时段滚动播出的概念宣传片外,节目组利用新浪微博和空间幵启互动营销新模式,提供各种渠道与观众进行互动,“这种全媒体的整合营销,发挥了各种媒介的优势,来扩大节目的知名度”.15郝晓娟在〈我是歌手〉的营销之道中提到,湖南卫视对于我是歌手的推广,除了传统的平而媒体和网络合作,还将最新锐的微信、微博推广形式纳入其中,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带来了口碑传播,特别是全而铺开的微访谈、微信釆访以及微信新闻客户端推送,对宣传推广的提升非常明显.16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对节目进行宣传,受众可以和官微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被动传播的形式,赢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四、我是歌手收视成功背后的思考1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7-7115张静.《我是歌手》的成功之道[J].新闻世界,2013,06:84-85.16郝晓娟.《我是歌手》的营销之道[J].新闻世界,2013,06:224-225.一从我是歌手总结其节目的改进1. 进一步提升歌手专业水平俗话说“艺术之树长青”,作为功成名就的明星们,还需高度重视的是如何永葆实力,调整心态做真正的勇者.只有不断向前,提高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明星作为专业音乐者,在追求信仰,端正音乐态度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专注于歌唱技巧,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靠长期的积累与修炼,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中游刃有余.只有歌手重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与文化修养,才能以纯熟的音乐技巧、准确的音乐风格与最佳的二度音乐创作诠释音乐艺术,才能真正成为高水平的专业歌手.2. 进一步发掘“明星效用”,助推节目自身的成功从去年的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到今年的我是歌手等节目,“消费明星”已逐渐压过了“草根、平民”,重新成为了真人秀节目的主题.那么,电视台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明星效用我是歌手无疑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一是利用明星源于对节目的支持而自发进行节目的二次推广.二是在节目的宣传中,将明星作为形象代言.三是利用明星大众基础,激活了粉丝的热情,进一步把节目的影响力进行扩散.四是明星主持加策划赚足眼球.目前,明星已经扎堆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与明星构成了相互“利用”的关系.明星为了获取新的商业价值,更加卖力地为节目工作.作为节目制作方,如何更好地“相互利用”,助推节目的成功,成为了节目制作的重要课题.3. 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为节目自身创新提供了资金与机制的支持.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与生产调度中心之间的联动,充分利用了频道内部人力资源,实现节约成本与提高生产力.湖南创新与生产联动的模式告诉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使得节目创新基金的效果得以更好地发挥;另一方面,将创新与节目生产紧密结合,利用闲余生产力进行节目孵化,实现一举两得——不额外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同步提高劳动生产力.二对比我是歌手透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不足之处及建议1.切忌盲目模仿,注重本土创新“电视真人秀节目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差异性是同类电视栏目品牌竞争的核心内容.”17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较晚,节目制作力量还较为薄弱.由于原创节目的制作难度性以及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初期我国只能从国外购买电视真人秀节目版权,大多数真人秀节目是通过加以模仿改造,很少有个别优秀的电视真人秀原创节目.开心辞典就是一个成功的本土创新案例.中国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综艺和电视剧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在这期间,大量的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可是这些真人秀节目大多缺乏新意,并不能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影响了整个电视真人秀节目的长远发展.所谓创新,17项仲平,刘静晨.《对当今电视真人秀节目功能缺位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9 年第 2 期。

娱乐专业主义的传播特征——以《我是歌手》为分析样本

娱乐专业主义的传播特征——以《我是歌手》为分析样本
队, 总共有 3 支乐队在现场伴奏 ,
超过 5 0人 。设 备 是 顶 级 的 ,节 目破 天 荒地 将 演唱 会 级 别 的 顶 级 音 响 设 备搬 进 演播 厅 。曾 经 担任
王菲、陈奕迅 、韩红等著名音乐
人演唱会音 乐总监的著名音乐人 梁翘柏受邀担任 我是歌手》音
乐总监 ,随其而来的音乐制作团 队都是顶级的 ,节 目中绝大部分 的歌 曲改编 都出 自梁翘柏之 手。
后 ,只是对音 乐表现进 行总 结和点 评 ,重点在于普 及音乐知 识 ,引领
播出后的第 l 0天, 她接下了 2 0 1 3年 第一个电视广告 , 在 我是歌手 播出后的第 1 5 天 ,她又与去年代言的法 国品牌续约了一年半。其 他 歌手 也都在准备出唱片 、办演唱会等 。与巨大经济效益相对应的是节 目的大投入 ,节 目的成本主要分布在歌手参赛酬劳 、设备购置 、版权
观众欣赏唱功和感受歌曲情感。
二 .获 得 观 众 认 可 ,增 强 购买 、 人力成本 、 技术成本等方面 。据业 内人士估算 , 一季 ( ( 我是歌手 社会影响力 没有 6 0 0 0万是 做 不 下来 的 。 1 . 经济 效益 商业 逻辑 是 2 . 观 众 口碑 我 是歌手 第一期节 目收视 率即达 到 1 . 4 3 4 %,
评论 我 是歌手 栏 目时 写道 :
“ 真 人秀 电视节 目的生 命 力在于 注。 失去对 当下生活真实 的折 射、 合 ,真人 秀节 目不可 能接 地气 、
待言 。现场的伴奏是顶级的 ,节 目邀请了一支交响乐团和 一支电
只拍观众表情 , 记录音乐的力量 ,
真 实 ,其 价 值 也 在 于 对人 的关 而事实证 明音 乐确 实能让人走进
娱乐 专业主义 的传播特征

_我是歌手_网络传播状况监测与分析_8b1bdc0b_7207_421d_af7

_我是歌手_网络传播状况监测与分析_8b1bdc0b_7207_421d_af7

ADVERTISING《我是歌手》网络传播状况监测与分析■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卫视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我是歌手》,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倾全台之力,打造了独一无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

中国版《我是歌手》播出以来不仅在收视率上表现抢眼,其互联网传播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与特点。

网媒关注度高明星歌赛淘汰制夺人眼球,观众抢“镜”风头《我是歌手》凭借湖南卫视的传统优势,自开播以来就以其大制作、大投入、大来宾等各种“大”成功一举成为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

CMMR网络传播监测数据显示:自1月18日首播前一周至3月17日,《我是歌手》的网媒关注度总量超过3万6千条,平均周报道量超过4千条。

就1-8期情况来看,网媒关注焦点无疑集中在了已是“大咖”的参赛歌手身上,从名次、所选歌曲,当期表现,到各种幕后故事爆料等,湖南卫视再一次展示了其独特性,在《我是歌手》栏目中上演了明星再次变“草根”的景象,依托明星效应,引发了大量的网媒关注与网民热议。

根据CMMR监测数据显示,歌手明星本身对《我是歌手》所贡献的网媒关注已超半数。

随着节目的播出,台下表情十分丰富的大众评委也逐渐成为网媒关注的热点,“陶醉哥”和“哭泣姐”已红遍网络,同时这些表情帝们也使《我是歌手》陷入邀请“职业观众”风波。

此外《我是歌手》一举成名的境况也令其与珠玉在前的《中国好声音》被频频对比,为网媒所热议。

视频点击量高视频点击总量突破4亿次,视频呈现形式可更丰富多样视频点击量是反映某一电视频道原创视频网络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CMMR电视网络传播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3月18日,《我是歌手》网络视频点击量累计突破4亿次,平均周点击量4千4百万次。

网络视频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提供各种形态的节目方式来承载展现节目内容,可对节目做更多的深度挖掘和展示。

《我是歌手》第六期中林志炫演唱的《烟花易冷》,一经视频网站推波助澜,就引发了包括“创新教父”李开复、《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以及林志炫本人在内,众多音乐人和数万网友的热议和围观,成为时下互联网热门事件,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助推热点事件的强大引擎。

浅谈_我是歌手_的传播学特征 (2)

浅谈_我是歌手_的传播学特征 (2)

2013年第11期(6月上)总第472期电视研究浅谈《我是歌手》的传播学特征□文/陈岩湖南卫视最近推出的《我是歌手》开播后,引起了极大反响,激发了新一轮的对娱乐节目讨论的热潮。

社会精英、企业高管、知名作家、音乐人、媒体人等纷纷加入其中,使人感受到了其节目的“热度”及其所散发出的闪光点、传播出的正能量。

笔者以传播学的视角,从《我是歌手》所体现出的更加关注新的研究视角,发现节目创新之路中的新问题及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

一、《我是歌手》的创新点电视媒体的吸引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

随着受众对电视媒体审美需求的逐渐提高,媒体行业的竞争渐趋激烈以及媒体监管制度的完善尝试,各电视台除了在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挖空心思之外,也开始注重其它更为根基化层面问题的考虑,更加关注新的研究视角,发现节目创新之路中的新问题。

(李良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战略分析》,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11期)《我是歌手》的创新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比赛的选手《我是歌手》与传统的选秀节目不同。

它改变过去了从草根里挖掘“金子”的选拔方式,而是从金子里选出最闪亮的金子。

以前的节目选手水平都是参差不齐,从草根中通过海选,经过层层选拨一决高低,而《我是歌手》的选手水平直接就是高质量、高品质的。

齐秦、黄绮珊、羽泉、沙宝亮、陈明、黄贯中、尚雯婕,参加的选手可以说是把当下华语流行乐坛最主要的流派代表人物和年龄梯队都考虑到了,两岸三地,通俗、摇滚、电子,新歌老曲混响。

这些歌手本身每个人都有一批粉丝,能把这七位聚在一起一较高下,那仅从粉丝来看就能汇集成一个不小的观众群。

再加上七位歌手不仅仅是演唱,而且还有比赛的成分,要面临遭到淘汰的压力,他们所释放出的能量甚至会超越自己平时的状态,去听这样的七首歌曲,怎能不堪比一场优质的拼盘演唱会?所以,把他们放在同一舞台上一决高下,增加了新意,留下了悬念,引来了泪点,使节目更有了看点。

音乐精神与媒介技术的对接——《我是歌手》的解读与阐释

音乐精神与媒介技术的对接——《我是歌手》的解读与阐释

补 ,观众 可以了解 歌手们为歌曲演唱精心准备的全过
程 。七位专业歌手 ,汇聚的不 同曲风 、歌唱方式 ,给 观众 “ 一场小 型演唱会 ”的感受 。舞 台上没有花 哨的
( ( 我是歌 手》是对 韩国 MB C电视 台同名顶级 歌手竞赛 伴舞 ,也没有华丽复杂 的装扮 ,有 的只是歌手 的真挚
这是 观众 市场的趋势 。 ”在这个 舞 台上 , “ 我 想用歌 声 打动你 ”真正实至名归 。这档时长 1 0 0分钟左右 的
娱乐界 的歌手那么多 ,为什 么偏偏邀请 这些歌手 参赛 ?答案在 于参赛者 的代表性 。单一的 曲风和表现 形式很快就 会令 观众厌烦 ,只有歌手们存在差异性 和
接连破十 ,而且参赛歌手 的不少竞演歌 曲也在各类音 所 吸引吗 ?其 实不然 。适 度 、不 露痕迹 的艺术加 工 ,
乐榜 上居高不下 ,大众对 于节 目的好 评远 多于质 疑。 往往是 真人秀的重要技巧 。生活剧吸引人之处在 于取 材真实生活 ,而又凝聚和凸显所有矛盾 ,最大化呈 现
真人秀节 目, 《 我是歌亏 三 》 亦是 如此 。 1 . “ 诚意”演出 :打造一场音乐盛宴
成分 ,但 选用 “ 名嘴”效果则更佳 :一方面是对 自身
人才资源 、影响力 的充分利用 ,这些经纪人 能够按 照 节 目要求进行引导 、渲染 ,更重要 的在 于 “ 名嘴”们 本 就 相互 熟悉 且 其 关 系早 为 观众 所 知 ,在 节 目中 ,

走红原 因 歌手搭 配一个笑星 作 为经纪 人不同 ,中国版 ( ( 我是歌手》 由湖南卫视众
多 “ 名嘴”担任经纪人 。同样是给节 目加入娱乐搞笑
参与者 、悬念 、竞争 、比赛规则 、现场记 录和加

我是歌手热爆荧屏原因探析

我是歌手热爆荧屏原因探析

作者简介: 肖建珍 ( 1987. 10 - ) 性别: 女,籍贯: 甘肃白银市景泰县,学历: 在读研究生 ( 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
Business !
·213·
财经纵览
信息传媒
值得一提的是,此节目还把一些镜头给了工作和幕后人员。 特别是 那个总导演,在预选赛的最后阶段,由他来宣布名次, 在那一刻成为当 。 打造 “明星编导和制作人 ” , 这既是他们的 “明星 仁不让的 “主角” ,也是进一步让节目全景展现 , 真正给人一种 “真人秀 ” 的 感 战略” 觉。 七、特色元素,末位淘汰 从第一季的十二期节目可以看出,虽然每位歌手都说即使淘汰也不 会丢脸,但紧张的气氛却是从节目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刻。 每两期 就要淘汰一位明星,再由另一位神秘嘉宾顶替而上。末位淘汰制非常残 忍,七位明星歌手的命运都把握在 500 位具有音乐专业素养的大众评审 手中。节目组也曾爆出过某天后级人物因为心理压力大而最后拒绝参赛 的幕后故事。 八、悬念迭起,观众期待 从去年 《中国好声音》 的火爆荧屏后,社交媒体传播逐渐成为电视 。《中国好声音》 的重点在 “转身 ” , 《我 节目口碑传播的一个绝佳途径 , 不到最后一刻不会知道对手是谁 , 把 是歌手》 的重心在于 “不知道” 胃口吊到了嗓子眼,充满了惊喜与期待。而这样的悬念设置, 直接引导 出预测、评论等话题内容,而这正是社交媒体传播的热点。 综艺娱乐节目归根结底就是要依靠明星、制造明星和消费明星, 以 前选秀节目靠短信投票聚集人气, 现在则是通过 “微博刷屏和消费明 , 星” 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度。 无论是 “我是歌手 ” 还是 “星跳水立方 ” 无一不是采取这种社会化营销方式。当 “热门微博” 的娱乐榜,整天被 “何炅 ” 、“谢娜” 这些明星主播占据,当热门话题不断地被某个节目占 据,当你的微博时间轴上不断出现谈论某个节目微博的时候, 这个节目 已经在社交网络和网友心中具有空前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无疑会转化 ,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 成 “收视率” 大学文旅学院) 参考文献: [ 1] 记者 . 报》 [ 2] 记者 . 15

[歌手]《我是歌手》的“新”与“精”

[歌手]《我是歌手》的“新”与“精”

《我是歌手》的“新”与“精”摘要:2013年,湖南卫视以一档歌唱类明星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点燃荧屏,连续三年推出至第三季,横扫每年该时段节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表现出极强的艺术特质和生命力。

本文从节目视角之新、制作水准之高进行分析,探讨同类节目如何能够走入观众内心,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我是歌手;真人秀;创作视角;艺术品质;纪实;悬念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发展,真人秀节目从西方走入中国,在我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果。

音乐类型真人秀更以锐不可当的势头成为各大荧屏的新宠。

湖南卫视刚刚落下帷幕的明星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历经三季,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受到了极高的关注。

在国内电视节目同质化的今天,一个节目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从舞台走入观众心中,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一、节目创作视角的转变创作过程中,视角的转变能够给一个原本平淡无趣节目“破题”,带来新意。

《我是歌手》最后的总决赛,主持人汪涵以一段精彩沉稳的“救场”力挽狂澜,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冠军”。

值得关注的是,汪涵在话语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是:观众。

这说明,观众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越来越注重参与感、发言权的“衣食父母”;观众虽是百姓,但也有自己的“明星梦”,也有对艺术的见解和追求。

(1)“导师”变“选手”。

过去明星作为一种特殊符号,一直成为草根人物心中的“评审”“导师”,一些节目通过明星的麻辣点评和刻意炒作来吸引眼球,而使参赛者和观众承受了一种“受审心理”,久而久之,我们已经对草根发迹产生了疲惫感。

与之前一批“草根”选秀类节目不同的是,《我是歌手》将这种关系扭转过来,调整了创作视角,将观众与明星的互动关系变为对等、平视的;更加注重大众艺术审美水平的提升。

用一种竞赛的方式,把这些具有专业水准和权威性的艺术家、名人们打回原形,使他们带着刚入行对音乐的执着和对舞台的渴望,进行更加纯粹的、精致的音乐创作。

《我是歌手》的传播策略

《我是歌手》的传播策略

二、 创新 比赛规则 , 受众兼评审 真人 秀 中的 “ 秀” 包括 虚拟性 、 游戏 性、 互动 性和娱乐 性 , 需要通 过虚拟 的规 则来实现所有 的真实 。 “ 秀” 的实现形式 多种多样 , 可 以通过受众和媒体 的互动而
设备 , 加 上简单大气 的舞 台灯光 , 通 过歌 手真实 的声音去打动受众 , 排除 了煽情桥
“ 秀” 也 可以通过节 目视听 冲击来实
面进行运作 , 从而获得 了高经济效益 和高 社会效 益 。 本文通 过对 《 我 是歌手 》 的节 目定位 、 节 目编排 、 宣传方式 等传播 策略
进行分析 , 探 讨 其 成 功 的路 径 。

同时 , 每个歌手 面临被 淘汰 的压力 , 具有
同质化泛滥 的电视节 目中脱颖 而出 , 此变
前 的选秀节 目的评委 以毒舌 、 辣评等风格 吸引 眼球 ,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选手 的
万元 ,第 一季广告 收入达 3亿元 多。 《 我 是歌手 》 是湖南卫视通 过引进 海外节 目
版权 , 进行 本土化 打造 而成 。 此档节 目从 节 目内容 、 节 目形 态 、 节 目宣 传等 多个方
化 可以满 足受众对 于歌 唱选秀 比赛 的不
同期 待 , 从而吸 引受众 。 而且 这些歌 手在 乐坛有一定 的地位 , 他们 自身拥有一批粉 丝 ,这些粉 丝是 此节 目的一大收视群体。
排名 , 而《 我 是歌手 》 中的专家顾 问是专
业的音乐制作人或者音乐公 司 C E O, 从专 业 的角度点评 歌手选 歌 、 演唱 、 表演 等方 面的得失 , 不涉及八 卦 、 炒作 、 噱头等 , 追 求专业化和真实性。
之 前 的歌 手 对 于草 根 的评 选 , 《 我 是 歌 手》 通过受 众决定歌手 的去 留 , 把决定权

《我是歌手》赏析

《我是歌手》赏析

品牌电视节目《我是歌手》赏析原本以为‘中国好声音’已经将选秀节目的潜力彻底挖尽,但芒果台总是能出人意料地推陈出新,再刮起与众不同的娱乐风。

‘我是歌手’就这样被推上了电视银屏。

当它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一致好评与赞扬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将审视的目光投向这档全新的栏目,领略其内心的真正魅力。

首先,‘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对决节目。

它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二的顶级豪华音乐盛宴,给广大爱歌者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这本身就是芒果台在娱乐元素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让观众在这场音乐盛宴中得到了真正的音乐享受。

这才是栏目的最成功之处,当它能让观众内心真真切切地产生共鸣感和认同感时,方显栏目的真正魅力。

其次,节目“正能量”关注多:如较为看重节目的创意、品质、价值,歌手的状态与歌曲呈现的情感等闪光点;我对这档节目的第一感受就是形态的突破,有人说“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商业包装,延续选秀的角色塑造,创新游戏主角,感怀记忆,消费青春”,也有人在微博上评论说“这是湖南卫视这么多年第一台让我找不到槽点的节目!真的是一场殿堂级音乐盛宴”,更有人说“它是个一流的音乐节目,湖南卫视搞类似节目,真没人搞得过他们。

定位准确,规则合理,理念也好,回归音乐本身,歌者本态,从挖掘新人到利用"成名旧人"余热,成本貌似增加,其实边际成本大大降低,是一个惊艳的策划方案”。

极致的品质,包括节目的诚意、歌手的真诚、歌手的唱功等,这也是打动歌手、打动听的原因。

笔者在‘我是歌手’贴吧逛了一下,“听黄绮珊唱的《离不开你久违泪流满面”“齐秦唱的虽然是老歌,但演绎得如此感人,我都快哭了。

黄贯中是最真诚和有态度的歌手。

这些是他们带给节目的也是节目回馈给他们的。

一个节目能让观众看到这些,已经成功了”《我是歌手》超越了中国电视界的最好品质。

我一直相信,一件事做得好不好任由别人评价,坚持了品质就对得起自己的付出”“那么丰富的技法,却没有淹没音乐本身。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

浅析《我是歌手》的成功和启示一、绪论(一)选题背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经大约20 多年,由于其贴合实际、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所以经过短暂的初期发展就快速引发跟风热潮,尤其是选秀节目的出现,这在一定的意义上带领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走向了巅峰。

但是却因为这种巅峰式的发展阶段,才使得选秀节目逐步走入难以突破的瓶颈,盲目跟风所制作出的大同小异的节目也使得真人秀节目市场陷入低谷,即同质化现象。

《我是歌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人们的视线,并打破了选秀类节目的传统模式,成功走上近年来国内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收视巅峰。

这档节目中顶尖live 音乐配置、代际实力派歌手阵容、专业的大众评审构成了节目的基本要素。

草根选秀的煽情桥段已经麻痹了观众的视觉,《我是歌手》则颠覆性的让老牌歌手再战乐坛,将主导权回归大众,怀旧的旋律乍一响起,歌声里躲藏着的故事就掀起了观众的怀旧情怀,其节目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节目反响热烈,好评之多也是超过以往任何一档节目的,再度引起了一次真人歌唱选秀高潮。

(二)选题意义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小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繁荣,其节目模式的大同小异终究导致了大众审美厌烦,真人秀节目走得很快,却没能走得更远,发展中的瓶颈亟待突破,模式的老旧亟待更新。

2012 由湖南卫视重磅推出的《我是歌手》节目在短短的时间里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多次出现在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单之上,连续登上同时段收视率的宝座。

这一档真人歌唱选秀节目无论在收视率、好评率抑或在节目形式上都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其成功为中国选秀栏目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我是歌手》从其营销策略、受众心理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看到今后娱乐选秀节目应该汲取的优点和弥补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我是歌手》节目视觉传播要素分析

《我是歌手》节目视觉传播要素分析

《我是歌手》节目视觉传播要素分析作者:黄梦帆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8期摘要:视觉文化的兴起,让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中越来越注重视觉元素的包装和设计。

《我是歌手》节目作为一档精心制作的竞技类真人秀,通过大胆的灯光设计,展现了我国综艺节目中难得的高水准的舞台美感。

节目的视觉识别设计则与节目定位相配合,以大气简洁为主,同时在细节上不乏创意。

另外,还充分发挥真人秀节目的优势,真实记录日常,营造“临场感”和真实性,使节目更丰富和富有趣味性。

关键词:《我是歌手》;视觉传播;电视节目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109-02《我是歌手》2013年底登录国内荧屏,其被定位为国内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该节目引自于韩国MBC电视台的专业歌手真人秀节目。

现已播出四季,节目内容受到广泛关注,收视率居高不下。

精良的制作也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是当前电视荧屏公认的优质节目代表。

2016年4月8日周五晚间,《我是歌手》歌王之战(正片)全国网收视1.49/5.86%,位列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

《我是歌手》节目的成功来自于幕后团队的精良制作。

其中就包括在视觉传播上的创意设计。

视觉传播是大众传播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形式。

本文将从电视节目视觉传播主要要素对《我是歌手》节目的视觉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包括舞台灯光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和影像画面等。

一、舞台灯光设计:大胆用光的搭配进行视觉表现节目的舞台和灯光是节目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是电视综艺节目视觉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

舞台与灯光相配合,可以营造氛围,凸显主题。

其色彩以及线条的运用为整个舞台带来不同的视觉表现,因而刺激观众不同的情绪来呼应舞台表现。

很多节目的主题展现依赖于大屏幕,而《我是歌手》节目在这一点大胆创新,以整个舞台叙事进行光的搭配和设计。

大大提升节目美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震撼。

《我是歌手》的优质舞台设计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对于仪式感的烘托。

我是歌手受众分析

我是歌手受众分析

自2013年1月18日《我是歌手》开播后,节目取得了不俗成绩:连续七周CSM全国网收视率同时段排行第一;截至3月6日,键入“我是歌手”关键词可以找到百度结果9700000条,新浪微博41168863条,迅速成为被热议的节目。

《我是歌手》缘何受宠?它在浩浩荡荡的综艺大军中如何顺利突围?其成功与节目方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密不可分,受众观看和认可的背后正是节目巧妙迎合与满足了其各种心理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某种心理需求的驱动来接触媒介和信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逐步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以下就《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一、观众主体性——受众主体。

早前受时代背景赋予媒介的强大威力和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受众一直处于被忽略的被动地位。

当时的传播界,诸多人士奉行的是“魔弹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毫无抵抗能力的靶子,大众媒体就像子弹击中人们的身体一样,可以迅速产生反应,直接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人们对“魔弹论”的质疑越来越多,受众主体、观众本位的思想渐渐浮出水厩。

之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又对积极主动的受众心理观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我是歌手》中观众至上的理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它采用成名歌手同台竞艺的形式。

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会紧张,会激动,会流泪,会被选择,会被淘汰,将自己光鲜背后的一面真真切切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由500名观众组成的“知音听审团”完全决定歌手的去留和节目的发展,抉择权利被反转回到观众的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会在心中评判每位歌手的表现,为其打分。

观众的参与感、渴望信任和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二、巧用选择性注意——抓住受众敏感点人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会将其他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但人的无意识注意仍处于激活的状态,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音乐秀节目的品质化路向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音乐秀节目的品质化路向

从《我是歌手》看电视音乐秀节目的品质化路向作为2013开年之作,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

七位明星同台飙歌的节目形态,使电视音乐节目经历“七年之痒”的沉默之后,重新燃点了PK烽火,让观众收获了久违的惊喜与感动,节目在内容策划、镜头表达等方面的清新呈现也足以为后娱乐时代电视音乐秀节目的成功突围提供诸多借鉴。

一、品质回归:后娱乐时代电视传播的焦点话题上世纪末,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的兴起开启了中国电视界的娱乐时代。

从近年的电视娱乐浪潮来看,以娱乐形式培植年轻收视群体,于市场交锋中攻城略地,这一布局既符合电视媒体传播规律,也满足了受众收视需求。

娱乐、综艺类节目大致经历了以明星为主体的游戏类、娱乐资讯和娱乐访谈节目,以平民为主体的益智类、婚恋交友类、户外挑战类、情感类和选秀类节目等不同阶段;电视剧领域则出现了“戏说”剧;而新闻领域则涌现了趣味性很强的“民生新闻”。

可以说,娱乐时代极大地释放了电视的传播能量。

然而,轰动华人世界的各类娱乐节目,在聚焦已近极点之后,同样面临着受众审美疲劳和自我革新滞后的双重压力,各电视媒体可供识别的独特气质,也越来越面目模糊。

不仅如此,在竞相克隆、追逐的电视娱乐制造氛围下,变相炒作、感官刺激的不断强化等几乎成为电视物欲盛宴生产的共同手段,电视荧屏终将出现如赫胥黎所担心的“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这些症候标志着后娱乐时代的到来。

后娱乐时代仍然是一个娱乐时代,娱乐仍然是大众的重要需求。

以新的方式诠释快乐,赋予电视娱乐以新的精神气质,则是后娱乐时代电视节目的必然出路。

尤其是2012年广电总局“限娱令”颁布以来,中国电视特别是上星电视面临新的传播生态、市场格局和竞合选择。

向品质回归,以“绿色娱乐”实现“绿色收视”,业已成为电视娱乐传播的焦点话题。

事实上,无论是上星频道还是地面频道,2012年以来都已将节目创新作为打造高端影响、提升竞争能力、拓展收视市场的重中之重,并紧锣密鼓加以实施。

娱乐专业主义的传播特征——以《我是歌手》为分析样本

娱乐专业主义的传播特征——以《我是歌手》为分析样本

作者: 郭泽德
作者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
出版物刊名: 视听界
页码: 49-5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娱乐行业 专业主义 传播特征 歌手 样本 节目发展 《人民日报》 电视娱乐
摘要:作为娱乐行业里由实践萌发的职业理念体系,娱乐专业主义逐步形成和完善,并逐渐成为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重要理念支撑。

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歌手》,体现了娱乐专业主义的生产机制和传播特征。

一、激发观众情感,引导社会正向价值观 1.真实真实本来应该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质之一,但在娱乐产业的红海竞争中,假唱、炒作、无中生有成了很多节目争夺眼球的手段。

《我是歌手》摒弃这些手法,将真实奉为节目最基本的宗旨。

《人民日报》在评论《我是歌手》栏目时写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歌手》系列节目背后的传播学分析
2014年4月4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终于拉下帷幕,作为2013年第一季的延续,新一季的《我是歌手》延续了第一季在收视率排行榜上的领先位置,并不断引爆全民关注热点。

作为一个移植自韩国的娱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以其独特的节目模式打破了国内同类节目专业主持人控场、草根参与、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相结合等固化模式,给国内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并且使这种新鲜感得以延续。

本文就将从传播学理论角度分析《我是歌手》系列节目火爆至今,而且极有可能继续火爆下去的原因。

一、节目模式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发选秀节目的全民参与热潮之后,电视“草根”选秀节目就层出不穷,造成了此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的饱和甚至过度开发,《花
儿朵朵》《快乐男生》《天籁之声》等等不断跟风,让观众的审美疲劳与日俱增。

《我
是歌手》在节目模式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明星与“草根”互换,站在台上比赛的是
名利皆有的明星,而决定他们去留的不是以往三四位所谓专业评委,而是来自民间
各年龄段各阶层的普通大众。

每一位站上舞台的歌手都是业内的顶尖歌手,经得起
现场的检验,表演着眼于纯粹的歌曲,加上现场音效、舞美、灯光的渲染,为现场
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听享受。

歌手的选择为吸引观众注意力、保证栏
目收视提供保障,此外,新老明星当场比拼、当红歌星和不为大众熟悉的专业歌手
现场碰撞为栏目吸引到了不同群体的观众。

回顾这两季节目中出现的明星,第一季:黄绮珊、黄贯中、齐秦、羽泉、林志炫、杨宗纬、周晓鸥、尚雯婕、沙宝亮、陈明、
彭佳慧、辛晓琪,第二季:罗琦、韦唯、张杰、邓紫棋、张宇、韩磊、茜拉、曹格、
品冠、周笔畅、动力火车、满文军,这些明星正是现今工作中70.80甚至90年代
人青春时期的精神偶像。

有了明星,但是若没有一个紧张刺激的赛制,也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专业歌手台上比拼,由从电视机中筛选出的500名分别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听审直接
投票,当场决定选手排名及去留。

每一场都会有选手被淘汰,而下一周又会有新的
候补歌手加入,但是其他人都不知晓新晋歌手是谁,唱什么歌,观众也不知道。


疑与冲突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二、受众心理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的过程。

在当下电视节目倾力迎合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即“受众即市场”,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受众的观看热情和对节目的支持互动又会成为节目发展的动力。

《我是歌手》的成功,正是满足了受众多方面的心理期望。

那么《我是歌手》的受众是谁?从其节目定位来看,《我是歌手》延续娱乐的发展方向,提出“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的宣传语,
将节目定位为实力歌手的比拼。

而从参赛选手的定位来看,《我是歌手》立足于满
足不同年龄段、较高阶层观众的观演要求。

根据节目播出过程中对观众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是歌手》对15-44岁的观众吸引力较强,区别于同时段市场娱乐节
目整体年龄分布中45岁以上观众比重较大的情况。

从观众学历和收入来看,观众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就越喜欢看《我是歌手》。

印证了《我是歌手》节目定位是
知识精英型的中高端人群。

1
1黄学飞,魏锦,胡春磊,姜涛,《<我是歌手>缘何引发收视狂潮——电视节目受众心理研究的应用分析》,
从受众角度分析,这些正值青壮年的中高端人群,不论有过怎样的青春期,总能被节目中的歌手唤起曾经的记忆,而当下的生存压力又使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放松
与享受。

被过度开发的“草根”选秀节目早已令他们审美疲劳,《我是歌手》的横
空出世则以新颖的形式和怀旧情节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

所以我们得
以看到,黄绮珊被追捧称“黄妈”,林志炫成“唱歌机器”一改往日形象,以演唱
影视剧主题曲而深得人心的韩磊引来全场回忆,还不被大陆观众所知的香港歌手邓
紫棋一举成为话题红人,马拉西亚国宝级歌手茜拉赢得观众厚爱,等等。

确定受众之后再开始分析受众心理,可从观众易被名人吸引的心理、追求真实感的心理、对高品质节目向往的心理、怀旧的心理、参与心理和悬念心理进行分析。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不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参赛歌手和明星经纪人,还有业内知名的乐评人组成的专家顾问
团都是大部分观众所熟悉的,从这一点上看,《我是歌手》中诸多大牌足以吸引到
观众的眼球。

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主要源于满足了观众窥看日常生活中和比赛过程中明星的一切细节的需求,这种真实感不同于以往栏目中的各种事先安排或者训练,让观众
有种掌握了真相的感觉。

具体到《我是歌手》,观众可以看到歌手从下飞机到比赛
结束后接受采访的几乎全部环节,虽然其中内容是被编排和剪辑过的,但是较为全
面的歌手准备及彩排情况观众都能看见,从而获得真实感的满足。

另外,场内歌手
的真实情感表现和在场观众的真实情感流露都为节目增色不少。

中高端知识阶层的受众对高品质的节目有一定的追求,而《我是歌手》栏目首先来自韩国,节目模式已经很完善并且取得很好的节目效果,在节目模式上有较高
的品质。

其次,高质量的参赛选手保证了演出的高质量,以音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
以往都是“草根”选手,表演再怎样精彩都无法与歌坛中的成名歌手相比,《我是
歌手》中的参赛选手各是自己所擅长领域的实力唱将,面对残酷的淘汰机制也不得
不努力提高自己,同时使得节目更精彩。

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知名乐评人的专业点
评,还配备了高质量的现场配乐设施,引导观众回到了高质量的音乐本身。

怀旧心理也相当重要。

每位歌手都有自己脍炙人口的成名曲,甚至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回忆,当歌手站在舞台上唱这些歌的时候,往往使观众的怀旧心理被大大地
满足。

比如Beyond成员黄贯中带着《海阔天空》上台,韩磊站在舞台高歌《康熙
王朝》片尾曲,都瞬间引爆了所有观众的回忆和热情。

如今,观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只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而是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我是歌手》就给了观众这样的机会,主宰歌手去留的500名大众评审都是
观众通过电话或者网上报名,经过考核之后选出的。

同时,观众还可以实时短信参
与讨论,并得以在电视屏幕下方实时播出,使观众能在线上线下都参与其中。

受众们都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我是歌手》,每期最具悬念的时刻正是最后揭晓排名宣布淘汰歌手的时刻,此外,每次新晋的替补歌手也是被层层保密,
在节目一开始就调动起观众的好奇。

节目中恰当设置这些选你那,能更好地调动受
众观看节目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理。

三、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扎拉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提出的传播学观点,是指常向他人提供信息,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过滤信息或者充当中介传递信
息。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节目组在节目正式播出之前已经把节目传给一些网络《心理技术与应用》
微博名人或者提前让他们了解这档节目,使得节目首播时就有多位拥有大批粉丝的知名博主推荐了这个节目,“我是歌手”成为新浪微博排名第一的热词。

截止到2014年5月5日,在微博上输入“我是歌手”得到相关实时微博132,934,237 条。

通过这一批意见领袖的传播,形成了二次传播,从而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传播范围。

同时节目中穿插出现的知名乐评人的点评和选手自己对自己表演以及其他人表演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众的判断,并且很容易随着这些人的意见思考,使得话题的延续得以增强节目的后续影响力。

四、未来展望
从两季节目的播出情况来看,《我是歌手》的成功源于对受众需求的探寻,当下的受众在社会压力之下,需要通过娱乐的方式宣泄情绪,《我是歌手》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展现音乐的魅力,以独特的参赛选手定位区别于同类已经泛滥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

通过悬念重重的节目内容,全新的节目比赛规则,以受众为中心,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参与度,从而增强受众对于节目的黏性。

同时,节目的宣传方式,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宣传,为实现互赢,助推节目的传播范围。

但是纵观《我是歌手》的长远发展,其不足在于盈利模式单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盈利,不同于韩国《我是歌手》还能利用版权贸易获利,更不及之前大热的《中国好声音》除了广告收入外,还形成了包括演唱会、音乐剧、线下演出等全产业链。

在目前我国对于版权贸易节目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是歌手》类节目想要延续火热之势的话,就必须完善盈利产业链,并探索版权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