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现象。
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以及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都非常重要。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指的是光束遇到介质的边界,一部分光线被界面反射回去而不进入新的介质。
根据光与界面的夹角和介质的特性不同,光的反射可以分为完全反射和非完全反射。
1. 完全反射完全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的现象。
临界角指的是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的入射角度,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不会折射进入新的介质。
这种现象常见于光从玻璃射向空气的过程中,例如窗户的玻璃和水面的反射。
2. 非完全反射非完全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的现象。
在非完全反射的情况下,光线既有一部分被反射回去,又有一部分发生折射进入新的介质。
非完全反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例如光线从空气射向一个玻璃窗时,既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又有一部分光线进入玻璃窗内部。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指的是光束遇到介质的边界时,一部分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的折射过程遵循下列规律:光线在两个介质的交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折射率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用n表示。
公式可以表示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折射现象在光学器件中有广泛应用,例如光纤通信和透镜的设计。
光纤通过利用折射将光信号沿纤维传输,而透镜通过利用折射使光线聚焦或发散。
三、应用案例1.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实现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是一种直径很细的玻璃或塑料纤维,它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介质。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具有许多特性和行为。
其中,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其相关原理和现象。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束碰到物体表面时,根据角度相等的原理,从物体表面弹回的现象。
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一致,其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
根据反射定律,可得到入射角(θi)等于反射角(θr)的关系,即θi = θr。
这一定律适用于平面镜、光的反射等多种情况。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镜子上的可见光就会被完全反射回来。
这种反射现象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形象。
此外,反光板、车辆后视镜等也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实现光反射的功能。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而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等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光线的折射角(θr)与入射角(θi)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给出,即n1sinθi = n2sinθr,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例如,眼镜和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矫正人们的视力问题。
此外,在光纤通信领域,光的折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等方面。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与折射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
1. 光学仪器:通过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等,使我们能够观察远处的物体、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以及放大幻灯片上的影像等。
2. 探地雷达:探地雷达利用了地面和地下的界面,通过发送并接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雷达波,根据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来测量地下的物体或介质的性质。
3.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
光纤具有低损耗和高传输速度的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利用了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反射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这两种方式,光才能在空间中传播并被我们观察到。
本文将对光的折射和反射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现象。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例如,在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情况下,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而水的折射率约为1.33。
如果光线与水面垂直入射,则入射角为0度,根据斯涅尔定律可知折射角也为0度,光线将沿着原来的方向通过。
然而,如果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斜向入射,就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会改变方向,并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将符合斯涅尔定律。
另外,当光线从光密介质(折射率较高)进入光疏介质(折射率较低)时,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
而当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则会小于入射角。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当我们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时,笔尖看起来会被折断,实际上是由于光线的折射造成的。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交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交界面的线段)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θ₁ = θ₂其中,θ₁表示入射角,θ₂表示反射角。
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例如当光线照射到一面光洁的镜子上时,光线会以与入射角相等的角度反射出去,在镜子上形成镜像。
同样地,光线在平滑的水面上也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到水中的景象投射到水面上形成的镜像。
除了平面反射之外,还存在球面反射,即光线从一个球面上反射出去。
球面反射也满足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球心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这些现象是由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现象,分析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义与实验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测量。
2.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定量规律。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比始终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这个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3. 折射的应用光的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这是由于折射定律造成的。
眼镜的镜片能够校正人眼的视觉缺陷,这也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此外,光纤通信和显微镜等技术也依赖于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义与实验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反射现象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描述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且在同一平面内。
3. 反射的应用光的反射也有广泛的应用。
镜面反射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镜像,这在镜子和反光镜等产品中得到了应用。
反射还被用于太阳能板和反光衣等技术,以提高能量利用和人身安全。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之间的关系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密切相关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的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它既会发生折射又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是指光线直接从界面上反射回来,而折射光线是指光线改变方向后继续传播的光线。
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我们能够准确计算折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光的折射和反射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无论是太阳在水面上的倒影,还是眼镜的镜片让我们看清世界,这些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和反射引起的。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这两种现象是光在与物体或介质接触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滑表面时,其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返回原来的介质中。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我们可以预测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运动轨迹。
光的反射现象广泛应用于镜面、反光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中。
以平面镜为例,当光线垂直入射平面镜时,它将沿着入射的方向进行反射,与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当光线斜入射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将按照反射规律进行反射,形成一个与入射光线夹角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角度。
这种规律可用于构建光学设备,如反射望远镜和反射式照相机镜头。
此外,光的反射现象还广泛应用于反光镜、橱柜门的设计等领域。
反光镜可以利用光的反射特性来增大视觉角度,使得驾驶者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后方的道路情况。
橱柜门的设计中常使用反光材料,使得光线在入射时发生反射,从而增加空间的明亮度和视觉效果。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偏转的现象。
根据斯涅耳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路径。
当光从一个介质斜入射到另一个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将变小。
如果光从一个介质斜入射到另一个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将变大。
这种现象在光学透镜和棱镜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透镜是一种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来聚焦或发散光线的装置。
凸透镜能够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汇聚到一个点上,而凹透镜则使光线经过折射后会分散开。
利用透镜的折射特性,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光学设备,如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其横截面为三角形。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斜入射到棱镜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设计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棱镜,我们可以将光线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从而研究光的色散性质和光谱组成。
什么是光的折射和反射

什么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线与介质界面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两种基本现象。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而反射是指光线在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保持传播方向不变的现象。
以下是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指导: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保持传播方向不变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部分光线会遇到介质界面,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光的反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垂直于介质界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2. 反射光的特性:反射光的特性与入射光的特性有关。
反射光的方向与入射光的方向相同,但是可能会经过波长和振幅的变化。
3. 反射的类型:反射可以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漫反射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发生反射,光线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表面上发生反射,光线按照规律的角度反射。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具有不同光密度的介质时,光线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光密度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光的折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光密度和光速:光密度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影响程度,光速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光密度,因此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 折射定律: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光密度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比例常数为两种介质的光密度之比。
3.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可能大于90度,这时会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是指光线完全被界面反射,没有折射到第二个介质中。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反射折射和反射是光在与介质接触时产生的两种基本现象。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光的折射1. 折射的定义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折射。
折射的原理可以由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光速的比值。
2. 折射的规律根据斯涅尔定律,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这样的规律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来改变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
3. 折射的应用折射现象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学透镜就是利用折射产生的像差来对光线进行聚焦或散射,用于眼镜、相机等光学设备中。
另外,折射还常用于制造棱镜、光纤等,用于分光、信号传输等方面。
二、光的反射1. 反射的定义和原理光在与界面接触时,一部分光线会被界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反射的原理可以由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来解释,即光线与界面的法线成等角关系。
2. 反射的规律根据反射规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
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其中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漫反射则指的是光线在粗糙界面上的反射。
3. 反射的应用反射广泛应用于镜面、反光材料等制造中。
镜面反射可用于制作镜子、反光镜等,用于反射光线并成像;漫反射则可应用于减少眩光、提高能见度等方面,例如反光衣物、反光路标等。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联系与区别1. 联系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是在光与介质或界面接触时产生的现象,都涉及光线的偏折或反射。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折射常常发生在反射之后或同时发生。
2. 区别- 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而反射是光线与界面接触后反射回来的。
折射和反射发生的位置不同。
- 折射和反射的原理和规律也有所不同,折射关注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而反射关注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什么是光的折射和反射

什么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描述了光线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行为。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定义、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光线在分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不同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光线在两种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斯涅尔定律表明,当光从一个光密度较低的介质传播到一个光密度较高的介质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当光从一个光密度较高的介质传播到一个光密度较低的介质时,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使得物体在水中看起来似乎折断或扭曲。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将一根棍子倾斜放入水中后,看上去比实际要短。
此外,光的折射还在眼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分界面时,部分或全部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光的反射规律可以通过著名的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它说明了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θᵢ = θᵣ其中,θᵢ表示光线的入射角,θᵣ表示光线的反射角。
斯涅尔定律表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也就是说,光线以相同的角度从分界面反射回来。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我们就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反射的光线还被应用于光学器件,如反射望远镜、反光镜等。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应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光学技术和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1. 透镜和光学成像: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透镜可以折射和聚焦光线,实现光学成像。
如凸透镜用于近视矫正和放大显微镜,凹透镜用于散光矫正和建筑设计等。
2. 光纤通信:光纤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传输信息的重要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人看到头像, 是由镜上
M
C反光进入眼, 人能看到脚的像, 是
C
镜上D处反射光进入眼的。因此,
D
CD部分就是镜子最小长度。
N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及相似
形知识可得:CD=0.5H
M
注意:上述结论和镜子远近
无关,但镜子上端C应与头顶A和
眼E的中点等高。当镜子不是竖
放时,镜子可以比0.5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如电灯、蜡烛、太阳等)
2 、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 ---光束的抽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想一想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亮的 月球是光源吗? 为什么?
2.萤火虫、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都是光源 吗? 为什么?
1、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
法线
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iγ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M
2、反射种类
M
镜面反射
M
漫反射
都遵循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平面镜
1、成像(作图)
2、成像特点
(1)等大 (2)正立
(3)虚象(延长线交点)
M
(4)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3、平面镜作图的步骤
(1)明确物体(2)找出对称 (3)确定虚象
(4)作出光路(至少画出两条光线且虚实分开)
(5) 确定观像范围要画边缘光线
4、应用
潜望镜
微小形变放大 ——库仑扭秤、卡文迪许扭秤
练习
利用平面镜作图法 A
作出AB关于平面镜M的
像,画出光路图
B
M A’ B’
某人高H, 站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全身像, 问竖直 放置的平面镜长度至少多大? 镜子应如何放置?
全反射棱镜
2、分析:水下
人的视野范围
θ
arcsin 3
4
六、棱 镜
• (一)、什么是棱镜?
• 三棱镜----- 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棱镜
• (二)、棱镜 的光学作用: •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 2、使光发生色散。
(三)、三棱镜改变光路方向
i
θ
结论:
1、棱镜使光线向底面偏折。
2、偏折角θ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有关,n大则θ大。
n sin i ——折射率
sin
n C V
光疏媒质 光密媒质 i>γ 光疏媒质 光密媒质 i<γ
(三)应用
A
i
O
1、光从玻璃砖的一面射 入将从另一面射出
AO∥EB
γ γ’
光线发生侧移
2、如图1、2、3为三条光
线请根据光路走向判断
2
E i’
C
B
•1、2、3哪条为入射光线、
1
折射光线、反射光线?
影的形成
影半
影
本 影
半本半 半 影影影
影
点光源
小线光源 大线光源
日食现象
日
地
半影
月地 地 半影
本影 伪本地影
月食
日
地
.当月球位于地球本影区时,可观察到月全食 .当月球位于地球半影区时,可观察到月偏食 .因月球不会进入地球伪本影内,故无月环食
二、光的反射 平面镜
(一)光的反射:
在两种媒质的分界面处,光将改变传播方向, 一部分光被返射回原来的媒质中。
θ还与入射角i有关。
(四)、光的色散
(1)棱镜使白光发生色散图
•(2)几个重要结论:
• (同种材料对不同颜色的光) • (a)折射角:红光最大、紫光最小。 • (b)偏折角:红光最小、紫光最大。 • (c)折射率:红光最小、紫光最大。 • (d)速 度:红光最大、紫光最小。
(五)、全反射棱镜
(1)、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2)、全反射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
明视距离
在合适照明下,正常眼睛看距离25厘米远处的物体, 最不易疲劳,因此称25厘米的距离为明视距离。
关于近视眼
产生原因: 先天或用眼不当形成
对比: 正常眼,平行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视网膜距晶状体较远,晶状 体较凸,平行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先发散后会聚在视网膜
关于远视眼
形成原因: 先天或外伤所形成
说明:从 S 发出的所有 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都
将会聚于一点。
•S’
例题4、确定图中透镜的类别、光心、焦点。
透镜种类由折射作用定
S•F•’ O F•
•S’
作出辅助物点S的像S’
借助平行主轴光作焦点
十、透镜成像公式
1 1 1 uV f
说 明
凸f>0 凹f<0 总有 u>0 实V>0 虚V<0
像的放大率
对比:
正
常眼,平行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
视网膜距晶状体较远晶状体较扁,平
行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 戴凸透镜先会聚后发散在视网膜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眼睛像一架幻灯机
B、人的眼睛有调节功能,像是一个焦距可调的 照相机
C、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 像,而物体经透镜生成的放大虚像在视网膜上形成 缩小的虚像。
D、物体经透镜折射成虚像,在视网上形成实像。
B、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能够看见物体的实像也能够看到该物体的
虚像
B、近视眼的晶状体较正常眼睛凸。
C、近视眼配戴一定度数的凹透镜后,其明视距离
为25厘米
D、远视眼配戴一定度数的凸透镜后,其明视距离
为25厘米
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越扁, 其焦距越小, 越能看清近处物体
方向改变180°
方向改变90
七、透 镜
1、透镜的构造
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另一个是平面 的透明体,
2、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特 点: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原 因:棱镜对光线的偏 折作用原理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特 点: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原 因:棱镜对光线的偏折
作用原理 3、透镜的主轴、光心和焦点
凹透镜成像规律
对凹透镜, 无论物距多大, 都不能在光 屏上成实像, 只能 通过透镜看到物体同侧有一 个正立、 缩小 、 虚像。
1、关于凹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2)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3)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 (4)只能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八、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u→∞ u> 2f u= 2f f< u<2f u=f
u<f
像
的 性质
大 小 正倒 虚 实 光线会聚于焦点处
缩小 等大
倒立 倒立
实像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不能成像,成一平行光 放大 正 立 虚 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
1. 成实像时,物体和像分居在透镜的两侧;相对于 物体,像一定是倒立的;可大于物体,也可小于物体。
√D.物体在1倍焦距之外
4.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比物体要大一些 B.像比物体要小一些
√C.像比物体离开眼睛远一些 D.像比物体离开眼睛近一些
九、透镜成像作图法
1、凸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折射后通过另一侧焦点 •通过同一侧焦点的光线, 经折射后和主轴平行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例题2.图示,CD是物体AB的像,用作图法找出透镜 的光心和焦点的位置,并确定透镜的种类。
A
C
•
F’
BD
O
•
F
1.透镜的性质可由像的性质来确定; 2.光心的位置可由物、像连线与主轴交点来确定 3.焦点的位置可由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来确定。
例题3、画出图中光线SA经过折射后的光线。
S•
F•’ O F• A
长度放大率
m
像长A' B' 物长AB
|
V u
|
m | V | | V f | | f |
u
f
u f
1、物体经透镜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长度和物体的长 度相等,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是80厘米,则此透镜是__凸____ 透镜,它的焦距是__2_0___厘米。
2、用蜡烛、凸透镜、像屏等来研究成像实验时,无论 怎样移动物屏也得不到像,其原因是__物__体__的__物__距__小__于__f__ 若固定蜡烛和像屏,无论怎样移动透镜,像屏上也得不到像, 其原因是 _物_体_和_光_屏_间_距_离_小_于_4_f 。
B、晶状体越凸, 其焦距越小, 越能看清较近处物体
C、用放大镜看报, 其透镜越靠近报纸, 看到的字越大
3、当物体从远处移近凸透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成放大像,像移动速率就大于物体移动速率 B.只要成实像,像移动速率就大于物体移动速率 C.只有成放大实像,像移动速率才大于物体移动速率 D.只有成虚像,像移动速率才大于物体移动速率
十一、 眼 睛
1、眼睛的结构:
2、视觉光学原理:
眼睛角膜、水样 液、晶状体和玻璃体 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 凸透镜,从物体射进 眼里的光无论是发散 或会聚的光束,通过 眼球折射后,会聚在 视网膜上,视神经受 到刺激,产生视觉。
• AB、CD哪个是界面?哪 A
B
条是法线?
3 D
五、全反射
(一)全反射现象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 质,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 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 反射光线,光被全部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