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圈子中学初中英语学科“135”互动课堂英语学科教学模式及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圈子中学

初中英语学科“135”互动课堂英语学科教学模式及流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有三种课型分别是:对话交际课、读写训练课、语法建构课。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英语学科课堂结构、强化语言交际训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依据《青龙县“135”互动课堂教学规程》要求,每种课型分知识预习、课堂互动、巩固拓展三个阶段分别实施,现将每种课型三个阶段的教学流程及要求分别介绍如下。

课型一 对话交际课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主要话题,每课的对话都围绕话题展开,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将对话进行重新组合,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一阶段、知识预习 这一阶段主要在自习课及课前完成,根据学情预习展示环节可安排在课堂互动前。

1.预习词汇和短语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或短语,能够根据音标读出新词汇并了解汉语意思,对于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对于短语能了解其基本含义即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

2.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本组学员围绕单词的读译、短语含义的理解与记忆情况进行交流,并将预习的词汇、短语写在展示板上,相互认读,共同提高。 课堂互动 知识预习 巩固拓展

揭示话题 情景导学 个体建构 听读文本 对话交际 听力训练 评研提升 小组展演 拓展听说 检测反馈

3.预习展示预习展示重点朗读本课的新单词、短语等,以巩固预习效果。对旧知识的回顾性展示,要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要点提示:

1.知识预习阶段可根据具体学情,安排一课时重点学习对一个单元的词汇、短语;

2.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对重要的词汇或短语要进行提示,一定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第二阶段、课堂互动

(一)情景导学,揭示话题

1.教师紧紧围绕本单元或本课文话题,精心设计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进入话题情境,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本单元或本课文的学习中。

2.明确本节课任务要求,过渡到导学卡中自主学习性问题,并让学生带着任务和要求,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要点提示:

1.创设情境要紧密结合单元或课文主题,唤起学生对所学话题的兴趣,尽力与学生交际的需求相结合。

2.自主学习性问题的主要围绕新词汇、新短语和新句型进行设计。

3.根据学情确定出示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直接利用导学卡、也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或是卡片等。(这一点在以下的各环节中要求是相同的)

(二)听读文本,个体建构

1.学生围绕自主学习性问题自读文本,重点是在文本中认读词汇、解译短语、理解新句型,解释基本的语法现象,实现学生对所学文本的初步感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初步理解。

2.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进行示范性领读、构词法讲解、基础语音知识渗透、短语意义的理解、基本语法现象的解释等。

3.组织学生开展听读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几遍对话,弄清三个问题:即什么人在对话(who)?在哪儿对话(where)?谈话的中心是什么(what)?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问,师生进行问答。然后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自读,小组轮读展开听读对话训练。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迁移性听读训练。在黑板上写出能替换对话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短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迁移操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说话训练。

5.学生回归教材,围绕自主学习性问题及学生产生的疑难问题,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深化理解与认识。教师深入各小组进行个别指导、解疑释难、指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对自主学习问题的认知。

6.依据对话及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话训练项目,遵循短句—长句—短话—长话的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通过跟读对话、个人对话、结对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及小组合作练习等多种对话形式,开展对话互动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

要点提示:

1.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必须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目标及时间要求。

2.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各学习小组,注意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特别是对单词的认读、短语的理解和基本语句的认知。

3.教师对语音知识的渗透主要有:前辍、后辍、合成词、派生词、元音及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重音、音节划分等记忆词汇的规律性知识。对短语基本意义的理解,主要包括短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以及对相似短语进行比对、对相关短语进行拓展和运用等。

4.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对话交流一定有明确要求。特别是要做到发音准确、语言流畅、声音宏亮、表情大方。

(三)听力训练,对话交际

1.教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及场景

等,让学生明确听说问题及要求,并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让学生读一读题、猜一猜结果,激发学生对听说的兴趣,增强注意力。

2.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听力材料,边听边思考。

3.在学生听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听力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深化对听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尽量在组内形成对听力问题答案的统一认识。

4.小组展示对听力问题的理解与认知,其它小组倾听、质疑和点评,教师适时启发、总结与评价。

5.听力任务结束后,引导学生阅读课后听力材料,进一步理解素材信息,掌握对话中的知识点。把听时没有听懂或似是而非的词汇、语句,读准、读熟、读通,进一步澄清对听力问题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要点提示:

1.听力问题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合理设计与运用,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同时,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听的次数与形式。

3.教师在学生阅读素材及互动对话过程中,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纠正和点评。

4.对话互动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对话素材进行部分替换练习,逐步减少对课本现成材料的依赖,以机械性操练和半机械性操练为主。尽量做到人人参与。

5.各小组的听说互动活动,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进行,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四)小组展演,评研提升

运用本课所学生词及套话,创设情境进行表演。组织各小组设计的互动对话主题,开展听说展示表演活动,并交流本组对听读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其它小组进行点评,教师适时质疑、指导、纠正、激励和评价。

要点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