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日蛋糕的由来(图)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26日 10:49

换个心情更换背景更换字号10px11px12px14px16px18px20px22px24px26px28px30px

生日蛋糕的由来中古时期的欧洲人相信,生日是灵魂最容易被恶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当天,亲人朋友都会齐聚身边给予祝福,并且送蛋糕以带来好运驱逐恶魔。

生日蛋糕,最初是只有国王才有资格拥有的,流传到现在,不论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生日时,买个漂亮的蛋糕,享受众人给予的祝福。

蛋糕的起源

最早的蛋糕是用几样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话与奇迹式迷信的象征。早

期的经贸路线使异国香料由远东向北输入,坚果、花露水、柑橘类水果、枣子与无花果从中东引进,甘蔗则从东方国家与南方国家进口。

在欧洲黑暗时代,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侣与贵族才能拥有,而他们的糕点创作则是蜂蜜姜饼

以及扁平硬饼干之类的东西。慢慢地,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也跟着彻底地改变。

从十字军东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运用和中东的食谱散播开来。在中欧几个主

要的商业重镇,烘焙师傅的同业公会也组织了起来。而在中世纪末,香料已被欧洲各地的富有人家

广为使用,更增进了想像力丰富的糕点烘焙技术。等到坚果和糖大肆流行时,杏仁糖泥也跟着大众

化起来,这种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来的,而模子上的图案则与宗教训诫多有关联。

“生日快乐”与生日蛋糕

全世界过生日的男孩和女孩在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之前都有人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它

的词和曲都很简单上口,连三岁的小孩都能毫不犹豫地唱出来。这首歌原来叫“早安”,是米尔德里

德和帕蒂·史密斯·希尔两姐妹在1893年创作的。她们的父母是一对非常开明的肯塔基州夫妇。他

们坚信女子教育——在19世纪中期这还是个很新奇的观点——并把两个女儿培养成教师。姐妹俩,

尤其是帕蒂,长期从事基础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先驱,帕蒂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几十年来一直

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主要发言人。从1905年到1935年,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任教,退休时成为

哥伦比亚大学最早的荣誉退休女教授之一。

生日聚会上还一定要有插着点燃着的蜡烛的生日蛋糕。这可能是源于古希腊用插着一支蜡烛的

一个圆形蜂蜜蛋糕来拜祭月亮和狩猎之神阿尔特宓斯的习俗。德国的面包师在中世纪发明了现代的

生日蛋糕以后,人们就采用了类似的一种习俗,在生日祈求福神。早上做好的蛋糕点上一圈蜡烛,

像是一个保护性的火环。蜡烛整天都点着,一直点到晚饭吃甜点的时候。

吹蜡烛的习惯也许跟生日蜡烛的双重意义有关。有人相信每一个生日都表示离死亡又近了一步。我们在生日聚会上庆祝的不仅是我们的成长,还有生命的短暂。因此,生日蜡烛象征着双重含义:

生命与死亡,希望与恐惧,得到与失去等等。

餐饮故事:学艺、偷师、斗心眼(2009-05-07 21:10:10)标签:徒弟师傅油条心眼偷师美食分类:饮食掌故

很小的时候听过一个师傅逗徒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铁匠师傅快要不行了,一天他把徒弟叫到身

边对徒弟说:“快去准备一桌好菜一壶好酒,我快要不行了,但是我还有个绝招要告诉你。”徒弟一听师傅要传绝技给自己,连忙跑到酒楼里给师傅叫了一桌饭菜。吃完了喝完了,师傅把徒弟叫到身边,对着徒弟的耳朵说:“你可千万要记住--”徒弟连忙点头,“师傅您说吧,我一定好好记住。”师傅看着徒弟虔诚的样子,也就不再犹豫了,说:“你可千万要记住,铁钳烧红了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去摸。”

这个故事讲得是师傅和徒弟斗心眼,因为师父老了,徒弟不够孝敬了,于是师傅便设个圈套骗了一顿好吃喝。是不是真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我听到过餐饮界里师傅和徒弟斗心眼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

话说京城里有个年轻人拜了以为面点大师做师傅,几年的时间下来,总觉得没从师傅那里学到什么真本事,就连简单的炸油条都没有做好。徒弟不甘心,琢磨着一定要从师父那里学到些什么,既然拜师了都学不到,那就动动脑子吧。

一天徒弟借口让师傅给大家讲讲怎么炸油条,通知了师傅后就在课堂上摆了两台摄像机。徒弟心想:我把师傅制作的全过程都拍下来,会去一点一点的分析,总能琢磨出些门道来。多少面用多少水,该用的盐、碱等用多少量,通过电视录像就能完整的记录下来了。一切准备好了,就等着师傅讲课时偷师学艺了。

上课了,面板也摆好了,录像机打开了,就等着师傅在摄像机面前实操了。没想到这时候师傅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师傅在家和好的面。在课堂上讲得只是如何把面团做成油条。至于油温多少这个是不用讲的,稍有些厨房经验的人都能把握。炸油条最关键的是怎么和面,盐碱水的比例是多少,这个不知道,还是不能炸出出类拔萃的油条的。可是师傅在家和好了面,徒弟要偷师的关键部分还是未能如愿。

其实,徒弟的这点心眼师傅早就明白。这件事发生后,师傅和同辈的友人说起这件事嘿嘿一笑,说:“和我斗心眼,他还嫩了点。想当年我是怎么偷师的?关键的部分师傅也不教,问多一句还要被师傅骂成笨蛋。于是也就不敢再问了。但是你不教我也有办法,不是每天要为师傅做好准备工作么?那好,我就把该用的东西都事先称好重量,多少水、多少面、多少盐、多少碱,每一样东西我都有总数。师傅来了,在面案前面东拿一把,西拿一把,这个抓一点,那个用一点。做完了让我们去练,自己回房间喝茶去了,。师傅走了,我就把所有的东西重新称一遍,这样我就可以计算出师傅和面用料的比例了,按照这个比例实际操作几次,我也就能炸出出类拔萃的油条了。”这位师傅炸出的油条号称北京第一,凡是吃过的人都说好。据说有很多高官只要住到那个宾馆,就会指名要这位师傅炸油条。他的师父道了也不知道徒弟是用了这样的方法学到了他的手艺,还逢人就夸这个徒弟悟性好,学得快呢。

偷师修成正果,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而这位师傅的徒弟虽然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却还是没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