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一、兼爱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 兼爱

高二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 兼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 兼相爱,交相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君王不按照这一原则处理政事、
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 士不按照这一原则指导行动的缘故啊。从前晋文公喜欢士大夫
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 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晋文公的大臣们都穿母羊皮做的袄,系简单的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白对译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 先生墨子说:“仁人用来做事的原则,一定是兴天下的利,除掉
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的害,用这个原则做事。”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呢?
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 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果国与国互相攻打,卿大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先秦诸子中,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 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墨家认为,有差别的爱,是造成天下之人 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兼爱”应是互相善待,爱人如己。 墨家崇 尚质实,富于现实性、针对性与功利性。墨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 家学说的一种回应,它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争夺,人跟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伤害,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 君臣不相爱就一定会君王对臣下不仁慈,臣下对君王不忠诚,父子不相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 爱就一定会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不孝敬,兄弟不相爱就一定会不融洽
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 不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一定控制弱小的,人多的一定抢
寡,富必侮贫,贵必敖 夺人少的,富有的一定欺侮贫穷的,社会地位高的一定傲视社会地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优质课件(36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优质课件(36张)

4.《兼爱》有何写作特色?
(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 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的。 (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 (3)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最后一段。
附录:墨子逸事
战国初,楚惠王为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准备攻打宋 国。他重用了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公输般,为他设计 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攻城工具——云梯。
节葬: 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
死人身上花费那么多呢?反对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儒家特 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视祖先,是野蛮人) 节用: 反对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繁文缛节,反对增加百姓不必
要的负担。认为越是贤能的人,越是王公大人,越应当节俭。 (儒家认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是成正比例的。) 非命: 认为没有什么天命,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的。宿命论
二、文题解读
看问题,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三、初读课文,文言积累
1.通假字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贵必敖贱(“敖”通“傲”)
四、疑读课文,拓展延伸
1.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 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 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 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 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 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 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
兼爱
墨子
一、知识积累
作者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4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4Word版含解析

一、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第六单元《墨子》选读,本单元节选三篇。

单元教学目标分为三点:讲授选文,积累文言文词汇及文章写作等方面;了解墨子及墨子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从中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针对选修课,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2、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3、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针对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墨子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二、学情分析1高二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文的注释阅读文章。

但是要深入一步,理解墨子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从小学就接触了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比较儒墨关于“爱“的思想,深刻了解并体会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读懂选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梳理文脉,探究主旨,体会墨子的基本思想,并比较儒墨关于“爱“的思想,深刻了解并体会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拓展延伸,联系现实,思考“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兼爱”的内涵,深入了解墨子文化思想的独特之处。

2墨子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深入了解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2探究墨子“兼爱“思想在历史中没落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作为经典名篇,本文拟从“文言”(词汇和语法)“文章”(文本内容)“文化”(“兼爱”思想)三个角度入手,使用阅读法、启发法展开教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选修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的学法主要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能够课前自主预习,培养习惯,课堂上合作探究,活跃思维。

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话题:课件呈现诸子百家图片,由先秦两大显学引出墨子,进入文本在中国文化史上,我们提到中国文化主流的时候,往往“儒道”并称,但是在战国时期,却没有这样的并称,而当时最显著的两个学派是“儒墨”或“孔墨”,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这说明在先秦时期,墨家是非常显赫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1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1Word版含解析

兼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 情感目标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2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找资料,了解墨家思想的特点及其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课用前一段时间的一则新闻(一对农村夫妇在儿子车祸死亡之后,毅然选择捐献器官,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这是人间的大爱,其实这一种大爱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墨子就已经提出来了。

走进《兼爱》二、根据课前预习,补充墨子的相关知识。

墨子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

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

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讲述一个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来加强学生对墨子的了解)。

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的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三、文本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多媒体检查预习情况:字词注音相篡()不惮()比期年()黧黑()牂羊()胁息()通假字(根据预习情况,找出句中的通假字)既以非之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楚灵王好士细要教驯其臣破碎乱行贵必敖贱特殊句式(判断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此则天下之大害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既已非之,何以易之?此何难之有?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完成对以下句子的翻译。

①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②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③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④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⑤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一、兼爱

一、兼爱
《墨子·兼爱上》中讲到:“贼自爱,不爱 人,故贼人以利其身,诸侯各爱其国, 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兼”有“兼顾”,“无差等”的意思, “兼爱”便是相互无差等的一种普遍的爱。
• “兼爱”是以满足利己心和个人利益为出 发点的,“兼爱”思想是利己行为动机和 利他行为准则的结合,本质便是调和个人 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协调国家利益与 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 联系现实,拓展探究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人与人•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 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 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 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施行兼爱的结果
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 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何为兼爱?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 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 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 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 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 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 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兼爱
墨子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魏淑娟
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生活现实: 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
纷争,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
主要思想: 兼爱、尚贤、尚同、非攻、节
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 非命。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课件:第6单元、1兼爱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课件:第6单元、1兼爱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墨子关于舍身利人、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 先导。就是说,正如谴责侵害他人、谋取私利的强盗行径一样,也应该 谴责大国侵害小国、大量屠杀以及破坏经济的行为。这种理论是极其现 代化的,只是墨子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 的理论去理解。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鉴赏目标 学
理解《兼爱》中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内涵 法
和现实意义。指
体会《非攻》中墨子对战争的态度,领悟《尚贤》中 导
“尚贤事能”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4.知识链接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墨子本 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刘向整理为七十一篇,但传世 本仅存五十三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于”通“迂” )
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分别,辨别 )
苟君说.之
(“说”通“悦” )
教驯.其臣
(“驯”通“训” )
破碎.乱行
(“碎”通“萃”,聚集 )

《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1兼爱

《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1兼爱

-5-
一、兼 爱
首页
走进新课Biblioteka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1.注字音
把握文脉主旨
加点字
篡. 惮. 牂.
读音 cuàn dàn zāng
加点字 胁. 黧. —
读音 xié lí
2.识通假
(1)贵必敖.贱 “敖”通“傲”,轻视 (2)既以.非之 “以”通“已”,已经 (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于”通“迂”,迂远不切实际 (4)教驯.其臣 “驯”通“训”,训练 (5)破碎.乱行 “碎”通“萃”,聚集
-16-
一、兼 爱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我们如果对作者陈述的论点、展开论证的语言细细分析,便不难 看出,作者使用的语言几乎明白如话。这些语句虽然历经千年,带 有较重的文言色彩,可是本身并没有因讲求文采、辞藻而导致艰深 晦涩。文中虽然也有对比,也有排比,个别语句也较为整齐,如“是故 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 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 调”。但通过比较便不难发现,这些语句完全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 从内容上讲,丝毫不见庄子想象的汪洋恣肆;从形式上讲,和大量使 用排偶句式的孟子、荀子的充满华彩的文章也不可相提并论。
-13-
一、兼 爱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和“自爱”“自利”矛盾吗?它和孔孟所 提倡的“仁爱”完全一致吗?
参考答案:“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 “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 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 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和谐、富足。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 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 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利就获得了 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 自利,而是讲求“兼”“交”,提倡同类项之间(君臣、父子、家国等)的 互摄、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精要。从而,利不是狭隘的 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任意贬低、排拒、批判的对象,而是可 以借助、肯定、拥有的现实利益,具有更为开阔的胸襟与气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精品说课稿

《兼爱》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xx。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墨子》选读篇目之《兼爱》。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兼爱》是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

《兼爱》是研究墨子和早期墨家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材料之一,它宣扬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兼爱》在墨家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它对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外,我会更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文特色,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预习,能够说出墨子的生平及其著作的介绍;2.学生能够结合教材、教辅,找出并识记课文认为常用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学生能够联系社会现实说出自己对“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内涵的理解;4.结合第一单元所学,经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分析墨家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其中,找出并识记文言知识点、理解“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内涵是教学重点;对比分析墨、儒家思想异同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到的方法、学法有多媒体辅助、学生白板或卡纸、诵读法、小组合作与交流、点拨法,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其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结合“1158”新课改思路,我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情境导入、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和拓展升华5个版块。

版块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辅助步骤,因此,我准备在课前给学生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明白学习重点及学习目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4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六单元一兼爱教案4含解析

一、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第六单元《墨子》选读,本单元节选三篇。

单元教学目标分为三点:讲授选文,积累文言文词汇及文章写作等方面;了解墨子及墨子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从中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针对选修课,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

2、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3、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针对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墨子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二、学情分析1、高二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文的注释阅读文章。

但是要深入一步,理解墨子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从小学就接触了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比较儒墨关于“爱“的思想,深刻了解并体会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读懂选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梳理文脉,探究主旨,体会墨子的基本思想,并比较儒墨关于“爱“的思想,深刻了解并体会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拓展延伸,联系现实,思考“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体会“兼爱”的内涵,深入了解墨子文化思想的独特之处。

2 墨子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1 通过比较,深入了解墨子“兼爱“思想的独特之处。

2 探究墨子“兼爱“思想在历史中没落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作为经典名篇,本文拟从“文言”(词汇和语法)“文章”(文本内容)“文化”(“兼爱”思想)三个角度入手,使用阅读法、启发法展开教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选修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的学法主要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能够课前自主预习,培养习惯,课堂上合作探究,活跃思维。

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话题:课件呈现诸子百家图片,由先秦两大显学引出墨子,进入文本在中国文化史上,我们提到中国文化主流的时候,往往“儒道”并称,但是在战国时期,却没有这样的并称,而当时最显著的两个学派是“儒墨”或“孔墨”,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这说明在先秦时期,墨家是非常显赫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一 兼爱 6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一 兼爱 6

《兼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篡”、“贼”、“若视”等文言词汇。

2.梳理文脉,了解“兼爱”思想;品味语言,了解墨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3.了解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由题导入成语:墨守成规。

在这个成语里墨子自己的思想平息了一场战争。

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竭力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希望给这个社会开一剂良药。

墨子的“兼爱”思想就是这样一剂良药。

“兼爱”是课文题目,也是本文的论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搜索: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这一观点。

找出来读一读,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用人们全都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兼爱:相互之间无差别的爱。

)梳文理脉有没有发现每一段都有问句啊?原来每段都是以问答行文方式展开的。

1.各段都有哪些设问句?勾画出来读一读,译一译。

第一段: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第二段: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第三段:既以非之,何以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第四段:此何难之有焉?3.连缀成为,男女生朗读。

天下之害何也?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总结:通过以上的表格,可以发现本文的结构清晰,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品言会意过渡:墨子在行文谋篇上讲求艺术,在遣词造句上颇具特色。

1.品动词,解读“害”之重“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

”分析句子: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预设:由大到小,给人逻辑性很强的感觉。

换词:国之与国之相篡,家之与家之相贼,人之与人之相攻。

预设:“攻”的是“国土”,“篡”的是“家权”,“贼”的是“人心”,这三个字,语意虽兼有互文,但是用词精准,不可以互换。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六单元 一、兼 爱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六单元 一、兼 爱

“兼相爱、交相利”。
[问题7]
墨子认为人世间产生种种祸乱、争夺、仇怨、憎恨的
原因是什么?墨子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明确] 原因:人与人不相爱。
方法: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封 邑就像看待自己的封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自己之身, 归根结底就是要兼爱。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2.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兴 天下之利 .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以仁者,非 之 .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此则天下之害也 (二)被动句 入以见于君 (三)宾语前置句 1.何以易之 2.此何难之有 (“何”作宾语,前置) (“何难”作宾语,前置) (“于”表被动) (“也”表示判断) 兴: 使„„兴 非: 认为„„不对
一、兼 爱
“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跳 出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 爱。墨子寻求世乱的根源,将它归结为一种自私的爱, 即自爱而不相爱。因而墨子对症下药,指出消除这些混 乱的灵丹妙药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如果这样就能出现墨子所向往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 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的太平世界。
[基础· 夯实]
一、通假字 1.贵必敖 贱 . 2.既以 非之,何以易之 . 3.天下之难物于 故也 . 通 傲 , 傲慢地对待 通 已 , 已经
通 迂 , 迂远 4.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 其故也 通 辨 , 分辨 . 5.苟君说 之 通 悦 , 喜欢 . 6.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通腰 . 7.教驯 其臣 . 8.破碎 乱行 . 通 训 , 训练 通 萃 , 聚集
[问题1]
试概括选文第1段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散文》6.1 兼爱

人教版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散文》6.1 兼爱

单元概说
作家作品
高考档案
美文共品
文明,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双刃剑”!我们得到了很多,可是失去的, 也是一样的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该怎样驾驭一把把更多、更 锋利的“双刃剑”呢?那么伟大的人类啊,其实我们更需要明白,我们 该如何驾驭我们自己! 墨子认为,天下乱之始源为“不相爱生也”,如果兼爱则会:诸侯相 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 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 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单元概说
作家作品
高考档案
美文共品
从古至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社会制度日臻完善,然 则遍观历史乃至今日,我们人类虽在与自然的较量中,获得了更多 的自由,不为冷热风雨、洪水虫兽所累,但是人类自己却一直难以 战胜自己。古代为条件所限,诸侯并立,狼烟迭起,因人灾战祸,受苦 受难、生离死别的人们不知道有多少。纵观今日,状况有所改善吗? 没有!从国内到国际,人民获得安居乐业,怡然自由的时期太短暂了。 单说我国,从清末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一个泱泱文明大国,可谓 受尽了近百年的屈辱,国民流离失所,尸横遍野。国际上,更是如此, 文明越发展,人类自身得到的伤害反而更巨大,一战、二战,遍布全 球的战火可谓壮观惨烈,最后谁成为了赢家呢?没有!有的只是人类 给
美文共品
当今时期,部分学者认为“兼爱”说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质。墨子想 通过批评儒家,让统治者听从他们的主张,学大禹过着与民同苦的 生活,放弃剥削的权利。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墨子的 思想无疑是过于前卫了,因为统治阶级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弃 自己手中所掌控的权力的。因此,在秦汉以后的长期封建社会里, 墨家学说之所以逐渐消亡,是有其社会根源的。因为,它不符合统 治者的理论要求,甚至与其背道而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6单元 1 兼爱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6单元 1 兼爱
(3)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古义:__从__,__跟__从__,__跟__随__:__而__,__连__词__,__“__来__”_________ 今义:连__词__,__上__文__是__原__因__、__方__法__等__,__下__文__是__结__果__、__目__的__等_
4.词类活用
黑色的光亮 余秋雨
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 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 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 庭,家庭里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 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 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
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
鉴赏目标
理解《兼爱》中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
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体会《非攻》中墨子对战争的态度,领悟《
尚贤》中“尚贤事能”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写作目标

学习《兼爱》中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和《尚
指 贤》中典型事例说理的写作手法。

学习并借鉴《非攻》中层层推进、正反对比
【答案】两种主张都有“人要关爱他人”的意思,但是孔 子和墨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别的(比如对父亲的爱与对其他人 的爱不同)。儒家的“仁”是这样的:“仁者,人也,亲亲为 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意味着,在爱他人中,以亲 近自己的亲人最为重要。墨子主张的爱,则是普遍的不分等 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爱。所以孟子批评说:“墨氏兼 爱,是无父也。”
坚定正直的心,擦亮向善的眼,幸福就随处可见。“最美 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的英 雄事迹在全社会广受赞誉,令人惋惜的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 沉重的代价。如果用功利的心、世俗的眼去观察,我们可能只 会感受到截肢、植皮和失去生命造成的痛苦,但是,当我们用 正直的心去感受,并用向善的眼去观察时,一定会感受到幸 福。正像吴斌的姐姐所说:弟弟一直很平凡,但现在他是真正 的英雄,此刻,他应该是幸福的。我们从镜头中看去,他们即 使躺在病床上,仍然幸福地微笑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优质课件(37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优质课件(37张)

注音
• 相篡(cuàn) 胁(xié)息
牂(zāng)羊 敦(dūn)厚
• 黧(lí)黑
• 练帛(bó)之冠(guàn)
• 1·通假字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 辩其故也(“辩” 通“辨”)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贵必敖贱(“敖”通“傲”)
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 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 “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 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 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 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 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 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 这就都是天下有害的方面。”
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
何用生哉?以不相 爱生邪?子墨子言: “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不爱人之国,是以 不惮举其国,以攻 人之国。今家主独 知爱其家,而不爱 人之家,是以不惮 举其家,以篡人之 家。今人独知爱其 身,不爱人之身, 是以不惮举其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 必野战;家主不相爱, 则必相篡;人与人不 相爱,则必相贼;君 臣不相爱,则不惠忠; 父子不相爱,则不慈 孝;兄弟不相爱,则 不和调。天下之人皆 不相爱,强必执弱, 富必侮贫,贵必敖贱, 诈必欺愚。凡天下祸 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是以
行者非之。
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
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巫马子辩论。一天,巫马子 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 赐福给你。但是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 “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 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墨子说: “既然这样,你也看重有疯病的人。”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墨子教学设想:《先秦诸子散文》这本书是选修教材,所以,在教学上,应该强调文化思想的学习和传承,而不能拘泥于一字一词。

与此同时,本课是对墨子“兼爱”思想的延伸。

我授课的班是普通班,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涉及问题之处学生参与讨论。

课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讲述墨子事迹,更深刻地了解墨子其人。

2、比较几家思想,深入了解墨子文化思想的独特之处。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涉及问题之处学生参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深入了解墨子学说的思想内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教学重点:1、了解墨子其人,体会墨子的人格魅力。

2、对墨子思想的认识和深入理解。

教学难点:比较几家思想,深入了解墨子文化思想的独特之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前言:(解释标题和课的性质——总结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先秦诸子学派中的另一大家——墨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时代,他的哲学也被称为“黑色的哲学”,同时,墨家的成员又是特别崇尚黑色,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题目,定为《黑暗中的奇异光亮》。

带领同学们来体会一下墨子的人格魅力及其文化思想。

二、导语设计:在《左传》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医生也是分等级的,最好的医生应该是给国家看病的医生。

那么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它病到了什么程度呢?病到了君臣失仪,父子相篡,兄弟相残,国与国相互攻伐的程度。

到处都在杀人。

可见,这是一个充满杀戮、充满血腥的时代,是一个人伦意识极为淡薄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先秦诸子应运而生,他们为这个病态的社会奔走呼号,也为这个乱世开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药方,因此,彼此之间争论不休,这就是“百家争鸣”。

那么,作为先秦诸子之一的墨子,他为这个社会开出了什么药方呢?就是“兼爱”。

“兼爱”就是天下人互相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墨子(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

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苛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主要的反对派之一。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

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享乐奢侈生活的抗议。

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

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

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则为他们所克服。

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背景扫描因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观,即“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

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有三节。

《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

《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

《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

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的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一、兼爱释文题“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跳脱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墨子寻求世乱的根源,将它归结为一种自私的爱,即自爱而不相爱。

因而墨子对症下药,指出消除这些混乱的灵丹妙药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如果这样,就能出现墨子所向往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太平世界。

《兼爱》应该是墨子讲学的记录。

就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层次而言,它不愧是当时的杰作。

墨子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因此,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不避絮叨。

这种絮叨有时候令人生厌,可是在先秦诸子中倒也自成一格,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体味。

周作人曾引用钱振锽(huánɡ)《名山小言》中的一段话,说:“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

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

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

”明主旨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

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贵必敖.贱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以.非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苟君说.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教驯.其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破碎.乱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傲 轻视 ②已 已经 ③迂 迂远 ④辨 分别、辨别 ⑤悦 高兴 ⑥训 训练 ⑦萃 聚集(2)一词多义 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答案 动词,憎恶/形容词,不好的(3)古今异义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a.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b.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②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偷东西的人;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邪的,不正派的;狡猾;副词,很,非常。

③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成立。

④特上弗以为..政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⑤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a.很坏的行为;犯罪的事情(跟“善”相对)。

b.凶恶;凶狠;凶猛。

c.恶劣。

⑥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破成碎块;使破成碎块。

⑦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a.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b.动词,支配、操纵。

c.方位词,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d.副词,反正。

⑧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答案 ①用来……的,拿来……的。

②残害。

③虽是这样。

④以,按照;为,处理。

⑤不好的。

⑥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

⑦侍卫人员。

⑧从,跟随;而,而且。

(4)虚词归纳①然⎩⎪⎨⎪⎧ 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②其⎩⎪⎨⎪⎧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是其.故何也: ③以⎩⎪⎨⎪⎧ 以.此为事者也: 以.不相爱生邪:④所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⑤之⎩⎪⎨⎪⎧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是以仁者非之.: 此何难之.有: ⑥独⎩⎪⎨⎪⎧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答案 ①动词,表应答,相当于“是的”/代词,这样 ②代词,自己的/语气助词,表反问 ③介词,把/介词,因为 ④固定格式,表示“用来……的”“拿来……的”/固定格式,表示“……的原因” ⑤助词,的/代词,它/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⑥副词,独自/副词,唯独,只/副词,难道2.词类活用(1)必兴.天下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____________________(3)强.必执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富.必侮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贵.必敖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诈.必欺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今若夫攻城野.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______________(9)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动用法,使……兴(2)名词作动词,残害(3)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人(4)富:形容词作名词,富足的人。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困的人(5)贵:形容词作名词,社会地位高的人。

贱:形容词作名词,社会地位低的人(6)诈:形容词作名词,不诚实的人。

愚:形容词作名词,敦厚的人(7)名词作状语,在郊野(8)牂羊之裘:名词作动词,穿母羊皮的袄。

韦:名词作动词,用皮带子来系(9)名词作动词,吃一顿饭(1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3.特殊句式(1)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2)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3)何以易之?(4)韦以带剑。

(5)入以见于君。

(6)出以践于朝。

(7)是其故何也?(8)此何难之有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7)(8)宾语前置句,(5)(6)介宾短语后置句。

4.语句翻译(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