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优质教学课件 (共38张PPT)
思考讨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 (他们之间有和不同)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 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 实生活。(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 助长等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 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如第二则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
邯郸学步
望洋兴叹
东施效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9 、做任何事都要经受得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10 、聆听不代表沉默,有时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14 、不管你干什么,都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笑话,一种是神话。如果你半途而废,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但如果你成功了,你就变成她 们眼中的神话。社会就是现实!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13 、不断进取,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努力克服它,战胜它,这是生存的法则。相反,逃避是懦夫的作为,最终只能带来更多的危机。 14 、不管你干什么,都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笑话,一种是神话。如果你半途而废,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但如果你成功了,你就变成她 们眼中的神话。社会就是现实!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1 、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 与意义。
好心办坏事,何其多!
1、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 3、毁田建楼 4、盲目地建设“开发区”
……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 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Nhomakorabea造福于国家?
❖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 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 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 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 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 挽回的惨重损失。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课件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 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 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 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 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 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 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 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 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 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 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5)易(yì)之?且而与其 从辟(6)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 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 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系列三)
2.第2则选文中的桀溺和第3则选文中的接舆对当时社会的认识 有共同之处,试做具体分析。
提示:桀溺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 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由此可知,桀溺认为天下局 势已经混乱到了极点,孔子师徒周游列国徒劳无益,不如像他那样 做个隐士更高明。这里表现了桀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也 表现了当时的隐士阶层消极避世的思想观点。
(3)见 ①仪封人请见(动词,引见) ②吾未尝不得见也(动词,见面) ③子见夫子乎(动词,看见) ④使子路反见之(动词,与……见面) 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代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别人对自己怎样,可 译为“我”)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表被动),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也指覆种) (2)子路从而后.(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3)止.子路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
3.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这是那个知道不能实现,但仍然去做的人吗? 赏析:这句话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一个人知道自己所 从事的事情是可以成功的,于是坚持下去,这说来并没有什么了不 起。而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成 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这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这句 话也表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
讨论探究
1.第2则选文中,当子路告诉孔子长沮、桀溺对他的评价时,孔子怅 然若失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 不与易也。”如何理解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的感叹?
提示:孔子的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 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另一个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 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或者说天下有德政,自己 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前面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 那样的避世之士: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其中蕴含着孔子 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后面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 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结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写一篇有关学习的作文800字左右
结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写一篇有关学习的作文800字左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互流不断。
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速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
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素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
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当我翻开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纷至省来。
三百多年间,他们用智慧碰撞的火花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荒径;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
他们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精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细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
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作为讲述线索,通过各家思想的相互比较使各家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晰,也从另一个侧面厘清中华思想文明是一个兼容包、百川归海式的整体。
其中,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认为“道”是宇亩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
然而立足于服务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他们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当到最低等级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了;墨家只为人民群众争取生存和经济权利,不为他们争取思想和言论权利;道家主张“无为”,他们的思想是隐士的哲学;而法家的致命缺点则是立法太严,执法太残酷。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6单元第1课兼爱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 B.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D.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解析】 A驯—训,B碎—萃,C辩—辨。
C
No Image
【解析】 带:系腰带。
C
No Image
D
No Image
【解析】 ①中“所以”应解释为“……的原则(方法)”;②中的“所以” 应解释为“……的原因”;③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④中的 “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
4.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相爱”,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 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见第二 单元,二、“王何必曰利”一节)o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 种种社会问题便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自爱自利的褊 狭,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褊狭 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 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的主张显然 是相通的。
(2)佐君以贤。墨子认为,要想“国家之富,人民之众,行政之治”,任用 更多的贤能之士是国君的首要任务。并且提出了“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 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 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的用人主张。什么样的人才 能算得上贤能之士呢?墨子说得很明白,就是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 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人。这实际上指的是行“兼爱”之道的人。 有力“疾以助人”,不就是“兼相爱”吗?有财“勉以分人”,不就是“交相 利”吗?
先秦诸子选读《荀子》第一课第一课时
二,阅读1—5节,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阅读 节 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社会安定) ( 1,治乱天邪? (社会安定) 吗) 治 邪 2,是禹,桀之所同也 (这) 是 时节,时令) 3,时邪? (时节,时令) 时 开辟) (开辟 (造作,产生) ( 4,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造作,产生) 通"太") ) 作 大 ( ( 康 5,彼作 彼作矣,文王康之 那里) 建筑的房屋) 使……康) 彼作 康 (那里) 建筑的房屋) 辍 6,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使……辍) 辍 ( 讻讻) 品行) 7,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 匈匈也辍行(通"讻讻) 品行) 匈匈 行 常规不变) 规律) ( 8,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常规不变) 规律) 常 数 准则,规范) 9,君子有常体矣 (准则,规范) 体
( 10,君子道其常(以……为道,遵行) 常规) 道 常 为道, 为道 遵行) 常规) 忧虑) 11,何恤人之言兮 (忧虑) 恤 12,非知也 (通"智") 知 豆类的总称) 13,君子啜菽 啜菽饮水 (吃) (豆类的总称) 啜菽 节制,制约) 这样) 14,是节然 节然也 (节制,制约) (这样) 节然 美好) 15,若夫志意修 (美好) 修 志向) 16,生于今而志乎古 (志向) 志 废弃) 17,小人错其在己者 (通"措",废弃) 错 一天一天地) 18,是以日进也 (一天一天地) 日 悬殊,差距) 19,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 (同"悬",悬殊,差距) 县
可是,然而) 10,生于今而志乎古 (在) (可是,然而)(在) 于 而 乎 11,则是其在我者也 (那么) (大概) 则 其 那么) 大概) 的事) 12,故君子敬其在己者 (的事) 其 者 13,而不慕其在天者 (却) 而 因为) 14,是以日进也 (因为) (了) 以 也 15,是何也 (为什么) (呢) 何也? 为什么) 何也 16,是天地之变 (的)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 17,物之罕至者也 (定语后置的标志)(的) 之 者 然而) 18,而畏之 (然而) 而 而且) 19,上明而政平 (而且) 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1课《兼爱》优秀设计(4页)
《兼爱》教学设计安徽省肥东县第一中学李英一、教学目标1.积累“篡”、“贼”、“若视”等文言词汇||。
2.梳理文脉||,了解“兼爱”思想;品味语言||,了解墨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3.了解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由题导入成语:墨守成规||。
在这个成语里墨子自己的思想平息了一场战争||。
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诸子百家都竭力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希望给这个社会开一剂良药||。
墨子的“兼爱”思想就是这样一剂良药||。
“兼爱”是课文题目||,也是本文的论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搜索: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这一观点||。
找出来读一读||,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用人们全都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兼爱:相互之间无差别的爱||。
)梳文理脉有没有发现每一段都有问句啊?原来每段都是以问答行文方式展开的||。
1.各段都有哪些设问句?勾画出来读一读||,译一译||。
第一段: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第二段: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第三段:既以非之||,何以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第四段:此何难之有焉?2.根据以上问答的内容||,填表格||,并翻译||。
3.连缀成为||,男女生朗读||。
天下之害何也?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总结:通过以上的表格||,可以发现本文的结构清晰||,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品言会意过渡:墨子在行文谋篇上讲求艺术||,在遣词造句上颇具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素材(赏析讲解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一、原文略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观察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孟子答复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假如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犯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
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如今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制止下池沼内捕鱼〕。
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
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如今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
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消费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
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七十岁的人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到达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翻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成才之路 人教》高中语文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 第1单元 第1课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经典晨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者背景】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 东)人。 张九龄生前任唐开元尚书丞相,也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 诗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 枉法,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称他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 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 一轮明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 寄予明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构思奇妙,描写细巧。 如“披衣觉露滋”句,夜已深了,天气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
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湿润,而且含滋生 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这一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相思不眠 之际,有什么可相赠的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 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给你呢?还是睡吧! 睡了也许能在梦中相见。“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 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诗至此 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要注意领悟其含意,结合具体 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 形词等,留意语句顺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 基础知识。
2.比较分析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类人物的异同。 3.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 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到这里来的君子,我 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 给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 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 宣扬大道。”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 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 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 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 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 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原文】 仪封人(1)请见(xiàn),曰:“君子之至于斯 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 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请 见(xiàn):引见 (2)君子之至于斯也。之,定语后置标志。相当于“至于斯之君子”。 (3)从者见之:随行的人引见了他。 (4)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5) 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4【注释】
(1)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指岳父。
(2)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不,是语气词,意为: 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
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5【评析】
“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 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 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 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 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ຫໍສະໝຸດ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 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 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 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 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 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 。”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3【评析】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 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 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 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 对隐士的尊重。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 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 (4)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原文】
配人教版
2【注释】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èi)。 (5)以: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配人教版
2【译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5)易(yì )之?且而与其 从辟(6) (bì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 辍(chuò )。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 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4【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用拐杖 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 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 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 “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 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 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 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 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 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 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
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概说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4【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 而是政治需要。
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
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 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配人教版
2【评析】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 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 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 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5.【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 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5【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 石门,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子 路说:“从孔子那 里来。”看门的人 说:“是那个明知 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的人吗?”
新士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 儒家----孔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 《乐》《春秋》。 墨家-----墨子主张"非攻""兼爱“ 道家是由老子 -----老子和庄子 法家------韩非子,
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4)黍:音shǔ,小米。
(5)食:音sì ,拿东西给人吃。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 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 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 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 他们的著作。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以强 深 就 化 说而 、 流 的 是言 影 派 宝 先 绝, 响 风 贵 秦 后是 之 格 遗 诸 的空 远 之 产 子 。前 、 多 。 都 的原、这是 ,创哲一我 也作思时国 可之之期文
配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配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