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争议的水中巨蛋——国家大剧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受争议的水中巨蛋——国家大剧院

案例摘要: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造价31亿元的中国第一大穹顶——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建国后修建的最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其方案确定、施工建设到建成投入使用,近10年来一直被争议和质疑所包围。究竟孰对孰错?

背景资料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批示,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

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近6000个座位,总造价31亿元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壳体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建筑物高度为46.3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60%的建筑在地下。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其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方案海选,法国设计师中标

按照国际惯例,1999年,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采取了全球招标。经过两轮竞赛3次修改,历时1年3个月,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参赛,先后有69个方案参加评选。经过反复筛选、论证,并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最终选定了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法国方案。主持设计者为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2000年4月1日,方案中标并准备开始破土动工。

院士专家上书,工程暂停

方案中标后事隔两月,因为其设计本身的缺陷和超出原投资规划一倍以上的资金而受到质疑。2000年6月上旬,49名两院院士及108名知名建筑师、规划师及工程师,共计157名院士、专家联名上书分别联名上书中央,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直递李岚清。建议中央缓建国家大剧院,重新审定设计方案,并将方案公开让全国的建筑专家进一步论证。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有这样多专家为了一个国家级建筑设计方案联名上书。上书专家批评该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功能上属二三流,但造价却是超一流,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作品。专家指出设计方案有四处重大缺陷:

一是与周围人文环境不协调。天安门一带,政治气氛十分浓烈,建筑不仅大气磅礴,而且传统文化气息很浓。如今,一个所谓的带有明显浪漫和反叛色彩、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四面水池环绕、中心为透明椭球体的建筑一下子就把原来的文化氛围破坏了,显得过轻过浮。伟大的建筑应该不露痕迹地融入周围环境,既能让人眼前一亮,又不觉得孤立突兀,这是建筑方案的起码要求。

二是设计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一个极少见到违反常规功能的设计”,“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过于看重它形式上的奇突,恰恰疏忽了它的安全要素。在这个延伸到地下有七八层楼深的剧院里,一旦发生问题,人员极难疏散。而其设计中,地面上压着重重的水,一旦发生渗漏或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三是设计没考虑到北京的气候环境。有媒体曾评价中国大剧院的地面部分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大珍珠,而北京是一个多沙地区,安德鲁设计的“珍珠”,直径达218米,被蒙上一层灰沙后,遇雨势必会成一个大花脸。218米直径的“珍珠”如何清扫?

四是造成财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国家大剧院原来的资金预算只有20多亿,而根据安德鲁的设计,最后的投资要达到50个亿。这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数目可谓是巨大的。6000个座位的大剧院,将50亿分摊到每一个座位上,平均每个座位造价高达80多万人民币。此外,迷宫一样的大剧院使道具搬运肯定会带来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

专家认为设计的不合理源自任务书不合理。“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源自任务书的不合理。任务书要求把2500个观众席的歌剧院、2000个观众席的音乐厅、1200座的戏剧院和500个观众席的小剧院盖在一起,而每一种艺术门类又各霸一方,这种做法有必要吗?”“之所以说任务书不合理,是因为其对落成后如何经营等问题没有回答,造成设计者们一味地追求新、奇、特。”

此外,上书中还写到:项目操办单位违反程序,误导中央领导人的决策。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由于在操办单位层次的负责人偏爱这个方案,于是不进行评委会的神圣投票,跳过了规划局、首规委和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世界各大城市都有

这样一个超然的专家机构,北京成立了十五年200年被撤消),没有相应的可行性研究和概预算就直送中央政治局。“安德鲁的方案没有真正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结果问题越暴露矛盾越尖锐,如果我们不把意见集中反映给中央,让中央集思广益,从长计议,这才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2000年7月,已动土开挖的大剧院工程因此暂停。法国建筑师急改设计,减小面积,削减预算后,2001年国家大剧院继续施工。

开工建设3周年,再陷争议

2004年底,因资金短缺、管理归口以及未来的运作经营难题,大剧院开工建设3周年纪念日,这项备受关注的项目再一次陷入争议。

摆在国家大剧院面前有三大难题:一是建成后归谁管理,经过协商,初步意向是归文化部;二是国家大剧院到底是公益性机构还是企业性机构,如果是公益性机构,国家每年就要拿出大笔财政补贴给国家大剧院,如果是企业,这样一个占地面积巨大、容纳观众特多的剧院,经营起来将会很困难;第三是缺少资金,国家大剧院总投资为26.88亿元,但建成实际需要约30亿元,初步估计缺少资金2亿多元。

同年,因为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迪拜国际机场第三候机厅的先后坍塌,设计师安德鲁深陷诚信危机的泥淖。遭遇公众质疑之时,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表态,工程照原计划进行,设计方案无须重新进行安全评估。毕竟这是一个“在较大的专家和群众支持的基础上被最终采纳”的方案。总之,现在再对建筑本身说什么,都有些晚。国家大剧院这只“金蛋”,已经不可逆转地矗立在了长安街上,接下来,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这只“金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一件贵重的摆设?

建成后的国家大剧院共有近5500个席位,观众接纳量巨大。投入使用后,每年的开支在7000万元左右。据测算,大剧院每年维护成本惊人,一天的空调费要10万元。那么大剧院的门票该卖多少钱呢?投资5亿元建成的上海大剧院正式演出票价是100元到800元,国家大剧院投资30亿元,平均门票低于1000元肯定赔钱。企业性经营,高票价是必然的趋势;而要人人都消费得起,定位将是公益性文化设施。这其实是一个两难选择。以往的经验,只要经营好坏与管理者的利益无关,亏损经营、高成本、低效益,是必然结果。让一个耗30亿巨资建设,每年支付7000万元运转费的项目“半死不活”,有多少纳税人愿意养这么一只贵重的“金蛋”?

2006年3月,著名音乐教育家吴祖强向大会提交提案,名称为《尽快明确国家大剧院的性质、主管部门和运营方案》得到许多文艺界委员的支持。吴祖强表示,目前大剧院的运作机构由业主委员会下设的设计委员会、设备委员会和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