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答案(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的三种类别。
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
3′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
4′(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
2′(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
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
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
3′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6、系统的基本特点。
4′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
2′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
4′(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10、科学的五大解释。
《自然辩证法》答案(在职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1、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作用,应当如何评价科学技术乐观主义与科学技术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1)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既要它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和造成的社会问题。
(2)这两种思潮各执一端都具有片面性。
(3)这两种观点所阐述和强调的内容,对我们深化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全面认识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a科学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
b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c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
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
2、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2.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在理论上,相互作用可分为简单的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系统内各要素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或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出现。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目录第一部分绪论和自然观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12.历史上曾出现过那几种不同形式的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13.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2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35.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36.分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37.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48.如何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系统新的有序状态(或稳定性)的形成?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49.自然物质系统(宇宙、星系、恒星、地球)演化的基本图景及规律?—————— 510.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核心是什么?——————————————————— 6(补充:)11.关于循环经济。
** ————————————————————————————8第二部分科技观1.科学技术的含义、体系结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82.关于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行为规范问题。
(需要补充)**————————————93.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发展模式。
———————————————————10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105.谈谈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6.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价值的看法。
** ————————————————————11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总的来说认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
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
○3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
而作为当代的青年才俊,学习自然辩证法更是十分有意义的,其体现在:○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展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就本学科采矿工程中认识地质环境而言:人类的采矿工程活动需要了解煤矿地质情况,而且能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
后者的产生, 是由某些自然因素的诱发作用和采矿工程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地质环境经历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不但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因素极为复杂,而且变化规模也无比庞大,它所赋存的时空隧道也是永无止境的,地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地质现象自然就错综复杂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
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
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
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
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版课后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版课后答案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质的飞跃的观点。
1. 联系的观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内部,也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
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 发展的观点: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发展是自然界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自然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和解决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4. 质的飞跃的观点:自然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对立面的相互斗争: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飞跃。
这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量的积累:自然界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的积累开始。
质的飞跃: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
质的稳定:新质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性。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这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否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否定之否定: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又会被更新的事物所否定。
发展的螺旋上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自然辩证法绪论一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属性的哲学学说。
这种哲学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存在与演化,即自然界万物由什么构成?如何存在?联系方式是什么?如何演化发展?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一是静态的分析科学,把科学看做事有研究成果组成的知识体系,分析他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二是动态的分析科学,将科学看做是一个依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探索的过程,考察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怎样对它进行检验与评价。
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主要的研究内容:1,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2,技术认识的程序论;3,技术知识结构论;4,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5,技术与文化;6,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国外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STS,这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历史演进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以什么方式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一系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答:系统较为全面的定义应该具有如下涵义:(1)一切系统均由多个元素(至少是两个元素)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2)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联系具有某种确定性,形成一定的结构,人们能够据以认识该系统,并与其他系统相区别。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附答案)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
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
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
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
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完整版)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考试答案
一、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
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
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
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1、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
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讲座主题(题目)李猛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杨仕健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贺威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宋建丽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詹达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章军理性对待转基因马永慧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陈玲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蒋昭阳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陈墀成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梁丹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邱仲潘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主要观点:1)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本的制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
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
2)“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发达,但内心空虚。
3)“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已走在从”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
较”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
4)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要防止精神懈怠。
5)“欲求“取代”需求“。
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从不可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
6)消费社会来临。
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
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1)课程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引入新媒体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比如可以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将一些相关的课程教案、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等信息在公众号上发布、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
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不但使大量阅读变得可能,还使枯燥的阅读过程变得活泼起来。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试题答案)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
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
研究生期末考试自然辩证法习题及其答案
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厉了哪几个重要的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目录第一部分绪论和自然观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12.历史上曾出现过那几种不同形式的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13.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2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35.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36.分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37.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48.如何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系统新的有序状态(或稳定性)的形成?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49.自然物质系统(宇宙、星系、恒星、地球)演化的基本图景及规律?—————— 510.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核心是什么?——————————————————— 6(补充:)11.关于循环经济。
** ————————————————————————————8第二部分科技观1.科学技术的含义、体系结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82.关于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行为规范问题。
(需要补充)**————————————93.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发展模式。
———————————————————10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105.谈谈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6.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价值的看法。
** ————————————————————11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目及参考答案-整理版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
1、分析说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作用,应当如何评价科学技术乐观主义与科学技术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1)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既要它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和造成的社会问题。
(2)这两种思潮各执一端都具有片面性。
(3)这两种观点所阐述和强调的内容,对我们深化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全面认识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a科学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
b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c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
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
2、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2.非线性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在理论上,相互作用可分为简单的线性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系统内各要素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或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出现。
3.涨落:“生序原理”:在系统内部,各种涨落随时产生着,被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吸收并放大的涨落可能不止一个,这样,与不同性质的涨落相对应的临界点也不止一个,于是出现了系统演化过程的分支。
究竟那一种涨落最后成为新的有序结构,系统将会沿着哪种分支向前发展,这要由系统内部的选择机制和系统外部的条件共同决定。
3、试述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
原因:
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
而观察的可谬性会使我们对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可错的。
因此,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
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被抛弃的并非就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据弃的是错了的观察结果,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理论。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
在一个理论之中,除了理论中的受检陈述以外,还有其他陈述,诸如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等。
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应对错误负责的,并不是受检理论,而是复杂的检验情况的某一部分。
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
最常见的办法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以保护理论。
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
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假定。
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这才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科学理论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和修辞学手段。
这些技巧和手段有时候直接嵌入了科学理论本身,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提出者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
4、试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与机制是和科学技术的下列特点分不开的。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科学的技术化既指在科学活动中包含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又指科学研究需要应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依赖于实验技术上的突破。
技术的科学化既指已有技术经验知识借助科学理论指导二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并上升到技术
科学,又指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先导技术上的重要发明通常直接来自科学研究的成果。
2.“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体系结构,其一体化表明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周期不断缩短,技术更新不断加快,提出了对研发投入的更高要求,对三位一体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及适应三位一体整体发展的形式和场所。
二、科学技术社会化: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大科学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及其经济、社会之间的传统界限日趋模糊;
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它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有力地加速和激活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三、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是知识经济的带头产业;
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是为了保障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发挥国家在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应运而生。
5、联系自己的专业,分析论述如何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
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看,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一、客观真理性;事实上,科学研究中科学事实的发现、科学定律的提出、假说的构想、理论的建立和检验,都是与科学的实践分不开的,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二、可检验性;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系统性;其一,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论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了有机的严密的逻辑系统。
其二,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知识成果,既有经验知识,又有理论知识。
四、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社会文化,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与人类相悖的消极后果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科学技术进步从来就是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动力之时,也为人类创造更大的悲剧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和尽力解决科学技术应用而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辨证地看科学技术。
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在科学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
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的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
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演绎的方法,非演绎的方法和思想模型法。
演绎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其根本特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的关系,或者说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非演绎的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想模型法。
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而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归纳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概括也是一种由个别或特殊性认识上升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类比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联想,即从一个对象联想到另一个对象,否则就不能进行类比。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的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
思想模型也包括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具有解释功能、判据功能、预见功能即创造性功能。
在这个意义上,理想模型方法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