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_以林语堂英译_归去来兮辞_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

———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

许春翎3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美学视角看待本部译作,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07)01-0126-004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翻译"国民性",建立新文化,一直就是翻译家们精心创作的主旋律,它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知识分子对于启蒙,科学和理性的追求;然而,翻译的样式也有另一张全然不同的面孔,它书写浪漫、个性、快乐、自由和大千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这种审美话语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翻译,可以说是沿着现代性的足音,在现代性城市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到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纽约,林语堂历经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而以翻译进入中国文学界和美国文坛的林语堂,赖以生存的艺术形式竟是以日常生活为原料的通俗翻译,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种熟悉而又鲜见的形式产生一种冲动:它是怎么诞生?有什么样的效果?又是怎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审美视角来看,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一.林语堂的翻译成就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博学型的作家和卓越的语言学家。他兼用祖国和异国语言文字(英文)写作,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蜚声世界文坛。"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对林语堂一生思想以及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两条道路上奋斗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期,林语堂的性灵文学与和谐美学被认为是与时代主旋律极不和谐的噪音,因而被驱入边缘位置。对林语堂的研究,被打上鲜明的阶级分析的印记。国内对林语堂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进入较为客观的、宽容的、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研究(杨柳!张柏然,2004:44)。但无论欣赏他或是反对他的人,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作为翻译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在“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林语堂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他认为,文化只有亲和才能更好地凝聚人类的灵魂。正是出于此,他的通俗译本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小到品茶烧饭,大至儒道美学,在他的笔下都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轻松自如、亲切备至、平等互爱的生活世界。在美国,林语堂的译本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一直都是热门书籍。林语堂的译本一直都影响欧美人的中国观,甚至前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在访问东亚之前还要阅读林语堂的作品。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回顾

“30年代非左翼文学家中,对翻译理论作出贡献最大的,当推林语堂。”(陈福康,2000:325)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涉及诸多的翻译理论问题,他在通论翻译标准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他认为,翻译艺术所倚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

3收稿日期:2006-07-15

作者简介:许春翎(1983- ),女,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研究生

内容上的透彻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他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

(一)忠实标准

林氏认为,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死译是直译走向极端的结果,胡译是意译走向极端的结果。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两个名称虽然便于使用,但仍是不中肯的名称,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使之成为死译和胡译的庇护所,或令人以为翻译有两种同时可行的标准。其实这两个词不过表达了历来客观存在的翻译方法的不同倾向,两者是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翻译中。“两者是融为一体的翻译非绝对,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决不可能将这些同时译出,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

(二)通顺标准

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寻常作文之心理程序,必是分析的而非组合的,先有总意义而后裂为一句之各部,非先有零碎之辞字,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译文若求通顺之目的,亦必以句义为先,字义为后。”与此同时,林氏还提出句译理论,主张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罗选民指出,“林语堂是中国第一个在翻译中运用以’句’为单位的学者”。(杨柳、张柏然,2004:44)

(三)美的标准

翻译还有美的方面须兼顾。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凡译艺术文的人,须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翻译须传神,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字神’是什么?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上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条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齐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

三.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其英译《归去来兮辞》中的体现

(一)译者(林语堂)与作者(陶渊明)的情感互通

陶渊明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而《归去来兮辞》被认为是陶氏辞赋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作者雅致的生活意趣和高逸的精神风貌。《归去来兮辞》正文从诗人辞官回家写到躬耕生活的情趣,以及从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结构主要以时间为序,历数自己辞别官场后的归途之乐、安居之乐、天伦之乐、田园之乐、山林之乐、悟道之乐,出语真诚,绝无丝毫的矫情。此赋流传至今,倍受人们喜爱,宋朝文豪欧阳修曾云:“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林语堂更是将其全文译成英文,置于其最为畅销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可见林氏对此赋的情有独钟。“在林氏眼里,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中国文化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林语堂,1998:112),用如此多的溢美之词来描述一位生活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人物,足见林语堂对陶渊明的喜爱。如果说陶渊明与林语堂有灵魂相近之处,究竟体现在何处?笔者认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热爱自由闲适。“林氏与外交大使或庶民百姓同席共坐,全不在乎,只是忍受不了礼仪的拘束。他恨穿无尾礼服,他说穿上之后太像中国的西崽。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去。”二是远离官场。林语堂不爱政治,厌恶为官之道,远离官场,始终坚持民间立场觉得自己是个“草食动物”(vegetarian),而不是一个“肉食动物”(carniv ore),自己善“治己”,而不善于“治人”。“对我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林语堂,2004:28)当然,逃避政治并不是逃避生活本身,他们是爱好人生的性情中人。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归去来兮辞》英译中的体现

《归去来兮辞》英译不仅贯穿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突出的美学特点更值得鉴赏,笔者认为,《归去来兮辞》英译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译文准确传神以求忠实

先看标题的翻译,《归去来兮辞》即归去的意思,"来兮"皆为助词,若译为"go ho me"似乎还不足以表达诗人辞官后的如释重负感,林氏将它译为"Ah,ho me ward bound I go!"通过添加修辞停顿以及部分倒装的感叹句,将诗人逃脱樊笼后急于回归自然、家园的心情表现得准确到位。再看下面两句: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Then when I catch sight of my old r oofs,j oy will my step s quicken.

"衡宇"也叫"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极言房屋简陋但译者并未简单译为""old house"而是"old r oofs",更为准确。此时的作者只是从远处看见自己的家,并非房屋的全貌而只能是隐约的房顶。后半部分用物化的“j oy"作主语,使整句话顿显灵秀之气。西方人重视和强调客观,爱用物化主语,而中国人主体意识较强,习惯以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见译者深谙中西思维的差异。辅之以主语的是动词“will”,据柯林斯英语词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