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_以林语堂英译_归去来兮辞_为例

合集下载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

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翻译的美学思想本文以《浮生六记》为背景,探讨林语堂翻译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在《浮生六记》中,林语堂采用了一种精致、优雅的文字,将其中本已蕴含深奥的文化精髓展现出来,这正是他独特的美学思想。

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时采用了一种精致而优雅的文字,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呈现出来。

他的文字选择非常巧妙,能够很好地将原文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而他的文字独特的精致和优雅,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林语堂的翻译中也体现出了他的强烈的民族情结。

林语堂把《浮生六记》这部作品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中,让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

他在译作中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精髓完美结合,而他的作品传承也可以让中国文化继续传承,让世人知晓中国的美丽和传统的文化。

另外,林语堂的翻译笔触也体现出了他的诗意美学思想。

他按照中国传统诗词的形式,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甚至在翻译过程中将诗词的语言和声调也融入进来,这让读者能够在原文中感受到作者的韵脚和诗性渲染。

因此,从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这一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独特的美学思想:他采用优雅的文字,将原文中的深奥文化精髓表达出来;并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精髓完美结合;他的诗意美学思想也为原作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层次,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的美丽和传统的文化精髓。

总之,林语堂的美学思想在《浮生六记》的译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翻译作品既展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又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他也把自己的诗意美学思想融入进作品中,使读者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

林语堂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苏东坡诗词英译研究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标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讨论“美”的翻译家,首次提出了“美”的翻译标准,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原文的风格与内容并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本文旨在透过林语堂”美学“思想的阐释,在美学思想关照下探讨其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分析林语堂的美学翻译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其苏东坡诗词英译作品之中的。

标签:林语堂;美学思想;苏东坡诗词0.引言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翻译的科学性伴随艺术性,翻译的艺术性强化了它的科学性。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几乎所有命题都具有哲学和美学渊源,都是对文学中美学的探讨和评价。

美学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而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他认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

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

[1]本文结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诗词的英译,通过分析林语堂提出的美学翻译思想来探讨林语堂是如何实现其“美译”观点的。

1.林语堂翻译标准中的“美译”思想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标准问题。

他认为翻译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我们必须记得这所包括的就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于艺术文的问题。

”[1]在这里,林语堂提出的“美”的标准比严复的“雅”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对于“美”,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他并认为世界一切美术都是一种表现,而表现能力,为一切美术的标准。

[2]林语堂深受克罗齐的影响,他认为,翻译除用之外,还要兼顾到美,使翻译成为一种艺术。

而译艺术文最重要的是解决“美”的问题。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

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

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

着风土人情,形式不拘一格、雅俗共赏、诙谐自然、妙趣横生。

邳州的民间曲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百姓所喜爱,从1956年邳州成立了县曲艺协会,会员有165人,到1987年全市的演唱艺人发展到了303人。

然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和视听艺术的不断提高,邳州民间的传统曲艺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些传统的曲目濒临失传,从艺人员和听众也大大减少,但它们始终是我们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

如同柯达伊所说:“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1期Jun2012[摘要]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其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身份,使得他的古典散文译文清新隽永、传神达意,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情结和审美价值。

论文从跨文化角度来观察和透视其对中国古典散文的英译,通过分析《扬州瘦马》、《兰亭集序》等中国古典散文名篇的英译实例,探讨并借鉴其高超的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技巧,并进一步挖掘隐藏在“东方主义”文化选择背后的美学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古典散文英译实践。

[关键词]跨文化;美学;散文;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184-02跨文化审美视角下的林语堂中国古典散文英译黄丽奇(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散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艺术魅力就在于客观真实与艺术提炼的水乳交融。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

其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身份,使得他的中国古典散文译文清新隽永、传神达意,蕴涵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情结和审美价值。

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出身于中国,其30余年旅居海外的生活创作经历也赋予了他西方文化的背景。

汉译英名篇:林语堂英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汉译英名篇:林语堂英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汉译英名篇:林语堂英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Ah, homeward bound I go!Why not go home, seeing that my fieldand gardens are overgrown?Myself have made my soul serf to my body:why have vain regrets and mourn alone?Fret not over bygonesand the forward journey take.Only a short distance have I gone astray,and I know today I am right,if yesterday was a complete mistake.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a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I inquire the road of a wayfarer,and sulk at the dimness of the dawn.Then when I catch sight of my old roofs,joy will my steps quicken.Servants will be there to bid me welcome,and waiting at the door are the greeting children.Gone to seed, perhaps, are my garden paths,but there will still bethe chrysanthemums and the pine!I shall lead the youngest boy in by the hand,and on the table there stands a cup full of wine!Holding the pot and cup, I give myself a drink,happy to see in the courtyard the hanging bough.I lean upon the southern window with an immense satisfaction, and note that the little place is cosy enough to walk around.The garden grows more familiarand interesting with the daily walks.What if no one knocks at the always closed door!Carrying a cane I wander at peace,and now and then look aloft to gaze at the blue above.There the clouds idle away from their mountain recesses without any intent or purpose,and birds, when tired of their wandering flights,will think of home.Darkly then fall the shadows and, ready to come home,I yet fondle the lonely pines and loiter around.Ah, homeward bound I go!Let me from now on learn to live alone!The world and I are not made for one another,and why go round like one looking for what he has not found?Content shall I be with conversations with my own kin,and there will be music and booksto while away the hours.The farmers will come and tell me that spring is hereand there will be work to do at the western farm.Some order covered wagons;some row in small boats.Sometimes we explore quiet, unknown ponds,and sometimes we climb over steep, rugged mounds.There the trees, happy of heart, grow marvelously green,and spring water gushes forth with a gurgling sound.I admire how things grow and prosperaccording to their seasons,and feel that thus, too, shall my life go its round.Enough!How long yet shall I this mortal shape keep?Why not take life as it comes,and why hustle and bustle like one on an errand bound?Wealth and power are not my ambitions,and unattainable is the abode of the gods!I would go forth alone on a bright morning,or perhaps, planting my cane,begin to pluck the weeds and till the ground.Or I would compose a poem beside a clear stream,or perhaps go up to Tungkaoand make a long-drawn call on top of the hill.So would I be content to live and die,and without questionings of the heart,gladly accept Heaven's will.-- excerpted from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by Lin Yutang白话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悲伤?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从审美视角解读林语堂的翻译观--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从审美视角解读林语堂的翻译观--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者 和妻 子 的 闺房乐 趣 、 家庭 变 故 、 闲适 情 趣 、 I 【 J 水 游 记等 ,字 里行 间 自然 流露 出作 者夫 妻间 的情 深意笃
以及历经 人生磨 难仍 然热 爱 自然 、求 真求 美 的精 神 境界 ,表 现 出作 者 的本真 心灵 和 自然天性 , “ 无 论 记
乐还是 记愁 。 无 论写情 还是 状景 . 都能 采用 一种 极尽 优美 的 文字 . 着意 营造 出一 种情 景 相 融 的意境 ”1 2 ] 。
林语 堂 的译 本 尽 力 兼 顾 原 著 的文 体 风 格 和文 字 含 义, 把其 中包 含 的 “ 声音 之 美 、 意 义之 美 、 传神之美 、 文气文 体形 式之 美 ” 【 1 4 2 6 等 多重美 感用 生动 地道 的英
— —
以林语堂英译《 浮生六记》 为例
张 梅
2 1 0 0 2 3 )
( 南 京 森林 警 察 学 院
警 务 管理 系 , 江 苏 南京
摘 要 : 林 语 堂 是 学贯 东 西并 享誉 海 内外 的 文 学 家和 翻 译 家 , 其 国学 功底 与英 文 造 诣 极 高 。由 于根 深 蒂 固 的 东方 文化 情 结 . 他 致 力 于 用 英 文 写 作 介 绍 中 国 文化 . 同 时把 深 奥 难 懂 的 中 国儒 道 经 典 文 化 翻 译 成 生 动 的 语
第3 5卷第 6期
2 0 1 4年 1 1 月
通化 师范 学院 学报 ( 人 文社 会科 学 )
J OU RNAL OF T ONGHUA NORMAL UNI VER S I T Y
Vo 1 . 3 5№6
NO V . 2 01 4
从审美视角解读林语堂 的翻译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两种译文比较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两种译文比较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两种译文比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两种译文比较译文2:匿名译者Well, go back now! As the fields and gardens in home will be lying waste, why yet not go back! Since I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at my heart has been put to be toiled by my body, why will be disconsolate and sad for myself alone? Now that I have been aware of the mistakes in past are already unable to rescue, but I have known the future life can retrieve. Really only going astray by accident but not too far, therefore, I have understood today's right and yesterday's wrong.The returning boat went forward fluttering on the river, and the gentle breeze was gently blowing and moving my upper outer garment. Asking pedestrian on the way in front, I hated the dawn light was still too faint and misted. When looking at the house after landing, I went straight forward with incomparable happy. And then I had seen the houseboys were running towards me and welcoming me with joy. After a while, I also saw the children were greeting me at the door. Entering the house, I found that the pathway has lay waste but it was deserved to be pleased for the pines andchrysanthemums still survived there. Leading the children I walked into the inner room, in which were placed the wine goblets that were full of sweetliquor. Taking up the wine pot and cup, I drank by myself. Looking at the trees in the courtyard then I really felt relaxed and happy. Leaning on the south window, I placed my feelings to look down upon the world. I began to feel that only living in the humble room, then can be easy to get a quiet mind. Every day Itake a walk in the courtyard and get pleasure from nature. Although the garden door is established, however, it is often closed. Leaning on a cane, I stroll along the pathway or take the rest leisurely everywhere. Occasionally, I raise my head to look at faraway place and then I can find that cloud and mist are blown out from the cave very naturally. I think, even the birds are aware of returning back when they have flown tired. After a while, when the sun light is dim gradually as sunset soon, but I still gently stroked the solitary pine and enjoy myself so much as to forget leaving.Well, go back home. I want to stop making friends and refuse taking part in traveling for pleasure. Since the common customs are disagreed with me, what can spur me to drive vehicle and go out on tour? A lot of understanding words talking between relatives make me with pleasure;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and reading books can divert me from boredom and remove my grief. Before long, the farmers told me the spring has come and I should go to west for cultivating farmland. Then, some people push their wheelbarrows and others paddle their little boats. Sometimes I go into the mountain valley along a meandered stream and sometimes follow a rugged path to go by a massif. The trees are growing up luxuriantly and the spring water begins to pour trickling sluggishly. I admire all things on earth can meet theopportunities given by heaven but I sign of emotion that my whole life will be over quickly.Let it go at that! I don't know how much time I can live in the world! Why can't I let down my heart to let my life and death naturally? Is it necessary for me to go wherever searching something in a hurry? Seeking for riches and honor is not mywish and looking further for paradise is unable to anticipate. I am always longing for a nice weather that can let me stick my cane in the earth by the field and going for weeding and planting seedling. Or ascend the high hill at east to shout at the top of my lungs with sound reproduction, or face to the clear flowing water to recite poems. Merely, let me move towards the end of lif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I believe that every happening in one's life is determined by fate and is inevitable; therefore one should be always content with circumstances and have no worries. I consider this conviction may be without doubt!(一) 译文篇章结构对比and waiting at the door are the greeting children.译文2: And then I had seen the houseboys were running towardsme and welcoming me with joy. After a while, I also saw the children were greeting me at the door.在例句(1)中,译文1用连词and将两个简单句连接起来构成并列句,译文2用连接词and将两个动词短语并列从而构成一个复杂句。

论“美译”在林语堂英译《道德经》的体现

论“美译”在林语堂英译《道德经》的体现

论“美译”在林语堂英译《道德经》的体现摘要: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在翻译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语言大家。

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提出了“美译”理论,将“忠实”、“通顺”和“美”作为翻译的审美标准,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美译”的探索。

本文通过分析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文,体会译者展现出的“美译”之美,旨在从多角度分析原作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式之美如何体现在其英译本的《道德经》中。

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当今的中国典籍翻译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美译;道德经;意境;音韵;形式1.引言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自19世纪被翻译成英文以来,在国外已有百余种英文译本,是被公认为的除《圣经》外翻译版本最多的作品。

林语堂先生作为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大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对于翻译“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

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而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文字之美”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文字之美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应包括:“声音之美,意义之美,传神之美,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本文从意境、音韵和形式三方面分析和鉴赏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之美。

2.译本赏析2.1意境之美意境是文艺作品或自然现象中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林语堂在翻译《道德经》时,发挥其精湛的英语功底,斟字酌句,使读者收获美的感受。

如原文: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八章·节选)林译:He who is aware of the Male, But keeps to the Female.依照陈鼓应撰写的《老子今注今译》,“雄”指“男性,主动性和好动”,而“雌”指“女性,主柔弱和顺从”。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第一篇: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 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

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林语堂的散文很有特色,写景写情,以情见长。

他的诗歌文字功力很深,而且清新流畅。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的散文。

它是《世说新语》中《咏雪》篇的姊妹篇。

因此,后人常把这两篇合为一卷。

他在一九四三年初春回故乡,与族弟聚会,饮酒作诗,玩赏山水。

后来回到上海,完成了这篇散文。

一个下午,太阳偏西,突然乌云像波浪一样涌来,使人感到秋天即将来临了。

随着日暮西垂,黄昏就要降临,不免心情忧郁。

这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

本篇开头两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看似脱口而出,其实是融化古人和当代的许多诗意之后才写成的。

这首《归去来兮辞》是林语堂二十八岁时所作。

那年冬天,他从美国回来探亲,亲朋好友欢聚畅谈,都期待着他再次出国学习深造,继续追求学问。

但是,回家以后,亲眼看到村里的乡亲们辛勤劳作,生活却仍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生活的压力,使他感到难过。

正因为生活的重负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才导致了他这次感情爆发,创作了这篇经典的《归去来兮辞》。

这篇文章,既没有铺陈描写的景物,也没有绚丽华美的词藻,就像一首普通的田园小诗,平淡无奇。

在短短的不足千字的篇幅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内涵。

它对人生做了哲学式的追问:人应该怎么活?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用苏东坡的话说,是“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用庄子的话说,是“与造物者游”。

他虽是在陈述一种心境,但是也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庄子思想的痕迹,在《归去来兮辞》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如果你能真正领会这篇散文,体会出文章中的平淡无奇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意义,那么你也会获得一种人生智慧。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像陶渊明一样,追求一份简单质朴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追求功名利禄,纵情声色?因此,虽然社会繁华,在尘世中的人们依然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林语堂的散文《归去来兮辞》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在陈述一种心境,但是,如果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它是对人生的一种追问,它让我们沉淀心灵,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怎么活,应该活出怎样的人生,才算不枉来这世界走一遭!在《归去来兮辞》中,蕴含着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智慧,就像一杯茶,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回味无穷,令人回味。

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

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

论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之美作者:何婷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期【摘要】林语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翻译了数量不菲的中国文学经典,对于向西方传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角度论述“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

本文将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从古诗词的音韵、语言及结构三方面来探讨林语堂的翻译艺术。

【关键词】翻译美学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一、引言中国古诗语言优美,意象繁多,富有节奏韵律,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翻译之难有目共睹。

林语堂也指出翻译是一种艺术即创作(罗新璋,2009:507)。

其译诗所体现的音韵美、语言美及结构美体现了林语堂“翻译即艺术”的美学观。

毛荣贵(2005)在《翻译美学》中对翻译美学做出如下界定:翻译美学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

而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明确提出审美客体的属性和构成。

他指出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可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类。

形式系统是审美符号集,包括四个方面:语音层审美信息、文字层审美信息、词语层审美信息、句段中的审美信息;非形式系统指的是审美模糊集,包括“情、志、意、像”。

由此可看出翻译审美客体(原文、译文)涵盖了“音韵、语言、结构”内容。

二、林语堂古诗词英译体现的艺术美1.音韵美。

诗歌中的韵是一个重要音美因素,特别是在汉语中,“声韵和谐”指“声、韵、调”的配合,是构成音美的必要条件(刘宓庆,2005)。

而林语堂翻译的多数诗词都十分具有音韵美感,下面就林语堂英译苏东坡的《西江月·梅》进行分析。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诗文选》,P.104)林译: Bones of jade, flesh of snow, /May thy ethereal spirit stand unafraid, / Though the dark mist and the swamp wind blow. / May the sea sprites attend thee, /The paroquets and cockatoos befriend thee. /Thy white face doth powder spurn; / Vermilion must yet from thy lips learn. /Flesh of snow, bones of jade, / Dream thy dreams, peerless one. Not for this world thou art made. (《东坡诗文选》,P.105)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也是著名的翻译家。

他的翻译理念,尤其是“美译”思想,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林语堂翻译研究的“美译”理念,探讨其发展历程、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该理念的途径。

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他提出了“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

他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有美感,即所谓的“美译”。

在不断实践中,林语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翻译风格,注重保持原文的神韵和美感。

“美译”理念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林语堂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美译”,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内涵与美感,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然而,“美译”理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可能导致对原文的扭曲或偏离。

在追求语言美感的过程中,译者可能会牺牲原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美译”具有挑战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原文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完善林语堂的“美译”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调“忠实”与“美”的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同时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在“美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展现出原文所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时代印记。

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以确保译文能够真实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

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翻译评价标准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而忽略了翻译的美感和文化传递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翻译的艺术性和文化传播效果纳入评价范围,以更好地体现“美译”的价值。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界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美译”,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247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策略和技巧——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文/李媛媛译。

至于“美”这一标准,与林语堂把翻译看作艺术有关。

译文要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美”,但当两者矛盾时,就要放弃形式。

林语堂认为,翻译其实主要和译者的心理及目的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他“把严复的翻译理论从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美学心理学的高度”。

2. 译者的素质。

林语堂对于翻译者所应有的素质,也给出了清晰的界定。

总结起来就是译者要精通双语,既要能读懂原文,又要能熟练地用目的语来表达,同时要知道好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时应该采用的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丰富而深厚,翻译的标准与译者的素质,只是笔者从他的思想中简要提取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英文本为例,分析他在翻译时采取的策略。

以及其翻译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三、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林语堂认为“直译”“意译”这种说法就是不恰当的,会让人误认为翻译的标准似乎可以有两个。

其实标准应该只有一个,好的译作应该能灵活地运用这两者,一方面不失原意,另一方面能够兼顾译文流畅。

本文在探讨时,会从 “异化”和“归化”两个大的原则下细分讨论。

1. 异化。

这是一种保留原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

例如,书名“浮生六记”,沈复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极具本土色彩,里面蕴含的文化意象是西方读者需要用心领会的。

林语堂采用异化策略,他将“浮生六记”直译成“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并且译本在国外销量很好,可见,外国读者可以接受。

下面探讨的是林语堂在异化策略下,所采用的音译和直译技巧的情况。

(1)音译。

方梦之在《译学辞典》中对音译的定义是,音译“也称转写,即用一种文字符号(如拉丁字母)来表示另一种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如汉字)的过程或结果。

《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的求真务实度对比

《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的求真务实度对比

《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的求真务实度对比作者:侯莹莹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5期侯莹莹内容摘要:不同译者因自身文化背景和翻译理念的差异,其译文效果各异。

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出发,对比分析《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探究译文诗体和诗情不同程度的求真性与务实性,并简析译者行为差异原因。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英译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求真务实一.引言陶渊明享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他融合儒、释、道之精华,首创田园诗歌。

其诗文优美刚劲、似澹而实美,为古今中外学者津津乐道。

就翻译成果而言,国内外共存8种陶诗全译本,研究内容有译文对比、研究综述、译者翻译思想等,展现了陶诗外译与中国诗歌文化传播的内在联系。

陶渊明诗集包括诗歌125首,辞赋、韵文及散文12篇,但学者们大多集中于《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的译文分析上,对其他诗文关注尚存不足。

《归去来兮辞》作为陶渊明高洁品性和人生隐逸选择的符号代表,其英译研究有助于英语读者加深对诗人形象的认知,品味深厚的中华文化。

而仅有的三篇论文只是在探究林语堂翻译观中简略分析了《归去来兮辞》的英译[1],或简要分析译者翻译心理。

译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不同译者对文化传播效果发挥不同作用。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分析杨宪益、戴乃迭[2](118-127)、汪榕培[3](242-247)、林语堂[4](2-9)(下文分别简称杨译、汪译、林译)的译文效果,既详细对比了译文语言翻译策略,又挖掘出译者行为的社会性,丰富了诗歌英译研究的意义。

二.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中的“译者”,默认的是意志体的译者“人”;“行为”指的是连续的、有规律可循的行动[5](9)。

译者行为批评以评价为目的,以译文质量评价为出口,以社会为评价视域,在翻译社会学的框架内,构建译者批评理论体系[6](3)。

“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旨在对译者行为和翻译社会化做出客观的描写,解读译者行为背后的社会性原因。

简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简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简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林语堂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林语堂提出的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

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指技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在我看来,林语堂对译者提出的这三条标准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深中要害。

他比那些空洞的翻译理论具体且实用的多。

一个优秀的译者要精通原文,也要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因为你把原文理解的再好,可是你无法用本国语言精准的表达出来,让读者也能够明白原文的精髓;如果你是本国的语言大家,但你不通原文,翻译也会失去原文的原有意思,变成译者自己的随意创作了。

第三条是认为翻译要有技术,要对翻译标准有见解。

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

林语堂继承了前人的翻译理论精华,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忠实: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通顺:须以句为本位、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美:他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但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林语堂认为的忠实是要忠实于原文,但他也告诉我们翻译没有绝对的忠实只有相对的忠实,这样的好处把译者从绝对忠实原文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翻译的发展。

林语堂的第二条标准是通顺,林语堂认为通顺是译者对本国读者的责任。

可见林语堂认为翻译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译者的翻译应该服务于大众。

第三条是美的标准。

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

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林语堂,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因为幼时特殊的教育环境,林语堂深受东西两种文化的熏陶,遂毕生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

除去文学上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一事上也颇有心得,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和“美译”的翻译思想。

本文将以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浅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标签: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1.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以及成因管窥林语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翻译思想和标准呢?首先与林语堂深受东西两方文化之影响有关。

林语堂在国外留学期间(1919年至1923年)曾认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

有道家文化为根基,林语堂立定脚跟,放眼中外,形成了独特的“性灵,幽默,闲适”的审美思想。

同时,西方文华中康德的“美的艺术”提倡“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康德著、宗白华译,1964:48 ),审美是情感活动,是快感。

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黄药眠、童庆炳,1991)也都是林语堂“美译”的翻译观观形成的思想源泉。

2.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在《浮生六记》英译本的体现1.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字字传神,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

(林语堂,1999:14)Although 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i couldn’t help admiring her virtue,and so got up myself,too,at the same time with her. (林语堂,1999:15)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 yet I had such respect for her strength of character that I made myself get out of bed as soon as she did... (Black,1960:14)兩个译本在“余虽恋其卧”一句的翻译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林语堂译作“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而布莱克则更加直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译作“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通过比较可以清晰看出林语堂译本对于忠实这一原则的实践。

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堂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他在翻译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在他
的著作《英汉翻译实例讲义》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

这三个标准被认为是林语堂翻译理论的精髓,对于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信。

信指的是对原文的忠实传达,翻译应当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随
意增减或歪曲原文的含义。

这就要求翻译者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准确把握原文的语境、语气和作者的用词用句,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意译、漏译或误译的情况,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达。

达指的是翻译要达到读者的心灵,要让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上符合读者的接受习惯,使译文通顺流畅、易于理解。

这就要求翻译者要注重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尽量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译文贴近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译文的内容。

最后,雅。

雅指的是翻译要有文采,要保持译文的优美、流畅和生动。

这就要
求翻译者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使译文具有艺术性和美感,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的韵味和情感,增强阅读的愉悦感和审美享受。

总之,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是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们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增强译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翻译者应当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以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为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做出积极的贡献。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是中国新疆出生的新疆英文译者、新闻工作者,也是中国现代翻译学的先驱之一。

他出版的《林语堂译文》集合了他在汉英翻译的多年经验,在翻译实践中展示了他对翻译技巧的独特理解和实践。

本文将对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采取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进行综合研究,以探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林语堂翻译作品中的使用情况。

在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通常是结合的,而不是两个翻译方式之间的抉择。

一方面,林语堂经常采用归化策略,以适应中国人的写作审美习惯,使英译文更加流畅、自然,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林语堂翻译了袁世凯的《新闻报告》,他译成“old-fashioned rickshaws”,将中文原文中的“较旧式的拖拉机车”替换为更加贴切、熟悉的表达,从而使译文发出了更加生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异化策略也是常见的。

这种策略常常是在进行文化转移时使用的,主要是为了使译文更加真实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例如,林语堂为《红楼梦》的英文版翻译的“卖花的小贩”,他通过把“花贩”直译为“Flower Seller”来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买花卖花的现象,使英译文表达更加真实。

总而言之,林语堂在翻译作品中所使用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提高翻译质量和兼顾读者体验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归化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流畅,可以适应读者习惯,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异化翻译策略则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以使译文更加真实。

因此,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后世翻译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林语堂在《林语堂译文集》中采用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提高翻译质量和传播文化内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融合可以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并可以有效的传播中国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中文翻译作品的质量。

因此,林语堂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现代的中英文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值得深入研究。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查国盛
【期刊名称】《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8)004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林语堂的翻译观和他对陶渊明的理解和推崇,然后分析了<归去来兮辞>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不同文本对比的方法分析总结了译文的语言特色和翻译技巧,同时探讨了大师的"雅健"风格,以求一窥大师的的翻译风采,激励自己和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大师的翻译艺术.
【总页数】4页(P144-147)
【作者】查国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 [J], 龚爱华;任芳
2.图形—背景理论与《木兰辞》经典意象翻译——《木兰辞》两英译文对比赏析[J], 周兰
3.《归去来兮辞》译文比较赏析 [J], 平萍
4.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 [J], 许春翎
5.《归去来兮辞》译文比较赏析 [J], 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许春翎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

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美学视角看待本部译作,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关键词〕 林语堂的翻译观;《归去来兮辞》;美学欣赏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07)01-0126-004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翻译"国民性",建立新文化,一直就是翻译家们精心创作的主旋律,它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知识分子对于启蒙,科学和理性的追求;然而,翻译的样式也有另一张全然不同的面孔,它书写浪漫、个性、快乐、自由和大千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这种审美话语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翻译,可以说是沿着现代性的足音,在现代性城市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到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纽约,林语堂历经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而以翻译进入中国文学界和美国文坛的林语堂,赖以生存的艺术形式竟是以日常生活为原料的通俗翻译,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种熟悉而又鲜见的形式产生一种冲动:它是怎么诞生?有什么样的效果?又是怎样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特别以他英译的《归去来兮辞》为例,从审美视角来看,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一.林语堂的翻译成就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博学型的作家和卓越的语言学家。

他兼用祖国和异国语言文字(英文)写作,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蜚声世界文坛。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是对林语堂一生思想以及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两条道路上奋斗的真实写照。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期,林语堂的性灵文学与和谐美学被认为是与时代主旋律极不和谐的噪音,因而被驱入边缘位置。

对林语堂的研究,被打上鲜明的阶级分析的印记。

国内对林语堂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进入较为客观的、宽容的、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研究(杨柳!张柏然,2004:44)。

但无论欣赏他或是反对他的人,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作为翻译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在“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林语堂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他认为,文化只有亲和才能更好地凝聚人类的灵魂。

正是出于此,他的通俗译本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小到品茶烧饭,大至儒道美学,在他的笔下都是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幅轻松自如、亲切备至、平等互爱的生活世界。

在美国,林语堂的译本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一直都是热门书籍。

林语堂的译本一直都影响欧美人的中国观,甚至前美国总统布什1989年在访问东亚之前还要阅读林语堂的作品。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回顾“30年代非左翼文学家中,对翻译理论作出贡献最大的,当推林语堂。

”(陈福康,2000:325)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涉及诸多的翻译理论问题,他在通论翻译标准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美学思想。

他认为,翻译艺术所倚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3收稿日期:2006-07-15作者简介:许春翎(1983- ),女,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研究生内容上的透彻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在此基础上,他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一)忠实标准林氏认为,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和胡译。

死译是直译走向极端的结果,胡译是意译走向极端的结果。

他认为直译与意译两个名称虽然便于使用,但仍是不中肯的名称,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使之成为死译和胡译的庇护所,或令人以为翻译有两种同时可行的标准。

其实这两个词不过表达了历来客观存在的翻译方法的不同倾向,两者是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翻译中。

“两者是融为一体的翻译非绝对,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忠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

”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决不可能将这些同时译出,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

”(二)通顺标准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寻常作文之心理程序,必是分析的而非组合的,先有总意义而后裂为一句之各部,非先有零碎之辞字,由此辞字而后组成一句之总意义;译文若求通顺之目的,亦必以句义为先,字义为后。

”与此同时,林氏还提出句译理论,主张翻译只能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

“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

”罗选民指出,“林语堂是中国第一个在翻译中运用以’句’为单位的学者”。

(杨柳、张柏然,2004:44)(三)美的标准翻译还有美的方面须兼顾。

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凡译艺术文的人,须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

”翻译须传神,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字神’是什么?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上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

”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条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

”三样的责任心齐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

三.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其英译《归去来兮辞》中的体现(一)译者(林语堂)与作者(陶渊明)的情感互通陶渊明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

而《归去来兮辞》被认为是陶氏辞赋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作者雅致的生活意趣和高逸的精神风貌。

《归去来兮辞》正文从诗人辞官回家写到躬耕生活的情趣,以及从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结构主要以时间为序,历数自己辞别官场后的归途之乐、安居之乐、天伦之乐、田园之乐、山林之乐、悟道之乐,出语真诚,绝无丝毫的矫情。

此赋流传至今,倍受人们喜爱,宋朝文豪欧阳修曾云:“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林语堂更是将其全文译成英文,置于其最为畅销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可见林氏对此赋的情有独钟。

“在林氏眼里,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中国文化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林语堂,1998:112),用如此多的溢美之词来描述一位生活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人物,足见林语堂对陶渊明的喜爱。

如果说陶渊明与林语堂有灵魂相近之处,究竟体现在何处?笔者认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热爱自由闲适。

“林氏与外交大使或庶民百姓同席共坐,全不在乎,只是忍受不了礼仪的拘束。

他恨穿无尾礼服,他说穿上之后太像中国的西崽。

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去。

”二是远离官场。

林语堂不爱政治,厌恶为官之道,远离官场,始终坚持民间立场觉得自己是个“草食动物”(vegetarian),而不是一个“肉食动物”(carniv ore),自己善“治己”,而不善于“治人”。

“对我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林语堂,2004:28)当然,逃避政治并不是逃避生活本身,他们是爱好人生的性情中人。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归去来兮辞》英译中的体现《归去来兮辞》英译不仅贯穿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突出的美学特点更值得鉴赏,笔者认为,《归去来兮辞》英译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译文准确传神以求忠实先看标题的翻译,《归去来兮辞》即归去的意思,"来兮"皆为助词,若译为"go ho me"似乎还不足以表达诗人辞官后的如释重负感,林氏将它译为"Ah,ho me ward bound I go!"通过添加修辞停顿以及部分倒装的感叹句,将诗人逃脱樊笼后急于回归自然、家园的心情表现得准确到位。

再看下面两句:(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Then when I catch sight of my old r oofs,j oy will my step s quicken."衡宇"也叫"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极言房屋简陋但译者并未简单译为""old house"而是"old r oofs",更为准确。

此时的作者只是从远处看见自己的家,并非房屋的全貌而只能是隐约的房顶。

后半部分用物化的“j oy"作主语,使整句话顿显灵秀之气。

西方人重视和强调客观,爱用物化主语,而中国人主体意识较强,习惯以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见译者深谙中西思维的差异。

辅之以主语的是动词“will”,据柯林斯英语词典,“I f y ou want s o mething t o happen,you will try t o make it happen by using mental eff ort rather than physical ef2 fort.”,把陶渊明此时恨不能一步跨进家中的迫切、激动心情表达得十分传神。

(b)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The garden gr o ws more fa m iliar and interesting which the daily walks.W hat if no one ever knocks at the al w ays cl osed door.陶渊明归隐后过着孤独但又快乐的生活,平时很少与宾客接触,交友尤慎,也不喜欢别人来打扰他的静居。

作为译者,林语堂也崇尚简朴安静的生活,曾说过当他休假睡觉时,“袁世凯蒋介石来也不见”,(王兆胜:2002:318)性情相通使林语堂较好地揣摩了作者的心理,改用感叹句来表达作者的强烈愿望,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归隐后的怡然自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