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范仲淹

合集下载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

以晏殊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原文】渔家傲——[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陽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塞下:边界险要地方,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陽雁去:是“雁去衡陽”倒文,意思是雁儿向衡陽飞去。

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湖南衡陽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留意:留连之意。

四面边声:四面八方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一声。

连角:紧随着军中的号角。

连,紧随。

千嶂里:在重重高山环抱中。

嶂,像屏障一般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燕然未勒:指未彻底击溃敌军,取得全面胜利。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在石头刻字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无计:没有办法。

羌管悠悠霜满地:笛声悠扬,寒霜满地。

羌管,笛子出自于羌(古代少数民族)地,故称羌管。

不寐:睡不着。

【翻译】边境上的秋天风景与内地完全不一样,向衡陽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紧随着号角响起。

在重重高山的环抱中,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年老酒,思念远隔千山万水的家乡,可是燕然山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想回家也毫无办法。

夜里,羌人的笛声忧怨绵长,寒霜像月光一样的撒满大地,令人不能入眠,一年又一年,将军的头发白了,战士泪流干了。

《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

——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当时边塞上流传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韩琦),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

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

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下面分别描写塞下秋景之“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范仲淹《渔家傲》情感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情感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情感赏析范仲淹《渔家傲》情感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范仲淹《渔家傲》情感赏析,欢迎阅读!原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情感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赏析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

这是一首评价上有争论的作品,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揣度大意是说,作为主帅不抒发雄豪慷慨之情,却去写塞外凄凉穷愁的景象与思归之心,是不好的。

瞿佑在《归田诗话》中一方面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证明这首词确实状写了塞外景色,一方面又说:“以总帅出此语,宜乎士气不振而无成功。

”这都是从政治教育角度着眼的评价。

另一些评家却称道其,写得“沉雄”,“有排荡之势”,“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

夏承焘先生则盛赞这首词“情感浑厚,气概阔大”。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

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

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

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

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

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下面是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赏析,请参考!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文学赏析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

他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

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

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1]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

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

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

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

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

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

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渔家傲·秋思》文学赏析

《渔家傲·秋思》文学赏析

《渔家傲·秋思》文学赏析《渔家傲·秋思》文学赏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接下来一起来赏析《渔家傲·秋思》这首思乡诗吧!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范仲淹《渔家傲麟州秋词》的详细解析作者介绍

范仲淹《渔家傲麟州秋词》的详细解析作者介绍

范仲淹《渔家傲·麟州秋词》的详细解析作者介绍引言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闻名于世。

他的词作《渔家傲·麟州秋词》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更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解析,探讨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一、背景介绍《渔家傲·麟州秋词》创作于北宋与西夏对峙时期。

当时,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负责西北边疆的防务。

在巡视麟州(今陕西榆林神木一带)时,他目睹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感叹战争的残酷,写下了这首词。

二、词作原文及译文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三、艺术特色1. 意境深远范仲淹通过描写边塞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词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既写出了边塞的荒凉,又暗示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

2. 情感真挚词中表达了范仲淹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思乡却无法归家的无奈与悲凉。

3. 语言精炼范仲淹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边塞秋景图,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

四、思想内涵1. 爱国情怀范仲淹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佩。

他通过描写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呼吁朝廷关注边疆防务,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通用一篇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通用一篇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通用一篇《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赏析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品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作品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创作背景宋康定__(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__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作品赏析一范仲淹的《渔家傲》是__版初二上册的一首词。

学生觉得理解起来有些吃力,虽然书上有旁批,写得很详细。

我在讲这首词前,先让学生生吞活剥的背下来了,可是因为不理解,默写时写错字的不少,更可怕的是,进行理解性背诵默写得时候,学生写得更是驴唇不对马嘴,让我看了哭笑不得。

范仲淹诗词《渔家傲·秋思》原文译文赏析

范仲淹诗词《渔家傲·秋思》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范仲淹(989年8⽉29⽇-1052年5⽉20⽇),字希⽂,汉族。

苏州吴县⼈。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学家。

下⾯是分享的范仲淹诗词《渔家傲·秋思》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四⾯边声连⾓起,千嶂⾥,长烟落⽇孤城闭。

浊酒⼀杯家万⾥,燕然未勒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不寐,将军⽩发征夫泪。

【译⽂】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雁⼜飞回了衡阳,⼀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声从四⾯⼋⽅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座城城门紧闭。

饮⼀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之外的亲⼈,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难以⼊睡,⽆论将军还是⼠兵都⽩了鬓发,泪满⾐襟。

【注释】 渔家傲:⼜名《吴门柳》、《忍辱仙⼈》、《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湖南衡阳回雁峰⽽⽌,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如⼤风、号⾓、羌笛、马啸的声⾳。

千嶂:绵延⽽峻峭的⼭峰;崇⼭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

燕然:即燕然⼭,今名杭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登燕然⼭,刻⽯勒功⽽还。

羌管:即羌笛,出⾃古代西部羌族的⼀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句极⼒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写景,描写的⾃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边声连⾓起,千嶂⾥,长烟落⽇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它处在层层⼭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争。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与译文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与译文

【原文】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 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译文二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里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译文三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

译文四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讲解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讲解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的一首词作。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讲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渔家傲·秋思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渔家傲·秋思》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注释及译文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注释及译文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塞(sài):边关。

衡阳:今湖南衡阳,传说大雁秋天南飞,至衡阳遇春而北返。

嶂(zhāng):像屏风一样的山峰。

燕(yān)然: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东汉窦宪打垮匈奴,曾在燕然山立记功碑。

勒:在石碑上刻字。

羌(qiāng)管:也称羌笛,是出于羌族的一种乐器。

【大意】
边塞的秋天已经来临,天气寒冷,原野荒凉,景象和南方完全不同,连大雁也不愿留下,纷纷向衡阳飞去。

四面八方的胡笳声、马嘶声,随着军营中的号角声响起。

一座座大山,就像千里屏障,拱卫着边城。

落日时分,烟雾茫茫,笼罩着大门紧闭的孤城。

我独自喝着浊酒,思念着万里之外的家乡;尚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那回乡的事更无从计划。

夜晚,地上布满了银白的霜花,悲凉的羌笛声萦(yíng)绕在耳旁。

将士们还没入睡,听着寒风送来的笛声,将军因焦虑而生出了白发,士兵们也落下了思乡的泪水!。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范仲淹《渔家傲》原文和翻译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2、《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及翻译译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

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

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

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

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

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此文为欧阳修著)注释1、啖:喝2、以:用3、食:吃饭4、贬:贬官5、给(jǐ):供应6、谗(chán):说别人坏话。

7、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8、既(仕):考取功名后。

9、妻子:妻子与孩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简析】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

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当作于是时。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

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

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纳。

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

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

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

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

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

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文带拼音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文带拼音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文带拼音yú jiā ào qiū sī fàn zhòng yàn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渔家岸边秋水宽,悠悠想范仲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渔家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第一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通过形容海阔天空高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渔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即便面对险阻,也能自由驰骋。

接下来的两句“渔家岸边秋水宽,悠悠想范仲淹。

”表达了作者在渔家岸边,远眺秋水的宽广景观时,不由地思念范仲淹这位古代名士。

接着,作者提到了黄鹤楼。

黄鹤楼是远近闻名的景点,曾经被乘黄鹤而去的人已经离去,而楼却依旧屹立,空荡荡的。

下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了作者对乘黄鹤而去的人的思念之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味着乘黄鹤而去的人已经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白云。

接着的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描绘了晴朗的天空下,历历可见的汉阳树和芳草萋萋的鹦鹉洲的景象。

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味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乡之人的感触。

通过这首诗,作者范仲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乘黄鹤而去的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渔家傲然之态展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译文及鉴赏答案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译文及鉴赏答案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译文及鉴赏答案《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一首抒怀词,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宋词吧。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范仲淹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

四面边声③连角起,千嶂④里,长烟⑤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⑥归无计。

羌管⑦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注释】①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②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③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④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⑤长烟:荒漠上的烟。

⑥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⑦羌管:羌笛,因出自羌中,得名。

⑧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品简介】《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抒怀词。

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

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

上阕写景。

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

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门紧闭。

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

下阕抒情。

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感,披露爱国衷肠。

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

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写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2024年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全诗赏析

2024年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全诗赏析
29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教育引导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渠道,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影视、网络、移动终端等,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推动产业发展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中 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体系。
边声
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
千嶂
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羌管
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10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描绘出西北边境秋季的独特风光,大雁南飞,毫 无留恋,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
3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17
音韵格律特点
音韵和谐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在音韵方面十分和谐,诗句的押 韵和平仄安排得当,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格律严谨
该词遵循了词牌的格律要求,字数、句数、押韵等方面都 严格符合要求,体现了诗人对格律的尊重和掌握。
情感与音韵格律的融合
诗人在遵循音韵格律的同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使得情感与音韵格律完美融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14
03
艺术手法鉴赏
15
修辞手法运用
01
对偶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大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塞下秋来
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句,使得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读
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02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拼音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拼音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拼音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拼音《渔家傲》是范仲淹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拼音,欢迎查看。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sāi xià qiū lái fēng jǐng yì ,héng yáng yàn qù wú liú yì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sì miàn biān shēng lián jiǎo qǐ ,qiān zhàng lǐ ,cháng yān luò rì gū chéng bì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zhuó jiǔ yī bēi jiā wàn lǐ ,yān rán wèi lè guī wú jì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qiāng guǎn yōu yōu shuāng mǎn dì ,rén bù mèi ,jiāng jūn bái fà zhēng fū lèi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1、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2、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3、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5、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6、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范仲淹渔家傲拼音版

范仲淹渔家傲拼音版

范仲淹怎么读拼音_范仲淹《渔家傲》拼音版yú jiā ào《渔家傲》fàn zhòng yān范仲淹sāi xià qiū lái fēng jǐng yì ,héng yáng yàn qù wú liú yì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sì miàn biān shēng lián jiǎo qǐ ,qiānzhàng lǐ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cháng yān luò rì gū chéng bì 。

长烟落日孤城闭。

zhuó jiǔ yī bēi jiā wàn lǐ ,yān rán wèi lè guī wú jì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qiāng guǎn yōu yōu shuāng mǎn dì ,rén bù mèi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jiāng jūn bái fà zhēng fū lèi 。

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上部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与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 家 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 (969 - 1052) ,字希文,江 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 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 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 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 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 《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衡阳雁去
上阕写景 异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渔 家 傲
下阕抒情
借 景 抒 情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 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 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 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 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 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 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 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问题:
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 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 、怎样理解 “ 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 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 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
赏析诗歌: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衡阳雁去无留意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昏的苍凉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 色 : “ 边 声 千嶂里, 连角起”表 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 战 事 紧 ,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 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