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读本

八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读本

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八年级下册读经教育的好处当一个人从学习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就能真正体认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他能用生命去实践经典的时候,又反过来促进了他的幸福感,在这样学习与实践的水乳交融中,就培养出一个聪明好学、性情优雅的人,他的生命会日渐的充实、饱满、刚健、光辉,这不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读经方法儿童读经儿童读经要越早越好,大人领读一句,跟读一句,100字左右为一段,每段领读10遍,大多可以熟练背诵,再把各段连续背诵直至烂熟于心,不必讲解,孩子自有领悟。

成年人读经先不要管意思,有时间就接着上次的位置读,直至读完,并写“正”字记录遍数,直至百遍,经中意思自然会有显发,个人气质自轻松自,建议先读《论语》,“百遍论语,脱胎换骨"。

因八年级时间紧,特节选一部分实用的章节供同学们读诵《论语》(节选)为学子曰(yuē):“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jūn)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子曰:“学而不思则(zé)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子曰:“默(mò)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yàn),诲(huì)人不倦(juàn),何有于我哉(zāi)?”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子曰:“见贤(xián)思齐焉(yān),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择(z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hào)之者不如乐(lè)之者。

”子曰:“不愤(fèn)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fù)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

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文化积累】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中国古代笔记体小说是汉族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代表作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宋代以后的笔记体小说还是以表现智慧为主。

但已不是魏晋那种基于名理思辨的智慧,而是走向日常生活的掌故意味鲜明的智慧。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并能对读者的情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臻于儒雅。

笔记小说的特点是基于耳闻目睹的现实性、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灵活性。

【针对训练】溺尸握粟有郎官覆舟于卫河,一姬①溺焉。

求得其尸,两掌各握粟一匊,咸②以为怪。

河干一叟曰:“是不足怪也。

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③,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手皆掊④土。

故检验溺人,以十指甲有泥无泥别⑤生投死弃⑥也。

此先有运粟之舟沉于水底,粟尚未腐,故掊之盈手耳。

”此论可谓入微,惟上暗下明之故,则不能言其所以然。

然则上暗下明,固水之本性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①姬:婢女。

②咸:都。

③上视暗而下视明:往上看黑暗,往下看明亮。

④掊:抓。

⑤别:辨别。

⑥生投死弃:生投,指生前投入水中,这里指自己投水自杀。

死弃,死后被弃尸水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是不足.怪也值得(2)故.检验溺人所以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儿原先沉了一艘运粮船,米还没有完全腐烂,所以死者就攥了两把米。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常识?请用原文回答。

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手皆掊土。

【译文】有一艘载郎中家眷的船在卫河上倾覆,他的一位婢女溺水而死。

把她的尸体打捞上来,发现她的两只手各攥着一把米,人们都感到很奇怪。

河岸上的一位老人说:“这可一点儿也不奇怪。

凡是沉到水里的人,往上看黑暗,往下看明亮。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二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2.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他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曾获代表科、奇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

3.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观,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与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4.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二、课外文化常识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第一章古代中国概况第一节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

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

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

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

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

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

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

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

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

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

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

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

【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化文学常识复习笔记整理

统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化文学常识复习笔记整理

八年级下册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

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

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2、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其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忘年》等文集中。

吴伯箫的散文以质朴美著称,他将普通平凡的事物放在历史与现实交映的背景下,捕捉其蕴藉深厚的诗情画意。

其作品的创作基调单纯简练,峭拔明朗,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3、刘成章: 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

当代诗人、散文家。

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

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4、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枣庄)人。

当代诗人、剧作家。

他于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他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主要诗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5、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

当代作家。

他是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三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4.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

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

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5.《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二、课外文化常识1.《诗经》的“六义”①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六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而成为先秦诸子作品之中的经典,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2.《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其中一些篇章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3.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得到柳宗元的密切配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他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能独辟蹊径,“以文为诗”,力求新奇,形成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

其散文尤其著名,对当时和后来的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4.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课外文化常识1.五经:“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与“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也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是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笔记5篇《玉壶清话》宋代历史琐闻类笔记,又称《玉壶野史》,十卷,北宋文莹撰。

《玉壶清话》是文莹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作于荆州的又一部野史笔记,内容、体例与两年前所撰《湘山野录》、《续录》相仿。

本书前八卷近一百六十条,杂记北宋开国至神宗朝百年间君臣行事、礼乐宪章、诗文逸事、市井见闻等;而第九卷《李先主传》、第十卷《江南遗事》,则详细记录了五代后期南唐政权“累世之隆替”、“圣贤治乱之迹”,是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谈诗论文之语,清曹溶则冠以“玉壶诗话”辑入《学海类编》,显现它的诗话价值。

明初编修《永乐大典》后,逐渐散阙,仅得前五卷流传,天一阁范钦等人抄访得后五卷,遂合成十卷刊行。

《玉壶清话》现通行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本》;称《玉壶野史》则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

今有:《玉壶清话》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玉壶清话》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一编,2005年版。

《鸡肋篇》宋代考据辨证类笔记,三卷。

北宋末年庄绰撰。

庄绰字季裕,约宋钦宗靖康年(1126)前后在世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说是太原人(历史上太原也曾有清源之称),误。

生卒年均不祥,约北宋末前后在世。

状貌清癯,人目为“细腰宫院子。

”北宋末年,历摄襄阳尉、原州通判等。

宋室南渡后,历任建昌军通判、江西安抚制置使司参谋官,最高官职是“朝奉大夫知鄂州、筠州”。

庄绰学有渊源,是一个考证学家、民俗学家、天文学家、医药学家,对针灸尤有研究。

著有《本草节要》、《明堂灸经》、《脉法要略》,皆已散佚;今尚存世的有《膏肓腧穴灸法》二卷和《鸡肋篇》。

庄绰博物洽闻,又喜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见闻广博,《鸡肋篇》中记载了大量全国各地民俗、物产、饮食和医药知识,对我们认识宋代社会以及生产生活状况有一定帮助,如记载“皂荚”的制作过程:“京师取皂荚子仁煮过,以糖水浸食,谓之‘水晶皂儿’”;定州丝绸织花的独特方法:“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书法知识》新人教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书法知识》新人教版(通用)

书法知识
【文化积累】
书法知识
书法
字体
简介
字体代表人物字体简介
篆书秦代的李斯小篆有齐整匀圆的特点,秦以前以篆书为主要书体。

隶书蔡邕“八分”高手字体庄重,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赵孟頫
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
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

行书王羲之、颜真卿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草书张旭、怀素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而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练字方法描摹、临写、背临、创作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
【针对训练】
(2020·盐城中考)写出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

行书楷书草书。

古代文学经典初二语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经典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经典初二语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经典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经典初二语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经典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经典之作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古代文学经典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操。

本文将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初二语文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民间民谣形式呈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诗经》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爱情、家庭、友情、忧愁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座关于人性的宝库。

二、《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它以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展现思想,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等。

《论语》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为代表,刻画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家族,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形态和人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对于描写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氛围等方面的独特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四、《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的古代小说,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杰作之一。

它以宋江等108位好汉的英勇豪情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以义气和反抗封建统治为核心的故事。

《水浒传》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情怀,并对封建统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被后人广泛传诵。

五、《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四位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的主人公为核心,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勇敢和忍耐力。

《西游记》寓意深远,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传递了中华文化中对人性、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以上古代文学经典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初中必读书中故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初中必读书中故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初中必读书中故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1.《龙文鞭影》《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

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

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国学经典2.《声律启蒙》《声律启蒙》为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

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诗词和对联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国学经典3.《菜根潭》《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似随笔,似训诫,又似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1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精髓莫过于国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国学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为了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一本《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

六年级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主要收录了《新古文观止》和《古体诗词》中的名篇。

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无意于隐逸,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发了感情,又讽刺了世态。

当我读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赞同当一个用隐逸来逃避社会责任的隐士,也不赞同当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世俗小人,作者只想当一个正直、清高的君子。

当我读到“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我可以感受到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贪图荣华富贵,只有少数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不阿世俗。

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就是喜欢“牡丹”的人,他们为了名利,成了世俗之人。

而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即为“爱莲者”,他们为人洒脱,仙风道骨,多数都是思想家、理学家,他们为世俗者所不能了解,算是人群中的圣人,这多么可叹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中像《爱莲说》这样的名篇比比皆是,这些名篇潜移默化使人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当之无愧的经典阅读。

从品读学习中我知道了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

感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因为有了它,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它真是一碗“心灵鸡汤”!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丰富,尤其在书中到处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

文体中涵中华文化。

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学著作,其文体大多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

通用版初中语文校本教材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全集(,57页)

通用版初中语文校本教材诵读经典与传统文化全集(,57页)

【文化积累】成语典故【针对训练】(三明中考)看图猜成语。

A.( 指鹿为马)B.( 百步穿杨)C.( 接二连三)D.(百年树人)【文化积累】古代年龄的称谓【针对训练】(2016·荆门中考)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1)古稀(2)垂髫(3)不惑(4)花甲(5)弱冠(6)而立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 (1) →(4) →(3) →(6) →(5) →(2)【文化积累】《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全书二百九十四卷。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针对训练】孙权爱将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吕蒙未及受封而疾发,权迎置于所馆①之侧,所以②治护者万方。

时有加针,权为之惨戚。

欲数③见其颜色,又恐劳动④,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措⑤,夜不能寐。

病中瘳⑥,为下赦令,群臣毕贺。

已而竟卒,年四十二。

权哀痛殊甚,为置守冢三百家。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所馆:当时孙权住在南郡的治所公安县。

②所以:用来……。

③数:屡次。

④劳动:劳累。

⑤咄措:失望惋叹的声音。

⑥瘳(chōu):病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常穿壁瞻.之看(2)群臣毕.贺都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已而竟卒,年四十二。

不久,吕蒙终究还是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3单元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3单元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

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 兴趣,则可以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 书〉第九》读起。当然,在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 分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 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比如在读《文第十三》 的过程中,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那就不妨 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战 国策〉第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灿若繁星,浩 如烟海。阅读经典,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博大而辉煌 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我们中学生面对中国古典典籍时 不至于茫然无措,朱自清先生精心编写《经典常谈》 一书,为中学生做向导,指点阅读门径。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常谈》,感受古代 文化经典的魅力吧。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 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他在散文、诗歌理论、古典文学、 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都有 很高的成就。
主要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 杂记》《你我》等,散文《春》《背影》《荷塘月 色》等,学术论著《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 常谈》等。 创作风格: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 笔清秀,极具真情实感,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视为娴 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 , 挪威作家。他擅长以对 话形式述说故事 , 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 洁、明快的笔调融 入 小说情境。他的作 品 , 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个人在 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翰宇宙的探讨。其 他作品有《纸牌的秘密》《西西莉亚的 世界》《比利牛斯山的城堡》等。
【内容摘要】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 , 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 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 , 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 的历程。在作者笔下 ,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笛卡 儿、黑格尔等伟人将他们对于人类和宇宙终极问题的 思考娓娓道来。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修习过哲 学概论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人门读物。

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

2023八年级《经典常读》导读版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

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处任教和从事文学创作。

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转以散文为主。

《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我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晚期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可贵气节和高尚情操。

二.内容速读:1. 《〈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2.《〈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4.《〈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

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

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读书目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读书目

优先选择语文教材中指定名著篇目今天文老师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教材为例,给大家呈现一份中学教材名著必读书单,具体参见以下表格:中小学「新」教材内容有变化自201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统编义务教育教材,至2021年,七至九年级已全面推行统编教材,课本中明确规定一些名著为必读书目,而且,中考语文也将名著纳入考试范围。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表示,名著阅读和课文的地位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教育者把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分值会高达20分左右。

这都表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天梅老师专门为大家罗列了最新统编教材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及已定选读名著书目。

七年级(上)必读书目:《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上)自主阅读:《湘行散记》《白洋淀纪事》《猎人笔记》《镜花缘》七年级(下)必读书目:《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老北京时代一个底层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有理想、有追求,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沉沦。

读完可以试着给祥子写小传,可以探索祥子悲剧的原因,还可以品品作品里的「京味儿」。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诞生那会儿还没有潜艇,但科幻大师凡尔纳已经把潜艇描绘得有模有样,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推理,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里面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其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第一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枣庄人,诗人、剧作家。

1945年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作品有诗作《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3.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

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

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4.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二、课外文化常识1.我国古代书信的几种别称:①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

《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后来用“鸿雁”代指书信。

②双鲤:代指书信。

唐代韩愈《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③尺牍: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约一尺长的书简,后成为书信的雅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④尺素:一尺长的白色绢帛,古人多用来写信或作画,后借指书信或小的画幅。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竹报:古时家信的别称。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
【文化积累】
中国笔记体小说简介
中国古代笔记体小说是汉族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代表作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宋代以后的笔记体小说还是以表现智慧为主。

但已不是魏晋那种基于名理思辨的智慧,而是走向日常生活的掌故意味鲜明的智慧。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并能对读者的情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臻于儒雅。

笔记小说的特点是基于耳闻目睹的现实性、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灵活性。

【针对训练】
溺尸握粟
有郎官覆舟于卫河,一姬①溺焉。

求得其尸,两掌各握粟一匊,咸②以为怪。

河干一叟曰:“是不足怪也。

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③,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手皆
掊④土。

故检验溺人,以十指甲有泥无泥别⑤生投死弃⑥也。

此先有运粟之舟沉于水底,粟尚未腐,故掊之盈手耳。

”此论可谓入微,惟上暗下明之故,则不能言其所以然。

然则上暗下明,固水之本性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姬:婢女。

②咸:都。

③上视暗而下视明:往上看黑暗,往下看明亮。

④掊:抓。

⑤别:辨别。

⑥生投死弃:生投,指生前投入水中,这里指自己投水自杀。

死弃,死后被弃尸水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是不足怪也值得 (2)故检验溺人所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儿原先沉了一艘运粮船,米还没有完全腐烂,所以死者就攥了两把米。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常识?请用原文回答。

凡沉于水者,上视暗而下视明,惊惶瞀乱,必反从明处求出,手皆掊土。

【译文】有一艘载郎中家眷的船在卫河上倾覆,他的一位婢女溺水而死。

把她的尸体打捞上来,发现她的两只手各攥着一把米,人们都感到很奇怪。

河岸上的一位老人说:“这可一点儿也不奇怪。

凡是沉到水里的人,往上看黑暗,往下看明亮。

惊恐慌乱之中,只想从往亮的地方逃生,溺水者都攥着两把泥。

所以,检验淹死的人,就看十个指甲里有没有污泥来分别是自己投水还是死后弃尸水中。

这儿原先沉了一艘运粮船,米还没有完全腐烂,所以死者就攥了两把米。

”这一分析可以说细致入微。

只是上暗下明这一说法,还不能分析出个所以然来。

那么,上面黑暗,下面明亮,原是水的本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