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的资产负债管理与核算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课件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
24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
4
收到其他财政存款时: 借:其他财政存款 贷:专用基金收入等 拨付其他财政存款时: 借:专用基金支出等 贷:其他财政存款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
5
(四)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有关业务核算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是财政部门审核、监督财 政资金收付工作的延伸。其会计核算执行《财政 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收到有关预算单位财政授权 支付代理银行交来的财政授权支付报告时: 借:一般预算支出 基金预算支出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
7
年终结账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已结报支出” 科目与“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对 冲时: 借:已结报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贷:一般预算支出 基金预算支出
向经办基本建设支出业务的专业银行或基本建设财务
管理部门拨出基本建设款项时:
借:基建拨款
贷:国库存款
收到经办基本建设支出业务的专业银行或基本建设财
务管理部门报来的拨付建设单位基本建设款项报表时: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基建拨款
政府总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
17
六、与财政周转金有关的资产
(一)财政周转金放款
指财政贷放给用款单位的财政周转金。
(二)与上级往来
指本级财政与上级财政间由于财政体制结算或向 上级财政借入财政周转款项等原因而形成的待结 算成的待结算款项。
计算出应由上级财政补助给本级财政的款项时: 借:与上级往来 贷:补助收入 计算出本级财政应上解上级财政的款项时: 借:上解支出 贷:与上级往来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5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

二、本级预算收入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的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科目, 核算政府财政筹集的纳入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非税 收入。本科目应当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政府性 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科目”的规定进行明细核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收到 时按照实际缴入国库的数额入账。
17
三、转移性收入
(一)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补助收入”科目,核算上级政府 财政按照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补助给本级政府财政 的款项。本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资金性质设置“一般公共 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等明细科 目。 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补助收入应当按照财政体制的规 定或实际发生的金额入账,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 生制基础确认。
际金融组织借款等方式筹集。 省级政府的债务收入只能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的方式筹集,发
行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省级财政的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33
四、债务性收入
(一)债务收入的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债务收入”科目,核算政府财政 按照国家法律、国务院规定以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的,以 及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机构借款取得的纳入预算 管理的债务收入。 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债务收入” 科目的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并区分一般债务收入和专项债 务收入。省级以上(含省级)政府通常设置本科目。
38
四、债务性收入
(二)债务转贷收入的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债务转贷收入”科目,核算政府 财政收到上级政府财政转贷的债务收入。本科目下应当设 置“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 贷收入”明细科目。省级以下政府财政通常需要设置本科 目。 与债务收入类似,债务转贷收入也应当采用“双分录” 的核算方法,同时确认转贷所取得的收入和承担的债务。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年终结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会计分录为: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二)预算周转金的核算
预算周转金是各级财政为调剂预算年度 内预算收支的季节性差异,保证及时供应预 算资金而设置的周转资金。
预算周转金的来源渠道一般有两个: 一是从本级财政的年度预算结余中设置或补 充;二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拨入。预算周转金 不能用来安排支出,也不能随意减少。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预算结余” 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年末余额转入下年 度账。
年终结转一般预算收支,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收入 贷:预算结余
借:预算结余 贷:一般预算支出
2.基金预算结余的核算
基金预算结余是基金预算收入减去基金 预算支出后的差额。基金预算结余每年年终 结算一次,平时不结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基金预算 结余”科目进行核算,并根据基金预 算收入科目设置明细账。该科目年末 余额转入下年度账。
一、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财政性存款是指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
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 款。财政性存款的支配权属于同级政府财政 部门,并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负责管理,统一 收付。
(一)财政性存款的内容
1.国库存款
国库存款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存放在中国 人民银行国库的预算资金存款,包括一般预 算存款、基金预算存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存款等。
(二)有价证券的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有价证券”科目 进行核算,并按证券种类和资金性质设置明 细账。
1.用预算结余资金购买有价证券,会计 分录为: 借:有价证券——预算结余购入
——基金预算结余购入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楼继伟2015年10月23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政府会计主体)。
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
第三条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准则制定。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楼继伟2015年10月23日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统称政府会计主体)。
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
第三条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准则制定。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六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七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政府会计主体持续运行为前提。
第八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按规定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第五章 财政总预算负债的核算

第五章 财政总预算负债的核算
第四节 应付政府债券的核算
一、应付短期政府债券的核算
主要账务处理: (4)实际偿还本级政府财政承担的短期政府债券本金时,借记 “债务还本支出”账户,贷记“国库存款”等账户;根据债券兑付确 认文件等相关债券管理资料借记“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账户,贷记 “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账户。 (5)省级财政部门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短期地方政府债券置换 存量债务时,根据债权债务确认相关资料,按照置换本级政府存量债 务的额度,借记“债务还本支出”账户,贷记“债务收入”账户;根 据债务管理部门转来的相关资料,按照置换本级政府存量债务的额度, 借记“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账户,贷记“应付短期 政府债券”账户。
第五章 财政总预算负债的核算
第四节 应付政府债券的核算
一、应付短期政府债券的核算
主要账务处理: (1)实际收到短期政府债券发行收入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 记“国库存款”账户,按照短期政府债券实际发行额贷记“债务收入” 账户,按照发行收入和发行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支出账户;根据 债券发行确认文件等相关债券管理资料,按照到期应付的短期政府债 券本金金额,借记“待偿债净资产——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账户,贷 记“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账户。 “待偿债净资产”科目用于核算政府财政因发生应付政府债券、 借入款项、应付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其他负 债等负债(与其相关的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 减的金额。该账户是净资产抵减科目。
第五章 财政总预算负债的核算
第四节 应付政府债券的核算
二、应付长期政府证券的核算
主要账务处理: (3)实际支付本级政府财政承担的长期政府债券利息时,借记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或“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账户,贷 记“国库存款”等账户;实际支付利息金额中属于已确认的应付利息 部分,还应根据债券兑付确认文件等相关债券管理资料借记“应付长 期政府债券”账户,贷记“待偿债净资产——应付长期政府债券”账 户。 (4)实际偿还本级政府财政承担的长期政府债券本金时,借记 “债务还本支出”账户,贷记“国库存款”等账户;根据债券兑付确 认文件等相关债券管理资料借记“应付长期政府债券”账户,贷记 “待偿债净资产——应付长期政府债券”账户。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4.收到下级财政上解的一般预算资金, 会计分录为: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贷:一般预算收入——转移性收入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二、有价证券的核算
有价证券是由国家规定的证券发行部门 (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并约定在一 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信用凭证。
预拨经费应掌握个别、特殊的原则,并 控制在计划额度内,不能任意预拨;预拨经 费应按照单位经费领报关系预拨,不能越级; 预拨经费应在规定的列支期间及时列为支出, 不能长期挂账。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预拨经费” 科目进行核算,并按接受拨款单位设置 明细账。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三、暂付及与下级往来款项的核算
暂付及与下级往来款项是指在预算执行 过程中,在上下级财政或财政与其他部门间 在往来结算中形成的债权,包括暂付款、与 下级往来等。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一)暂付款的核算 暂付款是各级财政部门借给所属预算 单位或其他单位临时急需的款项。 暂付款有可能收回,也有可能转化为 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及时组织清理, 不能长期挂账。
2.收到基建财务部门报来的基本建设支 出月报表,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基建拨款——基建财务管理部门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第二节 政府负债和净资产 的核算
一、政府负债的核算
负债是指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 计量、需要用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暂存 款、与上级往来等。
政府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核算
4.有价证券兑付收到的利息以及转让所 产生的差价,应按购入有价证券时的资金来 源分别作为一般预算收入或基金预算收入等 入账。
《新编政府会计》第四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负债核算

年末,对当年形成的国库集中支付结余采用权责发生制列支时:
借: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工商行政管理专项 250 000
贷: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250 000
次年,实际支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时:
借: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250 000
贷:国库存款
250 000
02
PART
暂收及应付款项
2. 暂收及应付款项的概念
什么是暂收及应付款项? 暂收及应付款项是指政府财政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债 务,包括与上级往来和其他应付款等。
暂收及应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
2.1 与上级往来
与上级往来
与上级往来是本级财政与上级财政之间由于财政资金的借款周转以及年终财政体 制结算发生的应补助、应上解财政资金等事项而形成的待结算款项。
1 200 000
省政府财贷政:承借担入偿款还项责—任—的应最付后本一金年借款利息12100200元0 0。0财0 政总预算会计应编制的
会计分录为:
(2)年借末:,待省偿财债政净确资认产该—笔—借借入入主款权项外债的应付利息33000000元。财政总预算会计应
编制的会贷计:分借录入为款:项——应付利息
3000
(5)借借款:到待期偿,债省净财资政产向—该— 国际借金入融款组项织偿还借入主3权0外00债本金1 200 000元。
财政总预贷算:会借计入应款编项制—的—会应计付分利录息为:
3000
借:债务还本支出 贷:国库存款 同时:借:借入款项——应付本金 贷:待偿债净资产——借入款项
1 200 000 1 200 000
(计2应)编经制查的明会,计上分述录性为质:不明的款项中,有5000元属于误入,予以退回。其余转作政府
论政府会计制度中 双基础 核算方式的应用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础上实现的重大制度创新和突破,基于双基础、双报告制度,全面加强政府会计制度预算执行和财务信息核算。
本文深入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重大变化,并在“双基础”核算方式理解的基础上,对“双基础”核算方式应用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提高政府会计核算准确性,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核算;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历史的重要变革,其会计核算目标进一步明确,以满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要求,在政府会计制度基础上新增了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和在部门预算等核算内容,并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虚提”和无形资产摊销等核算内容[1]。
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取消了原《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形成了覆盖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科目、核算准则,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政府会计核算的有效衔接,夯实了资产质量,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深刻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核算方式,有利于全面落实政府会计核算制度要求,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2]。
本文深入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变化和创新,研究了“双基础”核算内涵,并提出了“双基础”核算方式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的应用,以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政府会计制度变化及创新意义新《政府会计制度》以预算会计和“双基础”核算体系为基础,覆盖了“双报告”(预算报告、财务报告)核算要求,兼顾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告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要求,强化了政府部门职能,实现了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效衔接[3]。
(一)统一了会计核算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性质、运行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财政全额拨付单位、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等,如行政机关单位、中小学、医院、测绘、地勘等。
原会计制度采用分类主体会计制度,导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口径不一的问题,给政府财政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造成较大的困难。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8章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核算

收账款”科目。
34
业务举例
35
三、事业收入
4.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事业收入 如果事业单位的收入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事业收入需要按 “收支两条线”的方式管理。 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事业收入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
财政拨款等拨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期末,应当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本期盈余,期末结
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19
二、财政拨款收入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拨款收入在财政部门完成款 项的实际支付时确认。 根据收到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相关原始凭 证,按照通知书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借记“库存物 品”、“固定资产”、“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 用”、“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 科目。
政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拨付,包括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和其他方式。 政府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经费拨款,包 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等。
18
二、财政拨款收入
(二)财政拨款收入的核算 政府单位设置“财政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单位从同级 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本科目可按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计量方法
(一)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采用不同方法计量的资产与负债,有着不同的计量属性。 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
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 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和法
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事业收入涉及增值税业务的,通过“应交增值税”科目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讨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外设立专户,把部分与行政事业单位有关的财政资金或资产交由国家财政部门财政落实专管专用。
这种管理模式旨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财务活动不断增加,使得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代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资金管理不透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督效果。
研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特点、分类和管理模式,探讨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对策,对于提高财政代管资金的管理水平,保障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找到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问题,分析财政代管资金的特点、分类及管理模式,探讨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改进对策,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财政代管资金的流程和要点,为改进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还旨在阐明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讨,可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保障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财政代管资金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有效管理和使用这些资金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更加清晰地了解财政代管资金的特点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对财政代管资金的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简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满足

简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及其满足一、我国社会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广泛的,不同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财务信息需求,他们需要政府披露不同的财务信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
总的来说,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类:1.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
政府作为资源或资金的受托方,一旦接受了对资源运用和管理的权利,他同时就自然承担了向资源提供者(委托方)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的责任。
为了解脱受托责任,政府需要提供以下信息:①忠实受托责任信息,它要求政府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信息以便公众评价政府是否按照法定预算、法律法规或合约(如拨款、财务限制条款)取得和使用资源。
②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成果的信息。
③政府提供服务的努力程度、成本和成就的业绩信息。
这些信息需求都是从直接由公共受托责任派生出来的。
2.预测政府能力的信息需求。
政府需要披露信息以说服潜在的投资者(如债权人、供应商和财务援助者)为其提供财务资源。
潜在的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预测政府履行合约的能力,以便做出是否把资源委托给政府的决策,在做出这种决策之前,受托责任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预测信息的需求并不是由受托责任引起的。
只有当潜在的投资者与政府签订合约后,关于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才被用来监督合约的履行。
3.衡量经济影响的信息需求。
国外政府以及国际机构需要有关的政府会计信息,大多是想通过分析别国政府财政财务活动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以及结果等考察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以便做出一些政治、经济决策。
4.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需求。
政府内部的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等也需要政府会计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制定决策。
二、目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对这些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1.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
我国政府部门目前执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其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需要。
财政资产和负债的核算

财政部门借给预算 单位临时急需且要 求到期收回的款项
确认条件
•没有纳入预算 •程序(审批、签订 协议) •有明确的条件
业务内容
•借出 •收回
2
借出款项
科目设置
借出款项
账务处理
借出
• 借:借出款项
• 贷:国库存款等
收回
• 借:国库存款等 • 贷:借出款项
2
借出款项
案例:
某市财政部门发生有关借出款项的业务如下:
1
有价证券 解答:
①购买国债时记账。
借:有价证券——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购买100 000 000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购买30 000 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公共预算存款100 000 000 其他财政存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存款30 000 000
②到期兑付国债时记账。
计算分割利息:
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获得利息 =100000000×0.04×3=12000000 (元)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获得利息=30000000×0.04×3=3600000(元)
科目设置
有价证券
业务内容
•购入 •收息 •收本金
1
有价证券
收本金
收息
购入 借:国库存款/ 其他财政存款
借:国库存款/
其他财政存款 贷:有价证券等
借:有价证券
贷:国库存款/
贷: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 专用基金收入
其他财政存款
1
记账:
有价证券
借:国库存款—一般公共预算存款112000000
其他财政存款一—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存款33600000
贷:有价证券——般公共预算资金购买130 000 000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购买30000000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2000000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3600000
论《政府会计制度》中“双基础”核算方式的应用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论《政府会计制度》中“双基础”核算方式的应用孙旭天津市环湖医院摘要:《政府会计制度》有机整合了各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按单位、部门类型分别执行的会计制度,提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互相衔接的双基础会计核算体系。
本文主要论述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对“双基础”的核算方式进行的理解和思考,总结出的一些具体经验。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核算方式引言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制度有机整合了各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按单位、部门类型分别执行的会计制度,又提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互相衔接的双基础会计核算体系。
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制度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学习理解会计学理论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际工作;完善本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全面落实政策,体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笔者作为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以自身有限水平进行研究摸索,希望抛砖引玉,对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及创新意义《政府会计制度》设置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基础”的体系,满足了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双报告”的核算要求。
这种会计制度兼顾了现行部门决算报告制度的需要,又满足了财务报告的要求,对于精细化加强政府管理,强化政府职能具有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体现出的先进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单位的经济运行模式不同,有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补助单位;税收部门、学校、具有创收性质的医院等。
在新制度实施以前,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单位类别执行不同会计制度。
第四章财政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

(3)当期有价证券兑付的利息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益, 应分别按购入有价证券时的资金来源作为一般预算收入或基 金预算收入处理。
(4)购入的有价证券(包括债券收款单)要视同货币妥善 保管,防止遗失。
账务处理
其他财政存款核算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未列入 “国库存款”账户反映的各项财政性存款。
主要包括财政周转金存款、未设国库的乡镇财 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以及部分由财政部 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等。
注:财政周转金是专款专用的专项资金,其存 款通过“其他财政存款”核算。
财政性存款的管理原则
1.集中资金、统一调度 各种应由财政部门掌管的资金,包括一般预 算资金、基金预算资金、专用基金、财政周转金 等,均应纳入财政性存款的有关账户,由总预算 会计统一收纳、支拨和管理。 2.严格控制存款开户 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除财政部有明确规定者 外,一律由总预算会计统一在国库或指定的银行 开立存款账户,不得在国家规定之外将预算资金 或其他财政性资金任意转存其他金融机构。
财政性存款按财政资金的存放地点不同, 可分为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
国库存款是各级总预算会计在国库的预 算资金存款,包括一般预算存款和基金预算 存款。
一般预算存款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 计划组织的并由国家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 资金。
基金预算存款是通过财政安排或按规定 收取,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 性基金。
补助。 • 6.根据年终决算结算单,所属甲县财政局欠解的预算款30
000元和应拨付乙县的专利补助款200 000元,转作往来款项 予以入账。
•
• 【例1】某市级事业单位拟采购一批办公设备,合计50万元 ,根据拟定的政府采购计划,款项由财政预算资金和单位自 筹资金按6:4的比例负担。该项采购采用财政全额直接拨付 方式支付政府采购资金。该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应进行如下账 务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务园地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王代琨摘 要: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为了会计改革的重点之一。
新《政府会计制度》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提高政府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规范化,降低财务资产管理风险。
文章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财务管理;问题;对策0 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新制度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收支资产数额模糊以及固定资产来源不清晰等问题,是市场经济管理完善中的关键一步。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会计制度的改革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制订全新的财务管理计划,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以及工作质量,引导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若单位财务人员对制度不够了解,则会影响新制度的落地实施,所以财务人员应对新制度进行解读,全面强化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1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办公的普及,传统的会计制度存在管理不当、人员浪费等情况,也暴露出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漏洞。
实施新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优化,以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在向政府部门进行汇总报告时,因传统制度中单位会计科目制度不同,财务数据分析也会受其影响,新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各单位同种信息对比的效果,在财务汇总时为政府提供精准的基础信息数据。
另外,新制度可以完善财务管理中的负债类科目、核算资产科目,增加预算财务核算科目,优化财务管理中的两大体系,即预算会计体系以及财务会计体系,使二者基于同一核算系统,进而实现两者的相互分离和连接,而平行记账则构建出一种“双基础、双报告、双功能”的全新会计核算模式。
政府财政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会计制度的改革,政府财政会计核算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会计核算制度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决策及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政府财政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促进政府财政会计核算工作发展。
一、政府财政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一)由不同确认时点造成的差异项政府财务会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账户,将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运用公共财务资源情况、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情况等方面信息,通过政府的财政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进行报告。
政府预算会计主要包括拨款、承诺、核实、支付等账户,属于报告预算拨款和拨款使用情况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对预算批准和预算执行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
由收支确认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形成的,能够在以后期间转回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
往来确认收入或支出的不同时点、收入确认的时间有先后顺序,是政府会计中的两种主要时间性差异类型。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模式下,货币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会存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中。
报告期内会显著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净资产,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为财务会计的收入;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现金流入属于预算会计收入,并纳入了预算管理体系之中。
会计主体核算时存在确认预算收入时,没有同时确认财务收入或者进行财务收入但没有进行预算收入确认的情况。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实践中,前一种情况包括收到预收账款确认的预算收入、取得借款确认的预算收入以及应收款项确认的预算收入等;后一种情况包括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预收账款确认的收入、应收款项确认的收入等,两种情况下都会造成差异项。
同理,会计主体在进行费用和支出的处理时,由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存在不同的确认时点,如果经济事项没有同时确认预算支出或费用,那么也会造成差异项的存在。
(二)因核算口径不同产生的差异项由于核算原则的不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费用和预算支出的核算口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载于《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9期论政府的资产负债管理与核算——构建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财政管理模式黎利权从现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总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来看,我国的财政管理模式总体上还是一种单一的收支管理型模式。
财政实际工作中,资产负债事项尽管大量存在,但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地引入。
表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1997年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但资产负债核算的内容依然只有货币性资产和结算性往来款项,大量的政府债权债务和国有股权投资尚没有进行资产负债的核算;财政报告上,主要还是关于收支的预(决)算报告,关于资产负债的财务状况报告尚没有形成。
各级人大对财政报告的审议也主要集中在收支预(决)算上,对政府财务状况没有足够的重视;法制上,现行的《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关于收支管理的法律法规,没有涉及对政府资产负债的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国政府财政要不要实行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如何构建?就此,笔者谈一点个人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并就教于同仁。
一、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的联系和区别政府的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府当前的财务状况是过去多年预算执行的累积结果。
反过来,当前的财务状况又是以后年度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基础,对以后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的资产负债事项完全可以与收支事项一样,实行大口径的预算管理。
现行的财政工作实践中,预算收支就包含有一部分债权债务和投资的内容,比如现行预算收支科目中就有债务收入、债务支出、国有资本金等。
然而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的功能和管理目标不一样,政府在这两种管理工作中的角色、遵循的管理原则也不一样。
从功能上讲,收支管理是对年度发生额的管理,是对流量的管理。
收支预算的执行每年从零开始,年度内各月的发生额可以累计,年终收支结转后余额为零,下年度又从零开始。
所以收支管理是反映不出多年累积结果的。
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对一定时点余额的管理,是对存量的管理,能够反映跨年度的长期的累积结果。
从管理目标来讲,收支管理侧重于收支规模是否适度、收支结构是否合理。
以是否有效地提供了公共产品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
而资产负债管理则以确保政府财务状况的安全并为预算执行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为目标。
正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管理服务于收支管理。
但当政府财务状况恶化,达到了预警范围并有可能危及政府财务安全的时候,收支管理则要服从于资产负债管理。
从政府角色和管理原则来讲,在收支管理中,政府担当的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收支的形式以无偿方式为主。
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政府的角色是债权人、债务人、投资者。
政府资产负债的运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政府与其他债权人、债务人、投资者之间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
二、我国财政在收支管理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实行资产负债管理首先,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的密切联系表明,收支管理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影响着政府的财务状况,又受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
财政工作不管是否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与预算收支相联系的政府财务状况是客观存在的。
只有加强对政府资产负债的管理,密切关注政府财务状况,确保政府财务状况的安全,才能保证财政运行的平稳,为以后年度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资产负债管理与收支管理的区别表明,收支管理是不能替代资产负债管理的。
将一些债权、债务、投资等资产负债事项列入预算收支的大口径预算,达不到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反映不了政府的财务状况,更谈不上确保政府财务状况的安全。
第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
在公共财政下,预算支出就是用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支出。
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大口径预算收支。
预算支出中既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部分,也有债权和国有股权投资部分。
预算收入中也有债权收回、国有股权收回的部分。
这种将国有股权和债权的收回、投放列收列支的办法,人为地夸大了预算收支的规模,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年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规模,不利于人们准确地了解和分析预算收支占GDP比率的真实情况。
因此有必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重新界定预算收支的范围,把国有股权、债权债务等内容从预算收支中剔除出来,划入资产负债的范围。
第四,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政府债权债务和国有股权等资产负债事项,对我国财政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以来几十年的政府投资积累了大量的国有资本。
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民营资本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将继续壮大,但在全社会的资本构成中,国有资本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庞大的国有资本的存在,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要管好用好国有资本,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必须掌握国有资本累积的余额。
现行的法律、制度将国有股权投资列入预算支出实行支出管理的办法,无论是预算编制还是人大对预(决)的审批,所管理的都只是当年国有股权投资的发生额,对多年积累下来的国有资本金累积余额没有管到,出现了管理上的缺位。
此外,国债及国债转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转贷、地方政府向国内金融组织借款、拖欠职工工资、拖欠企业的出口退税、养老保险金等债权债务事项都要求掌握累积的余额,而不只是当年的发生额。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实行资产负债管理。
三、如何构建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财政管理模式构建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财政管理模式,要通过修改《预算法》、《财政总会计制度》和改革财政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来展开。
这种模式建立的标志是实现以下三个转变:财政报告由单一的预(决)算报告向预(决)算报告和财务状况报告并行的转变;财政日常工作由单纯的收支管理向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并重的转变;财政总会计核算内容由以收支核算为主向收支核算与资产负债核算并重的转变。
首先,修改《预算法》。
1)在《预算法》中明确提出我国财政实行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财政管理模式。
2)立法目的条文中除现有的“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等内容以外,增加“保障政府财务安全”的内容。
3)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以是否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重新界定预算支出的范围,以政府是否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身份筹集经济资源,重新界定预算收入的范围。
将国有股权投资、债权债务等事项从预算收支中剔除出去,划入资产负债的范围。
4)提请人大审议的财政报告,在现有预(决)算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上年度财务状况和下年度财务计划的报告内容。
5)增加资产负债管理的条文,明确政府资产负债事项的范围、管理要求。
6)增加政府财务状况的法定控制指标。
现行的《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预算周转金”要逐步达到本级预算支出的4%,这实际上就是一项财务状况控制指标。
但作为法律条文,“逐步达到”的字眼,伸缩性太大,缺乏强制力。
要确保政府财务安全,仅此一项指标,远远不够,还需要增加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反映和控制政府财务状况的法定指标。
这些法定指标将作为人大审议政府财务状况、考核政府绩效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进行资产负债运作的警戒线。
其次,修改《财政总会计制度》。
2003年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会计课题组对预算会计制度的修改作了专门的讨论研究,在《预算管理与会计》杂志2004年第3期刊登的“修改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了国有股权、债权债务、社保基金等事项核算的改革建议。
在此不再详述,但要补充说明几点:1)“建议”对国有股权的核算提出“先进行增量核算,待条件具备时再补记存量”。
这是出于操作上先易后难的考虑。
然而,国有股权的存量数据完全可以从现有企业财务报告的实收资本中获得,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且,如果存量先不核算,遇到国有股权减少(比如国有股减持)的业务时,可能就会产生国有股权为负数的现象。
因此,国有股权的核算,还是应该从存量入账开始。
2)对社保基金的核算,应该把“养老保险金”与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保险金的核算区别开来,因为“养老保险金”是在职工退休时需要返还给职工本人的,是政府对个人的负债,应作为负债核算。
而其它几种保险是互助性的,不属于政府的负债,应作为基金预算收支核算。
3)“建议”对“涉及政府债权债务、产权的资金流入流出”,提出了“双分录”的核算办法。
的确,“双分录”能够解决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问题,这与美国政府“预算会计”与“权益会计”并行的“双轨制”也很类似。
而且在我国预算会计实践上,过去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也是采用“双分录”的办法,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双分录”也有难以克服的问题。
问题之一就是必然造成会计要素资产与支出、负债与收入含义上的交叉,比如国债,既确认为收入,又确认为负债。
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业务所做的基本分类,而分类是最忌含义交叉的。
这给修改会计制度时为各会计要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带来了麻烦。
问题之二是,债权债务列收列支后,人为地夸大了预算收支的规模,不利于人们了解和分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预算收支占GDP比重的情况,也很容易产生通过人为的债权债务频繁操作来扩大收支规模的不良现象。
所以,对“涉及政府债权债务、产权的资金流入流出”,还是不宜搞“双分录”核算。
总之,通过修改《预算法》和《财政总会计制度》,把政府资产负债事项从预算收支中分离出来,按资产负债核算,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从而构建我国收支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财政管理模式,不仅操作上是可行的,而且对于更进一步地搞好预算工作、改善政府财务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