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看海人》教案

合集下载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

下面是的关于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材分析】这篇写人叙事散文,语言简洁优美,叙事、抒情结合,人物刻画生动形象。

教学时要以“品味语言,感悟人物精神”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爱工作、爱生活这种博大的感情。

探究讨论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情节,揣摩人物心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读课文,理解、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看海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典型材料的写作方法。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学者散文,给人以很大的品味赏析的空间和美感,指导学生品味佳句。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识记字词、扫清阅读障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脉络。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一)导语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英勇感动,被壮烈感动,被亲情感动……却很少想到那质朴得还带着泥土芳香的平凡同样可以感动千千万万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去结识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师,分享他平凡背后那令人泪流满面的精神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他就是--冬日看海人。

二)生齐读教学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号叫癖好阔绰眸子萦绕憬悟2、解释下列词语:癖好风情花甲憬悟3、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课文思考:1、看海人为什么要去看海?又为什么选择在冬日?2、除了看海,文中还写了看海人的什么故事?这些故事跟看海有何内在的联系吗?3、读完此文你认为看海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学法指导:(边读边思考后小组讨论补充全班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提示引导,第二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加以引导。

)教师简单小结:深夜批改,辅导学生,这些都是很多同学用来表现老师敬业精神的角度,这些当然能够表现敬业但都太普通,文中的两件事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来塑造冬日看海人,让我们对敬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典型的事例,作者这种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主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习的。

冬日看海人 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 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冬日看海人课题:冬日看海人年级:中学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45分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冬日海景,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感官进行场景的观察,并进行描述性写作。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准备相关图片资料2. 学生自带笔记本和笔3. 教师准备范文参考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呈现冬日海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冬天曾经去过海边吗?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步骤二:观察感知(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冬日海景观察,引导学生利用感官进行感知。

2. 教师提供参考问题,学生进行观察:a. 冬日海景的颜色有哪些?b. 冬季海风的感觉如何?c. 海浪的声音是怎样的?d.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海洋动物出现?e. 有没有什么冬季海边的活动?3. 学生自由观察并记录。

步骤三:讨论交流(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的结果,分享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冬季海边的感受和所见,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具体细节。

步骤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范文参考或写作示范,展示如何将观察结果进行写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写作练习。

3. 学生可以选择写诗、散文、游记等形式,鼓励创新和发挥。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点评。

2.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分享,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欲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其他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写作,如春天的花海、秋天的枫叶等。

2.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观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象。

3.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冬日看海人的阅读分享会,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心得。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冬日看海人》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冬日海滩的描绘,表达出的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冬日看海人》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1. 课文《冬日看海人》的文本打印,每人一份。

2. 相关海边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字典、词典等辅助工具。

2.2 教学资源1. 教学PPT或黑板。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用书、练习册等相关教辅材料。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方法3.1 导入新课1. 利用相关海边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 提问学生对海边的记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冬日看海人》,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辅助工具,解决生字词问题。

3.3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冬日看海人》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4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3.5 课堂小结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准备课后复习。

第四章:课后作业与评价4.1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4.2 评价方式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共同提高。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改进5.1 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5.2 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与反馈6.1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喊:“老师好!”我知道这是你们对老师的礼貌。

可是,老师到底有多好呢?能谈谈你的老师都为你们做过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嗯,你们还真能记得不少老师的好呢!我很感动!其实,这都是平凡的我们做得一些平凡的事情罢了。

教师是平凡的,但我们愿意为了你们而努力工作!今天我们就一起互相帮助,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课件呈现)-----冬日看海人二、感受课题、质疑课题师:师: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多么好的题目啊,还没读课文就能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东西!那么这样的课题又给你了什么样的疑问呢?(学生回答……)同学们,我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有这么多想不明白的事。

但是。

我边读边思考就基本上把它们解决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做到!看屏幕。

(课件呈现)自读课文,划出文章的中心句,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

2结合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扣住主旨句来描写这位看海人的?三、交流文本初知师:板书:中心句。

(学生回答)本文“最平凡的小人物”指的谁(学生回答)板书:小学教师。

你们还知道关于他什么?(学生回答)板书:看灯、看海。

师:为什么看海人那“闪亮的眸子”和“一身大海的气息”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呢?(课件呈现)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令我们感动,请找出来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看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评点分析你找到的词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那份体验那份收获。

谁来说说。

1、聚焦“看灯”,我们先聚焦“看灯”吧,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1)“惭愧”和“激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表现人物什么思想。

(2)课件呈现:(灯泡图片及问题,为什么会是极珍贵的教具、为什么要一直被他保留到通了电?)2、聚焦“看海”。

还有想交流看灯体会的吗?我们再来关注看海,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件呈现问题(1)对于他为什么冬天去看海,你读明白了吗?(省钱省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看出来他省钱?(做硬座车)(2)那么冬天他看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看海的呢?(生读)课件呈现:“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假如你看到一个人这样看海,你有何感想?你想不想也看看这雄奇的冬日大海?课件呈现:北戴河冬日风景,解说北戴河的气候特点以及大海一般不结冰的常识。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冬日看海人》。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冬日看海人的心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观察、思考、表达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语感、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冬日看海人的心情。

(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冬日看海人的心情。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解释难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冬日看海人的心情是怎样的?(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课堂小结(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关于冬日看海人的小练笔。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冬日看海人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参观海边,感受冬日看海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收获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关注彼此在团队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冬日看海人》,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与说学情《冬日看海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篇,也就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另外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都为记叙文,主要进行记叙文的学习。

《冬日看海人》主要讲述了作者刘心武偶然遇到一位在严寒的冬日去看海的乡镇小学教师并且心中久久难以忘怀的故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这位小学教师看灯和看海两件事情,让我们为文中主人公的敬业和执着精神所折服。

因为本篇文章放在这一单元的最后,所以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五篇主题类似的记叙文,相信学生已经基本上学会了怎样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基本上了解了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基于此,我计划把这篇文章当作检验学习效果的篇目,以学生自主合作探讨、老师加以引导的学习方式展开。

二、说教学目标⒈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根据这一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感受较深的句子,合理地谈出自己的感受,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作者对这位小学教师敬佩、羡慕的思想感情,做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⒉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西北小镇的小学教师,读完课文之后,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呈现在眼前,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这位小学教师的形象,学以致用。

⒊文章主人公令人敬佩的敬业执着精神让作者也让读者为之感动,学生仔细体会谈谈自己的感受,共同讨论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重难点记叙文写人记事,文章中关键的就是典型的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感情,鉴于此,我把教学目标的一、二点作为教学重点;由于初中生接触社会比较少,对敬业精神了解的不够多也不够深刻,所以我把教学目标的第三点作为教学难点。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二、展示交流
本文“最平凡的小人物”指的谁?
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为什么看海人那“闪亮的眸子”和“一身大海的气息”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呢?
1.聚焦“看灯”,
(1)引导观察教室内的电灯设施,针对“电灯究竟什么样”展开对比体验。体会小镇的落后和小镇师生的渴望。
(2)抓住“惭愧”和“激动”两个心情词,引导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精神。
学生通过读书能把“看灯”与“看海”两个重要点读出来,也能初步感受到这个教师这样做是为了他的学生们。所以,交流时,教师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速读课文后自己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课件展现北戴河冬日风景,边展现边解说北戴河的气候特点以及大海一般不结冰的常识。
体会作者“人生没有这位西北高原小镇的小学老师丰富多彩”的感慨。
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看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能帮助自己找到答案的词句。
在关键句附近做好批注,之后再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针对左侧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让学生在释疑中欣赏冬日大海的美景。
学生细读课文最后部分,理解回扣主题的点睛之笔。
3.感受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
4.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培养执着追求的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自主预习:
(1)感受课题:请看过大海的同学说出什么时间在哪里看过,并简单描述大海的样子。看过大海的同学——看海人。齐读课题,你感觉到这里的“冬日”是指的“冬天”还是“冬天的太阳”?(冬天)那这就给我们点出了看海的……?(时间)

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冬日看海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描绘冬日海景,抒发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描绘冬日海景,抒发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冬日看海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冬日大海。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

(2)圈出生字词,查阅词典,理解其意思。

3.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逐段讲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讲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冬日暖阳”、“海天一色”等。

4.合作探讨①作者为什么在冬日去看海?②课文中的冬日大海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③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冬日海景来抒发感情的?(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冬日看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描绘冬日海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板书设计1.生字词2.修辞手法3.冬日海景描绘4.情感抒发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用法。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2)对文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在冬日看海的感受,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冬日看海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冬日的海边氛围。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3. 读写结合:将写作训练与课文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分析并展示修辞手法的运用。

4.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总结课文中的修辞特点。

5.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冬日看海人》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冬日看海人》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

3. 欣赏和描述冬日的海景,表达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运用写作技巧,创作出富有情感和生动描绘的作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冬日看海人》。

2. 参考资料和图片。

3. 作文纸和写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冬日的海景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冬日看海人》,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以及作者的表达技巧。

4. 写作指导: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创作出富有情感和生动描绘的作文。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个人的感受和联想,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一篇关于冬日看海人的作文。

6. 分享和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冬日看海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写作技巧的运用和作文的情感表达。

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表现。

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合作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冬日海景的文学作品,如诗歌、绘画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冬日海景的实地观察和写生活动,增强对冬日海景的感知和表达。

3.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冬日海景的艺术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本文叙述了一位小学教师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在冬日自费到北戴河看海的故事。

表现了看海人对事业的无穷酷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寻求,而且为了学生可以花他五年积蓄,歌颂了他敬业的执着精神。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冬日看海人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冬日看海人》教案教材分析这篇写人叙事散文,语言简洁优美,叙事、抒情结合,人物刻画生动形象。

教学时要以“品味语言,感悟人物精神”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爱工作、爱生活这种博大的感情。

探究讨论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控人物形象2、能力目标:(1)锤炼口语表达能力(2)学习分析问题的角度3、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2) 启示学生完善自身性情,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教学重点:1、锤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掌控人物形象3、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启示学生完善自身性情,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启示学生完善自身性情,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设计理念1、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采取“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教学结构。

2、依照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最优化。

教学策略创境激趣—视听感悟—朗诵感知—活动探究—拓展延伸教学进程与分析:一、导入:先请大家观赏海景(播放壮观海景)观赏完影片,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所看景物的特点。

交换。

大家说的这么棒,不愧是海边长大的孩子。

你都爱好什么时候去看海?(学生回答)春天的海生气盎然,夏天的海烈火奔放,秋天的海鱼虾满舱。

那冬天的海呢?(学生回答)但有这么一位教师偏偏挑选冬天去看海?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冬日看海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3. 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冬日看海人》。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冬日的海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思考:冬日看海人是怎样的一个人?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氛围。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冬日看海人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讨论的深入程度、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等。

针对反思结果,教师应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八、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冬日看海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冬日看海的感觉,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验写成作文,与其他同学分享。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第一篇:《冬日看海人》教案冬日看海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标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

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看海人的语言、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敬业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敬业”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二、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基础字词,了解文章结构三、教学难点:体味看海人高贵品质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讲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总有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谁曾经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的泪水盈满眼眶,老师啊就知道这么一个人,他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敬仰,他就是——冬日看海人。

下面让我们跟随刘心武先生一起去了解冬日看海人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等。

其中《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三)、掌握字词:1、注音惭愧(cán kuì)狭隘(xiáài)憬悟(jǐng wù)羡慕(xiàn mù)号(háo)叫嫉妒(jí dù)萦绕(yíng rào)癖(pǐ)好眸(mou)子2、解释下列词语: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

风情:风情、意趣花甲:60岁憬悟:觉悟、醒悟3、多音字:揣chuāi(往里揣)chuǎi(揣度)chuài(挣揣)号(hao)叫口号(hao)4、形近字:喘(chuǎn)踹(chuài)瑞(ruì)端(duān)惴(zhuì)湍(tuān)(四)课文研读:1、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结构(1):交代人物事情缘由(2-4):县城识电(5-7):冬日看海(8-9):篇末点题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冬日看海?原文回答:那原因很简单,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的。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冬日看海人》,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2.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日看海人》2. 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海哥、母亲、姐姐等3. 故事情节概括:海哥在冬日里独自看海,与母亲、姐姐的生活对比,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讲解与讨论: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了解他们的思考和理解情况。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3.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冬日看海人》的读后感,通过写作来检验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冬日看海人》的打印副本或电子文档。

2. 参考资料:有关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评论文章。

3. 视频或音频资料:如果有的话,可以播放相关的作者访谈或小说改编电影的片段。

4.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多媒体播放设备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冬日看海人》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冬日看海人》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1. 准备课文《冬日看海人》的文本材料。

2. 收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冬日的海景。

3. 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或卡片。

2.2 教学资源1. 课文《冬日看海人》文本。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3.1 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冬日的海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冬日看海人的情景和感受。

3.2 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冬日看海人》。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3 分析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景色描写等。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悦、孤独、思索等。

3.4 讨论主题和寓意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2. 强调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4.2 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用描写手法表达出来。

2. 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冬日看海的经历,写一篇短文分享。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评估5.1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5.2 评估1. 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6.1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冬日的海边氛围,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词,查找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段落和修辞手法。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冬日看海人》。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绪。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冬日看海人》的朗读和背诵。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理解。

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冬日的海景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冬日的海与其他季节的海的区别。

3.2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记忆和表达能力。

3.3 词语解释:教师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

3.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到自己的作品中。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朗读与背诵作业: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记忆和表达能力。

4.2 写作作业: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描写。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朗读、讨论等。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作业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业的描述能力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描写冬日或海景的文学作品,如《雪落香杉树》、《海上日出》等。

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分享,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6.2 实地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冬日的海景,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刘心武是名家,是矛盾文学奖获得者。

我曾读过他的书《钟鼓楼》。

第一次去北京游玩至钟鼓楼一带时,我还很兴奋地对同行的人喊:“这就是刘心武《钟鼓楼》里的钟鼓楼吧!”记不清什么时候了,我还看过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关于《红楼梦》的一些解析。

但《冬日看海人》这篇散文我还是第一次读到。

冬日看海?首先这个题目就带给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冬天的海不结冰吗?说冬日看海是不是就是写冬天去看结了厚厚的冰的海面啊!或者是真的有不结冰的大海?——后来我知道了完全是因为自己太缺乏自然常识了才有这么可笑的疑问。

但当时的我,脑子里确实深深地划上了这一个又一个问号。

文章里肯定有答案。

于是,我细细地读起来。

读完第一自然段,我就对文中那位“头发花白”、“眼睛发亮”的来自大西北小镇里的小学老师充满了亲切感。

那是源于自己也是一名小镇里的小学老师。

因为对文字的敏感,我觉出了他应该就是本文的主角。

而且,身份的认同感,让我觉得发生在这个小镇老师身上的故事一定都是我所熟悉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读到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突然醒悟——哦,冬日看海人就是指他了!看电灯?!不是看海吗?我脑子里那一大堆问题没解决呢,而此时的文章却像是一位老练的魔术师故意卖开了关子。

我耐心看下去。

这位小镇老师“看电灯”的渴望和经历是我所不熟悉的。

我的学生们当然更不曾有这样的渴望和经历了!然而,我却感动了。

他在没有通电的村子里对学生们提电,这姑且算作是他对文本教学的尊重;然而,当学生不断的追问时,他却生出了“惭愧”!这惭愧仅仅是因为自己没见过电吗?不是的。

从“他很惭愧,身为人师,却眼界狭隘,连真的电灯都没见过!”这个句子里我可以读到这种“惭愧”是“为人师”的惭愧!他要见电灯,他要告诉他的学生们电灯究竟什么样!文中“那只电灯泡,后来成了他课堂上极珍贵的教具”这句话,就让我的这一认识得到了验证!从他“为人师的惭愧”中我读到的是一个小镇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文本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认知的尊重,仍然是今天的老师们追求的目标。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教案(课件出示句式:“___________这句(段)话打动了我,因为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交流最感动的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从细节上来品评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

)3、打动我们的是这看海的事,更是这看海的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访谈节目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假如这位教师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记者将如何采访他?他又会如何回答?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依据课文内容,做好采访或被采访的准备。

教师小结:(连续展示课件:播放表现生命美好、勇于追求的图片,配以文字和优美的音乐)敬业精神就像太阳的光芒,明亮而温暖;敬业精神就像搏击的海浪,执著而充满力量。

一个敬业的人,不管环境如何,必有所收获;一个敬业的民族,不论基础如何,总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人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保卫了美丽的家园。

敬业精神是一种爱,对事业执著的爱,对他人无私的爱,对祖国深沉的爱。

如果人人都献出这种爱,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

冬日看海人教案3一、活动目标1.通过小人乘瓶在水上飘浮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索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制作、实验、解决使浮瓶漂稳的问题,提高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每组1个玻璃缸(加水)。

2.每组1个工具盒:果奶瓶多个,线、铅丝、胶带、剪刀、小铁棍等。

三、课前活动1.分组贴上小红花,提出要求,认清同一组说打算。

2.“铅笔”立定。

⑴玩一个游戏,你能让铅笔在你的手指立定吗?⑵师表演魔术——“铅笔立定”,让生按一按铅笔。

四、活动过程㈠发现问题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多媒体投影:微笑的丁奇奇)。

2.你认识他吗?先让他自我介绍一下(多媒体)。

你们愿意跟丁奇奇做好朋友吗?那你能不能说说丁奇奇的爱好是什么?听听丁奇奇还会说些什么?(多媒体)3.小朋友们,你们说,丁奇奇他用瓶子当船到底行不行呢?说说你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日看海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标记并掌握文中地重点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
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
、抓住看海人地语言、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对事业地执著追求和无限敬业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敬业”地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地精神
、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二、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基础字词,了解文章结构
三、教学难点:
体味看海人高贵品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总有一种精神,
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
它让我们信心倍增;
总有一种人格,
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谁曾经让你地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地泪水盈满眼眶,老师啊就知道这么一个人,他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敬仰,他就是——冬日看海人.下面让我们跟随刘心武先生一起去了解冬日看海人地故事.
(二)作者介绍:
刘心武,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
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等.其中《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地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地争议.
(三)、掌握字词:
、注音
惭愧(áì)狭隘(áà)憬悟(ǐù)羡慕(àù)
号(á)叫嫉妒(íù)萦绕(íà)癖(ǐ)好眸()子
、解释下列词语:
癖好:对某种事物地特别爱好.
风情:风情、意趣
花甲:岁
憬悟:觉悟、醒悟
、多音字:
揣ā(往里揣)
ǎ(揣度)
à(挣揣)
号()叫
口号( )
、形近字:
喘(ǎ)
踹(à)
瑞(ì)
端(ā)
惴(ì)
湍(ā)
(四)课文研读:
、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结构
():交代人物事情缘由
():县城识电
():冬日看海
():篇末点题
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冬日看海?
原文回答:那原因很简单,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地.
第二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主人公看电灯地故事?与标题是否冲突?用了什么样地手法写主人公看灯?
这说明这位老师看海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事业地无比热爱,这一事例对“冬日看海”有利地补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倒叙:
倒叙,是根据表达地需要,把事件地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地片段
提到文章地前边,然后再从事件地开头按事情原来地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地方法. (联系前文《爸爸地花落了》地插叙手法.插叙:在记叙地过程中,由于表达地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地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地情节和事件地叙述方式叫插叙.)
第三部分:最后冬日看海人看到大海了吗?他是怎么看海地呢?
原文:“他把冬日地海景看了个够,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心情愉快、激动,之前没有见过大海,这次见到了,回去可以给同学详细地描绘大海,心满意足了.
第四部分:
文章是怎样点题地?那句话概括了文章地主旨,能说说你地认识吗?
主旨句
“每一个最平凡地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地火把,都能使自
己地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地灵光”.
讲解:凡而不平庸,不论在怎样艰苦环境中,只要我们始终拥有一颗追求美好与光明地心,我们地生活就是有意义地有价值地.就会充满色彩和灵光
、我们已经把整个课文梳理了一遍,我们知道本课重点讲地便是冬日看海人,那么大家觉得冬日看海人用什么样地精神品质呢?从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我遇到他地那天,西北风正在北京久旱无雨地灰色天宇推磨般地号角,在这样严寒地冬日里,人们一般总是尽量往温暖湿润地南方跑,可是,作为一个自费旅游者,他却偏偏去了北戴河.
(环境描写、执着、认真)
()有一天,是放假地前一天,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揣上干粮往多里外地县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达县里.在县教育局门口,当看到屋顶那闪亮地电灯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路过地人或以为他是坏人,或许为他是个疯子.
(细节描写、认真、敬业)
()他没有在北京久留,他只游览了天安门,没去颐和园、长城什么地,他说一来他没剩多少钱了,(为了看海他花光了五年来所有地积蓄一千多元),二来他圆了看大海地梦,心满意足了.
(乐观)
(五)中心思想
提示:通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本文叙述了一位小学教师为了教学上地需要在冬日自费看海地故事.表现了看海人对事业地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地不懈追求,赞美了他敬业地执着精神. (六)、课外延伸:徐本禹
与君共勉:
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地阳光照射我身上地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
徐本禹
他是咱们山东聊城人,年生,年考上大学,年本科毕业,并以高分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本来等待他地将是大好地前途,可他却在这时放弃了读研地机会,毅然决然地到贵州一贫困山区做了一名义务支教者.当时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尚未实施,为了保证他地基本生活,是他所在地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在如此艰苦地条件下,他还每月从微薄地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
半地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他从繁华地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地肩膀,扛住了倾颓地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地责任.他就是年感动中国地大学生——徐本禹.
(七)、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地字词,掌握了文章结构,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地对看海
人地赞美以及对敬业精神地体现,同时,在文章地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地拓展,希望同学们能了掌握字词,更好地领会看海人地高贵品质.
(八)、课后作业:
、掌握字词
、以看本文为材料,选取任意角度,写一篇小作文,题材内容不限.
(九)板书设计
冬日看海人刘心武
一作者:
二字词
三文章结构
四看海人精神
五中心思想
六课外延伸:徐本禹
七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