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学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教案(2)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教案(2)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教案(2)课程标准: 3-1列举实例,说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方法与过程:2、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1、导入:由人类起源的各种神话传说(女娲抟土造人、上帝创造人等)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表现欲。

2、“站立起来的祖先”:针对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问题、图片创设具体情境,体验古猿从树上下到树下发生的变化,理解自然环境对古猿进化的重大影响和劳动在古猿进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观察图1—1,让学生想象一下人类祖先在树上生活的情景。

结合图1—2,小组讨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劳动不是唯一的作用观察图1—4 提问:图上的尖状器是什么?什么用?打制石器(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观察图1—5 提问:○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指出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资料显示元谋人(170万年前)3、人的足迹:阅读课文和材料(也可以放映介绍人和山顶洞人的影片),指导学生自制表格比较归纳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通过比较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小组讨论:○人是怎样生活的?○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哪些好处?○人已是人类,为什么脸部却还象猿脸?比较说说:山顶洞人与人外貌特征的不同提问: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人进步?讨论: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课堂小结:人类的起源古人类人山顶洞人作业布置1、自我测评2、练习册第一课教学后记:利用比较排列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人猿相一杯

人猿相一杯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产与生活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

教学难点:理解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教学准备图片或幻灯片:《单个细胞放大图》《非洲地图》和《非洲地形图》《古人类化石图片》《元谋人牙齿化石》《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图片》《北京人四肢骨图片》《山顶洞人穿孔装饰物图》《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情况对比简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一组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图片,和人类高度文明的生活的图片。

再提问:我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让学生观察图1—1《攀树的古猿想象图》并朗读“阅读卡”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

问:大家都知道猿人长的什么样吗?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区别?(结合刚上课时展示的两组图片)学生回答(略)师:那么我们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演变成今天这样的?我们接下去看。

[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同时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同时,向学生展示相关人类化石图片。

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

学生思考: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的问题?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地质学的第三纪中期(距今约6500万一300万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

人猿相揖别 导学案1

人猿相揖别 导学案1

新授课导学案周次 1 星期课题第一课站立起来的祖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1、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2、根据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展现,分析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和劳动对人类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重点1、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2、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板书设计(一)、人类的起源1、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2、达尔文进化论3、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类——东非人4、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二)、人类诞生的标志1、直立行走(形态特征)2、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特征)(三)、人类进化的历程1、直立行走2、人手的形成3、语言的产生4、人脑的形成5、影响人类进化最重要的因素——劳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人类是怎么来的?”是世界难解谜题之一。

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的起源问题提出了很多猜想,并且倾注全力加以证明。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希腊人、埃及人,还是印度人、中国人,各种人类古老文化中都世代流传着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祖先的足迹。

(一)探究人类的起源首先用图片和文字材料展示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上帝造人说和女娲造人说,让学生感受人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自身起源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引出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让学生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探究人类起源的工作也日益深入,形成一些普遍认可的观点。

1、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2、达尔文进化论(二)、人类诞生的标志设计说明:设计问题过渡:古猿进化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有什么标志?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猿相揖别》学案浙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猿相揖别》学案浙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猿相揖别》学案:
【学习目标】:
1、史前时代一般是指由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类是由古猿经过上千万年漫长的岁月演变来的,观察P5图1-2,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所以古人类学家把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3、从猿到人的转变,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过程。

其中,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都离不开劳动。

思考:为什么说劳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人类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5、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6、观察P6图1-5,找出古人类分布的地点,以及找出我国最早人类生活的地点,并在书本地图上标记出来
7、再次阅读课文P6—P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点,完成以下表格
活地点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现在考古学家普遍认为,人类最早起源地在()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南美洲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学会直立行走 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能否使用天然火
3、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 北京周口店 D 陕西蓝田
4、下列各项不符合山顶洞人的是()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 会制作装饰品 D 开始使用天然火
5、下列事件按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保存火种②人工取火③直立行走④打制石器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②④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学案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学案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一课时 9.6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古猿到人的演变。

2、理解从古猿到人进化的过程中,劳动的重要性。

3、学习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从古猿到人进化的过程中,劳动在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自学与领悟:(一)知识梳理:自学教材P4-P8,完成下列填空题:1. 史前时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前时代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3. _____________年前,东非裂谷带形成,裂谷东部陆地上升,降水减少,气候干燥,植被变稀。

该处的古猿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生活,逐渐学会了_____________,标志着“猿”向“人”的进化。

4.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称为_____人,距今约_________年。

5. 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旧石器时代的主要遗址和古人类有:元谋人——云南________,距今_______年,我国境内已知最______ 的人类。

北京人——北京____________山,距今________年。

山顶洞人——北京___________山,距今________年。

(二)小组探讨(或同桌讨论),突破重难点①看课本P6文字和古人类分布图,回答: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主要在哪些地方?②比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感受人类进化的历程:③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外貌区别:四、小结:1、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由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大脑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人工取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的漫长过程。

五、达标测试:1.与动物相比,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是()。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时“北京人的足迹”一、课程标准3-1列举实例,说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相关图片创设情景,自行找出位于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通过视频再现情景,学生能够简要说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外貌区别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视频、图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归纳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群体情景模拟,学生主动体会到不同时期古人类生活状况,自主得出不同的历史信息;游戏团队激励,创设小组合作的情景,学生自主动手画年代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相关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起源;学生肢体模拟、动作模拟、场景模拟,培养学生表演表达能力,并能体会到古时候人类生活的艰辛和对现在生活的珍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难点:中国境内人类演变的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也知道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那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还有其他古人类出现吗?生预习后答:有(请学生举出具体例子)——北京人山顶洞人(二)北京人的生活【找一找】北京人的生活地点、距今年代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年代70万——20万年【说一说】北京人生活时期的自然条件学生发挥想象力,能够大致描述即可【小组交流】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参考书本进行探讨,小组个别代表回答通过这三个活动,让学生大概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想一想】北京人有什么特点a.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劳动,已是人了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片或者雕像(更生动)b.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展示使用的工具,让学生判断生活在什么年代?答: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通过其使用的工具,大致判定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狩猎为主c.使用天然火结合书本阅读卡内容,了解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概况讨论一下: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什么用?⑴可以烧烤肉食,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⑵能够帮助人们抵御严寒,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⑶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类抵御野兽的能力⑷促进了人们对工具的改进和创制d.过群居生活提问:为什么?答:自然环境的恶劣——人是社会性动物(三)山顶洞人的生活【找一找】山顶洞人的生活地点、距今年代约三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说一说】山顶洞人名称的由来由书本上简要可以得出结论【比一比】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的不同展示ppt图片,分析比较一下总结: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外貌基本上已与现代人一样想一想:山顶洞人的生活特色A使用打制石器、会钻孔技术说明:旧石器时代,但已经会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晚期特色:骨针的出现(已经会原始的纺织)B人工取火(书本重点)为什么说人工取火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控制火使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类有更强的能力探索世界,就和蒸汽机的出现导致工业革命一样,都是当时先进的技术引领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七年级社会(下)学习设计编号:010101 备课组:八年级社会备课组主备人:使用时间:2012年9月8日审核人:第一课人猿相揖别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理解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2、培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情感,培养对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对现实社会追根寻源的学习动力,培养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人类诞生的标志,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课前自学自主探究1、什么叫史前时代?请你再用书本中不同的语言来描述史前时代。

2、史前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3、人类在史前时代取得了哪些重要进步?二、课间互动合作知新(一)站立起来的祖先1、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讲述人类的起源,你知道哪些?2、上述的这些说法正确吗?你是怎么认为的?3、非洲古猿(1)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早期人类分布在。

(2)距今一千多万年以前,自然条件发生怎么样的变化?(3)自然条件的这些变化对人类的演变有何影响?4、从猿到人的转变(1)书本中图1-2给了我们很多信息,请完成以下填空:①人类是由进化而来的。

②是促进古猿进化到人类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③在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为什么说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6、试比较书本中图1-3中的猿手与人手有哪些区别?7、人类诞生的标志(1)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和使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2)什么叫旧石器时代?8、图1-5中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二)中国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生活时间:地点:2、北京人生活时间:地点:(1)北京人的生活环境:(2)北京人的体质特点:(3)阅读卡:北京人使用火①火对当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②火对人类的发展和演化起了什么重大作用?③想一想:北京人的火是怎么来的?3、山顶洞人生活时间:地点:(1)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2)是比较书本中图1-6和1-10两个头像,你认为他们的区别在哪些地方?三、课内活动反馈小结四、课后作业巩固提升1、作业本:第一课2、精讲精练:课后巩固。

初中历史《人猿相揖别》说课设计

初中历史《人猿相揖别》说课设计

初中历史《人猿相揖别》说课设计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本课在课节安排上为一课时。

本课是在学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方方面面后,对现实社会追根寻缘,探索人类社会历程的起点。

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人类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历史画卷,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由古猿演变、进化到人类的过程。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

“站起来的祖先”,描述了由猿进化到人的历程,尤其强调了直立行走和劳动在这一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北京人的足迹”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例,描述了由猿进化到人的最后历程。

从结构上看。

本课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勾勒出人类从低到高的进化过程。

2、学情分析:本课节的教育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热情高、积极参加活动,但理性思维较差,分析问题能力缺乏,因此要加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培养。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历史久远,资料少,再现难。

鉴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一些问题解释的通俗化,其次要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熟悉的文物资料、图片和实物,给学生以贴近感。

3、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认真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4、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从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9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9

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 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
]
元 谋 人 门 齿 化 石
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元谋人” 使用过的 石器
1、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2、预习“北京人”的足迹, 看书一次,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反思:

直立行走对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 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 1、上肢解放出来,手逐渐形成; 2、使视野开阔, 3、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 4、促进脑的发育。
所以直立行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观察图1—3,回答:猿“手”和人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梁拥军
课时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 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 约作用。
2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 不断进化的过程。
3 情感目标:分析有关资料,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 中,劳动的重要作用。更加热爱劳动。
猿“手”与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不能 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 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 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 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 的动作。
从猿手到人手的演变过程中,什么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促使: 1、手的形成 2、直立行走 3、语言的产生 4、人脑的形成。
教学重点: 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什么?为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教学方法: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图文资料,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学习重点与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收集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做好课前的有关准备;阅读教材和历史与社会图册,完成教材中的活动题和课后自我测评预习自我检测:Ⅰ、填空题1、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2、最早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英国科学家是达尔文。

3、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5 制作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我们把直立行走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人,生活在云南省,距今约170万年。

7、北京人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有较大的灰烬堆,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木炭等,这说明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8、生活在距今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第一次使人支配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9、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生活群体,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平等相处。

10、到目前为止,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二、课堂助学:(一)预习交流展示(二)师生共同探讨1、恩格斯于1876年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论断,科学地回答了古猿是怎样转变为人的问题。

《人猿相揖别》

《人猿相揖别》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教案课程标准3―1列举实例,说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远古居民的文明进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考古资料,体验考古工作者的研究、科学发现过程,由此让学生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丰富考古知识。

(二)能力目标:能否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能否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程序;能否科学的想象并简单的描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能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各种问题。

(三)知识目标:人类诞生的标志与时间;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大家一起看投影:学习目标(见课件)三、自学指导师:目标怎么达到呢?下面,请大家按要求自学(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见课件)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4-9,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答案:1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五、后教(讨论、更正)师:看完能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检测,比谁答案正确。

过渡: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

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分析,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板书“站起来的祖先”“一千万多年前”)1、讨论第一题:要点: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过渡:要求学生尝试不用大拇指去拿文具或书写,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了解第2个问题。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3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四.板书设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三.预设教学流程导入:解释题目:“人猿相揖别。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许会有新的结论。

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学习新课:一、从猿到人1、进化中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小组讨论:直立行走有什么作用?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古猿改变原来的行走方式而站立起来的?那么,直立行走为何能实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劳动不仅使猿直立行走,还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提问:观察P5图,比较人手和猿手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猿手的大拇指不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人手大拇指增长,大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拇指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工具展示一些旧石器的图片提问:这些石器是怎样制成的?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已有二三百万年)旧石器、新石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3、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看P6《古人类分布图》回答: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气候有什么特点?继元谋人之后,已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比较著名的有哪些?二、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时间、地点1、头像对比2、石器(打制)3、火(保存火种——人工取火)4、针(“山顶洞人”用于缝制衣服)5、组织方式(群居——氏族)通过一些幻灯片帮助理解小结: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年由直立行走——手、脑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新课标人教实验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人猿相揖别》1课时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实验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人猿相揖别》1课时优秀教案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一) 教材结构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之后,对现实社会追根寻源、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起点。

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人类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历程的历史画卷,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由古猿演变、进化到人类的过程。

“站立起来的祖先”概述了由猿进化到猿人的历程。

直立行走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中国的代表是云南元谋人。

“北京人的足迹”——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例,描述了由猿进化到人的最后历程。

北京人能完全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学会使用火等。

但是,北京人还兼有猿和人的两重性。

山顶洞人是猿人向人类演变的最后阶段。

山顶洞人的体质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外型,尤其脸部和脑量等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山顶洞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最终形成了。

从内容上看,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探索人类的起源虽然从世界范围谈起,但始终以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贯穿全文。

课本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生产状况,说明人类演进的过程。

(2)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古猿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上生活是由于气候等环境的变化。

同样,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得以生存的条件也离不开当时的自然环境。

(3)突出了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直立行走、手的进化、语言的产生和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从结构上看,本课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勾勒出人类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

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了由直立行走——手、脑的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人工取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的漫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人猿相揖别》一课的教学案例15

《人猿相揖别》一课的教学案例15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人猿相揖别》一课的教学案例背景分析《人猿相揖别》是新学期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难点是“理解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

由于“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是本单元的课标之一,再加上为了使学生更感性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因此,早在上课之前,我就布置同学们去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以及这些区域的气候特点的相关资料。

根据课标的要求,按照课改的理念,课前设计教案时我创设了一个主题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按要求进行接力表演。

第一组:森林古猿因森林遭毁不得不在平地上爬行,四处寻找食物,但由于四肢着地爬行,视力范围受到限制,看不清远处的食物,觅食较少。

无意中,一只古猿艰难地把身体慢慢起立起来,突然看见远处的食物,兴奋不已,急忙爬过去取到了食物。

于是,古猿们在以后的觅食过程中,逐渐地站立起来。

第二组:女人在树上采集果实,一部分男人在河边捕鱼,另一部分则用棍棒、石器追猎野兽。

晚上睡在山洞,洞口有一火堆取暖。

第三组:几个老人和小孩在山洞里用骨针缝兽皮,女人在树上采集果实,大部分男人拿着木棒追赶野兽和捕鱼,一个男人正在人工取火,另一个男人则在敲打石器,制造工具。

活动后: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说说:(1)、上述三组同学表演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2)、由三组同学表演的历史进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你认为怎样才能顺利完成三年的学业,请你以《适者生存》为话题,写一段短文在班上交流。

案例描述上课时,同学们对“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我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一切都如我设计的顺利进行着,接下去我计划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讲完“古人类的分布”,按课前设计的我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及《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图1-5、社会图册上“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谈一谈从图上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我在教室里踱步巡视,发现很多同学桌上都翻着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的教材我没有接触过,当时觉得很奇怪,今天怎么有那么多人把旧教材也带来了?讨论结束后,我让各组进行交流。

历史与社会教案

历史与社会教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解释题目:“人猿相揖别。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新——¬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许会有新的结论。

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学习新课:一、从猿到人1、进化中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小组讨论:直立行走有什么作用?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古猿改变原来的行走方式而站立起来的?那么,直立行走为何能实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劳动不仅使猿直立行走,还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提问:观察P5图,比较人手和猿手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猿手的大拇指不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人手大拇指增长,大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拇指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工具展示一些旧石器的图片提问:这些石器是怎样制成的?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已有二三百万年)旧石器、新石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3、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看P6《古人类分布图》回答: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气候有什么特点?继元谋人之后,已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比较著名的有二、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时间、地点1、头像对比2、石器(打制)3、火(保存火种——人工取火)4、针(“山顶洞人”用于缝制衣服)5、组织方式(群居——氏族)通过一些幻灯片帮助理解小结:从一千多万年以前到一万八千年前,古猿到人类经历年由直立行走——手、脑形成和语言产生——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氏族组织,古猿逐渐进化成远古人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1课人猿相揖别(1课时)教与学·教案【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引题探究]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是人类,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很长时间,那么,我们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目前世界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呢?这几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

(板书: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课前预习梳理]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年6月,(人物)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领导这次运动的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具体时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爆发。

最终,(时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1)割给英国;(2)赔款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国商定。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逐步沦为。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参考答案][答案]一、1、1839、林则徐、林则徐二、1、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 2、香港岛、2100、英3、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难点发现]问题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明确]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又没有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或者说是部分丧失国家独立自主主权;在经济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中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既保存了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1 林则徐虎门销烟[情景激疑]林则徐的故事林则徐少时与某同学一齐出外游玩,见一老妇不慎将百十枚钱掉在地上。

林则徐与同学急忙为其拾取。

拾取时,那同学用足踏住一钱,偷偷留下。

多年后,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某同学以候补知县身份签发广东候缺。

该同学以为老同学林则徐必念昔日交情,定可很快补缺。

谁知过了很久仍未得到委任。

某同学又托了亲戚朋友,在林则徐面前进言。

林则徐对亲朋们说当年事情道:“儿时心术如此,临民决难廉正。

”该同学闻后,心知无望,于是托动朝中要员改派别省。

到任不久,即因贪污被弹劾治罪。

那么,林则徐在我国历史上做出过哪些贡献呢?[知识归纳]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英国殖民者开始从事鸦片走私。

2、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去禁烟。

3、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领导这次运动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探究应用][例1](2009.重庆,5)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

“虎门销烟”距今A.160周年B.170周年C.180周年D.190周年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了虎门销烟的时间:虎门销烟是1839年6月在林则徐的领导下进行的。

那么距今(2009年)共有170周年。

答案:B[变式练习1](2009.武汉,2)把“虎门销烟”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只能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解析:本题考查了虎门销烟的领导人物,虎门销烟是在林则徐的主持下进行的,故选A项。

答案:A知识点2中英《南京条约》[情景激疑]“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

下图就是该条约签订的场景。

你知道这个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你知道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吗?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知识归纳]1、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探究应用][例2](2009.南京,8)“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最早出自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同英国商定,从此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答案: A[变式练习2](2009.恩施,6)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解析:本题考查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答案:[概括整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课堂巩固练习]1、欣赏漫画有时需要运用历史知识,右图漫画中的人物被称为“林则徐”的是一位()A.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B.领导抗击荷兰殖民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C.领导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D.领导抗击倭寇斗争的民族英雄解析: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率军亲征抗击沙俄;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A2、“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结合右图判断“本大臣”是谁()A. 关天培B. 葛云飞C. 陈化成D. 林则徐解析:根据题干中“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判断余禁烟有关。

备选项中与禁言有关的人物是林则徐。

答案:D3、右图是南京人民政府在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地B.英国首先派驻领事的城市C.中国近代史首先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D.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解析:因为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

答案:D4、右图事件开始的那一天被《国际联盟》定为“国际禁烟日”,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也从那一天开始。

这一天是()A.9月1日 B.6月3日C.6月26日 D.8月29日解析:图片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该事件开始于1839年6月3日。

答案:B5、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

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炮舰、商品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商品、鸦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国首先与中国进行商品的贸易往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在中国虎门销烟的抵制下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答案:B6、(2009.烟台,7)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C.开放通商口岸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转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课后提高作业】7、(2008.巴中,17)“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答案:A8、英国历罗学家马士说:“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到来了”。

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解析: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这一战争的发起者是英国。

答案:C9、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

通过对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A.鸦片必须严禁B.外交需要谋略C.落后就要挨打D.进行改革开放解析: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英国为了开辟世界市场,而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给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机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答案:C。

10.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鸦片战争中,英军入侵路线是:①1840年6月,英舰开到广东海面→攻陷浙江→直逼。

②1841年初,强占。

③1842年,英舰到达,清廷求和。

(2)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由南至北依次是:A: , B: , C: ,D: ,E: 。

(3)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4)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解析:图片是《鸦片战争》形势图,根据鸦片战争的基础知识直接回答(1)(2)题。

观察图片中的五处通商口岸的位置,可发现都在东南沿海。

与今天开放港口城市的不同是一个被迫、一个主动,对我国的影响不同,一个是掠夺、一个发展自身经济。

答案:(1)①定海、天津②香港岛③南京长江江面(2)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

(4)过去通商口岸的开放是被迫的,中国的主权遭到了破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政府主动对外开放,主权是属于中国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