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幼儿园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
l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常见于4~9月份。该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感染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1、晨午检:每天早上中午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午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中午再进行一次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即动员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2、洗净手入园:晨午检后,儿童彻底洗净手后入教室。
3、目前流行季节,托幼机构校门内可放置消毒液(1000 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儿童入托时,双脚踩过消毒垫后再入园。
4、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
5、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
工作,及时就诊。
l二、加强幼儿卫生教育
l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①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各班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②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预防病从口入;③可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其他方式,及时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使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做到家园同步。
l三、认真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l在本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及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l1。空气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l2。玩具消毒: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教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l3。环境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四、消毒措施
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该病毒的
理化特性:
1、对热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
2、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3、对各种氧化剂(如含氯消毒剂),碘酒敏感。
4、75%酒精和5%来苏对其不能灭活。
5、在外环境病毒可长期存活。
l消毒措施
l各班的玩教具每天晚放学后用含500mg/L (如5%84消毒液100 倍稀释)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l 餐具每餐一消毒,奶具、餐具、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气或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含250mg/L (如5%84消毒液200 倍稀释)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20分钟。。
l门把手、楼梯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游乐设施等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每天擦洗一遍。
l室内应经常通风,有安装紫外线灯的场所,可在无人时开灯照射30分钟。
l 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亦可清洗后于阳光下暴晒。
l做好环境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常洗常晒。
l做好厕所保洁工作,用后即时冲洗。
五、发现患儿后的消毒措施
发现疱疹症状患儿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教师还应按下述方法对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消毒。
l2、对环境的消毒:
② 垃圾:用含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60分钟,并即时清理。
④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5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