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
幼儿园传染病通知及预防方案 幼儿园安全预防

幼儿园传染病通知及预防方案1. 传染病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传染病的发生会给儿童的健康和成长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容易导致传染给其他幼儿,甚至传播到整个幼儿园,因此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 常见的幼儿园传染病及症状在幼儿园中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流感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水痘则是皮肤出现水疱;麻疹会出现高热、咳嗽、皮疹等症状;流感则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等。
3.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方案为了预防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全面加强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室内通风。
保持幼儿园教室和活动场所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 定期消毒。
对教室、玩具等物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 个人卫生。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等,增强免疫能力。
- 定期体温测量。
对入园幼儿进行定期体温测量,及时发现发热情况,防止传染病扩散。
4. 幼儿园传染病的防范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阻止疾病的传播:- 隔离患病幼儿。
一旦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需要立即隔离该幼儿,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 通知其他家长。
及时向其他家长通报传染病发生情况,并提醒他们采取预防措施。
- 停课或提前放假。
在传染病疫情较为严重或集中爆发时,可以考虑暂时停课或提前放假,以阻止疾病的传播。
5. 幼儿园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幼儿园需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旦发现有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6. 家长配合与支持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家长需要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将幼儿送医就诊,配合幼儿园做好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简报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简报尊敬的家长们: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特别制定了一份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简报,旨在提醒您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与孩子一起遵守,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健康环境。
一、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1.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请家长和孩子注意以下事项:- 经常洗手: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进食、上厕所后。
-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发现有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请及时向学校报告,确保及时隔离。
- 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以下是预防流感的措施:- 注射疫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 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进食、接触公共场所后。
- 避免接触患病者:如发现有流感症状的儿童,请及时向学校报告,确保及时隔离。
3. 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以下是预防感冒的措施:- 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进食、接触公共场所后。
-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
- 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二、幼儿园的防控措施:1. 室内环境卫生:幼儿园会定期对教室、活动室、厕所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2. 体温监测:每天上午进园时,工作人员会对每个孩子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体温异常,将及时通知家长并进行隔离。
3. 健康教育: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孩子们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家长配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防控措施,如发现孩子出现传染病症状,请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遵循学校的指导进行处理。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发现传染病症状:如发现孩子出现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等,请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
幼儿园手足口病温馨提示通知

幼儿园手足口病温馨提示通知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当桂花十里飘香,当稻田披上金装,当叶子从大树上落下,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时~也迎来了令我们瑟瑟发抖的秋季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期。
手足口病则是主要的罪魁祸首。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且会复发,学龄前儿童又是易感人群。
虽说大部分都可自愈,但为了不让宝宝受病毒折磨,请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
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
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这时候就需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及时治疗。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家长通知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家长通知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家长通知1. 引言尊敬的家长们:作为学校的写手,我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的重要信息。
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展学习和社交活动的地方,因此预防传染病对于保障幼儿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了解如何保护孩子的健康。
2.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幼儿园环境集中,孩子们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成为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对于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
3. 常见的幼儿园传染病在幼儿园中,常见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感冒、流感、风疹等。
这些传染病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及时了解并预防这些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
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4.1. 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家长应该了解和关注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次,确保孩子按时接种,并及时更新疫苗。
4.2. 手卫生经常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接触过公共场所或动物后,以及饭前便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进行彻底的洗手,并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4.3. 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休息对于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至关重要。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5. 家长与学校合作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对于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学校应定期进行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学校也应向家长提供传染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指导,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6.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是保护孩子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幼儿园手足口病家长告知书

幼儿园手足口病家长告知书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防止病菌的传播,确保整个幼儿园的健康环境,我们向您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告知幼儿园,并及时就医。
一、手足口病是什么?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感染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等症状。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通过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等黏膜部位感染,或者通过接触患者的皮肤病变等途径传播。
此外,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排泄物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保持手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儿童、打喷嚏或咳嗽后。
2.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使用公共毛巾等公共用品。
4.饮食方面要注意卫生,在制作和食用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鲜净卫生。
5.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并立即就医治疗。
四、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休息、饮食调理等方式获得痊愈。
2.对于严重病情的患者,请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
3.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
五、家长的责任与义务1.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常规卫生教育,保持孩子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清洁卫生。
2.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配合幼儿园工作人员进行疫情监测。
3.在孩子确诊患有手足口病时,家长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隔离。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家长应提高警惕,了解病情和防控知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配合!祝愿您和您的孩子健康幸福!。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家长的信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家长的信亲爱的家长:您好!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幼儿园向您发出手足口病预防的通知。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由于儿童免疫力低、易感染等原因,他们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
因此,幼儿园在保障学生健康的同时,也需要您的积极配合。
一、手足口病的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手掌和脚底部出现口疮、疱疹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三种方式,一旦感染,病情轻重不一,轻则一周内自愈,重则引发并发症,对幼儿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为了预防幼儿园儿童感染手足口病,请您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手部和脚部的卫生,及时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2.加强卫生消毒:幼儿园将定期对教室、餐厅、床上用品、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同时请家长加强对家里卫生的清理和消毒。
3. 食品安全:请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尤其是多吃一些有益健康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避免吃冷饮、霉变食品等。
4.个人防护:请家长鼓励孩子勤洗手,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接触外来物品,如门把手、扶手等,还要减少去人多的商场、公园和其他娱乐场所等。
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手掌和脚底部出现口疮、疱疹等症状,请立刻送到医院就医,同时请家长及时通知幼儿园,以便及时进行防疫和隔离工作,以确保其他幼儿不会感染。
三、家长合作要求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我们需要您家长的积极配合,具体要求如下:1.检查孩子在家时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尽早向幼儿园反映,可以请医师为孩子做一个综合检测,排除手足口病的可能性。
2. 带好学生的个人卫生用品,尤其是手帕和必要的药品、洗手液等方便清洁卫生。
3. 学生上学时要保持清洁和整齐,不穿太钟的鞋,以免脚部易出汗而滋生病菌。
4. 孩子发现患病时要及时通知幼儿园,并接受治疗,以免过度恶化而扩大传染病范围。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 健康管理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尊敬的家长们:为了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特向各位家长通报以下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事宜:一、疾病概况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群体中。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易在孩子集中的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场所传播。
3.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严重者可导致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二、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消毒。
2. 提醒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育他们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用共用杯具、餐具等。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 学校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定期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师生家长的防控意识。
5. 对于患病学生,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其他幼儿。
三、救治注意事项1. 一旦发现幼儿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2. 在医院治疗期间,家长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儿的疾病变化。
3. 患儿康复出院后,要在家休息2周以上,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防止再次感染或传播给他人。
手足口病是一种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威胁的疾病,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希望全体家长、幼儿园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特此通知。
此致XXX幼儿园日期:XXXX年X月X日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手足口病等感染病的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幼儿园作为孩子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需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保障孩子们的健康。
幼儿园手足口病通知家长及防控措施信件范本

尊敬的家长们:近期,我们幼儿园发现部分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我们特向家长们发出如下通知及防控措施,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共同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一、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口传播。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手足部的皮疹等,易在集体生活场所传播,特别是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集中活动场所。
二、病情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毛巾和衣物,保持个人清洁。
2.避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去需要排队等候的公共场所。
3.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清洁。
三、幼儿园的预防控制措施1.对幼儿园内部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地面、玩具等经常接触的物品。
2.加强幼儿园环境的通风和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清新。
3.及时发现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做好相应的疫情报告和登记。
四、家长的配合1.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就医,不得擅自用药。
2.确保孩子充足的休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避免让孩子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尤其是避免与病情尚未痊愈的患者接触。
希望家长们能够理解并严格执行上述防控措施,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向家长们发布最新的防控通知。
也请家长们在孩子病愈后,带着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到幼儿园报备,以便我们做好疫情的统计工作。
再次感谢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此致敬礼XXX幼儿园【注】本通知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以当地卫生部门和学校通知为准。
尊敬的家长们:我们对您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孩子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
我们深知这对家长们来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但请放心,我们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确保所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在接到反馈后,我们立即与当地卫生部门取得联系,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
尊敬的家长您好:
根据上级通知精神,为防止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园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我园特发《告家长通知书》,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我园做好幼儿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综合症”简称“手足口病”,春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这种传染病多发于2~5岁的幼儿,这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接触传播。
幼儿发病轻重不一。
初期可有手、脚掌出现小红疹及水疱,但不痛不痒,同时口腔黏膜、舌部出现溃疡水疱,有时会伴有疼痛感,这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发病严重的也可有发烧。
口腔溃疡严重的儿童怕热食,影响进餐,出现食欲减退。
患儿手脚上的水疱一般会在3~4天内消退,同时体温也恢复正常,然而口腔溃疡却可持续四周。
一般病程一周左右,多数能自愈,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产生传染。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一次感染一般可获终身免役。
为有效预防,我园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的现象,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国家正规医院就诊,同时报告园保健室。
二、如确诊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来园,同时要立即对患儿所使用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
三、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培养孩子卫生防病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四、指导孩子勤洗手。
五、我园将加大晨检力度,对每位幼儿进行详细检查,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晨检预防工作。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建议:
1、家长可天天晨起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等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重孩子体温变化。
假如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如确诊为手足口病,请及时在家隔离治疗并通知幼儿园老师做好班级消毒隔离工作。
2、给孩子服用一些板蓝根、清开灵等预防药。
3、孩子进入教室前,请您务必配合保育老师,先给幼儿用肥皂洗手消毒。
4、让孩子晚上早点休息,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多喝水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感谢您的配合,愿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每一天!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通知2:
尊敬的各位家长: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当前手、足、口病疫情呈现出上升趋势。
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传染病,存在广泛发病的可能。
为此我们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从而确保孩子的健康。
我园现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预防要求告知各位家长。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
一般全年均有发生,4-6月、9-11月为高发期。
一、手足口病症状及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一般起病急、发热,一般<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1~2天后口腔、手、足、臀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
此病的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二、家庭预防措施:
1幼儿的衣物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幼儿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通知幼儿园;
5、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口诀:勤洗手、勤通风、晒衣被、常消毒、吃熟食、喝开水。
三、幼儿园预防措施:
我园将加强晨检、严格消毒、开窗通风,玩具用消毒水浸泡清洗暴晒,幼儿的餐具、毛巾、茶杯每天放入蒸汽柜高温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消毒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请家长配合,晨检若发现异常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带幼儿到相关权威医院进行排查,在家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幼儿园,经医院诊断后无异方能入园。
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实小幼儿园
20xx.4.26 阅读拓展》》》
一、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的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均可获得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男女老少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小于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
潜伏期2-7天,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体温多为37、5~38、5°C,少超过39°C,持续2—3天。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三、手足口病的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碗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