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小游戏-神奇的放大镜

合集下载

《神奇放大镜》幼儿园大班教案

《神奇放大镜》幼儿园大班教案

本篇文章将介绍幼儿园大班的《神奇放大镜》教案。

该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透过神奇放大镜,幼儿可以拓宽认知范围,丰富知识结构。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2、能够观察、探索、描述事物;3、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神奇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让幼儿能够理解光线的折射原理和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事物。

2、活动一:观察实物教师分发放大镜给每个孩子,让他们拿着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事物。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放大花瓣、树叶、昆虫等实物,并让幼儿描述看到的东西,把所学知识具体化。

3、活动二:观察图像教师出示一些图像,要求幼儿用放大镜放大图像并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事物,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昆虫图片,让幼儿通过放大镜观察,并根据所看到的昆虫的外观特征,判断它们的名称。

4、活动三:思维训练教师出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些难以被看清的字母或数字。

让幼儿用神奇放大镜能够放大,看清楚上面的字母或数字。

教师还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帮助幼儿尝试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思考出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5、活动四:自由活动教师安排自由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规律和联系,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三、教学评价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观察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明显的提高。

四、教学材料神奇放大镜,实物和相关图像。

五、教学流程具体流程如下:1、引入:教师介绍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2、活动一: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描述;3、活动二:观察图片,描述所看到的事物;4、活动三:解决难题,培养思维能力;5、自由活动: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六、教学效果经过此次教学,幼儿将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同时能够掌握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事物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适用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观察和描述放大镜下的物体。

教学难点:1. 放大镜的原理理解。

2. 观察和描述放大镜下的物体。

教学准备:1. 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放大镜。

2. 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花草、昆虫等,用于放大观察。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孩子们观察放大镜的外观,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吗?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2. 探究放大镜的原理:教师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孩子们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实验:教师将放大镜放在一张纸上,纸上画一个小圆圈,让孩子们观察放大镜下的圆圈。

孩子们会发现圆圈变大了,从而理解放大镜的原理。

讲解: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即凸透镜成像原理。

3. 观察放大镜下的物体:教师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花草、昆虫等,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物体。

要求:孩子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物体的特点。

4. 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孩子们自己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有趣的物体进行观察。

要求:孩子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物体的特点。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谈谈对放大镜的认识。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三、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孩子们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观察和描述放大镜下的物体的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物体的特点。

评价结果:根据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评价他们对于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观察和描述放大镜下的物体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神奇的放大镜》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神奇的放大镜》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神奇的放大镜》教案设计(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

若干纸片、纸板。

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

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

)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放大镜若干个2. 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实物3. 记录本和笔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3. 观察实践:教师分发放大镜和实物,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的细节,如树叶、花朵等。

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4. 交流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放大镜的作用。

5. 创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放大镜创作有趣的画面,如放大镜下的树叶拼图等。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放大镜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放大镜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幼儿将放大镜对准眼睛等危险动作。

3. 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察成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放大镜探索活动,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水滴等。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科学学习情况,增进家园合作。

3. 开展放大镜主题的科学故事会,引导幼儿聆听和讲述与放大镜相关的科学故事。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神奇的放大镜》2.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观察》,章节为《神奇的放大镜》。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探索放大镜下的奇妙世界。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放大镜的名称、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能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教学PPT、实物展示台。

2. 学具:每组一个放大镜、观察用的树叶、昆虫、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片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纹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树叶上有什么秘密吗?今天我们要用神奇的放大镜来揭开这个秘密。

”2. 讲解:介绍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如镜片、镜柄等,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3. 实践操作:a. 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树叶、昆虫、纸张等物体。

b.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节,如树叶的纹理、昆虫的触角等。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使用放大镜的错误姿势。

4. 例题讲解:以树叶为例,讲解如何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纹理,并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其他物体,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基本结构:镜片、镜柄。

2. 使用方法:保持一定距离,对准观察物体,调整角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或小动物,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观察了家里的仙人掌,发现它的刺很细,表面有很多小疙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避免发生意外。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探秘自然界》,具体内容为第5节《神奇的放大镜》。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探索放大镜的奥秘,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的学习品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放大镜的原理,能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重点: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放大后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教学图片、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有趣的物体,激发他们对放大镜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结构。

(2)教师用放大镜观察实物,让幼儿观察放大后的效果。

(3)讲解放大镜的原理,让幼儿了解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放大镜,观察教师准备的实物。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描述放大后的手指。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放大镜2. 放大镜的原理:凸透镜成像3.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物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或昆虫,画下来并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放大后的物体,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其他物体,与家长分享观察的乐趣。

同时,鼓励幼儿用放大镜进行自主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2. 放大镜原理的讲解方式3. 幼儿观察与描述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一、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1. 选择有趣的实物:如树叶、昆虫、花朵等,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观察》,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放大镜”。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观察物体的技巧。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结构及其作用;观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各种日常物品(如树叶、昆虫、布料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放大镜的结构与作用教师详细介绍放大镜的结构,讲解放大镜的作用,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 观察活动(1)分发观察物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

(2)引导幼儿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观察到的细节。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物体,通过放大镜观察并讲解,让幼儿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5. 随堂练习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放大镜2. 结构:镜片、镜柄3. 作用:放大物体,观察细节4. 观察活动:树叶、昆虫、布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一个你喜欢的小玩具,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观察了一个小汽车,发现它的轮子上有许多花纹,车灯是圆形的,车窗上有线条。

2. 作业要求: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细节,不少于3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活动、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探索。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主题: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二、教案年级:大班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放大镜若干个。

2. 不同材质的物品,如花草、树叶、小石头等。

3. 记录本和笔。

五、教学内容:1. 认识放大镜:介绍放大镜的名称和作用,让幼儿知道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便于观察。

2. 探索放大镜的特性:让幼儿亲自操作放大镜,观察不同物品,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3. 记录观察结果:鼓励幼儿用笔和记录本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4. 分享和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和反思:让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编写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学过程要注重互动,让幼儿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反思环节要引导幼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认识。

教案编写示例:一、认识放大镜:教师向幼儿展示放大镜,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二、探索放大镜的特性:1. 教师将放大镜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亲自观察不同的物品,如花草、树叶、小石头等。

2. 提问:“你们发现放大镜有什么特点吗?它能让物体变得更大,方便我们观察。

”三、记录观察结果:1. 教师引导幼儿用笔和记录本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2.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放大镜对这些物品有什么影响?”四、分享和交流: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问:“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放大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们对放大镜有什么认识?”2. 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放大镜。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二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放大镜”。

通过本章学习,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了解放大镜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观察技巧。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结构与作用,以及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实物展示(如树叶、昆虫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发幼儿好奇心。

邀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什么,进而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盒子里的物体。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介绍放大镜的结构、作用及使用方法。

并通过示范,教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 观察与探索(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观察一个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要求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实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讲解观察到的细节。

然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用放大镜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用放大镜观察日常生活用品,描述其特点。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结构与作用2. 观察方法与技巧3. 幼儿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下来并描述。

答案示例:我用放大镜观察了树叶,发现树叶上有许多线条和凸起的部分,摸起来很粗糙。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用途和特点。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放大镜在不同物体上的放大效果。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放大镜、各种小物品(如硬币、树叶、花朵等)、PPT (介绍放大镜的图片和文字)。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发幼儿好奇心。

(2)教师简单介绍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

2.探究(1)教师分发放大镜,让幼儿自由观察手中的放大镜,感受放大镜的神奇。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放大镜有什么作用?”3.实践(1)教师出示各种小物品,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放大镜在不同物体上的放大效果。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放大镜在哪些物体上的放大效果最明显?”4.拓展(1)教师播放PPT,介绍放大镜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

(2)教师强调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放大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和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放大镜在不同物体上的放大效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拓展环节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知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导入(1)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发幼儿好奇心。

(2)教师简单介绍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叫放大镜,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2.探究(1)教师分发放大镜,让幼儿自由观察手中的放大镜,感受放大镜的神奇。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幼儿观察并回答:“我发现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清楚小的东西,好像变大了。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科学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观察》中的第2节《神奇的放大镜》。

本节课将围绕放大镜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展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

难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各种观察物体(如蚂蚁、树叶、花朵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有趣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想让它们看起来更大,我们可以使用什么工具?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让幼儿了解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对观察效果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放大镜的组成部分。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将观察到的物体用画笔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幼儿说出放大镜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放大镜》2. 板书内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下来并画出来。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记录和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如何?观察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寻找更多有趣的物体进行观察。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观察》,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放大镜”。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放大镜的作用,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各种观察物品(如树叶、昆虫、布料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放大镜的作用。

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如放大镜是通过透镜的曲面将光线聚焦,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同时,向幼儿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一个树叶,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细节,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纹理、叶脉等。

让幼儿了解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物品,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放大镜2. 板书内容:放大镜的原理:透镜曲面聚焦,物体变大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保持一定距离,观察细节观察物品:树叶、昆虫、布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示例:观察对象:蚂蚁观察结果:蚂蚁有六条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细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科学活动《神奇的放大镜》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大班四、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知道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的能力,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五、教学内容:1. 认识放大镜:让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外形特征,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放大镜观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物体,如花草、树叶、昆虫等,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3. 放大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放大镜游戏,如寻找隐藏的物品、观察细微的变化等,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一些物品,引导幼儿发现细微的变化。

2. 认识放大镜:出示放大镜,让幼儿观察放大镜的外形特征,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 放大镜观察:分发放大镜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叶、昆虫等,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4. 放大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放大镜游戏,如寻找隐藏的物品、观察细微的变化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放大镜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不断优化教学环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九、教学资源:1. 放大镜:每个幼儿一个。

2. 观察物品:花草、树叶、昆虫等。

3. 游戏材料:隐藏的物品、细微的变化等。

十、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观察物品和游戏材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放大镜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受到放大镜的神奇。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授幼儿正确的放大镜使用方法,让幼儿能够独立操作放大镜进行观察。

3. 观察练习: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如花草、昆虫等,引导幼儿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放大镜若干个,适用于幼儿操作。

2. 各种观察对象,如花草、昆虫等,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

3. 记录本和笔,用于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演示:教师展示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让幼儿初步感受放大镜的神奇。

3. 实践:让幼儿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物体,鼓励幼儿积极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放大镜破碎造成伤害。

3. 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4.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保持幼儿的参与度。

5. 课后,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放大镜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幼儿的分享和互动,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让家长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放大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第四章“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二个主题“观察与描述”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涉及使用放大镜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探索放大镜的原理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结构,认识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运用放大镜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方式,发展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观察活动中的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树叶、布料、纸张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幼儿猜测盒子里有什么。

激发幼儿好奇心后,教师拿出放大镜,宣布今天的主题——“神奇的放大镜”。

2. 放大镜的结构与功能(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结构,解释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b.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放大镜对不同物品的放大效果。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选取一个树叶,用放大镜观察,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到的细节。

b. 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用放大镜观察对方的物品,并交流观察到的细节。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放大镜2. 板书内容:a. 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柄b. 放大镜的功能:放大物体,观察细节c. 观察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用语言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用放大镜观察了一片树叶,发现树叶上有许多细小的纹路,像蜘蛛网一样。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鼓励幼儿用彩笔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在画纸上。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1500字科学教案: 神奇的放大镜教学目标:- 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观察并理解物体在放大镜中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教学资源:- 放大镜- 不同大小的物体- 白板和彩色粉笔- 图片或绘本介绍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教学准备:- 将放大镜、物体和图片都放在教学区- 准备一个清晰的放大镜图片或绘本- 准备好白板和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引入 (5分钟)- 使用一个放大镜来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 问幼儿们是否知道放大镜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给幼儿们展示或介绍放大镜的图片或绘本,简单地解释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2. 探索 (10分钟)- 将放大镜逐个给幼儿看,让他们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特点。

- 为幼儿们展示使用放大镜看物体的方法,让他们通过观察物体的变化来理解放大镜的作用。

- 将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在教学区,引导幼儿们使用放大镜观察并比较这些物体的变化。

3. 实践 (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组物体和一个放大镜。

- 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描述他们在放大镜中所观察到的变化。

- 引导幼儿们讨论并总结他们观察到的规律和特点。

-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给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描述。

4. 总结 (5分钟)- 带领幼儿们回顾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观察结果。

- 引导幼儿们总结放大镜的作用和物体在放大镜中的特点和变化。

- 鼓励幼儿们提出他们对放大镜或其他科学实验的疑问或想法。

5. 延伸活动 (15分钟)- 让幼儿们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然后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画出放大的结果。

- 引导幼儿们讨论他们观察到的不同物体的放大结果,并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 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用放大镜观察并探索其他有趣的事物。

6. 结束 (5分钟)-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经验。

- 鼓励幼儿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有趣事物或新的想法。

- 鼓励幼儿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放大镜”。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初步了解放大镜的构造、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放大镜,知道放大镜的构造和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教学重点:认识放大镜,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各种物品(如树叶、花朵、昆虫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采集各种物品,如树叶、花朵、昆虫等。

(2)请幼儿用肉眼观察这些物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2. 讲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构造和用途。

(2)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品。

(3)讲解观察时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持距离、调整角度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一个物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讲解观察到的细节。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使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品,并分享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放大镜和观察记录表。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组内物品,并将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上。

(1)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放大镜2. 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柄3.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物品,发现细节4.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保持距离、调整角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植物或玩具,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放大镜的兴趣浓厚,但在使用放大镜时还需加强指导,提高观察效果。

教案-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教案-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教案-幼儿园科学《神奇的放大镜》教案与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意图: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
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
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神奇的放大镜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
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

抓住学生的兴趣。

在接受知识完成任务的时候
更有热情。

材料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
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

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

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
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

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
身了。

指导建议: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教师在对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本身的学习特点,从幼儿出发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流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欢迎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放大镜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感受放大镜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放大镜、P PT、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找找小瓢虫(一)出示图片,请幼儿从中找出小瓢虫,并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幼儿人手一张小图片,边找小瓢虫,边用笔圈出来。

教师在设计图片时,有意识地将小瓢虫画得非常小。

不仅如此,还“混”入了一些颜色、形状与小瓢虫相似的草莓,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幼儿意识到“看起来有点困难”,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二)讨论与验证(结合PPT画面):1.你找到小瓢虫了吗?它们分别躲在哪里?【设计意图:由于画面大、小瓢虫分布分散且没有规律,这给幼儿的观察以及表述都设置了难度。

因此,当幼儿表述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在PPT画面上添加了网格。

网格的出现无疑给幼儿搭建了“脚手架”,既可引导幼儿结合网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有序观察的方法,又便于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

】2.找对了吗?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设计意图:由于图片上的小瓢虫太小,因此,幼儿产生了争论:有的觉得图片中有许多小瓢虫;有的觉得里面有一些不是小瓢虫,好像是草莓;有的则模棱两可,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联想到“放大镜”。

工具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

】3.使用放大镜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此时幼儿对于放大镜的使用都基于原有的经验。

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图片上;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着自己的眼睛;当然也有的幼儿会不断地调节放大镜与图片之间的距离,以求看得最清楚。

无论幼儿如何使用放大镜,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放大镜具有放大图片的功能,只有使用放大镜,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图片上的小瓢虫。

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通用10篇)

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通用10篇)

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奇妙的放大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

2.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人手一个放大镜2.人手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3. PPT。

活动流程:1.观察和猜想2.想象和比较3.使用放大镜4.拓展和升华活动记录一、观察和猜想1.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看看、说说、聊聊,好吗?好,眼睛看过来!2.出示PPT1,提问:(1)请看,像什么?想象一下,可能是什么?(你们看,这圆圆的,像x,像x,像……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2)出示PPT2:对啊,是神奇的放大镜,把普通的蝴蝶翅膀变得像x,像x,像……那么奇妙!3.(1)接下来是听。

听,需要一些时间,请安静地听。

(播放鸟鸣声)提问:这是谁的声音?什么声音?(2)出示PPT3:是啊,灵敏的耳朵从声音里听出是鸟儿在唱歌。

刚才放大镜把蝴蝶的翅膀变得那么奇妙。

现在,你们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放大镜下,可能会是怎样的呢?(3)把你的猜想藏在心里,我们一起来看看,放大镜下的小鸟羽毛跟你想象得一样吗?出示PPT4,幼儿自由说。

二、想象和比较1.刚才,我们看了放大镜下的动物,现在看看植物。

(1)出示PPT5:看看,这像什么?(2)这粉色的是放大镜下的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6,是什么呢?2.看好动物、植物,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放大镜下,我们生活中的东西。

(1)出示PPT7:看仔细哦!(2)它真的是冰块吗?出示PPT8:哦,它是放大镜下的……糖。

(3)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会比较吗?(4)平时见到的砂糖,小小的、细细的,放大镜下的砂糖呢?大大的、方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放大镜
材料准备: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

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

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

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指导建议: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拓展与替代: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附:科学小知识
放大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能使光线汇聚的透镜。

放大镜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

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

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