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共5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环境影响 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工具和常用技术。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开发项目或政策实施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综合和预测性评价的 过程。
目标一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二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步骤,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目标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与展望
施可能 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重要过程。
展望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影响 评价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广泛。
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原则和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遵循公平、科学和参与的原则,并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影响评价等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通过描述和分析环 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来评估 其影响。
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通过数值化分析和 计算来评估环境影响的强度 和规模。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需求。
2 决策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和政策对环境影响的 最小化。
3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目标
常用工具和技术
常用工具和技术包括生命周 期评价、风险评估、环境模 型等,用于支持环境影响评 价的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一、项目背景XX项目位于XX地区,是一个XX行业的新建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特编写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主要包括XX工艺装置和XX设施的建设。

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产生XX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同时也会消耗一定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为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项目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的废气排放情况和周边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并对其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项目的大气排放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但仍需采取措施以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2.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的废水排放情况和周边水环境状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水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项目的废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但仍需采取措施以保证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的工程活动和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了项目对周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的扰动,但通过采取合适的土壤保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污染和破坏。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的区域特征和潜在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评估了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但仍需采取措施以保护和修复受影响的生态系统,避免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四、环境保护对策针对上述评价结果,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对策:1.废气治理措施采用先进的治理设备,如催化剂、吸附剂等,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废水治理措施采用膜分离、生物处理等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前后。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2.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 100012 ; 3.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资源信息支撑, 其自身的标准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环 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的持续积累 、 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 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其标准规范体系 。 本文分析了环境 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在环境标准中的定位和业务需求,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资源信息标准体系对比分 析, 提出了包括三类标准的体系结构, 即指导标准、 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借鉴开放地理空间联盟( OGC ) 参考 模型的企业视角, 设计了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 4 项指导标准、 涵盖 6 类标准 30 。 4 子项的 项通用标准和若干专用标准 基于已有实践经验, 提出了标准规范制定的 条基本原则。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基础数据库; 标准规范体系; 环境标准 中图分类号: X820. 3 X650 文献标识码: B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对比分析表类型领域国土资源信息农业资源信息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理信息iso19100指导标准标准参考模型国土资源信息标准通用术语专用标准规则一致性与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指南等农业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农业资源信息标准通用术语专用标准规则一致性与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指南标准体系及参考模型标准化指南科学数据共享概念与术语标准一致性测试参考模型概念概念模型语言术语一致性和测试通用标准数据描述类基础地理框架数据模型综合基础数据模型元数据数据模型空间参照系高层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元描述标准概念模式语言数据描述类农业资源信息分类和编码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元表示农业资源信息元数据数据类元数据内容元数据xmlxsd置标规则元数据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地理信息服务类定位服务表示法服务编码数据产品与生产类数据产品的分类与命名规则数据库设计指南数据质量元素质量检查与抽样方法质量评价规程产品标志包装存储介质通用要求服务类数据发现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数据表示服务数据操作服务数据管理类编目基于坐标参照基于地理标识参照质量质量评价过程元数据数据管理类数据汇交验收规定数据共享规定信息安全与保密规定数据更新与维护规范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数据管理类空间数据库设计指南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共享与发布规定数据安全与保密规定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数据质量控制标准管理与建设类质量管理规范数据发布管理规则运行管理规定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共享效益评价规范工程验收规范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科学数据网建设规范数据模型和操作类空间模式时间模式空间操作符应用模式规则应用系统建设类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规范软件质量要求与测试应用系统建设指南网络建设规范信息服务类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图示表达描述机制处理服务的类型与接口web地图服务器接口应用系统建设类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规范农业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信息服务类农业资源信息数据交换标准农业资源信息图示表达规范王卷乐等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vol

环评报告资料

环评报告资料

目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环境 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 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提高项目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效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类型与范 围
• 类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战 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区域性、流域性规划评价结果 • 提出环保措施和监测方案 • 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类比法、模型法、抽样调查法等
• 类比法:通过类比已建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新项目的环境影响 • 模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 抽样调查法:通过抽样调查,收集项目周边的环境状况数据
• 科学:评价方法和技术将不断更新,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规范:评价报告的内容、格式、数据等方面将更加规范 • 个性化:评价报告将针对不同项目,提出个性化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
• 影响程度: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大小、范围、时间等 • 环保措施: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环保建议:针对项目的环保管理、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的建议
环境影响预测: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和累积效应
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手段
• 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有助于完善环境管理和环境法规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助于优化项 目方案、降低环境风险和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pptx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pptx

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等级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等。
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预案修订
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变化,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风险监测与持续改进
1 2
风险监测
建立环境风险监测体系,对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测 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环境风险的变化 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
持续改进
根据风险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持续改进环境风 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安全管理水平。
06 公众参与与意见反馈
公众参与方式及过程
公示与公告
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社区公 告栏等方式,公示项目信息
,保障公众知情权。
人口分布
项目区域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
区域内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 逐渐降低。
交通运输
项目区域交通网络发达,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为 区域内外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生态环境现状
01
02
03
植被覆盖
项目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 ,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 较为完善,生物多样性丰 富。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和扬尘污染等。
环境影响程度
02
根据综合评估,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属于可接受范围
,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环保措施有效性
03
本项目已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施工期环保措施和运营期
环保措施,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数据格式统一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格式统一,以便于数 据的导入和整合。
数据分类和编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 和编码,便于数据的检索和使用。
数据导入和校验
01
数据导入工具选择
选择适合的数据导入工具,确保 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入数据 库。
02
数据校验规则制定
03
数据清洗和整理
制定数据校验规则,对导入的数 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类型和结构分析
环境质量数据
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 量等方面的监测数据。
污染源数据
包括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排放 方式、处理设施等信息。
气象数据
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 、降水量等气象信息。
地理信息数据
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 建筑物等信息。
数据质量要求分析
01
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 误差和虚假数据。
数据审计和监控
对数据库的使用进行审计和 监控,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 合法性。
06
数据库应用和发展
数据库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
用于存储和管理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 数据等,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支持。
资源管理
数据库可以整合各类资源数据,如森 林、水、土地等,为资源管理和可持
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控制,对不同用户设定 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制定相应的恢复 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数据使用和权限管理
数据使用规范
制定数据使用规范,明确数 据的用途和范围,防止数据 滥用。

环评资料_精品文档

环评资料_精品文档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要素: 光热水土气动植物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

环境质量定义: 环境的优劣程度, 是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也有认为, 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 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评价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环境质量给予定性或定量的说明和描述。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 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或大小)所做的限定。

环境目标值: 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为使环境质量逐步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而临时规定的、限期达到的污染物浓度的限值, 或为拟定环境长远规划而提出的未来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限值。

环境背景值: 在环境评价时, 除所研究的污染源对环境的贡献外, 由其他原因在环境中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值。

环境本底值: 没有人为污染时, 自然界各要素的有害物质浓度。

环境容量:在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某地区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总量。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2.具有法律强制性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分类管理5.实行评价、评估资格审核认定制。

污染源: 能够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作用:弄清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与位置, 判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 为环境评价与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物料平衡法、排污系数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类推法污染源评价的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有助于明确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 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掌握环境质量现状, 借助于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预测出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后的环境质量。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

采 用 G S系统进 行 表达 基 础数 据库 将综 合最 新数 据 I 库 的设 计经 验 .选 择 合适 的地理 信 息系 统 ( c I ) ArG S , 完 成整 个 系统 的总体 设 计及 相应 应 用 软件 的编 制 , 并
2 1 . CHI 0 5 0 NA M E 4 CE NT 9
泥行 业 的 项 目基 本信 息 、 建设 规 模 与 工艺 、 目所 在 项 地环 境质 量现状 、 资源消 耗 、 污染 控制 措施 、 污 总量 排 与 总量 指标 、 价等 级 与 基本 预 测 结 论 、 洁 生产 指 评 清
标等 。在 现有条 件下 , 重点 着 眼于 将分 散 于环 境影 响
间分 析 、 图层管 理 等功能
程 建设规 模 与设备 概况 。 主要 包括 : 生产 能力 单 条 年 生 产线 能 力 、 产线 条 数 余 热发 电 ( ) 自备 矿 山 、 生 量 、

此基 础 上开 发 数据 库 应 用 分析 系 统 ,为简 化 环 评 报
项 目的环境 影响评 价相关 信息 .之后将 联合 各地环境
管理 与评估 机构 .逐步将基 础数 据库 的覆盖 范围扩展 到全 国各地 的省批 及市批项 目.最 终 目标 是扩 展到全 国全行 业 的环境影 响评价基 础数 据库 。数据在 采集过 程 中 . 参考 目前 国内 已有 的标准 和规范 。 据现 有环 将 依

要 : 对水 泥行 业建 设 项 目环境 影 响评 价 的特 点与 环境 管理 的需要 , 出了水泥 行 业环境 影 响 评 针 提
价基础 数据 库 的建设 目标 、 本 建设 内g. 据 采 集标准 和 内容 要 求 。基础 数 据 库入 库数 据 标 准与 分 基 -数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B O D 2 B O D N1 e K N t
KN—硝化耗氧系数,d-1
t —污染物在水中的停留时间,d
c.考虑硝化作用滞后于碳化作用,则上式为:
B O D 2 B O D N 1 e K N t- a a—硝化比碳化滞后的时间,d
19
温度对K1(碳化耗氧系数)和KN (硝化耗氧系数)影响
一、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x
两排污口间距<沿岸方向差分网格的步长: 简化为一个点源 两排污口间距>沿岸方向差分网格的步长: 分别是单独的点源
两排污口的间距较近:简化为一个点源
两排污口间距较远:分别是单独的点源
矩形的长和宽都是步长,为△x,△y
△y
海湾水体预测点布置 30
面源: (1)无组织排放可以简化成面源。 (2)由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污口排放时,简化为面源。
1.水体污染源分类
天然污染源 (1)按造成水体污染原因
人为污染源
物理性污染源 (2)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 化学性污染源
生物性污染源
点污染源 (3)按污染源的分布特征
面污染源 11
2.水体污染物分类
水体污染物(污染因子):输入到水体中的对水体产生污染的物 质和能量。
水体污染物
持久性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模型方程
dBdOtDK1BOD
ddD t K1BODK2D
BOD—河水中BOD(耗氧量)的值,mg/L; D—河水中亏氧量,mg/L ; K1—耗氧系数 ; K2—复氧系数; t —河水的流经时间,d。
35
模型的解析解:
令t=x/86400u,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m/s,x—断面间河流长度,m。 在x=0、BOD=BOD0、DO=DO0的初始条件下:

PPT-环境影响评价

PPT-环境影响评价
谁渠挽恫矿驼凄榨碘辑郎汛撞员能宾信代磺蔬镣霖赘殿剃鹰蕴泄慌霸狱书PPT-环境影响评价PPT-环境影响评价
河流中污染物的混合和衰减模型 完全混合模型(零维)
式中: 0 -废水与河水混合后污染物的浓度,mg/L 1 -排污口上游河流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2 -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Q -河流的流量,m3/s q -排入河流的废水流量,m3/s 模型的适用对象:(1)废水与河水迅速完全混合后的污染物浓度计算;(2)污染物是持久性污染物,废水与河水经一定的时间(距离)完全混合后的污染物浓度预测。
扬捅掐五稗跳追镐博骆锡琢起术楷嗡朽童批轰碑肮昔氦都渺镊榜涯儒金锦PPT-环境影响评价PPT-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与河水完全混合所需的距离--混合过程段距离 充分混合: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充分混合。 混合过程段距离 xn 的计算
a -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B - 河流宽度,m Ey - 废水与河水的横向混合系数,m2/s u x- 河流的平均流速, m/s
污染物在河口中的混合和衰减模型 河口一维混合衰减模型 河口流动为均匀、恒定水流上溯或下泄,污染物稳态排入水体时,模型的方程为:
模型的解为(叠加了背景浓度):
上溯阶段(x<0,污染物自x=0排入):
下泄阶段(x>0,污染物自x=0排入):
模型的适用对象:预测小河和中河潮周、高潮和低潮的平均水质
模型的适用对象: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分布均匀的中小型河流的水质预测
居巷粳在弛追隘斯状咳哭藏彝对鉴咯绒肋圈洼坝裳埂颖排纫衫糟么罪帜化PPT-环境影响评价PPT-环境影响评价
一维模型 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定:(1)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2)反应速率常数是定常的;(3)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溶解氧来源则是大气复氧。 模型方程: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ux exp[
2M l
(1
M
)]
ch
M (1 4K1M l / u 2 )1/ 2
合用条件
均匀旳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 非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
平均和低潮平均水质
5.3.9.5常用湖泊(水库)水质模式与合用条件
⑴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⑵湖泊推流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2)湖泊推流衰减模式与合用条件
cr
cp
exp( K1Hr 2
172800Qp
) ch
Φ混合角度,可根据 湖(库)岸边形状和 水流状况确定,中心 排放取2π弧度,平 直岸边取2π弧度
K1旳确定同小湖库 模式
合用条件
大湖、无风条件 非持久性污染物 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5.4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
⑵污染物总量满足地表水环境控制要求
总量控制是在全部污染排放浓度达标旳前提下仍不能实现水质目旳 时采用旳控制路线。根据水质要求和环境容量能够拟定污染负荷, 拟定允许排污量。对区域水污染问题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优 化拟定总量分配方案
达标分析还涉及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旳先进性分析。应以同类企业 旳生产工艺进行比较,拟定此项目生产工艺旳水平,不提倡新建 工艺落后、污染大、消耗大旳项目,应该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技术
5.3.3预测措施
⑷专业判断法
定性地反应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当水生生 物保护对地表水环境要求较高(如宝贵水生 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或因为评 价时间过短等原因无法采用上述三种措施时, 可选用此措施。
⑴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cpQp+chQh)/( Qp+Qh) 合用条件
c——污染物浓度,mg/L

环境影响评价表17页word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表17页word文档

JSM环境影响评价表作成日 :2000 年 01 月 25 日 REV.0经办人所属部门:ISO 推进室环境管理单位: ISO 推进室环境影响评价及评价结果评价基准 1批准环境影响的给点根据是 1 2 3 4 5 6 7 8 9 10核实经办评价基准 2 影响度评价结果ABCDE环境因素NO. 环境因素损 生地 地 水 大 臭 地 资 酸 合 量 发 评 顺非 害 存面 下 质 气 氧 球 源 性 计 与 生 价 序人 环下 水 判 体 境沉 ·健 恶和 土 断 康 化植 壤污污层温枯雨染染破暖竭·坏化森林质 的结可 能果性合量工程名 单位性质及用途被污 破染 坏破计坏点通常Y31 废水排出93%K清洗 非通常2紧急12 1#噪声产生D:56.4通常dB 厂界外 非通常N:55.0紧急11213621713 2#噪声产生D:57.9通常YdB 厂界外 非通常3 2N:64.6紧急1D:64.7通常Y34 3#噪声产生dB 厂界外 非通常2N:63.2紧急1评价说明:1.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和打点评价法,首先用是非判断法判断,当依是非判断法判定为是时,在是非判断栏内填记 Y,否则填记 N,并用打点评价法进行评价。

2.打点评价法说明:①评价基准 1 栏内按附件「评价基准 1」来进行评价及填写。

②评价基准 2 栏内按附件「评价基准 2」来进行评价及填写。

若 B 不进行评价的,直接记为一般环境因素。

③A=1~10 的合计、D=A×B×C ④性质…通常时:通常业务时。

非通常时:设备、机器的启动、停止等时候。

紧急时:泄漏、火灾等发生时。

环境影响评价表第1页评价基准 1评价基准 2环境影响评价及评价结果环境影响的给点根据 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A影响度BC环境因素损 生地 地 水 大 臭 地 资酸 合 量 发非 害 存面 下 质 气 氧 球 源性 计 与 生人 环下 水 污 污 层 温 枯雨质的判 体 境沉 · 染 染 破 暖 竭·可健 恶和 土坏化森能断 康 化植 壤林性被污破NO. 环境因素量单位 工程名性质破染坏及用途坏D:64.7通常Y35 4#噪声产生dB 厂界外 非通常2N:63.2紧急1D:80.2通常Y36 5#噪声产生dB 厂界外 非通常2N:72.0紧急17 6#噪声产生D:72.4通常YdB 厂界外 非通常3 2N:71.5紧急1D:66.1通常Y38 7#噪声产生dB 厂界外 非通常2N:64.2紧急1D:66.5通常Y39 8#噪声产生dB 厂界外 非通常2N:58.0紧急1评价说明:1.评价采用是非判断法和打点评价法,首先用是非判断法判断,当依是非判断法判定为是时,在是非判断栏内填记 Y,否则填记 N,并用打点评价法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