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博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满井游记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满井游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积累文言词语。
2.品位赏析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欣赏文章的写作技法,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
【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反对厚古薄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率真自然,散文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活泼。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著有《袁中郎全集》。
【写作背景】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第一课时
一、基础识记
1.给加点字注音
燕.( )地寒花朝.( )节飞砂走砾.( ) 廿.( )二日
百步辄.( )返偕.( )数友脱笼之鹄.( ) 髻鬟
..()()
靧.( )面浅鬣.( ) 罍.( )而歌者红装而蹇.( )者
汗出浃.( )背呷.( )浪之鳞曝.( )沙堕.事()恶.()
2.解释划线的词语。
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土膏微润()若脱笼之鹄()
于时()波色乍明()鳞浪层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然徒步则汗流浃背()凡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毛羽鳞鬣()
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与山水之间者()()()
而此地适与余近()恶能无纪()()
二、翻译句子。
1.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2.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三、归纳本文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堕:
纪:
(二)古今异义
1.恶能无纪古义:今义:
2.局促一室之内古义:今义:
(三)一词多义
1、余:①余寒犹厉()
②而此地适与余近()
2、于:①于时冰皮始解()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鳞:①鳞浪层层()②呷浪之鳞()
4、之:①若脱笼之鹄()
②未之知也()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乍:①波色乍明()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6、始:①余之游将自此始()②于时冰皮始解()
③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前一个。后一个)
7、而: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
②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③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③而居城者未始知也()
(四)词类活用
1.鳞浪层层( )
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第二课时
[课堂探究]
一、体会作者未出游的心情。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二、品读第二段,赏析满井美景,学习写景方法。
1、本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第1层(“廿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2层(“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3层(“始知……”到“未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2、作者对满井早春的总印象是怎样的?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3、本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
4、作者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当时心境的一句话。
若脱笼之鹄喜悦庆幸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点名全文主旨
四、品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议论,表述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表达了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再次表明寄情山水的兴趣。
2、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及喜爱郊游的愿望。
第三课时
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第二段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这个比喻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再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2.关于白描
提问: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例子吗?
明确: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如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也就是说,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明确: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如作者写“柳条”,只用“将舒未舒,柔梢披风”8个字,但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4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文字也极为简练。这种简练的白描,有赖于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