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合集下载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大众传播更容易在什么人身上起作用?谁更容易接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理论给出了一个似乎很另类的答案: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就介绍了这一考察人们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普遍认知倾向的重要理论。

“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在接收到别人的信息时,常常会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信息的影响,但却会认为其他人会受到影响。

这种现象源自人们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的需求,导致他们高估自己的抗干扰能力而低估他人的抗干扰能力。

在社交媒体中,第三人效果会导致人们更容易相信虚假信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会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却担心其他人会受到影响。

这种心理让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迅速,而用户往往并不会去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1.2 社交媒体对健康信息传播的影响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对健康信息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健康相关信息,如饮食健康、运动减肥、药物治疗等。

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虚假的健康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可能对用户造成误导和健康风险。

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一条不经核实的虚假健康信息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使得用户难以辨别真假。

一些商家或个人为了吸引眼球或谋取经济利益,故意传播虚假健康信息。

他们可能夸大产品功效、隐瞒副作用,让消费者误以为某种产品或方法可以奇迹般地解决健康问题。

社交媒体平台缺乏审核机制和监管,使得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更加猖狂。

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用户缺乏专业知识和辨别能力,很难区分哪些信息是真正的可信资讯。

缺乏权威机构的监管和指导也是导致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问题,需要加强审核机制,提高用户对健康信息的辨识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与指导,确保健康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和权益。

2. 正文2.1 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一些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其他目的散布虚假健康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健康信息吸引流量,从而获取广告费用或销售不明产品。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社交媒体是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它也成为了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温床。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实的健康信息被大肆传播,这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要探究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及对策,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就是“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是指当人们观察到媒体内容时,会产生一种认为他人会受到媒体影响而自己不会的错觉。

这种误解可能导致人们低估自己受到的媒体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效果可能造成人们对虚假健康信息的放松态度,以及对自己受到影响的低估,从而导致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接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呢?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很多信息都是一味的追求热点和流量,而不是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导致了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能够快速传播,迅速形成舆论。

很多用户在转发信息的时候往往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核查,盲目地相信并传播信息,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会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来获取关注和流量。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大部分用户对健康信息了解有限,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要解决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加强对信息内容的审核,加大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加强用户举报机制,及时清理虚假信息。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信息素养,让用户在接收和转发信息时能多一份警惕和理性。

专业的健康机构和专家也需加大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力度,提供真实可信的健康信息,让公众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健康问题。

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和专业机构共同努力,从多个角度入手,才能够有效地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让社交媒体成为真正有益于公众健康的平台。

传播学日本震出的盐荒——第三人效应

传播学日本震出的盐荒——第三人效应

与一个人的信息渠道多少有关。信息渠道多、 广,就不易发生第三人效应,因为不同渠道 总会有误差,从而产生警觉,对信息进行过 滤,易发现第三人传言的动机与真实性。
3
面对第三人效应的应对措施
面对第三人效应,我们应该理智的对待他人对自己或 是外部事物的评价;
面对第三人效应,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小道消息, 为自己的思想撑起一把保护伞;
日本震出的盐荒
——生活中的第三人效应
组员: 杨志 金磊鑫
Content
盐荒的开端:3·11日本地震 民众对食用盐的疑虑 相顾无盐,惟有泪千行 最完美的诠释——第三人效应
盐荒的开端:3·11日本地震
背景回顾
Text Text Text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 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跟着地震到来的还有巨大的海啸。地 震、海啸过后,位于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受到损坏,具有放射性的核 物质发生泄漏。这就是日本的核泄漏事件。
我国食盐产地有……
我国的食盐产地分布很广,其中辽宁、山东、两淮盛产海盐,自古闻名
湖盐:中国湖盐产量最多的省是青海,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 尔汗盐池。 井矿盐:中国井矿盐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河南、 重庆及安徽等省、市。
岩盐: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 食盐消耗: 中国年消耗食盐约700万吨,可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当然,第三人效应的产生也与个人特质有关
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 有关。程度越高,越 易理性地认知他人的 评价,不管是当面的 还是背后的,他们更 会理智地来进行自我 评价,特别对背后的 小道消息更会引起提 防,因此就不容易产 1 生第三人效应。
2 与一个人对第三人效应的破解频率有关。一 个人多次破解了第三人效应的发生原因,那 么,他对第三人的传言就十分敏感、警觉, 就不易再发生这一效应。否则,就容易发生 该效应。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摘要】社交媒体在传播健康信息时,常常出现虚假信息的问题,这是因为过度营销和利益驱动、人们对健康信息的贪新厌旧心理、缺乏权威媒体审核以及缺乏健康知识的普及。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媒体可信度管理,推广正规医疗机构官方信息,提倡健康知识科普教育。

加强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监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个人判断常常是不可靠的,需要权威机构的指导。

在社交媒体传播健康信息时,重视可信度、正规性和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第三人效果、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对策、媒体审核、健康知识、监管、权威机构、科普教育。

1. 引言1.1 定义第三方效果第三人效果指的是人们在观察他人对某一事件的反应时,会受到其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或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效果尤为显著,因为用户可以轻易地看到大量其他人的言论和分享,从而影响自己对特定话题的认知和态度。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健康信息。

由于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特点,虚假信息也很容易在其中传播。

这导致了很多关于健康的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给公众带来了误导和困扰。

了解第三人效果在社交媒体传播健康信息中的影响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交媒体上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1.2 社交媒体对健康信息的影响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看法和观点的主要平台之一。

在健康领域,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觑。

许多人都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关于健康的信息,包括饮食、运动、健康产品等方面的新闻和资讯。

与此社交媒体也成为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温床,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误导。

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广泛。

一条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后,很快就可以传播到各个角落,影响力迅速扩大。

这使得虚假信息更容易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给用户带来误导。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问题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点滴、观点和信息。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便捷化,虚假健康信息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虚假健康信息指的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或证实的健康相关信息,可能误导大众做出错误的健康决策,甚至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

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信息发布者的利益驱动、未经核实的信息传递和用户对健康信息的渴求等因素。

一些商家或个人可能为了推销产品或获取点击量,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的健康信息;而一些用户可能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容易轻信不经证实的健康说法。

虚假健康信息虽然有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认可,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觑。

我们需要警惕社交媒体上的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加强健康信息的筛查和甄别,提高公众对于健康信息的科学素养,以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和伤害。

只有保持理性、谨慎对待社交媒体上的健康信息,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2 解释第三人效果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应用第三人效果指的是人们在接收到信息时,往往会受到其他人的看法或行为影响。

在社交媒体领域,第三人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户在浏览社交媒体平台时,经常会看到他人分享的关于健康的信息,例如某种饮食方法可以减肥或某种保健品可以增强免疫力等。

这些信息往往会被其他用户误认为是可信的,因为他们觉得其他人都在相信并传播这些信息,自己也就应该相信。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往往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不是去理性思考和辨别信息的真伪。

这就造成了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快速传播和扩散。

第三人效果使得用户更容易被误导,相信不确凿的信息,从而导致健康风险的增加。

了解第三人效果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通过减少第三人效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降低虚假健康信息对用户健康的风险,提高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这个时代大约开始 于9万年前到4万年 前。这种传播方式 提高了人类应对大 自然的能力、促进 了人的进步。
(三)文字时代
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 所指对象分离开,便 产生了语言。之后, 人们又学会了将声音 与所发出声音的人也 分离开,从而使它更 便于携带,这便产生 了文字。
(四)印刷时代
1,广电总局封杀汤唯? 2,广电总局封杀马诺?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第三期,拜金女马诺有错么?
内容提要
@
“第三人效果”理论概说 婚恋交友节目现状分析 第三人效果的验证
传播学基本情况概述
第三人效果概说
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 《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著名的“第三人 效果假设”。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印刷技术的出现,大 大解决了原来知识只 能在贵族一层的人中 间传播的问题。它的 进步使报纸、书籍、 杂志在社会上迅速普 及开来。
(五)大众传媒时代(最后七分钟)
互联网的发展(线性到互动)
Web 1.0是指只 读的Web,以编 辑为特征
Web 2.0带来一 个可以读写的互 联网
Web 3.0是互联 网与通讯服务的 集合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儿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正是这些人的抗议、批判产生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立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第三人效果是指当人们接收到他人信息时,会对这些信息产生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态度和信念产生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效果尤为显著,因为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广泛地分享、转发和传播各种信息。

正是由于第三人效果的存在,使得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得以迅速传播并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第三人效果”角度出发,分析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假健康信息。

虚假健康信息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些错误、夸大或不准确的健康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来自非专业人士的传播、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实宣传、健康产品的虚假宣传等。

这些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大量的传播,使得一些用户因为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而轻信这些信息,从而产生了不良后果。

而第三人效果则是虚假健康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推手之一。

第三人效果使得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传播力,因为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分享健康信息时,他会认为这个信息是被信任的人所认可的,从而产生“如果别人能做到,我也能”的想法,导致他也会去相信并传播这些虚假健康信息。

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且不需要经过审查或验证,这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个人和机构能够轻易地发布虚假健康信息。

而且,由于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大多数是以匿名的形式存在,这就增加了虚假信息传播的隐蔽性和难以核实性。

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渴望和不信任专业机构。

由于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各种健康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一些用户并不信任传统的专业机构和媒体,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自自己身边、亲朋好友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

当这些信息与他们的观念相符时,他们就更容易相信和传播这些信息,而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和冷漠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加,但大部分信息都是没有经过筛选和审查的,这就导致了用户对信息的审查能力下降,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在获取健康信息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之而来的是虚假健康信息的泛滥,给公众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虚假健康信息之所以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迅速并且广泛,与“第三人效果”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第三人效果”出发,分析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第三人效果”是指当人们观察到他人对某一信息或行为的反应时,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可以轻松地分享和转发信息,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播特点,使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得以大肆传播。

2.信息来源不明确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健康信息是由普通用户或者非专业人士发布的,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难以保障。

这就使得一些虚假的健康信息混杂在很难被及时辨别和纠正。

3.用户心理因素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健康信息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与他人不同,而对信息进行重新编排和解读。

这就导致了一些健康信息被夸大或者曲解传播出去,从而对公众产生了误导。

4.社交媒体平台监管不严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为了吸引用户和赚取更多的广告费用,容易放松对于健康信息的审核和监管,这就给了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渠道。

二、对策建议1.强化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加强对健康信息的审核和筛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于发布虚假健康信息的用户,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以制止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

2.加强专业健康信息的推广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加强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健康信息的推广,增加公众对于专业健康信息的获取渠道。

这样一来,公众就会更多地关注专业健康信息,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

3.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普及公众应当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对健康信息的辨别能力。

只有当公众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和辨别能力时,才能够避免虚假健康信息的误导和传播。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与理解愈发重视。

第三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一种心理现象。

本文将探讨第三人效果的意义,并分析在理解这一效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第三人效果的意义第三人效果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时,倾向于认为该信息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自己。

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如政治、广告、教育等。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当个体认为某条信息对其他人影响较大时,他们更可能将这条信息传播出去,从而扩大信息的影响力。

2.导致认知偏差:第三人效果可能导致个体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3.影响舆论引导: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第三人效果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提高传播效果。

4.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第三人效果可以使个体在接收信息时,更加关注社会规范和他人的看法,从而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维持。

二、理解第三人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1.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接收信息时,第三人效果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第三人效果的产生。

2.信息类型: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政治、娱乐、教育等,可能导致第三人效果的产生程度不同。

3.传播渠道: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可能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在一个重视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第三人效果可能更为明显。

5.防止认知偏差:在理解第三人效果时,要注意避免因认知偏差而导致对信息的错误判断。

6.提高信息素养:提高个体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有助于降低第三人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第三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理解第三人效果时,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信息类型、传播渠道、社会环境等因素,以提高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摘要】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成为社会问题,其中“第三人效果”对信息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第三人效果对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影响,探讨了其原因。

第一,社交媒体传播机制特点导致信息传播快速且不易监管。

第二,用户对健康信息的接受态度不够谨慎,容易信以为真。

缺乏权威机构监管,造成健康信息乱象。

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加强科普教育和建立健康信息审核机制的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虚假健康信息传播问题,从而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正确看待健康信息的能力。

第三人效果对虚假健康信息传播造成负面影响,但可通过加强科普教育和建立审核机制来有效应对。

【关键词】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第三人效果、影响、原因分析、用户态度、权威监管、科普教育、审核机制、应对措施、健康信息、总结。

1. 引言1.1 介绍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现状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许多不实的健康信息迅速传播开来,给公众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危害。

这些虚假信息可能涉及到偏方治疗、保健品的误导性宣传、营养饮食的不实推广等等,给人们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人受到误导。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现状,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性,也凸显了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真伪难辨的困境。

公众往往难以分辨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容易被夸大、夸张的健康宣传所诱导。

而正是这种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使得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给人们的健康观念造成混乱和误导。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亟需进一步了解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和影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1.2 解释第三人效果对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影响第三人效果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会受到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影响。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

从“第三人效果”看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原因及对策近年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虚假的健康信息充斥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源于“第三人效果”在社交媒体上的作用。

本文将从“第三人效果”入手,分析社交媒体上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来解释一下“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所谓“第三人效果”,是指当人们从媒体上获取信息时,会产生一种认为自己不受其影响,但认为他人会受到影响的心理效应。

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效果表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人在看到一些健康信息时,并不觉得自己会受其影响,但却会认为他人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转发或传播这些健康信息的时候不够慎重,从而助长了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

那么,为什么“第三人效果”会导致虚假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呢?人们对健康信息的信任度较高。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自称是专家或者医生的账号发布各种健康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充满了专业术语和科学研究的数据,让人们产生误以为其真实可信的错觉。

而当人们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其可能的虚假性,而将其理解为是有科学依据的真实信息。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行为往往受到社交因素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常常追求获得更多的点赞、转发和评论,因此在选择要传播的内容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更具有吸引力和话题性的内容。

而一些虚假的健康信息往往具有夸大其词,甚至是耸人听闻的特点,吸引了更多的人们的关注和传播,从而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效应。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往往是一种链式反应。

一旦有人传播了一条虚假的健康信息,会有更多的人跟风转发,导致信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而随着传播的不断深入,这些虚假的健康信息就会渐渐被误解为是真实的健康知识,甚至形成舆论的共识,从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针对社交媒体上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应对。

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探讨

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探讨

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探讨作者:王雨烟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22期王雨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新内容,已经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文章旨在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信息传播;心理效应;“第三人效应” ;传播学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2-0027-02“第三人效应”也称“第三人效果” ,指受众倾向于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于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影响大的心理效应。

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一般读者可能受很大影响” ,此乃“第三人效应”的基本思想。

但在某种情形下,“他们对自己也许出现了错觉,对消息作用于他们的效果的评估较低” [1] 。

“第三人效应”是 1983 年戴维森教授提出的一种在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它分两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即人们对大众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评估过高;二是后续行为层面,人们通过估计对大众传媒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采取相应行动[2] 。

了解信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不仅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大众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解,而且对解释目前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尤其是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1 “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因素“第三人效应”是指人们预期他人所受到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行为,并非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直接影响。

“第三人效应”的认知差异对其后续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个认知过程也会受到媒体的信息、信源可信度、社会距离、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1)媒介信息。

“第三人效应”的研究,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一定体现的,往往负面的媒介信息更易造成“第三人效应” ,正面的媒介信息则不尽然。

例如:当人们看到那些带有暴力、色情元素的信息内容或促销广告时,往往会为了维持一种“我比其他人聪明”的“乐观偏见” ,抱着“它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态度,从而认为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而认为公益倡议、健康贴士等正面积极的内容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会大于他人。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传媒--人民网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传媒--人民网
3G,让联通雄起还是落败?
首页共产党要闻时政|国际军事台港澳教育|社会图片观点地方|经济汽车房产|体育娱乐文化传媒|宽频社区博客访谈|游戏彩信商城RSS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记者》>>2008·第4期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传媒--人民网“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
——“间接影响模式”的提出及其应用
新闻记者杂志供稿
2009年02月23日08:4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7年5月底6月初,无锡爆发“蓝藻水危机”,笔者曾在无锡实地考察了解两日,发现以下现象:
精彩新闻
·[科技]人类航天活动将被迫停止? 地球上有外星生命?
·[科技]小心!吃茶叶蛋能要命? 惊人!喝水能治11种病
·[传媒]网谈“躲猫猫调查委员会” 网民参与就是可喜进步
·[传媒]白岩松小崔主持两会报道 "喜羊羊"是中国"唐老鸭"
留言须知
新闻检索:
热图推荐
透视央视春晚捧红小沈阳
组图:美女主播们的红毯秀
火箭突然完成三方交易
刘翔赤膊康复训练
尼泊尔的育龄妇女既面临世界上最高的孕妇生育死亡率,又面临着高山地区低水准的医务人员。多年来,由于当地医务人员的低水平与恶劣态度引发很多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医学院传播研究中心与尼泊尔卫生部联合进行了一场信息传播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制作一部播放时间长达两年的广播剧,名叫《服务带来回报》,从1997年到1999年连续播出。这部广播剧针对的受众是尼泊尔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其内容主要是向医务人员介绍如何处理女性健康方面的医疗问题,并且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试图缓和医患之间的芥蒂。

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目录1研究背景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方法 (3)3.1样本设计 (3)3.2问卷设计 (3)3.3变量说明 (4)3.4数据分析方法 (5)4研究发现 (6)4.1对基本变量的频率分析 (6)4.2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假设的检验 (7)4.3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检验 (8)4.3.1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相关分析 (8)4.3.2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12)4.4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检验 (17)4.4.1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相关分析 (17)4.4.2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20)5研究结论 (24)附录:《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26)参考文献 (28)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BBS对在杭高校学生的影响为例的传播效果调查1研究背景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教授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首次明确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这一概念,即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力较大,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

这个假说包括认知和行为两部分,大多数人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对其他人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力,当大多数人预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会对其他人产生较大影响时,他们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护其他人不受信息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是一个新媒体环境下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在理清“第三人效果”假说的基本内涵、研究现状、代表人物及观点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第三人效果”放置于BBS的虚拟网络空间中,将传统媒体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拓展到新媒介环境中,通过运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变量,量化研究BBS对在杭高校学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论证“第三人效果”的相关理论,分析性别、教育程度、专业、独生子女、网络接触频率、BBS接触频率、BBS使用情况、BBS信息评价、媒介素养、自尊程度等因素与“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因素与“第三人效果”认知可能导致的“支持对BBS不良舆论信息进行过滤”和“要求加强立法管制”等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如何想象“效果研究”——以对“第三人效果”的认知为个案的管窥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如何想象“效果研究”——以对“第三人效果”的认知为个案的管窥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如何想象“效果研究”——以对“第三人
效果”的认知为个案的管窥
朱至刚;李冰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24(53)1
【摘要】从对51位中国新闻传播院系任教教师关于“第三人效果”知晓、认知与评价的访谈为窗口,管窥作为场域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是如何从“知识”的层次想象“效果研究”。

整体来看,中国新闻传播学人认为“第三人效果”在“效果研究”内部处于“重要且次要”的位置。

通过“学术经历”与“了解程度”两个层次的“分类—比较”可以看到:具有实证研究经历的“实证组”总体上对“第三人效果”的知晓度较高,且评价更为趋同,即认为它“重要且次要”;没有相关经历的“参照组”在评价上存在更显著的差异,他们更倾向于从整体上想象“效果研究”之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地位与意义。

【总页数】10页(P101-110)
【作者】朱至刚;李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省峨眉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研究——以在京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调查为例
2.“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形象认知及传播效果研究——以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为例
3.主流媒体抖音平台传播的策略和效果研究——以《新闻联播》变革为个案
4.YouTube平台中国生态文明形象媒介传播效果评估研究——以“野象北迁”新闻报道为例
5.地方媒体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定性分析(QCA)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陶鹤山(2006-01-09 09:53:00.0)[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新内容,已经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第一人效应和第三人效应之间还存在着某些矛盾之处,这集中体现在“互有差异的认知”这个概念上。

这个理论对于解释目前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界在对传播效果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第三人效应理论。

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W. P. Davison)教授于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载《公共舆论季刊》第47卷,第1-15页)中提出。

他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对其他人)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对我)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

在近十多年来国外的一些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刊物上,有许多学者以此为主题,对传播效果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可以说这个理论促进了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因而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内容戴维森通过分析二次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一些心理战方面的事例,提出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性行为。

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

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他认为,在大众传媒领域,从事劝服传播的人认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效果,而不是他或她自身。

他们的理由是:“我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第三人)会被劝服”。

在有些方面,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

他在论文中用四个小实验证明这个假设,并说明它与社会科学中许多理论观点的关系。

第三人效应有助于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包括由宗教领袖对异教宣传的恐惧以及政治统治者对持异议者的害怕。

它同时又与普遍的审查现象密切相关:审查者决不会承认其受影响,将会受影响的是其他“思想上可塑性更强的”人。

第三人效应理论是以“我”和“他们”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而展开的。

首先是“我”或“第一人”,戴维森认为(但没有证明),这个概念表示“其他人没有能使我形成正确意见的信息”。

裴儒夫(R. M. Perloff)直接与戴维森的个人经验性概念一致,利用1982年对在黎巴嫩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的电视新闻报道(news coverage)做了一个实验,得出“自我投入巨大地影响了传播效果的认知”,尽管一个共同的结论是报道确实对他的国民影响很小。

戴维森的“他们”或“第三人”概念认为,人们常常假设在潜在的劝服传播中,其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他们的大。

他们反过来把他们的行为基于其他人会如何受影响的认知之上。

因此,正是其他人对劝服信息的反应的认知,而不是信息的劝服性本身提供了有必要在媒介效果中形成一种观念的思路。

审查书刊的现象也许为观察第三人效应的作用提供了最有意思的场所。

至少就它所涉及的信仰和道德来看,很难找到一个审查者会承认自己受到禁止传播的信息的有害影响,即使审查者的朋友通常也免遭亵渎。

需要保护的是一般公众,尤其是普通公众中的年轻人或那些思想可塑性强的人。

1916年成立并于1981年取消的马里兰州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查电影,在废除审查之后,有些委员发出一些有关该州未来道德方面的可怕的预测。

同时,这些审查者还证明自己在审查过程中明显没受损害。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

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大部分学者关心这两个前提中的第一个,即认知(perception)方面的问题,如裴儒夫(R. M. Perloff)和沙尔文(M. B. Salwen)等学者对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这个认知方面的前提已经在不同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验证和支持。

在最近几年中,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向行为前提,这个前提预言作为第三人认知结果,人们会支持信息限制,如对色情与暴力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

第三人认知的一般性证据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第三人认知是否仅仅证明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即以比其他人更为积极的观点来看待自己。

先前有关媒介效果的讨论中,研究者认为,第三人认知只是被看作负面的和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才出现。

除了诸如受欢迎的教育节目内容之外,一种按照媒介影响并不很强烈的观点的评价标准便产生了。

可这种认知倾向怎么普遍仍不明确,也即它是否延伸到媒介效果之外。

这可以从媒介效用的角度分析并得到验证。

为了验证第三人效应的假设,佩瑟尔(Wolfram Peiser)和彼特(Jochen Peter)在中西部两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有90%的受访问者认为他们要比其他人所受的影响要小,教育程度高的受访问者认为其他人受的影响很大,但不是他们自己。

年老的受访问者最有可能觉得大众传媒影响他们要比其他人小。

或许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其他的信息来源。

佩瑟尔和彼特认为,戴维森把媒介对其他人的认知效果与对自己的认知效果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三人效应假设”,他用四个小实验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在许多大众传播情景中,戴维森讨论的这个现象可以为这些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如营销(在其他人用尽我们的存货之前就买),政治运动(花车效应),或审查制度。

二、第三人效应与“互有差异的认知”在对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中,学者们对为什么引起这个效应的分析产生了许多分歧,并围绕着“互有差异的认知”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了产生第三人效应,中介信息是需要的,1984年泰勒和库克首先使用了有差别的影响的概念(differential impact),他们认为在有些情况下,一些人(some people)相信有些媒介信息能影响他人而不是他们自己,而其他人认为同样的媒介信息会影响他们(some people),而不是其他人。

Tiedge在《电视在改变谁的观点?》一文中指出,声称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要比对自己大的观点会陷入一种矛盾的困境,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媒介对其个人的生活影响力很小,那么谁可以包括在这个媒介有着显著影响力的“社会”中呢?只要做出这个断言的个体是精英群体的成员,这个群体不同于社会的其他部分,所受大众传播的潜在影响力相对毫无作用,媒介影响的这种矛盾观点才可能是对的。

在研究中利用对媒介抵制相对同质的群体(或许是大学生)来证明这个假设,结果就会如此。

另一方面,如果调查将证明大部分社会成员都有这些互有差别的认知,那么这些认知的两个方面都不可能是准确的。

对信息接受的最初考虑中的第二种可能性不是自己,而是他人(others)。

信息接受者(message receiver)对媒介效果的直接思考是一个外化的过程,而不是内化的过程,他们应用社会图表(social schema)思考的不是个人专业知识,而是其他人会如何运作的图画。

因此,在第三人效应的文本中,个人可以相信——根本不考虑个人专业知识——其他人接受的信息是不同的,仅仅因为他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行动,类似“最后的选择证明这个国家不能自治”的抱怨,向外传输出一种含蓄的内容:个人的注意点是其他人——第三人——而不是自己。

并不是这个人把自己视作有能力管理这个国家,而是其他人不能。

个体不必把他们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或许由于这个原因——目的是对其他人的行为原因作出结论。

然而,这种互有差异的认知(the discrepant perception)不可能都是正确的,这一观念使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拥护者们担心:大众传媒的巨大的社会效果的观念会对媒介表达自由造成威胁,即使个人不相信媒介对他们个体的影响。

那些确实相信大众传媒的巨大效果的人有另一种担心,即媒介的巨大影响力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也不相信)大众传媒影响他们的力量,因而使他们更易于受媒介操纵,当然后一种担心更加剧了前一种担心。

在这个研究中,对互有差异的认知与年龄,教育两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形成一个针对这种现象的理论框架。

1.关于着重认识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检验的一个理论就是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就越能意识到媒介的效果,不过也应当看到,他们头脑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力的意识使他们个人更易于受这些效果的影响。

这个理论也说明了教育与被认知的媒介效果之间矛盾的明确的关联性,即互有差异的认知与教育之间的负面关系,其根源是受教育的人会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的环境,从而意识到媒介效果以及对他们的认知的不一致性更为敏感。

不过这个理论还说明,矛盾是由认知程度高的第三人效应与认知程度低的第一人效果之间产生的。

这项调查发现了教育与第三人媒介效果的认知密切相关的同时,还发现它与第一人媒介效果的认知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

总之,教育强化了认知的第三人与第一人媒介效果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认为,媒介对他人的效果确实比教育程度低的人要大。

2.对年龄与互有差异的认知之间的明确关系的预测,是基于两个似是而非的理论之上的。

一个理论认为这种明确关系归因于老年人认为对他们的影响很小,因为他们有着其他的信息和观点来源渠道,另一种理论认为这种明确关系是因为老年人自己比年轻人较少依赖于媒介,从而使他们所受的影响很小,而夸大媒介对他人的效果。

这次调查所得的数据支持前一种理论而不是后者。

年龄与认知效果矛盾之间的明确关联最初归因于老年人,他们认为媒介对其的影响很小,年龄与媒介对他人的效果的认知之间的关联并不十分明显,而且对第一人认知效果的控制戏剧性地减弱了年龄与认知矛盾的关联性。

此外,第三人效应的产生还与距离(或称社会距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Cohen,Mutz,Price 和Gunther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第三人效应的强度明显地与信息接受者和“其他人”(接受者被要求考虑的)的地理距离相关,而且第三人效应的强度随着距离而增加。

不过,Cohen的研究并没有把个人专业知识与社会图表概念之间的区别加以区分开来。

自我与他人相对应并作为第三人现象的二重要素,为第三人效应理论提供了一个研究路径。

很多研究显然集中于第三人理论中这样一个二元化方法,还有社会图表概念与Lasorsa的个人专业知识之间的二元解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