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web测试标准

web测试标准

web测试标准Web测试标准是一组规范和准则,用于指导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在进行Web应用程序测试时的行为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Web测试标准:1. 兼容性测试:确保Web应用程序在不同的浏览器、操作系统和设备上都能正确运行。

测试团队应该测试应用程序在主流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和Edge)以及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iOS和Android)上的兼容性。

2. 功能测试:验证Web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方式正常工作。

测试团队应该检查应用程序的所有功能,并确保它们按预期执行。

3. 用户界面测试:测试Web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是否直观、易用,并与设计规范一致。

测试团队应该关注界面的布局、颜色、字体、图标和交互元素等方面,以确保它们满足用户体验的要求。

4. 性能测试:评估Web应用程序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团队应该测试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以确保应用程序在预期的负载下能够提供良好的性能。

5. 安全性测试:评估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包括防止潜在的攻击和保护用户数据的能力。

测试团队应该检查应用程序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输入验证、数据加密和安全配置等方面,以确保应用程序在安全性方面达到要求。

6. 可靠性测试:测试Web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测试团队应该模拟各种故障情况,如断电、网络中断和服务器故障等,以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并保持稳定运行。

7. 可用性测试:评估Web应用程序的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

测试团队应该测试应用程序的导航、搜索功能、错误处理和帮助文档等方面,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使用应用程序并获得所需的支持。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Web测试标准,实际上,测试标准可能因组织和项目而异。

根据具体情况,您可能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行业最佳实践来定义适合您团队的Web测试标准。

web ui测试标准

web ui测试标准

web ui测试标准
Web UI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页面测试:测试整个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审美标准。

具体包括页面布局、导航、菜单、链接等方面的测试。

2. 页面元素测试:测试页面上的元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文字、图片、按钮、表单等元素的布局、样式、大小、颜色等方面。

3. 交互测试:测试用户与页面元素的交互是否正常,包括点击、拖动、输入等操作是否能够正确响应,以及页面元素之间的交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兼容性测试:测试Web应用在不同浏览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确保Web应用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5. 性能测试:测试Web应用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加载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Web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6. 安全测试:测试Web应用的安全性,包括防止跨站脚本攻击(XSS)、SQL注入等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确保Web应用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

7. 可用性测试:测试Web应用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对页面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操作流程的顺畅性等方面的测试。

以上是Web UI测试的一些标准,具体测试内容和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web项目性能测试方案

web项目性能测试方案

web项目性能测试方案任务:测试JBOSS环境下UBSS项目的性能目标:测试缴费部分(前台缴费,IC卡充值)在并发数从50-100递增的性能指标,不要求对结果进行分析步骤:1.搭建测试环境,要求与真实环境大概一致(关注在现有license情况下,UBSS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数)2.准备数据脚本(SQL和存储过程)3.准备测试脚本(Vuser scrīpts,scenario)4.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范围针对UBSS项目,抽取对系统影响最大、最为典型的业务交易,构建场景,以此评判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实际性能表现a.用户前台缴费b.标准用户IC卡充值测试内容1.基准测试概念:检查每个业务的基准响应时间(系统整体空闲,无额外进程运行并占用系统资源)方法:单用户运行业务多次,获取该业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操作间隔循环间隔1-1 前台缴费 1 100 3 31-2 IC卡充值 1 100 3 32.单个交易负载测试概念:设定负载序列,并发用户数为X{20,30,50,....},收集系统单个交易在不同负载级别的性能表现方法:设置并发用户数等于X,关键步骤处设置并发点,每个用户运行N个iteration,获取平均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用户登陆方式:每2秒登陆2个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操作间隔循环间隔2-1 前台缴费 5 50 3 32-2 前台缴费10 50 3 32-3 前台缴费15 50 3 3 注:响应时间超过30S2-4 前台缴费20 50 3 3 注:阻塞,不进行测试2-5 IC卡充值 5 50 3 32-6 IC卡充值10 50 3 32-7 IC卡充值15 50 3 32-8 IC卡充值20 50 3 33.组合交易负载测试概念:多个交易组合在一起,设定负载序列,并发数为X{20,30,50,....},收集系统在不同负载级别的性能表现方法:设置并发总数,各用户数按比例分配,每个用户运行N分钟,获取平均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序号功能名称并发用户总数比例持续时间操作间隔循环间隔3-1 前台缴费,IC卡充值 5 2:3 20m 3 3 3-2 前台缴费,IC卡充值10 2:3 20m 3 3 3-3 前台缴费,IC卡充值15 2:3 20m 3 3 3-4 前台缴费,IC卡充值20 2:3 20m 3 3 性能指标1.主机系统性能指标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率磁盘读写2.数据库性能指标(略),可直接看应用系统所在主机情况3.中间件指标(略),可直接看应用系统所在主机情况4.业务指标平均响应时间最长响应时间吞吐率衩测系统环境描述1.系统架构J2EE架构,多层结构,即展示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 2.主机环境主机名型号主机IP CPU数内存磁盘用途数据库主机 192.168.1.8应用主机 192.168.1.33 1 2G3.软件环境项目信息备注操作系统 window xp 应用主机linux 数据库主机数据库 oracle10G中间件 EOS5.3 for JBOSS测试工具 LoadRunner8.1 破解4.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实例 orcl数据规模用户数量:837,060客户数量:857,043帐户数量:832,727未缴费帐单:403,839IC卡用户信息:404,607发票数量:1,169,600用户表具信息:846,999计费策略:845,771已缴费帐单:5,593,9515,测试客户机序号 IP 操作系统配置用途1 192.168.1.30 window xp pentium4 3.2GHz memory 1G generator+controoler测试报告由anilys自动生成---------------------------------------------------------------系统性能测试方案1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用于指导X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从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策略、测试具体执行方法、任务与进度表等事先计划和设计。

Web应用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Web应用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Web应用性能测试实验报告一、概述本实验旨在对Web应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以确保其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对不同测试工具的使用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有效的性能测试结果和优化方案。

二、实验环境1. 测试对象:以XXX网站为例进行性能测试2. 测试工具:使用JMeter进行负载测试、使用GTMetrix进行页面加载速度测试3. 测试参数:模拟1000并发用户访问网站、分析页面加载速度、检测服务器响应时间等三、实验过程1. JMeter负载测试- 设置并发用户数为1000,模拟用户访问网站的行为- 分析各项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针对性能瓶颈进行优化,比如数据库查询效率、静态资源加载等2. GTMetrix页面加载速度测试- 输入网站URL,进行页面加载速度测试- 分析各项指标,包括页面大小、加载时间、优化建议等- 优化网站前端性能,如图片压缩、CSS、JavaScript文件合并等四、实验结果分析1. JMeter测试结果- 平均响应时间为2秒,吞吐量为1000 requests/second- 发现数据库查询效率低下导致性能下降,优化数据库索引可改善性能2. GTMetrix测试结果- 页面加载速度为5秒,优化建议包括压缩图片、减少HTTP请求等- 通过优化前端资源,加载速度得到明显提升,用户体验得到改善五、实验结论通过性能测试和优化实验,我们发现了网站在高负载情况下存在的性能瓶颈,并采取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网站的性能表现和用户体验。

同时,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是保证Web应用高效运行的关键,有助于提升网站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六、未来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Web应用性能测试和优化,不断提升网站的性能表现和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提升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将探索更多的性能测试工具和优化技术,不断完善Web应用的性能优化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性能测试报告里包含哪些关键的性能指标

性能测试报告里包含哪些关键的性能指标

性能测试报告里包含哪些关键的性能指标我们做性能测试的目标是,在大用户量、数据量的超负荷下,获得服务器运行时的相关数据,从而分析出系统瓶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而在一份性能测试报告里,会看到以下的这些关键的数据指标:最大并发用户数,HPS(点击率)、事务响应时间、每秒事务数、每秒点击量、吞吐量、CPU使用率、物理内存使用、网络流量使用等。

但性能测试的指标,前后端的性能测试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前端需主要关注的点是:响应时间:用户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并得到响应,以及展示出来的整个过程的时间。

加载速度:通俗的理解为页面内容显示的快慢。

流量:所消耗的网络流量。

后端需主要关注的是:响应时间:接口从请求到响应、返回的时间。

并发用户数:同一时间点请求服务器的用户数,支持的最大并发数。

内存占用:也就是内存开销。

吞吐量(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事务数。

在没有遇到性能瓶颈时:TPS=并发用户数*事务数/响应时间。

错误率:失败的事务数/事务总数。

资源使用率: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I/O。

系统性能指标、资源性能指标、稳定性指标一、系统性能指标常见的可从如下几类进行参考:响应时间系统处理能力吞吐量并发用户数错误率1、响应时间简称RT,指的是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系统响应的整个过程的时间。

也就是用户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

2、系统处理能力指系统在利用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系统处理能力通过系统每秒钟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来评价,交易有两种理解:一是业务人员角度的一笔业务过程;二是系统角度的一次交易申请和响应过程。

前者称为业务交易过程,后者称为事务(事务是用户其中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两种交易指标都可以评价应用系统的处理能力。

web压力测试指标

web压力测试指标

web压⼒测试指标
1.TPS
每秒钟完成的web请求响应数量
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TPS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2.并发数
时间段内,系统同时处理的web请求响应数量
3.响应时间
所有web请求处理完毕的时间
4.吞吐量
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系统传输数据总量。

可知吞吐量和TPS,并发数这两个因素是正⽐关系。

但是当TPS,并发数达到极限值时,吞吐量不升反降,这是因为系统资源产⽣了⼤的消耗。

5.PV
页⾯浏览量。

服务器页⾯每刷新⼀次,算作⼀次PV流量。

IP/PV⽐:指的是单个IP页⾯浏览量,该指标可以说明此次访问有效率。

6.计算服务器数量
上述指标⼀个重要的作⽤是计算所需服务器数量。

关于PV,我们需要知道⼀个原则:每天80%的访问集中在20%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做峰值时间。

确保在峰值时间⾥,服务器能扛起并发访问的压⼒就可以了。

如:每天300W PV的单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需要多少TPS?
(300W*0.8)/(24h*60*60*0.2)=139(TPS)
如果⼀台机器的TPS是58,需要⼏台机器⽀持?
139/58=3
7.TPS测量⽅法
可以使⽤http_load,webbench,ab等压⼒测试⼯具进⾏测量。

产⽣压⼒后,我们可以拿到TPS,响应时延等性能数据。

具体如何定位性能瓶颈产⽣的原因,
需要我们主动在服务器,代码层上进⾏优化。

Web服务器性能测试介绍

Web服务器性能测试介绍

(2) 疲劳强度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也称持久度测试(durability),可以被当作是一个长期的负载或压力测试,它是选择Web服务器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性能的过程。疲劳强度测试可以采用工具自动化生成的方式进行测试,也可以手工编写程序测试,其中后者占的比例较大。
单位时间(1s)内成功连接到Web服务系统的新用户的个数。
*
并发连接数(Simultaneous Connections)
Web服务器能够与客户端建立并保持同时打开的TCP连接数,最大并发连接数反映了Web服务器所对其客户多个连接的处理能力。
*
连接速率(Connect ion Rate)
四、Web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
针对Web服务器的应用场景和测试目标不同,可以将Web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分为如下三类:
(1)基准测试工具
服务器基准测试测量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把各部件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在内。服务器基准测试工具是为了评测服务器计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面向Web服务器的基准测试工具主要包括两个系列:一个由是由标准性能评估组织(SPEC)开发的Web 服务器基准测试,包括SPECweb96、SPECweb99、SPECweb2005;二是由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rp)制定的TPC-C型服务器基准测试。
(3)基于应用的测试工具
为了公正有效地评价Web服务器在Web系统中性能,基于应用的测试工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能够模拟大量用户的行为;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各种性能评价指标。目前,业界流行的性能测试工具包括:LoadRunner、Webload、QALoad,可以对Web服务器进行负载压力测试。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一、介绍Web性能测试是指对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测量的过程,以便确定其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量等关键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Web性能测试方案。

二、测试目标1. 确定Web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评估用户访问Web应用程序时所需的时间。

2. 测试服务器的负载能力:确定服务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量。

3. 评估系统的稳定性:检查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载情况下是否稳定。

三、测试工具本次性能测试将使用以下工具:1. Apache JMeter:一款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支持模拟多用户并发访问。

2. LoadRunner:一款商业性能测试工具,可用于测试Web应用程序。

四、测试准备1. 定义测试场景:确定测试的目标和关注点,包括测试的并发用户数、持续时间、负载情况等。

2. 确定性能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体验,确定关注的性能指标,如平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3. 配置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等,并确保网络环境符合实际情况。

4. 准备测试数据:准备模拟用户的测试数据,包括登录账号、访问页面等。

五、测试步骤1. 设置测试计划:在性能测试工具中,设置测试计划,包括目标URL、并发用户数等。

2. 配置线程组:设置线程组中的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等参数。

3. 添加取样器:添加HTTP请求和其他取样器,模拟用户访问不同的页面和操作。

4. 设置断言和监控点:设置断言,检查页面返回的数据是否符合预期;设置监控点,监测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5. 运行测试计划:运行性能测试,记录各项性能指标。

6.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评估Web应用程序的性能状况,查找潜在性能问题。

六、测试报告完成性能测试后,需要生成测试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目标和关注点2. 测试环境配置和测试数据准备3. 测试步骤和工具选择4. 测试结果和性能指标分析5. 性能问题和建议七、优化方案根据性能测试结果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改善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如:1. 优化代码:对性能瓶颈进行优化,如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优化算法等。

压测指标参考

压测指标参考

压测指标参考通⽤指标(指Web应⽤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需测试项)指标说明ProcessorTime服务器CPU占⽤率,⼀般平均达到70%时,服务就接近饱和Memory Available Mbyte可⽤内存数,如果测试时发现内存有变化情况也要注意,如果是内存泄露则⽐较严重Physicsdisk Time物理磁盘读写时间情况Web服务器指标指标说明Requests Per Second(Avg Rps)平均每秒钟响应次数=总请求时间 / 秒数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 (mstes)平均每秒业务脚本的迭代次数 ,有⼈会把上⾯那个混淆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请求Failed Requests失败的请求Successful Hits成功的点击次数Failed Hits失败的点击次数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次数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每秒成功的点击次数Failed Hits Per Second每秒失败的点击次数Attempted Connections尝试链接数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指标说明User 0 Connections⽤户连接数,也就是数据库的连接数量Number of deadlocks数据库死锁Butter Cache hit数据库Cache的命中情况系统的瓶颈定义性能项命令指标CPU限制vmstat当%user+%sys超过80%时磁盘I/O限制Vmstat当%iowait超过40%(AIX4.3.3或更⾼版本)时应⽤磁盘限制Iostat当%tm_act超过70%时虚存空间少Lsps,-a当分页空间的活动率超过70%时换页限制Iostat, stat 虚存逻辑卷%tm_act超过I/O(iostat)的30%,激活的虚存率超过CPU数量(vmstat)的10倍时系统失效Vmstat, sar页交换增⼤、CPU等待并运⾏队列稳定系统的资源状态性能项资源评价CPU占⽤率70%好85%坏90%+很差磁盘I/0<30%好<40%坏<50%+很差⽹络<30%带宽好运⾏队列<2*CPU数量好内存没有页交换好每个CPU每秒10个页交换坏更多的页交换很差 通俗理解: ⽇访问量 常⽤页⾯最⼤并发数 同时在线⼈数 访问相应时间 案例: 最近公司⼀个项⽬,是个门户⽹站,需要做性能测试,根据项⽬特点定出了主要测试项和测试⽅案: ⼀种是测试⼏个常⽤页⾯能接受的最⼤并发数(⽤户名参数化,设置集合点策略) ⼀种是测试服务器长时间压⼒下,⽤户能否正常操作(⽤户名参数化,迭代运⾏脚本) ⼀种则需要测试服务器能否接受10万⽤户同时在线操作,如果是⽤IIS做应⽤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并发数不可能达到10万级,那就必须要使⽤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如果是⽤websphere之类的应⽤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并发数可以达到10万级,但为性能考虑还是必须要使⽤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通常有1个简单的计算⽅式,1个连接产⽣1个session,每个session在服务器上有个内存空间⼤⼩的设置,在NT上是3M,那么10万并发就需要300G内存,当然实际使⽤中考虑其他程序也占⽤内存,所以准备的内存数量要求⽐这个还要多⼀些。

web系统性能测试标准

web系统性能测试标准

web系统性能测试标准Web系统性能测试标准。

一、概述。

Web系统性能测试是指对Web系统进行负载和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在特定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系统的瓶颈和性能瓶颈,为系统优化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二、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

测试服务器的配置应该与生产环境尽量接近,包括CPU、内存、磁盘、网络等硬件设备。

测试服务器的性能要足够强大,能够承受大量并发访问的压力。

2. 软件环境。

测试服务器的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软件环境需要与生产环境一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三、测试指标。

1.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Web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用户发出请求后系统作出响应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

2.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也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吞吐量的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处理能力,为系统的容量规划提供依据。

3. 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是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请求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并发用户数的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测试方法。

1. 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指通过模拟用户行为,对系统进行不同负载下的性能测试。

可以使用负载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系统,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2.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指通过逐渐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表现。

可以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如Apache Bench、Siege等,对系统进行长时间、大负载的测试,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性能测试的重要成果之一,应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指标、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内容。

测试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反映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为系统优化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六、总结。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用率,错误率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用率,错误率

性能测试常⽤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率,错误率对于性能测试,以上性能指标必须要有清楚的理解,⾃⼰总结如下:1. 响应时间(RT) 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

这个指标与⼈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

由于⼀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同⼀功能在不同输⼊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

所以,在讨论⼀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响应时间。

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系统⽽⾔,⼈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低,软件性能的⾼低实际上取决于⽤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

对于⼀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

⽽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个较⼤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分钟甚⾄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注意: 在性能测试中, 响应时间要做更细致划分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完成的客户端请求的数量, 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

这是⽬前最常⽤的性能测试指标。

对于服务器来讲,吞吐量越⾼越好.吞吐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请求数/秒”或者“页⾯数/秒”来衡量。

体现:1. 业务⾓度: 业务数/⼩时或访问⼈数/天等2. ⽹络流量: 字节数/⼩时或字节数/天等3. 服务器性能处理能⼒(重点): TPS(每秒事务数) 和 QPS(每秒查询数):对于⽆并发的应⽤系统⽽⾔,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

web性能测试标准

web性能测试标准

web性能测试标准Web性能测试标准。

Web性能测试是评估Web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系统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Web性能测试标准对于保障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Web性能测试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衡量Web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模拟用户请求,记录服务器响应的时间,可以评估Web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响应时间的标准应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制定,一般来说,对于常规的Web应用程序,响应时间应控制在2秒以内,对于高并发、大流量的Web应用程序,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

2. 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是指同时访问Web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

通过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Web应用程序,可以评估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并发用户数的标准应根据系统的承载能力来制定,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Web应用程序,系统应能够承受1000个并发用户的访问,对于高负载的Web应用程序,系统应能够承受10000个并发用户的访问。

3.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评估Web应用程序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逐渐增加用户访问量,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负载测试的标准应根据系统的负载能力来制定,一般来说,系统应能够在高负载下保持稳定,响应速度不应有明显下降。

4. 可靠性,可靠性是评估Web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模拟用户访问,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的标准应根据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来制定,一般来说,系统应能够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运行,不出现重大故障。

综上所述,Web性能测试标准应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负载测试和可靠性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以全面评估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系统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Web性能测试标准对于保障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Web应用测试(性能测试)

Web应用测试(性能测试)

Web性能测试的主要术语
• TPS: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 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 资源利用率: 不用系统资源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利用率, 磁盘利用率等,性能测试的资源利用率主要针对Web 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等。
Web性能测试的主要术语
• 虚拟用户: 模拟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受响应的一个 进程或线程。
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类别
• (1)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设 计说明中指出的性能指标。
• (2)独立业务性能测试:针对核心业务模块中功能比 较复杂、使用比较繁琐、核心的业务等进行测试。
• (3)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模拟多用户同时对一个或多 个模块的不同功能进行操作。是接近用户实际情况的 测试。
5.测试场景设计
同时对脚本进行 完善,需要加入 集合点、检查点、 事务以及对一些 数据进行参数化、 关联等处理。
6.测试场景运行
• 尽量模拟用户的真实环境。 • 测试的执行环境是独立的、不受其他人员或系统的
干扰。 • 测试用的主控机和负载机应安装同版本的性能测试
工具。 • 测试执行前,应明确要监控的相应指标,提前配置
本不必要的冗余代码,对脚本进行完善,在编写脚本时, 还需要注意脚本之间的前后依赖性。 • 在编写测试脚本的时候,需要注意编码的规范和代码的 编写质量问题。建立脚本的规范模版,脚本的创建人、 创建日期、项目名称、脚本功能描述、参数化数据、关 键步骤等都应该有注释。 • 脚本要纳入到配置管理,保留脚本的历史版本。
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类别
• (8)疲劳强度性能测试:以一定的负载压力长时间运 行系统的测试。
• (9)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应用系统用户数与网络 带宽的关系。

web接口性能测试流程和指标

web接口性能测试流程和指标

web接口性能测试流程和指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Web 接口性能测试流程1. 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例如接口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Web性能测试通用标准

Web性能测试通用标准

响应时间在超过8秒,系 统的响接受。
JVM内存使用率 <80%
>80%
页面性能评级 YSlow评级>=D
YSlow评级<D
性能测试申请单取值;
<1%
>1%
2.响应时间2-5-8原则:
>期望峰值
<期望峰值
响应时间在2-5秒内,系
<85%
>85%
统的响应速度比较快; 响应时间在5-8秒内,系
1.可用内存>物理内存 1.可用内存<物理内存
统的响应速度一般,但是
*1/8;
*1/8;
还可以接受;
2.无内存泄露/溢出; 2.存在内存瓶颈或内存
你好我觉得你写得很好自己也测试了一把为啥你不直接用observable类呢观察者模式解决了一个业务方法需要不断扩容其它业务流程但是不改这个业务方法
Web性 能 测 试 通 用 标 准
性能指标
通过
不通过
备注
响应时间 事务失败率 TPS CPU利用率 内存
<期望时间
>期望时间
1.所有性能指标期望值是根据

性能测试的指标

性能测试的指标

吞吐量/处理能力处理能力又叫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客户端请求数量。

通常情况下,吞吐量用请求数/秒Or页面数/秒来衡量。

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也可以用访问人数/天Or页面访问量/天来衡量。

负载负载分为客户端负载和服务器端负载客户端负载的通俗解释就是有多少个用户在同时使用软件服务器端负载的通俗解释就是有多少个请求同时到达了服务器端,要求服务器进行处理。

例如,某个网站当前有10000个人在线访问,从他们的客户端层面看过去,这个负载就是客户端负载,为10000。

若某个网站当前有10000个人在线访问,某一时刻,从他们的客户端同时发出了1000个页面的请求到服务器,从服务器端层面看过去,这个负载就是服务器端负载,为1000。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可以判断一个被测应用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的最直观的要素。

例如,在执行完性能测试后,发现某个交易的“平均响应时间”为8秒,超过了预先确定下来的性能指标“该交易的性能指标为平均响应时间要小于等于3秒”。

此时,就可以认为被测应用系统存在性能瓶颈了,要利用一定的手段去探查被测应用系统中哪个地方引起了系统的处理效率低以及低的原因了。

响应时间一般包括最大响应时间和平均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包括网络上的传输时间,WEB服务器上处理时间、APP服务器上的处理时间、DB服务器上的处理时间,响应时间不包括浏览器上的内容显示时间。

同时在线用户对于一个网站来讲,当一个用户登录到该网站的首页后,开始在该网站上进行各种操作,包括浏览网页、检索内容、提交表单等,这个过程中的用户称为在线用户。

若同一时间点或同一个时间段内,有很多这样的用户在访问该网站,这些用户统称为该网站的同时在线用户。

同时在线用户的另一层理解是,将应用系统整体看作是一个黑盒子,从用户的客户端层面看向系统,总共有多少个人在使用它。

当进行性能测试时,如果你使用的是同时在线用户,则可以称之为同时在线负载。

超级并发用户对于一个网站来讲,可能存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层次,而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是在最外面的客户端层面。

Web应用性能测试的关键指标与方法

Web应用性能测试的关键指标与方法

Web应用性能测试的关键指标与方法在互联网时代,Web应用的性能对于用户体验和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有效的Web应用性能测试成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Web应用性能测试的关键指标与方法。

一、Web应用性能测试的意义Web应用性能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用户的访问行为和负载,对Web 应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体验保障:Web应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并消除潜在的性能问题,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和流畅度,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2. 系统稳定性保障:Web应用在用户并发量大、负载压力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系统崩溃、响应变慢等问题。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找出系统负载能力的瓶颈。

3. 成本控制:优化Web应用的性能可以降低服务器硬件、带宽等资源的投入,节约成本。

4. 竞争力提升:对于电商和在线服务等行业来说,用户体验是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优化Web应用的性能,可以提高用户转化率和销售额,同时增强品牌形象。

二、关键指标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衡量Web应用性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用户发送请求后,从服务器返回响应所花费的时间。

较短的响应时间可以提高用户的访问体验。

2.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Web应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请求数量。

较高的吞吐量代表系统的处理能力强,可以支撑更多的用户并发访问。

3. 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访问Web应用的用户数量。

通过测试并发用户数,可以评估系统的负载能力和性能稳定性。

4. 错误率:错误率是指在一定请求量下产生的错误请求的比例。

通过测试错误率,可以评估系统在负载压力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页面加载时间:页面加载时间是指用户访问单个页面所花费的时间。

较短的页面加载时间可以提升用户的浏览效率,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三、测试方法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用户的访问行为,对Web应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

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web性能测试指标Web性能测试请求分类:(1)客户发送请求(2)web server 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3)web server 向DB获取数据;性能测试中注意的几项指标:1.事务(Transaction)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一般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2.请求响应时间请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

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

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3、事务响应时间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时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4.并发用户数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

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

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

性能指标有哪些

性能指标有哪些

性能指标有哪些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就是⽤户感受软件系统为其服务所耗费的时间,对于⽹站系统来说,响应时间就是从点击了⼀个页⾯计时开始,到这个页⾯完全在浏览器⾥展现计时结束的这⼀段时间间隔,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这段响应时间内,软件系统在幕后经过了⼀系列的处理⼯作,贯穿了整个系统节点。

根据“管辖区域”不同,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1. 服务器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指的是服务器完成交易请求执⾏的时间,不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反应(请求和耗费在⽹络上的通信时间),这个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可以度量服务器的处理能⼒。

2. ⽹络响应时间,这是⽹络硬件传输交易请求和交易结果所耗费的时间。

3. 客户端响应时间,这是客户端在构建请求和展现交易结果时所耗费的时间,对于普通的瘦客户端 Web 应⽤来说,这个时间很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胖客户端 Web 应⽤来说,⽐如 Java applet、AJAX,由于客户端内嵌了⼤量的逻辑处理,耗费的时间有可能很长,从⽽成为系统的瓶颈,这是要注意的⼀个地⽅。

那么客户感受的响应时间其实是等于客户端响应时间 + 服务器端响应时间 + ⽹络响应时间。

细分的⽬的是为了⽅便定位性能瓶颈出现在哪个节点上。

2.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我们常见的⼀个软件性能指标,对于软件系统来说,“吞”进去的是请求,“吐”出来的是结果,⽽吞吐量反映的就是软件系统的“饭量”,也就是系统的处理能⼒,具体说来,就是指软件系统在每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请求/单位数据等。

但它的定义⽐较灵活,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诠释,⽐如数据库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不同 SQL 语句的执⾏数量;⽽⽹络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在⽹络上传输的数据流量。

吞吐量的⼤⼩由负载(如⽤户的数量)或⾏为⽅式来决定。

举个例⼦,下载⽂件⽐浏览⽹页需要更⾼的⽹络吞吐量。

3.资源使⽤率(Resource utilization)常见的资源有:CPU占⽤率、内存使⽤率、磁盘I/O、⽹络I/O。

性能测试标准

性能测试标准
服务器内各主要性能计数器值稳定,平均值不超过70%
系统能够承受压力运行
在高负荷的情况下,web应用依然能够给客户端以反馈
在高于预计用户数量1倍的情况下,服务器cpu与内存使用平均不高于90%
系统能够经受峰值运行
在集中负荷的情况下,web应用依然能够给客户端以反馈
想数据库集中插入大规模数据,同时上传大文档时,服务器内各相关应用程序运行正常
性能测试标准如下:
测试标准
客户端性能指标
服务器端性能指标
系统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运行
在测试时间段内(暂定7天),web应用均可正常访问
服务器内各相关应用程序无crash现象。网络设备运行正常,网络吞吐率不出现中断
系统能定的情况下,从客户端访问web应用的响应时间不应显著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性能测试基本性能指标
Web性能测试的部分概况一般来说,一个Web请求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发送请求
(2)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
(3)we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
(4)web server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

给客户发送请求开始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第三步不包括在每次请求处理中)。

1.事务(Transaction)
在web性能测试中,一个事务表示一个“从用户发送请求->web server接受到请求,进行处理->we b server向DB获取数据->生成用户的object(页面),返回给用户”的过程,一般的响应时间都是针对事务而言的。

2.请求响应时间
请求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响应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

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应用程序响应时间。

标准可参考国外的3/5/10原则:
(1)在3秒钟之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很不错的”;
(2)在3~5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好的”;
(3)在5~10秒钟内,页面给予用户响应并有所显示,可认为是“勉强接受的”;
(4)超过10秒就让人有点不耐烦了,用户很可能不会继续等待下去;
3、事务响应时间
事务可能由一系列请求组成,事务的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属于宏观上的概念,是为了向用户说明业务响应时间而提出的.例如:跨行取款事务的响应时间就是由一系列的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直接衡量系统性能的参数.
4.并发用户数
并发一般分为2种情况。

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

比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的拥护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还有一种特例,即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所有的用户可以一起申请业务,或者修改同一条记录。

另外一种并发是广义范围的并发。

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对整个系统而言,仍然是有很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因此也属于并发的范畴。

可以看出,后一种并发是包含前一种并发的。

而且后一种并发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系统,只有数量很少的用户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发”。

对于WEB性能测试而言,这2种并发情况一般都需要进行测试,通常做法是先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并发测试。

严格意义上的用户并发一般发生在使用比较频繁的模块中,尽管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发生性能问题,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严格意义上的并发测试往往和功能测试关联起来,因为并发功能遇到异常通常都是程序问题,这种测试也是健壮性和稳定性测试的一部分。

用户并发数量:关于用户并发的数量,有2种常见的错误观点。

一种错误观点是把并发用户数量理解为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的数量,理由是这些用户可能同时使用系统;还有一种比较接近正确的观点是把
5.吞吐量
指的是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传输时间,就是吞吐率.
6、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7、点击率
最小单位.如果把每次点击定义为一个交易,点击率和TPS就是一个概念.容易看出,点击率越大,对服务器的压力越大.点击率只是一个性能参考指标,重要的是分析点击时产生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点击并非指鼠标的一次单击操作,因为在一次单击操作中,客户端可能向服务器发出多个HTTP请求.
8.资源利用率
指的是对不同的系统资源的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资源利用率是分析系
WEB性能测试中,更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参数进行分析。

通用指标(指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需测试项)
Web服务器指标
Avg time to last byte per terstion(mste s)平均每秒业务脚本的迭代次数,有人会把上面那个混淆
Successful Rounds成功的请求
Failed Requests失败的请求Successful Hits成功的点击次数Failed Hits失败的点击次数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次数Successful Hits Per Second每秒成功的点击次数Failed Hits Per Second每秒失败的点击次数Attempted Connections尝试链接数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指标
系统的瓶颈定义
稳定系统的资源状态
内存没有页交换好每个CPU每秒10个页交换坏更多的页交换很差
通俗理解:
日访问量
常用页面最大并发数
同时在线人数
访问相应时间
案例:
一种是测试几个常用页面能接受的最大并发数(用户名参数化,设置集合点策略)
一种是测试服务器长时间压力下,用户能否正常操作(用户名参数化,迭代运行脚本)
一种则需要测试服务器能否接受10万用户同时在线操作,如果是用IIS做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不可能达到10万级,那就必须要使用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如果是用websphere之类的应用服务器的话,单台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可以达到10万级,但为性能考虑还是必须要使用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做负载均衡来实现;通常有1个简单的计算方式,1个连接产生1个sessi on,每个session在服务器上有个内存空间大小的设置,在NT上是3M,那么10万并发就需要300G内
用户同时在线,跟10万个并发数是完全不同的2个概念。

这个楼上已经说了。

但如何做这个转换将10万
时在线用户数量的日志信息,还需要有用户操作次数的日志信息,这2个数据的比例就是你同时在线用户
数据),一般1台双CPU、2G内存的服务器上可支持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500个(这个状态下大部分操作都是超时报错而且服务器很容易宕机,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可正常使用(单步非大数据量操作等待时间不超过20秒)的最大并发数不超过300个。

假设你的10万同时在线用户转换的并发数是9000个,那么你最少需要这样的机器18台,建议不少于30台。

当然,你要是买个大型服务器,里面装有200个C PU、256G的内存,千兆光纤带宽,就算是10万个并发用户,那速度,也绝对是嗖嗖的。

另外暴寒1下,光设置全部进入运行状态就需要接近6个小时。

具体的可以拿1个系统来压一下看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服务器宕机;
2、客户端宕机;
3、从某个时间开始服务器拒绝请求,客户端上显示的全是错误;
4、勉强测试完成,但网络堵塞或测试结果显示时间非常长。

假设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百兆带宽,百兆/10000=10K,那每个用户只能得到10K,这个速度接近1个64K的MODEM上网的速度;另外以上分析
1、服务器方面:上面说的那样的PC SERVER需要50台;
2、网络方面:按每个用户50K,那至少5根百兆带宽独享,估计仅仅网络延迟就大概是秒一级的;
务器至少需要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
4、如果有CORBA,那至少再准备10台4CPU、16G内存的机器;再加上负载均衡、防火墙、路由器和各种软件等,总之没个1000万的资金投入,肯定搞不定。

这样的门户系统,由于有用户权限,所以并不象jackie所说大多是静态页面。

但只要是多服务器的集群,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1台机器的测试结果来计算多台机器集群后的负载能力的,最多额外考虑一下负载均衡和路由上的压力,比如带宽、速度、延迟等。

但如果都是在1台机器上变化,那我们只能做一些指标上的计算,可以从这些指标上简单判断一下是否不可行,比如10万并发用户却只有1根百兆带宽,那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用户只有1K带宽,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但实际的结果还是需要测试了才知道,毕竟系统压力和用户数量不是线性变化的。

这一类系统的普遍的成熟的使用,以及很多软件在方案设计后就能够大致估算出系统的性能特点,都导致了系统在软件性能方面调优的比例并不大(当然不完全排除后期针对某些代码和配置进行优化后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更多的都是从硬件方面来考虑,比如增加内存、硬盘做RAID、增加带宽、甚至增加机器等。

网络技术中的10M带宽指的是以位计算,就是10M bit/秒,而下载时的速度看到的是以字节(B yte)计算的,所以10M带宽换算成字节理论上最快下载速度为:1.25M Byte/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