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新课标介绍(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新课标介绍(二)

作者:小学科学专家老师

科学课新课标介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介绍(二)

黄海旺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当中的内容标准的有关修订情况。

关于内容标准的修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说明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学什么以及达到的程度。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科学知识设计与技术以及科学探究。在上一次跟各位老师介绍了,有关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分目标,在内容标准当中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化,只是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这两个分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科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在内容标准当中主要以概念的形式来呈现的,科学知识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这三个主要的自然领域当中选取了21个主要概念,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把这几个主要概念分解成124个比较小的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概念。在标准当中,称之为分解概念。对每一个分解概念又提出了一些例子,同时给出了学习的目标,以便标准的使用者能够较好的理解和实施。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概念的陈述主要以叙述内容为主,即说明“这是什么”,如:尽量的减少过于抽象的名词定义。希望学生了解科学并不是一种空泛的定义,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

这样就能够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内容标准当中设计与技术领域,代表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方向,所以将其中把科学技术领域的学习内容作为内容标准展开进行。

设计与技术领域包括了三个主要概念,并把这三个主要概念分解为15个比较小的概念。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举例和学习内容目标。

一、有关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

在物质科学领域当中,有这么几个主要的概念:

第一个主要概念:物质具有获得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可能对“物质”这个词,不是很容易理解,所以实际上他们观察的一些物体主要是从材料角度来进行的。所以这一条在物质的后面主要是用材料来进行观察。所以,在小学阶段“物质”这个词,尽量不出现,所以主要用材料这个词来代替。

这个主要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小的分解概念:

第一,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这些特征在小学课程的设计当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部分或者是所有的特征,可以让学生来了解,所以这个学习目标是要达到这么一个目标。就是说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物体可以观察到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包括了刚才距离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并且能够对它们进行分类,同时说明这些分类的依据,这

个分类的标准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比如说,我以颜色来进行分类,不同颜色可以进行分类,也可以以不同的表面的不同的粗糙程度来进行分类,还可从形状进行分类,这个分类的依据是学生自己定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科学的分类标准。

第二,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硬度、强度、可渗透性、漂浮的能力。实际上这个讲的是密度,在小学阶段,密度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我们就用漂浮的能力来表示,还有柔软程度、透明程度、导电性、磁性等。这一条的分解概念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常用材料具有的特性和它们的用途。

第三,就是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比如,水具有三种状态,它可以以液态的形式,也就是通常说的水;也可以以固态的形式,比如说冰;还可以以气态的形式,如水蒸气的存在。同时,在这个不同的物质中也有液态、固态等。这一条概念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和特性。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重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重量,液态的表面在静止时会保持水平,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只有确定的重量。可以识别和说明周围物体所处的状态,这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这个学习目标是作为学生学习达到了哪个程度,或者学习了哪些内容,同时也是作为将来评价的一个依据。

第四,就是利用物质的一些特性,把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比如沙和糖、油和水、铁屑和木屑。这个学习的内容目标就是探索将混合在一起的两种物质分相互分离的方法,这个分离的方法有不同的方法,通过在科学课的

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根据物体的特性来进行分离。比如,用磁铁把铁屑和木屑进行分离,通过油和水的不同比重,可以来进行分离,通过沙和糖具有溶解或者难溶解这种特性来进行分离。所以这些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索,认识到不同的分离方法,以及不同的物质具有的特性。利用这些特性,可以进行一些分离。

第五,就是有些材料的形状或大小改变以后,它的特性可以不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说的主要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同一种材料进行物理变化以后,它的特性可以不变,即它的化学性质不变。比如,把一块木头切成一小块,它还是木头,它的木头特有的特性是不会变的,只是它的大小变了,它的形状可以改变。所以这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实例,证实有些材料形状或者大小改变以后,特性没有变化。因此物质的名称也不用改变,就像上面提到的材料——纸、木头等。

第六,有些物质改变以后,特性也改变了,它们变成了另外的物质,但是没有消失。这个讲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当然因为化学变化这个词,在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去认识,只是用一种概念的形式,用一种语言表述的形式让学生来理解就可以了。比如,煮熟的水果、烧掉的纸、生锈的铁,用一些实例以后,让学生来认识,这些都是因为有了新的物质产生,所以这些特性也改变了,这些物质的特性也改变了,但是它是没有消失的,这里面就包含着物质不变定律的这个原理。它的学习内容目标,列举实例,证实有些物质改变以后特性变化了,变成了另外的物质,它们有了另外的分类和名称。比如,烧掉的纸变成灰以后,它就不叫纸了,它基本上就是一

种灰,或者是纸灰等,它的名称也不一样了。不像上面说的木头切碎了以后还是木头的,只是小了一些,还可以叫木头。

第七,有的物质在某些环境当中容易腐烂,而有的物质不容易腐烂。这些物质主要指的是一些有机物。这也很好理解。比如,动植物死亡以后容易腐烂,还有一些水果里面含有很多有机质,它也容易腐烂。同时岩石这是一个反例,它是不容易腐烂的。这是相对其他有机物而言的,岩石主要的还是无机质。这个学习内容目标就是观察生活中物质的腐烂过程,列举影响腐烂过程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空气等。这个活动在小学课程的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第二个主要概念:水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物质。

其中又有几个分解概念:

第一,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第二,水在任意温度和压力下都会蒸发成水蒸气,水整齐遇冷会凝结成水,这是讲的一个凝结的过程。就是水的变化。

第三,水凝固成冰的温度是零摄氏度,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融化成水,这一条概念,通过一些活动,学生也比较好理解。

第四,分解概念就是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形成不同的溶液,有些物质在水里不会溶解。也就是比较难溶解,这个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来理解,认识有些物质容易溶解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比如说糖、盐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