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讲座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培训讲座内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下面,我就从5个方面来讲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含义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四、当前家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的误区

五、走出误区,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什么是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首先,幼儿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学前期是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对于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动,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动力定型即行为习惯。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会有很大的惯性力量。孩子能与同伴一起愉快、友好地玩,不争夺玩具,不打人骂人,能关心帮助同伴,就有助于形成“友爱、爱集体”的道德品质;幼儿从小听从成人的教育,能独立自我服务并帮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为将来守纪律、爱劳动奠定了基础。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习惯并不感到困难,然而到成年已经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想要更正就变得十分困难。事实告诉我们: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抓与不抓、抓早与抓晚,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及早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其中: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文明礼貌具体是爱长辈、老师,听他们的话;见人有礼貌地称呼,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成人谈话,不随便要与翻弄别人的东西,

经同意才可接受他人的物品,并致谢。友爱同伴具体是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谦让他人,会合作,乐意分享与帮助别人。爱集体主要表现在遵守集体规则。爱劳动具体是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四、当前家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的误区

1、重智育轻德育。家长对孩子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较重视,而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意志力、坚持性、良好个性与性格的培养较为轻视。特别是象我们的孩子现在大班,我们急于让孩子掌握一些小学低幼年级的知识,双眼盯在孩子的学习成果上,而对在学习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孩子的对学习的兴趣,一种意志力的培养、坚持性的培养,对后续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培养,没能受到重视。但这样也不等于说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是非常容易的,毫无困难的。而是象人们所说的“跳一跳把果子摘到”,也就是说孩子要完成任务,是需要跳一跳的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促使孩子的发展。

2、缺乏理智的爱。有的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一定要让孩子过的比自己好,而对孩子倍加疼爱,一些本该孩子自己做的如穿脱衣裤、整理小被褥等自我服务劳动和简单的家务劳动都让家长包办代替了,养成孩子独立性差和害怕困难等不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现在的家庭条件好了,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要啥给啥,造成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

3、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必当真,遇事哄哄孩子就可以了。一旦孩子有所感觉,就埋怨父母,养成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使孩子对家长不信任,丧失了家长的威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有些家长则不适当的干涉、限制甚至惩罚孩子。当孩子做错事后,一味禁止甚至惩罚,但都不对孩子说明原由。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边是家长禁止,一边是孩子依旧去做,不但使孩子不能改正反而慢慢养成恶习。还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

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教育意识淡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事都是小事,不管也没啥。“我们小时侯没人管我们,长大了不也什么都会了?”以为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要学习还要工作,没有时间管孩子,对孩子放任无要求,缺乏教育意识。

五、走出误区,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在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主要对学习用品、玩具、图书的数量及家庭活动角的创设展开,而精神环境的创设则表现为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玩具、共同阅读、聊天游戏、学习专门技能、外出娱乐等,另外我们家长还应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从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开始学着关心体贴他人。相反,如果家庭中冲突不断、气愤紧张动荡,孩子就会感到心神不安,有精神压力,造成心灵创伤,往往会变得胆小孤僻,对人冷漠,性格暴躁,表现出各种行为失常。

2、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具体形象,好模仿。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幼儿最爱模仿。(象有的小朋友喜欢黑猫警长,机智、勇敢、帅气的黑猫警长率领警士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机智勇敢的黑猫警长保卫了森林的安全。所以平时就经常学做警察,愿望就是长大后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幼儿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父母的榜样表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自身做起,事事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3、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