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毒, 可采 用 甲醛 和 阿维 菌 素处 理 , 用 甲醛 1 、 1m 0g
31 准备培 养 料 .
通 常 10 m 栽 培面 积所 用 的基 0
阿 维 菌素 1g 分 别配 成适 宜 浓度 的溶液 后 喷雾 。 , 也 可采 用 熏蒸 的方 法 , 甲醛 2 、 用 0g 高锰 酸钾 l 、 0g 敌
32 堆 料 发 酵 . 新 疆 乌 尔 禾 地 区 一 般 在 7月 上 中
51 进 料 .
第 4次 翻 堆后 ,趁 热 快 速将 培养 料 运
入棚 内 ,放 人 中 床 和 顶 床 上 , 中床 堆 料 厚 3 - 0 4 4
e , 床 堆 料 厚 2 ~ 0e m 顶 5 3 m。
收 稿 日期 :0 1 O —1 21一1 0
匀, 厚度 在 1( 3 m左 右 。铺 上 薄膜 保湿 。
7 菌丝 培养
—
3 0一
2 1. O1 3 0
矗北园艺 出菇 不 齐 来自 菇 多 。 密 92 . 出 菇 期 管 理
栽培技术
播种 后 温 度 控制 在 2 ~ 5℃ , 使 菌 丝 很 快 萌 32 促
密闭 高 温 闷棚 3 5天 ,使棚 内温 度达 到 6 ~ 0℃以上 维 持 2 3天 。 ~
22 材 料 .
采 用竹 架 结 构 , 或钢 架 结 构 , 或钢 竹 混
架, 材料 备好 后 及 时进行 组 装 。
3 培 养料 的 配 制
42 药剂 消毒 .
在进 料 前 3 5天 ,对棚 体 进 行 消 ~
持厚薄 、 分 均匀 , 养料疏 松一致 , 水 培 一般 厚 度 在
1  ̄ 0c 。 8 2 m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内容提要:双孢蘑菇营养丰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大面积栽培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关键字:双孢蘑菇人工栽培种植品种菌种栽培工艺播种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综合防治分级双孢蘑菇因其担子上通常仅着生2个担孢子而得名,在分类上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它的拉丁学名为Agaricusbisporus(Lange) Sing,也有叫Agaricus brunnescens的,中文别名为蘑菇、洋菇。
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Common cultivated mushroom) 或纽扣蘑菇(Button mushroom),日本人称之为マシュルム或西洋松茸。
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0%左右(1994)。
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营养丰富,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而且热能低,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以延年益寿,保持青春活力,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脂肪含量仅为牛奶的十分之一,蘑菇不仅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齐全的菇类蔬菜,而且是具保健作用的健康食品。
双孢菇是一种草腐菌类,属于中档食用菌。
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便,生物转化率高。
生产食用菌上分棚外与棚内两个阶段:棚外包括建堆、翻堆、沤制等环节;棚内包括消毒、进料、接种、覆土、洒水、出菇等环节,具有技术粗放、成本低、无污染、生物转化率高等优势。
双孢菇的种植品种有冬菇和夏菇两种,种植模式有温室和拱棚两种。
越冬菇品种以温室和大拱棚种植为最好。
越夏菇品种除采用上述棚体种植外,还可利用闲置的香菇棚架种植。
双孢菇的生产要本着“春、冬菇并重,以春菇为主;鲜、干菇并重,以鲜菇为主;大、中拱棚并重,以中拱棚为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
若种植有香菇,春菇可以利用闲置的香菇棚架种植。
可选择越夏高温品种,5月沤料,6月接种,7月出菇,采用“春夏棚架出双孢菇,秋冬棚架出香菇”的周年生产模式,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的综合效益。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doc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是世界栽培最广、产量多、消费普遍的一种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它为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双孢蘑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营养:双孢蘑菇属腐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所需碳源、氮源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全部来源于培养料。
2、温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6-32℃,适宜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温度5-22℃,适宜生长温度13-18℃。
3、水份: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湿度太高(含水量超过68%)或太低(低于50%)时,菌丝不吃料。
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
空气湿度过大或于干燥,都不利于双孢蘑菇生长。
盖土含水量应控制在18-20%。
4、空气:双孢蘑菇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生长阶段应注意通风换气。
5、光照:双孢菇整个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出菇期间,阴暗环境菇体洁白、品质好。
6、酸碱度:双孢蘑菇生长的酸碱度范围在PH值5-8,最适PH值是6.5-7.0,盖土PH值为7-8,培养料PH值为7-7.5,可抑制杂菌生长。
二、选择优良蘑菇品种品种对蘑菇产量影响很大,要求丰产性好、质量好、菇色白、菇形园整、柄短而粗,不易开伞、质地嫩脆有弹性、抗性强,在较高较低温度下都正常结菇、抗病性亦较强的品种,目前我市种植主栽品种为AS2796,国内种植其它品种有176、浙农系列等。
三、培养料堆制技术(一)培养料的种类1、堆肥中的主料:主料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如稻草、麦秸、玉米秸、花生藤、苕藤等都可以用来种蘑菇。
人、马、牛、猪、羊、鸡、鸭等动物的粪便都可用作种蘑菇的粪肥,主料约占堆肥总量90-95%。
2、堆肥辅料:主要补充主料中不足的营养成份,调节C/N比,改善培养料PH值。
主要包括有机肥、化肥、如饼肥、化肥主要是N肥,如尿素、碳铵、复合肥等,磷肥有过磷酸钙,其它矿物石膏粉石灰等。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一次发酵翻堆4~5次, 二次发酵翻堆3次
第1次 翻堆 第2次 翻堆 第3 次 翻堆 第4次 翻堆 第5次 翻堆
尿素、磷肥各加入50%,石膏全加入, 浇足水分,周围有少量水流出 加入剩余尿素和磷肥,切忌浇水过多, 紧握挤出4~5滴水,此后翻堆皆打料孔 打碎粪块,抖松料,手紧握挤出2~3滴水 抖松,指缝溢水,pH约7.5,基本腐熟时 喷杀菌药 如料不熟进行,要求同第4次翻堆
成熟期:盖扁半球状,菌膜窄而紧
三、生活条件
(一)营养条件 典型草腐菌,分解大分子物质能力
碳 源
较弱,草、粪须腐熟,培养料需发 酵。菌丝阶段主要利用木质素,出
菇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可以利用多种有机氮,以畜禽粪 氮 源 为主。利用无机氮能力差,只能 利用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
主料:稻草、麦秸、牛粪等畜禽粪
菌种 准备
优质菌种:菌丝粗壮、洁白、 无病虫害、菌龄适中。
2.过程
铺料约30cm厚。
翻播加撒播:60%菌种均匀撒在料面,抖动 使种块翻入或拌进料层内部,再将余下的种 块均匀撒在料面适当压实。 播种后盖消毒报纸、无纺布等。
3.用种量
麦粒种1瓶/m2 粪草种3瓶/m2 棉籽壳种2瓶/m2
五、发菌管理
控温阶段
使培养料温达到50℃~55℃,利用嗜热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利用简单糖类和速效氮, 消除料中的游离氨和易引发杂菌感染的糖类, 提高培养料质量
目的 降 温 方法
降低料温,适宜播种
加强通风,使料温降至30℃
优质发酵料标准
棕褐色; 有料香味,无氨、臭、酸、霉味; 手摸软而有弹性,草拉之易断; pH7.5左右; 含水量65%左右(手握能挤出1滴水)。
料温20~25℃(勿超30℃); 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暗光; 通风量随菌丝生长逐渐加强。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一、蘑菇培养料堆制:(一)配制培养料常用的材料:包括粪肥、秸秆、饼肥、化肥、矿物质五大类,以粪肥、秸秆(即通常说的粪草料)为主料。
(二)二次发酵法堆料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好坏的前提,选择好的配方,进行科学堆制,提高其转化率,是双孢蘑菇高产、稳产的基础。
培养料的配方最好选择天然的粪草培养料配方:稻草1000kg,粪(鸡粪和猪粪)1000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5~20kg,生石灰20kg,尿素10kg,草木灰20kg。
(1)第1次发酵(前发酵)。
先将稻草淋湿或浸泡,使含水量达70%左右,粪肥要晒干,提前打碎、堆闷2~3天,并喷药杀虫。
一般将料堆成长方形,宽1.8~2.0m,高1.5~1.8m,顶部为龟背形。
先堆一层稻草,厚20cm,再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一层稻草一层粪肥及辅料,建堆至所需高度。
从第3层起,视水分情况,边堆边加足水分,一般下层少加,上层多加。
最上层用干稻草或草帘盖好,遇雨天要盖上塑料薄膜,雨后揭掉,以利通风。
建堆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再过5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3~4天翻堆1次,共4~5次。
翻堆时一定要把上层、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间,把堆中间的翻到上层、外层和底层,每次翻堆时还要视料情况补足水分,以保证发酵的质量。
(2)二次发酵(后发酵)。
为防止棚内存在病菌、虫卵,引发大量病虫害,进料前应先对棚内消毒1~2次。
首先对棚内喷洒800倍的辛硫磷乳油杀死地下虫卵,然后按每20㎡用0.5kg甲醛溶液薰蒸杀菌。
方法是在棚内放煤火,每1kg甲醛加1kg水加热薰蒸,结束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无甲醛气味即可进料。
第1次发酵后,将原料迅速移入棚内一个畦床上(应在一天内完成),利用这个季节的高温,再加上塑料棚的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50~55℃,保持此温度并维持3~5天,进行二次发酵。
结束后,进行大通风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调节pH值及含水量至适宜,即可把原料在畦床上铺开,料厚20~25cm,待播。
双孢蘑菇安全高产栽培新技术
双孢蘑菇安全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技术简述本技术采纳标准菇房,培养料二次发酵,选用优良菌种,适时播种,提升覆土质量,发菌、出菇时期科学治理,为双孢蘑菇(以下简称蘑菇)菌苗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制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病虫杂菌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二、增产增效情形本技术采纳技术推广可大大提升蘑菇的生物学转化率,使生物学效率由原先的30%左右提升到40%左右,提升了10-15个百分点,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优质品率达到90%,较过去提升近20个百分点,一个建筑面积1 80平方的蘑菇种植500平方米,产量为1万公斤,纯收益3万元以上。
转化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2.5万公斤,吸纳4个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三、技术要点1.菇房的建筑与消毒(1)菇房建筑菇房选址。
产地环境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MV个3P1-2000综合产地环境的要求,菇房应建在地势干燥,周围开阔,水、电、交通方便的地点。
菇房建筑。
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长20米,宽9米,高3.2-3.5米,南北墙每隔1.2米高地窗和上窗,地窗下口离室内地面10厘米高,上窗上口距室内屋檐20-30厘米。
每个窗户高70厘米,宽45厘米,南墙向两个门,门宽1.5米,高2米。
房内设层架4层,底层距地面25厘米,层距65厘米,层架南北走向,北头造墙,南头距南墙80-90厘米,层架间距为65厘米。
门口挂棉帘,窗口内窗挂挡玻璃,外窗口安装窗纱。
(2)菇房消毒老菇房消毒。
拆料后,把废菇料清除洁净,用甲醛熏蒸消毒,能拆下的床架竹木料放入高锰酸钾的水池中浸泡一段时刻,然后捞出洗净晒干,水池选用6%氢氯化钠水溶液渍湿,干后再涂上一层浓碳浆水。
培养料进房后两天,先用20克/立方米的硫黄熏蒸,然后再用杀螨粉2千克加甲醛14克,用糠或木屑拌匀,点燃进行熏蒸。
新菇房消毒。
进料可一星期用硫黄熏蒸,隔两天再用气雾消毒盒熏蒸。
2.种植季节与培养料的堆制(1)种植季节。
河南省播期宜在9月中旬前后。
双孢菌栽培技术.doc
双抱菇栽培技术蘑菇的栽培概况双抱姑属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俗称蘑菇,是一种深受世界 各国人民喜爱的食用菌。
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707), 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他菇。
其产量占全世界食用 菌总产量的3/4左右。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栽培,现有20多个省(市)种植,其中以福建省种植最多,山东,河南等省近年来发 展较快。
双抱蘑菇是我国目前食用菌出口的一个主要产品。
蘑菇罐头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栽培双抱蘑菇,其原料(麦秸、 稻草和畜禽粪便)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技术较为简单,是菇农致富的好项目,其发展前景广阔。
分好的蛋白质来源”鲜菇不仅含铁、钙量高,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药用价值:双抱蘑菇有降压、保肝之功效,对肝炎有辅助治疗作 用,而且还有一定的的抗癌和抑制肿瘤的作用。
目前,日本发现双抱 蘑菇可以抗艾滋病病毒。
蘑菇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营养价值:双胞蘑菇肉质白嫩,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所 有的蔬菜,可以与某些肉类和媲美, •且易被人体吸收,是公认的“十2、经济效益:一般栽培双胞蘑菇200 nV只要投资2000-2500元,收入可达6000〜9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播种方法目前生产上多用麦粒菌种,可采用2次播种法,即先用菌种总量的1/2播在料面上,用5个手指插入料中,稍震动料的表层,使菌种均匀落入料面内5厘米深入,把剩下的1/2菌种第二次撒播在料面上, 播后轻轻拍平料面,然后覆盖用石灰水浸过的报纸。
若用棉子壳菌种, 则采用穴播法,即按10厘米*10厘米规格播种,穴深3厘米左右,1 平方米料面用2瓶菌种。
4、播种后的管理播种后到覆土前,管理的重点是通风换气,促使菌丝生长,防止杂菌发生。
播种后7天内菇房以温控为主,促使菌丝定植快发,一般温度控制在25°C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
为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可打开背风的地窗通风。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最新文档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双孢菇,别名白蘑菇,属草腐菌,在我国大量栽培。
我市从2010 年开始种植双孢菇,栽培方式主要为塑料大棚种植。
这种栽培方式由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难以推广。
近年我们结合我市中稻面积大的特点,在中稻收割后,采取露地栽培双孢菇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双孢菇露地栽培由于成本低效益高,利用中稻秸?腐熟作为栽培原料,栽培后废料作为中稻底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很快在推广开来,目前我市双孢菇露地栽培面积1000 多亩。
双孢菇露地栽培主要技术:一、培养料准备与堆制1.培养料准备。
双孢蘑菇一般采用合成料配方,原则上要求碳氮比合理(C/N为33-31 : 1)。
配方经济。
推荐配方:配方1:亩用稻草10000 斤,过磷酸钙200 斤,石灰250 斤,尿素150 斤,石膏粉200 斤,碳铵50 斤。
配方2:亩用稻草1 0000斤,菜饼1000 斤,谷糠1000 斤,石膏粉300斤,尿素100 斤,复合肥200 斤,过磷酸钙200 斤,石灰250 斤。
2.堆料时间。
在播种前25-30 天进行堆料。
我市适宜堆料时间在9 月上旬。
3.堆制与发酵(1)预湿:选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空地,稻草竖放踩实灌水,每放一层,灌一层,稻草踩实后的厚度1 米左右,含水量70%左右,手捏草有水流出但不成线。
(2)建堆:先铺一层草,约20cm,然后均匀撒上配料。
除石灰外,这样一层草一层肥,堆料底宽 1.2-1.5m,高1.5m,长度不限,顶部做成鱼背形,下雨前盖膜防淋,雨后及时揭膜。
(3)翻堆:采用一次性发酵,当料温升至70-75C并开始下降时翻堆,翻堆方法:上往下,内往外,时间上按隔7、6、5、4 天翻堆,第四次翻堆时加入石灰,拆堆前一天喷0.4%敌敌畏杀虫。
散堆后打甲醛盖膜闭24h 后揭膜、抖料。
( 4)发酵的标准:草料呈咖啡色,有发酵香味,无氨味,有弹性,草一拉即断,PH值7-7.5,含水量60注右(手捏有水渗出但不滴下)。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doc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编者按双孢蘑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国际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在关中很有发展潜力。
三原县食用菌研究所农技师孙小娟,于2003年引种并利用麦草、玉米秆试验栽培成功。
她通过两种秸秆分别作了不同配方、不同季节的播种试验,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关中地区栽培的高产技术及配方。
2004年推广以来,农户均收到良好的效益。
这项技术已在三原县周边6个县区大面积推广。
为了便于更多的食用菌栽培户全面掌握操作流程,本版刊登这份技术文章,供大家使用,希望对食用菌栽培者有所帮助。
一、栽培季节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
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
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
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二、原材料的准备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
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
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
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
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
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
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1、预湿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建堆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双孢菇的栽培技术一、引言双孢菇(Scientific Name)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高营养价值。
本文将介绍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栽培环境、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于想要开始双孢菇的种植的农户有所帮助。
二、选种1.品种选择双孢菇广泛分布,有多个优良品种可供选择,如品种、品种等。
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2.种子选择选择种子时应注意种子的外观完整、无真菌病害、无虫害等。
种子的发芽率和菌丝生长力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
经过专业繁育的种子更加可靠。
三、育苗1.培养基制备栽培基质是育苗的关键。
常用的基质材料包括木屑、麦秸、蘑菇渣等。
将这些材料混合适量的有机肥料,进行消毒处理,制作成适宜的育苗基质。
2.培养方法将消毒处理好的基质放入培养盒中,撒上菌种,覆盖一层保鲜膜,使其保持湿润环境。
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观察发菌情况。
四、栽培环境1.温度双孢菇适宜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最适温度为20摄氏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双孢菇的生长发育。
2.湿度双孢菇对湿度要求比较高,最适湿度为80%-85%。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丝生长不良或感染病菌。
3.光照双孢菇是中性光菌,对光照的要求不高。
适宜的光照条件为每天4-6小时的光照。
五、日常管理1.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是双孢菇生长的重要条件。
定期开窗通风,以降低CO2含量,增加新鲜空气的供应。
2.水分管理双孢菇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保持基质湿润,但又不能积水,以免引起病害的发生。
定期喷水,以增加湿度。
3.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病害、虫害等。
定期巡视,一旦发现病害或虫害,及时进行防治,以防扩散。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内容为:双孢菇的种植日志表格、栽培基质制作方法。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解释或说明。
2.法律名词:解释或说明。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一)原辅料准备。1.原料:一般以稻草或采用稻草和麦秆混合使用,但麦秆需预先碾破。2.辅料:辅料有普钙、牛羊粪、油枯、尿素、复合肥、石膏、石灰、甲醛等。(二)原辅料配方。用稻草的配方:以100平方米菌床为例,干稻草2000公斤、干牛粪1000公斤、石灰50公斤、石膏50公斤、油枯1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20公斤、普钙60公斤、甲醛1-3公斤。具体配方根据原辅料情况在技术员指导下操作。(三)原辅料堆制。1.原料预湿处理。原料浸泡在0.5%的石灰水里或泼洒石灰水至含水量65-70%。2.建堆。在底层中部铺设竹杆、木杆等物设置通气道,料堆宽1.6-1.8米为宜,先在底部铺一层20厘米厚的草料,再在草料上铺上5-6厘米厚的碾碎干牛粪和油枯;然后再铺20厘米厚的草料,再铺碾碎后的干牛粪和油枯,这样交替进行,一直堆到1.4-1.5米高。在建堆过程中要注意浇水或浇清人粪尿、沼液等,第一层可以不浇水,以后每层都要浇清水或人粪尿、沼液,下层少浇,上层多浇,掌握在建堆后少量流出为宜。3.翻堆。翻堆要上下、里外、生熟料相互调位,使草粪均匀混合,并在翻堆过程中加入各种辅料,并加入石灰水调节水分,直到手握有2-3滴水流出为宜,并保证料堆PH值在7.5-8.0之间,在翻堆过程中应逐次适当缩小料堆宽度,高度保持不变。应翻堆4—5次,间隔时间由5天递减为2天。
七、蘑菇的常见病虫害防治
蘑菇的常见病虫害有真菌病害、细菌病害、螨类和菇蝇等虫害。最好的防治办法,就是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搞好菇房及时防治。
二、双孢蘑菇种植生产方式
(一)房菇种植。挑选便于调节通风量的房屋作为菇房。纱窗外设封闭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1.菌床,按两侧操作的菌床宽度1.2-1.5米,单侧操作的菌床宽度0.8-1.0米设置,通道宽度为60-80厘米;长度根据房屋确定。2.菇床层间设置,层数以5层为宜,底层离地面20厘米,层间高60厘米,顶层距房顶1米。(二)棚菇种植。1.一般以每个菇棚种菇200-300平方米为宜。2.建棚材料可选择实心竹、木材等,以牢靠和经济实用为原则。3.搭建方法:可参照房菇搭架,屋顶应有一定的倾斜,便于排除雨水,并在屋脊上安装2—3个通风筒;棚外盖上黑色塑料薄膜,薄膜外盖上草扇,便于遮光,保护薄膜和保温。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microsoft文档.doc
双抱蘑菇栽培技术一、概述双他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 Imback ]又名蘑菇、洋蘑菇、|'|蘑菇等,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黑伞属)。
双砲蘑菇的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14时代, 距今约300年。
EI前全壯界冇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他蘑姑,饥界年产量已由1982年的100万t增加到2003 年的350力t,居各种食用菌之首。
我国人工栽培双泡蘑菇起步较迟,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只有少虽人工栽培。
现在双砲蘑菇栽培已遍及全国,2004年我国双也蘑菇年产量已达156;J t,产量较多的有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川、上海等省(市),其中以福建的产量故大,约占全国总产最的一半以上。
我国每年生产的盐渍双抱蘑菇罐头畅销世界各地,年出口量达20万t以上。
国外的双抱解菇生产,如法国、荷兰和美国等主要是工厂化栽培,一次性投资大,产量高、质量好; 我国现阶段主耍是利用废旧房屋、室外空地等进行棚架式栽培,以手工操作为主,虽然成本较低,但产量不高。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双砲蘑菇的菌丝体是由许多分枝的丝状菌丝组成。
菌丝由担砲子筋发而来,呈蜘蛛网状,称为绒毛状菌丝体,如母种、原种、栽培种及培养料里的菌丝。
绒毛状菌丝体进一步生长发育,覆土后在粗、细土间形成线状菌丝,线状菌丝遇到适宜的条件产生瘤状突起,称原基;而后发育成幼小子实体,称菌蕾;最后山菌蕾长大为成熟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环等部分组成。
菌盖又称菇盖,白色或乳白色,直径5〜12cm,表面光滑,初期半球形,后逐渐展开呈金状;菌肉白色,肥厚。
菌柄又称菇柄,白色圆柱形,长3〜5cm,直径0.8〜1. 5cm,中实,基部较粗,着生于菌盖中央。
优质双砲蘑菇柄粗短,无空心,生长不良的双他蘑姑往往柄细而长。
菌环白色膜质,是子实体开伞时菌盖与菌柄连接处的菌膜残留在菌柄上形成的环状痕迹。
菌衲初期粉红色,后呈咖啡色,最后变黑色,每片菌褶的两侧生有许多扌H子和扌J!抱子,多数扭子上着牛有两个扭抱子,故称双抱蘑菇。
林下种植的双孢蘑菇技术
林下种植的双孢蘑菇技术林下种植的双孢蘑菇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它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双孢蘑菇每亩产8300kg,以市场价5元每公斤计算,年收入41500元,去除建棚投入3000元,底料与菌种3000元,净收入35500元左右。
与此同时,间种双孢蘑菇的林木比同期未间种的林木胸径年多增长2cm左右,且病虫害发生较少。
双孢蘑菇采收后,底料可以作为肥料施于树下。
可见,林下种植双孢蘑菇既节省了农业用地,节约了成本,又获得了较高的短期收益,同时又养护了林木,一举多得,值得推广。
以下介绍具体技术:1、双孢蘑菇形态特征双孢菇俗称洋蘑菇,圆形。
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
用做试验的菌株鲜菇圆正,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后柄中粗,较直、短,组织充实,菌褶紧密,色淡,无脱柄现象。
2、种植模式2.1、建棚选择地势较高的林地(便于排水),建简易拱棚。
棚高1.4m,宽2.5m。
用竹竿支撑棚的重心,棚上先盖塑料布,再盖草苫。
棚中间留50cm宽的过道,两侧为种植带,用土将过道与种植带隔开。
2.2、备料双孢蘑菇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27℃。
春秋两季均可种植。
种植前先要备料,冬季的1月初或夏季的7月初开始备料。
将玉米秸秆、棉花秆、小麦秸秆或落叶等粉碎后与动物粪便以及氮磷肥以一定比例(玉米秸秆500kg、干鸡粪100kg、棉籽饼25kg、尿素2.5kg、磷肥15kg、石灰12.5kg)加水混合,发酵1个月左右,腐熟后作为底料。
2.3、种植春季2月份或秋季8月底,将底料与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搅拌后使底料含水量在60%左右,平整的铺于棚内种植带。
底料厚度为20~25cm,宽80cm。
再将菌种按每平米0.6kg 的量播种于底料中,5天后覆土2~3cm。
3、管理要点3.1、控制温湿度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2℃,最适22~24℃,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6~22℃,最适14~16℃。
菌丝生长阶段底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底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85%~90%,不能超过95%、低于70%。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一、生产工艺流程无公害备料→前发酵→后发酵→上床播种→发菌→覆土→出菇期管理→成品采收二、生产季节根据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在北方一般选择在秋季播种,但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设施的差异,播种时间也略有差异,如有防空洞等设施的地方可以实现双孢蘑菇的反季节栽培。
三、培养料配制1、配方。
厩肥550公斤(干),稻草或麦秸400公斤(干),饼肥20~30公斤,石膏1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水1600公斤。
2、前发酵。
前发酵一般都在室外进行,规模栽培时应设有专门的发酵场即堆料场。
堆料场要求地势高,临近菇房,水源方便。
前发酵的程序为:粪预堆→草预湿→建堆发酵→翻堆4次前发酵完毕。
(1)粪预堆。
干粪需预堆7~10天,湿粪预堆20天左右。
使用干粪时,建堆发酵前7~10天拌湿至含水量50%,3~5天翻堆一次,控制堆温在55℃。
湿粪一般不需加水,堆制时尽量捣松,增加氧气,利于发酵生温和避免结块。
5天左右翻堆一次。
(2)草预湿。
建堆发酵前2~3天将稻草、麦秸等主料浇湿或泡湿,使其充分吸水。
(3)建堆发酵。
堆一般宽2.5米左右,高约1.5米,一层料,一层粪,如此反复堆叠,贴地面的一层是草料,一般每层草料30厘米厚,粪2厘米厚,各铺10层即可达到1.5米左右高。
有机辅料如饼肥建堆时一次加入,化肥建堆时加入1/3,其余的第一、二次翻堆时加入。
堆料时要调整料的水分,做到低层不浇水、中层少浇水、上层多浇水。
堆的大小以1000~2000公斤干料为一堆好。
(4)翻堆。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一般翻堆4次,翻堆间隔时间为4天、3天、2天。
建堆36~48小时内堆温即可升至70℃左右,2~3天内可升至70~75℃。
建堆4天后,料温开始下降,即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第一次翻堆的重点是补足水分,此时加入石膏粉、化肥等。
3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其重点是调节水分,此时加入过磷酸钙和最后1/3的化肥。
3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其重点是调节水分和生熟度,改善料堆通气情况,同时撒入石灰,调节酸碱度。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一、培养料配方每亩大棚用麦(稻)草5000千克,干牛粪2500千克,饼肥400千克,尿素75千克、碳铵75千克,磷肥75千克,石膏100千克,石灰125千克,甲醛6千克,敌敌畏1.5千克。
二、建堆翻堆方法堆料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离菇房和水源较近的地方。
料堆南北走向,可使日照均匀,有利发酵;为减轻劳动强度,粪肥、饼肥放在第1次翻堆时加入。
建堆时,只把麦稻草浸水泡透,在正面铺一层2-2.5米宽、25厘米厚的草,长度视栽培面积多少而定,堆好一层,浇一次水,这样一层层往上堆,堆10-20层,堆高1.5米,料堆四周垂直,堆顶呈拱形,堆后有水渗出,不够第二天应再补水。
为使粪草发酵均匀,每隔几天要进行翻堆,每次翻堆间隔时间依次为7天、7天、6天、5天、3天,整个堆料时间约26天,稻草各缩短一天为23天。
翻堆要求上翻下,下翻上,外翻内、内翻外,粪草充分抖松,并且补足水分。
第一次翻堆须在建堆7天后进行,方法形状同建堆一样,且在前1天将牛粪、饼肥、水分,层层加入,下少,上多,以手紧握培养料能下滴6-7滴水为宜。
第二次翻堆离第一次翻堆7天后进行,堆形缩小,高度不变,翻堆时碳铵磷肥混合,加入草层,水分4-5滴即可,不够还须补水。
第三次翻堆离第二次翻堆6天后进行,粪草混合拌匀,加入石膏、石灰粉,堆温不够或缺少粪肥、饼肥,可适当加入麦麸,水分2-3滴。
第四次翻堆离第三次翻堆5天后进行,每层均匀喷雾0.2%的敌敌畏和1%的甲醛混合液。
调节含水量为65%左右,即用手紧挤培养料能下滴1-2滴水为宜,pH值7.5-8,料堆放宽,以减少边料,第四次翻堆后2-3天即可进棚,进棚前一天料堆四周需用敌敌畏与甲醛混合液喷湿,然后覆盖薄膜,密闭一昼夜。
堆料过程中必须先湿后干,稻草用水量较少,第一次翻堆后凡遇下大雨,需用薄膜覆盖,雨过及时揭掉,以利通气。
三、建棚与播种选择地势较高田块,竹竿扎棚,棚高1.7米,宽5-6米,用薄膜覆棚,棚四周挖沟压膜,用玉米秸秆和稻草遮荫,大棚南北走向为好,棚长20-40米为宜。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植园地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文/张晓旺张贺斌阎富龙双孢蘑菇又名A蘑菇、洋蘑菇。
属于担子菌门,担子 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
双孢蘑菇的菌肉肥嫩,并 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人体必须的6种氨基酸,还含 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 P,核苷酸,烟酸,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等,其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 ~ 12倍,享有“素中之王”美称。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种 植效益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品种选择按照双孢蘑菇菌种国家标准要求,选用优质、高产、适 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的优良品种,如AS2796、W2000、W192 等。
菇房建造外部建造菇房布局合理,排灌良好。
禁止与化工 厂、污水沟、煤矿等相靠近,保证不受污染源浸害。
选用砖 和水泥砂浆砌成墙体,房顶用夹心彩钢板加保温被盖实。
房屋为东西走向,菇房与菇房的间距为10米。
菇房长为 30米,宽8米,顶高5米。
墙面开通风口,通风口的规格为 20 X30厘米,间距为2米。
菇房进口处用厚布帘设置缓冲 间,以免冬季北风直接进入菇房,同时也有利于病虫害的 隔离。
内部建造菇房内架设菇床,菇床由竹竿搭建而成,薛床四周不靠墙且保持50 ~ 60厘米,床架顶层离棚顶最低 部分至少80厘米。
床架底层距离地面20 ~ 30厘米。
菇床 之间留过道60~65厘米。
两侧操作的床宽1.2~ 1.5米,单侧操作的床宽0.7 ~ 0.8米,床架层间距66厘米:菇床铺设双孢蘑菇菇床专用尼龙布。
生产季节栽培方式采用菇房床式覆土栽培。
4月下旬~ 6月中 旬堆制培养料,7月上旬前后播种,7月中旬~ 8月下旬覆土,9月上中旬开始出菇,一直到翌年5月中下旬,出菇结束。
堆制培养料配方一:每100平方米菇床需麦秸1300- 1500千 克、干牛粪600 ~ 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15千克、石膏粉和生石灰粉各25千克。
配方二:每100平方米菇床需玉米芯2500千克,干鸡 粪1200千克,豆饼100千克,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 克,石灰50千克,轻质碳酸钙25千克,石膏50千克。
双孢蘑菇栽培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
双孢蘑菇栽培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双孢蘑菇是一种高产、高效、经济效益较好的食用菌,其栽培技术关键对于蘑菇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是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
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和配方双孢蘑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是各种农产品的下脚料和马、牛、鸡等优质畜禽粪便,通过合理配比发酵而成。
常用配方为:①干麦草2000千克,干马粪2000千克,菜籽饼1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石膏50千克,石灰15千克;②干麦草2000千克,干牛粪1400千克,菜籽饼1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膏40千克,石灰15千克。
2、堆制培养料麦草预湿,在堆料前的2-3天,将麦草浇湿或泡湿,使麦草湿透能保持足够的水分。
堆料时,按照宽1.50-2.50米,高1.50米左右,长度根据场所大小而定堆制。
铺料时草约厚30厘米,粪约厚3厘米,以先草后粪的顺序一层草一层粪,各铺10层左右,堆顶呈龟背形。
菜籽饼在建堆时分层加在料堆中间。
边建堆边喷水,水要喷在草上,料堆建完后四周有水渗出堆外为宜。
3、培养料的发酵过程①前发酵:建堆后第5天翻堆,翻堆过程中均匀撒入应加石膏粉和过磷酸钙的一半;第9天第二次翻堆,粪草要充分混合并均匀撒入剩余的石膏粉和过磷酸钙;第12天第三次翻堆加入石灰粉。
翻堆时视堆料干湿度酌情加水。
②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将料趁热搬入菇房,培养料要集中堆放在菇房的中间床架上,料堆自身发酵升温5-6小时后,用蒸汽加温,把过热的蒸汽通入菇房,使菇房温度升到62℃左右,维持6-8小时后通风降温,使料温在50℃左右,保持4-6天。
发酵结束后通风换气,缓慢降温,使料温降到28℃以下播种。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质量标准是:麦草呈棕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黏手,有香味而无氨味,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5%左右。
4、播种发菌后发酵结束后,整理菇房堆料,将培养料均匀的铺在各层床架上,栽培厚度为20厘米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一、概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Imback ]又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等,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黑伞属)。
双孢蘑菇的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14时代,距今约300年。
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孢蘑菇,世界年产量已由1982年的100万t增加到2003年的350万t,居各种食用菌之首。
我国人工栽培双孢蘑菇起步较迟,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只有少量人工栽培。
现在双孢蘑菇栽培已遍及全国,2004年我国双孢蘑菇年产量已达156万t,产量较多的有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川、上海等省(市),其中以福建的产量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我国每年生产的盐渍双孢蘑菇罐头畅销世界各地,年出口量达20万t以上。
国外的双孢蘑菇生产,如法国、荷兰和美国等主要是工厂化栽培,一次性投资大,产量高、质量好;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利用废旧房屋、室外空地等进行棚架式栽培,以手工操作为主,虽然成本较低,但产量不高。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结构双孢蘑菇的菌丝体是由许多分枝的丝状菌丝组成。
菌丝由担孢子萌发而来,呈蜘蛛网状,称为绒毛状菌丝体,如母种、原种、栽培种及培养料里的菌丝。
绒毛状菌丝体进一步生长发育,覆土后在粗、细土间形成线状菌丝,线状菌丝遇到适宜的条件产生瘤状突起,称原基;而后发育成幼小子实体,称菌蕾;最后由菌蕾长大为成熟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环等部分组成。
菌盖又称菇盖,白色或乳白色,直径5~12cm,表面光滑,初期半球形,后逐渐展开呈伞状;菌肉白色,肥厚。
菌柄又称菇柄,白色圆柱形,长3~5cm,直径0.8~1.5cm,中实,基部较粗,着生于菌盖中央。
优质双孢蘑菇柄粗短,无空心,生长不良的双孢蘑菇往往柄细而长。
菌环白色膜质,是子实体开伞时菌盖与菌柄连接处的菌膜残留在菌柄上形成的环状痕迹。
菌褶初期粉红色,后呈咖啡色,最后变黑色,每片菌褶的两侧生有许多担子和担孢子,多数担子上着生有两个担孢子,故称双孢蘑菇。
蘑菇形态见图6—1。
(二)双孢蘑菇主要品种简介1.As2796、Asl671(闽2号) 系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采用同核不育单孢配对杂交等新技术育成的杂交新菌株,鲜菇外形圆整,柄粗短,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
尤其是As2796在栽培上比较耐水、耐肥、耐温,单产可达9Kg/m2,质量优良。
2.江苏17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新菌株。
主要特点是:菌丝在培养料中萌发快,生长健壮,浓密。
较耐高温,播种后在28℃左右能照样生长旺盛。
菇形圆形,肉肥厚,菇顶结实,不易开伞,制罐性状好,一、二级菇占85%以上,产量较高。
3.19-4 上海食用菌菌种站引进、筛选的新菌株,也是目前江苏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菌株。
主要特点是菇体大,菇形圆整,洁白,出菇均匀,制罐性状好,整菇率高,一、二级菇占90%左右,但产量较低。
4.玉林1号、玉林2号为半气生型菌株,系广西玉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主要特点是菌丝吃料块,爬土能力强,单生菇多,前、中、后各期出菇均匀,抗逆性强,较耐高温,在21~22℃条件下子实体仍不易开伞。
菌褶肉色,质量好,符合制罐标准,是广西玉林地区推广的优良菌株。
5.高温蘑菇浙Ag-H1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适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菌株。
主要特点是:①耐高温。
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4~32℃,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为24-30℃,以27-28℃为最适。
②质量好。
表现菇形圆整、洁白、无鳞片,组织致密结实,含水量低,味道鲜美。
③产量高。
夏季栽培出菇期短而集中,约40d左右可收5~6潮菇,在薄料(20Kg/m2干料)情况下,平均单产为6.75Kg/m2,生物学效率达30%~35%。
6.浙农2号浙江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选育。
据陈光等(1992)报道,该菌株在5个参试气生型菌株中——闽1号(对照)、12051(来自温州蘑菇菌种推广站)、12-1(浙江省农科院)、19-401(上海市食用菌菌种站),产量最高,增产幅度(与对照比)达37.41%。
菇的质量好,等内菇占83.4%,比对照增加1.30%,煮得率70.93%,比对照提高3.06%。
对温湿度的适应性较强,在低温期出菇量多,在高温期死烂菇少,对温湿差反应敏感。
在浙江泰顺作为主栽的优良菌株。
以上品种中,目前以As2796品种栽培较为广泛。
(三)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营养双孢蘑菇的菌丝能直接利用单糖和双糖,对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不能直接利用;这些物质必须通过堆沤发酵,经高温和中温型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成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被双孢蘑菇菌丝吸收利用。
双孢蘑菇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蛋白质,只能利用其水解产物,如蛋白胨、氨基酸等;而尿素、硫酸铵等也只能通过与有机肥一起堆沤发酵之后才能被利用。
磷、钙等矿质元素对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钙在堆肥中能使培养料凝聚成团,对培养料的蓄水保水有着良好的作用。
此外,堆肥中的菌体蛋白也是双孢蘑菇很好的养料。
2.温度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范围为4~32℃。
子实体分化的温度在7~22℃之间,以13~16℃最为适宜。
孢子弹射的温度以18~20℃为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4~26℃为好。
3.水分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宜,覆土含水量保持在58%~60%,两者过干过湿对菌丝的生长或子实体的形成都很不利。
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对菌丝生长有利,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4.空气双孢蘑菇属于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或子实体形成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若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5%以上,就会明显得影响子实体的形成与发育。
5.光照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对光照要求都不严格,在黑暗条件下或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均可生长,但阳光不宜直射,否则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6.酸碱度菌丝在pH5~8时均可生长,以pH5.6~7为宜。
生产中常将培养料pH调至7~7.5,覆土pH调至7~8,可抑制许多杂菌生长,菌丝生长中会产生碳酸和草酸等使培养料pH值逐步有所下降。
三、栽培管理技术(一)工艺流程双孢蘑菇的栽培工艺流程为:菌种准备↓选料→配料→前发酵→后发酵→铺料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设置菇房→排列床架(二)菇房设置与床架排列1.方向菇房以坐北朝南稍偏东为好,有利于通风换气,能提高冬季室温和减少西晒。
2.大小菇房应以150~200m2为宜,过大管理不方便,通风换气不均匀,湿度难以控制;过小则利用率不高,不经济。
3.结构与设计菇房以砖石结构为宜,具体要求为:(1)进深(宽度):菇房宽度6~7m左右,过深则通风不良。
长约25~30m。
(2)高度:从地面到屋檐3~3.8m, 屋顶高度(指“人”字形)以床架最上面一层离屋顶1.5m左右较好(便于通风)。
(3)地面及四壁:地面应用砖石结构或采用水泥地面,四周墙壁要用石灰粉刷,并将所有漏风处堵严,以利于保温、保湿、消毒。
(4)门窗:放四行床架的菇房,一般开二道门,设在走道两端,门宽与走道宽度相同(60~66cm),高度以人可以进出为宜。
窗户分为地窗和上窗两种,分设在走道两侧。
地窗高45cm,宽40cm(要钉上挡风板和铁纱窗),离地面10cm左右,利于CO2排出。
上窗大小与地窗相同,略底与屋檐,方向与地窗相对。
(5)拔风筒(天窗):设在屋脊正梁的南面或北面,高1.3~1.7m,下口直径50cm,上口直径24cm,在上口装一个风帽,风帽边缘与筒口垂直,这样拔风效果好。
(6)床架:床架必须坚固耐用,平稳安全。
可用竹木搭建,也可采用用钢筋水泥结构。
床面宽度以能伸手采到床面上的全部蘑菇为合适。
一般单面操作床架宽度不超过90cm,两面操作床架宽140~150cm,每个床架设5~6层,两层间距离60cm,最下层距地面30cm,最上层距屋顶150cm。
菇房内床架的排列,要与菇房方位垂直,即东西走向菇房,床架要南北向排列。
如果是利用旧房改建则应因地制宜。
床架间应设有走道,走道宽60~70cm,过宽不经济,过窄操作不方便,走道最好对准门窗,避免风直接吹到床面上。
床架和四壁应留有一定间距,以利通风换气,减少杂菌污染。
床上的底板和边板均不宜密封,应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排气及菇床后期管理。
底板和边板可用木条,竹竿,向日葵秆等制作,要能承受培养料及覆土的压力。
同时应作成活动的,以便于收菇后拆除清洗。
(三)菇房的消毒双孢蘑菇在生长过程中要放出大量废气和分泌物。
因此,每季菇结束后都要彻底清洗和消毒,特别是老菇房尤为重要。
目前普遍采用一清(清废料)、一浸(浸泡拆下的床架)、二熏(熏空房和有料房)的方法,消毒效果较好。
上季菇结束后,迅速清理培养料,运送到离菇房较远的地方。
将菇房四周清扫干净。
将所拆下的床架浸泡在河塘水中15d左右,然后冲洗干净、晒干,以彻底消除所吸附的废气、分泌物、及杂菌和虫卵。
未拆部分亦要用水冲刷干净。
菇房要进行大通风干燥。
老菇房如为土地面,则应将地面表土铲除3cm,然后撒上一层石灰粉,填上新土。
墙壁先用水冲洗干净,再刷一层5%石灰浆。
最后在菇房内全面喷杀一次杀虫药和0.2%多菌灵或波尔多液消毒。
对有螨类的菇房,可使用杀螨剂进行喷杀。
培养料进房前20d,应将拆下的床架再曝晒1次,室内未拆除部分进行全面消毒1次;进房前2d,每100m2菇房可用甲醛1kg熏蒸1次,密闭24h,杀虫灭菌,然后打开门窗,排除有害气体,以防杂菌感染;培养料进房后再熏蒸1次。
熏蒸后排除废气,等待播种。
(四)季节安排双孢蘑菇栽培周期较长,受环境影响较大,我国自然情况下一般1年栽培1次,时间从下半年9、10月份至次年4月底结束(指长江流域)。
如有控温设备则可实行周年栽培。
国外实行周年栽培1年可达4次,荷兰1年可达6次。
(五)培养料的配制与发酵优良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包括高质量的原料、科学的配方和合理的堆制发酵三个方面。
1.培养料的种类及特点: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原材料来源很广,目前主要是粪草类,再加入一定量的饼肥及磷、钙等矿质元素组成。
草料:凡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碳水化合物的禾草、秸秆都可用来堆制双孢蘑菇培养料。
一般多采用稻草或麦草或稻草和麦草混合堆料。
北方地区常在麦草料内适当加入玉米秆,高粱秆,豆秆等,但这些秸秆要事先压扁或粉碎。
麦草以大麦草较理想,其茎秆粗,表面蜡质少,吸水性能强,透气性好。
小麦秆较硬,表面蜡质多,吸水性能差,腐熟慢,堆料前应先压扁或粉碎,并进行预湿,以改变其物理性状,使之柔软便于吸收水分,促进发酵南方水稻产区多采用稻草堆料。
稻草营养成分较麦草高,透气性好,易腐熟,堆制时应注意不能过湿。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稻草与麦草各半混合堆料。
无论何种草料,均要求干燥、新鲜、无霉变、无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