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社会工作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工作。
本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2. 熟悉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操作技能,包括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工作计划制定等;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5. 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其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社会工作实务概述- 社会工作的概念与范畴- 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社会工作实务的历史渊源2. 社会调查与需求评估-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巧- 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与分析- 需求评估的概念及实施步骤3. 工作计划与实施- 工作计划的编制要点- 目标设定与任务分解- 实施计划的监督与评估4. 个案管理与干预- 个案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个案干预的方法与技巧- 个案干预的效果评估5. 社区工作与组织管理- 社区工作的内涵与目标- 社区组织与社会工作实务- 组织管理与社会工作实务四、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需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和实践。
五、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将由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期末考试内容涵盖本学期所学全部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社会工作实务》参考书目:1.《社会工作概论》2.《社会工作实践指南》3.《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七、总结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工作领域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5篇
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社会工作理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下的理论模式,从而对社会工作实务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对话,提升社会工作研究生的理论敏感度。
具体目标:掌握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以及背后的理论范式的转移,从而反思批判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的局限和贡献;区分社会问题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实物流派,从而反思批判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专业技术和整合可能;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模式和特定时空的处境化互动,尤其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的融合与碰撞,创造性推动社会工作策略与中国社会的协同转型。
课程纲要:第一讲社会工作理论概述1.理论的属性及其和实践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工作理论3.社会工作理论分类:类型学框架VS.实务领域框架4.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科学主义范式VS.建构主义范式第二讲生态系统视角下的问题解决模式:社会工作新主流框架1.一般系统理论2.生态主义演变3.生态系统框架4.问题解决模式5.生命模式: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1 6.家庭治疗:生态系统框架的运用2 第三讲优势视角、能力建设和增能框架:一个有希望的生活世界1.优势视角 2.增能概念3.抗逆力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1 4.能力建设模式:优势视角的运用2 5.社区资产建设:优势视角的运用3 第四讲行为主义和准行为主义理论:证据为本的干预模式1.行为主义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行为理论4.认知行为治疗 5.理性情绪模式6.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第五讲精神分析和心理社会模式:病态模式的治疗实践1.弗洛伊德的创造2.自我心理学阶段:埃里克森的贡献3.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比昂、温妮科特的贡献4.自身客体理论:海因茨.科胡特5.约翰.鲍尔比和大卫.豪的依附理论6.弗洛伦斯.霍利斯和玛丽.伍茨的心理社会治疗第六讲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建构论:反思实践的理论背景1.乔治.H.米德的理论创新2.芝加哥学派(赫伯特.布卢默)和衣阿华学派(曼福德.库恩)之争:情景的权宜性VS.情景的结构性3.认同和角色理论:谢尔顿.斯特莱克和拉尔夫.特纳4.拟据化理论:欧文.戈夫曼5.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身份理论6.布迪厄的建构结构主义和反思实践 7.唐纳德.肖恩:反思行动实践第七讲人本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理论:一个哲学意味的激进实践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贡献2.作为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让-保罗.萨特3.现象学之后的存在主义:马丁.海德格尔4.人本主义小组工作:格拉斯曼和凯茨5.存在主义社会工作:N.汤普森第八讲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相对正统的激进实践1.马克思主义:作为异化主题,还是剥削主题? 2.安东尼.葛兰西:文化霸权与市民社会 3.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4.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5.欧内斯特.拉克劳和尚塔尔.莫菲:后-马克思主义的接叙(articulation)实践6.保罗.弗雷勒:受压怕者的教育学 7.进步社会工作第九讲性别视角、族群视角和文化视角:反霸权支配的文化激进实践1.第二性:西蒙.D.波伏娃2.母职的再生产:南希.乔德罗3.性别麻烦:朱迪丝.巴特勒4.三种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同化、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5.多元文化下的社会化过程和身份认同6.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践:丽娜.多米内利和卡伦.希利7.反歧视、反压迫的文化实践:达琳普尔和伯克的理论第十讲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处在虚无主义边缘的新激进思维1.表征危机和语言学转向 2.从一般语义学到语用学3.克利夫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4.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民间叙事与合法性5.米歇尔.福柯:真理体制和规训权力6.后现代批判社会工作:迈克尔.怀特和简.福参考文献:1.Robbins, Susan P.Chaterjee, Pranab.Canda, Edward R.Contemporary Human Behavior Theor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8.2.Turner, Francis.J.and Kendall Katherne A.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Third edition.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6.3.Howe, David.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Making Sense of in Practice.Aldershot: Wildwood House, 1987.4.Payne, Malcom.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third edition)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英]马尔克姆.派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冯亚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社会工作英文名称:educa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公共管理类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先修课程:未作要求二、课程简介《社会工作》是公管系公共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面向非师范类、非教育类专业的本、专科生,共72学时。
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为公管系公共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人文社科视野,训练学生在社会学视角下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入门性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社会工作是什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把握社会工作的性质;认识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掌握社会工作的功能;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社会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性质;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1.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的本质,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社会工作学科的属性,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本章的基本概念有:社会工作、社会问题、功能等。
(2)主要知识点有:对社会工作的简单理解,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属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属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三)实践环节课堂相关专业问题的讨论与分析,课后思考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是讲授法,穿插一些课堂讨论和个别发言。
社会工作概论 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应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社会工作概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其能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并能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干预和解决。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通过学习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和职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学生将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包括系统论、生态学、人类发展理论等,以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3. 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学生将学习社会问题的分类和特点,并探讨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将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社会调查、个案管理、组织干预等,以提升实践能力。
二、内容安排社会工作概论的内容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介绍社会工作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以及社会工作的范畴和职能。
2. 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介绍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包括系统论、生态学、人类发展理论等,以便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3.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介绍社会问题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社会调查、个案管理、组织干预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社会工作的伦理和职业道德:介绍社会工作的伦理和职业道德,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社会工作概论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讨社会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篇:《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课程说明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及其社会工作实务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学科特点和意义;了解其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总学时为54学时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教学要求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熟悉: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三、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一、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二、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二、社会工作的构成三、社会工作的类型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三、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2 复习思考题: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2、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3、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关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4、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参考书目:1、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台湾同泰印刷局,19862、袁华音、王青山:《社会工作概论》,黄河出版社,19903、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4、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教学要求掌握: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熟悉:社会工作的功能;了解:我国社会工作的现状。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英文译名:Social Work Practice课程代码:B3052023学分:3总学时数:4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学习的目的课程性质“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是从事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人员只有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资源的最大化,从而为案主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课程学习目的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按其工作对象可划分为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三个不同的层次。
2.理解: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些理论如系统论、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3.掌握: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如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医学模式、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在整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案主变化过程的程序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为案主提供咨询也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
2、促成变化的过程。
3、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概念)。
4、人类行为医学模式。
5、人类行为的的生态学模式。
6、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7、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8、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9、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旨在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伦理等。
2. 社会工作实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
3.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4.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社会工作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社会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座与研讨会: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组织研讨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理论。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工作实习:安排学生在社会工作机构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态度和表现。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如实习报告、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
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
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们致力于帮助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社会公正和福利。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引言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因此,教学大纲和计划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现实工作环境的挑战。
二、核心课程1. 社会工作理论:这门课程应该涵盖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伦理准则和专业标准。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以及不同领域的实践方法。
2.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这门课程应该介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社会福利系统的构建和运作。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并学习如何利用社会福利资源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3.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这门课程应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社会工作实践。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评估和干预,以及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 社会工作实习:实习是社会工作者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理论和技巧,培养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应该由专业导师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三、选修课程除了核心课程外,学生还应该有机会选择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确定。
例如,心理学、家庭研究、社会统计等课程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社会工作者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大纲和计划应该明确评估方式和标准。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写作,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实践项目和综合评估等方式。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36学时(2学分)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通过探讨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
1.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
-社会工作的概念和范畴
-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定位
-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人权伦理
-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的发展理论
-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3.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
-社区社会工作
-教育社会工作
-卫生社会工作
-福利社会工作
-法律社会工作
4.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型
5.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和职业伦理
-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课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体验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2.评价方式:课程成绩评价由平时成绩(包括小组讨论、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两者比例为70%:30%。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参考书目:。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大纲一、本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旨在帮助有需要的个人、群体或者社区解决问题,使得接受服务的对象身心康复,潜质和能力得到开发,更可以预防社会问题的恶化。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理论技巧外,十分重视实习教学。
透过实习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整合知识,在实际的专业服务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专业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感。
专业实习虽然离开了课堂,但是它还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把课堂搬到了机构和社区。
专业实习应该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一个情景学习的过程;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一个有督导的学习过程。
专业实习的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工作中所包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地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个人、小组和社区工作的技巧。
在社会政策分析及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巩固和丰富知识与技巧。
运用前人研究成果于自己所进行的社会工作思考和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习教学的具体目标:1.专业知能的发展;2.专业自主能力的提高;3.专业自我的形成;4.培养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5.培养批判精神,促进专业成长。
二、内容安排社会工作实习教学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即社会工作实验技巧和机构实习。
㈠社会工作实验技巧社会工作实验技巧是进行实地教学之前必须经过的课程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进入机构或社区实习打下基础。
社会工作实验技巧使学生在实验的场景下进行模拟学习和亲身实践,体会在不同情景下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适宜的技巧。
希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实践,获得足够自信,以便于日后顺利完成机构或社区实习任务。
㈡机构实习本院根据教学计划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组织四种形式的实习:机构参观、并行式实习、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
1.第一学年安排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间断式的机构参观走访。
即每月集体参观一个社会福利或行政机构,学期中组织2-3次集体讨论,交流和分享机构参观的心得,澄清概念,了解社会工作的领域、性质;服务对象的需要;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等,借以丰富学生对社会福利政策、服务机构及行政机构运作机制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和技巧奠定基础。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工作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其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扎实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
二、课程目标1. 熟悉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历史和理论基础;2. 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包括社会调查、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提高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跨学科合作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社会工作者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畴- 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变- 社会工作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2. 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 社会调查与评估- 个案工作- 群体工作- 社区工作3. 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 沟通与谈判技巧- 危机干预和处理能力- 社会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 跨文化敏感性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4. 社会工作的实践案例分析- 讨论分析实际社会工作案例,提炼问题、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 - 案例研究和模拟演练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提升其实践技能和经验;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交流和合作,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4.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报告:学生需完成相关社会工作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作为考核之一。
六、教材1. 《社会工作导论》2.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3.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4. 其他相关社会工作领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七、参考资料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2.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SW)3. 《社会工作月刊》4. 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朇学生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实践课程大纲
社会工作实践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社会工作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社会工作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课程将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和职责,明确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实践领域;2. 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如个案管理、团队合作、社区参与等;3. 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敏感性和责任感;4. 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跨领域的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多元文化敏感性。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工作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社会工作职责和职能- 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对象2. 社会工作实践方法- 个案管理技巧和方法- 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培养 - 社区参与与社会动员- 政策倡导与社会变革3. 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道德- 社会工作伦理原则与价值观 - 伦理决策与职业行为准则 - 职业疲劳与自我保护4.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贫困与社会公平- 暴力与虐待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 少数群体关怀与权益保护5. 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创新-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创新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评估与改进社会工作实践四、教学方式与评估要求1. 教学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任务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 评估要求学生的评估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其中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和实践任务等。
五、参考教材1. 《社会工作导论》(主编:×××)2. 《社会工作实践方法与技巧》(主编:×××)3. 《社会工作伦理与职业道德》(主编:×××)4.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实践》(主编:×××)六、备注请学生务必按照大纲要求参与课程讨论和实践任务,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社会工作是一门涉及人际关系、社会变革、人权和社会正义等方面的专业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 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和历史背景。
2. 掌握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准则。
3. 熟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学习社会工作中常见的技能,如谈判、辅导、社区介入等。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围- 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准则2. 社会工作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系统理论- 实用主义理论- 反压迫理论3. 社会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评估- 社会工作干预- 社会工作评估- 社会工作评价4. 社会工作技能- 社会工作沟通技巧- 社会工作辅导技能- 社会工作支持技能- 社会工作危机干预技能5. 社会工作实践- 社会工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四、教学方式与评价标准1. 教学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实习等。
2. 考核方式:平时表现、课堂作业、期中期末考试、实习报告等。
3. 评价标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技能应用的能力等。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要教材:《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践指南》等。
2. 参考资料:相关期刊论文、社会工作案例、国内外社会工作经验分享等。
六、家庭作业与课程设计1. 每周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后阅读和作业。
2. 课程设计包括实践项目、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
七、其他要求1. 学生需要尊重学术道德,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学生需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管理。
以上是本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为将来成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大纲一、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二、总学时:48学时三、学分:3学分四、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进展,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准备。
五、教材: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六、教学目的: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活动,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围。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并重;(3)要处理好课堂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和以后学生实践(实习)的关系。
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
七、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八、考试方式: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
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
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60%、20%、20%。
其中,试卷按6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
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十、授课计划: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一、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第一类,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第二类,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第三类,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二)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的分类(一)按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分类(二)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
(三)按社会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按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对象,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贫民救助工作、伤残服务工作、劳工福利工作、农民福利工作、患者社会工作、社会越轨者工作等。
(四)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进行分类 按社会工作的方式(媒介)可将社会工作划分为家庭式、社区或社会式、机构式三类。
(五)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进行分类 按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方式可将社会工作分为直接式(初级)服务和间接式(次级)服务。
(六)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源进行分类 按主办机构的性质或经费来源可将社会工作分为公办、私立、公私合办三类。
(七)按专业水准进行分类 按专业水准可将社会工作分为庶务性、政务性及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三类。
(八)综合式分类 为方便计,不少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采用一种多维的或综合的标准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类。
其所用的维度涉及对象、领域、方面、部门、区域等。
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相关领域的关系一、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二)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三)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异同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对社会上处于困难境地的人们提供帮助。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一)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发展过程(二)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二)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 社会福利从理想到现实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即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福利状态。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四、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五、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第三节社会工作的性质一、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三、当代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特征(一)多样性(多元性)(二)整合性(三)建设性(四)挑战性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复原的功能二、配置资源的功能三、预防的功能 四、发展的功能 五、稳定社会的功能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第一节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二、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六)“福利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二、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三、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并各领风骚(一)个案工作方法的形成(二)小组工作方法的形成(三)社区工作方法的形成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整合五、21世纪的社会工作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工作(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工作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第一节价值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一、价值的界定二、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1)从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2)从价值与社会工作的总体关系看(3)从价值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看(4)从价值与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关系看三、社会工作价值的结构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不同概括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矛盾第三节形成中的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一、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二、我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与中国文化契合的可能性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什么是专业伦理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建设第四章社会工作过程第一节社会工作过程的要素一、社会工作者二、案主三、机构与设施四、自然与社会环境五、社会资源六、干预行动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一、社会工作者的界定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层次划分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弱势群体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含义及其分类(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二)社会弱势群体的分类二、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特点三、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初析四、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节社会工作过程的一般模式一、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二)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基本特征(三)专业关系的重要性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第五章个案社会工作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一、个案社会工作的界定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二、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三、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五、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六、通才实务派个案社会工作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技术、技巧一、个案会谈二、家庭访谈三、个案记录第六章小组社会工作第一节小组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历史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意义二、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的比较三、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类型(一)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二)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三)小组社会工作的治疗要素与动力分析四、小组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二、治疗模式三、交互模式五、整合模式第三节群体运作的过程与小组社会工作的程序一、群体运作的过程二、小组社会工作的程序(一)前期准备(二)小组形成(三)沟通协调(四)达成目标(五)结束工作三、小组社会工作计划书的撰写第四节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技巧一、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二、小组社会工作实施的技巧案例介绍:“怒亦有道”——施虐者第七章社区社会工作第一节什么是社区社会工作一、社区的概念及其分类二、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三、社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一、社区组织的理论模式二、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三、社会工作的其他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实施的原则与程序一、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在我国也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如传统的乡约制度,便是我国古代社区中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举。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第一节社会行政概述一、社会行政概念的含义二、社会行政的构成要素、三、社会行政的范围四、社会行政体制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一、西方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二、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演变第三节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1.计划(planning)2.组织(organizing)3.人员配置(staffing)4.领导(directing)5.协调(coordinating)6.报告(reporting)7.预算(budgeting)8.评估(evaluating)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一、社会工作督导的概念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目标三、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四、社会工作实习指导第五节社会工作咨询一、社会工作咨询的概念二、社会工作咨询与社会工作督导的比较三、社会工作咨询的目标与原则四、社会工作咨询的种类第九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现代社会的老年问题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正确界定老年人群体二、现代社会中的老年问题(一)老年问题的含义(二)老年问题的成因(三)老年问题的表现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二)老年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微观层次的理论(一)角色理论(二)脱离理论(三)活动理论(四)连续性理论(五)符号互动理论与标签理论二、宏观层次的理论(一)老年亚文化群理论(二)年龄分层理论(三)现代化理论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一)老年人照顾(二)老年人心理和社会服务(三)老年人教育服务(四)老年人就业服务(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教育二、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一)老年个案工作(二)老年小组工作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一)开始阶段(二)达成服务契约(三)界定任务(四)采取行动(五)结束阶段案例评析第五节中国的老年社会工作一、中国的老年问题二、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状况(一)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二)我国老年人政策法规的建设(三)我国的老年人照顾(四)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五)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三、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一)促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二)增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发展(三)实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应放在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方面(五)促进相关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六)加强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儿童范围的界定(二)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儿童群体的特点与儿童社会工作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儿童具有以下特点:1.生理上的快速发育期2.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脆弱性3.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二)儿童权利与儿童社会工作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一)以救济为主的时期(自英国“济贫法”颁布至19世纪末)(二)积极的儿童福利时期(20世纪以后至今)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一般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教育(二)儿童营养(三)儿童卫生保健(四)儿童游戏与娱乐二、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一)残疾儿童社会工作(二)不幸儿童社会工作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策略一、国家(政府)儿童社会政策与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社会政策的含义(二)儿童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二、社会组织与儿童社会工作三、学校与儿童社会工作四、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五、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第四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一、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状况(一)儿童权益的保障(二)儿童的健康与保健(三)儿童的教育(四)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五)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当前中国的儿童问题(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第十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对残疾的认识与理解(一)从医学模型到社会模型、ICF模型(二)从“个人不幸”到“公共健康”模型(三)从弱势群体到公民权利二、残疾人群体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一)残疾的含义(二)残疾人分类(三)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其功能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一、残疾人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一)医疗康复工作 医疗康复是指通过治疗、改善、回顾残疾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以减轻能力障碍并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生理方面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