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分布》十年真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含答案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含答案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2024·湖南)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 2.D【分析】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

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 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分布一、选择题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

据此完成1-4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A.非洲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2.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3.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4.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A.漠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线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温带沿海B.热带平原C.高山高原D.寒带内陆6.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但人口稀少的地区是()A.中南半岛B.刚果盆地C.阿拉伯半岛D.西欧平原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C.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D.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8.苏北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推测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D.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人口分布受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起伏度等)的影响较大。

图为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显示()A.海拔800~1400米的区域,人口数量均超过300万B.坡度小于30°的范围内,人口数量较低且变化平稳C.就起伏度而言,人口数量在100~150米区域达到峰值D.人口数量总体上随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增大呈下降趋势10.海拔1000~1400米的区域人口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是()①气温较适宜②土壤较为肥沃③交通较为便利④经济较为发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1-12题。

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知识汇总大全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知识汇总大全选择题1、从2017年3月份开始,西安等一批新一线城市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政策,引发“抢人大战”。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西安人口净增长变化和该地净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文材料推断,近十年西安()A.人口性别比大幅提高B.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人口容量变大D.人口结构趋于年轻(2)2017~2018年西安人口净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主要原因是()A.户籍制度改革B.生态环境改善C.地方政策吸引D.生活水平提高答案:DC【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的原因。

【解答】(1)由图可知,西安近十年新增外来人口年龄以15~64岁为主,占净增人口的85.2%,可使当地老龄化速度减缓,人口平均年龄降低,人口结构趋于年轻,D正确。

没有使人口性别比大幅提高,A错误。

西安是人口迁入地,户籍人口数量会增加,B错误。

题干中的信息没有体现人口容量的变化,C错误。

故选D。

(2)由图可知,2017~2018年人口增速远高于其他年份。

结合材料可知,2017年3月西安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政策,引发“抢人大战”,由此可推断此次人口大量涌入是受政策吸引的影响,C正确。

其它选项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选C。

2、治愈农业是指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及其相关活动和产品服务,为国民提供精神、身体、认知、社会等方面治愈功能的产业与活动,是韩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完成9~10题。

(1)韩国治愈农业兴起的背景可能是()①经济陷人衰退②农业撂荒严重③国民对健康的关注④农业机械的使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发展治愈农业有利于()A.提高城市化水平B.增加城市职能C.缓解老龄化问题D.增加农民收人答案:BD【提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高考地理】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人口的数量变化docx

【高考地理】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人口的数量变化docx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人口的数量变化(2022·河北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某省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

据学者预测,该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之后到2030年将降至7437万人,下图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30年与2020年相比,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A.少儿人口占比增加B.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C.老年人口占比减少D.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2.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A.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B.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C.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D.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答案】1.B 2.C【解析】1.在少儿人口中,0~4岁、5~9岁、10~14岁的人口占比都在减少,故少儿人口占比总体上在减少,A错误;在劳动力人口中,较高年龄段的人口占比增幅大于较低年龄段的人口,如30~34岁人口占比大幅减少,导致劳动力人口结构逐渐老化,B正确;老年人口中各年龄段占比都有增加,故老年人口占比整体增加,C错误;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占比增加幅度大于80岁以下的老年人口占比,故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增加,D错误。

故选B。

2.放开生育可能会导致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A、D错误;推进社会养老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B错误;适度生育既可以缓解老龄化,又不会造成人口的过度增长,延迟退休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健康养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C正确,故选择C项。

(2022·江苏卷)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

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4.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答案】3.C 4.D 5.A【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图中虚线上的粤、新、苏、鲁、鄂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C正确;京、沪、黑、吉、渝、黔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不相等,ABD错误。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
发达;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4)中国人口问题:①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我国目前人口问题最大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分布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分布
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 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 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 主要依靠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读世界
C 5.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边缘区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减小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6.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
A 的影响是(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A 3.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4.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
A.河流水比例上升 B.河流水用量减少
人文因素 社会阶段
经济活动
人口分布特点
原因
经济 因素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农业社会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
相对分散而均衡
农业社会以 后
工业、交通和商业发 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
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海岸带人口稠密
对土地的高度依存
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 刺激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长
社会
宗教、政府的政策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历史Leabharlann 开发历史早,人口一般较多思考:读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图,指出该图反映的世界人口分布特征。说明导致 世界人口这样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一.选择题(共24小题)1.我国人口分布疏密区的界线是()A.秦岭—淮河线B.黑河—腾冲线C.400mm等降水量线D.1月0℃等温线2.关于我国的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南多北少B.东多西少C.集中分布在中小城市D.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农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自然资源C.经济收入D.国家政策4.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日本移民是巴西人口组成之一,主要聚居在巴西东南部,早期日本移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巴西吸引日本移民的自然资源主要是()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海洋资源D.森林资源随着我国产业和人口进入新的重构阶段,人口回流成为新常态,其中县城和乡镇是城市人口回流的主要目的地,主要以“创业回流”“购房回流”类型为主,近年来,武汉市周边市,县人口回流现象明显。

如图示意武汉市与周边市、县位置,据此完成5﹣7题。

5.县城和乡镇是城市人口回流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县城和乡镇()②就业机会多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生活成本低④行业门槛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图示区域出现人口回流,其最可能先大规模回流至()A.汉川B.黄冈C.潜江D.武汉7.人口回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是()A.缓解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B.缓解武汉劳动力不足问题C.有利于县城产业结构调整D.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呈现出短时段流动、农村人口占比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为主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并不高。

如图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不同省份选择空间分布格局图(箭头粗细代表人数多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迁入华北、华东相比,东北人口迁入西南地区的迁移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距离较远②文化相近③经济较差④气候较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不高的主要原因是()A.户籍落户政策吸引力小B.地区人文环境差异较大C.人口流动管理政策严格D.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福利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0﹣11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
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资源与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其他因素的关系
[真题剖析]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真题剖析]
〔2018天津卷,13(3)〕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 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 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 布的两个特点。
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直接从图中读取攀枝花 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注意整体总结,并对迁入集中地的人口进行说明。 尝试解答: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 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于祖籍人口。
知识点2 人口容量
[知识筛查]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 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 2.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 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 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 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
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少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

人口分布 人口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人口分布  人口容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居地
土壤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大多是通过农业发 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文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因素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4、高海拔(寒冷、崎岖)
11
2.我国人口分布
探究活动: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 布示意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 特点及产生原因。
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 被称为胡焕庸线。
东多西少
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自黑河-腾冲绘出一条直线,这条线是我国 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
从东西方向看: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D 3.与丙地区相比,乙地区农村聚落密度稀疏主要是因为(
A.地形崎岖
B.气候寒冷
C.河流稀少
) D.人口密度小
第1题,图甲以千余人大型居民点为主,受到地形限制较小,应为平原地区,聚落内部结构松散,应 为东北松嫩平原;图乙为全国农村密度最稀疏地区,应为西部半农半牧地区;图丙聚落规模大,分布 均匀,图丁呈条带状分布,故分别为海河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项正确。 第2题,甲地聚落规模更大,主要是因为该地为东北松嫩平原,耕地面积广,而丁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由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故聚落规模小,C项正确。 第3题,乙地为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由于人口少,地广人稀,所以聚落密度稀疏,D项正确。
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 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 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①人口年轻化 a.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b.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 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②人口老龄化 a.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b.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 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问题。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段考]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为()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部人口密度总体来说最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A错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于内陆,B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小于东南部,C错误;总体来说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C.地区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导因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区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各区域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措施。

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其他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B、C错误,D 正确。

[2024·北京海淀一模]人口空间均衡是指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下,区域间人口净零迁移的理想状态,即区域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相等。

有学者依据某种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均衡人口数量进行研究。

该研究显示,上海均衡人口数量超过3 000万,居长三角地区之首。

24.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4.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人口合理容量
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 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 人口规模(发展层面)
合理值 8亿 60亿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备考技巧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 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 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条件为(D)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2.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
在(A)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 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 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B 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 ① 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南亚地区
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区,人口集 中于恒河、印度河下游平原地区, 主要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等。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人口(含解析)

专题06 人口(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的影响】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4.C 5.B【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

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

故选C。

5.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

故选B。

(2019年江苏卷)【人口年龄结构】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10.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答案】9.D 10.C【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人口(学生版)

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复习:人口(学生版)

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 进入 21 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 “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 “工”
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于 2010 年 11 月 1 日 0 时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
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右图为
A. 欧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6 分 )
12.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32 分 )
材料一: 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
区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C. 全区每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都属于同一水平 D. 各地区的计划生育率均有了显著提高 12. 有关固原市的人口增长,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B. 应该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 C. 增强了劳务输出活力,减缓环境资源的压力 D. 促进了脱贫致富步伐,提高子女文化素质教育
(2) 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0 分 )
(3) 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 分 )
预测训练
1. 下图为“ A、 B 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设 A 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b,那么 a 与 b 的数量关系最可能是 (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7第七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7第七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提示: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分布规律项目分布规律按半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按纬度集中在北纬10°—50°范围内按距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按海拔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3.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请将下列地区与人口稠密区或人口稀疏区对应连线。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原因举例气候过于寒冷、干旱和湿热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带,沙漠、戈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等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北美五大湖地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等2.人文因素(判断正误)(1)不同历史阶段,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有所不同。

(√)(2)经济发展水平是目前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人文因素。

(√)(3)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4)目前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受人文因素影响。

(×)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状况:呈正相关。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②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3)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四、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意义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十年高真地理分项详解专题08 人口(原卷版)

十年高真地理分项详解专题08  人口(原卷版)

专题08人口【2020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2020·江苏卷)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24.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2020·山东卷)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2020·天津卷)下表为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分布》十年真题汇总(2023·全国甲卷)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答案】1.A 2.C【解析】1.根据材料“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可推测出,随着蒸汽机的使用,工业快速发展,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故①正确,②错误;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蒸汽机的出现使船舶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内河航运迅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是在内燃机出现之后,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①③正确,故选A。

2.1870年后,随着人口大规模西移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美国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比例上升,C正确;由材料“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可知,河流水比例下降,故A错误;比例下降不代表用水量下降,地下水使用量相对有限,其比例上升并不表示用量最多,故B、D错误。

故选C。

(2023·海南卷)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

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B.加速区域城市化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D.完善区域铁路网4.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5.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答案】3.A 4.D 5.A【解析】3.图示区域铁路大部分连接内陆矿区和沿海港口,因此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而不是加速区域城市化、加强人员对外交流、完善区域铁路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促进人口向外流动及缩小南北地区差距是铁路建成通车后带来的影响,AB错误;铁路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C错误。

故选D。

5.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地区,气候湿热,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更适合人类居住,A正确;读图可知,沿海平原也有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B错误;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无黑土分布,C错误;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利,D错误。

故选A。

(2023·浙江卷)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下面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土库曼斯坦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7.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矿产C.水源D.土壤【答案】6.B 7.C【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国的人口密度土库曼斯坦为12.6人/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为7.0人/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为33.7人/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分布为69.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7.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使得水资源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东南部地区降水量稍多,且有河流发育,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热量、矿产、土壤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D成为。

所以选C。

(2021·海南卷)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9.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D.冰川广布【答案】8.C 9.A【分析】8.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

冰期冰川从安第斯山脉下来,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不断摩擦海岸,形成冰川槽谷,而冰期结束,冰川退缩,这些被摩擦切割的海岸就会因为地势相对低洼被海水淹没,出现破碎地形,C正确。

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与海浪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无关,ABD错误。

故选C。

9.由图可知,乙处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是造成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A正确。

读图可知,图中乙处位于东海岸,海拔较低,B错误。

由图可知,乙处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气候,不是造成人口稀少的原因,C错误。

乙处位于中纬度,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分布,D错误。

故选A。

(2021·湖北卷)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

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

下图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留尼汪岛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11.导致圣罗斯成为世界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温带气旋D.热带气旋12.影响留尼汪岛环岛公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人口分布B.河流、海港分布C.地形、城市分布D.景点、机场分布【答案】10.A 11.D 12.C【分析】10.该岛屿位于南半球,且地势呈现出中高周低的特征,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岛屿东部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大,岛屿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因此降水最多的位置应该位于岛屿东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该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锋面雨在中纬度最典型,A、B错误;温带气旋主要影响温带地区,C错误;该地地处热带,四周临海,海洋上升气流旺盛,容易形成气旋,进而带来降水,D正确。

故选D。

12.该地为岛屿地形,该地平原面积狭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修建环岛公路主要满足居民的出行和经济活动,首先考虑到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又由于岛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山区地势陡峭,修建难度大、投资高,因此地形也会影响线路的布局,C正确;该岛屿气候差异不大,A错误;海港并不是环岛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误;景点、机场并不是环岛线路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D错误。

故选C。

13.(2023·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

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答案】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冲积扇地形平坦;有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为材料,涉及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而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利于发展农业,适宜人类生存;冲(洪)积扇是由河流挟带泥沙堆积形成的,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

因此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

14.(2021·北京卷)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

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

(1)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

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

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

(2)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答案】(1)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

甲线:降水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

或乙线: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荒漠化严重。

(2)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差异大。

【分析】本题以图为载体,以材料为背景,考查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和原,人口分布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读取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1)从图中的图例信息可以看出,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

甲线附近降水量大于200mm,降水较多,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

乙线附近年降水量小于200mm,明显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草场破坏严重,荒漠化严重。

(2)据材料可知,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说明人口密度小,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说明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比例约7:3,说明城乡人口差异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