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课程示例三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优选3篇)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优选3篇)小雨沙沙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程序:一、播放下雨的视频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1、欣赏雨的图片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2、画雨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小结:生命雨露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1、出示教材步骤图1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小雨沙沙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1美术教案 第1课 小雨沙沙

课题第1课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准备学习材料:绘画的工具:蜡笔、毛笔、油画笔、抹布、水粉笔、水粉画颜料、水桶、调色盘、粉笔、水彩笔、刀子等。
绘画的场地:干净墙壁、黑板、铅画纸、沙箱、沙皮纸、宣纸、电脑等。
辅助材料:国画、油画、杯子或花瓶或陶艺作品、影片、音乐磁带、录音机、电脑、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一、播放下雨的视频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1、欣赏雨的图片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2、画雨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小结:生命雨露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1、出示教材步骤图1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课题第2课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小雨沙沙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小雨沙沙︳湘美版课程名称:小雨沙沙课程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雨的形成过程,学会表现雨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雨的质感。
教学准备:雨的视频或图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雨的视频或展示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雨的景象,教师总结并讲解雨的形成过程。
二、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雨的绘画方法,如线条、色彩的表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雨的技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雨的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绘画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雨的绘画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观察不同天气下的雨,尝试表现雨的更多场景。
2.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创作以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了解了雨的形成过程,学会了表现雨的绘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环境。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雨相关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通过绘画表现雨的景象,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精选5篇)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小雨沙沙美术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雨沙沙美术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1一、创设情景。
1、欣赏《小雨沙沙》。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3、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出示课件:下雨天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1、思考:怎样表现雨点?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2、欣赏书本上的点、线作品或教师范画。
3、让学生回忆在雨中的感受。
提问:雨天与晴天有什么不同?在雨天你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你做了哪些事情?4、作品欣赏。
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5、提问:你看了作品后有怎么感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知道的雨具还有哪些?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供作业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可以画自己或别人在雨中行走、做事,也可以画动物、植物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的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四、师生评价,深入体会。
1、自己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五、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1、教师小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提供探索性的主题:观察小雨、中雨和大雨的不同变化,并思考表现的方法(可观察实景或相应的图片)。
3、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小雨沙沙美术教案2一、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小雨沙沙_湘美版 (2018秋)

1《小雨沙沙》【《小雨沙沙》课标分析】(二)美术的设计。
《小雨沙沙》引导学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 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利用各种媒材,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创作美术作品, 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儿歌、童话或故事, 创作头饰或面具等, 进行游戏或表演。
结合儿歌、童话或故事, 运用媒材进行创作与展示。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造型表现活动, 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 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
(三)美术的欣赏。
《小雨沙沙》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发展的概貌,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感受。
通过描述、解释、比较、评论来加强理解和欣赏。
通过展评等活动,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交流想法, 相互评述。
通过实地观摩或观看图片和录像等, 观赏自然景色和动植物的形状与色彩。
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四)美术的价值。
《小雨沙沙》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在社会及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逐步形成自己评判美术作品的标准。
学习了本课《小雨沙沙》后, 更让小朋友知道了雨中的情趣, 除了人以外还有动植物在说话在活动。
以美术造型来介入日常生活, 或以模仿再造的方式感受历史文化, 或以图文、想象、设计等来关注社会现实。
【《小雨沙沙》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 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
教材中运用富有童趣的拼音儿歌, 小雨沙沙的情景, 为的是更有意境地让学生认识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 并学习如何来表现雨的意象。
下小雨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 能经常看到小朋友在雨中嬉戏, 玩耍的情景。
学习了本课《小雨沙沙》后, 更让小朋友知道了雨中的情趣, 除了人以外还有动植物在说话在活动。
教材选用了芦笋和非洲菊在下雨时的照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雨等这些自然现象的美, 体会到植物在雨中造型变化的特点, 从而用有情感的点与线去塑造。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观察来了解世界。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小雨沙沙》这一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景象,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雨滴和雨后景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景象,抓住特点进行描绘。
2.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滴和雨后景象,使之具有生动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雨滴和雨后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小雨滴和雨后景象。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小雨滴和雨后景象,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小雨滴的形态和雨后的特点,如雨滴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雨滴和雨后景象,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小雨滴和雨后景象。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如果你是小雨滴,你会去哪里?”,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小雨沙沙6-湘美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小雨沙沙6-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的形态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达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雨的形态和特点2. 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3. 情感的表达4. 合作学习教学重点:1. 雨的形态和特点的认识2. 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3. 情感的表达教学难点:1. 雨的形态和特点的表现2. 情感的表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雨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的形态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雨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雨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雨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2. 教师讲解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雨的形态和特点。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雨的形态和特点进行表现。
2. 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创作,表现雨的形态和特点。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线条、形状、颜色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反思。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雨的形态和特点,创作更多的作品。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如水彩、蜡笔、剪贴等。
3. 学生可以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雨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小雨沙沙10-湘美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小雨沙沙10-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雨沙沙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小雨沙沙的声音,了解其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雨沙沙的声音。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4.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雨沙沙的声音,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雨沙沙的声音录音、多媒体设备、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小雨沙沙的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
1.2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小雨沙沙的声音的感受。
2. 观察与讨论2.1 教师出示小雨沙沙的声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小雨沙沙的声音的特点。
3. 创作指导3.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雨沙沙的声音。
3.2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要点。
3.3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分享4.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欣赏、学习。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下雨的场景,尝试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雨沙沙的声音。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小雨沙沙的美术教案

关于小雨沙沙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沙沙声的来源。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雨和沙沙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3. 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雨和沙沙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沙沙声的来源。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雨和沙沙声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雨声和沙沙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3. 示范讲解:教师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示范,讲解表现雨和沙沙声的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雨和沙沙声。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雨和沙沙声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提高表现能力。
八、教学资源:1. PPT:教师准备的PPT,包含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学生准备的画纸、画笔、彩泥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沙沙声的来源和表现。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1.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 小雨沙沙》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小雨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雨的形态描绘、小雨的声音描绘以及小雨的情感描绘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雨的基本形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对小雨有直观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描绘。
学生在入学前的绘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但对于细致的观察和描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雨的形态,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小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雨的基本形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2.游戏教学法:通过小雨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绘画。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观察和描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小雨的图片、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小雨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小雨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小雨的世界。
然后展示一些小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雨的形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小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雨的形态,并说出小雨的基本形态。
教师通过PPT展示小雨的绘画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绘画小雨。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绘画小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绘画。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和改进。
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美术下册《小雨沙沙》教案、教学设计

8.总结评价,反馈提高:在教学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雨的情景,如:“同学们,你们听过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引导学生关注雨的形态和声音,激发他们对雨的兴趣。
3.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关注孩子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
4.学生收集与雨相关的诗句、歌曲、故事等,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丰富课堂内容。
5.教师布置一项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雨,记录雨的形态、颜色、声音等特点,并尝试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与同学、家人交流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雨中画作。
3.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适时引导和帮助。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进行课堂练习,创作自己的雨中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创意发挥等方面给予指导。
5.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将:
1.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自然现象,提高环保意识。
2.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4.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互相帮助、分享喜悦,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小雨沙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湘美版

教案:小雨沙沙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学生能够理解小雨沙沙的景象,并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关注,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绘雨中景象。
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和描绘雨中景象,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雨中的细节,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雨中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雨中景象的图片或视频。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具和雨中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雨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雨的描绘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雨中的景象,注意雨滴的形状、雨中的颜色、雨滴落在物体上的变化等。
3. 讨论: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雨中景象,讨论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4. 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雨中景象的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题目:小雨沙沙2. 教学目标:观察和描绘雨中景象,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3.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雨中景象,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雨中场景。
4.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绘雨中的细节,运用绘画语言表现雨中氛围。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雨中景象的绘画作品。
2. 写作作业:学生以“小雨沙沙”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雨中的景象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小雨沙沙-湘美版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小雨沙沙-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雨沙沙”,选自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小雨的绘画方法,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雨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小雨的细腻之处。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氛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小雨的视频或图片、绘画示范作品、PPT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雨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小雨的绘画方法,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小雨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观察方法。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小雨沙沙-湘美版2. 教学内容:小雨的绘画方法3. 教学目标:了解小雨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景象4. 教学难点:观察和表现小雨的细腻之处,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氛围5. 教具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画笔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生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一幅小雨的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小雨,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景象,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小雨的特点,学会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景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小雨的细腻之处,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雨的氛围。
《小雨沙沙》艺术课教案

《小雨沙沙》艺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讨论,使学生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并能用绘画和歌唱表演的形式表现可爱的春天,培养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歌唱表演。
(如创编情境、舞蹈表演、打击乐伴奏)。
3、通过自制打击乐器模仿小雨沙沙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节奏感的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喷水壶、录像机、录像带、沙锤。
设计理念:艺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基础上构建的一门新课程,从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
本课是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让学生在欣赏、节奏、歌唱、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让孩子们在歌唱描述春天的歌曲中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并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艺术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在音乐《嘀哩嘀哩》的伴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步入教室,然后师生围圈坐好。
二、“说”春天1、描绘春天的美。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的变化,你能用比较恰当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吗?(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生1:树木长出新的嫩叶,大地绿了,花儿开了。
生2:天气暖和了,不用再穿上厚厚的衣服。
生3:冬眠的动物醒了,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嘎嘎叫。
生4:春天常听到很大的雷声,常下雨。
生5:春天可以养蚕。
2、师: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浇花的压力水壶,在空中喷水),你们感受到了春天里的什么了?(小雨)师:你能模仿一下春天里小雨的声音吗?生1:嘀嗒嘀嗒……生2:沙沙沙沙沙沙……生3:刷-刷-……〔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春天美丽的景色。
再引入主题“春雨”,并通过模仿小雨的声音,初步感受XXX |XX X |的节奏。
一年级下美术导学案-小雨沙沙-湘美版

一年级下美术导学案-小雨沙沙-湘美版一、教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通过小雨沙沙这一美术作品的学习,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元素;2.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的影响;3.学习用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4.培养观察与发现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学习内容1. 小雨沙沙作品介绍小雨沙沙是湖南省美术馆馆藏的一幅油画作品,作者是湘潭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学生。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下雨天的景象,画面中有一个房屋、四棵树、两个人、一条小河和大雨。
画面色彩鲜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欣赏小雨沙沙这幅作品,学生可以感受作者对雨天的情感表达、颜色的运用、画面的构图等方面的作品特色,听取同学的共鸣和理解,加深对自然美的体验。
2. 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构成艺术形式的基本元素。
在小雨沙沙这幅作品中,主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和空间。
颜色小雨沙沙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颜色。
画面中最主要的颜色是蓝色和绿色。
蓝色代表天空和水,绿色代表树木和草地,这些颜色共同创造了一个新鲜、清新的场景。
形状小雨沙沙作品描绘了各种不同的形状。
房子、树、河流等都是由不同的形状组成的。
形状的大小、比例、形态等要素对画面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质地小雨沙沙作品描绘了各种不同的材质。
例如树木、草地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质地。
这些质地对画面的神韵和感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空间小雨沙沙作品中刻画出了一个自然的空间。
在画幅中,人和物的关系、前后景的处理、透视、遮挡等方面都有体现。
3. 用手工制作模拟小雨沙沙画作在学生了解小雨沙沙这幅作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手工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小雨沙沙作品。
这些作品同样可以表达学生对雨天的感受和表现他们的观察力。
制作这样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发现问题、探索新的材料和方法、经过手工制作提高技能及其完成创作作品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元素,并能够应用到手工制作中。
美术小雨沙沙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课小雨沙沙巩义市实验小学经晖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形态的点、线,运用合适的组织方式表现小雨。
2、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能用拟人的手法画出雨中动植物的生动模样。
3、感受小雨中的生命之美,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设计:一、图片欣赏欣赏春天下小雨时的美丽风光。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板书课题:小雨沙沙二、想一想,试一试1、欣赏雨的图片,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2、画雨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样子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演一演花儿草儿喝水的样子1、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遇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的心情是什么?为什么?2、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学生们积极表演跃跃欲试。
四、画一画花儿草儿喝的动态1、看教材步骤图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想一想怎样画出喝水的动作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喝水呢?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小雨沙沙8-湘美版

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
2、过程目标:采用听雨声、画雨、看雨、说雨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方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音乐与绘画中学习美术知识。
采用“学生表演、视频展示、教师演示等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到学习中。
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雨,说雨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播放《小雨沙沙》视频,说出对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点、线的旋律。
引出课题《小雨沙沙》【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雨的形象而音乐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又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二、画雨天1.说说自己眼中的雨,.听自然的雨声,初步感知画雨【设计意图】听听画画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雨的不同表现方法。
2.教授雨的不同形态。
3.听雷声,看乌云图片。
引导乌云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4.看闪电图片。
可以怎样表现闪电的力量与速度?5.乌云闪电练习6.展示小朋友画的乌云闪电。
【设计意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加深对雨天变化的了解。
,学习用点和线的轻重、粗细来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
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乌云、闪电等现象,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
三、深入: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
1、播放课件雨中的植物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小雨沙沙》

第一课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播放下雨的视频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1、欣赏雨的图片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2、画雨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小结:生命雨露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1、出示教材步骤图1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五、展开联想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第3课手形添画教学目标: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程序: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雨沙沙
(一年级下册第1课)
一、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
2.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2.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
2.教师:课件、教具和纸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学法。
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富形象;
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
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
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两位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到黑板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2.听《小雨沙沙》音乐,打开教材,唱、念《小雨沙沙》的儿歌,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
3.播放春雷响了的声音,快躲一躲吧。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从听觉到用美术方法表现的能力。
同时师生共唱《小雨沙沙》,放松心情的同时,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二)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
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
1.蔚蓝的天空飘来了云。
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一朵云,看一看,谁画的云能轻轻地飘在天空上?
2.眨眼间乌云堆积在一起。
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乌云,看一看,谁画的乌云厚厚的,满满的?
3.春雷响了,划过一道闪电。
学生练习用线条画闪电,看一看,谁画的闪电有力量,有速度?
4.天空暗下来了,开始下小雨了,一滴、两滴,学生练习小小的点。
雨点串在一起成了什么?理解由点连成线。
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理解由线连成面。
让学生认识用点——线——面来表现雨天变化的方法。
5.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被风一吹斜斜的落下来。
学生理解雨的随着景象的变化线条也变化的方法。
6.雨也越下越大了,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打在(教材中)非洲菊的花瓣上,学生观察水滴,溅起了又成了一朵朵的水花。
教师描述,与学生一起想象着画。
7.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了,(教材图片中)芦笋怎样了,念儿歌,画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练习,用点和线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
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天阴了,乌云聚集了,闪电了……所以下雨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不同的雨点。
雨天典型变化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对雨天变化有所了解。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观察之后还需要有个内化的过程,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
(下图为学生的练习)
(三)深入:想雨中情,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
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
情境1:画下雨天动物和植物的拟人故事。
雨好像一个娃娃真调皮,跑到了田野里了。
小花特别喜欢雨娃娃,猜猜它会怎么迎接雨娃娃?(出示教具小花),示范小花拟人的方法:在小花脸上添画表情;摆放小花的叶子。
还有谁会来迎接雨娃娃呢?雨娃娃来得太急,小青蛙还没做好准备呢。
你们有躲雨的办法帮帮它吗?(出示教具小青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添画荷叶、蘑菇当雨伞。
教师再启发学生讲故事,那其他的小动物在下雨天会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动植物拟人手法的指导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样式化前期”,美术基础还是幼儿水平,语言表达的时候说得非常到位,一旦动手表现就未必那么回事了。
所以在唤醒了学生对雨景的记忆后,就应该安排雨景的具体画法指导。
对于植物而言,拟人的具体手法就是添加表情和动作。
表情可以是眯着眼睛享受雨水的滋润,也可以张开嘴巴喝着甜甜的雨水,但是教师示范的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表情由学生来思考。
小花会拥抱,会跳舞,而这些动作靠叶子来完成。
教具中的小花叶子是可以变长的,然后可以把两片叶子相向折呈拥抱姿势,也可以一个高一个低呈舞蹈状态。
教师的表情添画和动作摆放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草,大树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现。
而对于小动物而言可能有趣的就是躲雨的样子:躲到荷叶下,藏到蘑菇下,还可以用小花做伞挡雨。
但一堂课里不可能所有的画法都示范,这些用贴的形式会更快更有效。
情境2:模拟雨天人物的情境故事。
小雨沙沙下个不停,它跑到我们教室里来啦。
用手接住它,(教师做动作,让学生也跟着做)洗洗手吧(师生一起做),洗洗脸(师生一起做),地上有好多水坑呀,踩一踩(师生一起做)雨越下越大了,这可怎么办呀?谁有雨伞呀?快撑起来,(师生一起做撑伞动作)谁有雨衣呀,快穿上呀(教师做动作帮学生穿雨衣)没有伞也没有雨衣的小朋友怎么办呀?快,捂着头,跑回家吧(师生一起做跑步动作。
)终于到家了。
(甩甩手)
【设计意图】调节课堂节奏,适应低段学生心理需求。
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保持20分钟,当课程过半,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不能高度集中。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安排高强度的操练或是枯燥的问答,学生根本没办法全力投入。
情境2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设计的一个放松环节:让学生在音乐中跟着老师一起尽情地做雨天才会做的事:撑雨伞,穿雨衣,蒙头快跑,踩水坑……既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又唤醒了学生雨中情景的回忆,加深了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伏笔。
(四)学生想不一样的故事,创作一幅独特的下雨天的画。
教师发各种彩色几何形纸片。
学生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天的画。
可以画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
也可以画人们有趣的样子。
教师巡回指导,幻灯片放小学生画下雨天各种题材的作业。
(五)赏佳作,评雨景。
评价要求:
1.用了哪些点和线,为什么这样用?
2.小花、小草、小动物哪里最可爱?
3.能给你的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吗?
4.谁的画更有下雨天的情境?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本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要求进行讲评。
(六)雨景组合会怎样?拓展思维
1.把作业排成下雨天。
(教师摆)
2.把作业排成雨伞。
3.拓展:给你的作业配儿歌、古诗、谜语等等。
和你们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有关小雨点的儿歌、古诗、谜语,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比比谁找到的更合适放到你的画面中。
最后让我们看着自己画的雨景,再来唱一唱小雨沙沙沙,把我们的工具都收拾好。
【设计意图】组合让学生看到更大的空间,进一步创意的情景,把美的表现方法不断的拓展。
执教者:吕延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栎社小学)
指导者:骆建钧、何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