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节:工具准备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测量工具:1.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2.测量尺: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3.水平仪:用于检测水平面。
4.经纬仪:用于测量方向和角度。
5.测量笔: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节:测量基本原理建筑工程测量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包括:1.三角测量原理: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建筑物的尺寸和角度。
2.水平线原理:建筑物的水平线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线。
学习者需要理解这些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具体的测量工作中。
第四节:测量方法1.距离测量:利用测量尺或全站仪测量线段的长度。
2.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和地面的高程。
3.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角度。
4.校正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定期校正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测量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节:测量实践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备以下技能:1.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合适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测量平面: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
3.测量立面:测量建筑物的立面尺寸和分布。
4.测量交点:在建筑物的交叉点上进行测量,保证交点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第六节:误差和精度控制测量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学习者需要掌握误差的控制方法:1.精度要求:根据建筑设计和测量任务的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要求。
2.误差来源: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3.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的主要原因。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道路工程测量的作业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道路工程测量。
正文内容:1. 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确定道路的轴线、横断面、坡度等。
1.2 收集资料:在测量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等,以便进行测量工作。
1.3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2. 道路轴线测量2.1 设置测量基线:在进行道路轴线测量时,首先需要设置测量基线,可以选择道路两侧或中心线作为基线。
2.2 进行交会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交会测量,确定道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
2.3 确定控制点: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道路轴线上的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3. 道路横断面测量3.1 确定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3.2 进行剖面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剖面测量,获取道路横断面的高程和坡度等信息。
3.3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道路横断面图,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4. 道路坡度测量4.1 确定测量点:在进行道路坡度测量时,需要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一般选择道路上的高点和低点进行测量。
4.2 进行坡度测量:利用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坡度测量,获取道路的坡度信息。
4.3 计算坡度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道路的坡度差,以便进行道路设计和施工。
5. 质量控制5.1 进行验收测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测量,以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2 进行变形监测: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的变形问题。
5.3 进行质量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道路的质量评估,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打算书依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标准要求,采纳新奥法施工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不可缺少的施工顺序,它不仅监测各施工时期的围岩动态转变,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参数,确信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刻提供反馈信息,确保工程施工平安和质量,同时监控量测资料也是工程完工验收及变更设计的依据。
为了切实做好现场的监控量测工作,特成立监控量测小组,由项目部测量人员牵头,会同实验室等相关部室人员,各队测量人员踊跃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把所测数据真正地用于指导隧道施工,为隧道施工效劳。
1.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进程中,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固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衬砌砼施工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是确保施工平安、指导施工程序的重要手腕。
2.监控量测项目本隧道以洞内外观看、水平相对净空转变值、拱顶下沉及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四项为施工监测必测项目。
另外,隧道穿越围岩破碎地段加设隧道底部隆起项目。
3.隧道洞内、洞外观看隧道内外观看分开挖工作面观看和已施工区段观看两部份(1)洞内观看①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图表观测A、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B、开挖工作面的稳固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C、涌水情形:涌水的位置、涌水量、水压等;D、是不是有底板隆起现象。
②对开挖后的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A、是不是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离开围岩现象;B、喷砼是不是发生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C、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形;D、锚杆注浆和喷砼,施工质量是不是符合规定的需求。
③观看围岩破坏形态分析A、危险性不大,可不能发生急剧破坏,如加临时支护以后即可稳固的需求;B、应多引发注意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因受弯曲紧缩的阻碍而显现的裂隙;C、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显现有对称性局部的崩落,侧墙内移等。
(2)洞外观看包括洞口地表情形、地表沉陷、边坡及仰拱的稳固、地表水渗透的观看。
4.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测a. 量测工具(1)拱顶下沉、地表下沉量测采纳DSZ1型周密水准仪、3m的铟钢尺(2把)、钢卷尺一把、观测预埋件假设干进行观测。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测量工序作业指导书

测量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工序名称测量工序二、编制目的及合用范围编制本作业指导书重要是为高速公路工程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工程、地下铁道构筑物施工前期准备测量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作业方法,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与桥梁;特大桥;中小桥;排水工程;地铁高架桥;地铁车站;地铁地下建筑物等工程。
三、作业前准备1、检查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水准尺、钢尺、直尺、皮尺等能否正常工作、是否通过标准计量单位鉴定,对超过鉴定周期的仪器设备应送标准计量单位重新进行鉴定。
2、根据工程需要应准备半永久性测量标志--方锥体混凝土桩、临时测量标志--木桩和铁钉,并刷涂红色油漆以便于识辨。
同时备有如下工具和材料:铁锨、铁镐、大锤、水泥、砂子、竹杆、小红旗等。
3、作业前由测量队长进行以下明确分工:3.1队长:抓全面工作,负责对内、外关系的协调,保证测量作业全过程的顺利完毕。
3.2司镜员:作业过程中负责观测工作。
规定对各种测量仪器能纯熟操作,并负责仪器的维修、鉴定、保养。
3.3记录计算员:认真地记录司镜员读出的观测值,并且复诵所记录的观测值,以和司镜员核对是否有误。
测量记录应笔迹清楚整齐,不得涂改、转抄。
当记录发生错误时,应采用对的的方法进行及时更正。
作业前要准备好记录本、铅笔、计算器等必需工具。
在观测过程中,记录员如发现某测回(或测站)超过限差,必须提醒司镜员补测一个测回或测站。
当一个测量作业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数据计算与成果整理,并交于队长审核。
3.4前后操作员:在水准测量中负责立水准尺。
立尺时要立直,不能左右偏移,也不能前仰后合。
在导线测量中,负责棱镜操作,要对中整平,棱镜正对全站仪或测距仪方向,前、后视操作员要听从司镜员指挥。
3.5工作员:带领两名普工,负责观测前期标记、编号,保证视线通畅无障碍,并负责测量仪器、工具的途中运送,此外还要做好前期材料、工具、人员、运送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应备有其它的相关仪器、工具和材料:如对讲机、望远镜、信号旗、花竿、花竿支架、太阳伞、尺垫、绳尺、手锤、克丝钳、剪刀、绘图所用的工具等。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书,匡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道路、施工监测还是其他用途。
1.2 准备测量工具: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并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在测量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等,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地测量操作2.1 建立控制点:在测量现场建立控制点,用于确定测量基准和校正数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误差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据记录与保存3.1 记录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结果等信息,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3.2 数据保存与备份: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3 数据归档与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和利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验收程序: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改进:对于测量中浮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工程量 (1)
1.3 工期要求 (1)
2.编制依据 (1)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1)
3.1 技术准备 (2)
3.2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2)
3.3 作业工器具 (3)
3.4安全器具 (3)
3.5其它准备工作 (3)
4.作业程序及方法 (3)
4.1 作业流程 (3)
4.2 作业方法及内容 (4)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6)
5.1 质量目标 (6)
5.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7)
5.3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8)
5.4 质量标准及要求 (7)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
6.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别及相应对策表 (8)
6.2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8)
6.3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8)
7.附件 (8)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位于位于霸州市城东21km,信安镇北1.5km。
地势开阔,用地性质
为林地,地面自然高程5.2m左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文物。
根据站内环形道路和站内构筑物位置,站内设置控制点4个,坐标分别为
K1(A=8.8,B=10.7) ,K2(A=100.9,B=10.7) ,K3(A=100.9,B=71.1) ,K2(A=8.8,B=71.1)。
1.2工程量
所有建筑物的轴线、设备支架基础控制轴线、事故油池及排油管道,污水泵房等,标高控制测量。
1.3工期要求
2009年11月10日至工程竣工。
2 编制依据
3.1 技术准备
安全帽、太阳伞、胶鞋、安全带、绝缘鞋等。
3.5其它准备工作
完成厂区内场地的平整,阻挡视线通视的建筑物拆除或转移。
4 作业的程序及方法
4.1测量作业流程
厂区测量放线流程图
4.2作业方法及内容
4.2.1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量工序
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方格网布点图→选定纵横垂直主轴线→测定主轴线→根据主轴线确定方格网的角点→精测甲方给定控制点→精测II级方格网(测角、量边、平差、调整)→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
变电楼
4.2.2建筑物控制网控制点的测定
埋设标桩(可利用控制网的控制点)→三等水准测定控制网→四等水准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
4.2.6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主控楼设置沉降观测点。
布设三等水准控制网→根据设计图纸设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整理、分析观测数据→绘制沉降曲线→竣工移交沉降观测成果。
5 作业过程中对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5.1 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验收优良率达100%。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
5.2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5.4质量标准及要求
6.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辩识和控制(略)6.2作业的环境条件
7.1方格网点标石埋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