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法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低能态的核吸收能量自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能量 将不再吸收。与此相应,作为核磁共振的信号也将 逐渐减退,直至完全消失。此种状态称作“饱和” 状态。
v在核磁共振条件下,在低能态的核通过吸收能量向 高能态跃迁的同时,高能态的核也通过以非辐射的 方式将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高能态回到低能态, 从而保持Boltzman分布的热平衡状态。这种通过无 辐射的释放能量途径核由高能态回到低能态的过程 14 称作“弛豫”。
则:处于低能级态的1H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迁到 高能级态,发生核磁共振。
11
1.2.4 核磁共振的条件 发生核磁共振时,必须满足下式:
③式称为核磁共振基本关系式。 ❖ 可见,固定H0,改变ν射或固定ν射,改变H0都可满足③
式,发生核磁共振。 但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后一种方法。
12
1.2.5 核磁共振的产生
4
1.1 原子核的自旋和自旋磁矩
1.1.1 原子核的自旋运动:自旋量子数(I) 原子的质量数(A) 和原子序数(Z)
• 自旋量子数I = 0 的原子核:没有自旋运动 • 自旋量子数I≠0 的原子核:都有自旋运动
5
原子核自旋
微电流
磁性核
自旋磁矩(μ) μ= γ·P
γ为旋磁比:γ值越大,核的磁性越强,
• 弛豫过程:激发核通过非辐途径损失能量而恢复至基 态的过程。弛豫是维持连续共振信号的必要条件
• 饱和:若无弛豫过程,高、低能级的粒子数很快就能 相等,将不再有核磁共振信号,该现象为饱和。
15
§2 核磁共振谱
2.1 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
(1)核磁共振谱图
16
核磁共振氢谱图示
C6H5CH2CH3 C6H5
1 2
H0
9
1.2.2 核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能量
1H核自旋能级分裂及其与H0的强弱有关:
E=
g
h 2p
Ho
1
10
根据量子化学,有:
n=
g 2p
Ho
3
γ——磁旋比;h ——普朗克常数;H0 ——外加磁场强度。 Ø 如果用一个处于射频范围的电磁波照射处于H0中的1H, 当电磁波的频率ν射恰好满足
DE=hν ——②
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2
兆赫频 率器
接受器及 放大器
示波器及 记录器
磁
磁
铁
铁
图16—1 核磁共振仪示意图
v核磁共振仪示意图解释
照射的无线电波(射频波)是由照射频率发生器产生,通 过照射线圈R作用于样品上。样品溶液装在样品管中插入磁 场,样品管匀速旋转以保障所受磁场的均匀性。用扫场线圈 调节外加磁场强度,若满足某种化学环境的原子核的共振条 件时,则该核发生能级跃迁,核磁矩方向改变,在接收线圈 D中产生感应电流(不共振时无电流)。感应电流被放大、记 录,即得NMR信号。若依次改变磁场强度,满足不同化学环 境核的共振条件,则获得核磁共振谱。
• 在外磁场中,有自旋磁矩的原子核的两个相 邻核磁能级的能量差与无线电波的能量相当。 如用一无线电波来照射样品,当无线电波的 能量与原子核的两个相邻核磁能级的能量差 相等时,原子核就会吸收该无线电波的能量, 发生能级跃迁,由低能自旋状态变成高能自 旋状态。这种现象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13
1.3 饱和与弛豫
1 2
N
H0
N
m=+
1 2
核回旋的频率(ν0) Larmor频率
8
1.2.1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在外加磁场(HO)中,质子自旋所产生的磁矩有两种取向:
与HO同向或反向,对应于或两个自旋态。
与H0反向,m=-12 高能级
与H0同向,m=+12
产生能级差 E 低能级
0
m=-
1 2
DE
m=+
• s—单峰;d—双峰(二重峰);t—三峰 (三重峰);q—四峰(四重峰);m—多 峰(多重峰)
19
§3 化学位移 (Chemical shift)
化学环境不同 的1H 核在不 同位置(ν) 产生共振吸 收
化学环境不同的1H 核在外磁场中 以不同的Larmor频率进动;1H 核在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导致Larmor频率位移
检测灵敏度越高
• 1H 26.7519 ×107 T-1 s-1
• 13C 6.7283 ×107 T-1 s-1
• 自旋角动量(P)
6
自旋磁矩 μ
自 旋 轴
1.2 原子核在外磁场B0中的自旋运动 ——进动
重力场中陀螺的运动
7
自旋量子数I= 1/2 的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运动
Larmor进动
m=-
CH3
CH2
17
17Leabharlann 核磁共振氢谱信号 结构信息
信号的位置 (化学位移)
信号的数目
信号的强度 (积分面积)
信号的裂分 (自旋偶合)
质子的化学环境 化学等价质子的组数 引起该信号的氢原子数目
邻近质子的数目,J(偶 合常数)单位:Hz
18
(2)核磁共振数据
• 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 300 MHz, CDCl3 ),δ( ppm) 1.867 ( t, J= 7.2 Hz, 3H ), 2.626 ( s, 3H ), 4.716 ( q, J= 7.2 Hz, 2H )
自旋裂分 自旋偶合
No Image
24
4.2 自旋裂分的规律(一级裂分)
4.2.1 裂分峰的数目 • n + 1 规律(n 为产生偶合的邻近质子数目) (1)自旋偶合的邻近质子相同时,n 个相同
20
3.1 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
• 核外电子运动的感应磁场强度 B感应=σB0
• 1H 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 B= B0 −B感应 = B0 −σB0 = B0 ( 1 −σ)
21
❖屏蔽效应和屏蔽常数
• 核外电子运动产生的 感应磁场导致1H核实
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 小于外磁场强度。
屏蔽效应 σ 屏蔽常数
Larmor频率位移
22
❖化学位移的来源
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因其周围电子云密度不同, 裸露程度不同,其σ值也不同,从而发生核磁共振的 H0不同。这就是化学位移的来源。 Ø 所以,化学位移也可定义为由于屏蔽程度不同而引 起的NMR吸收峰位置的变化。
23
§4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4.1 峰的裂分 邻近质子自旋磁矩间的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1
§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
强磁场中原子 核的自旋运动
无线电波 电磁辐射
v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是由磁性核在强磁场中,受无线电波幅射而产生
核自旋能级跃迁,导致核磁矩方向改变而产生感应电流,
v在核磁共振条件下,在低能态的核通过吸收能量向 高能态跃迁的同时,高能态的核也通过以非辐射的 方式将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由高能态回到低能态, 从而保持Boltzman分布的热平衡状态。这种通过无 辐射的释放能量途径核由高能态回到低能态的过程 14 称作“弛豫”。
则:处于低能级态的1H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迁到 高能级态,发生核磁共振。
11
1.2.4 核磁共振的条件 发生核磁共振时,必须满足下式:
③式称为核磁共振基本关系式。 ❖ 可见,固定H0,改变ν射或固定ν射,改变H0都可满足③
式,发生核磁共振。 但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后一种方法。
12
1.2.5 核磁共振的产生
4
1.1 原子核的自旋和自旋磁矩
1.1.1 原子核的自旋运动:自旋量子数(I) 原子的质量数(A) 和原子序数(Z)
• 自旋量子数I = 0 的原子核:没有自旋运动 • 自旋量子数I≠0 的原子核:都有自旋运动
5
原子核自旋
微电流
磁性核
自旋磁矩(μ) μ= γ·P
γ为旋磁比:γ值越大,核的磁性越强,
• 弛豫过程:激发核通过非辐途径损失能量而恢复至基 态的过程。弛豫是维持连续共振信号的必要条件
• 饱和:若无弛豫过程,高、低能级的粒子数很快就能 相等,将不再有核磁共振信号,该现象为饱和。
15
§2 核磁共振谱
2.1 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
(1)核磁共振谱图
16
核磁共振氢谱图示
C6H5CH2CH3 C6H5
1 2
H0
9
1.2.2 核磁矩在外磁场中的能量
1H核自旋能级分裂及其与H0的强弱有关:
E=
g
h 2p
Ho
1
10
根据量子化学,有:
n=
g 2p
Ho
3
γ——磁旋比;h ——普朗克常数;H0 ——外加磁场强度。 Ø 如果用一个处于射频范围的电磁波照射处于H0中的1H, 当电磁波的频率ν射恰好满足
DE=hν ——②
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2
兆赫频 率器
接受器及 放大器
示波器及 记录器
磁
磁
铁
铁
图16—1 核磁共振仪示意图
v核磁共振仪示意图解释
照射的无线电波(射频波)是由照射频率发生器产生,通 过照射线圈R作用于样品上。样品溶液装在样品管中插入磁 场,样品管匀速旋转以保障所受磁场的均匀性。用扫场线圈 调节外加磁场强度,若满足某种化学环境的原子核的共振条 件时,则该核发生能级跃迁,核磁矩方向改变,在接收线圈 D中产生感应电流(不共振时无电流)。感应电流被放大、记 录,即得NMR信号。若依次改变磁场强度,满足不同化学环 境核的共振条件,则获得核磁共振谱。
• 在外磁场中,有自旋磁矩的原子核的两个相 邻核磁能级的能量差与无线电波的能量相当。 如用一无线电波来照射样品,当无线电波的 能量与原子核的两个相邻核磁能级的能量差 相等时,原子核就会吸收该无线电波的能量, 发生能级跃迁,由低能自旋状态变成高能自 旋状态。这种现象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13
1.3 饱和与弛豫
1 2
N
H0
N
m=+
1 2
核回旋的频率(ν0) Larmor频率
8
1.2.1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空间取向-量子化
在外加磁场(HO)中,质子自旋所产生的磁矩有两种取向:
与HO同向或反向,对应于或两个自旋态。
与H0反向,m=-12 高能级
与H0同向,m=+12
产生能级差 E 低能级
0
m=-
1 2
DE
m=+
• s—单峰;d—双峰(二重峰);t—三峰 (三重峰);q—四峰(四重峰);m—多 峰(多重峰)
19
§3 化学位移 (Chemical shift)
化学环境不同 的1H 核在不 同位置(ν) 产生共振吸 收
化学环境不同的1H 核在外磁场中 以不同的Larmor频率进动;1H 核在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导致Larmor频率位移
检测灵敏度越高
• 1H 26.7519 ×107 T-1 s-1
• 13C 6.7283 ×107 T-1 s-1
• 自旋角动量(P)
6
自旋磁矩 μ
自 旋 轴
1.2 原子核在外磁场B0中的自旋运动 ——进动
重力场中陀螺的运动
7
自旋量子数I= 1/2 的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运动
Larmor进动
m=-
CH3
CH2
17
17Leabharlann 核磁共振氢谱信号 结构信息
信号的位置 (化学位移)
信号的数目
信号的强度 (积分面积)
信号的裂分 (自旋偶合)
质子的化学环境 化学等价质子的组数 引起该信号的氢原子数目
邻近质子的数目,J(偶 合常数)单位:Hz
18
(2)核磁共振数据
• 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 300 MHz, CDCl3 ),δ( ppm) 1.867 ( t, J= 7.2 Hz, 3H ), 2.626 ( s, 3H ), 4.716 ( q, J= 7.2 Hz, 2H )
自旋裂分 自旋偶合
No Image
24
4.2 自旋裂分的规律(一级裂分)
4.2.1 裂分峰的数目 • n + 1 规律(n 为产生偶合的邻近质子数目) (1)自旋偶合的邻近质子相同时,n 个相同
20
3.1 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
• 核外电子运动的感应磁场强度 B感应=σB0
• 1H 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 B= B0 −B感应 = B0 −σB0 = B0 ( 1 −σ)
21
❖屏蔽效应和屏蔽常数
• 核外电子运动产生的 感应磁场导致1H核实
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 小于外磁场强度。
屏蔽效应 σ 屏蔽常数
Larmor频率位移
22
❖化学位移的来源
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因其周围电子云密度不同, 裸露程度不同,其σ值也不同,从而发生核磁共振的 H0不同。这就是化学位移的来源。 Ø 所以,化学位移也可定义为由于屏蔽程度不同而引 起的NMR吸收峰位置的变化。
23
§4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4.1 峰的裂分 邻近质子自旋磁矩间的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1
§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
强磁场中原子 核的自旋运动
无线电波 电磁辐射
v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是由磁性核在强磁场中,受无线电波幅射而产生
核自旋能级跃迁,导致核磁矩方向改变而产生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