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古诗词诵读》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日暮

烟渚


理解诗意
诗人描写了停船夜宿建德江边 的景色, 抒发了 。 对家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全诗是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

天空比树还低吗? 月亮怎么能和人那么接近呢?
天空比树还低吗?
月亮怎么能和人那么接近呢?
思考:为什么“日暮” 会使“客愁新”呢?
“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 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 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 为黄昏,江面上水烟蒙蒙。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 兰。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的前两句写大雨骤降的情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翻墨”说明云势变化快,“跳珠”形容雨点非 常急。
主要作品:《赤壁赋》《浪淘 沙·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 猎》等。
理解词语
翻墨:打翻的墨汁。本课形容乌云像打翻的墨汁, 乌黑一片,没有规则。
白雨:骤降之雨,雨量很大,落在湖面上泛着白色。 跳珠:跳动的珠子。诗中是说雨点大,杂乱无序。
1.这首诗分别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哪些词句表现了 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3.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宿建德江
资料袋
孟浩然, 唐 代山水田园诗人, 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这首 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吴越之 时。
基础知识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宿 ( )渚 ( ) 暮()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宿 ( )( )( )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ɡōnɡ
宫 上下 结构
hóu
侯 左右 结构
易写错
hóu hòu
侯 王侯
公侯
候丨
时候 等候
词语解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诗意: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 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 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课堂演练 一、诗意再现,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 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 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 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 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 建诗》《王司马集》等。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 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 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qī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圈画出诗 中描写的景物。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体会织
迢迢牵牛星
女的愁闷、 悲伤,抓住 叠词读出诗 歌的韵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课件1:古诗词诵读 静女

课件1:古诗词诵读 静女

•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 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 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 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 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 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 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 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
•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 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 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 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 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 [即时训练] • 一、情景默写 • 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 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 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 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 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 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 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 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 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 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 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上课课件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朗读链接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思考:这是一首描写____的诗?
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②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③天涯:天边。
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 并简单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 借古喻近 动静结合 慨叹 借古喻今 忧国忧民
第三课时
谈话导入 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
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 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8 古诗三首
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 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 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 淘沙》(其一)。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唐代诗人,字梦 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柳宗元的 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 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诗也写得 很有豪气。代表作有《陋室铭》《竹 枝词》《天论》《浪淘沙》等。
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庭院景色 静态描写 拟人手法 动态描写
课后练习
写同音字。
【yá】 天( )涯海角 悬( )峭崖壁
【yīng】
莺 ( )歌燕鹰舞 ( )
击长空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对偶的一项是( C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D.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19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

2019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意: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 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 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流长写得出神入化。后两句运用了典故,驰骋想象,将
视线从眼前现实一下拉升至天上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诗
人的豪迈气概。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浪 九曲 淘 浪淘风簸 沙 直上银河
万里 气势雄伟
自天涯 向往美好生活
同到
课文主旨
《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 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 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 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从后两句可以看出主人什么性格?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对偶修辞,就是指用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
思。许多诗里都有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指导朗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PPT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PPT部编版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更尽:再喝完。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古关名。今甘 肃敦煌西南。 故人:老朋友。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 情深厚的老友了。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这两句写离别之情。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其中 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 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 的一份深挚祝愿。诗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 话语中,增添了感人的力量,也使这两句诗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想一想:依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 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士兵对家乡的 眷恋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归来。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下雪。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两句写归来时的景致。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与士兵历 经战场生死后安然归来的现实形成对比,以哀景写乐情, 衬托出士兵内心的欣慰。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共160篇。 《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 目无诗,不计算在内)。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并普遍运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
感受诗词。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指出征时。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考:什么样的杨柳才会“依依”?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全)》课件(共119张PPT)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全)》课件(共119张PPT)

借景抒情
zài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_幸福_的_家_园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恩爱_的_亲_人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袅袅_的_炊_烟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依依_的_杨_柳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作者的孤独,你 体会到了吗?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 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 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 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 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 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读诗文
采薇(节选)
朋友,请你再喝完这杯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
元二要去的是萧条的安西,面对着茫茫的大漠, 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更别提是重逢了, 如果你是王维,你的心情如何?
你想对元二说什么?
从欣欣向荣的渭城到大漠茫茫的安西,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 事呢?到了安西,他能顺利完成使命吗?又能平安地回来吗? 张骞出使西域用了十三年,苏武用了十九年时间才回到祖国。 更何况,王维此时已到了晚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和元二能否 再相见很难预料啊。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 氛。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地点是( ),
季节渭是城( )留(
)之意,你感觉
这景送色别如何?
• 我们看到了春回大地,柳枝吐绿的盎然生机—— • 看到了春雨润轻尘的清新,闻到了雨后空气的芳香—— • 看到了春雨绵绵,道路湿润洁净,客舍青青。柳条嫩绿的
释义: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

诗意与结构
情 景
昔往:杨柳依依 ——不舍
战 争


融 今来:雨雪霏霏 ——悲凉 祸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 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 心伤感满腔悲,我的悲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下列关于《采薇》一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从内容看,写的是戍役将士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 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jìnɡ jù
野 径②云 俱 黑 , 江 船 火 独 明 。 zhònɡ
晓 看 红 湿 处③, 花 重④ 锦 官 城⑤。
注释
①〔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 生长。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③〔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
的地方。 ④〔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
饱满沉重的样子。 ⑤〔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
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
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 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叫“赠别”,
家。王维精通诗、书、画、音 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 又名“渭城曲”。这首诗大约作于安
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史之乱前,元二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
有“诗佛”之称 。代表诗作有 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
红花红艳欲滴情态
理解与感悟
送别时间 送别天气 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别的地点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送行时惆怅、难舍
劝了多次 写眼前之景
写想象的情景 深厚情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既不写饮酒的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 是借酒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

【优质课PPT】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浪淘沙》(其一)课件

【优质课PPT】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浪淘沙》(其一)课件
向往美好
17《浪淘沙》
语文部编版 六年级上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 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 而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成为了作者 创作的源泉,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 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气势磅礴的黄河
新知导入
学习古诗的方法
赏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 “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不是
“九曲”用了 的手法写黄河

我思考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 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
指导阅读
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观、 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 读、指名读、分组读。
想一想
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 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 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 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小结
借描写神话传说,向往着随 黄河水能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 女,寄托了他心底对宁静的田园 牧歌生活的憧憬。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虎啸龙吟、震耳欲聋
你感受到了什么?
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小结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 沙滚滚、波涛汹涌”的特点,用夸张的 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雄伟 壮观的图景。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 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 的顽强性格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 和豪迈的气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7张PPT)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辨证思维萌芽期,学生辨证分析能力不够完善,概括水平较低。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大胆,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表达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
②假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如:男耕女织、互敬互爱。)朗读提示:最后一句要由豪迈转为轻柔,读出牛郎织女家的宁静美好。
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的其中一首《浪淘沙(其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2.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预设: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4.理解关键词句,想象美景,体会感情。 (1)学生朗读思考:品读第一、二句诗,教师提问,指导朗读。 从前两句中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黄河倾泻图片,形象感受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体会黄河的雄伟气势。 引导入境,
交流:面对着如此雄伟壮丽的黄河景象,你会想些什么呢?作者想到了什么?思考: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九曲黄河、浪淘风簸。)朗读提示:读出黄河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力量美。
补充典故资料,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想象。 感情朗读,诵读悟情。想象说话: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共64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共64张PPT)

古诗词诵读
课文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 在辩论什么。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 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 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 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孔子听了,不 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
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古诗词诵读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古诗词诵读
学习生字
络 luò 脉络
古诗词诵读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古诗词诵读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这里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界。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古诗词诵读
生字学习



古诗词诵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词诵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31张PPT)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谈话导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谈话导入
卜算子: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 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蛮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 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题目。 之:往,去。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初读感知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 皋(现属江苏南通如皋)人,宋代词人, 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宋仁宗时中进 士,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其词构思 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初读感知
主要作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临江仙·离杯》 《高阳台》等。
感悟体会
(二)“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眉眼盈盈处”这句怎样理解?这是什么地方?这句话 说明鲍浩然的家乡美在何处?
浙东——鲍浩然的家乡。 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山清水 秀,秀丽如画,这样一幅美景怎能不令人心神愉悦!
感悟体会
2.读这两句,思考:这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初读感知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 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 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 为远山,这里反用。
初读感知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借景抒情;一喜一悲。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PPT课件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古诗词诵读ppt(完美版)PPT课件

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美的风光和环境, 先是描写早春时节的景色,明媚清新,然后笔锋 一转开始联想人生的际遇,发出人生也可以老当 益壮的感叹,表现出词人不服衰老、执着生活、 豁达乐观的心境。
10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6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从京口到瓜洲仅有一 江相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 隔着几座山。和煦的春风又 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 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主题:《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 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这首诗 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眺望江南时的所 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 于返乡的心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人们的规劝之意,
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 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要问朋友到哪里去?到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去。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在剑外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时 悲喜交集,眼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和孩子, 忧愁哪里还在。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明媚春.光和我做 伴,我好启程还乡。我要立即从巴峡启程,穿过巫 峡,顺流而下,经过襄阳,再前往洛阳。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
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 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 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萧萧细雨 中啼叫。
谁说人生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
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 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 流逝。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春夜喜雨》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 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 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 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 城必将繁花盛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 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 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 柳满城的春末。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 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 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浣溪沙》
想一想
交流讨论: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给人怎样的启示?
(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什 么修辞?有何表达作用?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古诗词诵读部编版 (共21张PPT)【推荐】
想一想
交流讨论:
(9)《浣溪沙》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天,雨雪天气。)
雨雪霏霏。
昔———今 杨柳———雨雪
往———来 依依———霏霏
上下对仗 工整
.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 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 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 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 故里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情景交融的名句 “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 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得体、生动,而且非常 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这两句写“我”远征归来途中遇到的现 实困境。归途漫漫,道路险阻,饥渴交 加,生活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了“我”的 忧伤之感。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道路泥泞难以行走,又饥又 渴非常劳累。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迟缓的样子。
饿
又。
满心伤感悲切,我的哀痛谁 能体会!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 什么天气?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点明出征的季节是春天,天气晴朗,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
再见
读准字音: 1.采薇(节选)
y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yī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yù fēi
xíng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zài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朗 读
理解我能行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回想当初我随军出征时,(正是春 天)杨柳依依随风吹拂。
去,离开。文中指当 初去从军。
语气助词
形容柳丝轻 柔、随风摇 曳的样子。
如今我回来路途中,已经是大
雪纷纷满天飞舞的冬天
句末语气词,没
雪花飘舞的
有实在意义。
样子。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归来
指下雪。“雨”这里 读(yù),动词,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305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以“十五国风”为代 表的《诗经》创作多关注现实,抒发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具有强
烈而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五言诗是每句 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 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 句子。
直接抒情
这首诗的主题:
远征 的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 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
随堂测试(一)
三、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古诗词诵读
选自《诗经.小雅》。即:《采薇》是《诗经.小 雅》中的一篇课文。《采薇》一般指《小雅.采 薇》。 全诗共六章,每章八句。课文中节选的内容是这 首诗的第六章。
wēi
1. 采 薇(节选)
薇,薇菜,植物名。豆科野 豌豆属的一种,学名叫荒野 豌豆,茎、叶均可食用。
岳坊镇中心小学:葛影
《诗经》的作者不下数百人。他们中间有平民,也有 士兵,有男子,也有妇女...,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