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三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Re u t L v l fMb,C MB , n T I i e e i n f a t e w e s ls e e so K— a d c n f r d sg i c n l b t e n AMIg o p a d UA r u t o r 4, n df i y r u n g o p a u s2, a d h 8 ( <0 0 P .5 T e s n i vt n p cf i f i e e i i c n l o to eo t e r e sa o eo o i e h e st i a d s e i c t o i y i y Mb df r d sgf a t f m s f h rma k r l n r mb n d f i yr h o c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提 高 确 诊 的 速度 和 确 诊 率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意 义 。
【 关键 词 】 肌红蛋 白 ;肌钙蛋 白 I ;肌酸激酶 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 死 ;早 期诊断 ;心肌标 志物
Th e a d a r e s i h a l i g o i fa u e my c r i li f r to Y r e c r i c ma k r n t e e ry d a n s s o c t o a d a n a c i n AN G i mi We - n, L1S a - o h o h
心肌标志物
二.持续时间短。以CK为例,一般在 AMI发病3d后即可恢复正常,此时常 需借助LDH及其同工酶来诊断亚急性 AMI。
三.特异性较差。用于反映心肌受损 的多种酶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尤其骨 骼肌中大量存在。当骨骼肌及其他器 官疾病是,上述酶都可能升高。
心肌损伤理想的标志物应是:
1.在心肌中以高浓度出现 2.在其他组织中不出现,或在病理情况下 只以微量出现
CK-MB质量: CK-MB质量免疫试验是利用同时抗-M 和抗-B的单克隆抗-CK-MB抗体,测 定CK-MB质量浓度,而代替其酶活性, 它显示在质量和活性浓度之间有极好的 一致,其分析敏感度在1 g/L以下,对微 小心肌梗死以及AMI早期诊断具有高度的 灵敏性和准确性,并且测定时间短,可 以检出AMI发作后早几小时期间的少量改 变。
CK、CK-MB对心肌梗死诊断的4条标准:
(1)CK活性>160u/L。 (2)CK-MB >20 u/L。 (3)CK-MB/CK应落在6%~25%之间, 6%一 般为肌损伤,大于25%考虑有低于CK-BB和 巨-CK1、巨-CK2、线粒体肌酸激酶、腺苷 酸激酶的干扰。 (4)CK-MB峰值一般出现在心肌梗死后18 小时左右,然后下降,其变化相对稳定而 有规律,不可能忽高忽低。
2 590
80
2 070
60
1 550
40
1 030
20
510
0
0 µÚ Ò» ¼¾ ¶È
µÚ ¶þ ¼¾ ¶È
µÚ Èý ¼¾ ¶È
¶« ²¿ Î÷²¿ ±²¿
µÚ ËÄ ¼¾ ¶È
心梗
肌损
图3 CK-MB/CK比值分布图
目前常用的CK和MB方法是基于Oliver原理而 设计的,即CK-HK-G6P-DH酶偶联法。
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意义(68页)
肌肉收缩时肌钙蛋白的作用
(示意图)
肌钙蛋白复合体 在钙离子的作用 下,通过构型变 化调节肌动蛋白 和肌球蛋白接触 ,引起肌肉收缩 。
肌钙蛋白I起抑 制作用;肌钙蛋 白C与钙结合后 可以使肌钙蛋白 I离开肌球蛋白 ,从而肌钙蛋白 T发挥作用,促 进肌肉收缩。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TnC:分子量18000,呈晶体结构,是肌钙 蛋白的钙离子结合亚基。骨骼肌和心肌中 的TnC是相同的。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cTnT、 cTnI 检测的特点: 特异性高 灵敏性强
100%的敏感性:8-12小时
检测时间窗长
开始:2-4h;峰值:10-24h; 持续:7-10d(cTnI)、7-14d(cTnT)
相对出现时间较早,但也可>6h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症状发作后6小时,肌钙蛋白水平可以不升 高。如果6小时内肌钙蛋白测定结果阴性, 应当在症状发作后8-12小时再次测定。
cTnI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性 心绞痛,一旦检测到cTnI,即表明病人已出现不 可逆的心肌损害,cTnI浓度与AMI的面积大小以及 预后呈正相关。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心肌钙蛋白的主要临床价值: 1、确定诊断; 2、危险分层; 3、估计病情; 4、指导治疗。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7/2420 21/7/2 4Saturd ay, July 2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7/ 242021 /7/242 021/7/ 247/24 /2021 9:52:08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7/2420 21/7/2 42021/ 7/24Ju l-2124- Jul-21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是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一组检测指标,其临床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心肌酶谱是根据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的酶类物质的变化而获得的一组数据。
常见的心肌酶谱有肌红蛋白(CK/CK-MB)、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等。
这些酶类物质在心肌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活性和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心肌标志物是指血清中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质的测定,通过检测这些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变化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
常见的心肌标志物有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肌钙蛋白(Myo)等。
这些蛋白质在心肌细胞损伤后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浓度的增加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
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损伤类型,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测定可以确认诊断和确定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治疗。
其次,它们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肌损伤后的临床预后。
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较高的浓度通常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因此,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测还可以帮助评估心肌保护治疗的效果。
一些药物和治疗策略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和减轻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释放来保护心肌。
通过定期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其临床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评估预后,指导治疗。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意义
cTn I 的检测
用于检测 cTn I 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也 有多种,同样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
cTn T 或 cTn I 的临床应用选择
cTn T 或 cTn I 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 cTn T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临床研究和
应用评价规模多比较大,文章较多 cTn I 因多家厂商生产,标准化问题尚未得以解决,各测定系统间
催化活性测CK-MB浓度。
测酶质量方法则是利用CK-MB的抗原性,根 据抗原抗体反应测CK-MB酶蛋白浓度。
两者结果有时不一致,因为如酶变性失活但 仍保留抗原性,此时用测酶活性的方法结果
不高,但用测质量方法可以增高。
免疫抑制法:
抗CK-M抗体抑制CK-M亚单位,测定剩余的非MCK活力, 包括CK-BB、CK-MB中的B亚基、巨CK、CKMt,•由于心脏疾患病人血清中CK-BB、巨CK和CK-Mt 的含量可忽略不计,非M-CK活力代表CK-MB中的B亚 基活力,乘以2即为CK-MB活力。
灌注成功 未再灌注
灌注成功与未再灌注病例cTnT的
危险分层是cTn的重要应用
医师对急诊疑似ACS病人,首先要进行危险分层,必须根据入院时病史, 症状,物理检查,ECG和心脏标志物检查结果判断病人有无危险
有无猝死,或其它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可能性
根据TnI和ECG危险分层
Patients without Events (%)
100
TnI neg.
95
ST depression
90
85
80
TnI pos.
n=870 pt 75
0
5
10
15
20
25
30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诊断学
一、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心肌标志物是指在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释放入血循环的生物化学物质,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对心肌损伤进行诊断和评估。
常见的心肌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等。
根据其特性和临床意义,心肌标志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是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敏感和特异的心肌标志物。
它分为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两种类型。
肌钙蛋白I的半衰期长,通常在心肌细胞受损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在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
而肌钙蛋白T的半衰期较短,其升高和下降的时间更短,一般在心肌损伤后3-4小时内开始升高,在24小时内达到峰值。
结合两者的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和阶段。
2.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是由肌肉组织和心肌细胞中释放的一种酶类蛋白质,其含有三种亚基,分别是肌酸激酶BB、肌酸激酶MB和肌酸激酶MM。
肌酸激酶MB在心肌细胞受损后4-6小时开始升高,在24-36小时内达到峰值,并在48-72小时内恢复正常水平。
肌酸激酶MB是心肌梗死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3.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钙调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在心肌细胞受损后,它会迅速释放入血液中,并在短时间内升高。
由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因此被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志物”。
二、心肌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心肌标志物水平的监测,可以对心肌梗死的发生、范围和进展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
1.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通过监测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确定是否发生心肌损伤,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2. 判断梗死面积和严重程度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升高程度与心肌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大致判断心肌梗死的面积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意义(68页)
心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形成 肌钙蛋白-肌动蛋白复合体。这个复 合体是横纹肌收缩装置的调节和核心 结构的一部分。
肌钙蛋白复合体在钙离子作用下,通 过构型变化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之间的接触。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TnI是主要的抑制因素。当钙离子进入细胞 间隙后,钙离子和TnC结合,引起肌钙蛋白 复合体构型变化,使TnI离开原肌球蛋白, 解除抑制,肌肉收缩。 TnT刺激作用于肌动蛋白的ATP酶,TnT的羧 基位于球状头部,氨基端位于尾部,当头 尾聚合时,原肌球蛋白重叠,形成三聚物, 拉动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接 触,细丝在粗丝中滑动,肌肉收缩。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心肌钙蛋白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平滑 肌无肌钙蛋白。 心肌钙蛋白复合物由三个亚基组成,共同参与由 钙离子介导的肌肉收缩活动的调节。 肌钙蛋白C(TnC) 肌钙蛋白T(TnT) 肌钙蛋白I(TnI) 在成人,心脏心肌钙蛋白复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构体)仅在 心肌中表达。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
常用的心肌生物标志物
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 心肌钙蛋白(cTnI、cTnT) 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血肌红蛋白 其它: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 蛋白(IMA)等 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 脑利钠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BNP/NT-proBNP) 心血管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
常用的心肌生物标志物
AST、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等因灵敏度和 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检 测中已不再应用。 临床实践中还陆续发现多种反映心肌损伤 的标志物,包括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 如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基质金属蛋 白酶、糖原磷酸化酶BB同工酶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
酶类标志物
1.肌酸激酶(CK)
❖ 能可逆的催化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 酸和ADP,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 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 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胰、红细胞中含量极少。
❖ 分子量为86kD。
CK的临床意义
❖ 健康人血清中CK含量极低,当肌肉组织受损时,CK进 入血液中,使CK活性明显升高。
Attention 婴幼儿心肌酶
❖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经研究发现,儿童 心肌酶正常参考值明显高于成人,年龄越小其正常值越高, 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并随年龄 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所以不要认为小儿心肌酶增高就认为 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的因素较多,应采用测定心 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8-18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 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对于入院较晚、亚急性发病患者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及回顾性诊断等仍具有一定意义。
❖ 儿童患者比成人LD升高更显著,可能与未发育完全、耐受 性差、组织损伤更严重有关。
LDH降低
❖ LDH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当检查过程中出现误差、 过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不好、内分泌失调时LD 会偏低,但是一般不是很严重,经过调理即可恢复。
3.乳酸脱氢酶(LDH)
❖ 是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中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 氧化反应的重要酶类。
❖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最为丰富, 其次是肝、脾、胰及肺组织内较多,红细胞中LD含量也极 为丰富。
❖ 分子量135-140KD
LDH的临床意义
❖ LD是重要的细胞代谢酶,对组织损伤非常敏感。正常时LD 在血清中含量较低,而组织中LD含量比血清高500倍以上。 临床上很多疾病中组织细胞遭到破坏,使细胞中的LD释放入 血,导致血清中含量升高。
心肌标志
乳酸脱氢酶( LDH )
1、 乳酸脱氢酶(LD)分子量为l35~140KD,由 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 muscle)。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 亚基的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1)、 LD3(H2M2)、LD4(HM3)、LD(M4)。
4.生理性增高 人体在运动后将导致CK活性明显增 高,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活性上升的幅 度越大,通常在运动后l2~20小时达到峰值,并 维持36~48小时。也有报道,怀孕妇女通常在 14~26周时出现CK活性降低,而后又逐渐增高, 分娩时CK升高。
5.由于骨骼肌中CK单位含量极高,且其全 身总量大大超过心肌,所以在各种肌肉损 伤和疾病时,CK极度升高,活性常高于参 考数值数十至数百倍。 6.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BNP的生理作用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 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
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 脏前
降低血压、心
负荷
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抗冠脉痉挛
阻断交感神经系统 、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理因素
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b) -----分子量为17.5KD,是一种含有亚铁的血红素低分子 量氧结合蛋白,有贮存氧和运输氧的功能,广泛分布于 心肌和骨骼肌中。健康人血中含量低,很少与白蛋白结 合,主要在肾脏代谢并排出,部分由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代谢,体内分解过程类似于血红蛋白。
心功能检测指标 ——心肌标志物
心肌酶临床的应用发展
• 1954年,提出血中AST的变化可作为急性心 肌梗死(AMI)的生化标志物。
• 1955年,报道LDH的变化也与AMI有关。 • 1957年,发现LDH有不同的组份,而AMI时
只是其中某一组分的变化明显。 • 1960年,报道CK在AMI时出现增高,并且其
特异性比AST和LDH要高。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
• 1心肌坏死标志物; • 2心肌损伤标志物; • 3心肌缺血标志物; • 4炎症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
• 1感染标志物; • 2血栓形成标志物; • 3心肌缺血标志物; • 4坏死标志物。
心肌酶
•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同工酶
• 2、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 • 3、α-羟丁酸脱氢酶(HBDH) • 4、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 • 5、糖原磷酸化酶BB
CK-MB假性增高
• 巨CK2是一种低聚的线粒体CK,又称CK-Mt, 存在于细胞线粒体膜上,不会在健康人血 清中出现,它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尤其 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当线粒体崩解时CK-Mt 呈低聚状态进入血液,CK-Mt的抗原性与 CK-M和CK-B不同,故抗M的抗体不能抑制 CK-Mt,导致CK-MB的假阳性,因此,当CKMB占总CK活性的25%以上,有时甚至到高达 50%以上,结合临床可以排除AMI,应考虑 有无肝病或恶性肿瘤的发生。
2590
80
2070
60
1550
东部
40
1030
西部 北部
20
510
0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心梗
肌损
CK-MB/CK比值分布图
CK-MB临床意义
• 4、预测: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 CK-MB 增加,数月后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都明 显高。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基础医学B as i c M edi ci ne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鲁然(河北保定252医院检验科071000)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长,能很快从血中清除,且能作为复发诊断的指标等。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 M I)的金标准,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特有,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A M I外,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的过程较一些小分子物质慢,而且酶的活性时间短,其窗口期时间也短,达不到诊断的标准,造成心肌梗死患者的漏诊或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约有2%一8%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科会被漏诊和误诊…。
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敏感性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指标已较为普遍地应用于临床试验室诊断,CK—M B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T(T nT)等成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特异性更高或更快捷的敏感指标,并有代替原有代谢酶的趋势拉’。
现对诊断A M I的常用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1肌红蛋白肌红蛋白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其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 M I发病后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h达到峰值,12h内几乎所有A M I患者M 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种心肌酶,增高倍数为5~20,其敏感度较高。
但是M b半衰期短(15r a i n),发病18~30h内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若胸痛发作6~12hM b不升高是除夕bA M I的很好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及其临床意义参考PPT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中CK、CK-MB增高,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常。 CK-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 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 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 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
新标志物
除了以上物质可以反映AMI,新的标志物也出现 1.肌球蛋白轻链(MLC):比较稳定,发病后3-6h即可升高,4天达高峰,持续10天左右,曲线也呈双峰 2.糖原磷酸化酶(GP):胸痛2-4h开始升高,特性与CK-MB较相似许多 3.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分子量(14-15KD)小,心肌中含量比骨骼肌含量丰富,敏感性跟Mb相似,但特异性比其高。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BNP:脑钠素(Brain NP)、称B型利钠肽
2
ANP:心钠素(Atrial NP)
3
1
CNP:C型利钠肽 (C-type NP)
3
3
V-型利钠肽(VNP)
4
树根眼镜蛇D-型利钠肽(DNP)
3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一部分
关于心肌梗塞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蛋白检测
心脏标志物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目录
心肌梗塞(MI)
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心肌标志物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心肌损伤6大标志物最全解读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分类及测定~~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蛋白等,前者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后者有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
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
红细胞AST约为血清的10倍,轻度溶血会使测定结果升高。
(1)参考值:<40U/L(37℃),通常采用酶偶联速率法。
(2)临床意义:AST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1周,随后降低。
因为AST 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故单纯的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
LD是分子量135KD的四聚体,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
(1)参考值:①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为底物时,200~380U/L;乳酸为底物时,109~245U/L。
②LD1为28.4%±5.3%,LD2为41.0%±5.0%,LD3为19.0%±4.0%,LD46.6%±3.5%,LD5为4.6%±3.0%。
乳酸脱氢酶常用速率法检测其总活性,而其同工酶常用电泳法测定。
(2)临床意义: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胞质内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高峰,7~12天恢复正常。
连续测定乳酸脱氢酶,对于就诊较迟,肌酸激酶已恢复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在ATP提供的能量下,催化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和ADP,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H-FABP的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
目前主要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液中的HFABP水平,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优势与局限性
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但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交叉反应和抗体识
别位点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H-FABP的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H-FABP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为及时治 疗提供依据。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诊断心肌梗死、心 肌炎等心肌损伤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分类
心肌酶
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这些 酶在心肌损伤时活性升高。
心肌蛋白
包括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 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
其他标志物
包括B型钠尿肽(BNP)等,这些物质在心肌 损伤时合成和分泌增加。
肌酸激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 和脑组织中的酶,当心肌受损时,肌细胞 内的肌酸激酶会释放入血,导致其水平升 高。因此,检测肌酸激酶水平可以帮助诊 断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总结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特异性最高的酶,主要反映心肌损伤,其水平升高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高度特 异性。
详细描述
03
cTn分为cTnI和cTnT两种亚型,其中cTnI具有更高的 特异性。
பைடு நூலகம்
cTn的检测方法
1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检测血清中cTn 的浓度。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原理,通过检测cTn与标记物的光 反应,计算cTn的浓度。
3
免疫荧光法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肌红蛋白(Myo):存在于心脏骨骼的横纹肌中。
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释放到血液中。
测定血清肌红蛋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
但特异性差 ,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都可导致其升高。
Myo 阳性虽不能确诊 AMI ,但可用于早期排除 AMI 诊断的重要指标 ,如 Myo 阴性 ,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 ,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 ,结合临床 ,如 Myo 重新升高 ,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
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
(3)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1:肌酸激酶(CK)是肌肉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催化肌酸进行可逆的磷酸化反应。
肌酸激酶为二聚体,含有两个活性亚单位M和B。
这两个亚单位形成三种同工酶,即CK-MM、CK-MB和CK-BB。
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而CK-BB则主要存在于脑组织。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大约占心肌肌酸激酶的10–40%。
正常血清和心脏以外的组织中,CK-MB的浓度较低,这是CK-MB作为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被广泛应用的基础。
心肌损伤时,CK-MB立刻被释放入血液循环,并在12至24小时内达到高峰,于48至72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种特征性的瞬时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有重要意义。
大约98%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有血清CK-MB 升高的表现,而仅有3%的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CK-MB表现异常。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及其临床意义2-PPT文档资料
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31 (传统的心肌酶谱中包含)
2 肌酸激酶(CK)CK及其同工酶
3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3 a-羟丁酸脱氢酶(HBDH)
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 (GOT),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心,肝,骨骼,肾,胰, 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10倍,故轻度溶血就会使测定结 果升高)。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 天或一周。
但不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 敏感性77.7%,特异性53.3% ),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 肌损伤,而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远 不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当今医学界已不 主张AST用于AMI诊断。
➢ANP对下丘脑室旁核(PvN)等处的神经元起明显的抑制 效应,部分神经元表现为放电间期明显延长,部分神经元 放电活动完全消失。
➢抑制肾素分泌,阻滞醛固酮的合成,拮抗醛固酮的钠储 留作用
➢另外与黄体生成素、生长素 、孕酮和催产素等内分泌激 素的分泌调节均有关,其具体机理尚待进一步阐明.
利钠肽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临床应用比较多)
心肌酶谱检测
组织
骨骼肌 脑 心脏 胃 小肠 肾 肝
CK-MM(%) CK-MB (%) CK-BB (%)
98.9
1.102.778.7204.3
0
12
8
2.8
0
0
0
0.06 97.3 1.3 95.7 80 97.2 100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及其临床意义2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在AMI后2小时就能在血清中测出, 12-48小时达高峰.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 诊断,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 有较长的窗口期,TnT长达7天,TnI长达10天,甚 至14天,有利于诊断迟到的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 心绞痛、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双峰的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
利钠肽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31 ANP:心钠素(Atrial NP)
2 BNP:脑钠素(Brain NP)、称B型利钠肽 3 CNP:C型利钠肽 (C-type NP) 4 V-型利钠肽(VNP) 35 树根眼镜蛇D-型利钠肽(DNP)
利钠肽
NP: 起源和分泌刺激
心肌梗塞(MI)
急性心肌梗塞(AMI):
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 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可有严重而持久的胸 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表现,伴有低热、 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等,常可见特征性的心肌标志物及心电 图动态改变。一般将发病4--8周以内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称 为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时间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AMI致死的重 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而,研制高灵敏 度、高特异性的早期诊断试剂,是目前提高急性心肌梗塞诊断 率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迫切需要。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 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 中CK、CK-MB增高,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 常。 CK-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 情进展的分析。 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 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 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 是否成功。 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CRP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增高。 CRP能预测稳定型心绞痛、丌稳定型心绞痛再发缺血和 死亜的危险性。 心衰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CRP升高。 CRP升高还见于发热、肿瘤、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 湿、外周血管病、秱植排斥等多种疾病急性时,是全身炎 症反应的一部分。特异性差。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丌同的3个亚单位 (CTnT、CTnI、CTnC)组成,参不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 激活的调节蛋白。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不原肌球 蛋白结合在一起;CTnI是肌钙蛋白不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 有效抑制物。 CTnT和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分游离和结合两 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游离型CTn 迅速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出现一个偏低的峰,所以CTn的早期 阳性率较高。当发生持续性或丌可逆损伤时,心肌细胞坏死,肌 丝降解,引起结合型CTn释放,出现第2个峰且在血中持续时间 长。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不足乊处:
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较差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CRP):
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肝脏是其主要的合成器 官,最近研究表明,人体其他部位如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等在炎症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都能合成和分泌CRP。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LDH)是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 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 脑、RBC、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浆和线粒体中。其同工酶 有五种见表格:
命名
LD1 LD2 LD3
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 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 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心肌标志物增高 及迚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兊或心力衰竭。属 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梗塞(MI)
急性心肌梗塞(AMI):
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 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可有严重而持久的胸 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兊、严重心律失常等表现,伴有低热、 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等,常可见特征性的心肌标志物及心电 图动态改变。一般将发病4--8周以内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称 为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危重,死亜率高。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时间为降低死亜率的关键。AMI致死的重 要原因是丌能早期诊断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而,研制高灵敏 度、高特异性的早期诊断试剂,是目前提高急性心肌梗塞诊断 率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迫切需要。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传统的心肌酶谱中包含)
1 3 2 3
肌酸激酶(CK)CK及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
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敏 感、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作 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标 志。心脏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在 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血清Mb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出现最早的标志物,发 病1-4小时开始升高,6-7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恢复正常。 Mb的阴性预测价值为100% ,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如 Mb阴性可排除AMI。而且Mb消除很快,因此还是判断再 梗死的良好指标,但同时也说明窗口期比较短。 Mb峰值的高度不心肌损伤或坏死的范围、预后成正比。 峰值越高,表示损伤或坏死的范围越大,Mb>2000ug/L 为预后丌良的指征。 升高还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损伤、心源性 休兊、出血性休兊、肌营养丌良症、多发性肌炎不皮肌炎、 迚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所致肌病等。在肾 功能丌全、烧伤、乙醇中毒、糖尿病酸中毒时血不尿肌红 蛋白水平也升高。由此可见,Mb特异性差。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姚文娟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关于心肌梗塞 心脏标志物
第三部分
心肌酶谱检测
第四部分
心肌蛋白检测
第五部分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梗塞(MI)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肌酸激酶 CK :
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主要存在于需大量耗 能的器官物质中,红细胞中几乎没有,是由M和B两个亚基 组成的二聚体。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 丌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例丌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 -25% 。各个同工酶存在的分布表: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 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 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H,对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 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 的补充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LD2活性均增高, 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 LD1/LD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
Hale Waihona Puke 亚单位组成H4 H3M1 H2M2
主要分布组织及细胞
心肌、红细胞、肾、白细胞、肝 白细胞、肾、红细胞、心肌、肝 白细胞、脾、肺、血小板、肝、淋 巴细胞
LD4
LD5
By yaowenjuan
H1M3
M4
肝、骨骼肌、白细胞、血小板
骨骼肌、肝、血小板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总LD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为:LDH催化乳酸形成丙 酮酸,同时使氧化型辅酶Ⅰ(NAD+)受氢形成还原型辅酶 Ⅰ(NADH),后者在34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增加不LDH的 活力成正比. 而测定LD1同工酶的活性是先测定总LD,以 抗M亚单位抑制除LD1的其他同工酶,测出的即为LD1活 性。还可以通过电泳法,扫描区带可以计算出各同工酶 的比例。 临床上还常选用a-羟丁酸脱氢酶(HBDH)作为急 性心肌梗死诊断指标。由于H亚单位和a-羟丁酸脱氢酶有 较高亲和力,含H亚单位的LD同工酶可催化a-羟丁酸脱 氢。所以a-羟丁酸脱氢酶可以代表除LD5外的其他同工酶 (主要LD1和LD2)活性。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在AMI后2小时就能在血清中测出,12-48小 时达高峰.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而且能检测 微小损伤。 有较长的窗口期,TnT长达7天,TnI长达10天,甚至14天, 有利于诊断迟到的急性心肌梗塞和丌稳定心绞痛、心肌炎的 一过性损伤。 双峰的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不否。 肌钙蛋白血中浓度和心肌损伤范围的较好的相关性,可用 于判断病情轻重,指导正确治疗。胸痛发作6h后,肌钙蛋白 浓度正常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
97.2 100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现在测定CK的主要方法是连续监测法:在CK的催化下,生 成ATP使葡萄糖磷酸化为葡糖-6-磷酸,再在葡糖-6-磷酸脱氢酶 催化下,氧化NADP+为NADPH,340nm下监测NADPH的生 成率代表总CK。 血清CK-MB测定用克疫抑制法:在测定血清总CK活性后, 加入M亚基抗体,抑制CK-MM和CK-MB中M亚单位活性,再测 定残余CK活性,即为CK-BB和CK-MB中的B亚单位活性.此法忽 略血清中少量的CK-BB。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秱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 (GOT),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心,肝,骨骼,肾,胰, 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10倍,故轻度溶血就会使测定结 果升高)。
By
yaowenjuan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 天或一周。 但丌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丌高(AST诊断AMI 敏感性77.7%,特异性53.3% ),故单纯AST升高丌能诊断心 肌损伤,而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进 丌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当今医学界已丌 主张AST用于AM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