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四一班没给这个重点

合集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14章 古汉语通论(31~32))【圣才出品】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14章 古汉语通论(31~32))【圣才出品】

第14章古汉语通论(31~32)三十一、词律(一)词调、词谱1.词调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1)唐宋时代词调的来源①有的来自民间音乐。

②有的来自西域音乐(是我国西部各兄弟民族的音乐)。

③有的是乐工歌妓或词人创制的。

④有的是国家音乐机关创制的,还有其他的来源。

(2)词牌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称作“词牌”。

①有些调名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等。

②有些调名本来是词的题目,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父生活的,温庭筠的《更漏子》是咏春夜闺情的。

③绝大多数的调名和词的题目没有关系,所以宋人常在一首词的调名下写出词题或小序。

苏轼《念奴娇》下写明“赤壁怀古”,辛弃疾《木兰花慢》下写明“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就是这一类的例子(当然,不写词题并不意味着调名就是词题)。

(3)小令、中调和长调前人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这种根据字数的分法,未免太拘泥、太绝对化了,我们只要把小令、中调和长调了解为大致的分类就是了。

(4)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从分段看,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词的一段称作阕,又称片(曲终称阕(què),片就是遍,一阕一片是说乐曲已奏过了一遍。

又,一首词也可以称作一阕。

)①单调的词不分段,往往就是小令,如渔歌子、如梦令、捣练子等。

②双调的词分为前后(或上下)两阕,小令、中调、长调都有,如菩萨蛮、蝶恋花、满江红、雨霖铃等。

双调是最常见的形式。

一般的情况是前后两阕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相同(如卜算子、浪淘沙令),不相等的大都是前后阕起首的两三句字数不同(如菩萨蛮、忆秦娥)或平仄不同(如更漏子、浣溪纱)。

③三叠四叠的词都是长调。

三叠分为三段,如兰陵王,四叠分为四段,只有莺啼序一调。

(5)同调异名和同调异体的两种情况①同调异名,是说一种词调有几种调名例如,忆秦娥又名秦楼月,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念奴娇除了又名百字令、百字谣外,还有大江东去,酹江月等别名。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3)第三章文字 (10)第四章音韵 (13)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19)*本文档的材料是在选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内容的基础上,参以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综合编辑而成。

本文材料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内容是不完整的,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章绪论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主要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形式。

文言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献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摹仿的作品语言。

白话是魏晋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书面语言。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也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

古代汉语是研习古代经典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研习古代经典创造条件。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其中通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

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等理论等。

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

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

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

其中语法和词汇部分在古代汉语通论当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是从语言规律这一角度,来阐述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上的现象。

而本课程不注重语言学上的知识,并不打算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掌握,而只是要教给一种研习古代经典的方法,因此反而是传统训诂学的名号更符合开设本课程的要求。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1、按义序排列2、按部首、笔划排列3、按号码排列4、按音序排列关于字典和词典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

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

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

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

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

贯掼,关去。

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

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

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

14古汉语通论13

14古汉语通论13

14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连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於是冯谖不复歌(注:“於是”用在句首,本来是“在这时候”的意思,例如《左传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发展为只音的连词,略等於现代的“於是”。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个“於是”当“在这时候”讲,后一个“於是”是连词。

这是要依据上下文,细玩文意,来加以区别的。

)。

(战国策•齐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於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况”,何况。

)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虽”,虽然,即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古代汉语的连词很多,现在只提出“而”“以”“则”三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11章 古汉语通论(25~26))【圣才出品】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11章 古汉语通论(25~26))【圣才出品】

第11章古汉语通论(25~26)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一)定义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

又称骈文、骈俪文,因其多用四字、六字句,亦称四六文。

(二)骈体文的形成1.萌芽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文章用了许多平行的句子,东汉班固、蔡邕等人的文章更讲求句法的整齐,可以认为是骈体文的先河。

但是上述诸家作品里的平行句法,只是为了修辞的需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式,不能算作一种文体。

2.开始形成骈体文从魏晋才开始形成,这是有道理的。

3.全盛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这时候,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

唐宋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代替了,但是仍旧有人写骈体文。

4.衰落唐朝古文运动后,风行了数百年的骈文慢慢走了下坡路,成为贵族文人吟风弄月的工具。

(三)骈体文的语言特点骈体文的语言有四方面的特点:1.语句的骈偶两马并驾称作骈,两人在一起称作偶。

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又称对仗。

骈偶要求出句和对句语法结构相同,词性、词序都要对称。

这样,文章呈现出均匀的对称美。

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

现在各举一些例子如下:(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灵运之兴会摽举,延年之体裁明密。

(沈约《谢灵运传论》)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吴均《与顾章书》)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文心雕龙·情采》)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庾信《哀江南赋序》)(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沈约《谢灵运传论》)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文心雕龙·情采》)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庾信《哀江南赋序》)披绣闼,俯雕甍。

(王勃《滕王阁序》)(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

(沈约《谢灵运传论》)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

(萧统《文选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7章 古汉语通论(17~18))【圣才出品】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精华笔记(第7章 古汉语通论(17~18))【圣才出品】

第7章古汉语通论(17~18)十七、古书的注解(上)(一)训诂学定义训诂又称“故训”,对其通行的说法是用今语解释古语。

它是一项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与文字学、音韵学并立,构成了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三大部门。

(二)发展历程1.先秦开始对当时的古籍进行整理。

2.两汉训诂发展的兴盛期。

出现了著名的训诂学家毛亨、扬雄、刘熙、贾陆、许慎、马融、郑玄等著名训诂学家,以及《毛诗故训传》《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著名训诂著作。

3.魏晋以来训诂成就不及从前,但仍有所发展,首先对群经的注疏趋于完备,宋代出现《十三经注疏》的合集;其次突破了解经的范围,有裴松之《三国志注》、杨琼《荀子注》等训诂著作;最后出现了多种字典、词数,如魏·张揖《广雅》、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颜师古《匡谬正俗》等。

此间王肃、张揖、郭璞、孔颖达、李善、朱熹等成就最高。

4.清代训诂发展到鼎盛时期,学者们继承前人成果,用文字形音义统一的观点,从理论和方法上对训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阮元《经籍纂诂》等。

词典、字典的编纂也成绩斐然,如《康熙字典》等。

5.近代使训诂不仅只是解释具体的语句,还要论其原理、法则、求文字和词义的系统和源流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问。

(三)训诂的材料1.古典文献的正文如:(1)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尚书·洪范》(2)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礼记·曲礼》(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造乎?”《论语·泰伯》2.随文释义的注疏随文释义,是不脱离文献原文来解释语义的方法,也就是讲词语在这个具体句子中的含义,而不涉及或少涉及脱离了这个具体语言环境的其他意义。

而注疏则是古人解释古代文献的总称,有传、说、皆、训、笺等等。

如:(1)《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第二章 词 汇
• 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 • • • • •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一)古今词汇的消长沿用 (二)词汇的发展趋势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一)复音词的形成途径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分类

•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 • • • •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三)、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同
2,暗引
• (1)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 凤逸之士,皆欲收 名定价于君候,(李 白《与韩荆州书》) • “登龙门”,用的是东汉李膺的故事,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 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 门”。 • (2)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 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 第四节、连词 •
• • • • 一、“而”的用法 二“则”的用法 三“以”的用法 四“与”的用法
• 第五节 助词
• 一、结构助词 • 二、语气助词 • 三、衬音助词
• 1、叵 等于“不可” • (1 )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许慎《说文解 字叙》) • 2、诸 等于“之于”或“之乎”。 •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 • (2)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诸鄢。《左传· 隐公 元年》) • 3、盍 等于“何不”。 • (1)中心好之,盍饮食之。《诗经· 王风· 有杕之杜》) • 4、焉 等于“于之”或“于是”。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述而》) • (2)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左传· 隐公元年》) • 5、尔 等于“如此”。 •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 6、然 等于“如此”。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古汉语通论(十四

(二) 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 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 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 表示一种词性。在那种情况下,就真 正是有音无义了。 (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 “有”“其”“言”“于”“薄”五 字。
(1)有
“有”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常见的 有 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 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 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 有夏
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被发左衽矣!(论语 宪问 !(论语 宪问)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 梁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 !(孟子 惠王上) 惠王上) (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 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 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还是回去吧。) (我还是回去吧。)
(3)惟(唯、维)
“惟”字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 惟 字用在句子的开头, 语词。在记叙文中, 语词。在记叙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 开始,引出年月日。 开始,引出年月日。
。(尚书 泰誓上) 尚书·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 泰誓上) 十有三年春, 十有三祀, 。(尚书 洪范)( 尚书·洪范)(祀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 洪范)(祀: 年)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 句首句中语气词; 词头, 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 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 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 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关于句尾语气词, 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 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 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 谈过了。 谈过了。 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 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 讨论“ ”“其”“唯 三个字。 讨论“夫”“其”“唯”三个字。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漢語》課“通論”講義通論一諸論這一講主要講三個個問題,即“古代漢語”課學什麼?怎麼學和為什麼要學。

其中,學什麼講的是“古代漢語”的性質和內容,怎麼學講的是古代漢語的學習方法,包括學習要點,教材的特點,學生應當采用的學習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為什麼學講的是“古代漢語”講的意義。

一、古代漢語的性質和內容古代漢語是和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是指古代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續和發展。

“古代漢語”課是一門基礎課,除了介紹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外,還涉及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修辭學、文獻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

1、漢語發展的分期關於漢語的分期,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上古漢語——先秦兩漢時期中古漢語——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近古漢語——宋元以後至“五四”運動前現代漢語——“五四”運動以來至今由於古代的口語無從尋覓,所以對於古代漢語的了解,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只能是古代的書面語。

本門課程學習的古代漢語,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書面語。

2、漢語的古代書面語系統漢語的古代書面語有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用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這些書面語統稱為文言文。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主要保存在先秦到漢代的作品裏,其數量並不多,如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易》、《春秋》、《周禮》、《儀禮》、《禮記》等,先秦諸子作品如《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之類。

漢代的史書,如《史記》、《漢書》等。

另一個系統是六朝以後在北方話基礎上形成的古白話。

如古代的白話小說,我們熟悉的“三言”、“二刻”、《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都屬這一系統。

“古代漢語“課學習的只限於文言文。

二、“古代漢語”課的教學重點和學習方法1、古代漢語課的教學重點這門課我們使用的是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這套教材的特點是將內容分成三大板塊,即文選、古代漢語常識、古漢語常用詞。

古代汉语通论部分讲义

古代汉语通论部分讲义

古代漢語通論部分筆記第一章:汉字第一节:几个重要的概念一、语言二、汉语三、文字四、汉字五、引子:偏旁的读音(一)、宀:读音mián,表示房屋,引申为宇宫。

(二)、彳:读音chì,表示道路上行走,例字徐(安行也)。

(三)、囗:读音wéi,例字园、圃、国。

(四)、疒:读音nè,例字疾、病。

(五)、页:读音xié,例字颜(印堂)、硕(头很大)、题(额头)、颠(头顶)。

(六)、辵\辶:读音chuó,表示行走,例字造(到某地):造访、登峰造极。

(七)、攵\攴:读音pū,例字攻(击也)、收(捕也)。

(八)、糸\纟:读音mì,例字经、纬、绝(丝线断了)。

(九)、玉\ 例字瑜、玲、璟、瑾、理、瑕。

六、关于文字的两种说法:(一)、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以类形象,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文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二)、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词典》“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事件和空间上的限制,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第二节: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于文字。

文字者,意与声之迹也。

”二、汉·扬雄《法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三、唐·孔颖达《尚书·叙》“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四、两者的关系(一)、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文字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二)、语言当中的每一个词代表一定的声音和意义,而文字兼具“形、音、义”。

(三)、文字和语言互为表里,文字依附语言得到声音和意义,而语言必须考文字得到记录和保存。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一)、结绳记事(二)、《说文解字·叙》“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及教学目的: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关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二、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根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文言。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是什么?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包括古代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知识,具体到教材就是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

其中教学重点是词汇,而词汇的重点又是常用词。

难点是掌握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用典、文字通假及典章制度。

四、作业:标点、注释加点词(课内完成)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下为今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周官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形也转...........................................注假借二者驭形者也音与义也三代小学之书不传今之存者形书说文为之首玉篇以下次之音书广韵为之首集韵以................................................下次之义书尔雅为之首方言释名广雅以下次之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者转注假借之条目也义属于形是为转注义属于................................................声是为假借稚让为魏博士作广雅盖魏以前经传谣俗之形音义汇粹于是不孰于古形古音古义则其说之存者无由甄................................................综其说之已亡者无由比例推测形失则谓说文之外字皆可废音失则惑于字母七音犹治丝棼之义失则梏于说文所说................................................之.本义而废其假借又或言假借而昧其古音是皆无舆于小学者也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广雅以证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敢以是质于怀祖氏并质诸天下后世言小学................................................者乾隆辛亥八月金壇段玉裁序.............第一单元《左传》一、《左传》简介:《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记事的史书。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古汉语通论(十四)
成附加式合成词,比较容易识别,如“突然” 的“然”,“桌子”的“子”。

在以单音词为主的古代汉语中,双音词处 在动态形成之中,根据与词根之间的紧密 程度,有些字似乎可以看成音节助词与词 尾的过渡形态。有些字作为词尾只在汉语 史的某个阶段出现过,这部分词尾从汉语 史研究的角度看,还是需要加以确认的。 如“乎、焉、如、尔、若、而”等。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语气(惟、维)
《左传》: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诗经》: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4、盖(句首语气助词)

《史记·孝文帝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 靡不有死。(表示发议论)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表示发议论)
司马迁《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 身不复鼓琴。(表示陈述原因、理由的语气) 《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 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
3、惟(唯、维):

用于句首: 发语词,也是提起话题,发表议论。同 时标志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强调,有加
强语气的作用。在记叙文中,往往用在
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

《尚书》: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表示希望的语气。(唯) 《左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帮助判断语气。(唯) 《左传》: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5、也

《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

《战国策·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
踵为之泣。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也”表示停顿语气。
二、词头、词尾:

现代语言学上的词头是指加在词根前面的 构词成分,也叫前缀。如“老鼠、老虎” 的“老”、“阿姨”的“阿”等。上古汉

《古汉语通论》课件

《古汉语通论》课件

语言学研究
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 面,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 价值,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的发
展演变过程。
历史文化研究
古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信息,通过古汉语研究,可以揭 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情况。
古汉语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古汉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汉语的学习 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词汇、语法、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古汉语的词汇较为简洁、凝练,语法结构也较为复 杂;现代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样,语法结构也相对简单。此外,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 古汉语中常用倒装、省略等手法。
01
古汉语词汇
古汉语是指古代中国的语言,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古汉语的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深入学 习和理解。
古汉语的历史演变
总结词
起源、发展、演变
详细描述
古汉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汉语也在不断发展演变 。从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古文 ,古汉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春秋》的注释 性文献,儒家经典之一,共35卷。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著名史学家 司马迁所著,共130篇。
古汉语的学习资料推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收录古汉语常用字,提供详细释义及例 句,是学习古汉语必备的工具书。

古汉语通论复习提纲

古汉语通论复习提纲

古漢語通論復習提綱(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一、二冊)緒論1、古代漢語的定義2、古代漢語的兩個系統古漢語通論(一)1、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2、字典辭書的注音方式3、常用字典辭書古漢語通論(二)1、古今詞義的異同2、古今詞義變化的三種情況古漢語通論(三)1、單音詞、雙音詞、複音詞2、古代單音詞與現代複音詞的比較3、連綿字、曡音詞4、同義連用、偏義複詞5、混言、析言古漢語通論(四)1、本義、引申義、假借義2、字的本義和詞的本義之間的關係3、探求詞的本義的依據和意義古漢語通論(五)1、六書2、四體二用3、形聲字義符和本義的關係4、形聲字義符和部首的關係5、隸變對漢字形體的影響古漢語通論(六)1、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2、異體字差異的表現3、確定異體字的標準4、繁簡字的對應情況古漢語通論(七)1、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2、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常用格式3、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4、語氣詞“也”字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八)1、雙賓語句2、賓語前置句3、古代漢語數量表示法4、古代漢語被動句的常用格式5、古代漢語被動句的表達功能6、語氣詞“矣”的用法7、語氣詞“也”、“矣”的區別8、“焉”的用法古漢語通論(九)1、古代漢語常見否定詞2、古代漢語常見否定詞的用法3、賓語前置句古漢語通論(十)1、古代漢語常見疑問代詞2、古代漢語常見疑問代詞的用法3、賓語前置句4、古代漢語常見疑問語氣詞5、古代漢語常見疑問語氣詞的用法6、古代漢語常見的反問表達格式7、句尾語氣詞的連用古漢語通論(十一)1、名詞用作動詞2、使動用法3、意動用法4、使動與意動用法的區別5、名詞用作狀語6、動詞用作狀語古漢語通論(十二)1、古代漢語常見的人稱代詞2、古代漢語常見人稱代詞的用法3、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的複數表示法4、古代漢語人稱代詞使用較少的原因5、古代漢語常見的指示代詞6、古代漢語常見的指示代詞的用法7、代詞“者”的用法8、代詞“所”的用法9、常見的“所”字結構10、代詞“所”和“者”用法的異同古漢語通論(十三)1、連詞“而”的用法2、連詞“以”的用法3、連詞“則”的用法4、“然而”、“然則”、“雖然”的用法5、介詞“以”的用法6、介詞“以”和其賓語的關係7、介詞“於”的用法8、介詞“為”的用法9、介詞“之”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十四)1、句首語氣詞“夫”的用法2、句中語氣詞“其”的用法3、句中語氣詞“惟”的用法4、句中語氣詞“唯”的用法5、詞頭“有”的用法6、詞頭“其”的用法7、詞頭“于”的用法8、詞頭“薄”的用法9、詞尾“然、乎、焉、如、爾”的用法古漢語通論(十五)1、韻例2、《詩經》韻的位置3、《詩經》韻的數目4、《詩經》韻腳的距離5、古韻三十部6、合韻7、叶韻古漢語通論(十六)1、雙聲、叠韻2、中古三十六字母3、上古三十二聲母4、連綿字和雙聲叠韻的關係5、古音通假古漢語通論(十七)1、經、傳、箋、注、疏、正義、章句、集注、集解2、十三經注疏3、十三經注疏體例4、常用訓詁術語及區別古漢語通論(十八)1、《史記》三家注2、《文選》注3、《莊子》注疏4、《四書集注》5、清人十三經新疏6、常用校勘術語[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附錄二]漢字部首舉例。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古汉语通论十四

词头即前缀,词尾即后缀,詞頭、詞尾一般均 不表示什麼含義,只起補充音節的作用,位置固定。 (一)有 1、用於專有名詞的前面。如: ⑴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書經 召誥) ⑵禹攻有扈。(莊子人間世) 2、用於一般名詞前面。如: ⑶予欲左右有民。(書經皋陶謨) ⑷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3、用於形容詞前面。 ⑸不我以歸,憂心有忡。(詩經邶風擊鼓)


⑶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若夫”表示就一种假设的情况发议论

⑷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淮 南子道应训)
“今夫”表示另起一端发议论
(二)惟(維、唯)

“惟(維、唯)”既可以用於句首,也可以用於 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種: 1、位於句首,引出主語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 不译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夫”形成的固定結構有許多,都用於句首。 有“且夫” “故夫” “若夫” “今夫”等。 ⑴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 逍遙遊)


“且夫”表示进一步发议论


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 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莊子逍遙遊)
“故夫”表示要做出结论性的议论
⑸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⑹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左传成公十六年) ⑺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詩經大雅文王)
(三)其
“其”作語氣詞用,既可以用於句首,也 可以用於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種: 1、表示推測語氣。译为“大概、也许、恐 怕”



⑴《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 乎?’” ⑵《莊子逍遙遊》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古代汉语:通论14

古代汉语:通论14

介词一、古汉语介词概述1、何谓介词?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谓词的虚词。

它的作用是介绍、介引。

介词的宾语的性质决定这个介词的语法意义或作用。

如: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述而)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鸿门宴)古汉语介词的语法意义或作用主要有:介引时间、处所;介引工具、依据或凭借的事物;介引原因、目的;介引有关的对象;介引主动者,等。

2、古代、现代汉语介宾结构在用法上的不同①古代的介宾结构状语补语×现代的介宾结构状语×定语(表处所的除外)②古代介词的宾语有时可放在介词前面:“何以战?”③现代介词的宾语不能省略,但古代的可省:未尝君之羹,请[以(之)]遗之。

(左·郑伯)二、介词“于”(於)和“乎”、“诸”介词“于”有两种写法,一是干钩“于”,二是“方”字旁的“於”。

两个yú在上古不同音,后者读作wū。

《唐韵》:“於,哀都反。

”但作为介词,主要是书写形式的区别,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

甲骨文中只有干钩“于”,先秦有些古籍,像《左》、《荀》、《论》、《孟》等都是两个“于”字并用。

战国以后的古籍多写作方字旁的“於”。

简化字又合并为干钩“于”。

介词“于”(於)的用法主要有四种:(一)介引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在、从、到)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曹刿论战)②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韩愈《进学解》)在古汉语里,处所名词可直接作补语,而不用“于”: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史·项羽本纪)(二)介引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向、对、给、对于)①季氏有事<于颛臾>。

(论·季氏)(三)介引比较的对象(比)此为:形容词+于(古用“於”)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四)、在被动句中介引行为动作的主动者(被)①卻克伤<于矢>。

古汉语通论

古汉语通论

第一章古汉语知识古今詞義異同一、古今詞義(辭彙)的傳承與存廢1、古用今廢詞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

如:區分牲畜種類的詞: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

古代官職等級: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書、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2、古今義同詞多爲基本詞彙,古今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個別詞義所指仍有細微差別。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詞義所指的禮儀有了變化。

雷,古今對同一現象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3、古今異義詞(1)完全不同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

綢:古義指纏繞,《爾雅·釋天》:“素錦綢杠。

”郭璞注:“以白地錦韜(纏繞、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

”王逸注:“綢,縛束也。

”今義爲絲織品的名稱。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

《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異古今意義之間存在細微差別。

勤:古常用義爲辛勞、辛苦,與“逸”相對。

《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今常用義爲勤勞、勤快。

勸:古常用義爲鼓勵、勸勉,《國語·越語》:“果行,國人皆勸。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

”今義爲勸说。

二、古今詞義的差異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

下面分別予以說明:(一)詞義範圍不同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

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

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

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

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古汉语通论(简体版)

古汉语通论(简体版)

古代汉语通论(简体版)第一章古汉语知识古今词义异同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2、古今义同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

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

”王逸注:“绸,缚束也。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今义为劝说。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今义为探访、访问。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古今词义在各方面都表现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等。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一)词义范围不同词义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我们以圆圈表示词的古义和今义,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几何关系:在古今词义的关系上,A图代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B图代表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失,今义又产生出来新的意义。

古代汉语通论教程

古代汉语通论教程

通论(一)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构造一.文字(letters)和汉字(Chinese character)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归纳为三: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表形文字是大多数语言的初始形式。

它主要是表陈物体的形象,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语意的。

汉字、古埃及文、古巴比伦文即楔形文字都是属于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即字母文字。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它是科学、省力的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汉语中就有许多同音词和同形词。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可分为三类:1.表意字:日、出、林等2.表音字:自、我、西、南等3.表音兼表意字:即占汉字总数80%以上的形声字,由于形声字所占比例较大,根据量度质变的认识原则,我们称汉字是意音文字也不是不可以的。

二.汉字的起源一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宋代郑樵《六书证篇》:“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清代孙诒让《名原》:“盖书契权舆本于图象。

”我国古代还流传着仓颉造字之说。

《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

”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其实,仓颉造字之说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接受。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ㄙ’,背‘ㄙ’谓之‘公’,公ㄙ之相背,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

以教后诣。

”王充《论衡、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宋代罗泌《路史》谓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

”另外,荀子、司马迁、班固等历代学者都相信仓颉作书之说。

对这一问题,近代学者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文字之生,必以寝渐,约定俗成,众所公认,然后解之而无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

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

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字。

(1)夫
“夫”(fu)字用於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

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

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

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察传)
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列御寇)
“且夫”“故夫”“今夫”略等於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例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今夫”的“今”已经虚化,不代表具体的时间,而是表示另起一端的议论,略有“现在说到”的意思。

“若夫”则等於“至於”:
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发展来的,因此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有的例子里确实还比较难以分别。

我们主要还是从句子是否有明显的议论色彩和是否有明显的指代作用来判断。

(2)其
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语气副词,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推测,“大概”“恐怕”;
2、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於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

例如:
吾其被发左袵矣!(论语·宪问) ·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3、“其”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

例如: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

(3)惟(唯、维)
惟——思考
唯——应答
维——绳索
“惟”字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

1、在记叙文中“惟”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

例如:
唯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尚书·泰誓上)
2、“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示希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个。

)
3、“唯”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帮助判断语气。

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4、“惟”“维”用於句中,也是帮助判断语气。

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除了上述的“夫”“其”“惟(唯、维)”等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

例如“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隐公元年),这个“繄”字也是句首句中语气词。

这些都不一一列举了。

(二)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

在那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有”“其”“言”“于”“薄”五字。

(1)有
1、作为词头用于专名的前面。

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

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尚书·召诰)
2、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

例如: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3、用于某些形容词的前面。

例如: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诗经·邶风·击鼓)
(“有忡”,等于忡仲,心中不宁的样子。

)
4、还有—种特别的用途,就是“有”字嵌入数目字的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

在上古时代,“十五”也常说成“十有五”,“三百六十六”也常说成“三百六十有六”。

(2)其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於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

例如:
击鼓其镗(tang),踊跃用兵。

(诗经·邶风·击鼓)
(3)言
“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周南·葛覃)
汉代毛亨把这种“言”释为“我”,认为是第一人称代词,一直被很多人采纳,直到宋代朱熹才开始把它看成虚词。

这就是人们把“言”看成助词或词头的来源。

把句首的“言”看成人称代词有一定的道理,但句中的“言”则很难看成人称代词。

把“言”看成词头也不尽然,此间问题尚可讨论。

有人认为“言”是词尾,与“然”相近,二者古音相近。

如“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言”犹“静然”。

(4)于
“于”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5)薄
“薄”字用作词头,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薄污我私,薄澣(huan,浣,洗)我衣。

(诗经·周南·葛覃)
“薄”和“言”可以连用。

从汉代毛亨开始把“薄”看成虚词。

清刘淇《助字辨略》中把“薄言”看成助词。

有人认为“薄”为动词或形容词,有“急忙”、“努力”的意思。

“薄言”是“急忙地”、“努力地”的意思,“言”为词尾。

此外还有一些词头如“载”“诞”“式”等字,它们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都放在动词前面。

这里就不细讲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於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乙)关于词尾,我们着重讲一个“然”字。

“然”字是一个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

当“然”字放在形容词后面的时候,它的指示性就减轻了,变了词尾的性质。

例如:辛垣衍怏然不悦。

(战国策·赵策三)
“乎”、“焉”、“如”、“尔”等字,用作词尾时,它们的作用和“然”字相等。

例如: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
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先进)
成语“空空如也”、“突如其来”等中的“如”也是词尾。

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的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甚至本来不是形容词的,也变为形容词的性质,例如“欣”本为动词,但“欣欣然”却是形容词;单说“欣然”也变成了形容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