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二)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重点:所有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
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
例如:第二人称。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下)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汉书·项羽传)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
“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
例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孟子·公孙丑上)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3)第三章文字 (10)第四章音韵 (13)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19)*本文档的材料是在选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内容的基础上,参以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综合编辑而成。
本文材料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内容是不完整的,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章绪论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主要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形式。
文言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献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摹仿的作品语言。
白话是魏晋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书面语言。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也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
古代汉语是研习古代经典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研习古代经典创造条件。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其中通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
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等理论等。
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
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
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
其中语法和词汇部分在古代汉语通论当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是从语言规律这一角度,来阐述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上的现象。
而本课程不注重语言学上的知识,并不打算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掌握,而只是要教给一种研习古代经典的方法,因此反而是传统训诂学的名号更符合开设本课程的要求。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古汉语通论(5~6)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古汉语通论(7~10)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古汉语通论(11~12)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古汉语通论(13~14)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古汉语通论(15~16)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古汉语通论(17~18)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古汉语通论(19~20)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古汉语通论(21~22)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古汉语通论(23~24)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古汉语通论(25~26)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古汉语通论(27~28)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古汉语通论(29~30)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古汉语通论(31~32)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
如《释诂》:“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编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编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①部首编排法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
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例如: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而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战国策?赵策)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例如:是吾师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战国策?魏策)(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
?。
(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馀由此类推。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PPT共43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 1997 03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7 03目录王力简介--------------------------------------------------------------------------------◇绪论◇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古汉语通论(十八)古书的注解(下)◇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古汉语通论(二十七)◇古汉语通论(二十八)◇古汉语通论(二十九)诗律(上)◇古汉语通论(三十)诗律(下)◇古汉语通论(三十一)词律◇古汉语通论(三十二)曲律◇第一单元文选(左传)◇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第三单元文选(论语)◇第四单元文选(孟子)◇第五单元文选(墨子)◇第六单元文选(诗经)◇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第八单元文选(史记)◇第九单元文选(贾谊)◇第十单元文选(韩愈)◇第十一单元文选(沈约)◇第十二单元文选(贾谊)◇第十三单元文选(两汉乐府民歌)◇唐宋五言古体诗◇第十四单元文选(词)◇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曲·小令◇常用词(一)60字◇常用词(二)62字◇常用词(三)65字◇常用词(四)65字◇常用词(五)63字◇常用词(六)66字◇常用词(七)71字◇常用词(八)93字◇常用词(九)91字◇常用词(十)95字◇常用词(十一)89字◇常用词(十二)88字◇常用词(十三)96字◇常用词(十四)82字◇〔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附录五〕词谱◇〔附录六〕曲谱◇〔附录七〕曲韵常用字表◇〔附录八〕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附录九〕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编后记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作者:秋闲提交日期:2010-01-28 11:17:04 1楼自从部落改了版,编辑文字都会出现乱码,怎么办呢?作者:秋闲提交日期:2010-01-28 15:57:12 2楼王力简介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古汉语通论_研究生考试-专业课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字和词,它们同现代常见的意义差别很远;还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
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辞书来解决。
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使用几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
下面我们介绍几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及其使用方法作为参考。
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这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分成214个部首,又根据十二地支把全书分成子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并把214个部首按照笔书数目分属在十二集里,具体分配如下:子集一画至二画如一部,乙部,二部,人部,入部,刀部,力部等。
丑集,寅集三画如口部,土部,大部,女部,子部,寸部,尸部,山部,巾部,弋部,弓部等。
卯集,辰集,巳集四画如心部,戈部,户部,手部,文部,斗部,斤部,方部,日部,曰部,月部,木部,欠部,殳部,毛部,水部,火部,牛部,犬部等。
午集五画如玉部,瓜部,瓦部,田部,皮部,皿部,目部,矛部,石部,示部,禾部,穴部,立部等。
未集,申集六画如竹部,米部,缶部,羊部,羽部,耳部,肉部,舌部,舟部,草部,虫部,行部,衣部等。
酉集七画如见部,角部,言部,豕部,豸部,贝部,走部,足部,车部,邑部,酉部等。
戌集八画至九画如金部,门部,阜部,雨部,革部,韦部,页部,风部,食部等。
亥集十画至十七画如马部,骨部,鬲部,鬼部,鱼部,鸟部,卤部,鹿部,麦部,黾部,鼓部,鼠部,鼻部,齿部,龠部等。
部首排列法实际上是按字的偏旁分类,例如“杜 杉杵杼杷”等字的偏旁都是木,它们都归在木部。
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分列先后,例如“杜 杉”三字都是三画,排在一起,“杵杼杷”三字都是四画,另排在一起。
这部字典正集前面列有总目、检字、辨似、等韵等,正集后面附有备考、补遗等;备考收的是无从考据的字,补遗收的是按音义可增入正集但没有增入的字。
古代汉语通论 讲义
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就是一门工具课,一门打开古代文明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作为工具课的性质,要求我们应该将系统的古代语言文字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古代典籍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学习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分析研究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因为语言是有继承性的。
对高等学校文史哲等专业来说,学好古代汉语是最基本的、最起码的要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学好古代汉语更是义不容辞的。
古代汉语也成为高等学校开设的必修的骨干课程之一。
古代汉语是古代(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群众使用的语言。
它包括古代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与书面语。
其中,古代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现在已经无从听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语来了解古代口语的情况。
古代汉语,是汉民族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
汉族在汉代以前多称华夏民族,汉语也称为雅语、夏语、华夏语等。
实际上,我们现在说的汉语是包括汉代以前的华夏语言的,虽然当时并没有叫汉语,但是我们习惯用汉语来代替其他称呼。
汉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语言文字的诸多方面。
二、古代汉语的分期现在通过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更加倾向于进行深入的划分。
汉语也被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最流行的就是四分法:第一个阶段是上古汉语,包括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又可细分为远古汉语与上古汉语,远古汉语或前期上古汉语即殷商时期汉语,上古汉语即周秦两汉);第二个阶段是中古汉语,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语;第三个阶段是近代汉语(又称近古汉语),包括晚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运动以前)时期时期的汉语(其中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汉语为前期现代汉语,有的归入现代汉语);第四个阶段是现代汉语,包括五四运动以后到现在的汉语。
三、古代汉语学习内容古代汉语主要通过古代典籍而流传,我们讨论的古代汉语主要是它的书面语形式。
古汉语通论(简体版)
古代汉语通论(简体版)第一章古汉语知识古今词义异同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2、古今义同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
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
‛王逸注:‚绸,缚束也。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今义为劝说。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今义为探访、访问。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古今词义在各方面都表现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等。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一)词义范围不同词义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我们以圆圈表示词的古义和今义,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几何关系:在古今词义的关系上,A图代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B图代表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失,今义又产生出来新的意义。
这是多数词义变化的情况。
C 图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通论(十四)1、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在句首或句中,同样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A、“夫”(fú)a、“夫”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从指示代词“夫”发展而来,已变成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那个”。
b、“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c、“若夫”等于“至于”。
如: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彼且恶乎待哉?B、“其”a、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示“大概”“恐怕”。
如:吾其还也。
其是之谓乎?其我之谓矣!2)在祈使句里,就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句末语气词“吧”“啊”所表示的委婉语气。
如:君其问诸水滨。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b、可以加重反问的语气。
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
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无疑问代词)其谁曰不然?其何以行之哉!C、“惟”(唯、维)a、“惟”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
在记叙文中,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
如: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祀,年)b、“唯”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表示希望。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荆卿留意焉。
c、“唯”用在句首可以帮助判断语气。
如: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d、“惟”“维”用于句中,帮助判断语气。
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厥土惟白壤。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D、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
如“繄”。
2、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3、词头。
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A、“有”a、用于专名的前面。
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
如:“有夏”“有殷”“有虞”“有扈”,鲧纳有莘氏女,生禹。
古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1)《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
是我國規存最早的字典。
全書分漢字為540部,開創了以部首統率漢字的字典編纂法,收字以小篆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開始編寫的,參加編寫的有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人,於康熙55看編成。
這部字典按部首筆畫的多少,把214個部首分別歸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漢語大字典》:是一部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
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國搜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
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等單位聯合編寫,1979年出版。
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個。
修訂版於1993年問世。
5)《辭源》: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書。
6)《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
所收對象除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曆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
古語今語、古義今義並收。
7)《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後一卷。
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餘萬字。
是一部大型的曆時性的詳解語文詞典,它試圖從語詞的曆史演變過程加以闡述,古今兼收,源流並重。
首先,這部詞典是迄今漢語語文辭書中搜羅最為宏富的一部大型語揮文詞典。
其次,這部詞典引例豐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編寫成的,保證了收詞立目、釋義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著,是一本著重研究先秦和漢代經傳中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
9)《詞詮》:近人楊樹達著。
這部書收集了古書中常用的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及一部分代詞、動詞、副詞,說明它們的用法、意義並引書證。
10)《詩詞曲語辭匯釋》:近人張相著。
這部書匯集了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於詩詞劇曲中的特殊魚詞537個,作者從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較推敲,考釋語辭的含義和作用。
12古汉语通论11
12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於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谓语和状语(《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又:“齐湣王已益弱”),等等。
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古书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等等。
由於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
在这一节里,我们准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
(一)名词用如动词[1]这里所讨论的只限於用如一般的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见下文。
①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战国策•赵策)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夫子式而听之。
(礼记•檀弓下)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分为两类:前九个例子是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后两个例子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我们怎能知道某一名词用如动词呢?这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我们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须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跟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1]这些,同样适用於观察名词在句中是否用如使动或意动,见下文。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③“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 称,但有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 或第二人称。例如: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 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传·宣公二年)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墨子·尚同上)
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 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 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3.之,其 这两个指示代词都不作主语。“之” 表泛指,相当于“此”或“彼”,用作定 语或宾语。“其”表特指,即用来指示一 定的人或物,相当于“那个”“那种”, 用作定语。例如: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 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是”字还可以单独作判断句的谓语。 例如: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
2.“彼”“夫”
“彼” 、“夫”表远称,相当于 “那”“、那个” 、“那里”。 例如:
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史记·刘侯世家) 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 传·成公十六年)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 哉?(孟子·滕文公上)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 曰:“彼哉!彼哉!”
“彼”可以指人,但“彼”字始 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 表示远指,所以它又常常带着轻视的 意味。
“彼”的指示性很强,可以作主语, 宾语,定语。 “夫”的指示性较轻, 只用作主语和定语。 有时相当于 “彼”,有时相当于“此”,有时可 不必译出。
②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 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 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 例如: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汉语通论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号码排列《康熙字典》: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流传两百多年,影响很大,至今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华大字典》:他是继《康熙字典》后出现的第二部大型字典。
《辞源》: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辞海》(修订本)虽然收古代词语比《辞源》(修订本)少得多,但是有些百科性的古代词语在《辞源》(修订本)中找不着,却能在新的《辞海》中找到。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是二十世纪末由国家组织编写的两部大型的语文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编者的意图是注重历史的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如果我们想了解字形、字音的历史演变时,《汉语大字典》也是一部比较便当的工具书。
《汉语大词典》: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
《新华字典》:是新华辞书社编撰的。
1979年修订重排为目前流行最广的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
它是以记录普通话为主的中型现代语文词典,收词目五万六千多条。
这是一部释义精准,体现目前汉语研究水平的好辞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师生和北京齿轮厂等单位的工人编写的。
在释义解词中,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释简明通俗,适用于初学古汉语的读者。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这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许慎在分析小篆的形体结构时,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然后把所收集的九千多个字列入这五百四十个部首中去,这是他的一大创造,对后世的检字法有很深的影响。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有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依的方面。
古代汉语通论教程
通论(一)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构造一.文字(letters)和汉字(Chinese character)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归纳为三: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表形文字是大多数语言的初始形式。
它主要是表陈物体的形象,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语意的。
汉字、古埃及文、古巴比伦文即楔形文字都是属于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即字母文字。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它是科学、省力的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汉语中就有许多同音词和同形词。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可分为三类:1.表意字:日、出、林等2.表音字:自、我、西、南等3.表音兼表意字:即占汉字总数80%以上的形声字,由于形声字所占比例较大,根据量度质变的认识原则,我们称汉字是意音文字也不是不可以的。
二.汉字的起源一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宋代郑樵《六书证篇》:“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清代孙诒让《名原》:“盖书契权舆本于图象。
”我国古代还流传着仓颉造字之说。
《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
”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其实,仓颉造字之说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接受。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ㄙ’,背‘ㄙ’谓之‘公’,公ㄙ之相背,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
以教后诣。
”王充《论衡、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宋代罗泌《路史》谓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
”另外,荀子、司马迁、班固等历代学者都相信仓颉作书之说。
对这一问题,近代学者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文字之生,必以寝渐,约定俗成,众所公认,然后解之而无阂。
古汉语通论:(十一)——(十二)
三、“者”字
(一)指示代词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结合的。 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
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 语·子张)
⑵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
家)
2.指人的“或”,前面如有先行词, 是指其中的人。 ⑴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四年)
⑵胶西群臣或闻王谋。(史记·吴王濞 列传)
3.连续几个“或”,构成排比。
⑴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孟子·告子上) ⑵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布而后止。 (孟子·梁惠王上) ⑶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 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 上)
3.表示往昔。
⑴日君以夫公孫段爲能任其事,而賜之州田。 (左傳昭公七年)
⑵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左传
昭公二十年) ⑶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国语· 晋语四)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
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1)孟子将朝王。(孟子· 公孙丑下) (2)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孟子· 公孙丑上)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今媼尊長安君之位。(戰國策· 趙策四)
2.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論語· 子路)
3.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4.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古漢語通論(十一)
詞類的活用
一、名词用如动词
(一)名词直接充当叙述句的谓语。
1.陆处者农。(淮南子· 齐俗训)
2.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二)名词后面带有宾语。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通论(十二)1、代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2、人称代词A、第一人称:“吾”“我”“予”(余)a、“我”“予”(余)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b、“吾”用作主语、定语,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提前,可以用“吾”。
如:吾日三省吾身。
我胜若,若不吾胜。
B、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而”“乃”不能用作宾语。
一般也不用作主语。
常用作定语。
如:必欲烹而翁/乃翁。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主语)C、第三人称:“其”“之”a、“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语。
当“其”代替的是名词加“之”字时,从语法结构上看,“其”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c、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
或者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如:孔子下,欲与之言。
(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d、“之”“其”可以灵活运用:有时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称对话人。
如:谏而不入,而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前一个“之”是指对方,后一个“之”是自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而,与。
其上,你们的上司)e、有时,“其”字是指示代词,“那”、“那样的”。
如“其人”“其道”“其地”“其民”。
D、复数a、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侪”“若属”,等于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E、谦称与尊称a、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
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
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却又表示了“我”或“你”。
b、谦称有:寡人、不�b、臣、小人、老妇、仆、愚c、尊称有: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d、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关於疑问代词,我们在古汉语通论(十)里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讨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此外,还讨论两个特别的代词:"者"字和"所"字。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孟子·梁惠王上)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上)启予足,启予手。
(论语·泰伯)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公孙丑下)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左传成公二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楚辞·离骚)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
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我胜你,你胜不了我。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下)(去到你的家。
指出嫁。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尔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孙丑上)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史记·齐世家)(左传作"女实征之"。
)吾翁即若翁。
(史记·项羽本纪)吾语若。
(庄子·人间世)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汉书·项羽传)"而"和"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它们一般也不用作主语。
这样,常见的情况就只是用作定语了。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例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孟子·公孙丑上)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
(左传成公三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左传隐公元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
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
在许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的;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1]这种"之"字的用法将在古汉语通论(十三)里讨论。
①。
例如: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见其入"等於说不见师之入。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隐其无罪而就死地"等於说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
)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
同理,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译为"他"、"她"、"它"。
但是,从语法结构上看,正如这些地方的名词必须认为是定语一样,"其"字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
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如"其负大舟")或宾语(如"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
这是古今语法的一个不同之点。
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
古文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
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或者用名词做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左传成公三年)(用名词"首"做主语。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趋而辟之"的主语是"接舆","不得与之言"的主语是"孔子"。
)"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称对话人。
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左传成公三年)("免之"的"之",说话人知罃自称。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传宣公二年)("莫之继也"的"之",指称赵盾。
"则子继之"的"之",士季自称。
)[滕世子]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恐其不能尽於大事"等於说恐我之不能尽於大事。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墨子·尚同上)("而",与。
"其上",你们的上司。
)有时候,"其"字不能解作"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解作"那"、"那样的"。
这种"其"字是指示代词。
例如: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难一)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孟子·公孙丑上)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
这就是说,"我们"仍用"吾""我"等字表示,"你们"仍用"女""尔"等字表示,"他们的"仍用"其"字表示,"他们"仍用"之"字表示,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例如: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
子若不许,仇我必甚。
"(左传成公二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论语·子张)("肆",作坊。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孟子·梁惠王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吾侪""若属"等,等於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例如: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
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
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
例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虽然,必告不谷。
(左传成公三年)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老妇恃辇而行。
(战国策·赵策)仆非敢如此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诸葛亮:前出师表)(以上是谦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孟子·梁惠王上)陛下亦宜自谋。